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谣谚 轶事 传说 方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637
颗粒名称: 卷二十二 谣谚 轶事 传说 方言
分类号: I277.7;I277.3;H317
页数: 24
页码: 518-541
摘要: 本文讲述彭泽县谣谚、轶事、传说、方言包括革命歌、抗日学校校歌、童谣、儿歌、天气预报、勤劳农事等情况。
关键词: 谣谚 轶事 传说

内容

第一章 谣谚
  第一节 歌谣
  革命歌
  号召歌大家要知道,诚恳接受学长的号召,为着革命,为着自己,铁的纪律。学习斗争,斗争学习,人不学习,不懂道理。上课开会时常要留意,一切为着人民的利益。注意卫生,工作要经常,时常洗澡,身上不生疮。厨房干净减少我疾病。身体健康才能打胜仗,爱护武器是我们的责任,枪擦干净才能打敌人,节约子弹爱护军用品,武装整齐才能有精神,吊而郎当不能前进,贪污腐化反害革命,家庭观念不是正经路,自由散漫不能行。
  送郎当兵歌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去当兵,小妹子也不留,有几句真心的话,须对哥哥说从头;哥哥去当兵,学习要认真,学那个政治,才能有理论水平;哥哥去当兵,学习要认真,学那个军事,才能消灭鬼子兵;哥哥去当兵,一切要服从命令,新四军那个讲平等,切不要乱胡行;哥哥去当兵,请你放宽心,家中一切事,有我来担承。
  铁血歌只有铁,只有血,只有铁血可以救中国,还我河山誓把倭奴灭,醒我国魂誓把奇耻雪。风凄凄,雨切切,洪水祸西南,猛兽噬东北,忍不住心头痛,抵不住心头热,起兮!起兮!大家团结!大家团结!努力杀贼。
  抗日学校校歌
  马当山高,长江水长,吾校矗立,为国争光,男儿到此,何敢彷徨,矢志救国,共聚一堂,枪口向外,瞄准敌人……。
  童谣
  和尚背着鼓来着风来着!雨来着!和尚背鼓来着!
  一龙十珠一个两个,数子四个,解开八个,一龙十珠,十龙抬头,朱龙摆尾,黄龙接脚!
  打掌掌,百花开打掌掌、百花开,风吹杨柳过江来,姐在房中坐,花在叶里开。
  张打铁李打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夜铁;夜铁打到正月正,我要回家游龙灯;龙灯游到元宵后,我要回家种黄豆;黄豆开花绿豆芽,姐姐锄草妹送茶;妹呀妹,你莫哭,你莫焦,来日跟你对个好婆家:堂前吃饭婆收碗,房里梳头郎插花。
  红漆筒红漆筒,白粒子,比不得娘家做女子。娘家睡到早饭熟,婆家等不到崽鸡啼。锅里捞饭甑里蒸,哥哥来了问乡音。心想留哥吃餐饭,问声公婆不做声,含了眼泪送出门。一送送到大门口,拉着哥哥一双手,一送送到篱巴下,拉着哥说些话;一送送到菱角圹,菱角开花白泮泮,心想摘颗菱角吃,咀里又哭爹和娘。
  鸭鸭哩鸭哩哩,早来家,生个子,换油麻,(即芝麻)油麻黑,对娘说,娘上街,打金钗。哥买粉,嫂买花,为了姑姑嫁婆家!
  一粒谷一粒谷,两头尖,爹娘留我过千年,千年万年留不住,一乘花桥抬到大堂前。爹哭三声儿上桥,娘哭三声锁桥门;哥哭三声抬桥走,嫂哭三声别家人!
  一更鼓一更鼓,二更鼓,放咪猫,捉老鼠;一根筹,两根筹,放咪猫,捉老“流”。(流动的老鼠)
  抽老鼠筋抽老鼠筋,剥老鼠皮,剥得老鼠叫嘻嘻,把它的眼睛当灯盏,把它的眉毛当灯心!
  儿歌
  (一)
  鸡公叫,尾巴拖,三岁的孩儿会唱歌,唱的什么歌,唱的流郎叮〓歌,不是爹娘教会我,是我自己聪明学的歌。
  (二)
  的的(小的意思)伢,葫芦头,手捏文章骑水牛,今年把我学堂坐,明年望我上高楼;高楼一枝花,摇摇摆摆到姐家,姐家门口一棵槐,槐树梢上搭戏台,白天唱的《梁山伯》,夜里唱的《祝英台》,英台姐姐问我哪里来,我从前山读书来。多读三年有官做,少读三年是秀才。秀才骑马笑嘻嘻,莫笑穷人穿破衣,十根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三)
  细女呐,穿红裙,拖拖游游进房门。长手巾,搭床门,短手巾,抹茶盘,茶盘抹得溜溜光,红枣子,七八双,黑枣子,押笼箱,公口里吃,婆口里香,丫头吃,扳碓桩,碓下舂米碓下量,公婆赖我偷米供爷娘,爷娘手中般般有,金打篙子银打梁,打根篙子细女晾衣裳,左一晾,右一晾,晾给细哥坐学堂。
  (四)
  苋菜红,韭菜花,娘家不是我的家,牵起罗裙上马背,叫声爹娘我回家。娘说弃了个穿针女,爷说弃了个半边家,哥说弃了个赔钱货,嫂说弃了个恶冤家。爹爹来,香菇酒,妈妈来,杀老鸡,哥哥来,白米饭,嫂嫂来,呼狗咬。
  第二节 谚语
  天气预报
  天开早,睛不了,天开迟,好晒衣。
  当头一现,三日不见。(全日阴雨,而中午忽出现一阵太阳,则三天之内没有睛天)。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雨落朝饭上,只是落一晾,雨落朝饭下,一直落到夜。
  雨前雨丝雨,雨后雨丝晴。
  早雷不过午。雷打中,两头空。
  先雷后雨雨不多,先雨后雷水成河。
  春霜不见雨,见面一朝天(意不久将有雨)。
  春雾一朝天,夏雾晴半年。隔冬三重雾,河里无纤路。(主涨水)。
  日驮长江水,月驮倒头风。(日月生晕,本县俗语,谓之“驮枷”。这句谚语,即日晕而雨,月晕生风之意)。
  春寒雨湫湫,夏寒雨断流。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西方一堵墙,夜半雨淋琅(西方一堵墙,即西方天幕上,布满一层浓厚的黑云)。
  久雨夜里晴,久晴夜上云。
  明星照见云,有雨到鸡鸣。
  夏发西,打马送蓑衣,夏发北,赶紧做田缺。(夏天起西风,马上就要下雨,起北风,亦主天雨,农民要堵好田中缺口,免水流失以防天旱)。
  六月不干北风天。
  腌菜缸里拱泡,大雨就要到。
  蚂蚁挡路,赶紧盖屋。(有雨、防漏)。
  隔冬落灰雪,来年干死泥里鳖。(下雪之前无雨点,无雪霰,突然下起鹅毛大雪,这种现象,本县群众称之为灰雪)。
  早霞滴滴落,晚霞晒破后脑壳。
  冬雾晴,春雾雨。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上东南天空晴朗,主当日天晴,旁晚西北空晴朗,主当晚和明日天晴)。
  晒霉头,滴霉尾。(进霉日是晴天,则出霉日必定下雨。此系俗传,并无科学根据,故不能说是绝对可靠)。
  分龙过后雨来稀。(夏至第三天,俗传为分龙季节)。
  南风息,戴斗笠。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春东风,雨家公。(春天刮东风必有雨)。
  冬雷春冷,人死牛发瘟。(要善于保养人畜)。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天冷容易冻死耕牛)
