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62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9
页码: 506-514
摘要: 丙午年记述了彭泽县习俗情况,分别记述了彭泽县民风、服食习俗、婚丧杂礼等情况。
关键词: 彭泽县 生活 习俗

内容

第一节 民风
  彭泽县地多山泽,清同治版《彭泽县志》说:“其民多贫”。总述彭泽民风为“士人勤谨礼让,农人尽力耕殖,人性坚贞,习尚风雅,燕(同宴)会以文,交际以礼,耻奔竞而甘恬退,厌粗野而饰衣冠,鄙流荡而羞不义”。彭泽人民历代有勤劳、纯朴、讲礼、重义的高尚品德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建国前,人民群众绝大多数以耕读传家为本,不愿学习手工技艺。各种工匠,多来自外县,只有裁缝工,多出于县人。建国后,农民子弟逐渐学艺,各种工匠,多由本县青年接替,成为亦农亦工的手工业者,旧志所谓的“业农之家,少事工匠,职艺子弟,间务耕耘”的状况,尚未改变。少数拿得出本钱的人从事商务贩卖,如装运棉花、菜子、芝麻、花生、黄豆等物,到外地贩卖。这种商贩,称之为“走水客”。建国后,商务活动,多由国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户从事商业经营和运输服务,一时大为发展。
  彭泽人富于斗争精神。清咸丰、同治年间,邑民助太平军袭击清政府。太平军多次攻克县城、太平关及小孤山等地,得到邑民的助战。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斗争之烈,死难之多,为历史所未有。抗日战争中,彭泽人民与日军、汪伪进行殊死斗争,长达七年之久,以弱胜强,屡创顽敌。
  县境遭受过数不清的水旱天灾,在旧社会官府苛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异常这种境遇中,彭泽人民从来没有成批逃荒,总是咬紧牙关,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第二节 节日礼俗
  立春 有“新春大似年”之说。这天,家家摆设茶叶、稻谷、青菜三物,焚香鸣爆,称为“接春”。另用红纸写:“迎春接福”四字,贴于中堂或门首,以示得福,旧俗立春前一日,为土牛挂彩,到期县官率僚属迎春,亲自扶犁,三推而止,然后用鞭子打碎土牛,叫“鞭春”。打碎的土牛,群众争拾残片,以为“得春”。此俗在北伐战争后逐渐废止。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的春节。这天,家家户户很早起床,鸣放鞭爆,名曰“出天方”。意为开门大吉,万事如意。清晨,儿童着新衣,往长辈家拜年,必获糖果而归。成人相见,则拱手道贺,互祝吉利。客来,敬之以糖茶熟蛋,名曰“捧元宝”。建国后,将农历年改为春节。名称虽改,习俗仍旧。机关团体,有的举行团拜,代替旧俗。
  拜新灵 农历正月初三,全县大部分地区,对头年死去的人,叩灵祭奠,携带香纸、金花、鞭爆前往,叫做“拜座”。
