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技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61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科技研究
分类号: G322.7
页数: 6
页码: 462-467
摘要: 本文讲述建国前,民间科技活动有限,缺乏政府重视。建国后,科技传播和推广成为国家重要工作。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如创办科技简报、印发科技手册、建立科普橱窗和画廊等,广泛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同时,政府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科所等机构,积极开展农业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如推广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等。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彭泽县的科技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在工业方面,政府也积极进行工具改革和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 科技传播 科学技术 农业技术

内容

科研活动,代有杰出之士。明代邑人王演畴,植棉有创见。《农桑辑要》有他撰著的《栽木棉法》一文,其中叙述,颇合科学植棉之道。清名医、邑人杨钧操术多奇:“杨钧刻意方书,通医理,远近赖活者众。邑人凌广赤任福建储粮道时,延钧入幕,适其将军征台湾,病喑,诸医束手,广赤荐钧往,立愈”。清名士刘敝精天文,著有《星宿指南》。篾工刘洪模在竹篮上编织《八仙过海》图像,栩栩如生。黄岭旧县古塔结构雄竣,图案精美,耸立千年,仍未倾圮。瀼溪港下凌鱼池书屋,建于水面,结构精美。
  民国时期,本县太平乡人刘子昭研制插秧机,自费制作模型,经鉴定符合技术标准,获国民政府农业部嘉奖,因当时地方政府未予支持,经费无着未获投产。
  建国初期,木工刘国安(本志有传)自制木轮自行车,设计合理,运用自如,木制手电筒能照明。将脚踏水车的木栓改为链条,省力、轻便、转动提水快;将手丢肥改为竹筒施肥,在竹筒里安装弹簧、活塞,筒里盛肥水,在作物根部喷洒,省力、省时、省肥、肥效高。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工业系统大搞:工具改革,逐步实现由手工操作,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
  1956年,芙蓉农场用系统选择法,从大田岱字15号棉田中选出单株,连续三年选择培育成似“佛座芝麻”的多铃棉,株高一米以上,果枝着生部位低,无叶枝,结铃性特强,顶端生长成熟后,结一簇棉铃,苗期耐低温,现蕾开花早,蕾铃期对水肥条件敏感,宜早播、密植。1960年起,参加全国69个点试种,并在全省大面积推广。
  同年,县棉花试验站,从福字棉6号中用系统选育成“彭泽1号”优良品种。是年在区域比较试验中,比对照岱字15号皮棉增产19.25—26.83%。1957年在长江流域21个区域试验中,有8个区域皮棉产量超过对照,5个点增产20%。“彭泽1号”属早中熟品种,绒长30毫米,衣分36—38%,耐肥、抗寒、抗风、不易倒伏,对炭疽病和叶跳虫的抗病性亦较强。适于沿海和平原种植。50年代在上海崇明县推广,60年代在省内推广面积达3万亩。成为国内外选育抗枯黄萎病棉种的主要抗源品种和配制海陆杂种的强优势组合亲本材料。
  1957年,县棉花试验站用彭泽3号为母本,多铃棉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多年单株选择,培育成“彭泽5号”新品种。1979年参加全县棉花区域试验,六个点有四个点籽棉产量高,平均亩产皮棉70.9公斤,纤维长度29毫米,衣分38—40%。有吐絮集中,铃壳薄、开裂畅、花色好、出苗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后劲足、不早衰等优点。
  同年,芙蓉农场采用系统选择法从大田“彭泽4号”中所选单株,经连续选择培育成“芙蓉跃进1号”新品种。1960年参加全省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60公斤。其果枝蕾铃脱落后,还能继续生长结铃,无空枝,有双果枝出现。1961年该品种选送朝鲜试种。