  季节变换
  正月腰腰二月长,三月饿死放牛郎。(农历二月以后,白天较长)。
  吃了端午粽,寒衣箱里送;吃了中秋耙,寒衣手上拿。
  六月六,晒得鸡子(蛋)熟。六月六,白酒晒成醋。
  过了七月半,日头沿山趁,过了八月中,只有梳头洗面工。(七月以后,日晷渐短)。
  三月三,九月九,行人莫在江边走。(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前后,常有季节性大风)
  荞麦花开蟹正肥,九月团脐十月尖。(雌蟹为团脐,雄蟹为尖脐。)
  春鲢、夏鲤,秋鳜、冬鲫秕。(在不同的季节,适合于不同鱼类的生长发育)。、
  重阳过后无时节,一朝雨来一朝雪。(重阳过后,天气逐渐转冷)。
  一九二九,霜风莫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娃娃好快活;九九八十一,犁耙水车一齐出。(另有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壁,九九八十一,叫花子做皇帝。意为九九消寒,天气渐暖,对无衣穷人,可以解除寒冷的威胁)。
  两春夹一冬,无衣暖烘烘。(一年之中,两头立春,则当年气候温暖)
  勤劳农事
  七耕金,八耕银。(田地翻耕次数宜多)。
  锄头底下出黄金。
  禾根发痒,越搔越长。(栽禾后要多耘禾)。
  深耕一寸,多收一半。
  花锄七道白如银。(花,指棉花)
  春天早起莫贪眠,夏天耕种要上前,秋天懒惰无收拾,冬天饥饿莫怨天。
  早起三朝当一工,免得穷人落下风。
  两懒夹一勤,要勤也不勤;两勤夹一懒,要懒也不懒。
  千犁万耙,不抵早栽一夜。(禾苗要抢时间栽播)
  全家个个勤,黄土变成金。
  夫妻同心,库满金根。
  四月无闲婆,八月无空箩。
  信嘴信肚,讨饭无路。(大吃大喝,易致贫穷)
  好吃懒做,马上挨饿。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肥是农业根,水是农业命。
  人勤地不懒。
  棉花不摘顶,不如在家睏醒
  庄稼丰歉
  不冷不热,五谷不结。
  黄沙打花,小麦一餐粑;黄沙打脚,小麦涨破壳。(小麦扬花时,遇黄沙雾障,则小麦歉收;小麦快成熟时,遇黄沙雾障,则小麦丰收)
  青八分,黄八分,割到手,稳当丁。(注意及时收割)。
  栽田要好秧,养女要好娘。
  禾怕苞里死,人怕老来穷。
  小暑瘟南,大暑瘟北。(小暑前后起南风,大暑前后起北风,久而不止,对庄稼不利,群众对此比之为瘟神)。
  大水漂禾,越漂越帅。(禾苗在抽穗前,用满水灌洗一次,对禾苗长势有益)。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菜、十麦。(从春节第一天算起,连数十天,以晴雨预占人畜农事之丰歉兴衰,晴日吉,阴雨则否,如初一晴,主鸡鸭兴旺,初十晴,主小麦丰收,余依此。这些谚语,只是俗传。并无科学依据。)
  先分后社,米谷涨价,先社后分,米谷稳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如社日在“春分”后,主米谷涨价,如社日在“春分”之前,则米谷价格平稳)
  霉天看禾,伏天看花。(棉花)
  杨花飞,鳜鱼肥。
  小暑吃园,大暑吃田。(小暑瓜菜上市,大暑稻谷登场)。
  若要丰收,一靠科学管理,二靠政策对头。
  如今无剥削,年年丰收乐。
  庄稼丰收,不单靠天;党的领导,科学种田。
  水库水浪浪,气死老龙王。
  打倒地主,泥腿子不受苦。
  打倒老财,幸福万万年。
  科学种田,有粮有钱!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土地包到户,吃喝万事足。
  承包责任田,富裕万万年;承包责任山,有吃又有穿。
  卫生保健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谚后半截,是教人言语谨慎,与卫生保健无关)。
  上床萝卜下床姜,一生到老无灾殃。
  常带三分饿,胜当吃补药。
  一夜不眠,十夜不全。
  小时不吃鸡,长大不求医。(重在不要多吃荤菜)。
  萝卜菜上街,药店取招牌。
  青菜淡饭长相适。
  静心寡欲,返老还童。
  心胸宽广,强健安康。
  若要长生,腹内常清,若要不死,腹内无渣滓。
  黎明起床,无病无殃。
  慎风寒,节饮食;常洗足,常独宿。
  若要长不老,一天笑三笑。
  烦恼为伤生毒药,恬静是养生良方。
  读书可以养心,寡欲可以养身。常打拳,老少年。
  吃烟喝酒,短命促寿。
  太平岁月人长寿,世道昌明百岁多。
  年丰人寿。
  好世道,老转少。
  富人吃药,穷人洗脚。
  人事世情
  明人不要重说,响鼓不要重敲。
  不受当,不成相。(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
  千层纱不如一层花。(华丽的绫罗绸纱不如棉布舒适温暖)。
  家有千金,不如日进一文。
  娇儿不孝,娇狗上灶。(对孩子不要溺爱娇惯)。
  杖头出孝子,慈母多劣儿。(对孩子管教要严。不可过于溺爱)。
  坐吃山也空。
  穷莫失志,官莫翻颠。
  田怕种麦,富怕失贼(本县农作习惯,认为水田种了麦类,土地易于贫瘠)
  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学得乖,少上街(旧社会农民经济拮据,认为上街就得花钱,为了节省,自以少上街为是)。
  打人莫打头,做贼莫偷牛。
  若要好,问三老。
  独木不能成林,独奏不能成音。(教人要发挥集体力量。)
  起家针挑土,败家水推沙。
  除却栗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教人要始终如一)
  新亲新戚,老亲挂壁。
  官场钱,一捧烟,庄稼钱,万万年。(旧官场多有贪污,人民群众认为这种昧心钱不能长久享受,只有庄稼血汗钱,才能子孙永享)。
  三十六项(行)庄稼为上。
  深山涧坞读书,不如十字街上听话。
  择师访友,就要天下走。
  前人栽树,后人乘阴。
  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
  睛带雨伞,饱带干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跟好学好、跟歹学歹。
  行要好伴,住要好邻。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出好瓢。