  人曰 农历正月初七,农村户户都烧门前纸,并有:“烧了门前纸,男人做买卖,女人做针黹(音纸,女人做针线曰针黹)”之说。意思即初七已过,男女都要各务本业,劳动营生。多数村庄,使儿童涂花脸,手执刀叉,鸣锣击鼓,往来呼噪,挨家挨户追赶,名曰“赶野猫”、为古代用傩(音挪,古代驱鬼疫之义)驱鬼逐疫形式的沿袭和演变。入夜,则用鞭爆或爆箬(一种燃烧有爆炸声的树叶)点燃后,复以木盆,噼啪作响,名曰:“报财报喜”。在放鞭爆时,儿童口中歌唱:“报财报喜,陈谷腊米,猫眼睛亮,老鼠眼睛瞎”、“报财报喜,陈谷腊米,前仓满,后仓沉,中间仓里装金银”。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灯节”。往年邑民轮供灯会,有采茶、踩船、蟹、蚌、太子、鳌山等名目。城中四门不禁,鼓乐喧天,歌舞达旦,青年们赤膊游龙,每以鞭爆盘于龙头,点燃后,火花四迸,旁观者又以火花向之注射,虽灼肌肤,亦所不顾,往来欢呼,名曰“跑花”,抗日战争后,此风渐衰。1978年以后,县文化部门每年在县城举行灯展活动,彩灯齐展,观众如云。城乡居民,多在这天夜间,以糯米粉裹芝麻、莲籽,做成圆团,名曰“元宵”,合家聚食,以为吉利。民谚有云:“吃了元宵粑,各人做庄稼。”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元宵一过,遂告结束。
  土地会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相传这一天蛰龙开始苏醒,称为“龙抬头”。又传说这天为土地神的生辰,城乡群众,分别在居住之地举行祭祀,名曰“土地会”,男人参加,整洁衣冠,置办祭品,有的村庄还请道士设香案、作法事,以求一方平安清吉,仪式完毕,参加者齐集会餐。抗战胜利后,此俗消歇。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五,民俗相传这天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农村居民,多在这天做蒸米粑或糕粑,名叫“花朝粑”。一些爱热闹的男女,还在树林里,以彩纸挂树枝上,焚香鸣爆,供以米粑,敬祀花神。少女们喜欢以彩帛饰于鬓发之间,以期博取花神之喜爱而赐以幸福。传统习惯于此日男婚女嫁,大吉大利,不犯忌讳,不怕神煞。
  上已日 农历三月初三,民间认为这天是灾星邪鬼降临的日子,农村妇女,清晨去野外剪野生小蒜和粉做粑,名曰:“打鬼粑”。认为吃此粑,可以驱邪逐鬼,消灾免难。
  清明节 农家喜于门前悬挂新柳。在此之前群众即开始扫墓活动,在祖先坟前焚香烧纸,鸣放鞭爆,献牲礼酒食,并在坟上挂纸花,压纸钱,同时铲除墓地周围杂草,在坟上培土堵洞,祭奠后的肉食酒类,儿童集食,以祈祖佑。现机关、团体、学校,亦多在此日拜祭烈士陵墓,以寄哀思。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善男信女,多往寺庙焚香礼拜,迄今农村中,仍然有不少佛教徒和信佛群众十分虔诚参加这种宗教活动。民间传说,这天下雨,主当年大涝;天晴主当年大旱,阴天主好年景。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节,称为大节。这天家家以艾蒿菖蒲挂门首,说是“艾虎除妖,蒲剑斩鬼”。传说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而死,民间用箬叶裹糯米,古称“角黍”,俗称粽子,投江祭奠,又以雄黄和酒,家人遍饮,并将此酒洒于墙脚壁角,以避蚊蚁兼除疫疾。江湖水面上常有龙舟竞渡,先到的拿下彩旗,称为夺标。端午风俗,沿袭至今,一仍如旧,惟龙舟竞渡盛况,不及从前。
  城隍生日 农历六月初六,相传为城隍生日。前三天扫道清尘,演戏庆寿;临期,抬城隍塑像出巡,满街结彩,香案迎神。此风盛于清代。民国8年(1919)以后,即不复举行。
