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63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佛教
分类号: B94
页数: 3
页码: 514-51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的佛教历史和现状。在历史上,彭泽县的佛教寺庙众多,香火旺盛,佛教徒众多。但在民国时期,由于灾害频发,佛教界领袖许止净等人发起成立“彭泽莲社”,以救济灾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莲社活动停顿,后逐渐解散。建国后,县内宗教人士积极参加合法的宗教活动,其中本僧和尚在念佛行医的同时,开发双峰尖,拟复旧观。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寺庙和佛教活动受到冲击,许多僧尼被迫还俗或外迁。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教活动才得到恢复。目前,全县共有寺庙18座,僧尼35人。其中大觉庵是彭泽县现存较大的寺庙之一。
关键词: 彭泽县 宗教 佛教

内容

县内佛教由来已久,庵堂寺庙,遍布城乡。据同治版《彭泽县志》资料,截至同治初年止,全县佛教寺庙计105座,其中规模宏大、香火特盛的有县城的正觉寺、普明寺、三官殿、大觉庵。泉山乡的安禅寺、崇梵寺。小孤洑的龙津寺。双峰尖的集福庵。黄岭乡的宝华寺。和团乡的集福寺。杨梓乡的西峰山寺、法通寺。龙宫洞附近的仙真岩。海形乡的五龙庵。定山乡的安定寺等16座,这些寺庙中的僧尼共达六百余人。佛事法会,长年不断。延至民国,佛教仍为县内主要宗教。大小寺庙,尚保留86座。
  民国23年(1934)全县大旱,24年大水,水旱连年,饿殍载道。当时佛教界领袖许止净,目睹灾荒严重,乡民处饥寒交迫之境,即出游江浙、募捐助赈。并以旅沪卖字所得,悉数捐赠本县灾民。号召县内佛教徒,成立赈灾机构,办理施济事宜。遂仿晋代高僧慧远创立莲社遗意。成立“彭泽莲社”。在老周家衕(今中医院左侧)建筑一幢二层楼房、祀佛教中的西方三圣(释迦牟尼、观世音、大势至),同时作为“佛界救灾赈济会”办公之用。佛殿上有许止净亲手书撰的楹联,文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况一念横超,各教乘特推独异;径路易行,乐邦易到、惟三心圆发、诸信善务要真诚。”
  加入莲社者,不论男女,一律称为“居士”,不落发,不受戒,不住庙,照常过家庭生活。清规戒律没有僧尼的严格,入社的佛教徒特多,莲社香火也较其他寺庙为盛。据资料,民国23—26年,四年之间,全县正式皈依佛教加入莲社的“居士”,共五百余人。县莲社事务出力最多者,有周义仁、周荫轩等,实际领袖则为许止净。民国27年,日军陷县,莲社的佛教活动遂告停顿。次年,莲社房屋被日军拆毁,许止净病逝庐山,周义仁、周荫轩亦避难他乡,莲社即无形解散。
  许止净,原名许业笏。著有《历史感应统纪》、《观世音菩萨感应颂》等宣扬佛教的书籍。与当代高僧印光、圆瑛、太虚、虚云等法师交谊甚笃,为县佛教界有影响的人物。(其它行谊见本志人物传)
  县内佛教界另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本僧和尚,人称本老法师。俗姓白,名玉山,满族。因与爱新觉罗溥仪有远亲关系,曾被人误称皇叔,他早岁出家,后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曾访问过印度、缅甸等国。归国后,为安庆迎江寺住持,抗日战争胜利后来彭,欲振兴彭泽莲社。建国后,在县城茅湾冲构筑茅舍,念佛行医,后开发双峰尖,拟复旧观,略有文化,能宣扬浅近佛教教义,皈依他的弟子颇多。1968年病逝。其医学嫡系弟子为宝海和尚。
  建国后,县内宗教人士,能遵守法令、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从事合法的宗教活动,历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爱国委员会委员等,都有宗教界的骨干力量和进步分子参加。
  1959年以前,县内有僧尼78人,其中和尚30名,尼姑48名。至1959年止,返俗11人,老死12人,迁往外县的3人,合计26人。存留的52名僧尼中,住持4人(内安排人民代表2人、其中1人为县蔬菜场职工医院副院长),其他劳动9人,享受五保照顾的5人,余者散居乡村寺庙。
  寺庙86座,分布在县城和四乡,在公社化及各项社会改革运动中,被移作学校、工厂、仓库、机关等55座,已倒塌的9座,尚存22座,其中空置无人居住、随时有倒塌危险11座。