  有样看样,无样看世上。
  树正何愁月影斜。
  斗米不盖漏,担米来换墙。
  第二章 轶事 传说
  第一节 轶事
  担絮者
  明万历年间,港下凌村(今瀼溪乡)凌中州,建“鱼池书屋”于水面,有山有水,鱼鸟相忘,景色清幽,天成佳趣。请了一位南昌姓叶的塾师,在这个书屋里教诸孙读书。有一天,塾师体倦午休,忽有一肩挑破絮的汉子,来到塾中,大模大样地在师位就坐,翻阅桌上句读的课本,凡有错误之处——予以标出。塾师出来一看,大为惊服。请坐献茶,互通款曲。谈话间那担絮者口苦悬河,滔滔不绝,上下古今,了如指掌。主人凌中州知道后,奉衣帽酒食,敬礼有加,宾主尽欢,盘桓三日,临去时,将凌赠之新衣一一脱下,仍穿自己原来的破衣,肩担破絮,昂然而去。留诗一首:“散发长歌一举巵,今非乌鹊过南时,解衣沽遍黄州酒,信口吟成赤壁诗,海阔莫嫌风过冷,山高休怪月来迟,平生寄迹烟霞外,若问家乡总不知。”当时疑为“坡仙”之笔,其实不过是落魄才人,游食四方,故示狡狯,以博取别人之惊骇,虽无乞怜之态,倒有卖弄之姿,录此趣闻,藉传风雅。
  
  丁孤山与海瑞的友谊
  邑人丁湛,号孤山,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先后官工科、礼科给事中,河南巡抚等要职,刚正不阿,清介自持,所居不蔽风雨。他的学生徐五台任江右巡抚,给他造了一幢宽敞的房屋,他坚决拒绝。后因弹劾奸臣严嵩,几乎死在廷杖之下。旋撤职回彭,在城内造了一间茅屋,匾曰“行窝”,咏啸其中,怡然自得。十二年后的某一天,直声震天下的海瑞,罢官海南,路经彭泽,停舟河岸,专诚拜访丁湛。这两位志同道合,风雨同舟的老战友,尊酒相逢,痛心国事,江关把晤,慷慨悲歌。临别时海瑞赠丁一联:“心存魏阙三千里,身老行窝十二年。”上联是说丁耿耿丹心,不忘君国:下联是说丁身处茅屋,穷且益坚。全联是对丁的铮铮铁骨备极赞扬,益见他们之间的高尚情操和金石交谊。丁湛弹劾严嵩的二篇疏文,见本志艺文篇。
  鹅池翁
  明天启年间,县城西门有一位外来的算命卜卦先生,不言姓名籍贯,自号“鹅池翁”。每天占卜所得,沽酒独饮,每饮必醉,醉后伸纸疾书,书毕又碎其稿。别人访问,也不答拜。住了二年,忽然离去,也不知其何往?邻人搜其破箧,得五、七律各一首,均无题。
  五律
  落日残桥外维舟兴不孤
  春潮将满岸江鸟下平芜
  负笈才离楚吹箫已入吴
  千金轻一掷漫自说呼卢
  七律
  浪迹江湖老此身 绨袍诚念故人贫
  沙汀逐鹤浑闭事风雨看花又一春
  抱玉经年终献楚怀书垂老不干秦
  明朝说有孤山约短艇长歌任性真
  “渊明风骨”有传人
  明朝嘉靖年间我们彭泽有位县令名叫程风金,湖北黄岗人,他风骨铮铮,清廉自守。同治版县志称其“狱无冤滞,庭无请谒”。某次御史大臣来彭巡视,程拜谒稍后,御史大为不满,当面对程加以讽刺说:“你是这样当官的吗?”程受不了这种侮辱,告诉自己的幕僚说:“御史之所以有权有威,就是因为他能撤人的官职,现在我自己撤自己的官,御史的权威,在我头上施展不开。”马上奋笔写一下首诗,挂在县衙门之上,弃官而去,与渊明藐视督邮的故事,后先辉映,那首具有风骨的好诗,流传至今仍脍炙人口。诗云:“平生惟拙天知我,三载无能我负官,今日铨衡公论定,好归旧隐理鱼竿!”
  刘日曦少年巧对
  明万历年间,太平关乡刘俨村,有一个名叫刘日曦的人,少时家境贫苦。五岁时随父母去外祖父家拜寿,礼仪菲薄,外祖母讥笑讽刺,赐以草食,而对豪富之家的二位姨母,则坐以华堂,宴以酒席,日曦的母亲,愤然离去,并说:“我的日曦不坐八人大轿,誓不再来!”外祖母反唇相讥说:“日曦坐八人大轿,我拆掉门楼给他进来。”
  次年,他父母咬紧牙根,把家中仅有的半亩秧田卖掉,送日曦至叔祖刘肖岩先生处读书。由于历尽饥寒,深谙炎凉滋味,乃刻苦自砺,勤奋不息,二年之后,年才八岁,知识日增,学业大进。
  某日,塾师刘肖岩出联命对:“教子不留田半亩,”日曦应声而对:“养亲自有禄千锺!”肖岩大喜,走告其父,说:“千里神驹,已生在我们家了!”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日曦中进士,连擢南京兵部武库司郎中,封武库公,再去外祖家,轿不能入、乃拆除门楼,以实前言。
  不留青冢在单于
  满清入关之初,残暴异常,史载“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对汉人实行残酷的血腥镇压,清兵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所不为。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经过湖北,掳获一年轻漂亮的姑娘,随舟东下,行至小孤山,船上清军头目,想对她施加非礼,女突起跃入江中,尸体逆流千里,在汉口为一李姓翰林收葬。装殓时,在她内衣密缝,得诗十首,今录其二:
  (一)
  征帆又说过双孤掩泪声声怯报乌
  没入江流葬鱼腹不留青冢在单于
  (二)
  国史当年强解亲杀身自古羡成仁
  请缨虽愧奇男子犹胜王家共事臣
  细读全诗,觉得忠义壮烈的浩然正气,充溢于字里行间。连自己的尸体也不愿存留在敌人占领的土地上,民族国家之仇,不共戴天!那些腼然附逆,甘作敌人鹰犬的“王家共事之臣”,应当为之愧死!巾帼英雄,千秋共仰。至于尸体逆流之说,自是后人有意神化,聊以寄托虔敬悼念之情而已。
  出差自带口粮的县令
  秦锡琈,山西曲沃人,由进士选兴安令,清乾隆十六年(1731)调令彭泽,那时的彭泽县令一职,接连调换了好几个,因为新旧交替的繁忙,县里许多重要案件都积压下来,秦令精勤检阅,认真处理,午夜不休。五更鸡鸣,即教课子弟,书声琅琅。自己即入厅治事,每天处理积案四、五起,合情合理,妥贴周至,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积案全部清理完毕,剔除弊端,惩办奸宄,官吏衙役,杜绝了贪污渎职现象。同治版县志称颂他:“莅彭者,清廉以公为最。”
  平时因公下乡,绝不扰民。自携带饭筒,佐以盐菜,绅士们邀请,坚决拒绝,自奉清苦,有类寒士,以劳瘁致疾,到任才半年就死于彭泽任所。死后一文不存,由本县士民乐助银两,家人才得扶棺返籍,启棺之日,白衣冠送至江边的有几千人。可见本县人民对这样的父母官,是深为爱戴和怀念的。
  汪伦士勇服反面头陀
  汪伦士,清康熙年间黄花畈七甲咀村(今黄岭乡繁荣村)人,少年时得异人传授,精少林绝技,生性刚烈,爱打不平。二十五岁为商旅保镖,绿林之徒,闻风丧胆。某年,护送一批巨商,到景德镇贩运瓷器,见街上行人绝迹,家家关门闭户,汪伦士心中纳闷,问了旅店老掌柜,才知道前几天这里来了一个反面头陀,横暴凶恶,动辄伤人,市民畏之如虎,这几天在南门广场摆下擂台打伤几个人,气焰嚣张到了极点。老掌柜叮嘱他:“避之则吉!”
