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白居易草堂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唯一号: 140535020210000447
作品名称: 寻访白居易草堂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0596_00.pdf
责任者: 李国强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056
主题词: 散文

作品简介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在历代赞美庐山的诗文中,没有比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八个字评价更高、流传更广、影响更大的了。 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散文名篇《庐山草堂记》。公元815年10月,白居易贬谪江州,第二年春,他就在庐山北香炉峰下、与东林寺毗邻的山中,筑起五架三间新草堂。落成之日,22位文人雅士和高僧前来贺喜,酒酣饭饱茶足之后,诗人以神来之笔,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记”,称草堂一带“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文人雅好山水。在庐山,白居易比早他400年的陶渊明潇洒。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虽然在庐山南香炉峰下归隐几十年,却未曾上过庐山.只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也比晚他近400年的朱熹超脱。朱熹知南康军三年,钟情白鹿洞,把一度寂寞的书院办得红红火火,却也没有上过庐山,后到浙江为官,特地要人绘制一幅庐山三叠泉图,挂在书房。白居易乐天安命,体宁心恬,悠哉游哉,不仅在草堂仰观山,俯听泉,“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四时应接不暇,而且“二年踏遍匡庐间”,是第一个登上庐山山顶的大诗人。也许正因为如此,白居易文思泉涌,吟咏庐山的诗92首、文5篇,信手拈来,皆成佳品,是历代诗人中写得最多的,而这些诗文许多是在草堂写就的。 自古山以文传,文以山传。一千多年过去了,爱读《庐山草堂记》的代不乏人,可实地寻访过庐山草堂的人却屈指可数。作为回报,庐山为歌颂过自己的诗人修建过公园的,千百年来,惟白居易一人而已,那就是花径公园,建在诗人当年咏桃花的地方。公园内,立有白居易雕像,还有一栋草屋,不过非草堂原址原物,只是一栋象征性的建筑,或者说是个纪念堂。真正的草堂仍在经风历雨,在一个“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的地方,沦废千年,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造访,去开发。 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天高云淡,我和文学、科技、出版界及庐山的几个朋友到草堂遗址寻访。车过赛阳,朝南上坡,驰过二、三里,在化城茶场停下。我们便安步当车,斜插一道山坡,穿过慧远路,再沿小溪蜿蜒而上,前后一小时便到了。 果然人间仙境也,一看便知是白居易当年笔下的景致。 虽是初冬,依然绿荫蒙蒙,朱实离离,白石凿凿,清泉潺潺。一座石砌的山门并不高大,但宛如镜框正好镶嵌着整个香炉峰。一栋新筑的草屋,颇有“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的意境。四周皆乔松、修竹、灌丛、萝蔓。北望长江,细如玉带,九江城廊,似在脚下。难怪当初白居易到此,“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并筑草堂,一住三年,还畅言:“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求焉!” 三年后,诗人调任忠州刺史,临别赋诗:“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还复来”。果然,三年后,诗人改任杭州刺史,在赴任履新途中,他真的重回草堂小住。30年后,诗人在洛阳,已逾古稀之年,仍然念念不忘江州“登山寻水”时。并应东林寺长老之邀,将白氏文集60卷(一式三套)送一套在庐山珍藏。岁月沧桑,草堂至宋祥符年间才渐渐废弃。如今,草堂墙基遗迹依稀可辨,残砖破瓦碎瓷片尚可寻觅,原白家池、白渠、飞泉、茶园等似已恢复。 庐山草堂坐落在庐山垦殖场辖区内,现在开发这块瑰宝的,是位叫崔宏伦的原垦殖场职工。老崔60岁开外,在垦殖场工作多年,对这一带十分熟悉,为了维护这片山林、开发草堂,他不惜停薪留职,披荆斩棘,一千就是八年。追昔抚今,展望未来,我们和他一样不胜感慨。 我在想,同样是唐代诗人草堂,而且筑草堂几乎同时,诗人亦是齐名,为什么成都杜甫草堂1200年长盛不衰,游人如云,而白居易庐山草堂却沉寂千年,至今还默默无闻呢?这极具开发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不可以作为发展庐山旅游的一张“王牌”来打呢?诚如是,则以草堂为中心,10公里为半径,向北可走慧远路登牯岭、上庐山,向南紧靠东林寺、西林寺,向东可至太平宫、莲花洞,向西连接石门涧、岳家市、岳母墓、陶渊明墓、狮子洞……将构成一个景点密集、文化品味高、生态环境好的山北景区。开发草堂,不失为一着妙棋。 眼下,尽管崔宏伦等人很努力,但以一个普通职工承担这样重要的开发任务无疑是困难的,时间一长,还有可能出现与其开发初衷相悖的结果。依我管见,开发草堂遗址,当务之急,是要从理顺庐山管理体制、制定开发规划人手,调动政府、民间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这个规划,要以史为据,高标准、高起点、高品味,在保持草堂原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体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我从庐山来,不知庐山事。我的童年就是在离草堂不远的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度过的,后来也熟读《庐山草堂记》,对草堂早已心驰神往。然而,却一直不知草堂就藏在咫尺。这次有幸身临其境,所见所闻,既喜且忧,实话实说,不知辞能达意否。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国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