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05
颗粒名称: 凡例
页数: 1
页码: 1

内容

一、《龙虎山志》(2006年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求实存真,全面系统地记述龙虎山的历史与现状,着重反映龙虎山的山水文化和天师道文化。
  二、本志记述范围以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为中心,主要记述龙虎山规划范围内的史实,除着重记载龙虎山的道教文化、山水文化、崖墓文化、鬼谷子文化、象山文化以外,考虑到鹰潭的畲族和角山窑址文化品位较高,也与龙虎山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特把畲族文化、角山文化作为第八章的附录,更加突出龙虎山的地域特色。
  三、贯穿龙虎山地区的一条河流,历史典籍上和当地人都叫上清河,当地编辑的地名志也曾定名为上清河,本志按地名规范采用这一名称,使其与上游的泸溪河、下游的白塔河相区别。
  四、记述时限,追溯历史,一般从事物发端记述起,下限至2005年年底止,个别特殊情况延至2006年底。
  五、本志按事物性质归类设卷、章、节、目,分层次记述,以记、志、述、图、传、表、录为主要表述方式,图文并茂。全志设4卷12章55节及概述、大事记、附录等,约75万字。
  六、人物以记载对当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为主,不限籍贯。龙虎山籍的在外工作的知名人士,生活、工作在龙虎山地区的乡土贤人,在龙虎山景区主持过工作的领导,当地从业有一定影响的人士,也作简介。
  七、本志资料古代部分源自历代史志,近现代、当代内容主要采自档案材料和编著者调查的资料(含口头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龙虎山地区的民间传说很多,甚至每个景点都有传说,本志一般不录。元、明、清时期曾有6个版本的《龙虎山志》,现仅存清乾隆庚申年(1740)道士娄近垣编著的《龙虎山志》,本志有选择地摘录,作为本志的衔接与存史。
  八、纪年表述,中华民国以前,以朝代年号加注公元纪年;中华民国及以后,一律以公元纪年。解放前、后系指1949年5月4日贵溪县解放前后。1949年10月1日以后一律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九、有关数字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颁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执行,计量单位按198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执行。涉及古代事物的特殊情况除外。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