  汪伦士听了这番介绍,怒气冲天地说:“我一定降此恶魔!”行至南门广场中心,见一座二丈多高的擂台,台柱上贴着“拳打九州,脚踢四海”的楹联,反面头陀,稳坐台上,面貌狰狞,旁边有四个小徒,正在玩弄鸡蛋般大小的铁丸,台下观众,一个个心怀恐惧,鸦雀无声。
  汪伦士拨开人群,走至台前,台上小徒问道:“你是来比武的?”汪微微一笑,答道:“我不是来比武,是想买你手中的铁丸,”反面头陀怒叫:“我的铁丸要一千个铜钱一只!”汪从怀中掏出一包钱,抛向台上,小徒将铁丸猛击而下,汪伦士不慌不忙,用两指轻轻夹住,翘首台上说:“谢谢师父!”突然,小徒狂喊:“你这铜钱一个也没有用!”旋用手将铜钱掐碎,并对观众说:“大家看,这家伙用假钱骗人!”汪伦士冷笑一声,说道:“你这铁丸也没有用,小师父!”说罢,用两指一夹,铁丸分成两半,放在左掌之上,两手合掌一搓,如同碎土。这时,反面头陀在台上暴跳如雷,狂呼:“上来!上来”汪伦士轻身一跃,稳立台口,反面头陀指着他的鼻子吼道:“你是哪家哪派的?师门是谁?”汪伦士微笑说:“你弄错了,我不是习武的,而是学医的,没有师门家派。”头陀问:“你医治什么病?”伦士答:“我专门医治反长脑袋的人。”头陀听罢,怒不可遏,猛将手中铁棍向汪劈顶打来,汪夺下铁棍,合二指将铁棍削成碎片,边削边说:“这玩艺有什么用?还不如我家的烧火棍!”头陀恼羞万状,即以猛虎下山之势,一头冲撞汪伦士的腹部,汪岿然不动,也不还手,只见头陀的头部被吸在他肚皮之上,抽不出,扭不动,痛彻心脾,大叫“师父饶命!”汪伦士趁势用两手紧紧钳住头陀的两颊,轻轻一扭,把那个反脑袋一下子扭得端端正正,头陀连忙跪倒,口称:“师父在上,小徒大礼参拜!”汪伦士将他扶起,劝他洗心革面,改恶从善,头陀一一遵依。后师徒二人遍游大江南北,扶危济困,做了许多好事。汪伦士壮年未娶,四十以后,即无音信,据说入峨嵋山出家为僧去了。
  百万军中一书生
  刘晓,清康熙年间进士,诗文造诣均臻上乘。著有《南北游草》、《从征录》二书行世。冯虬称其“先生诗文,久驰海内,驾杜苏、攻韩柳,直逼龙门。”评价很高,他又精于韬略。大半生从事戎马生涯,在广西平乱有功,康熙皇帝亲自召见,升任参议,又派赴广东料理军事,特著功勋,康熙慰勉有加,并称之为“百万军中一书生”。后升任浙江粮道。
  某次,康熙召开盛会,大宴群臣,并命题诗纪事。刘晓适从前线回京,戎装赴宴,有些新进文臣,认为他是武官,定不能诗,有意刁难,推他首唱。他心里暗想:“这些文官只会咬文嚼字,坐享太平,哪知功成百战,创业艰难,他们竟敢嘲弄于我?我决定乘机挖苦他们一番。”于是随口出诗,高声朗诵:“幼习干戈未学诗,琼林宴上强留题。朝中爵禄君曾赏,塞外风霜我独知;剪发接缰牵战马,割袍抽线补旌旗,雄兵百万交锋日,敢请诸公一首诗。”原来那些有意捉弄他的人,此时面面相觑,窘态毕露,刘晓振衣而起,仰天一啸而去。
  第二节 传说
  陶渊明为彭泽县令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九江县)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秋出为彭泽县令,时年四一岁。这年冬,上级派督邮(官名,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唐以后废)来县视察县政,陶的侍从,请陶冠带出迎,小心伺候,他心鄙督邮之为人,说:“我怎能为五斗米的薪俸,向一个毫无知识的乡里小儿打躬作揖呢?”遂挂冠封印而去,赋《归去来辞》以见志。做了八十余天的县令,便归隐柴桑老家。
  狄仁杰辩冤纵死囚
  唐代名臣锹仁杰,字怀英,太原人。历任宁州、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当政的长寿元年(692)他任地官待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神功元年(697)复相,居官以不畏权势著称。
  长寿元年的秋天,他以副相的身份,贬来彭泽担任县令,正值大旱为灾,农民颗粒无收,他为民请命,奏请减免彭泽一切租税,武后认为他关心人民疾苦特予嘉奖,并下命江州,免除彭泽民间租税。(狄公奏疏,载本志艺文篇)年底,他将前任拘捕的全县抱括死囚在内的囚徒三百人,逐一审问,辩悉冤情,全部放还家中度岁,约期返狱。到期,仅二死囚迟到,一为大风所阻,舟楫不通;一为母死治丧,稍稽时日,狄公以朝廷恩德及人,均奏准免死开释。众囚预先约定返狱之日,每人怀土一兜,堆放狱侧,遂巍然成一小丘,后人称为“纵囚墩”。并于墩旁,建狄公生祠,名为“狄梁国公祠”,用以纪念狄公盛德。该祠于民国29年(1940)毁于日军之手。“纵囚墩”亦于“文革”期间铲削为田,狄公遗迹,荡然无存。“纵囚墩”、“狄公祠”均在黄岭乡东南里许,遗迹犹可辩认。
  朱元璋在彭泽的传说种种
  民间,长期流传着朱洪武、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种种传说,兹选录数则如下:
  一、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彭泽城东之小孤洑朱元璋大败,渡江落荒而逃,时值深夜,昏晦无光,芦苇从中,不辩途径。忽见前面数丈处,有红灯一盏,向前游动,朱元璋随灯而行,卒达小孤山寺,经寺僧护救,得脱险难,朱元璋称帝后,认为是神明显灵,赐匾曰:“灵照江屿”,至今犹存。
  二、在一次战斗中,朱元璋兵败,仓皇逃窜,弃甲丢盔,连自己头上的“紫金冠”也失落在地,后人称其地为:“落冠畈”(即今乐观乡所在地)。等到追兵远去,他的待从拾起落冠,重新给他戴上,后人又称其地为:“升冠岭”(也在乐观乡境内)。
  三、朱元璋派他的一个儿子带领一支部队去前线作战,儿子未遵军令,战事失利。朱元璋不徇私情,按照军法将儿子斩首示众,后人称其地为“斩儿山”。行军途中,朱元璋动了父子之情,坐在一个岭头上,愁思满怀,悲叹不已,后人称其岭为“叹子岭”。过了几天,朱元璋登山望山川形势,观察敌我双方营垒,忽望见前面不远的山峰,是自己前几天斩儿之地,触景伤情,泪如雨下,久久凝望,不忍离去,后人称其地为“望儿岭”——斩儿山、呤子岭、望儿岭均在湖西乡境内。
  四、又一次,朱元璋战败,被陈友谅部紧追至黄花乡光辉村的赵家,情况万分危急,朱无路可逃,即闪入村头土地祠内,藏匿于神龛之下,陈兵追至祠前,见祠门蛛网尘封,即互相告语说:“此祠门前蛛网满挂,无人进去,不须搜查。”遂哄然而去。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封其祠为“天下大土地祠”。赵家人每以此自豪。解放后,祠毁。
  五、一次,在彭泽谢家州(今芙蓉乡境内)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败走,陈友谅追之,时天色阴晦,小雨如丝,洲地有几百农民在打湖草肥田,忽闻人声鼎沸,由远而近,皆披蓑戴笠,持长柄镰,骑上放牧的水牛前往观看,友谅追兵在远处望见这批奇异装备的人群,疑朱无璋诈败诱敌,设伏兵于此,吓得掉头就跑,朱元璋趁势追杀,转败为胜,邑人遂将“谢家洲”改名为“得胜洲”。
  叶符际偶遇乾隆皇帝
