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沿革与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1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沿革与自然环境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9
页码: 39-67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龙虎山的历史沿革和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植物和动物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龙虎山 历史沿革 自然环境

内容

龙虎山确有龙山和虎山,形似龙与虎。但本志所记述的不仅仅指龙山虎山,也不是历史上贵溪县所属的龙虎山范围。自20世纪80年代设立景区管理机构、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以来,龙虎山的境域范围几经变更,至本志编纂时,鹰潭市划定以仙水岩为中心的约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归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所辖,本志所记述的范围即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范围。
  第一节 地理位置
  龙虎山的地理位置,依照区域演变发展的历程,只有分为4个不同层次的地理单元,才能分别界定其范围。
  一是张道陵炼丹处的龙虎山。为道教肇基之山,是百里龙虎山区的心脏。
  二是历史上的龙虎山道区。以清乾隆五年(1740)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所记述的范围为代表。
  三是现时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以今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的辖区为范围。
  四是规划建设中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其范围以仙水岩风景区为中心,约200平方公里左右。
  张道陵炼丹处的龙虎山位置
  古籍中关于龙虎山的位置及其在道教创立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如下记载:
  清乾隆版《龙虎山志,卷二山水》:“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西南八十里之仁福乡(按:应为仙源乡)。于天官斗牛之分野,星纪之次也。其地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迭为吴楚地;秦并天下,属番县;汉属豫章郡之余干;隋唐间属雄石镇。唐上元元年(760)置信州,永泰初(765)割余干、弋阳地置贵溪县,山在其境内。东距广信府二百里,西距饶州府三百里。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道书第二十九福地也。”
  清乾隆乙已年(1785)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此处录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 61代天师张仁最所修宗谱):“上清龙虎山图序”:“……第三代系师(鲁)嘱第四代天师(盛)曰:‘龙虎山,祖师元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可以印剑经箓往住其地,修炼累功,广宣吾化,永传于世。’四代天师自汉中还鄱阳入龙虎山,得其故栖,为世居之图。”同谱“天师世家”:“四代盛……携印剑经箓,自汉中还鄱阳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
  元赵道一所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盛,字元宗,历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封都亭侯。尝喟然叹曰:‘吾先世教法,常以长子传授;而诸兄皆不娶,可使至此无传乎?’西晋永嘉中,夜望大江之东,有瑞气彻天,谓其妻曰:‘是可成吾丹矣!’乃弃官南游,至鄱阳郡,望之曰‘近矣’,即山行五日,至一处,山岭秀丽,登而喜曰:‘吾得之矣!’山顶有真人丹穴、井灶存焉,乃昔日炼丹修养之地。遂就其井穴左右结庐。居一年,(妻)卢氏来寻之,遂与同居此山,得一子。(原注:一云卢氏携一子自蜀来处山之下。)居九年,丹成,一日,尸解而去,人呼其龙虎,子孙多居山之北。”
  据此再参以其他有关记载可知,先是张道陵于东汉时遍历天下山川,自淮入鄱阳,溯流而上,最后选中此山炼丹修道,丹成而名此山为龙虎山;后又在西仙源壁鲁洞(龙虎山东北7.5公里)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为其晚年二次人蜀创立道教奠定了基础。后百余年,张道陵曾孙张盛遵祖训从汉中回归龙虎山,觅得曾祖丹灶故址,与妻、子定居于此;并建传箓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天师,广收徒众,创立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道教龙虎宗正一道。此后,正一派天师世代在此居住传教,龙虎山遂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
  龙虎山位于上清溪中游北岸,从溪上仰望,其状确似一龙一虎相峙,主峰大虎头海拔253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最近处村庄为龙虎山镇龙虎行政村兰车自然村,在山西南麓。从龙虎山下溯溪而上,距天师府6公里、上清官7公里;顺河而下,距云锦石1公里,仙岩2.5公里,排衙石3公里;距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驻地5.5公里(公路加水路里程)。
  附:龙虎山得名说
  龙虎山得名缘由,自宋以来,见于各种典籍,兹采摘其中数则,以备浏览。
  [宋]乐史(930-1007)撰《太平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
  龙虎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两山相峙,山峰屹立,状如龙虎,当溪中流。
  [宋]王与权于端平二年(1235)撰《上清正一宫碑》:
  昔我祖炼丹,有青龙白虎驯绕其上,故以得名。
  [元]王构于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撰《敕赐龙虎山大上清正一宫碑》:
  汉季天师道陵炼龙虎二丹,丹成而龙蟠虎踞,神光郁纷,遂以名山。
  [元]赵道一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张道陵)按方修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两年有五云覆鼎,夜不假烛,仿佛有青龙白虎各一常绕丹鼎,三年丹成。
  [明]四十三代天师张正常(1335 - 1377)撰《汉天师世家》:
  (张道陵)独与弟子王长从淮入鄱阳,登乐平云子峰……炼丹其间,山神知觉,而双鹤导其出入,遂弃其地,溯流入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六十余,饵之益壮。
  [清]江西巡抚安世鼎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纂修《江西通志》:
  龙虎山,县南八十里。象山一支历台山西行十数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虎。道书第二十九福地。汉张道陵炼丹于此。山下有演法观、丹井、丹灶、飞升台。
  [清]娄近垣于乾隆庚申年( 1740)编撰《龙虎山志》:
  龙虎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道书第二十九福地也。
  [清]道光甲午(1834)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得姓郡旺说·龙虎派考》:
  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城西一百九十里。汉属鄱阳郡余干县地,隋为弋阳县地,唐制贵溪县。县西南八十里,山峰峭拔,两石相峙,如龙昂虎踞,道书为第三十二福地。无妄公六世孙汉天师道陵公修炼之所,飞升台遗址存焉。
  历史上的龙虎山道区位置
  自张盛回归龙虎山创建坛宇招徒传教以后,其子孙世袭效法,修真味道,传经授箓,治病御灾,历500余年。至唐初,开始受到朝廷重视,加张道陵汉天师封号。宋元明清,历代天师频频奉召人觐,以“虚心正身,崇俭爱民,以保天下”之说和养生祛病之术,越来越受到皇帝的尊崇与扶植,不断颁给封诰赏赐,先后命“掌管江南诸路道教事”、“掌天下道教事”,秩视一、二品,“其特恩例侯伯爵”,“其权力似重于卿相”。上清宫、天师府相继赐帑营建,规制宏大壮丽。四方道徒云集龙虎山,成为道家之总会,不少道士各择仙乡胜境自建院观,以为修炼之所,道教建筑遍布龙虎山区,曾有十大道宫,八十一道观,三十六道院。“观宇整饬,飞甍丽栋,映掩山水;崇台邃阁,缭绕山林。”上清溪两岸的奇峰、崖墓,也都被蒙上道教神秘面纱,染上仙气,被称为“仙岩”、“仙棺”、“仙人城”、“神仙窟”,引得天下文人学士、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既谒龙虎福地,亦兼探奇揽胜。元吴澄(1249 - 1337)《仙岩玄禧观记》载:“川流中贯,风帆上下,探僻探怪者时时而至。昔陆文安公(陆九渊)偕文学士七十八人游览,留其名氏。”78人“组团”泛舟游仙岩,可见宋时这里已是游览胜地。
