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真如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唯一号:
140535020230000240
作品名称:
真如寺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603.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B947.256
主题词:
佛教-寺院
作品简介
真如寺座落云居山巅“莲花城”,梵宇庄严,清幽绝俗。景色古迹荟萃,历代文人居士多有题咏,苏东坡称它是“冠世绝境,大士所庐”“四百州天上云居”。 “天下名山僧占多”,云居山开山1100多年,至今凡历五十余代,其间高僧辈出,如道容、道膺、道齐、契环、佛印、元佑、佛果、洪断、颛愚、晦山、燕雷、虚云等,皆蜚声佛坛,驰名中外,在中国佛教史上留有盛名。 真如寺建于唐宪宗元和初年(806-810年),初名“云居禅院”,开山祖为道容禅师,其徒全庆、全海继之。唐禧宗中和三年(883年),世称“南宗伟人”的道膺禅师,应豫章南平钟王邀请,从庐陵转锡云居,传灯阐教,弘扬演法,前后达20年,门徒1500人。朝廷赐额“龙昌禅院”。唐天复二年(902年)道膺在云居圆寂、昭宗谥”弘觉大师”。继道膺之后,道简、道昌、继昌、怀岳承袭道膺衣钵,继嗣曹洞,为曹洞宗的延绵盛行起了一定作用。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亲书“真如禅院”的匾额,诏赐云居契怀禅师。从此,真如禅院之名延袭至今。 宋神宗时,苏轼契友了元佛印禅师,住锡真如寺,神宗御赐高丽磨纳金钵。其时真如寺香火鼎盛,规模宏大,有庄庵48所,仓庾储峙,纤细毕具。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诏赐佛果克勤禅师“天下名山,惟师择住挣。佛果请勅主持云居真如寺。不久,金兵南侵,真如寺住持悟祥避乱浙右。数年间,僧众四散,仅剩下六七十人。 宋绍兴四年(1134年),法如禅师来云居,招集四方禅侣,渐聚300余人,重建方丈室、法堂,香积厨、云会堂。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真如寺大佛宝殿落成,于佛坛下筑石宫,埋入铜像、佛牙、铜镜,烛台、古香炉等镇座之物,刻“大佛宝殿地宫铭”青石碑,一并藏之。宋代,寺内高僧妙喜和竹庵作颂古编《禅林宝训》,汇名诗百首。 真如寺历经唐宋鼎盛时期后,明天顺年间,渐渐颓败。成化中期,尚存僧房500余间。至嘉靖末年(1566年),衰败冷落,山头仅存碧溪桥、讲经台、安乐殿、罗汉塔、赵州关故址,僧众不到50人。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燕京万佛寺住持诸像洪断禅师驻足云居,在真如寺闭关三载,发愿重兴云居。明万历二十四年,皇太后派内官至云居挂旖,赐黄金紫衣等法物,以助修庙。明万历二十七年,神宗亲笔御书禅堂寺额,悬匾为“寡过未能”,柱联为“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明万历三十一年,皇太后御赐渗金千佛宝莲昆卢遮那佛铜像一尊,重达千斤。两年后,又赐藏经一部。明万历三十四年,新塑释迦佛像落成,佛座下除原藏之物外,另添释迦牟尼像、佛顶珠、梁公砚等物,加放地宫铭一块以记其事。明万历三十六年,建藏经殿供奉藏经。真如寺的修整至万历四十年时,天王殿、伽兰殿,祖师殿、钟鼓楼和36间禅房及山门寮舍等建筑,次第落成,僧众渐集至四五百名。 不久洪断离山,云居山复陷颓境。伞居颛愚禅师主持云居时,再度修举废坠,建明月堂、罗汉墙等,又呈一派新气象。 明末,兵燹灾荒,真如寺禅堂荒塌,僧徒不守;典册碑碣,芜没殆尽;山林田产,废为民业。 清顺治八年(1651年)晦山戒显禅师自匡庐来云居,住持十载,力图重兴。经八载经营,于清顺治十六年重建大雄宝殿、供应堂、香积堂等,并将地宫之物分别埋藏于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佛座下。僧众又集五百余人。晦山著有《禅门锻炼说》传世。继晦山之后,燕雷元鹏禅师于康熙七年(16 68年),又兴建禅堂、方丈、安稳堂、千在堂、千华阁、田寮、米寮、耆宿寮等,真如寺逐渐恢复唐宋旧观。燕雷继颛愚、晦山遗志,编纂《云居山志》一部,20卷,详记历代兴废事由及名人诗、赋、疏、铭等文。 清中后期,社会动荡、外侮频起,云居山法幢废坠、寺产崩分。民国四年(1915年),净尘继本来和尚之后,主持云居,修建禅堂、客室,集众百人。 民国十一年,昌桂继为云居住持四年,后复由净尘任主持。