  叶家咀(今芙蓉乡青峰村境内),地处方湖北岸,沙汀水渚,烟树迷蒙,是座风景秀丽的渔村。村民叶符际以打鱼为业,贫不能娶,行年五十,犹孑然一身。一日,景迫黄昏,晚风拂暑,符际维舟于钓鱼台柳阴之处,烹鱼煮酒,独酌陶然。适有一客商打扮的人,踽踽独行;至符际维舟处,笑问符际:“能允许我上船陪你喝一盅么?”符际虽贫,然素以慷慨好客著称。且此时独酌寡欢,正需人陪伴,藉解寂寞。于是招呼来客上船,殷勤让坐,添杯加箸,谈笑风生,备极欢洽,客人离去时付以银两,符际坚不接受。客人说:“这次承你盛情。我是北京人,请上北京玩玩,我家住在城内第一家。”说罢拱手而别。
  过了几年,彭泽大旱,江湖水涸,一贯以打渔为生的叶符际,生计断绝,衣食维艰。邻里戚友,都劝他上北京找那个当年喝酒的朋友,符际辗转行乞到了北京。可是两眼一抹黑,朋友姓甚名谁?一概不知。只朦胧记得“北京第一家”,终日流浪街头,逢人便问。有人见他土气兼傻气,有意戏弄他,即指皇宫以告。符际直奔皇宫,被御林军挡住盘查,正遇乾隆帝早朝退朝,呼问召见。符际注视:眼前这位皇帝,不就是当年在我船上喝酒的那位客商吗?连忙磕头行礼。乾隆问他来此何事?符际把家乡大旱,饥馑遍地以及沿途灾象,一一陈述,乾隆即诏示各省州县,免粮一年,并亲书“手援天下”黄绫匾额,赏赐叶符际报灾之功。
  最后乾隆问他是否愿意为官?符际哈哈大笑说:“目不识丁,无做官之才;闲云野鹤,无做官之欲;傲骨天生,无做官之福,万岁爷倘念及旧交,每天赏我三餐粗饭,三碗浊洒,如愿足矣!”乾隆面对这位劳苦朴质的乡民,不好意思拒绝他的微小要求,当即交黄伞一柄,上书曰:“全县境内,逢店饮酒,遇户饱餐。”
  叶符际以九十高龄,终老于家,“手援天下”黄绫匾及黄绫伞,在叶家咀村代代珍藏,至民国27年(1938)毁于日军之难。
  马当山的有关掌故
  一、邑中乡民某,家畜一马,日久成精,每逢月夜,出害禾稼,动辄数十亩,玉帝大怒,将它囚禁于港下凌村(现瀼溪乡境内)溪流一巨石中,某日巨雷袭石,马精逸出,天兵天将,闻讯追捕,至青山坝附近,大江横亘,马精面临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绝境,乃跃入江中,忽化为山,名曰“马当”。这段神话,自无足信,而旧志所载:“乘舟自彭泽而下,约三十里许,突兀一山,状如奔马,横枕大江,是谓马当。”山势状如奔马,则为实录。
  二、唐大诗人李白《横江词》之二写道:“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度风波恶,一水愁牵万里长。”唐文学家陆龟蒙曾在马当山下构〓讲学,作《马当山铭》一文,文曰:“吾闻天下之险,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吕梁,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这一诗一文,是古往今来描绘马当山水险恶的代表作,陆龟蒙还在马当山上元殿侧建亭一座,名曰:“鲁望亭”。清光绪甲午中日之战,奉命修筑炮台于马当山,该亭在修筑炮台时毁去。
  三、唐开元中、大诗人琅琊王昌龄,自吴往京,舟行至马当,风浪骤作,船家说:“经过这里的人,无论贵贱,都要祭谒马当山神,才会风平浪静。”昌龄即派人陈列酒肉和纸人纸马,献于山神大王,草鞋一双,献于大王夫人;并对江朗诵自己的诗作:“青聪一匹昆仑牵,奉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浪骤,莫怪昌龄不下船”,读毕,风浪遂平,安然而过。山神灵验之说,绝无足信,然王诗诙谐风趣,与其说是向神祈祷,无宁说是向山神开了一次不大不小的玩笑。(此段纯系彭泽民间传说,旧志亦有载及,但王昌龄集中并无此诗)。
  四、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自汾州去交趾省视父亲,舟次马当阻风涛不得进,因泊舟马当山庙下,登庙游览,忽见马当山矾,坐着一位老翁,须发皆白,顾盼异常,他遥对王勃说:“年青人,你从哪里来?明天,洪州(今南昌)滕王阁有盛会,你去写篇文章,定垂不朽!”王勃笑着说:“这里离洪州,路程四、五百里,一个晚上怎能赶到?”老人说:“这是中元水府归我管辖,你若决心前往,老夫当助你一帆好风”。王勃依言启航,但觉阵阵清风,船行如箭,一夜便到了洪州,第二天恰是重阳佳节,都督阎伯屿大会宾客于滕王阁,头一天,他叫自己的女婿预先撰写了一篇文稿,想当众显示才华,王勃年最少,应邀末座,阎公拿了纸笔,请诸客题诗,以纪盛会,诸客都谦逊谢绝,勃独不辞,阎公很不高兴,认为这年青人太不知世务了。即派人看王起草,写一句报告一句,王拂纸挥毫,写出“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八个大字,阎公笑着说“老生常谈”;王勃接着写:“星分冀轸,地接衡庐。”阎公又说:“只是敷衍故事!”及至“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默然无语,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惊起说:“真是天下奇才!”文成,满座传看,阎公十分喜悦,赠缎绢五百匹。这就是名传千古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为滕王阁序)写作的传说,俗谚“时来风送滕王阁”就是由这一传说附会而来的。
  小孤山的正名
  距彭泽县城北面五里许的江上,有山拔地而起,屹立中流,这就是“江天一柱”的小孤山。“孤”字的本义,原当孤独解,是说此山毫无依傍,绝少凭藉,傲然挺秀,独立江中,故称之为孤山。而世俗的谐音,转“孤”为“姑”,于小孤山上塑妇人像,称为“小姑圣母”;并将南岸之“彭浪矶”谐转为“彭郎矾”说彭郎与小姑,原是一对夫妻,被张天师的飞剑,将他俩共撑的宝伞劈成两半,一半落江中化为小姑山,一半落江南化为彭郎矶,这对忠于爱情的夫妇,遂隔江相望,万年相守。牵强附会,殊为可笑!南唐陈致雍撰写的《曲台奏议》中载:“据彭泽镇申,乞改小姑神仪”的批示:“彭泽镇所申称改正甚允……去妇人位,正山神庙貌。”由此可知南唐以前,小孤山原属彭泽管辖,至宋才划归安微省宿松县管辖,数百年间,常有争论,今则中华一统,四海一家,祖国河山,同属人民,属赣属皖,已无争论之必要。
  丁家湖渔民反霸
  梁山起义失败后,好汉阮小七带着唯一的女儿桂英来到江南的彭泽,改名萧恩,在丁家湖捕鱼为生。某年秋天干水浅,鱼不上钩,劳苦兼旬,毫无收获。父女二人,正在忍饥耐饿之际,湖主丁员外偏来催讨渔税,萧恩苦求稍缓时日,丁霸执意不肯,反派家丁多人,对萧恩百般凌辱,还勾通彭泽县官吕子秋,将萧恩责打四十大板。面对赃官恶霸的压迫,老英雄悲愤欲绝,下决心为民除害,假称向丁员外献传家宝物“庆顶珠”为由,带领女儿桂英,闯进丁府,将丁霸一家老小全部杀光,为穷苦渔民吐了一口冤气,铲除恶霸,大快人心,后人以此题材编为《打渔杀家》的戏剧,迄今仍在全国上演不衰。
  第三章 方言
  第一节 方言状况及特点
  本县地处江西北部赣语区,西南同本省赣语区的湖口、都昌、波阳三县相接、东北与安徽南部赣语区的东至、望江二县相邻相望。本县历史上有吴头楚尾之称,受江淮官话影响很深,沿长江南岸的红光、泉山,长江中间的棉船、江中部分居民操江淮官话,其他居民所操的赣语中也有不少江淮官话特征,对于官话区的人们说来,彭泽话在语感上远比江西赣语区其他各县的话好懂。
  本县境内素有上乡、下乡之分,上乡定山、太平、红光话受湖口话影响较显,下乡海形、浩山、东升话受安徽东室话影响稍著,南部乐观(属上乡),杨梓(属下乡)话又受到都昌,波阳话影响。县城龙城镇位置居中、地属下乡,由于是全县交通中心,语言也有代表性。