  总之,宋元明清时期,名扬天下的龙虎山,已不是仅指龙山虎山,而是形成了一个由张天师直接掌领的“道区”(也是著名的游览区),包括以龙虎山为中心的上清溪沿岸的众多山水胜境和道教宫观府院。号称“百里龙虎山”。明初43代天师张宇初(1340-1410)《题龙虎山图》曰:“道区今昔著江东,虎踞龙翔万壑雄”。即指龙虎山道区。
  对这个历史上的龙虎山道区,清乾隆版《龙虎山志》大致划出了它的范围。该志《山水卷》共记载了自然地理实体128处(其中山20、岭4、峰25、、岩31、石22、洞6、溪1、池5、井9、泉2、渡1、桥2),除2处(鬼谷山距龙虎山40公里、巴山在崇仁县南30公里)外,所有126处都在以龙虎山为中心的15公里范围桩内,即从象山(应天山)、圣井山到仙水岩、排衙石、碣石的上清溪两岸的山水胜景。该志《院观卷》共记载宫观院庵63处(其中宫9、观40、院9、庵5),绝大多数也在以上清宫为中心的15公里范围之内,只有9处在此范围以外的余江、金溪、饶州及贵溪县鬼谷山。乾隆版《龙虎山志》记述的龙虎山道区范围,与当今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范围,大体相当。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境域位置
  1988年8月6日,国务院批准,龙虎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5月24日,鹰潭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理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原属贵溪县的上清镇、龙虎山镇和国营上清林场划出,设置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隶属鹰潭市,为正县级党政领导与管理机构。1999年12月,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改称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2000年4月,原属余江县洪湖乡的豪岭行政村划入龙虎山镇。2005年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版图,就是两镇(上清、龙虎山)一场(上清林场),上清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同意建立)和龙虎山果家地质公园(2001年3月16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并授匾),分布于其中。
  政区位置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驻地,在龙虎山镇北部的龚店村,位于206国道(连云港一汕头)和龚资公路(龚店—资溪)的衔接处。东北距鹰潭16公里、贵溪34公里,西北距余江县20公里、省会南昌市143公里。距本区上清、龙虎山镇政府驻地分别为6.4公里、1公里。境域东北至东南与贵溪市余家乡、彭湾乡、塘湾镇接壤,南与贵溪市耳口乡交界,西与金溪县何源乡、对桥乡毗连,西北与余江县马荃镇、洪湖乡相邻。
  交通位置 铁路:鹰(潭)厦(门)线纵贯本区东部,其北至鹰潭站与浙赣线接轨,再向东至贵溪站与皖赣线交会。公路:北有206国道横贯龙虎山镇西北部,其北至鹰潭市南郊与320国道(上海—昆明)交叉,再进至鹰潭市西北的余江县中童镇与沪瑞高速公路(上海一云南瑞丽)相通;东有龚资线经上清镇通往贵溪市的耳口乡、冷水镇直至资溪县。水路:上清河一白塔河从东南至西北蜿蜒本区中部全线,竹筏、游艇可常年从上清镇漂流至仙水岩(航线约10公里),出境后至余江县锦江镇南汇人信江,召至余干县瑞洪镇注入鄱阳湖,通长江。航空:本区距南昌市昌北机场150公里。
  自然地理位置 武遗山主脉绵亘于闽赣边境,其西北支脉从江西省资溪县北部沿金溪县、贵溪市边境延伸,渐次降低高度,向赣东丘陵直至鄱阳湖平原倾斜:金溪、贵溪交界处的笔架峰海拔1363米,向东北至云台山为858米,再折向西北至应天山(又名象山,为贵溪西南诸山之宗)降为811米;继续延向西北,至龙虎山为253米,迤逦更向西北,至本区与余江交界处的界山岭,仅为163米。应天山一象山一龙虎山一界山岭一线的众多丹霞地貌峰峦,就是龙虎山景区的主体。
  武夷山西北翼有36股溪谷之水,汇成一条河流,从最远处的源头福建省光泽县和江西省资溪县(明代万历六年初建县时称泸溪县,民国三年避湖南同名县而改称资溪),经贵溪市西南陲的大汪渡,向西北曲折流淌,进入本区,向余江县出口。这条河流,在资溪县境的上游一段称泸溪,流经贵溪市西南部及本区全境的中游一段称上清河。进入余江县境后,自张公桥(马荃镇与邓埠镇交界处)至锦江镇熊家洲与信江交汇处的下游一段,称白塔河。
  据此,本区的自然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地处武夷山脉西北支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赣东丘陵西翼、发源于武夷山麓的信江支流上清河流域。
  第二节 建制区划
  龙虎山自古以道教名山、山水胜景扬声于外,在自然地理上是一个地片,不是划定境域的行政区,迄今仅设立一个风景旅游区的管理机构,并非法定的一级行政区划。但其地从来就有行政区划的归属,本节记述这种归属的演变发展,以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辖区为基本范围,记其政治地理沿革。
  夏商西周
  地属扬州之域。
  春秋战国
  为百越之地(干越),迭属楚一吴一越一楚。居住着从事渔猎、农耕,善于金属冶炼、水上航行,有断发纹身、崖墓葬习俗的古越族人。
  秦
  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将王翦灭楚,朝廷以干越之地置九江郡,其下有番县,龙虎山地
  属之。
  始皇二十八年,分番县地置余汗县,下有葛兴、葛阳、晋兴等乡,龙虎山地属晋兴乡。
  秦末,义军蜂起,天下大乱,龙虎山地归属番县令吴芮所辖,本地越族人曾随吴芮佐诸侯伐秦。
  西汉
  汉王刘邦元年(前206),项羽立黥布为九江国王;四年,改九江为淮南国;汉高帝六年(前201),析淮南国置豫章郡:余汗先后皆为其属县,龙虎山地仍属余汗南境之晋兴乡。
  东汉
  献帝兴平元年(194),江东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余汗改隶庐陵。建安十五年(215),孙权升鄱阳县为郡,余汗改隶鄱阳。龙虎山皆属余汗。
  晋
  惠帝元康元年(291),析余汗晋兴乡置晋兴县,龙虎山属之。
  南北朝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改鄱阳郡为吴州,晋兴县随属之。
  隋
  文帝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饶州;改余汗县为余干县,废晋兴县仍人余干县。
  炀帝大业三年( 607),复改饶州为鄱阳郡。龙虎山仍属余干县之晋兴乡。
  唐
  高祖武德四年(621),又改鄱阳郡为饶州,龙虎山的县乡归属仍旧。
  武德八年(625),于余干县晋兴乡置雄石镇,镇在今上清镇城门、沙湾之间。驻兵防守江闽要冲。镇主将称军民镇遏使,龙虎山地区实属其辖区,直至宋开宝八年撤镇隶县。
  肃宗乾元元年(758),割饶、衢、建、抚四州地设信州。龙虎山仍属饶州余干县晋兴乡。
  代宗永泰元年(765),据洪州观察使李勉奏,割弋阳之西乡及余干之东南乡设贵溪县,隶属于信州。从此,龙虎山地属贵溪县。
  五代十国
  信州贵溪县龙虎山地先属吴国(杨氏,919-937),后属南唐国(李氏,919-975)。皆归镇南军节度使辖。
  宋
  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将曹彬灭南唐、平江南,得19州,贵溪县龙虎山归宋,属江东路信州。撤雄石镇归贵溪县。龙虎山地属贵溪县仙源乡,直至清末。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信州为信州路,隶江浙行中书省江东建康道。
  明
  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信州路为广信府;洪武四年,广信府从江浙行省改隶江西行省。贵溪县龙虎山属广信府。
  清
  顺治四年(1647),清兵占广信府,贵溪县龙虎山归清。
  雍正(1723-1735)初年,贵溪知县黄鹤鸣条陈贵溪要地有三,上清为其一。从此,始创于明洪武三年(1370)、长驻茶山(今冷水镇地)的管界寨巡检司,改驻上清。
  乾隆三十年(1765),管界寨巡检司正式改称上清镇巡检司。
  清代,贵溪县行政区划分为八乡六十七都,今龙虎山风景区地属仙源乡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都;今龙虎山镇的豪岭村属余江县崇德乡第十二都。
  中华民国
  元年(1912)冬,宣布全国行政区省以下废府州、存道县。三年,贵溪县属豫章道。十五年(1926)全国撤道,贵溪县直属江西省政府。
  10年(1921),龙虎山地区属贵溪县鹰潭区上清乡(今上清镇)、渐浦乡(今龙虎山镇)。
  20年(1931),陆海空军总司令行营党政委员会指令江西40县实行保甲制,贵溪县始设区以下的保联、保、甲。龙虎山地区属三区(云台区)1保联(今上清镇)2保联(今龙虎山镇)。
  21年(1932),江西省划为13个行政区,贵溪县属第五行政专员公署(署治临川)。
  24年(1935),全省减为8个行政区,贵溪县改属第六行政区(署治上饶)。
  28年(1939),保联改为乡镇,龙虎山地区属三区所辖的上清镇、渐浦乡,一部属二区(鹰潭)的天禄乡。
  29年(1930)8月,贵溪县扩大行政会议决定,因上清镇街市不足6个保,改镇为乡。
  37年(1948),今龙虎山镇豪岭村属余江县洪湖乡六、七保。
  38年(1949)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溪。
  同年5月7日,贵溪督察专员公署在鹰潭镇成立,贵溪县属之。
  同日,贵溪县人民政府成立,下设5个区,上清为其一。
  同年7月8日,贵溪专员公署撤销,贵溪县属上饶专员公署。
