附:龙虎山得名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17
颗粒名称: 附:龙虎山得名说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
页码: 40-4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龙虎山得名的缘由和相关典籍记载。文章中探讨了龙虎山作为炼丹和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以及其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龙虎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名称和归属地,以及其作为道教圣地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龙虎山 道教 历史

内容

龙虎山得名缘由,自宋以来,见于各种典籍,兹采摘其中数则,以备浏览。
  [宋]乐史(930-1007)撰《太平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
  龙虎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两山相峙,山峰屹立,状如龙虎,当溪中流。
  [宋]王与权于端平二年(1235)撰《上清正一宫碑》:
  昔我祖炼丹,有青龙白虎驯绕其上,故以得名。
  [元]王构于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撰《敕赐龙虎山大上清正一宫碑》:
  汉季天师道陵炼龙虎二丹,丹成而龙蟠虎踞,神光郁纷,遂以名山。
  [元]赵道一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张道陵)按方修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两年有五云覆鼎,夜不假烛,仿佛有青龙白虎各一常绕丹鼎,三年丹成。
  [明]四十三代天师张正常(1335 - 1377)撰《汉天师世家》:
  (张道陵)独与弟子王长从淮入鄱阳,登乐平云子峰……炼丹其间,山神知觉,而双鹤导其出入,遂弃其地,溯流入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六十余,饵之益壮。
  [清]江西巡抚安世鼎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纂修《江西通志》:
  龙虎山,县南八十里。象山一支历台山西行十数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虎。道书第二十九福地。汉张道陵炼丹于此。山下有演法观、丹井、丹灶、飞升台。
  [清]娄近垣于乾隆庚申年( 1740)编撰《龙虎山志》:
  龙虎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道书第二十九福地也。
  [清]道光甲午(1834)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得姓郡旺说·龙虎派考》:
  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城西一百九十里。汉属鄱阳郡余干县地,隋为弋阳县地,唐制贵溪县。县西南八十里,山峰峭拔,两石相峙,如龙昂虎踞,道书为第三十二福地。无妄公六世孙汉天师道陵公修炼之所,飞升台遗址存焉。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