  以龙城话为代表的彭泽话具有赣语的一些主要特征:
  (1)有五个声调,去声分阴阳,古清入,浊入字分别归阴去、阳去。如试、湿S,士、识S。
  (2) 古全浊母逢塞音、塞擦音读送气清音,如陈ts'n、病p'in、夺t'o。
  (3) “大”说Lai,菊、曲、蓄、育文读为一y,白读为-ieu,吃说t'ia。
  (4)说我的为“我咯”“我们为“我几”,母猪、母鸡叫“猪髦”、“鸡髦”,称没有为“冇”,不要为“莫”,下雨为“落雨”,遗失为“落脱哆”,“玩儿”为“戏气
  以龙城话为代表的彭泽话也有着江淮官话的一些重要特征:①根耕不分,新兴不分,混于an,in;②男蓝不分,混于:③船权不分,都念t'yan。④打闪叫“掣霍”,刮风叫“起风",这些特点同本省官话区九江话都是一致的。
  以龙城话为代表的彭泽话也有一些地方的独特之处,如古见晓母山摄开口字含、合等读合口呼。见系宕摄合口字光,郭等读开口呼分元、园、然、元读yan,园读yan,然读an;叫孩子为妹mei,男孩为男妹,女孩为女妹;叫玉米为露谷,地方叫“位子”,称他为“其”t'i。
  本县沿江几处的江淮官话以安徽桐城移民及其后裔的桐城话为代表,棉船的桐城话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1) 入声韵有喉塞尾、调值高而促,如滴读tia。
  (2) 有、’声母,与撮口呼拼合,
  如主y,穷’yn•
  (3) 有nd、g双辅音声母及浊'声母z,如难nd,袄ga,日za。
  (4) 无后鼻韵母,古岩江曾梗通摄今读•、m两组韵母。’如床'y、红.xun。
  (5) 有较多的北方话词汇,如奶奶、山芋、这ts'e'、那ne、他t'a„
  本文主要记载以龙镇话为代表的赣语彭泽腔的语音、词汇、语法的一些特点与实例,用国际音标注音,选例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査字表》与《方言调査词汇手册》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与编写需要作删换与增补。
  第二节语音分析
  (一)声母:共19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P布边百 p'步怕别  m门买麦  f飞符费
  t到对得 t,道太夺  1难蓝列
  ts糟招织 ts'仓昌促  s散扇色
  t精经主 t'秋丘除 严年软 休修税
  k贵跪介 k‘开葵共  岸案硬 h灰胡化
  然绕午
  说明:
  (1) 难蓝多数人读1声母,个别人读n声母。
  (2) k、k'的实际发音稍靠前,略近C、C‘的读音。
  (3) t组声母与y拼合时,实际发音稍靠前,接近爪这里记为t,t气,的发音较稳定。
  (4) “然”、“往”等字为零声母,但有时发音有喉音。
  声母特点:
  (1) 难蓝不分,多数人“难”混于“蓝”,读1,个别人“蓝”混于“难”,读n。
  (2) 没有舌尖后音声母,普通话t组声母开口呼龙城话为ts组声母,如知ts、折;普通话t组戸母合口呼龙城话为t组声母,如除t*y,穿t'yan。
  (3)普通话不送气清塞音、塞擦音甚至擦音中属古全浊母的字,龙城话读送气清塞音、塞擦音,如抱p'u、道t,u、共k'og、阵ts'on、象tog、谢t'i„
  (4)普通话t组声母与零声母开齐二呼属古见系字,龙城话读k组声母或白读音为
  .k组声母。衔xan、案gan,家白读ka,瞎xa.
  (5)普通话零声母撮口呼属古疑母的字,龙城话读声母,属古匣喻母的,龙城话仍读零声母撮口呼。如月yae、越y&.,元yan、园y。
  (6)普通话声母字开口呼或是合口呼属古日母的字,龙城话归属比较复杂,有
  (如“让”"认”),有零声母开口呼(如“耳”、“任”),有零声母齐齿呼(如“热”、“绕”),有零声母撮口呼(如“锐”、“如”),还有、零两读的(如“人”、"日”)。
  二、韵母:共43个包括m、n、门在内。
  资支知 i第飞踢 U赌六过 y虚柱雨
  a蛇爬辣 .ia野爹甲 ua花袜刮 ya靴瘟茄
  0河左落 io药脚觉
  刉 ie铁接泻
  色革白 i&热 uae国阔合 yae缺说月
  ai埋改鞋 iai介解 uai怪快外 yai甩
  ei开信妹uei桂贵灰 yci锐
  au饱保烧 iau条桥表
  eu斗丑足 ieu流休菊
  on胆衔减 ian检连边 uan关碗塞 yan权船园
  an根庚耕 in紧林邻 un魂温棍 yn春群云
  叫床党荒 i叫讲良杨
  og红东翁 io可胸雄用
  耳二儿 m姆 n你 。那
  说明:
  (1) a多数人发音舌位较前,但也有人发音居中,同一个人也有一些字中较前,另一些字申居中。
  (2) 的发音有人有动程,由e到有人没有动程,介于£、缶之间,不很稳定,这里记为齐齿呼实际发音为ie,这里记为iae。
  (3) an有的人发鼻化音,n尾不明显,但多数人有微弱的n尾,这里记为an。ian中a实际发音接近王ae,这里记为a。
  (4) 四有人发音接近。可,o可接近91),仍有古曾梗摄与通摄的对立,这里分别记为四、ogo
  (5) 的实际发音介于、之间,卷舌不甚明显。
  韵母特点:
  (1) 普通话t组声母u、u—韵母,龙城话为y、y-韵母。柱t'y、春t'yno
  (2) 普通话、低ye韵母,t组声母后古非入声韵,龙城话为a、ia、ya,如
  I蛇sa、借tia、痛tya,普通话、ye韵母中古入声韵,龙城话为缶、yas,其中古江摄入声韵为io,咸山摄见系开口一等字为uae,如色sae、革kas、缺t'yae、觉约,割kuas、合huaeo普通话uo韵母古入声字,龙城话为uae,女口国kuae,活huae文读、use白读。
  (3) 普通话ai韵母,龙城话有少数字(主要是口语中常用字),读ei,与普通话ei韵母字同音。如来、雷lei,再、最tsei。
  (4) 普通话y韵母古通摄入声韵字(除局、玉、欲等字外)、龙城话读iai,如菊tisu、育ieu,有些青年读y。
  (5) 普通话k组声母后an韵母,龙城话为uan韵母,如看k*uan、含huan;普通话k组声母后uag韵母,龙城话为og韵母,如广kog,荒hog。(6) 普通话ag.ig韵母,龙城话为an,in韵母,如等tn,星in。
  (7) 普通话g、i、韵母,龙城话为or、iog韵母,如桑、讲。
  (三)声调,共5个。
  阴平33诗梯夫伤抽灯
  阳平45时题扶尝筹腾
  上声31使体府偿丑等
  阴去215式踢素色臭凳
  阳去22事笛富舌受顿
  说明:阳平调值比阴平较高,但升得不明显。实际发音接近于44,这里为与阴平
  区别,记为45。
  声调特点:
  1.去声分阴去、阳去,古入声字按声母清浊分为两类,分别与阴去、阳去同调值,清入归阴去,浊入归阳去。
  2.去声调中有相当数量的古清声母字龙城话也读阳去,如滴ti、替t,i,富、付fu。
  (四)拼合关系:
  龙城话声韵拼合的基本音节共313个,若带声调,共有音节1011个,其声韵拼合特点可见下表:
  说明:开口呼仅“然”、“任”等少数字,可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合,k组声母不与齐齿呼拼合,但与开口呼拼合时,略带顎化现象,如“开”的实际发音是k'(i)
  ei,“藕”的实际发音是可(i)eu,这里均记作。