  同年9月,废除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贵溪县设八区一镇(鹰潭),上清为第五区,今龙虎山景区分属上清区的上清、桂洲、城门、渐浦、龙虎、西源和月湖区的鱼塘、天禄等乡。豪岭村属余江县二区洪湖乡。
  1955年,改上清乡为镇。
  1956年,撤区并乡,原上清镇和桂洲、城门、渐浦乡合为上清乡,原西源、龙虎、鱼塘乡合为鱼塘乡。
  1957年,恢复区建制,上清乡、鱼塘乡属碧溪区。
  1958年10月,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贵溪全县成立12个公社(上清为其一)和3个镇(上清为其一)。豪岭为余江县马荃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1961年改属洪湖公社)。上清公社、上清镇及豪岭大队即今龙虎山景区地域。
  1960年调整社队规模,龙虎山景区分属上清垦殖场和鱼塘公社。
  1961年恢复区建制,上清设区工作指导委员会,为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派出机构,其辖区之一部上清垦殖场、鱼塘公社即龙虎山区。
  1964年贵溪县撤区,但保留上清区,直至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自行撤销。
  1968年“文革”中推行扩社并队,贵溪全县又合并为12个公社,鱼塘并入上清公社。
  1972年冬,再次调整社队规模,上清、鱼塘两公社又复分开。
  1983年7月,鹰潭升为省辖市,贵溪、余江为其属县。
  1984年5月,行政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组织,行政区划恢复乡村制,上清公社改为上清镇,鱼塘公社改为鱼塘乡,国营上清林场定为乡级林场。8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贵溪县上清镇建制,管辖范围为原上清公社和上清林场区域。
  1984年6月17日,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鹰潭市龙虎山旅游开发公司(副县级)正式成立。
  1990年11月13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鱼塘乡改称龙虎山镇。至此,龙虎山区分属上清、龙虎山二镇。
  1993年5月,鹰潭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理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市旅游局合并成立市风景旅游区管理局,为正县级市直单位,并从贵溪县划出上清镇和龙虎山镇归其管辖,行使其区域党政领导和管理职能。
  1998年4月,鹰潭市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更名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
  1999年11月,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更名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是地方行政、风景名胜管理和旅游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
  2000年4月,贵溪市上清林场划归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管辖,余江县洪湖乡豪岭村委会划人龙虎山镇。
  2004年底,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驻龙虎山镇北部206国道与龚(店)资(溪)公路相接处,下辖上清镇(驻上清)、龙虎山镇(驻张家)及上清林场。上清镇下辖1居委会、9村委会。龙虎山镇下辖1居委会、4村委会。上清林场下辖6个分场。
  第三节 地质 水文
  地质
  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与断裂构造
  从江西省东北部的黑白或彩色卫星遥感图片上可以看到一条较宽的东西走向浅色影象构造,西起东乡、余江附近,向东经弋阳、上饶、伸人浙江省境内,这是一条在大地构造上称之为“中新生代信江断陷盆地”,龙虎山就位于信江断陷盆地的西南部。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历史过程中,上述断陷盆地是一个最年轻的区域构造单元,在其深层地壳中还隐伏着一条已经稳定的巨大的东西向深断裂带(萍乡一广丰深断裂带),这条深断裂带处于北部扬子准地台(扬子板块)和南部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南华板块)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交界部位,上覆断陷盆地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断裂带长期继承性活动,由最初的坳陷盆地发展到后来的断陷盆地,最后趋向稳定而形成的。
  南华板块的北部有一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武夷隆起”,龙虎山地区就在武夷隆起的北部边缘。
  区内还有三条规模较大的深(大)断裂:
  德兴一东乡深断裂
  在该区北部外围锦江镇附近呈北东向通过。在6亿年前,在该断裂带上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对江西省东北部的成矿作用意义重大,新生代以来已趋稳定。
  鹰潭一安远深断裂
  呈北北东向从金溪县进入龙虎山地区东侧,发生在2.85亿—5亿年间,中生代有活动,此后常有弱升降运动,新生代以来对本区地质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促进龙虎山地区白垩系地层发育丹霞地貌。区内北北东方向的断裂早期以张性硅化碎裂为特征,晚期表现为片理化带,穿插于上白垩统和变质岩系中间,切割了河口组和塘边组地层。本深断裂带近代在南端安远、寻乌等地仍有微弱活动,表现为5级以下地震。
  永修一鹰潭大断裂
  呈北西向通过鹰潭市,约发生在2亿年前,中生代控制龙虎山地区火山岩分布及盆地局部边界,区内次级伴生断裂构造常组合成断层组,可切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断裂性质由压扭性向张扭性转化,在燕山期岩浆活动中对成矿作用有利。
  地层与岩浆岩
  地层 该区出露地层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中、晚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系;二是早侏罗纪含炭质碎屑岩建造和晚侏罗纪的陆相火山岩;三是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系。此外,沿河谷阶地及河湖平原有部分第四系沉积。
  中、晚元古界地层有中元古界的周潭组(Pt2-Z)(二云英片岩、二云母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下震旦统的沙畈组(Z1shf)(变粒岩、石榴角闪斜长变粒岩及二云母片岩)和上震旦统的洪1.第四纪全新世联圩组:亚砂土、砾石层;2.白垩纪晚世塘边组:含砾细砂岩;3.河口组:砾岩、砂质砾岩;4.侏罗纪晚世鹅湖岭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5.打鼓顶组:凝灰质粉砂岩,角砾凝灰岩;6.如意亭组:凝灰质粉砂岩、含砾砂岩;7.水北组:含砾石英粗砂岩;8.震旦纪晚世洪山组:云母片岩、石英片岩;9.早世沙畈组:二云母片岩;10.晚元古代一中元古代周潭杂岩:二云母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石榴硅线黑云片岩;11.白垩纪早世株树兜单元:细粒白云母花岗岩;12.侏罗纪晚世化山岗单元:细一微粒二云二长花岗岩;16.玉龙峰单元:细一微粒花岗闪长岩;17.志留纪晚世彭湾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18.望古单元:细粒花岗闪长岩;19.小岭头单元:细粒英云闪长岩;20.奥陶纪中世洋背单元:细粒英云闪长岩;21.整合界线,不整合界线;22.脉动侵入界线;23.地层产状、片理产状;24.片麻理产状;25.正断层;26.硅化破碎带;27.火山口山组(Z2h)(干枚状二云母片岩、石英片岩、透闪石大理岩)。主要出露在上清镇东侧和西侧部分地区及玉里峰一带。
  下侏罗统水北组(J1 sh)为一套黄白色含砾石英粗砂岩、粗砂岩、砾岩等粗碎屑岩,夹少量炭质页岩,厚约200余米,分布在上清镇南北向一带;上侏罗统如意亭组(J3)以一套细碎屑沉积岩为主,上部有少量火山碎屑岩,厚约114米,不整合在下侏罗统之上,分布在本区西部边缘;上侏罗统打鼓顶组(J3。)整合在如意亭组之上,下部为流纹岩、熔结凝灰岩、火山集块岩,夹凝灰角砾岩,中部为杂色凝灰岩、角砾凝灰岩(或球泡熔结凝灰岩),上部为安山岩,分布在应天山、天台上一带;上侏罗统鹅湖岭组(J3e)与下部打鼓顶组不整合接触,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凝灰质粉砂岩和沉凝灰岩,厚约300余米,分布在应天山、天台山一带。
  白垩系为红色陆相碎屑岩系,不整合在上侏罗统火山岩之上,广泛分布于区内中部、北部和东西两侧。下部冷水坞组(砂砾岩、粉砂岩夹含油沥青)、茅店组(砂砾岩、砂岩、陶土)、周田组(钙质泥岩、泥岩、石膏)均分布在本区东部外围的罗河盆地中;上部河口组(K2h)为砖红色紫红色砂砾岩、砂质砾岩、含砾细砂岩,富含泥质、钙铁质,节理发育,厚约3000余米,常受强烈风化浸蚀作用而形成风景秀丽的丹霞地貌,塘边组( K2t)整合于河口组之上,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砂砾岩,分布在北部320国道两侧,可做墙体建材。
  岩浆岩 岩浆岩在该区中部、南部分布较广,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期岩浆活动,以燕山期最为强烈。
