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肩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唯一号: 140530020210000207
人物姓名: 刘肩三
人物异名: 贤招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10000009/001
起始页: T00511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892
卒年: 1930

传略

刘肩三,派名贤招,号汉才。汪墩乡后垅村人。幼读私塾,怀志发奋,常以“身不满五尺而心雄万丈”自勉。1912年入星子南康府中学。1914年毕业后,返乡于蒲塘庙小学执教年余。1916年秋,又怀着实业救国的幻想,报考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撰文抨击腐败教育而险遭开除,幸据理辩驳,方免处分。191 9年5月7日,五四爱国运动的消息传至南昌,农专首先响应,于百花洲沈文肃祠,招集全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会,议定开展运动事项。会上刘肩三作为农专代表,被推选参加南昌学生联合会。5月9日,南昌全市学生举行总罢课,刘肩三登台演说,并血书“时日曷丧,余及汝皆亡”。学生的爱国热忱,使军阀当局恐惧。江西督军陈光远见运动由农专始,指令该校将刘肩三等于5月20日提前毕业。毕业后,刘即返县,当日就到县立高等小学,鼓动师生罢课示威,成立日货检查组。6月,又亲率县城学生组织宣传队下乡进行宣传。五四运动后,被挽留于县高小任教。1922年,县知事刘燮臣借口清理旧欠,不顾是年水灾,横征暴敛,刘肩三仗义执言,闯衙请愿,继率县人将刘燮臣驱逐。1924年,县知事傅运炎贪污县钱粮款,刘率众赴省控告,又将傅赶了下台。同年11月,当局为宠络刘,委其任县实业局长。但其时刘肩三在新思潮冲击下,思想已在变化,认识到黑暗的政治下实业难以救国,请命不能拯民,决心寻求新的道路。 1926年2月,刘肩三经刘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被分配负责领导农运。他以自己家乡为点,通过举办平民夜校等形式组织群众,至是年5月,便在汪墩一带建立农民协会10余个,会员500余人。随即以汪墩为中心向全县推开,到10月份,全县就建立区农民协会6个,乡农民协会21个,会员达1200余人。11月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县党部成立,他当选为执委兼农民部长。1 927年2月,中共都昌地方委员会成立,又当选委员、组织部长兼农委书记。同年,在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被一致选举为县农民协会常委。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至是时全县已建立区农民协会26个、乡农民协会149个、会员达10900余人。都昌成为全省农运开展得最早最好的县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刘肩三遭到反动当局通缉,被迫离都昌。8月,他于鄱阳参加了中共赣北特委主持召开的风雨山会议,听取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传达。会后,分配去余干任县委书记。在余十,他领导重建党的组织,秘密筹建革命武装和建立苏维埃政权。1928年,刘肩三调任信江特委委员,不久派上海学习工运。1 929年7月返回,至景德镇领导工运。 1 930年7月,在景德镇工人配合下,赣东北红军独立第1团攻占景德镇,独立团亦因大批工人入伍而扩编为红1 0军,刘肩三调入部队任红19团政治委员,尔后随部进攻都、湖、鄱、彭地区。9月3日,他率红1 9团至汪墩,处决了反革命分子刘书会,并为于赣南破刘士毅杀害的中共特委书记曾延生、汪群及朱德夫人伍若兰等先烈复仇,烧毁了刘士毅的房屋。次日,又赶到湖口江桥,配合红1、10团重创国民党警备2团张超部。5日,红10军撤回老苏区乐平整编,以接受攻打九江的任务。整编后,他调任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兼红7旅政治委员。1 0月,随红10军再次来到都湖鄱彭地区。然后,他带领地方工作部积极开展恢复该地区党的组织、创建苏维埃政权的活动。并亲自兼任中共都昌县委书记。由于红10军的帮助和刘肩三等的努力,都湖鄱彭形成了一块方圆百里的红色区域。11月,因国民党趁红1 0军远征赣北而展开对弋阳等老苏区的“会剿”,为粉碎敌人的阴谋,红1 0军迅速撤出都湖鄱彭地区。走之前,军部委任刘肩三任“四县总指挥部”总指挥,带领4县党的组织和地方武装坚持这块新苏区的斗争。红10军撤出后,国民党军第5师乘隙开进都湖鄱彭地区,与1县地主武装联合,展开对该地区的“清剿”,在敌我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刘肩三被迫率领刚刚组建的1县地方武装向鄱阳肖家岭撤退,拟上山打游击。不幸行至彭泽黄板桥,被敌军重兵包围,经激战2日,于11月16日因弹绝被俘。17日即被杀害于彭泽老屋湾陈村。刑前,他率领23名干部、战士唱着国际歌走上刑场,并于刑场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工农、摧残革命的罪行,慷慨悲壮,使被胁迫前去围观的群众无不闻之流泪。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