  (五)两字组连读变调:
  龙城话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形可见下表:表中有ABCD四类情形,A类按前字组词,前字次重音,后字重音,称中重式。连读时前字都须变调,时值由较长变为较短,高升(阳平调)变为高平,低降(上声调)变为低平,低降升(阳去调)变为高升;后字高升(阳平调)变为高平,低降全升(阳去调)变为低降低升,其他各调不
  变。
  B类按后字组词,前字重音,后字次重音,称重中式。连续时后字都须变调,方式与中重式前字变调相同,前字部分变调,方式与中重式后字变调基本一致,仅前后均为降升(阴去调)时,前字变为高升,而不是变为低降低升的曲调。
  C类后字轻声均按同一轻声字“哆”to.l(相当于普通话“了”)组词,前字变调方式与B类基本一致,仅前字是低降全升(阴去)变为低降低升。后字轻声除调值变短,变含糊之外,音高还受前字调值影响而有不同,阴平后为3,阳平、阴去后为5、上声、阳去后为L
  第三节 分类词表
  龙城话词汇与普通话相比,有着一些特点。
  (1) 有一批独具特色的词形。如小孩儿为“妹”,男孩儿叫“男妹”,女孩儿叫“女妹”。称丈夫叫“郎哥哥”,妻子叫“堂客”。叫母猪、母鸡为“猪髦”、“鸡髦”,称他为“其”或“其依”,他们为“其几”。虽然这些词形在某些地方也有,但在赣北赣语区或官话区中则是仅有的。
  (2) 从词汇上可以看出赣语和江淮官话(指九江话)的明显影响或特征。以下列一些词汇为例,可以看出哪些常用词是赣语词汇(A类),哪些是官话词汇(B类)。
  (3) 表示动物雄雌性别的词素与动物名称的词素的顺序不甚划一,如:
  牯牛郎猫牯猪鸡公
  沙牛雌猫猪髦鸡髦
  有一些联合式合成词词素的顺序也是不甚固定的,如可以称“热闹”,也可以称“闹热”,可以称“喜欢”,也可以称“欢喜”。
  (4) 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龙城话,中还是一些单音节词形,如挂念叫“牵”,坚固叫“牢”,脖子叫“颈”、白薯叫“薯”,玩耍叫“戏”。
  从总的趋势看来,龙城话的词汇正在逐步向普通话靠拢,解放前叫“洋火”“洋泥”、
  “洋油”,解放后“洋火、火柴”,“洋泥、水泥”,“洋油、煤油”。两可,现在只叫“火柴”、“水泥”、“煤油”。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叫“钢丝车”,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叫“脚踏车”,现在叫“自行车”。就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看来,也显现出这种正在转化的趋势。如现在青年人都叫“自行车”,中老年人还常常叫“脚踏车”;青年人叫“马口靴”,中老年人叫“套鞋”。
  下面将龙城话中常用的词语242条,分17类列举如下,并一一注音。
  日头太阳
  月亮
  打雷
  掣霍打闪
  落雨下雨
  落雪下雪
  雪化哆雪化了
  结哆冰冻冰
  凌冰化哆冰化了
  雹子雹
  起风哆刮风
  风暴雷阵雨
  端节端阳
  中秋节中秋
  三十夜除夕
  大年初一元旦
  灰灰尘
  石灰
  泥巴泥土
  冷水凉水
  滚水热水
  煤油
  吸铁石弹石
  乡下乡村
  街上街市・
  弄里胡同
  屋房子
  房屋子
  堂刖正房
  窗子窗户
  桁子椽
  茅司厕所
  灶下厨房
  烟囱
  男咯男人
  女咯女人
  妹小孩儿
  男妹男孩儿
  女妹女孩儿
  老人家老头儿
  又称老信
  郎中医生
  囗饭咯厨子
  讨饭咯乞丐
  爹爹父亲
  姆妈母亲
  么公祖父
  婆婆祖母
  哥哥兄
  老弟弟
  姐姐姊
  妹子妹
  大爹伯父
  大姆妈伯母
  底爹叔父
  底妈叔母
  家公外祖父
  家婆外祖母
  母母舅
  舅母
  郎哥哥夫
  堂客妻
  又称马马
  接新妇娶媳妇
  脸
  鼻子
  眼睛
  眼珠眼珠儿
  耳刀耳朵
  舌头
  颈脖子
  胛膊胳臂
  反手左手
  顺手右手
  手指头手指
  大腿腿
  塞垞波膝盖
  病哆病了
  泻肚子泻
  打脾寒发疟子
  跛子脚疾
  拐子足短
  痛手手疾
  驼子驼背
  死哆死了
  糟脱哆夭折
  过哆身
  老哆
  埋葬
  看病诊病
  衣裳衣服
  痰夹淡布
  尿片尿布
  手巾
  板凳凳子
  抹布
  汤匙羹匙
  帚子笞帚
  锤子锤
  脚踏车
  磙自行车
  磙子轮子
  早饭
  中饭
  夜晚晚饭
  面面条儿
  馒头
  清汤馄饨
  菜
  菜油菜籽油
  麻油芝麻油
  猪油
  荤油
  开水
  泔水
  伢猪雄猪
  草猪雌猪
  牯猪种猪
  猪髦母猪
  养猪仔猪
  牯牛公牛
  沙牛母牛
  郎狗公狗
  草狗母狗
  郎猫
  雌猫母猫
  鸡公公鸡
  鸡髦母鸡
  鸡婆
  麻雀
  老哇
  豺狼
  槐螼蚯蚓
  蚂蚁子蚂蚁
  簷蝇螺蜗牛
  簷老鼠蝙蝠
  麦
  谷稻子
  路谷玉米
  芦粟高梁
  黄豆大豆
  葵花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茄子
  薯白薯
  洋芋头马铃薯
  荸荠
  12
  位子地方
  时候
  原因
  味道
  气味气儿
  色气颜色
  样子相貌
  年纪年龄
  13
  我侬我
  你侬你
  其他
  其侬
  我大家我们
  我几
  你大家你们
  你几
  其几他们
  我咯我的
  你咯你的
  其咯他的
  哪个谁
  么人
  么事什么
  为么事为什么
  个办怎么办
  14
  一个客一位客人
  一床席子一张席
  一床被窝一条被
  一乘车一辆车 一把刀 一枝笔
  一条牛一头牛
  —头猪一条猪
  一只鸡 一条鱼 去一回去一趟
  打一下
  15
  今年
  门年明年
  旧年去年
  往年
  今朝今日
  门朝明日
  后朝后日
  大后朝大后日
  昨日 前日
  大前日
  上昼上午
  下昼下午
  中时中午
  清早清晨
  日里白天
  麻眨暗黄昏
  夜里晚上
  么时候什么时候
  16
  上头
  下头 中间
  里头里面
  外头外面
  前头前边
  后头后边
  旁边
  跟头附近
  四转周围
  哪个位子什么地方
  17
  吃饭
  喝茶
  挟菜揀菜
  闲谈谈天儿
  不做声不说话
  不要紧没关系
  撞到遇见
  落脱哆遗失
  找到哆找着了
  寻到哆
  抹脱去擦掉
  刉起来提起
  拣选择
  收捡收拾
  搁放
  歇休息
  中遏扫盹儿
  醒睡觉
  跌倒哆拌了
  戏顽儿
  晓得知道
  懂到哆憧了
  留心留神
  牵挂念
  好看美
  清秀貌美
  丑
  闹热
  热闹
  牢坚固
  垃圾名词、形容词
  稀
  稠
  壮肥
  胖
  好过舒服
  晏晚
  拱凸
  洼凹
  和
  等被
  从
  摩拿
  竟为故意
  将却刚才
  莫不要
  看将刚
  正好
  掯自现在
  得泽幸亏
  幸好
  净
  第四节 语法特点
  龙城话语法与普通话比较,在词法和句 法上都有一些特点。
  先看词法方面。