  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中奥陶世的洋背单元(02Y),出露在本区西部金山一带,呈北东东向展布,岩性为细粒英云闪长岩;晚志留世的小岭头单元(S3x)为细粒英云闪长岩,分布在上清附近,望古单元(S3W)为细粒二云母花岗闪长岩,出露在上清附近,彭湾单元(S3p)为中细粒二云二长花岗岩,出露在上清、彭湾等地。
  印支期岩浆活动有三叠纪的玉龙峰单元(T3y),为细粒斑状二云母花岗闪长岩,出露在上清附近,蒲坑单元(T3M)为细粒斑状二云二长花岗岩,出露在上清、白庙等地。
  燕山期岩浆活动有晚侏罗世老石港侵人体(L)流纹斑岩,分布在西部历山一带,老雅尖单元(J31)石英二长斑岩在上清南,化山岗单元(J3h)黑云钾长花岗斑岩,出露在上清株树兜东部;早白垩世的侏树兜单元(K1Z)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出露在上清南部株树兜一带。晚侏罗世火山喷发活动强烈,呈火山喷发和火山喷溢相广泛分布在应天山、天台山一带。
  地质发展史
  在8亿年以前,中元古代至晚元古代时,该地区处在次深海环境中,沉积形成了以周潭组为代表的一套厚约3000米的以泥质为主的类复理石构造(周潭杂岩,有片岩、变粒岩等,分布在上清镇北部通桥、南部历山水库天山寺等地)。
  在7.5亿年前时(早震旦世),该区地壳开始上升,海水变浅,渐形成滨浅海环境,沉积了以洪山组为代表的含钙、铁、白云质碳酸盐之泥砂质碎屑岩构造和沙畈组二云母片岩(分布在上清镇东部泥湾北东)。
  在7亿年—5.5亿年期间随着地壳再度差异缓慢上升,该区形成滞流海湾,沉积了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的外管坑组含硅、碳、磷的硅质岩构造(仅在区外耳口一带局部可见)到中奥陶世、晚志留世约4亿年前时期,发生剧烈地壳运动,扬子板块和南华板块碰撞拼接,该区内发生大规模褶皱断裂构造运动和加里东岩浆岩侵入(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分布在该区西部金山南部天门山及东部应天山周围)
  在4.1亿-3.85亿年期间(晚古生代早期至泥盆纪)该区长期上升隆起,地壳遭受剥蚀夷平,到3.6亿年时,该区周围开始下降,海水浸入,沉积石炭纪、二叠纪和下、中三叠纪地层,但未波及该区,故在龙虎山地区均没有上述几个时代的地层出现。
  在2.3亿年时由于发生强烈的印支期地壳运动,地壳上升,海水全部退出周边地区,全省及邻区完成了向大陆的转变,2.3亿-1.8亿年期间,群山起伏,在山间坳陷沉积了河湖相的水北组含砾石英粗砂岩(分布在鹅眉峰南部饶家及上清镇南部),但紧接着又发生了早期燕山运动,全区稳定隆起,没有沉积地层,直到1.5亿—1.4亿年期间(晚侏罗世),燕山运动进入剧动期,本区中、南部形成一系列中、小型的火山断陷盆地,喷发出大量中性、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前者分布在应天山、天台山、天门山一带,形成峻峭的山峰,后者分布在马荃青山至兰车云锦峰一线),同时还有少量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呈岩株侵入(上清东蔡家桥)。
  早白垩世1.4亿至0.9亿年间,古地理环境是在晚侏罗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沉积了河湖相的泥砂质岩和火山岩建造,仅分布在区外余家乡以东,火山岩建造中含滑石矿。
  晚白垩世0.9亿至0.67亿年间,本区中部、北部继续断陷下降,盆地扩大,沉积厚度加大,形成了以河口组、塘边组为代表的紫红色陆相碎屑岩系,河口组在下,为砾岩和砂质砾岩,泥钙质胶结,成为后来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大面积分布在本区中部;塘边组为泥钙质细砂岩,局部含砾,较坚硬,可雕凿性能好,适合作墙体材料,分布在本区北部320国道两侧。红色盆地的形成、发展和萎缩,明显受北西向永修一鹰潭大断裂、北北东向鹰潭一安远深断裂控制,断陷盆地的边界,东西向萍乡一广丰深断裂带的活动则影响红盆由南向北迁移。在上述时间段内,信江盆地是一个巨大的东西向汇水湖盆,水面阔广,植物茂盛,曾有恐龙在此生活繁衍,但到晚白垩世末期(0.65亿年后)盆地开始隆起为陆,水面消退,气候奇热,植物枯萎,恐龙随即灭亡,在鹰潭北部志光镇红石采石场内的塘边组上部细砂岩中可见到大量恐龙骨骼碎片,在盆地东部(上饶县)320国道旁曾发现一窝7个恐龙蛋化石。
  区域地貌特征
  地球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是造成地壳运动并最后影响地球表面特征的关键因素。在4亿年前,强烈的加里东期地壳运动使古老的地层发生大规模的褶皱断裂并形成褶皱基底,该区属于武夷复式背斜(即武夷隆起),北段的北西翼,所以也就决定了该区南高北低的地貌形态特征。
  从地貌学的分类特征,该区自南向北可分以下4类:
  中山 分布在该区南端天台山(海拔1124.8米)、中源寺(海拔1131米)一带,是在古老褶皱基底上叠加了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平岗山和幽深峡谷的奇特景观,山高林密,行人罕至,成为参禅悟道的好去处。
  低山 分布在该区上清镇应天山(海拔811米)、圣井(海拔1090米),类似中山的地质成因,都由火山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地形切割强烈,山峰林立,深沟、峡谷、瀑布发育产生,空气清新,形成天然氧吧,是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高丘陵 分布在该区上清镇周围及鹰厦铁路以东和上清河以西的丘陵地带,由变质岩、花岗岩及侏罗纪晚世火山岩风化而成(海拔300-500米),植被发育,交通方便,有上清古镇及大上清宫和天师府等人文古迹。
  中丘陵 (海拔100-300米),该区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面积均属中生代红色断陷盆地,这里有清澈的上清河及其两岸优美的丹霞地貌(第五节专述)景观,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龙虎山所在地。
  土壤、植被与矿产
  土壤 该区土壤属红壤类型。温暖多雨的亚热带气候是促进红壤发育的良好条件,而成土母岩的差异,又使区内自南向北土壤有所不同:
  南部山地为酸性类黄红壤。分布在上清镇周围及其东部和南部山地,由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类岩石的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具有古风化壳的残留特征,质地偏粗,含石英砂粒多,钾素含量稍高,呈酸性,山顶则为暗黄棕色土壤和山地草甸土。
  中部为红色砂质类土壤。有红壤性土及沟谷水稻土,分布在龙虎山镇周围大面积范围内,由红砂岩、红色砂砾岩类风化物经长期的富铝化成土过程而形成的,质地偏沙,物理性质不良,易受侵蚀,保水保肥性较差。
  北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型红壤。仅分布在北部洪五湖一带,由于长期受水化作用、离铁与富铁作用的交互影响下,呈蠕虫状、树枝状网纹结构,酸性强,土质粘重板结,缺乏养分。
  植被 该区植被丰茂,尤其在南部上清镇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分布有大量天然林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南部海拔560米以上的山区。针阔混交林:除南部山区外也分布在区内海拔150米以上的丘陵岗地。马尾松次生林:大面积分布在区内各地丘陵岗地。人工杉木用材林:分布在上清应天山、株树兜、天门山及上清镇北部铁路以东山地。竹林:分布在泥湾北部、天门山、株树兜、大脚岭等地,上清河两岸亦有零星分布。板栗林果园林:分布在上清镇周围及上清河两岸部分沙洲地。
  矿产 区内曾经开采的小型矿山有两处。余江县马荃及洪湖乡水北瓷土矿有较大的储量规模,为流纹质凝灰岩风化而成,露天开采数十年,因选矿排沙量大,有损生态环境,现已停产;余家乡垅塘汪家的滑石(医用粘土)矿,产于侏罗纪晚世至白垩纪早世期间的火山岩建造中,是由火山弹蚀变而成的绿泥石——滑石类矿物组成,C+D级储量16.6万吨,曾断续开采。
  区内其他矿点资料有:
  余家乡桥头王家岩金矿化点,龙虎山镇圩上岩金矿化点,上清镇大脚岭岩金矿化点,上清镇北部瓷土矿点。
  龙虎山镇肖家断裂破碎带上曾发现水晶矿(残留晶洞)。
  龙虎山镇鱼塘乌岭、蔡家、栗树山一带曾在不到200米深的钻孔中见到三层松脂岩(具铀矿化)矿体。
  上清镇泥湾在花岗岩体的伟晶岩脉中曾发现钾长石和芙蓉石矿体。
  上清镇通桥花岗岩储量及成材率欠佳,曾作为片石及道渣石开采。
  余家乡乐家白垩系上统塘边组紫红色砂岩,民间作为红石墙体建材开采。
  此外,值得提及的是:
  该区东南部外围的冷水镇超大型银矿田,银矿储量居全国之首,目前是我国重要银产地之一。
  该区北东部外围红色盆地中的贵溪石膏矿是江西省储量最大的石膏矿,产于白垩系上统地层中的层状矿体,对于石膏资源紧缺的闽浙赣地区发展水泥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同在上述红色盆地中,离角山古窑址南部不远的罗河镇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套白垩系下统的紫红色含长石岩屑杂砂岩、粗粉砂岩,呈半风化状态,是一种优质陶釉土,地表散布古采坑,民间有开采制作陶瓦、陶器的历史。
  水文
  主要河流
  信江 位于龙虎山北部外围,流经鹰潭市区,由东向西并在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入鄱阳湖。信江平均坡降0.44%0,平均年径流量37.21亿立方米,水面宽250—600米,常年可通航15-30吨机帆船。
  上清河(泸溪) 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0.29米/秒,流量20.75立方米/秒,河水清澈无污染,是一条旅游观光水道。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并流入信江;其上游源于资溪县高阜山,名泸溪。
