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德安县第一次基层普选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唯一号: 140532020220004149
事件名称: 1953年德安县第一次基层普选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63.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53年6月
结束时间: 1954年3月
发生地点: 德安县

事件描述

第一次普选,于1953年4月8日成立德安县选举委员会,全县分三批进行:第一批自1953年6月初至8月初,历时55天,在二区的大坂、白云、凤凰三乡以及一区的城关镇等4个单位进行试点,摸索经验。第二批自1953年9月10日至10月24日,历时四十五天,搞完二区的11个乡和一区的狮子乡共12个乡。第三批全面铺开全县剩下的45个乡(当时全县共60个乡、1个镇),自1954年2月13日至3月15日全部完成,历时31天。这次普选,全县抽调干部534人次,其中县级4人,区级25人。入乡后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成立选举委员会(乡选举委员会主席由县选举委员会派定),开展宣传,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第二步,进行人口普查,选民登记,通过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全县人口50296人,18周岁以上的32663人,其中有选举权的31635人,占总人口62.9%,占18周岁以上的96.86%,无选举权的1015人(另外还有在押犯13人),其中地主分子871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77人,其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41人,精神病患者26人。第三步,确定与审查候选人,进行选举,各乡通过自下而上的提名和广泛的酝酿讨论,确定代表候选人,再由乡选举委员会到各选区主持召开选民大会进行选举。这次全县共选出乡(镇)人民代表882名,其中原干部794名,新选积极分子88名,共产党员158名,共青团员152名。接着以乡为单位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正、副乡长和县人民代表、组织乡级政权。通过这次普选,全县选出乡(镇)级委员会委员560人,其中原干部546人,新选积极分子14人,共产党员142人,共青团员98人,选出县人民代表93人,并组建乡属六种委员会。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德安县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一、本志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通贯古今。上限一般追溯到事物在县域之发端;下限至一九八四年,有的事物记述至付印时为止。按照详今略古原则,着重叙述德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本志用纲目体,多框架,横分门类,纵写史实,以卷为纲,卷下分目,条目式的编写法。全志分《概述▪大事记》、《建置区划》、《地理》、《人口》、《党派团体》、《政权》、《军事》、《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农牧》、《林业》、《水利水电水产》、《工厂矿山》、《交通》、《邮电》、《财政金融》、《商业》、《粮食》、《民俗》、《胜迹文物》、《艺文》、《人物》、《附录》二十五卷。另以卷首刊新志序言及部分摄影,共二十六个部份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安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