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毛竹山林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唯一号: 140531020210000865
机构名称: 国营毛竹山林场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10000008/001
起始页: T00238_00.pdf
行业类型: 农、林、牧、渔业
前置机构: 修水县方坑林场
起始时间: 1964年3月
结束时间: 2005年

机构描述

始建于1964年3月,位于县境南部九岭山脉,东与靖安、奉新县交界,南与黄港镇龙港林场相连,两抵黄港镇南坪村,北靠黄港镇郎田村。地形以高丘低山为主,平均坡度30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1730米,最低海拔365米,相对差程1365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北距县城48千米。 初始名修水县方坑林场,1964年3月更名为磉垅林场,同年12月改称毛竹山林场。1970年11月,与杨家坪林场、黄沙港森林经营所合并为修水县黄沙港林场,为其下属分场。1973年7月总场撤销,毛竹山分场分设,定名为国营毛竹山林场,属全省八大国营林场之一,为乡级建制的县直属单位,下设五梅山分场、双港分场、金坑分场、木竹综合加工厂。1999年取消乡级建制,划归县林业集团公司管理。辖区面积462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4259公顷、非林地361公顷,森林覆盖率92%。2008年全场总人口938人,林业职工170人。职工中在岗8人、退休107人、下岗8人、转入再就业中心47人。境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列为国家重点科研单位的植物标本采集地。有木本植物300余种,草本植物100多种,蕨类植物30余种。乔木以杉木、马尾松、黄山松等针叶树为主。常绿阔叶树有壳斗科的青冈栎、苦槠、甜槠、水青冈,樟科类有樟树、大叶楠、天丝桂及枫香、化香、红皮树、帝业桦、南酸、拟赤杨等。有成片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马褂木、台湾松、望春花。中药材资源中五味子、三棉针、平贝、刺五加等较为丰富。菌类有香菇、木耳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兔、林蛙、野猪、麂、山鸡。2008年,全场活立木蓄积量21.1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130. 38万根。从建场到2008年,累计出产木材近12万立方米,出产毛竹80余万根。 修筑林区公路37公里,省道万黄公路贯穿全境,开辟林间通道60千米,开挖防火隔离带1 8千米。2005年以后,停止木材生产经营,全面转入生态建设,山林划入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全场区划为生态公益林3639公顷,占全部林地面积的85.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