  湖泊、水库
  景区北端有两个较大的水库型湖泊,洪湖水库和五湖水库,常统称洪五湖,库容量分别为1326万立方米和2240万立方米,水面最大时分别可达4000亩和7000亩。洪五湖除灌溉功能外,还可养殖鱼类和供垂钓及水上游乐项目的开发。
  小型水库共有21座,其中小(一)型3座,即龙虎山镇的桥头岭、源里和上清镇的历山水库;小(二)型18座,其中属龙虎山镇的为峨眉峰、何家坝、杨井山、王岭、十分塘、里兴塘、何益寺、乌龟塘、东塘、马尾窝、洪桥、钟鼓岩、孔泗源等13座,属上清镇的为小笠源、铜钱岭、清塘、饶家、五四等5座。
  应天山东部(景区外)的彭湾乡白庙水库为中型水库,并有小型电站。
  瀑布、井泉、地下水
  景区南部,山高林密,使深山峡谷中常年都有许多瀑布飞泻而下,景区内一些景点上亦有一些小型瀑布、井泉,给景点增添了飞流直下、珠帘倒挂的大自然的情趣。
  应天山七级瀑布 应天山重峦叠嶂,飞瀑流泉,七级瀑布是一个主要景观。
  天门山瀑布群 首先是三叠姊妹瀑,每叠落差约4米,宽亦4米,分别为紫胭瀑、紫芸瀑、紫英瀑;往峡谷里去就见青云瀑,从高约30米处飞泻而下,冲入深潭,浪花四溅,轰鸣震耳,晴日可见美丽的彩虹;清云瀑顶端是浪荡矾,“清泉石上流”的一连串瀑布,宽约30米,长达200多米,甚为壮观。
  圣井山瀑布 高山瀑布跌水成井,一井在绝顶上,因人迹罕至而称“圣井”。
  依婆井 圣井山阳源坑石涧泉水直冲而下,形成20余米高的瀑布,跌水成井,井有60余平方米,人称“依婆井”。
  玉龙泉 “炼丹岩”上有“龙门洞”,顶峰有“玉龙井”,玉龙飞泉自悬崖之顶喷泄而下似水帘,帘后有一深洞称“水帘洞”,瀑布落人洞前一泓泉池,池水清澈,常年不竭,传说祖天师在此洗丹鼎而称“濯鼎池”。
  此外尚有云台山瀑布、峨眉峰瀑布、香炉峰瀑布、河豚堡瀑布等。
  龙虎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山区植被发育,基岩裂隙富水性好,地形切割较深,地下水循环条件好,地下水沿山坡运移不远便泻人溪涧、河谷。山区到河谷,地下水矿化度明显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软到微硬水,矿化度0.02-0.704克/升,总硬度0.22-10.84德国度,PH值5.2- 7.8,且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极少悬浮物,水温常在17-20℃之间。
  第四节 气候 物候
  气候
  本区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C)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划分大致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之间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之日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四季起止日期及长短变化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本区南部山区与北部丘陵平原气温有一定差异,向南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春、夏两季始日相对推迟2-4天,秋、冬两季始日则提前2天,其中夏季天数减少6.4天,冬季天数增加4.2天,春季天数增加2.2天,秋季天数变化不大,所以夏季龙虎山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山区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地方,夏季气候十分凉爽,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的美名。降雨量也是山区略高于平原丘陵地区,年最高降雨量达2736.2毫米。
  灾害性异常天气主要有倒春寒、小满寒、汛期暴雨及严重干旱。倒春寒主要出现在3月11日至4月11日期间,日平均气温小于10℃,无日照,阴雨连绵,山区甚至出现冰冻,造成早稻大面积烂秧,出现倒春寒年份的概率约76%;小满寒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期间,连续三天日均气温小于20℃,影响早稻生长,降低结实率,严重减少产量;汛期主要发生在4月至6月期间,雨量集中,暴雨造成洪水与地质灾害,1988年、1989年雨季,信江鹰潭站水位超警戒,部分圩堤漫顶溃决,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1999年汛期上清通桥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龙虎山境内鹰厦铁路局部路基塌方造成铁路运行中断;干旱天气发生在7月至9月间,平原丘陵地带可造成农田严重缺水,甚至引发虫灾和山林火灾,如1918年、1934年、1943年、1946年、1985年、1991年本区均受旱灾之害。此外,1983年3月22日上清等地曾遭强台风袭击,受灾4241户。
  物候
  农作物候 农事活动常有一些谚语,如“懵里懵懂,清明下种”、“(柳树)叶子包得米,谷种下得水(撒种)”、“七(月)蕌、八(月)蒜、九(月)油(菜)、十(月)麦”、“谷雨前,好种棉”、“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头伏油麻二伏粟”、“七月半,挖芋看”、“立秋栽禾,一亩收一箩;处暑栽禾,不够饲鸭嬷”、“蚕豆白露种,豌豆不出九”等等,南部山区气温偏低,农事季节也稍有推迟,一般约推迟8- 10天。
  林木候 民间有“五九四十五,隔河看岸柳;六九五十四,墙上发嫩刺”的说法,但山区林木吐绿相对要晚几天。
  花候 一月腊梅花、山茶花;二月檫树花、迎春花;三月桃花、梨花、瑞香花、玉兰花、榆树花;四月杜鹃花、海棠花、紫荆花、丁香花、银杏花;五月石榴花、樟树花、板栗花;六月木槿花、八仙花、合欢花、柿树花;七月荷花、牵牛花、紫薇花;八月凤仙花、苏铁花;九月鸡冠花、桂花、枇杷花;十月菊花、桉树花;十一月油茶花、寒心花;十二月金缕梅花。南部山区花期略迟15天左右。
  动物候 燕子:清明来,寒露去,“来不见春社,去不见秋社”。布谷鸟:立夏始鸣,夏至终鸣,“布谷声声叫,种田时间到”。大雁:冬由北往南飞来,次年春天又由南往北飞去。乌鸦:冬天乌鸦群飞呜叫为下雪前。蝉:夏至始鸣,立秋终鸣,酷暑闷热,呜叫不休,“知了叫,新谷到”。蛙:惊蛰始见,立冬进洞冬眠,谷雨前后呜叫最热闹。蛇:惊蛰出洞觅食,立冬进洞冬眠,夏秋天气闷热,特别在暴雨将至时活动最活跃,“蛇出洞,大水冲”。蟋蟀:立秋始鸣,霜降终鸣。萤火虫:大暑出现,寒露躲藏。蚯蚓:5月中旬出,11月中旬藏,“蚯蚓地上爬,风雨乱麻麻”。其他如“蜜蜂出窝,有雨不多。”“蚂蚁搬家,雨马上下”“蜗牛爬墙,大水浸梁”“蜻蜓低飞,大雨将至”。
  第五节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成因类型与特征
  龙虎山丹霞地貌区处于信江断陷盆地的南缘,自晚白垩世末至第三纪隆起为陆地,第三纪以后伴随地壳上升运动,地面径流河床不断下切,至今已经历了200万年左右,丹霞地貌就是在这个期间分早、中、晚三个阶段逐步发育形成的。早期阶段原始产状平缓的上白垩统河口组地层地面被水流冲涮侵蚀分割,逐渐形成沟谷,深沟峰谷两侧出现陡峭崖壁,山体形成巨大方山石寨,但此种典型的早期成因类型地貌现已不复存在;中期阶段水流进一步快速冲涮侵蚀切割,地面分割强烈,赤壁丹崖密布,是丹霞地貌发育的全盛时期;晚期河谷日益宽阔,曲流发育,形成起伏较小的大面积平坦地貌及其散布的孤立残丘。中晚期形成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按其不同特征可分以下5种成因类型:
  水流冲刷侵蚀型 蜿蜒曲折的上清河为内生深切曲流,切入河口组红色砂砾岩层数百米,凹岸逐渐被侵蚀后退形成陡崖,如云锦峰、水岩石崖。上清河的众多支流沿地层多组节理、裂隙,侵蚀、切割成许多块状、墙状、线状、楔状、点状的丹霞群山、赤壁峡谷,在陡峭的崖壁上,钙泥质细砂岩夹层相对抗冲涮侵蚀作用较弱,在暴雨或瀑泉的冲蚀或侧蚀作用下,形成一系列槽、坑、穴、洞等,而坚硬岩层则相对突出,形成眉状、额状崖凸,这样就形成多姿多彩的奇峰秀石和各种有如仙境的造型地貌。如道堂岩、丹勺洞、文豪峰、千面石、老君峰等。
  崩塌残余型 红色砂砾岩层中多组垂直裂隙或断裂发育,经水流下切、侵蚀作用后,当下部或底部岩层被冲蚀或侧蚀掉,上部岩块失去了下部或侧部的承载体,在重力作用下,各组节理、裂隙转化为卸荷裂隙,一经触发就会发生崩塌作用,沿节理、裂隙或软弱岩层面,岩块不断自由崩落,残余岩体就形成了一些形象生动逼真的微地貌景观,如象鼻岩、仙桃石、骆驼峰等。
  崩塌堆积型 崩塌岩块在崖麓及崩积缓坡上,常形成巨大的岩块堆积或在沟谷河流中,组成奇妙的象形景观,如莲花石、玉梳石、母子峰、仙鼠石等,与其他石崖共同组成金蟾望月、雄狮回头、童子拜观音等景观,巨大岩块的堆叠还可形成崩积岩洞,如牵龙洞等。
  溶蚀风化型 由于温差的变化,岩石吸热膨胀与放热收缩所产生的应力不同,极易形成裂纹或微裂隙,而有利于风化剥蚀或剥落,常形成凹形洞穴和浑圆凸形岩石,厚层状砂砾岩所夹钙泥质细砂岩层或透镜体,常被水溶蚀风化剥落,胶结其中的大型砾石随即崩落,形成较大洞穴,如排衙石、云锦峰上众多洞穴较为典型,若顺层连续分布,洞穴可进一步发育变深形成盲洞,如仙水岩崖壁上的崖墓群洞穴,溶蚀风化剥落形成的浑圆化山顶、山脊或岩柱在区内亦较多,如金龙峰、僧尼峰等。
  溶蚀风化崩塌型 红色砂砾岩层中一些早期溶蚀而成的槽、坑、穴、洞,经溶蚀风化作用不断向软弱岩层内部凹进,并向两侧扩展串连,尤其顶部具有槽状冲涮面的钙泥质细砂岩层较厚(20-35厘米),溶蚀风化作用更为明显,洞体顶板面积逐渐扩大,则使洞顶的砾岩层过度悬空,当洞穴上部岩块重量大于其粘合力时,岩块将沿节理、裂隙或岩层层面崩塌下来,如此溶蚀、风化、崩塌的反复综合作用,逐渐形成洞口宽大、洞内平展的巨大岩洞,有的甚至可容纳数百人上千人,如仙姑洞、马祖庙堂岩洞、金龙峰庙堂岩洞等。
  丹霞地貌形态类型与景观
  由于山体所处的不同构造部位、节理裂隙的不同发育程度及各种成因类型的综合因素,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态类型有以下23种:
  石寨 区内这类地貌景观较多,为方山地貌,山顶呈方形或长方形,顶面较为平缓而宽畅,四面或三面为陡壁,如仙人城、云锦峰、陈堡寨、香炉峰、薛家寨、倪家寨等。
  仙人城 海拔高度281.7米,顶部平台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建有兜率宫,四面为绝壁或陡崖,登顶需沿陡崖壁登780级台阶盘旋而上,十分奇险。
  香炉峰 也为顶平四面陡崖的石寨,山顶有禅寺,远看像香炉,近看像海龟,隔香炉峰水库远看像鹰嘴,在后坡看像狮子头,较难攀登。
  石墙 为长条状山体,顶部窄而小,呈平缓状,两侧边坡均为陡崖,且规整似墙称石墙,如排衙石石城墙、龙虎山长廊岩、飞升台等。
  石梁 亦为长条形线状山体,顶部窄小,呈平缓或波浪状,两侧边坡均为陡崖,若一端翘起又称“船峰”,如马头岩、马脊山、马尾山仙棺岩等。
  石崖 最为多见的景观,为沿垂直的大型裂隙或断裂面形成的峭峻石壁,如水岩石崖、仙岩石壁、排衙石石壁、云锦峰赤壁、帽子峰石壁、峨嵋峰石壁、马祖岩崖壁、观音壁等。
  云锦峰赤壁 远看像一幅巨大的锦毯垂天而下,晴天阳光照射,色彩斑斓,光彩如锦,上连青天,下映碧水,幅宽百丈,有如披风锦缎悬在天际,气势宏伟。
  石柱 呈柱状、棒状或宝塔状的石峰,如蜡烛峰、金枪峰等。
  蜡烛峰 孤柱似平畴拔起,高插云天,四壁柱面陡直如Jf削,顶部呈火焰状锥形,故称蜡烛峰。
  金枪峰 又名杵臼石、碣石或神汉峰,柱高118米,柱面四周壁削如笋,有人体阳具的阳刚之美。
  石峰 较为孤立的山体,山顶被剥蚀呈峰状,整个山体如桃状称仙桃石,呈蘑菇状称仙菇石,呈钟状称金钟峰,呈龟头状称龟头峰,成双的就组合成僧尼峰、骆驼峰,岩壁溶蚀造型的有征君山、老君峰、螺丝岭等。
  峰林 由多个石峰组合而成的群峰称峰林,如仙水岩、龙虎山、排衙石、马祖岩等。
  峰丛 由多个基底相连的石峰组合而成的群峰称峰丛,如帽子峰、峨眉峰等。
  嶂谷,又称一线天,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往往在两陡直的壁坡之间,如仙人城南部的一线天又称试剑石,犹如刀剑把山劈开一般,在谷底抬头只能看一条线似的天空。
  单面山 山体沿岩层走向延伸,顺岩层倾向一坡缓平而长,与岩层倾向相反一坡陡而短,陡坡多为沿大裂隙或断裂侵蚀而成的陡崖,崖壁上多有槽、穴等风化侵蚀现象形成的微地貌造型,如龙虎山的虎山若虎面;缓坡顶面多为较坚硬的岩层层面,构成了单斜构造相似的单面山。
  猪背山 当巨厚层的红色砂砾岩层因构造变动原因而形成陡倾斜的产状(倾角40°-60°),又由于与岩层走向一致的大裂隙(断裂)发育,坚硬的岩层在与倾向相反的方向形成陡峭的地形,这样就与倾向方向组合成两坡均陡的猪背山造型,如峨嵋峰就是十分典型的猪背山地貌。
  峰窝状洞穴 红色砂砾岩或砾岩的砾石,因胶结物被溶蚀或侵蚀而脱落,在悬崖陡壁上形成众多的大小不规则的洞、坑、穴,形似蜂窝,如水岩崖壁上的“仙人足印”就是一系列大砾石脱落后的岩穴,后经水流侵蚀、风化剥蚀形成形似人足印痕的图案;干面石岩穴为大小砾石脱落残留下的众多凹坑,经溶蚀风化后形似人的眼、鼻、口等,并可想像组合成各种神态和表情的面孔,故称之为干面石。
  水蚀洞穴 在陡峭的崖壁上,易侵蚀的软弱岩层往往被水流冲涮侵蚀成洞、穴,称为水蚀洞穴,如道堂岩、孽龙洞、丹勺洞、天狗洞、三教岩、观水岩、仙仓岩、酒翁岩、药筐岩、丹窑岩等。
  岩槽 为红色砂砾岩岩壁上密集出现形似槽形的洞穴,如水岩崖墓群的单个洞穴呈长条状、扁园状、椭圆状等槽形洞穴,洞穴之间呈串珠状顺岩层分布,不同层面的洞穴间尚有许多小型槽状洞穴。
  竖状洞穴 在红色砂砾岩的岩壁上发育呈直的长条状、纺缍状洞穴,也称“直立沟穴”,常构成优美形态的奇观绝景,如仙女岩在直立沟穴的底部两侧被风化侵蚀成人字形悬沟,而其中间正好又有一个常年渗出地下水的小洞穴,小洞穴周围在水的滋润下长有小草,整体就组合成一具形象的女性阴部与臀部雕像,故称仙女岩;水帘洞是龙虎山脚下一处竖立的漏斗状洞穴,洞高约40余米,上部为额状崖突,崖突上瀑泉喷薄而下似珠帘挂在洞前,故称水帘洞;云锦峰石壁上,沿密集的垂直裂隙形成一系列竖直的沟穴,大面积密集的直立沟穴远看形似瀑布,故称之“石瀑布”。
  扁平洞 在厚层状砂砾岩夹多层钙泥质细砂岩或粒砂岩的地段,在溶蚀风化和崩塌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巨大的扁平状或扁圆状洞穴,如马祖岩的马祖庙堂岩洞、金龙峰的庙堂岩洞及仙姑洞、壁鲁洞、龙门洞等。
  穿洞 在上述扁平洞同时发生在山体两侧的同一个层位上时,被相向溶蚀崩塌的水平岩层最后形成前后贯通的洞穴,称为穿洞,如马祖岩马脊山石梁的山腰上就有一个长约50米,宽约20米,高约2-3米的巨大穿洞。
  崩塌洞穴 山体或断裂岩块崩塌形成的洞穴,以牵龙洞最为典型,该洞位于四组大裂隙或断裂交汇部位,水流沿裂隙交汇处下渗,山体下部软弱岩层被溶蚀淘空,沿多组裂隙造成山体崩塌,形成较大的崩塌洞穴,洞中凉爽怡人,可容纳上百人。
  崩积岩块 红色砂砾岩的山体在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由于强烈的风化侵蚀作用,尤其在雷电和地震发生时,常有大小岩块从山上崩塌下来,崩塌岩块堆积在一起可组成奇妙的象形景观,如仙水岩下上清河中的莲花石、玉梳石等,其他还有母子峰、仙鼠石等。
  天生桥 石梁或石墙的下部岩石沿岩层面或水平裂隙崩落,在下部出现长条状空洞,上部为中间悬空的石梁,构成与桥梁一样的形象,如仙人桥。
  石门 两块崩落脱离山体的巨石之间或一块巨石与陡岩之间,形成似门的石缝称“石门”,如马祖岩的“山门”,天门山的“龙门石”等。
  造型地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常在丹霞地貌区雕琢出一些惟妙惟肖的奇特景观,如“象鼻山”,石梁山体发育数组节理,当流水将其底部冲刷侵蚀成洞时,洞上方受倾斜节理的控制,因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崩塌成为穿洞,石梁前端部留下沿垂直节理的另一侧则成残留岩柱,石梁顶部侵蚀风化呈浑圆状,形如象身,前端残留岩柱上部风化剥落呈弯曲状如象鼻,这样就组合构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巨大石象的景观;又如文豪峰,长期的水流冲涮侵蚀作用在河岸残留的孤立石峰,石峰上不同层位的岩石抗风化能力有差异,致使石峰岩壁上风化成凹凸不平状,远处望去,凸处似前额、浓眉、鼻梁、短髭,酷似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侧面像。
  天然壁画 上清河上许家村斜对面的“九虎龙壁”是典型的大自然雕琢而成的画面,在直立的崖壁上,由于岩石结构、胶结物、砾石大小等差异,被水流冲涮侵蚀风化后形成形态和色彩构成似龙似虎的形象,犹如一幅美丽的浮雕图案。
  主要地质遗迹类保护内容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应当予以保护的地质遗迹主要有丹霞地貌景观、火山岩地貌景观、典型地层标准剖面和重要构造形迹。地质遗迹在地质学、地貌学上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保护价值,尤其是丹霞地貌景观,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生态旅游资源来开发,地质公园已制订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在公园内开山采石、砍伐林木,对较易损坏和特别珍贵的地质、地貌遗迹加围栏保护,防止游客攀登和敲击。
  丹霞地貌景观 这是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主题和精髓。丹霞地貌发育面积达187平方公里,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其地貌形态类型齐全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国内名列前茅,如象鼻山、仙女岩、排衙峰、云锦峰、金枪峰、文豪峰、仙人城、仙水岩、牵龙洞、穿洞等精彩绝景都是国内所少见的;从成因类型、形态类型的由南到北、由高到低、由密到疏的分布规律,反映出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与地质构造作用的关系等,都在地质地貌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古火山地貌景观 是公园另一类属于山地型的地貌景观,在公园南部由晚侏罗世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崇山峻岭,气势宏伟,森林茂密,云雾飞瀑,空气清新,是优美的生态观光旅游好地方。火山喷发和火山口喷溢形成的火山集块岩、爆破角砾岩、火山弹、火山熔岩及其火山构造,都是地质科考和科普教育的好教材和理想基地。
  上侏罗纪统打鼓顶组火山岩系正层型剖面 这是地质科学地层学界在研究中生代地层时建立的一条标准剖面,位于上清镇东部蔡家桥一带铁路沿线地段,由上部安山岩和中部、下部一套火山碎屑岩组合而成,可与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同时代的火山岩组进行对比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已得到地质学界的公认,故称正层型剖面,具有较高的地质科考和科普教育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地质遗迹。
  肖家断裂 位于本区东部肖家火车站的南侧,断裂带宽约300米,呈北北东向展布,断裂具有两期以下活动现象,早期以张性硅化碎裂为特征,可以在断裂带中见到角砾岩和碎斑岩带,晚期以低角度向西滑脱为特征,形成片理化带,发现有磨砾岩、糜棱岩等。该断裂是鹰潭一安远深断裂的组成部分和在本区通过的位置,对本区丹霞地貌构造变动特征的研究乃至对全省地质构造研究和武夷隆起构造带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所以也是地质科考和科普教育的重要教材和基地,是一种重要的地质遗迹。
  第六节 植物 动物
  植物
