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08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2
页码: 3-4

内容

一座城市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必有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其他原因,鹰潭也不例外。她除了显赫的交通优势以外,积淀二千多年的道教文化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龙虎山作为这种文化现象的诞生地,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龙虎山是道教的洞天福地,是祖国的一块山水瑰宝,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吸引了众多道徒和游客,人们纷纷走进龙虎山,领略大好河山的神奇,探秘中国道教文化的内涵,寻求悬棺崖墓的秘密,留下了众多的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篇,给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龙虎山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人们只要走进这本书,认真去研读,那么必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肯定会大有收获。
  为了把沉睡数千年的龙虎山神奇山水景观和深厚道教文化发掘出来奉献世人,中共鹰潭市委、市政府从1984年起就把龙虎山作为旅游胜地整体向社会推出。经过20多年的恢复和建设,祖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地质遗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经过多年的道教文化活动更是把这块祖国瑰宝迅速地推向了全世界。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2005年鹰潭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就更给以龙虎山旅游为龙头的鹰潭旅游业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契机。
  名山必有志,历史上的《龙虎山志》也曾数度编修,但大多失传,流传至今的只有清代著名道士娄近垣所纂的《龙虎山志》,距今已有266年。1995年该旧志经张炜、汪继东校注之后重新刊印,但因原编纂者的时代及职业所限,旧志已不适应龙虎山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旧志中所反映出来的辉煌历史、山水灵气、精美诗文、瑰奇人物,至今仍为人们捧读不释,也为史学家们提供基本素材,仍不失为了解、研究龙虎山的一部好志。 山水依旧,道教尚存,266年前的龙虎山与今日的龙虎山不可同日而语。要让龙虎山走出江西,走向世界,发展旅游事业,弘扬传统文化,重新修编《龙虎山志》已迫在眉睫。在这种形势下,市志办在编修好首部《鹰潭市志》后,又组织专业人员重修《龙虎山志》。他们走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修志道路,请当地对龙虎山有研究的土专家担任各篇主笔,聘请省内外社科界、文化界、旅游界、方志界等各方能人当顾问,历时2年,多次易稿,终将这部盖龙虎山全貌,集龙虎山全史的新志书奉献给社会。作为主修,我感谢他们!通过这部志书勾画出的龙虎山更加可爱!龙虎山期待着国内外的仁人志士来观光、来研究、来开发。
  捧读新修《龙虎山志》(2006年版)(付梓稿),感慨系之,倾吐数言,权当为序。
  董仚生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作者为中共鹰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仚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