  尝新 立秋前的第一个逢卯日,叫做卯成日。农民多于此日擀面做粑,摘取新稻,祭祀天地祖先,名曰“尝新”。有些地区,还抬神像,敲锣打鼓,巡行田野,意为驱逐禾瘟,祈求丰年,现在此风已废。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晚称为七夕,又称七巧,相传牛郎织女,此夕在天河鹊桥相会。民间做粑,拜祀牛女双星,纪念这一对忠贞夫妇。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各家设祭敬祖,入夜请道士念经,赈济孤魂。建国后,科学知识普及,道士念经赈济孤魂的活动,不禁自止。拜祭祖先之风,依然存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与春节、端阳并称为三大节日,全县各地均有吃月饼、糍粑的习惯。中秋之夜、有赏月遗风。家家户户举行家宴,颇为丰盛。儿童则搜集破砖碎瓦,迭成宝塔,内点火烛,通体光明,名曰“拜月塔”。这一日,游子归乡,家人团聚,故亦有“团圆节”之称。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又名重九节,过去一般读书人,常于此日结伴登高,摘菊花,插茱萸,佩药囊,避免灾难。有的还吟诗作赋,以为风雅。农民多于此日以绿豆和米,磨浆煎成薄片称为豆粑,或做蒸米粑,小吃一顿,以示过节。民间谣谚云:“重阳过后无时节,一朝雨来一朝雪”,意为重阳过后,转眼就是寒冬,冬衣冬粮,应及早筹划。
  冬至日 民间设羹饭祀祖先,举行冬祭。古代人认为冬至日是“一阳复始”,从这天起日晷渐长,生机孕发,故对冬至日重视。
  腊八 腊月农事稍闲,农家婚嫁,多在此月,初八日称为“腊八”,一般都是此日为喜庆吉日。民间则喜合瓜果豆米煮粥,名“腊八粥”,相传吃了此粥,除寒保暖,祛病延年。
  除日 腊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取除旧布新之意。居民家家户户、洒扫庭院,张贴春联年画。至夜设馔祭祖,傍晚多有携酒肉上祖坟拜谒的,名为“送岁”。长辈对家中儿童赐以金钱,名曰“押岁钱”。午夜,各村铳爆齐呜,将家中前后门关上,名曰“封财门”。关门后,家家灯火达旦,围炉笑语,名曰“守岁”。黎明又鸣爆开门,名曰“开财门”。至此,辞旧岁结束,迎新年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第三节 婚丧杂礼
  婚嫁建国前婚嫁,有一套旧礼仪,一般由媒人先向男女双方介绍情况,从中撮合。双方家长同意后,男方登门相亲,女方就机选婿。女家看中男方,即煮面点招待,男方同意即将面点吃完,算是双方“心许”。过数日,男方将自己鞋样送去,女方照来样做鞋赠男方,叫“押样”。男方得到新鞋,即向女方赠金若干,名曰“聘金”;另送金银首饰衣物,名曰“聘礼”,或曰“行礼”。
  行礼之后,婚姻关系即已确定,择吉完婚。完婚之日,新娘轿入村口,新郎拦轿,揭开新娘头盖,用毛笔蘸红在新娘两眉之间点一“吉祥痣”,叫做“点妆”。入室,红烛高烧,先拜祖先父母,后夫妻交拜,叫做“拜堂”。新娘由女嫔伴入洞房,村中儿童齐集新房,向新娘笑闹为乐。当晚盛宴,名“花烛筵”。宴后,村中能歌会唱的齐集新房内,敲锣打鼓,弹奏管弦,高歌浅唱,恣意取乐,名曰“闹新房”。
  闹新房完毕,退出洞房,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安寝。午夜,邻里青年设法要将新郎新娘衣物悄悄偷去,主家拿出糖果、香烟将衣物赎回,名曰“偷新房”。俗传“偷发偷发,越偷越发”。
  女子出嫁, 一般用轿,(建国后以马、汽车取代)贫素之家,用二人抬的青布盖轿,俗称凉轿;富豪之家,则用四人抬的彩轿,俗称官轿,另有箱柜盆桶衣被等妆奁,则由男方派人随轿抬去,妆奁多少,以家境贫富而殊。
  嫁女在上轿之前,家人围哭,叫做“哭嫁”。俗传“哭发、哭发”,认为哭者愈多,婚后就会愈加兴旺。哭毕,跪辞祖先父母,此时父亲将一朵大红花插在女儿发髻之上,然后由亲兄弟抱负上轿,父亲跨门槛锁上轿门,取早生跨门子之意。旧俗结婚第二年,新娘须回娘家住一年,名曰“回门”。回门期间生子,名曰“跨门子”。