民国二十八年,净尘再退。从此,云居一蹶不振,僧众仅剩二三十人。寺庙相继由了尘、堆云、性福、妙界等人管理。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十九日,真如寺遭日军焚烧,片瓦不存。仅剩渗金昆庐佛铜像、监斋菩萨像各1座,僧侣13人。不久,四众窜散,仅存性福等4人。真如寺开山至此,累嬗兴复,历经七劫。 建国后,1953年8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来云居山,募缘重建真如寺。香港虚云弟子宽慧,北美侨商詹励吾等人俱给予施助。在人民政府正确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支持下,集僧众达112人,开垦荒地180余亩,荒田50余亩,仿曹溪南华寺、鼓山涌泉寺规制,先后重建铁瓦覆顶的大雄宝殿和天王殿、韦驮殿、虚怀楼、云海楼、钟鼓楼、藏经楼等庙宇殿堂数十座。新塑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陀佛、迦叶阿难尊者、文殊、普贤、弥勒、地藏、海岛53参、观音菩萨、18罗汉、4大天王、伽兰祖师大小圣像100余座。在基建中挖掘了昆庐佛、大雄宝殿故址,得前代地宫宝物,均以原物还镇,并在昆庐佛座下新添铜弥勒佛、玉章、琥珀等物,以示纪念。 1955年12月14日,虚云长老主持了传戒佛事,为来自赣、闽、苏、粤、皖、湘、陕、鄂、浙、沪、辽、吉、川、豫、桂、甘、内蒙、冀、晋和北京等地的352名僧人传戒。 云居山修复工程,至1957年大体完成。僧众100余人。全国佛协理事海灯,曾一度任该寺主持,不久离山,由性福继之。 同年,海外及香港、九龙等地的僧尼120人到云居真如寺朝拜观光。其中香港66人,九龙17人,马来亚16人,印度尼西亚2人,柬埔寨10人,新加坡8人,印度1人。 1959年,虚云在云居圆寂,僧众建虚云塔以资纪念(详见《人物·虚云传》)。 1962年9月,海灯赴真如寺,并举行传法大典。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宗教政策被林彪、“四人帮”破坏。1966年8月,南昌、云山“红卫兵”“造反队”以破“四旧”为名,1000多人蜂拥上山,捣毁佛像,焚烧经卷,搜抄文物宝藏。重达数千斤的明代铜佛被锯断搬走;深埋在昆卢佛、释迦牟尼座下的历代宝藏被挖掘一空;100多名僧侣被勒令还俗,或回归原籍,或下放到农场当农工、林工。真如寺院被辟为云山垦殖场红山分场办公室。开山1100多年的许多人文景观,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真如寺重新归还僧侣管理,集僧众50多人,悟源为主持。从1982年起,政府先后数次拨款;香港圣一方丈、意超法师和新加坡帷坚方丈等国内外佛教徒、居士亦相继捐款资助,再次修复庙宇。至1984年底,耗资130万元将天王殿、大雄宝殿、虚怀楼、云海楼、报恩堂、钟鼓楼、藏经楼、斋堂等建筑,修葺一新;重建了禅堂、山门、赵州关、罗汉墙、双飞桥、罗汉桥、万年顶座、伽兰殿.云水堂等建筑。新建和修复面积共七千多平方米。新塑大小佛像220余尊,寺院及建筑工艺均已恢复和超过了1957年的规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衍为“赵州关”书写了牌坊:全国政协副丰席、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真如禅寺”“大雄宝殿”书匾。真如禅寺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系全国重点对外开放的寺庙之一。自1980年以来,欧美、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和东南亚诸国以及香港等地的佛教知名人士和僧侣、居士纷纷来山,朝香观光;国内游客络绎不绝。 1982年9月16日,来自香港和各地的僧尼、居士170余人,在海会塔前举行了“沩仰第八世祖上虚下云老和尚舍利塔”落成开光法会。同年12月12日至27日住持悟源为来自各地的450名求戒者主持了传戒佛事。寺内成立了以方丈为首的寺庙管理委员会,四大班首,八大执事,佛序井然。90余名僧人每日打座参禅,奉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进行修持。寺庙还坚持“农禅并重”“躬耕重振旧身家”的佛教传统,实行自行耕作,“以庙养庙”,共经营山林土地3690余亩,1984年做到了粮食自给有余。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