  1958至1966年,上下一齐动手进行农具改革。县城组成农具改革科研组,各手工业社也相应成立农具革新小组,均抽调能工巧匠进行研制。在植棉工具方面,按照棉花高产丰收和推行棉麦套种的要求,试制推广深耕犁、营养钵、播种器、移苗器、中耕除草器、拔棉杆器等。在水稻种植方面,按照密植和推广矮杆良种的要求,试制推广插秧划行器、稻田除草器、耘禾扒、脱粒机等。同时灌溉、治虫、施肥等田间管理工具和农副产品运输加工工具也相应改革。1966年5月,省科委、省手管局评选鉴定,有4项编印在《江西农业机具图选》(全省共选入71项)在全省推广应用。这4项是:城关木器社研制生产的棉花双行条播器、单行中耕除草器、封闭式水车,城关篾器社研制生产的手提竹筒棉花施肥器。
  1958年,开展地质普查。县地质队查明县境定山、红光、芙蓉一带有型砂矿,芙蓉至马当沿江一带的石灰石矿,含钙95%;黄岭、上十岭、乐观、天红一线有石煤矿,仅黄岭(西起杨家畈东至狮子山长达5000米) 一段,储量1.6亿吨,发热量1106千卡/公斤;马当有鸡窝状煤,发热量4500千卡/公斤;东升有铜矿,长2000米,含铜量8%;杨梓有铅锌矿,天红有磷矿,黄岭项家山有铀矿,东升有银矿。并较为准确地提供了数据。
  1959年,县木器厂干部、职工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安装圆盘锯板机一台,解决笨重的手工锯板问题。接着,相继制成平刨、压刨、牵手刨、以锯带刨、打眼机、棱榫机、钻眼机等木工机械18台。提高生产效力。
  1961—1964年,县服装厂引进技术、改革设备、自制工具,先后发展东北帽、草帽和布鞋等新产品。
  1963年,县五金厂(原铁业社)改手拉风箱为电动鼓风,自制弹簧(也叫跳板锤)、砂轮机各一台,解决大件锻打和冷作磨光问题。
  同年,砖瓦厂添置320型制砖机1台,自制配套设备,第一次实行机器制砖。
  1965年,县工业局自己设计、测量、施工新建自来水厂,解决从水池上升到东岭27米的水压问题。
  1969年,县水产养殖场开始人工繁殖河蚌育珠试验。1971年收获珍珠3.95公斤,到80年代,年产超过50公斤。1982年进行了象形珍珠的培育试验,经过158天的培育,获得了一枚珍珠像章。
  1970—1973年,县五金工具厂先后制成160吨摩擦压力机、12吨冲床各一台,圆头锤专用车床4台以及磨光、热处理等成套工具设备。解决锤体生锈和松柄摇头问题。为圆头锤外销拓宽道路。
  70年代,县林业局在马路口苗圃进行杉木造林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试验方法、整地方法为全垦,不做水平带,样本单元配置采用长方形,造林苗木选茁壮苗。规格为苗高30cm,根径1cm以上,试验密度分5种:375株/亩,240株/亩,200株/亩,150株/亩,110株/亩,分12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1.2亩,小区间隔3米,小区两边各栽保护行两排,在重复对比试验小区二侧边缘植大片,作为对照。详见下表:
  试验结果表明:丘陵地区选择适当立地条件,注意密度,栽杉木能成林、成材;杉苗不宜过密过稀,要稀密适度;丘陵栽植杉苗合理密度以240株/亩为宜。
  县林业科技人员根据反复考查、验证、研究提出用封山育林法、抚育间伐法、林分改造法,对次生林进行改造。
  1972年,县科技组在黄花爱民大队试验成功混凝土结构的沼气池,可煮饭、照明两用。当年,16户建有沼气池。1973年,再次在该大队建沼气池10个,全都成功,下雪天也可煮饭、照明。1983年全县推广,建有沼气池500多个。1979年,在芙蓉公社农科所首建第一座沼气池发电站,开8个沼气发酵池,容积320m3,动力设计50马力,发电30千瓦。
  1974年,大搞农具革新。根据圩区、丘陵、山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别试制推广机耕犁、划行器开沟犁、清沟犁、营养钵、移苗器、播种机、播种器(有单、双行,点播、条播等型号)、中耕除草器(包括铁、木结构和单、双行等型号)、施肥器、埋肥犁、双头喷雾器、手推车式喷雾器、拔棉杆器等30多种改良农机具。全县植棉作业从整地、播种、育苗、移苗、中耕、施肥、灭虫到拔杆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农机具配套成龙。
