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红金毫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唯一号: 140536020210000455
实物名称: 宁红金毫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10000008/001
起始页: T00263_00.pdf
类型: 植物
分类号: S571.1
主题词: 茶叶;茶

实物简介

宁红金毫为特级宁红工夫茶,以传统T艺制作,产品特征为色泽乌润、条索紧秀、金毫显露、汤色红艳、香高昧醇、叶底柔嫩红匀。原料选择上以宁州1号、2号等宁州原种为上佳,也可选择适制红茶的品种做原料。鲜叶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初展为宜,不采病虫叶和老叶等杂物,要求嫩度均匀一致。鲜叶进厂后及时摊放在室内凉爽、清洁的竹垫上,不宜直接与地面接触。摊放厚度不宜超过8厘米,时间不超过8小时,期间要均匀翻动几次。制作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解压、发酵、干燥。(一)萎凋:分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自然萎凋每平方米竹器摊叶0.5千克,摊放均匀,摊放时问l-2小时,其间轻翻1-2次。加温萎凋每10米×1.5米的槽体摊叶100千克,摊叶厚度2-2.5厘米,温度控制在32 - 36。C为适宜。萎凋程度为春茶含水量55 - 58%、夏茶58 - 60%,叶面光泽消失,叶色暗绿,嫩梗折而不断,手握叶子成团不散,青臭气消失,发出轻微的清新茶香即可;(二)揉捻:揉捻使萎调叶紧卷成条,叶细胞破裂,叶汁溢出,成条率要达98%以上,叶细胞破坏率80%以上,条索要求紧、细、圆、直。揉捻机揉桶转速55 - 60次/分钟。投叶量为30型揉捻机10千克,55型揉捻机35 - 40千克,65型揉捻机55 -65千克。揉捻分二次进行,每次45分钟,按时加减压。第一次不加压is分钟,加轻压10分钟,减压5分钟,加重压10分钟,减压5分钟。第二次不加压10分钟,加重压10分钟,减压5分钟,加轻压10分钟,减压10分钟(具体视揉捻程度而定)。(三)解压:分二次进行,主要是解散团块,使揉捻程度均匀,利于发酵充分,机械未解散的团块,用手工辅助解散;之后进行第二次揉捻,装盒要松散,不得压紧,便于通气,有利发酵。第二次解块,分筛底和筛面,茶胚分别装入发酵盒,分开发酵,并用小木牌标明批次、号头。(四)发酵:发酵室内温度要求24 -38C,相对湿度90%以上,室内温度可根据气候条件进行人工调节,如生木炭火、洒水等。摊茶胚厚度分筛底与筛面茶,筛底茶铺4厘米,筛面茶6厘米厚,装发酵叶盒子要依顺序置于发酵架上,并按批次茶号放置。发酵过程中,进一步增强酶的活性,促进多酚类氧化,清除青气,形成浓厚的茶香,叶面及筋脉泛红色,发酵适度后及时干燥。(五)干燥:目的是制止酶的活动,分机械烘焙和手工烘焙笼烘焙,有毛火和足火两个阶段。毛火温度120 -125℃,摊叶厚度1.5-2.5厘米,干燥度为含水量20 - 25%,茶条稍软,筋脉不断。下烘后摊凉1-2小时,厚度为8-10厘米,以达到水分再分布目的。足火在90℃。C以下低温慢烘,摊叶厚度2.5 -3厘米,干燥度为含水量5 -6%,条索紧结,色泽乌润,香气浓厚,用手抓茶有沙沙响声,可用手指搓成粉末。低温慢烘茶町乘热装袋,提高香气。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