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07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丙戌年正月初春,新编《龙虎山志》编委会与评审会再次召开,诸专家学者和编委作者齐聚鹰潭,对数易其稿的新编《龙虎山志》进行最终评审。新编山志内容丰富,更为全面地反映了龙虎山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意蕴,翔实地记述了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和人文风俗。新山志的编纂,是一件稽古索隐,记录现实;疏理历史,传扬新风;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的大事。
  龙虎山是一座自然与人文交融为一体的名山,凡是阅历过她的人,都对她秀美的自然山水和深厚的道教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然天成的龙虎山,天星高照,地气冲凝,大美而不待言。山环水绕,碧翠相拥,奇峰丹崖,鬼斧神工。 山有九十九峰之胜概,水有清流可濯之品质,崖有二十四说之异迹。晴岚蔼翠,朝霏夕霭,春夏秋冬,四时青妍。妙若一幅幅天然图画,即所谓“紫翠峰峦三岛外”“展图何俟觅方蓬”。古人赞之日:“龙虎山形势之奇秀,莫可与俪”。然而,龙虎山的奇秀,不仅美在有秀美的山水,还因为她蕴藏着深厚的道教文化。老祖天师立教之初,遍游天下名山,觅得此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是所谓“至人出而灵奇现,胜地传而德教长”。嗣后,历代天师世居龙虎山中,绍承太上道德真风,涤除玄览,传扬清静无为之学,和光同尘,弘演正一度人之法,福国裕民,解纷挫锐,济物救人。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文采之丰、仙迹之异、教宗之显、道真之神,展现出人文与自然相映成辉的历史画卷。宫保第有联称:“世爵久膺德绵汉代;元纲永握道阐名山”。正所谓“道教圣地龙蟠虎踞千古胜;人间仙境鬼斧神工十分奇”。
  和同天人,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并相映成辉,是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人文与自然的关系,在道教看来就是人道与天道的关系,亦即人与天、人与神、人与道的关系。《道德真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阐天道,明自然以为人文发展的归旨,即所谓立天之道,以定人矣。人文肇始于自然又是彰明天道、自然的需要,也是化成天下的需要。《度人经》中说:“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天人之间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关系而不是对立,人们要树立的是天人和谐的整体观。《南华真经》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只有天地人相宜相安,宇宙才能和谐繁荣。龙虎山以龙虎来喻意道,地以集圣而为灵,山泽通气以结秀英,经千百年来的熔铸陶冶,使之成为自然和谐、人文荟萃的名山,含珠蕴玉、洗涤心尘的灵山,仙踪缥缈、神仙都会的仙山。无怪乎有学道祖庭、仙真窟宅、道家都会、福地仙都之美誉。
  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龙虎山是神奇的山、灵秀的山、和谐的山;让我们敬慕她、善待她、亲近她;她永远是我生长的家、安心的家、永恒的家。道区今昔著江东,虎踞龙翔万壑雄。值此国运昌隆之世,愿我龙虎山翘首为名副其实的学道祖庭、道家都会、福地仙都。
  谨此抒怀以为序,并对新编《龙虎山志》的定稿表示祝贺!
  张继禹
  二〇〇六年二月吉日
  (作者系天师后裔,时为全国人大常委、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继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