  抗日战争后,男方用现金下聘礼者较为少见,上述陈规陋俗,繁琐复杂,逐渐被淘汰。建国后,废除买卖和包办的封建婚姻制度,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结婚前只须申请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寡妇再嫁,男到女家,逐渐增多,但边远乡村,封建婚姻的现象,仍然存在。70年代后期,男女双方,日尚虚荣,女方索取高额聘礼和高档礼品,华丽衣饰者,为数不少。男方讲究排场,大摆筵席,接受贺礼者,亦常有所见。
  近年政府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俭朴节约,茶点招待。集体结婚,礼仪从简。社会上逐渐推行,但尚未形成新风。
  丧葬旧俗人死之后,烧纸钱纸褡,叫烧“下床钱”。尸体停放在门板上,择时入殓,叫做“进材”。讲究棺木,乐意土埋,有“亡人得土为安”之说,亲朋哭吊,送挽联祭幛,服丧者一律穿戴白色衣帽;死者的妻子、儿女、媳妇,在白布衣帽上还要加上粗麻、以示重孝(由于旧俗重男轻女的思想,妻子死亡,丈夫并不戴孝)。入殓后,灵柩停放祖堂,请道士斋醮,佛教徒则请僧尼念经做佛事,为死者超度往生。
  斋醮完毕,即请地仙(察看风水的人)选择墓地风水,拣选时辰,入穴埋葬。乡民多迷信风水,因争墓地,每致涉讼,或因墓地难求,“高曾之柩,数传而不葬”。
  死后七天,家人烧纸拜灵,名曰做“头七”。以后每隔七天,均需拜灵,或请道士做法事,超度亡魂,至“七七”为止。
  死期满一年,家人和亲友,均在忌日举行悼念活动。叫“做周年”。将原先纸扎灵屋以及孝杖等物,一概焚毁,仅为死者留一块木制灵牌,谓之神主,后人常年供奉。有的人家意欲取消神主,则请道士为之念经焚毁,名曰“除灵”。
  父母之丧,儿子媳妇要守孝三年,名曰“守帐”。如儿子早死则由长孙代孝。代孝之孙名为承重孙。儿孙俱无者,则由过继之子代孝。
  建国后,废除迷信,不许斋醮,出殡即葬,从不淹留。祭奠仪式,改为送花圈,佩黑纱,开追悼会。以寄哀思。建有殡仪馆及火葬场,提倡火葬,乡民狃于旧俗。举行火葬者不多,土葬之风尚盛行于民间。
  杂礼 生孩子、造新房、过寿诞等礼仪,统称杂礼。
  旧社会以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为乐。故生第一胎无论男女,均鸣放鞭爆,以示庆祝。三朝接生婆用艾叶煎水,为婴儿洗浴,名曰“洗三朝”。满月之日,家中摆酒设筵,请邻里亲朋,名曰:“做满月”。周岁时,更加隆重,以盛宴迎请宾客。焚纸轿,送伴婆神,名曰“做周岁”或敬称“做千岁”。富贵之家,多于此日,罗列各种物品,如纸笔墨砚、针线、算盘、锄犁于小儿面前,由小儿随手抓一件,以预测小儿的前程。如男孩抓纸笔,则预示将来会读书,抓锄犁,则认为长大必务农,女孩抓针线,则将来必会做女红。这种仪程,名曰“抓周”。凡小儿满月、周岁,亲友均须送礼。至第二胎以后,则较随便,女孩尤为草率。
  建造新房,上梁之日,用大红绸系在大梁上,选定吉时,架上屋顶,鸣锣喝采,抛撒米果,随人抢食作乐,以示吉庆。新屋建成后,择吉日进屋,进屋时,男女主人在五更天色将明之际,抬蒸好熟饭一甑,鸣爆入门亲朋均送礼祝贺。
  庆寿:从五十岁起,每十年为一寿期,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岁,均可做寿。而以夫妻双寿,最为福泽。每次寿期,均提前一年,俗称做九不做十。富贵之家,大摆筵席,亲朋须送寿匾、寿联、寿幛、寿桃、寿面……等。大多数人家,则简约从事,仅举行家宴,不收贺礼。