  1975年,乐观联合厂仿制广西65型插秧机,在全社推广71台,当年晚稻60%以上用机插。黄岭联合厂试制的收割机,经试用2个工人一天可割稻15亩,后因小型汽油动力机无货供应,未批量生产。杨梓、浩山等联合厂生产的脱粒机有人力、机动、电动、双滚筒、单滚筒等多种型号,每年推广使用近400台。黄岭联合厂研制的红薯机具有磨粉、切片、刨丝等多种功能,不仅在本县推广应用,而且由县农机公司经销县外。马当联合厂研制生产的饲料粉碎机,可以进行各种青、干饲料加工。
  1976年,人们把“酢桨草如叶螨”当作危害棉花的红蜘蛛。农艺师万胜印经过反复观察,细心研究,三易寒暑,终于证实“酢桨草如叶螨”不是危害棉花的昆虫。1980年,开始研究一种为害蔓荆药物的新虫“蔓荆山球链蚧”,所撰论文《药植物新害虫蔓荆山球链蚧的研究》经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鉴定,为世界昆虫史上所未有的(见《昆虫学研究集刊》1985年第5期)。他还摸清30多种棉花、水稻等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编写过7本书和100多篇论文在全国出版、发行。取得了10项科研成果。成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中国昆虫学会江西分会理事、中国农学会、中国棉花学会会员。
  1976年6月,建县水文站。测量水文和流速大小,分析水情和收集县内下属6个雨量站(天红、杨梓、浩山、马当、县城、曾山的南冲)的雨量资料,分别向安徽、湖北、江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汛。几年来收集了一批水文资料,为本省邻省提供了汛情、雨情数据,参加了长江流域赣皖地区水文资料汇编工作。
  1978—1984年,县水泥厂杨继时对水泥窑下料电力拖动系统的控制装置进行研究,探讨将电子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的途径。据此试验,撰写题为《应用电技术控制拖动转,改进拖动系统设计》的论文。1984年12月在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二届水泥学会上正式宣读,1985年第五期《电子技术杂志》刊登,并加按语:“此设计,不仅可用于水泥立窑拖动,其它类似工作,亦可参考。”中国电力学会副理事长、高级工程师袁昭锷评议此文“颇有创新”。
  1978年,遇罕见的大旱,于7月22日至8月10日先后四次进行了高炮人工降雨作业。黄花射击点周围地区降雨40至50公厘,太泊湖公社最大降雨量为92公厘;和团射击点周围地区降雨量为20至25公厘,棉船最大降雨量为50公厘;浩山射击点周围地区降雨量15至20公厘,浩山公社最大降雨量为40公厘;乐观射击点周围地区降雨量10至15公厘,乐观公社最大降雨量为25公厘。4次作业,缓解了旱情。评为全省人工降雨红旗单位。
  1978年11月,县地震台派人参加国家地震局组织的永平铜矿爆破人工地震科研数据测试工作,测试数据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受到通报表扬。1982—1984年县地震台先后与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合作,完成国家地震局的重点攻关课题中的“降水影响”和“温度影响”两个部分。县地震台连续、准确、及时、可靠地提供十几万个数据资料,多次受到上级业务部门表扬。1982年评为九江地区先进集体。防震观测始于1974年,继而在全县形成群测群防网(防震观测情况附本节后)。
  1980年12月,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农、林、水系统的科技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在全县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历时一年,基本弄清了县农业自然资源概况,并撰写《彭泽县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的报告》。进行土壤概查,鉴定全县有8个土类,14个亚类,27个土属,发现县境内的土壤普遍少磷缺钾,微量元素极为贫乏,提出了解决办法。
  1980年,县科技组试制成功箱式太阳能灶。表面积0.8m²,三层玻璃。两层空气保温,计6mm,积温达120℃,4小时后食物可煮熟。因条件所限,未能推广。
  1981年,县水科所针对太泊湖生物组成状况有变异,水体生态不平衡,营养衰退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确认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浮游动物量与浮游植物量的比值很大,总部量贫乏。旋即采取正确处理排蓄关系,利用湖滩大面积种植水稻或稗草养鱼,增加天然饵料的措施。此一方法在全县推广。
