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陶母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唯一号:
140530020210000220
人物姓名:
陶母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10000009/001
起始页:
T00518_00.pdf
性别:
女
时代:
古代
卒年:
305
传略
陶母陶母,古代三大贤母之一。新淦湛姓女。嫁鄱阳郡鄡阳县陶丹。夫早丧,遂拾薪于山野,纺绩于柴门,含辛茹苦,育子成人。子陶侃稍长,任县内小吏。一次,陶侃将公家分的鱼搭回家孝敬母亲,陶母却原封送回,并写信责备,告诫他为官应洁身自好,不允公私不分。说你这样用公物取悦于我,只能增加我的忧虑。这一教导,对陶侃后来为官一生清廉以极大影响。又一次,同郡孝廉范逵访贤遇大雪,寓宿于陶侃家,时值天寒地冻,马无饲料,陶母撤去自己的床铺,将御寒的稻草搬来剁秣喂马。家中贫寒,无以款客,她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长发卖与邻人,以卖发之资沽酒待客。范逵见后,不胜赞叹:“非此母不生此子。”陶母逝世后,葬石壁山下(今县城河西),唐皇甫湜,舒元舆俱为之撰写碑铭,县人敬重陶母,以为典范,广筑祠宇祭祀。 陶侃(259 334) 陶侃,字士行,晋代鄡阳人(鄹阳于晋时304年前归属鄱阳郡,304年分置浔阳郡后,又划归浔阳,故史籍有称陶侃为浔阳人,亦有称为鄱阳人)。东晋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父陶丹,早年亡故,自幼与母湛氏相依为命。稍长,于县里任小吏。后经鄱阳郡范逵举荐,由县吏拜受郎中,继而又补为武冈县令。为令时有贤名,遭太守吕岳妒嫌,遂弃官。又幸遇荆州刺史刘宏,起用为南蛮长史,奉命带兵征讨张昌,出征告捷,以功加封为东乡侯。305年,又被刘宏命为江夏太守,率部征讨陈敏,出战又胜。同年,因母丧辞职归里。是时,有江州刺史表彰其为扬武将军,晋元帝司马睿则先后加封其为奋威将军、龙骧将军。服孝期满后,又命为武昌太守。其间,率部随镇东大将军上敦镇压杜?起义,凯旋后王敦任命其为荆州刺史,镇沌口。但不久即以声名显赫遭忌,改调至偏远的广州任刺史。到广州后,因无所事,便在家中朝夕运甓,人问其故,日:志在中原,过份优逸恐不堪大事,运甓的目的只是为r励志勤力。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反叛,明帝下诏讨伐,陶侃复归荆州,并被明帝司马绍封为征西大将军。陶侃为官有廉名,尤其可贵的是他身为大将军,却极其珍耐惜物。一次所部造战船,他命将木屑竹头都一一收捡好,不解其意者视其吝啬。一日,大雪方晴,庭前泥泞,即命将木屑布地,众悟,无不服其理事微密。又,桓温造船伐蜀,缺铁钉,陶侃以竹头削钉替代,众益悟,交口称赞。咸和三年(328年)苏峻与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今南京),中书令庾亮出奔浔阳,与温峤一道推举陶侃为盟主,击灭苏、祖,收复建康。回师后,被成帝司马衍封为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等7州军事,后又都督江州领刺史等职。咸和九年(334年),陶侃上《辞国归位表》,告老还乡,拟迁葬父母坟茔,途中逝世于樊溪。陶侃从军40余载,明案善断,识察纤密,珍时惜物,清廉爱民,为世所称道。尤其所语:“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成为警世名言。县人极重陶侃人品,历代于城乡广筑庙宇专以祭祀。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