  以上生孩子、造新屋、过寿诞,三种礼仪,统归杂礼。近年以来,这三种礼仪大都从简,过分铺张,大宴宾客之风,已渐销歇。惟戚友家的子女,参军或考入大中专者,必须送礼,这种新的礼俗,在县内已形成风气。
  第四节 服食习俗
  服饰 帽瓜皮帽,形如剖开的半边西瓜皮壳,由半硬衬长三角形的布块,拚缝而成。共六块,帽顶中心配有玻璃圆珠、陶瓷圆珠或丝带编织而成的帽蒂。富贵之家,甚有用朱红、翠绿、墨黑不等颜色的珠宝为帽蒂者,帽面一般采用黑缎或细布制作,帽口镶滚二三分宽缎边或布边,帽式有青年、老年之分,青年用的顶高而尖,老年用的顶低而平。
  毡帽钵,状如钵,用毡制成,两侧有能开能合的护耳洞,前额有帽檐,精制的还镶有金色帽边。
  礼帽,用毡呢压制而成,形如反扣的宽沿面盆,戴用时将帽顶正中压成一条凹形小槽,再将朝额前方摆成左右小涡,便于取戴。
  狗钻洞,又名猴头帽。以线纱或毛线针织而成,套住头部,露出眼口。由于戴上颇似假面具,故又称“马虎”帽。
  风帽,用绸缎呢绒或细布制成,有棉、夹二种,帽顶似斗笠,顶上有布拖至背心,有左右护耳,用扣子或带子系于颏下,多为老年男子出外兜风之用。
  两块瓦,又名额子帽,用绸或布剪成鱼肚形二块,一端连缀,中镶珠子,两尾有系带,平放八字,帽两侧金银蝙蝠或蝴蝶,边底挂银链银铃,走动时叮〓作响,此帽为旧时妇女所喜用,能护耳部又能遮住太阳穴,老年妇女则除却金银饰物,只在中层铺以棉絮,作为暖帽。
  凉帽,幼儿专用,用彩色绸布加以硬衬,制成圆箍形,上下滚边,两边绣花,正中缀有“长命富贵”、“莲生贵子”或“福禄寿喜”等字样的银牌或铜牌,并带有小银铃,上配彩色绒球等,此帽适宜婴儿春秋二季使用,因无帽顶,故称凉帽。
  兽头帽,用绸布加衬制成,形如狮、虎、狗、猫头相,顶前有一对竖耳,正面绣有“四兽”眉眼口鼻,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并配有银饰,适宜幼儿冬季戴着。
  建国后,解放帽、列宁帽、工人帽广为流行。近一、二年,登山帽、滑雪帽、溜冰帽、太阳帽、旅游帽等也为男女青年所喜爱。
  夏季城乡人民,普遍使用草帽,草帽有宽边草帽和形似礼帽的窄边草帽,今昔基本相同,无多大变化。
  上装 长袍,大襟平口领,自领至右腋下与左下摆叉口齐,纽扣为布条卷缝的圆带编结而成。右腋小襟内有平口荷包,全长至脚跟;春秋夹袍,夏季单袍,冬季棉袍、皮袍,均为男性穿用。
  马褂,对襟平口领,大袖无荷包,长齐腰,左右后三面开短叉,套穿于长袍外,一般用着礼服,在参加喜庆、祭祀、典礼节日、迎宾会友时,男性穿着。
  对襟短褂,有男女单夹之分,男式底边平直,平口荷包,布纽扣或螺甸纽扣,长至腰下;女式则底边略呈圆弧形,眉月或斜口荷包,布带盘花纽扣,罩至臀部。
  大襟短褂,分男女单夹。女式镶有云边,还有在云边之上镶嵌花边或金边的,更有在袖口、领下、大襟、两摆等处镶滚花边,以示华丽,长齐腰下。男式则较简朴、长齐膝上。
  背心,又称背褡或坎肩,女式大襟,男式对襟,多穿在衣褂之外,亦有作为内衣者。
  旗袍,长齐脚跟,短仅过膝,两侧下边留有叉口,长袖短袖,则以气候节序而定,为女式服装。流行于城市妇女及富贵家庭妇女之中,农村妇女,极少穿着。
  窝囊袋,式样一如马褂,惟背心中间及左右两侧,不开叉口,冬季则絮以棉花,穿在袄外,以御风寒。
  连帽风衣,帽顶尖,后面和领连缝一起,无袖,襟前以带代扣,多为童装。成人则用呢绒之类,做成无袖外氅,名曰“披风”,又叫“斗蓬”,男性冬服之一种,达官巨商喜着,农村平民则鄙薄之。
  建国后,服装款式,大有改变,长袍、马褂、旗袍、斗蓬之类,不再流行。人民日常穿着崇尚简朴雅洁,喜爱中山装、列宁装、工人装、青年装、解放装,颜色以青蓝灰白为主,男女服装,大同小异,工农一体,风行城乡。近一、二年,服装品类花样翻新,尤以女装为最,男装亦将改变色彩单调;款式划一的传统,穿西装已成时髦。