  1982年,县农业局针对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协调,严重缺磷少钾的情况,分别在芙蓉五联、棉船金星、新淡大队进行增施钾磷肥和喷硼的试验。五联1.38亩施磷酸二氢钾的棉地比未施的对照,棉枝多1.4层,节间紧凑0.4公分,每棵成桃多0.65公斤,脱落率减少11.3%,衣分达40.7%,每亩增产皮棉8.65公斤。喷硼试验地亩增6公斤皮棉;施钾肥的试验地,8月底仍青枝绿叶,花铃满株,单株成桃率多1.55公斤,亩产皮棉12.5公斤。通过这次试验,全县推广磷钾肥,棉花获高产。
  1982年,县农机局进行负压节油的研讨,采用165F柴油机加油口介的单向阀进行改造,用到S195型12马力柴油机上,达到负压节油的目的。当年在东升农机站进行试验数据测定,机型S195机型动力,装上负压阀带榨油机工作,工作机械负荷10马力,发动机转速1500转/分。经测定,5小时工作后机油耗量350克,每马力小时耗油7克,不装负压阀试验,发动机工况同前,5小时后测定机油耗量400克,每马力小时耗油3克。对比结果节油率12.5%。
  1982年,县科委研制成“彭泽一I型”安全省柴灶,先后在黄花、芙蓉进行反复试验,证明该灶省柴、省时、安全、卫生。全县现有6000多户使用该灶。
  1983年,水产局在东升畈上进行稻田养鱼试验成功。稻田面积30亩,平均亩产鱼25公斤。
  1983年,县泥炉厂自制粉碎机、和泥机、车坯机4台,实现泥炉制坯机械化,提高工效三倍。
  附:防震观测
  县防震观测,先是土法上马,以肉眼观察和人畜感受为主,1975年后开始走向正轨。县地震台先后安装金属水平摆倾斜仪、单分向薰烟微震仪、LT—1三分向流动测震仪、高精度整体摆倾斜仪、高精度石英水平摆倾斜仪等专业地震测报仪器,使这些仪器得到地形变化的观测数据,达到国家Ⅱ类台站标准,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对彭泽地震台观测数据十分重视,要求按时提供(本县地震台是省内地震台站向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提供数据的单位)。1975年县地震台与福州地震大队综合队、武汉地质大队测量队合作,对县城周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水准测量,从芙蓉到马当的测量中,发现1953—1975年的22年之间地形变化较大,马当相对芙蓉上升了616mm,趋势一致,且明显,特别是县城到芙蓉一段仅7.4公里,即上升了445mm(摘自《测量报告》)。曾四次测到本县境内的微震情况,与上级业务部门所测数据相同
  另据九江地震台1974年7月20日提供的资料反映:近三百年来,九江地区发生有感地震79次,其中彭泽6次。目前,这些小的构造地带仍在继续活动。从1971至1974年的4年期间,九江地区所属七县(市)与邻省之间,又曾发生过22次。县境历史上虽然震次不多,但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不仅许多沿江公社如棉船、马当、泉山、城关、芙蓉、定山等地处在淮阳山字型前弧顶,而且不少公社如和团、瀼溪、浩山、上十岭、杨梓等,又都处在石门街那条断裂带上。1974年6月3日,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关于1974年和近一、二年地震趋势的估计指出,江西不会出现六级以上地震,需要注意可能发生五级左右地震的地区有九江至彭泽,寻乌至瑞金。可见,县境正处在一个可能发生中强度地震地带。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演畴
相关人物
凌广赤
相关人物
刘敝精
相关人物
刘洪模
相关人物
凌鱼池
相关人物
刘子昭
相关人物
刘国安
相关人物
杨继时
相关人物
袁昭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黄岭联合厂
相关机构
乐观联合厂
相关机构
彭泽地震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太平乡
相关地名
天红镇
相关地名
杨梓镇
相关地名
浩山乡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瑞金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