  龙虎山风景区植物区系属中国东南部湿润森林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武夷山西麓常绿栲楠林松杉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区域内植物达100科、250属、460种以上。其中乔木类有松科的马尾松;杉科的杉木;柏科的侧柏、刺柏;三尖杉科的三尖杉;杨柳科的河柳、垂柳;杨梅科的杨梅;胡桃科的野核桃、枫杨;桦木科的鹅耳枥;壳斗科的锥栗、板栗、甜槠栲、丝栗栲、乌楣栲、苦槠、大叶栲、青刚栎、细叶青刚、大叶青刚、青椆、红椆、水青刚、棉柯、石柯、懈栎、细叶栎;榆科的糙叶树、朴树、小叶朴、山油麻、榔榆、光叶榉;桑科的桑、柘树、构树;山龙眼科的红叶树;铁青树科的青皮木;樟科的香樟、玉桂、黑壳楠、豺皮樟、豹皮樟、大叶楠、桢楠、建楠、刨花楠、凤凰阔楠、绒楠、闽楠、白楠、棕树;金缕梅科的金缕梅、枫香;蔷薇科的枇杷、湖北海棠、中华石楠、椤木石楠、光叶石楠、桃叶石楠、绒毛石楠、石灰花椒、野樱桃、朝天樱、梅、桃、李、梨;豆科的合欢、黄檀、马鞍树;芸香科的柚、橙、臭辫树、樗叶花椒、朵椒;苦木科的臭椿、苦木;楝科的楝树、香椿;大戟科的石岩枫、乌桕、油桐;交让木科的虎皮楠、交让木;黄杨科的黄杨;漆树科的南酸枣、水蜡树、漆树;冬青科的布格冬青、凹叶冬青、原叶冬青、榕叶冬青、台湾冬青、大叶冬青、小果冬青、大柄冬青、铁冬青、香冬青;省枯油科的野鸦椿;槭树科的大叶槭、青榨槭、红翅槭;清风藤科的泡花树、红枝柴;鼠李科的枣、拐枣;杜英科的杜英、薯豆、猴欢喜;椴树科的椴树、鳞毛椴;山茶科的杨桐、木荷;大风子科的山桐子、柞木;五加科的刺楸、楤木;山茱萸科的光皮树;柿科的油柿、浙江柿;野茉莉科的小叶白辛、红皮树;木樨科的白蜡树;茜草科的鸡仔木等。
  灌丛类有茅栗、白栎、小构树、变叶榕、紫麻、豪猪刺、南天竹、山胡椒、香叶树、红果钩樟、山檀、山苍木、黄丹木姜子、毛木姜子、赤楠、溲疏、圆锥绣球、伞花绣球、海金子、狭叶海桐、蜡瓣花、槛木、野珠兰、野山楂、尖嘴林檎、短叶石楠、石楠、石班木、野蔷薇、寒梅、山莓、插田泡、悬钩子、茅莓、木莓、念珠樱、小叶云实、锦鸡儿、小槐花、山蚂蝗、台湾山豆根、多花木兰、宜昌木兰、马棘、中华胡枝子、大叶胡枝子、多花胡枝子、铁马鞭、美丽枝子、桔子、吴茱萸、党筋、香椒子、野花椒、黄花倒水莲、酸味子、狭叶五月茶、算盘子、斑子乌桕、大青、千年矮、盐肤木、毛枝冬青、矮冬青、毛冬青、亮叶冬青、卫茅、山香圆、冻绿、扁担木、木芙蓉、木槿、尾叶山茶、柃木、金丝桃、毛瑞香、胡秃子、木半夏、紫薇、白筋、云锦杜鹃、黄杜鹃、杜鹃、紫花杜鹃、乌饭、白檀、水腊树、小叶女贞、凌霄花、水团花、栀子、狗背柴、夹莲等。
  竹类有毛竹、水竹、桂竹、箬竹、紫竹、苦竹、桃竹等。
  龙虎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子植物就有数千种之多,蕨类植物也有200多种,苔藓植物约100种以上,菌类植物也有大量分布。
  森林类型主要有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其中:
  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800米处,上清、耳口、冷水等地为其集中连片的主要分布地,是多层次林带。上层以栲、栎、槠、柯及枫香、木荷等大乔木为主;中层以黄端木、杨桐、山苍子等亚乔木及部分大乔木伐蔸萌条为主;下层以纸木、乌药、杜鹃、牛鼻栓、卫矛、乌饭等百余种小灌木居多。其中,还有大面积毛竹林,主要分布在耳口、冷水等地。在阔叶林带中,海拔愈高树种愈少。海拔700-800米处,只有壳斗科与木兰种中的少数树种,其中部分山区散生着小面积黄山松。海拔300-600米处,则有100多种科属400多种类的阔叶树林。
  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区和海拔300米以下的半山区及丘陵冈地。其中乔木树种不多,只有马尾松、木荷、枫香及壳斗科中的少数树种,但灌木及亚乔木树种繁多,如五加科、吴茱萸科、省枯油科中几种稀有树种也有散生。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由于此地交通运输条件好,致使林木采伐过量,大部分针阔叶混交林变成灌丛与荒山。1973—1990年,在该地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木林、湿地松林、马尾松林和赤桉林,使原天然针阔叶混交林逐渐演变成人工针叶林和部分经济林。
  针口十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区。主要有黄山松,耳口,冷水是其集中分布区。海拔百米以下的丘陵冈地,大部分是马尾松纯林,原是当地群众主要能源林。1985年后,林业部门为开发利用丘陵冈地,营造了20多万亩马尾松林、湿地松林与赤桉林,其中马尾松为大头。此外,在半山区和丘陵冈地交接处,尚有一部分白栎和其他杂灌木为主的薪炭林,然而面积不大。
  植物资源
  资源植物是指已被直接利用或可能被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在龙虎山风景区,主要资源植物可分为14大类。
  用材植物 分布广数量大的有毛竹、马尾松、大叶青刚苦槠、甜槠栲;细叶青刚、水青刚、丝栗栲、乌楣栲、大叶栲、樟树、白楠、木荷、杨桐等,有些树种数量少,仅见于深山老林,然而甚为珍贵,如南方红豆杉等。杉木是最常见的优质用材树种,但野生杉已经少见,多为人工栽植。
  薪炭植物 特别耐干旱,耐瘠薄,便刈割、萌蘖力强、生长快、易燃烧。已被广泛利用的主要是荒山上的木本植物,如杜鹃、乌饭、白檀、山檀、茅栗、千年矮等,在缺柴地区,各种蕨类、芒等草本植物也大量充作燃料。土生土长的马尾松是营造薪炭林的优良树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曾人工营造了数万亩马尾松林,这些人工林到80年代已全面长大成林,然而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灶具和燃料普遍改革,液化气和煤炭广泛进入家庭燃灶。所以群众说如今矮山和近山林木长势好,成材快,主要是液化气和煤炭的功劳,许多矮山近山重现出攀登无路,人林困难景象。
  木本粮植物 大量壳斗科、山茶科、大戟、山毛榉科的植物皆属此类,此乃本风景区数量多且居优势的植物群,主要有天师栗、茅栗、苦槠(民间做苦槠豆腐已越千年长盛不衰)、甜槠栲、乌楣栲、丝栗栲、青刚、白栎、小叶青刚、大叶青刚、板栗等,上清镇有“板栗之乡”的美称。此外尚有野木瓜、薜荔、豆腐柴等多种可食植物,虽分布零散,数量不及前一类多,但也常见不鲜。群众夏天爱食的凉粉,即薜荔“榕果”所制,柴豆腐则是“豆腐柴”的茎叶做成,均为民间防暑降温的绿色食品。
  果晶及维生素植物 属于此类的主要是蔷薇科、猕猴桃科及葡萄科植物。本风景区分布较广,能上山大量采集的种类有山楂、山莓、猕猴桃、柿、枣、乌饭、野葡萄、杨梅等,其中杨梅成熟期可大筐大袋摘来上市卖,是山区人民致富路子之一。野梨、山柿可作果木嫁接的亲本,猕猴桃果等还可引种栽培和驯化成高产果木。
  野菜及野生饲料植物 此类植物既普遍又茂盛,多为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其中最常见的有野大豆、山绿豆、野葛、胡枝子、野藕、山合欢、鸡眼草、野苋菜、荠菜、鱼腥草、糯米团、野苎麻、藜、马齿苋、苦叶菜、野菠菜等。水生植物中常见的有水葫芦、大瓢、水竹叶、浮萍、菱、水芹、丝草等。嫩叶可食用的木本植物有香椿、榆、椴、槐等。
  食用茵植物 本地有标本依据的大型真菌植物达数百种之多,其中可食用真菌就有百种以上。如黑木耳、银耳、松如菇、香菇、竹叶菇、毛木耳等。春天的“雷响菇”味特鲜美,是群众最喜爱的野生菌类植物,每年春雷初响,山庄群众都会很早起床上山拾菇,拾得多者,除自食外还上市出售,还是价高利丰的抢手货哩!
  芳香植物 本风景区的芳香植物主要有深山含笑、紫花含笑、凹叶原林、木莲、多花木兰、宜昌木兰、野珠兰及建兰、惠兰、玉兰、茉莉花等,以上植物虽是零星分布然可引种栽培,如木樨贵溪火力发电厂有连片分布,许多庭院也广为引种,茉莉花更是受城乡居民喜爱,已被广泛引入庭园,摆上露台。此外尚有山苍子、山胡椒、乌药、山檀等,在疏林区都有大量分布,有的地方还形成大片灌丛群落。另有大叶樟、土肉桂、细叶香桂、香叶树等也有少量分布。枫香、马尾松、猕猴桃及若干种蔷薇植物及夜来香、满山香等虽然分散、量少,但香气纯正、浓烈、很有利用价值;禾本科的桔草遍布于荒山野岭,蕴藏量很大,皆有利用价值。
  药用植物 已被发现及先后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达140种以上。主要有石松、卷柏、节节草、海金砂、骨碎补、石韦、江南星蕨、鹅掌金星、凤尾草、贯众、鱼腥草、宽叶四叶对、肿节风、懈寄生、马兜铃、杜衡、篇蓄、杠板归、虎杖、何首乌、藜、鸡冠花、柳叶牛膝、青葙、商陆、马齿苋、芡实、莲、白芍、威灵仙、黄连、牡丹、木通、大活血、七叶莲、八角莲、阔叶十大功劳、箭叶淫羊藿、防己、辛夷、南五味子、澄茄子、细叶香桂、乌药、博落回、夏天无、常山、杜仲、乌梅、龙牙草、木瓜、苦参、合萌、酢浆草、败浆草、叶下珠、地锦、铁苋菜、五倍子、地耳草、紫花地丁、地菍、金锦香、金钱草、白花前胡、紫花前胡、芫荽、独活、白芷、鹿蹄草、紫金牛、铁凉伞、龙胆草、络石藤、柳叶白前、牵牛子、菟丝子、兰香草、黄荆子、马鞭草、紫珠草、龙葵、白芙、丹参、半枝莲、黄埔鼠尾、石香薷、夏枯草、薄荷、益母草、紫苏、筋骨草、玄参、阴行草、一见喜、车前草、长叶茜草、白马骨、白花蛇舌草、黄毛耳草、钩藤、陆英、金银花、瓜蒌、合子草、银杏叶、沙参、半边莲、白术、艾叶、鹅不食草、野菊、泽兰、黄花蒿、苍耳、旱莲草、奇蒿、旋复花、稀贤草、大蓟、淡叶竹、薏苡仁、野燕麦、香附、石菖蒲、半夏、滴水珠、谷精草、百部、灯芯草、麦冬、天冬、百合、土茯苓、重楼、牛尾菜、薤、藜芦、黄药子、少药等。其中比较名贵的药用植物有贯众、野菊、半夏、肿节风、桔梗、前胡、黄连、金银花、土茯苓、苦参、厚朴、木通、海金沙、五加皮、管乌藤、益母草、鹿蹄草、土党参、百合、枸杞子、沙参、五味子、草珊瑚、五倍子等。经过民间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蛇伤药用植物有八角莲、野花椒、山肩豆等。抗癌药用植物有猕猴桃、白花蛇舌草、龙葵、黄毛耳草、地菍、大蒜等,据专家实践证明,大蒜素是抗癌之王。
  鞣料植物 本风景区颇为重要的鞣料植物有苦槠、甜槠、青风、野柿、杨梅、枫香等。正在大量推广栽培的黑荆树,树皮是优质栲胶原料植物,也是绿肥植物和速生薪柴树种,发展前途很好。
  纤维植物 指用其纤维作纺织、造纸或制作绳索的植物,本风景区除有大量分布的竹类植物外,尚有芒、五节芒、金茅、芦苇、狼尾草、牛筋草等,在草本植物中有灯芯草、龙须草、野麻、苎麻等,尤其是麻类植物到处可见,民间用以纺线、织夏布、制绳索。苎麻叶可做“麻叶果”及猪饲料。在木本植物中有芫花、椴等,民间常用的造纸粘合料植物有毛冬青、铁冬青、大叶冬青、猕猴桃及若干锦葵科植物。