  用料有各种化纤,如尼龙、涤纶、晴纶、锦纶以及毛混棉混,逐渐取代纯棉纺布,五光十色,艳丽夺目,为本县人民衣着增添无限光彩。
  下装 抄口折腰裤,腰口大小以腰围粗细胖瘦而定,裤裆,抄口折腰,另用布带围系于腰间。
  系脚裤,式样与抄口折腰裤相同,惟裤脚开叉口,折合于脚颈,用阔带绕系。冬季老人棉裤,多采用。
  裤腿,有棉夹两种,只有两只不相连接的裤腿筒,无腰无裆,裤筒前面呈三角形,高至腰,系在裤带上或用吊带款在颈脖上;后高至臀下,脚口齐跟,套穿在单裤之上,既可为两腿保暖,又便于劳动,因无裤裆,故名裤腿。
  布袜,有单、夹、棉三种,长统袜上至膝盖,短统袜上至腿肚,形如统靴,由裁缝工人裁制。民国25年(1936)后,针织纱袜、丝袜、毛袜普及城乡,布袜渐被淘汰。
  近年又将尼龙丝织成弹力袜。完全取代了纱袜。
  鞋锁梁鞋——两块鞋面相拚,前脊绞合、形成硬梁,故称锁梁鞋,棉鞋多用此式。
  靴形鞋——形状如靴,脚背上两排鸡眼扣、用布带穿系。有两截的,也有三块联成的,亦为冬鞋之一种。
  剪口鞋——鞋口如“A”字型,亦有如圆弧形者,名日圆口鞋。
  舌头鞋——脚背上有一长舌护住脚背,舌头与鞋帮之间,有用松紧带连系的,也有不连系的。
  草鞋——用稻草或麻丝、碎布筋扭成绳坯编织而成。夏季中农民多喜穿用之。
  油鞋——分干湿鞋和钉鞋二种,干湿性只在鞋面上涂一层光油;钉鞋则在鞋底上加钉鞋钉,以防雨天泥泞路面滑跌。
  木屐——以牛皮二块拚接中间缝合,两边用小钉钉于木底之上,木底每只四角加钉圆颗形或方扁形铁钉共四枚,以防滑跌。牛皮面则涂以桐油,以防水透,雨天穿用,无须脱去脚上原穿的鞋只,甚为方便。近几年,人民群众喜穿皮鞋、胶鞋及塑料鞋,布底鞋有逐渐淘汰之势。草鞋,油鞋、木屐,则完全为塑料凉鞋和橡胶雨鞋所取代。
  饮食县人主食,以大米为先、麦类杂粮次之。常食干稀米饭、面食,间或制作粑果。
  蒸米粑:用最好的上等籼米,淘洗过滤后,上:甑蒸至六七成熟,取出冷却后磨成粉,再用温开水调揉,做成半分厚的薄片,注充馅子,包成饺子形或圆饼形,入笼蒸熟,即可取食。馅子以豆角、萝卜、白菜为主掺以肉丁、豆干、粉丝、黄花,佐以适量葱、蒜、姜茸、酱油、味精等调味,食之颇为鲜美,喜爱者认为胜过北方包饺。节日及招待贵宾时,多以此饷客。
  豆粑:用绿豆或蚕豌豆、荞麦、小麦等副粮,经磨退壳成瓣后,冷水浸泡一夜,再按三比一或四比一的比例,将浸过的大米与浸过的豆瓣搅抖均匀,和水磨成糊浆,舀一小勺,旋浇锅内,用贝壳捺成薄片,以阵火煎烧成熟,卷以虾米、萝卜丝、辣椒、姜、蒜做成的馅心,再以油煎酥脆,味美可口。如需贮藏,则不用馅心,只切丝晒干即可,煮食炒食,极为方便。
  麻糍粑——将上好的糯米蒸熟,置于大木盆内,用木棒反复捣杵,成稠绒状,然后将研碎的熟芝滚蘸一遍食之,如在芝麻中掺入白糖桂花,则更为可口。
  年粑——将糯米六或七成,混籼米四或三成磨粉,温开水调软,入甑蒸熟,半冷后切成块状。另有一法:即将粉调软后,入木印模压成形,蒸熟后图案清晰,名为印子粑。均冷浸保存,随时可取食之,油煎水煮极为方便。农历过年,供以祭祖,故名年粑。每年二、三月间播种插秧季节,农民常以此充作早点。
  糍粑——用纯糯米蒸熟,入碓舂成绒状,再压成碗口大小的饼形,油煎食之,酥软可口。
  溜蒸粑:用纯籼米和水磨成米浆,入笼蒸熟成大块,切成三寸见方小块,冷水浸藏,食时切片切丝,炒煮咸宜。
  发粑:用小麦磨粉,水调后,用小苏打或老面发酵,做成圆凸包形。蒸熟食之。
  糟粑:籼米碎磨粉,水调加入甜酒槽,发酵后蒸熟,通常随笼蒸成一大块,再切成菱形食用。有的用小瓯分装米浆,蒸熟后,状如瓯形,又名瓯子粑。
