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修县下葬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唯一号:
140534020230000277
专题名称:
永修县下葬习俗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61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灵柩送到祖坟山,抬棺绕三圈,再将鲜鸡血,洒浇灵地一圈称“圈山”。阴阳先生按“流年”定灵柩放置位置。破土后,取土样放置灵牌托盘上,由孝女沿原路端回。土穴挖好后,先用麻杆烧坑,再按定好的时辰(一般在未时),鸣爆“下材”也称“下字”。后用特制的槨砖圈榔,榔上用糯米粥浇泼,最后堆“黄金”(土块)成隆起的椭圆鱼背形坟堆。亡者入土后的第7天,配偶首次上坟,烧钱挂纸。女儿在亡者死后35日在家祭祀称“接五七”。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