  观赏植物 此类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在草本植物中,各种兰科、鸢尾科、百合科植物,花朵芳香、硕大而美丽。林下滋生的苦苣苔科、姜科、野牡丹科植物,花色鲜艳迷人,山野、路旁大量生长的金鸡菊、野菊、秋牡丹、黄花、金丝梅等花朵十分娇艳醒目。巨型草本植物水蕉、美人蕉,叶片巨大、美丽。荫湿处生长的蕨状植物,如金毛狗、华南紫萁、观音座莲,给人以古朴之感。在木本赏花植物中以各种杜鹃最为突出,品种多,花色全,有黄、白、粉、红、紫等,十分娇艳,招人喜爱。有的枝干虬曲别致,可作盆景。该类植物在山顶、山脊可形成“矮曲林”,分布甚为普遍,让游客留恋忘返。以树型美和叶片特殊而受人青睐者,主要有裸子植物,如竹柏、红豆杉、苏铁、三尖杉、刺柏、铁杨、银杏等都有野生;许多竹类植物很有观赏价值,如黄竹、紫竹、桂竹、水竹、桃竹、箬竹等。此外,中华石楠、光叶石楠、凤凰阔楠、交让木、香果树、赤楠、大叶楠、刨花楠、闽楠、血楠、伞枫、黄杨、倒栽榕,等,也都以树姿、叶色取胜。另有多种槭属植物,秋季叶片转红,胜似二月鲜花,既多又美,形成龙虎山独具特色,还有大量分布且极常见的米木、黄栀子等,可制盆景。紫薇、云实、复樱子、多花蔷薇、石斑木等,花朵均不比栽培花木逊色。外来的野生水草水葫芦,花朵湛蓝十分悦目,朝天椒、南天竹、佛手、石榴、金橘等果实色泽鲜艳,外形美观经久不凋,较耐观赏。
  防止及监测环境污染植物 风景区广泛生长的许多植物有降低空气中有毒成分含量的作用。如樟树、夹竹桃、臭椿、女贞、构树、杉木、杜仲、皂荚、泡桐、栀子花、无花果、山楂、荚莲、绣线菊、杜鹃花、艾蒿、金荞麦等。水域生长的大藻、水葫芦、香蒲有减少水体污染的作用。草蒲、牵牛花和各种苔藓植物,具监测空气污染作用。
  油脂植物 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山茶属食用油料植物,在风景区有分布的达20余种,最主要的有油茶、小果油茶,有的被广泛栽培,有的尚处于半野生状态。在野生的裸子植物中,种子含食用油的有竹柏、粗榧等。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长期在本风景区有广泛栽培的工业油脂植物有三年桐、千年桐、乌桕,大量野生的工业油脂植物有野茉莉、野漆树、野鸦椿、拟赤杨、山乌楠、樟树等。此外榛、山核桃、野核桃等分布虽少,然而种子含油量高。从美国引种的紫穗槐,种子含油量在10%(工业用油)以上,其特点是生长快,易繁殖,且是上等蜜源植物、编织植物、固沙植物,绿肥植物与薪炭植物,可大量繁殖与推广。
  攀援植物 此类植物能缠绕或借附属器官攀附他物向上生长,如紫藤、牵牛花、金银花、满天星(又称五角星花)、刀豆、薯莨等茎缠绕性强,葡萄、丝瓜、南瓜、苦瓜等植物茎上有卷须,常青藤的卷须先端还具吸盘,薜荔(又称“林莲”、“鬼馒头”)、凌霄茎上长着攀缘小气根,蔷薇茎上有钩状刺,它们的攀缘能力都很强,园艺上常利用其进行垂直绿化,改善环境质量。
  动物
  龙虎山风景区受中亚热带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域内多山地、丘陵,自然环境优越,植被类型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有兽类40多种,占全省106种的40%左右。主要有恒河猴、鬣羚、华南虎、云豹、鼬獾、水獭、黑熊、狼、野猪、豪猪、獐、麂、赤鹿、毛冠鹿、梅花鹿、水鹿、狐狸、华南兔、花松鼠、灵猫、青鼬、黄鼬、穿山甲、猕猴、刺猬、山羊、蝙蝠等。
  兽类中以毛皮兽为多,占50%以上。其中数量较大的毛皮兽有黄鼬(黄鼠狼)和麂。此外还有狼、水獭、水鹿、鬣羚、云豹等皮张也能常见于市。20世纪60年代以前,山区常有猛兽伤人害畜和毁坏庄稼,政府为保护山区人民财产安全,曾一度奖励捕杀野生动物,如每捕猎一只华南虎奖人民币30元等。同时还表彰打虎英雄、打野猪模范,宣传他们的“英勇”事迹,同时,山区农民多以猎兽卖皮为副业,致使兽类资源大幅度下降,如水獭减少了83.5%,灵猫下降了96.4%,华南虎已基本绝种。过去常见的黄鼬、麂豹猫、鼬獾、野兔如今也寥寥无几了。
  风景区鸟类资源有170余种,占全省鸟类420种的40%以上。主要有白鹇、麻雀、白腰文鸟、斑文鸟、大山雀、红头长尾山雀、小云雀、八哥、灰背椋鸟、黑领椋鸟、白鹊鸽、棕背伯劳、红尾伯劳、画鹛、褐胸噪鹛、红嘴相思鸟、钩嘴鹛、鹊鸲、乌鸫、黑背燕尾、白脸噪鹛、冠鱼狗、斑鱼狗、翡翠、金翅雀、草鹀、小鹀、喜鹊、红嘴蓝鸦、大嘴乌鸦、白颈乌鸦、黑卷尾、大盘尾、白头鹎、短脚鹎、绿鹦嘴鹎、大苇莺、柳莺、山树莺、棕扇尾莺、林鹬、白腰草鹬、暗灰鹃、灰山椒鸟、黄鹂、银鸥、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褐河鸟、大杜鹃、凤头杜鹃、鹰头杜鹃、噪鹃、褐翅鸦鹃、家燕、金腰燕、火斑鸟、山斑鸠、珠领斑鸠、小白腰雨燕、寿带鸟、草鹗、短耳鹗、褐林鹗、斑头鸺鸥、董鸡、苦恶鸟、栗喉虎峰、夜鹰、灰胸竹鸡、鹧鸪、雉鸡、池鹭、白鹭、夜鹭、绿翅鸭、斑嘴鸭、小鹏鹧、野鸬鹚、鸢、白腹山雕、白尾瑶、红隼、棕趾鹑、鸸、三宝鸟等。以上鸟类主要分布在山区,具有良好狩猎价值的主要有环颈雉(野鸡)、白鹇、竹鸡、珠颈斑鸠,过去曾较多猎捕出口的有红嘴相思鸟、画鹛、鹌鹑、八哥等。
  风景区分布着多种有利于农林业的益鸟,如大批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斑啄木鸟、鹊鸽、白头鹎、棕背伯劳、红尾伯劳、黑卷尾、杜鹃、喜鹊、乌鸦、鹊鸲、乌鸫、寿带鸟、鸸、麻雀、金腰燕、家燕等100多种。它们以森林和农作物的害虫为食。有些鸟类还是灭鼠能手,如各种鸮类(猫头鹰)、鸺鸥等。群众称它们是森林卫士、农作物的保护神。近期来由于农药的大量施用,鸟类的生存和繁殖受到严重危害,品种和数量不断减少。
  风景区已知爬行类动物,主要是蛇类,约占全省蛇类种类的五分之一。常见者主要是尖吻蝮(棋盘蛇)、竹叶青(红线鞭)、金环蛇、银环蛇(竹节蛇)、蝮蛇(狗屎婆)、眼镜蛇(扇头风)、黄花蛇、乌梢蛇、竹节斑蛇、水蛇等,其中乌梢蛇和水蛇属无毒蛇类。
  爬行类动物中尚有鳖(甲鱼)、乌龟、晰蜴、蛇蜥等,原来曾见过的我国特产扬子鳄,近几年未再发现。
  在两栖类中,大鲵(娃娃鱼)最为珍稀。另有有尾两栖类肥螈和蝾螈;无尾两栖类风景区盛产者,主要有青蛙、黑斑蛙、金钱蛙、沼蛙、泽蛙、岩蛙、雨蛙和虎纹蛙、刺胸蛙(石鸡)等。蛙是稻田、沼泽中消灭害虫的能手,其中刺胸蛙栖息在山林水边洞中,是消灭大量森林害虫的强手。此外尚有蟾蜍、雨蛙等皆是害虫的克星,据资料记载,有的蛙一年要捕食近万只害虫。龙虎山景区的贝介类动物有蚌、螺、蟹、虾等。
  鱼类资源发展很快,河、塘、水库中天然鱼类多达100余种,常见者计有8目15科47种。主要有鲥鱼、短颔鲚、刁鲚、青鱼、鲸鱼、草鱼、鳃鱼、南方马口鱼、鳍鱼、宽鳍鱲、赤眼鳟、油鳖鲦、鳌鲦、三角鲂、蒙古鲐红、翘嘴红鲐、长春鳊、黄尾密鲴、圆吻密鲴、越南刺鲭皱、鳙鱼、鲢鱼、刺鲍、瓣结鱼、鲤鱼、鲫鱼、唇鲳、花鲳、麦穗鱼、黑鳍鲸、银色颔须约、蛇约、泥鳅、黄鳔、鲮、鲶、胡子鲶、黄鳝、鳗鲡、鳜鱼、黄鳓、圆尾斗鱼、叉尾斗鱼、乌鳢、刺鳅、暗纹东方纯等,养鱼专业户已达数百户。
  境内已知的浮游动物有枝角类和挠足类以及各种原生动物。这些都是各种水生生物的饵料。其种群数量的丰歉决定水生昆虫、蚌类、鱼类、虾、蟹等所有水生生物数量的增长与衰退。
  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的昆虫。风景区有蜻蜓、蚱蜢、蝴蝶、螳螂、蟏蛸、螅蛉、椿象以及蜥类、蜂类、蝉类等15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蜜蜂,上清、耳口、冷水都盛产蜂蜜,其蜂制品除内销还供出口创汇。金斑凤蝶、金裳凤蝶、宽尾凤蝶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彩臂金龟及步甲均属国家级保护昆虫之列。夏秋之夜庄前村后的萤火虫别具一景,富有野趣,儿歌道:“萤火虫,像灯笼,飞到西,飞到东,照着农家打夜工。”
  动物保护
  龙虎山风景区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梅花鹿、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白鹤、扬子鳄、白鲟、金斑喙凤蝶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江豚、水獭、大灵猫、毛冠鹿、羚、鸳鸯、猛禽(含所有猛禽类)、大鲵、虎纹蛙、阳彩臂金龟、硕步甲、拉步甲等;省级保护动物:黄鼬(黄鼠狼)、黑熊、三宝鸡、杜鹃、伯劳、灰喜鹊、红嘴相思鸟、尖吻蝮、金环蛇、银环蛇、乌梢蛇、眼镜蛇、金裳凤蝶、宽尾凤蝶、丝带凤蝶、黑紫蛱蝶等。
  历史上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域溢积阻塞,环境污染(农药污染),加上乱捕滥猎,致使野生动物资源日趋减少。
  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山林树丛中的梅花鹿,如今已有灭绝之虞。50年代初期,华南虎常出没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当时人民政府为保护人民人身安全及正常生产活动,一度奖励打虎,如今已难觅虎迹了。
  长期来,各级人民政府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资源调查、驯养繁殖、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江西省委、省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曾发布过一系列的布告、通知、通令和指示,全省上下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尤其是1998年12月国家林业部和农业部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政府对山区群众的猎捕加强了管理,严禁捕杀《名录》所列的珍贵野生动物,市场管理部门每年都收缴到大批蛙类、蛇类,放归自然界。对捕杀野生动物人员进行教育,收缴猎具,情节严重者还要进行经济制裁。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