  1966年10月初,当时的造反组织在3个小时内,把城内、城郊6座寺庙的佛象全部砸坏。24名僧尼中4人去棉船公社落户、参加农业劳动;4人重返家园,有困难的安排城镇就业;2人继续享受“五保”户照顾;5人年老体衰、失去劳动能力,由徒弟、子女负担;有固定职业的工人继续工作,将其寺庙改为县供销社仓库,安排年老体弱无家可归的7人,看守龙津寺。江莲精合及龙神庙等处房屋,全部清理丈量,划归县供销社使用。
  1976年前,部份僧尼还俗、外迁和死亡。当年全县有正式佛教徒24人(信教群众不在内),其中和尚5人,尼姑19人,较“文化大革命”前的52人减少28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彭泽县委统战部制订佛教活动规则,确定县城的大觉庵、双峰尖的集福庵、天红乡的仙真岩寺三处为佛教活动点,三处香火不断。“文化大革命”中被占用的寺庙,清退县城4座寺庙总计548平方米,占用单位赔款15567元,用于寺庙维修和僧尼困难补助。自建的尼庵,明确产权,归私人所有。“文化大革命”中被冲击下放农村,取消商品粮的7名佛教徒,民政部门每月给予17元的定额救济。不能自食其力的教徒,所在地均给予“五保”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佛教徒吸收一名徒弟。
  近来,增加新受戒僧11人,其中本籍5人,外籍6人;男2女9;老年2、中年2、青年7人。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寺庙18座;僧尼35人。清同治以来,县内佛教情况,简表如下:
  附:境内现存较大寺庙简介
  大觉庵在县城凤凰山麓(即西山),俗名西山大王庙。明天启年间由邑人陶汝玉捐产建庙,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清同治元年(1862)重建。民国27年(1938)被日军全部拆毁。抗战后草草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破坏。近年,在全县佛教徒的支持下,续有增修,新建佛殿,妙相庄严,列为县内三大佛事活动场所之一。女尼彭泽佛教小组组长、县政协常委演乘住持。
  集福庵 位于县城东南二里许的双峰尖,又名双峰古刹,为彭泽旧八景之一。林泉幽胜,风景绝佳。相传唐初即已建庙,庙前古柏二棵,五人合围,复荫亩许。乡人称之为宝树。庙内楹联:“宝树龙泉,万古育灵源,佛为众生留觉路;孤山蠡水,千秋凝浩气,天生名胜拥双峰。”清初庙毁,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至民国28年(1939)被日军焚毁一光,“宝树”亦罹浩动。民国34年,邑人重修小庙一座,虽规模远不如前,而香火依然特盛,列为县内三大佛事活动场所之一。由女尼常智住持。
  仙真岩寺 在天红乡,著名旅游胜境龙宫洞、玉壶洞左侧。明成化年间(1465—1487)建庙,清咸丰三年(1853)重建。庙内有状元汪鸣相书撰楹联:“洞内有天晴亦雨;岩前无岁草为春。”民国28年,被日军毁去一半。“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其全部。近年,当地佛教信徒,就原址因陋就简建一小庙。因在龙宫洞附近,游客甚多,香火特盛。列为县内三大佛事活动场所之一。由女尼常照住持。
  悟灵庵 位于泉山乡的刘家岭,原名安禅寺,建立于东汉,元末兵毁。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一甲阳村村民欧阳尚诚,曾支援朱元璋军,朱赠联:“大江东去几千里;白下西来第一家,”尚诚之子欧阳德刚于明洪武九年(1376)建此寺,以为纪念,原寺于民国28年(1939)被日军烧毁。1980年由一甲、九甲阳姓村民募资重修,殿宇宽宏,林荫葱郁,峰峦起伏,景物清幽。由女尼演修住持。
  龙津寺 位于县城北五里的小孤洑。唐武后天授中(690—691)建。黄山谷题有碑记。明嘉靖初(1522),建小孤天后行宫,重修此寺,清嘉庆12年(1817)僧西怀募资续修,清咸丰三年兵毁,太平军于此筑土城以抗清军,同治10年,清水师营游府邬世遴重修,尽复旧观。民国28年又为日军所毁。1984年始开辟澎浪矾旅游点,再修龙津寺。
  上元殿 在马当山,原为道教寺观,祀水府尊神。清同治十年改为佛教寺庙。民国26年,构筑马当要塞,拆毁一部,民国28年遭日军全毁。抗日胜利后,马当乡民重建。1967年又全部拆去。1984年,乡民重建小庙。俯视长江,风帆上下,林壑之美,足为旅游之胜,殿内祀释迦牟尼,由僧人普净住持。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止净
相关人物
本僧和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