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唯一号: 140534020230000312
专题名称: 望夫亭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62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章江门外娄妃墓,江流表节千古传。”这两句诗,记载着吴城望夫亭的一段散事。 元末,农民起义烽火四起。沔阳渔花子陈友谅自称“大义王”插旗造反,并与朱元璋、张士诚等,群雄割据,各霸一方。陈与朱在鄱阳湖前后进行了18年“鄱湖大战”。 陈的夫人娄妃——娄玉贞(亦说苕华),生得艳如桃李、天姿国色。她本“将门之后”,因父亲被权奸所害,沦落青楼。凄惨的遭遇,养成她忠贞侠义、肝胆照人的性格。风尘中,她结识陈友谅,对陈倾囊相助。陈称王后,封娄为贵妃,并在水军集结地——吴城镇为她修建了一座“行宫”。富内有赏湖园。园东还有一座危耸湖畔的亭楼——望湖亭。 望湖亭高有四层,前临鄱湖、赣江,修河从亭台左右飞流而过。亭内分数间,外有回廊,琉璃瓦檐,画栋雕梁,登亭骋目,浩淼鄱湖,一览无余。 娄妃博学多才,聪颖过人。一次,陈未听娄的劝阻,率兵攻打金陵,在龙湾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大败而回。从此,陈心底暗暗钦佩娄妃深谋远虑,料事如神。 龙湾失利后,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日夜操练水军。不久,陈率30万精兵,再次与朱决一死战。临行前娄妃向陈献策,陈虽觉可行,但不愿采纳,决心以自己胸中韬略,一战胜敌,以雪前耻。 娄妃觉察到丈夫刚愎自用的情绪,深恐有失,再三恳请,最后夫妻相约打赌。依娄妃计策,如胜,则拜娄妃为水军都督;如败,则娄妃从此不问军国大事。临行时,娄妃又对陈说:“妾妃这望湖亭,可望百里之遥。若是得胜凯旋,可令战船张旗扬幡,击鼓奏乐;如不胜而回,就掩旗息鼓回营。” 陈点头应允。三声炮响,大军出鄱湖,杀向金陵。 从此,娄妃日日在望湖亭上向东眺望。一天,娄妃遥见一队战船向吴城驶来。远远望去,船上旗倒幡落,寂寂无声。战船驶近,则见战舰队列不整,掩旗息鼓,主将船上降下帅旗……(军中降下帅旗是主将伤亡的标志)。娄妃猛然醒悟,绝望地呼喊:“大王,你平日骄纵自负,忠言逆耳,此番定是未践前约,故尔兵败身亡。君既死,妾何偷生,受贼兵欺辱。大王慢走,妾随你来了!……”说完,娄妃凄然长叹一声,撩衣从望湖亭上跃身而下。刹时,湖面惊涛骤起,江流奔涌,飞溅的浪花淹没了这以身殉情的一代佳人。 其实,陈友谅非但没死,而且依娄妃之策大获全胜。班师时,陈意欲戏耍娄妃,故意令人掩旗息鼓,降下帅旗以示败北。不料娄妃信以为真,酿成大祸。陈追悔莫及,痛不欲生,急令水军打捞尸体。 三天后,在赣江上游四十里的王家渡,有父子俩打鱼,一网将娄妃尸体打捞上来。人虽已死,但花容月貌,浓妆丽质,栩栩如生。 传说,娄妃落水后得到神灵保佑,尸体才逆水倒流四十里。 陈将娄妃葬在南昌章江门外,墓前用大青石刻了斗大的4江流表节”四个大字。为纪念娄妃,又将望湖亭改称望夫亭。 从此,望夫亭作为江西的名胜古迹留传下来,娄妃的故事也在永修、星子、都昌、南昌一带到处流传。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