  县内无特殊名菜。农村宴席,多用“四盘”、“四盆两碗”、“四盆四碗”,城市富家则多用“十碗荤”或“十碗八碟”。近年,人民生活大提高,筵席有多至二十几个菜的。虽豪华有余,而特色不足。
  附:彭泽风味缩项鳊、鲥鱼的红烧或清蒸:
  马当矾头缩项鳊,盛产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肉嫩脂丰,如烹饪得法,其味鲜美甲于他鱼,此鱼雄多雌少,品其味雌胜于雄,若取食宜以每尾一斤上下为好。缩项鳊既可红烧,又可清蒸,酒席间奉为名馔佳肴,系彭泽特有之风味。
  农历五月上市的鲥鱼亦可如上烹法,但鲥鱼一般均较缩项鳊大,故须切成大块,鲥鱼的鳞含有鲜美肥腻的脂肪,其鳞用刀退卸后不要随意抛弃,可用清水洗净,再用滚水泡浸,最后将泡浸的水滤出放入鱼内同煮。
  第五节 迷信与禁忌
  彭泽民俗,禁忌多端,大都属于封建意识和迷信思想,建国后,民智大开,原来禁忌,逐渐泯灭,僻远山区,尚留残迹,兹择录如下: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民间迎接灶神下界。禁忌放爆竹和高声喧哗,名曰“完静年”。
  除夕完年及喜庆大典,寡妇应自行回避,不得在场观礼。
  农历腊月办年事时,禁忌说“死”字和“杀”字。如人死了,要说走了,老了,过身了。杀年猪,要说“福年猪”,杀鸡鸭亦复如此。
  农历三十晚吃年饭时,部分地区,禁忌猫嚎狗吠,闻牛声则以为大吉。
  农历正月初一,禁忌扫地、做针线、向外泼水,据说这天是百物生日,应让百物休息。
  农历正月初三,忌向活人拜年。
  农历正月初七,晚上妇女忌做针线,俗传这晚做针线活,会招致老鼠啮咬。
  妇女产后未满一月者,禁忌进入别人家的庭户,违者,要挂红布、放鞭爆,赔礼道歉。
  怀孕妇女,忌入产妇房间,俗传孕妇能将产妇乳水踩去,导致产妇缺乳。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赏月时,禁用手指月亮,俗传月姐害羞,指了她,她会发怒割你的耳朵。
  女儿在出嫁之日,忌自已走上轿门,俗传会带走了娘家的福气。要由亲兄弟抱负上轿。
  亲朋戚友间,凡结婚、嫁女、丧事,均禁忌事后补礼惟生孩子、做寿,建屋可以事后补礼.
  探望病人,宜在上午,忌在下午。据说,下午阴气太盛,于病人不利,且下午为日落之时,乃人死之象。
  过年吃肉时,发现骨头,切忌直说“骨头”,应呼为“元宝”。
  农历大年除夕之夜,各家将洗净全鸡一只,鸡的肛门内塞一鸡蛋,一同蒸熟,然后将熟蛋取出,在小孩咀边滚动数圈,边滚边说“鸡屁股咀说话不灵”。意在这样“处理”后的小孩,在整个新年中说不吉利的话,都不生效。
  农历正月,在家之人禁忌初七出门。在外之人禁忌初八回家,有“七不出,八不归”,之说。
  农历正月初七以前,禁忌响锣鼓。
  在外乡身死的人,尸体忌入祖堂和家门,只能停放在郊外,号为“野鬼。”
  别家牲畜自行走来,以狗为吉利,忌猫猪入户,有“猪来穷,狗来富,猫来顶麻布”之说,顶麻布即戴孝之意。
  已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春节,女儿、女婿同回岳家,不得同宿一床。
  禁忌在晒有妇女下身衣物的竹竿下面通过,以避霉气。
  逗引别家小孩时,忌说孩子长得胖、长得好,要说这孩子是丑样子,象小狗、象小牛,也忌说这孩子饭量大、吃得多,要说这孩子吃猫食。
  乡民平日忌闻乌鸦当头或对面乱叫,认为祸事临头。忌闻猫头鹰叫,认为要死人。又忌眼皮跳,认为必有不吉利之事发生,偶有打喷嚏,则认为有人在背后议论或谩骂,也有人认为有人想念自己。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