  (1)普通话名词中带儿尾相当普遍,彭泽话不用儿尾,子尾比较多,其中一部分与普通话子尾相同,一部分与普通话儿尾相当,一部分是普通话不带词尾,而龙城话却有子尾。如
  普通话 样子 鼻子 蚊子 轮子 路子
  龙城话 样子 鼻子 蚊子 磙子 路子
  普通话 盖儿 刀儿 虫儿 小车儿 短袖儿龙城话 盖子 刀子 虫子 小车子 短袖子
  普通话 椽席 窗户
  龙城话 桁子 席子 窗子
  (2)龙城话代词有自己的特点,语音及词形都形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侬我咯我几我大家
  第二人称你、你侬你咯你几你大家
  第三人称其、其侬其咯其几其大家
  又如指示代词。
  这、那 〜~里 〜~个
  近指
  远指
  ~样 ~么
  近指
  远指
  疑问代词也有显目的转换特征,如:普通话 什么 为什么 谁
  龙城话 么事 为么事 么 人
  普通活 怎样 怎么 怎么办
  龙城话 咯 搞 咯办
  (3)普通话动词有多种迭用的方式,其中表示“试一试”即中间嵌“一”的动词重迭式,龙城话以“动词十一下”的组合形式出现。如
  普通话睡一睡等一等洗一洗找一找 龙城话〓一下过一下洗一下寻一下不过,普通话若是“睡睡”、“闻闻”、“想想”这种紧凑的重迭方式,龙城话除可以说 成“ 一下”、“嗅一下”、“想一下”之外,偶尔也有说作“〓〓”、“嗅嗅”、“想想”的形式的。
  (4)表示程度的副词(或语素)与形容词、心理动词(或语素)构成的短语(或合成词),常常有“好、几、死”等习惯性结构。如:
  好热 好冷 好哈(傻)好急
  几热 几冷 几哈(傻)几急人
  热死哆冷死哆哈死哆(傻)急死哆
  热得要死冷得要死哈得要死 急得要死
  此外,还有“绷紧、绷硬、绷响、胖 轻、胖臭”等结构也属于这类情形。其特点 是副词或副词性语素只表示程度,本身意义 并不鲜明,而粘合能力则很强。
  (5)助词语气词颇有地方特色,“的”为 “咯”,“了”为“哆”,“着”为“到”。如
  ~的——好咯、坏咯、来咯、去咯、做田咯。
  ~了——说哆、够哆、落脱哆、起哆风。 〜
  ~着——站到、坐到、跍到、靠到、刉到。
  语气词不仅词形比较独特,而且音节的声母或韵头受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或韵尾的影响很明显,表现出一种“同化”的特征。如: 喃 我吃哆饭 喃
  喃 我吃哆饭
  我家里来了客
  呃 真好重 呃 再看句法方面。
  (1)疑问句中肯定与否定相迭之类的选择问句,龙城话中用合音疑问代词“啵”(“不啰”的合音)代替。如:
  普通话 龙城话
  你认得不认得? 你认得啵?
  他愿意说不愿意说? 其愿意说啵?
  这样做行不行? 样咯做要得啵?
  (2)在比较句中,龙城话在参比对方前 者有指代词“那个”,则在比较的内容之前常 常加一个“那” (la ),与它相呼应。如:
  普通话 龙城话
  你有那个人胖: 你有□个人那胖.
  这块表不如那块表好,□块表冇有口,块表秒好。
  这本书没有那本书薄, 本书 有口,本书秒㮙
  (3) 龙城话中一般不用双宾语句式,普通话中双宾语句式,龙城话往往将物宾用介词“摩(ma.l相当于“把”)提到动词前作状语,或将物宾提到动词前,物量词与人宾仍然放在动词后面,不过物量词在这种情况下有强调作用,若无强调作用,则这物量词可以省去,如:
  普通话 龙城话
  给我一本书! 摩本书摩我!
  送给他一包点心。摩包点心送去其侬。借给我一床被子吧!被窝借摩一床我噻!还给你一把锄头。 锄头还摩你。
  后二例中“摩”相当于“给”普通话“给”作补语时,龙城话为“摩~”如:普通话 龙城话
  借支笔给我! 借支笔摩我!
  捎个信儿给你。 带个口信摩你。
  (4)龙城话中主语有施事主语与受事主语。一般句子施受关系可以改变而句意不变。
  施事主语 受事主语
  十个人住一间房 一间房住十个人
  十个人还不要一间房。 一间房住十个人还有得多。
  十个人一间房住不下去。 一间房住不下十个人。
  左右两栏中逻辑主语未变,但语法主语即施受主语改变,而两句意义仍然一致。这种宽松的表达方式也是龙城话句法的一个特点。
  第五节语法例句
  下面选择语法例句53条,反映龙城话的几种常见句型及上述语法特点。小号字为普通话句子,可供对照比较,后并附有注音。
  么人哪? 我是老二喃。谁呀?我是老三。
  老四嘞?——其正跟一个熟人说话?。
  老四呢?他在跟一个朋友说着话呢。
  其还有说完㖠?他还没有说完吗?
  还有。大概再有一下就说完哆。
  还没有。大约再有一会儿就说完了哆。
  其说一下就走,□搞□咯半天还待家里?
  他说马上就走,这么这半天了还在家里呢?
  你到哪开去?——我到街上去。
  你到哪儿去?——我到城里去。
  待□开,不待□开。在那儿,不在这儿。
  不是和那样咯做,是和这种咯做。
  不是那么做,是要这么做的。
  太多哆,不要口咯那多,只要口咯那多就够哆。太多了,用不着那么多,只要这么多就够了。
  □个大,□个小,□咯两个是哪个好一滴?
  这个大,那个小,这两个哪一个好一点儿呢?
  □个比□个好。这个比那个好。
  □些屋有□些屋那好。这些房子不如那些房子好。
  □句话用九江话口咯说?这句话用九江话怎么说?
  其今年几大年纪哆?他今年多大岁数?
  大概有二十来岁哆。大概有三十来岁罢。
  □个东西有几重呢?这个东西有多重呢?
  有五十斤重吧。有五十斤重呢。
  刉得起啵?拿得动吗?
  我刉得起,其刉不起。我拿得动,他拿不动。
  真好重,连我都刉不起哆。
  真不轻,重得连我都拿不动了。
  你说得好,你还会说滴么东西?
  你说得好,你还会说点儿什么呢?
  我说不倒话,说不过其侬。我嘴笨,我说不过他。说哆一回哆,又说一回。说了一遍,又说一遍。
  你再说一回好啵?你再说-遍好罢?
  好晏哆,快滴去!不早了,快去罢!
  掯自还有那早,等一下再去。
  现在还很早,等一会儿再去罢。
  吃哆饭再去好啵?吃了饭再去好罢?
  慢慢咯吃,莫急噻!慢慢儿地吃啊!不要急煞!
  坐到吃比站到吃好些。坐着吃比站着吃好些。
  其吃哆饭哆,你吃饭嗔?
  他吃了饭了,你吃了饭没有呢?
  其到上海去过,我冇去过。
  他去过上海,我没有去过。
  来嗅嗅□朵花香啵。来闻闻这朵花香不香。
  我实在是没有书。我实在没有书嘿!
  其跟其说。他告诉他。
  好好咯走,莫跑!好好儿的走,不要跑!
  注意滴莫跌下去爬都爬不起来。
  小心跌下去爬也爬不起来。
  吸烟,喝酒都不照。吃烟或者喝酒都不行。
  烟也好,酒也好,我都不喜欢。
  管你去不去,反正我要去。
  不管你去不去,反正我是要去的。
  我是非去不可。我非去不可。
  你是么一年来咯?你是哪一年来的?
  我是前年到咯北京咯。我是前年到的北京。
  今朝开会么人咯主席?今天开会谁的主席。
  你要请我咯客吔?你得请我的客。
  边走边说,一边走,一边说。
  越来越远,越说越多。
  你先起啰,我几过一下再去。
  你先去吧,我们等一会儿再去。
  摩□个东西刉摩我。把那个东西拿给我。
  有些位子摩“起风”叫“发风”。
  有些地方把“刮风”叫“发风”
  你贵姓?——我姓王。
  你姓王,我也姓王,我两个人一样咯姓。
  你姓王,我也姓王,咱们两个人都姓王。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