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预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57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预防
分类号: R183
页数: 4
页码: 390-39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国后彭泽县的卫生与防疫工作。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管理,以及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 彭泽县 卫生 预防

内容

爱国卫生运动 建国前,本县水旱连年,兵燹屡见。城乡各处,垃圾成堆,有些村庄,无厕所、无阴沟、无家禽畜圈,人畜同居,臭气四溢。农村妇女,大多数不知道处理经期和产期的卫生。瘟疫流行,死亡相继。民国37年(1948)有资料表明,婴儿死亡率高达40.7%;天花、霍乱、伤寒、痢疾、疟疾等烈性急性传染病经常流行,加上猖獗的血吸虫、血丝虫、钩虫等病的长期侵袭,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952年,县人民政府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领导全县人民开展除害灭病、讲卫生、爱清洁的群众性活动。搞三改(改厕所、改房屋、改水井)五净(道路净、碗筷净、庭院净、衣服净、身体净)。城乡村镇,家家动手,人人上阵,洗刷门窗桌椅,铲除垃圾和杂草,结合农村积肥,反对美国发动的细菌战争。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改臭虫)讲卫生、消灭疾病的指示下达后,全县范围内掀起声势浩大、规模空前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爱国卫生高潮。据统计:1958年下半年,消灭老鼠354454只,埋蝇蛹4550公斤,疏通沟渠7850条,积肥60077.8万担,新修建厕所、粪窖21602个,新建和改良水井6857口。涌现卫生村200多个。
  1965年4月,九江地区组成20余人的医疗队到杨梓公社搞“卫生村”试点,三移、三改(即移猪圈、移厕所、移厨房,改水井、改旧灶、改阴沟)。半年时间,杨梓公社村村有厕所,队队有粪池,家家吃井水,猪牛有栏,鸡鸭有圈,人畜分居,整齐清洁,省内外来参观者达百余人次。
  这年,全县新建水井150余口,修整旧井100余口,改造公共厕所5600个。有的村庄修沼气池。乐观公社部分村庄,安装了简易自来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此项工作中断。
  1978年l0月,恢复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掀起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厕、改圈、改水、改灶、改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高潮。至1985年止,全县新建和改建水井1018口,建造公共厕所1178个,家庭厕所42117个,集体猪圈3540个,个体猪圈33947个。县城有环卫工人每日两次清扫,居民周末突击扫除,环境常年清洁卫生。
  饮水、食品卫生 1964年,建成县自来水公司,1983年参加全国统一布置的水质调查,水质理化、细菌检验,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红光建材厂、芙蓉乡五联村、棉船乡光明村自来水厂水质等均符合标准。至1985年,全县已有22988人饮用自来水,占全县人口总数38.8%。未使用自来水的地方,有的改用井水,有的实行饮、川分开和消毒的制度。饮水卫生状况均有改善。
  食品卫生管理,从1963年始,每年对饮食行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1964年1305人次受检,其中带菌检查有322人次。每年夏季,防疫部门均组织力量,严格检验食品卫生,控制不合格的冷饮及其他食品的出售。及时报告疫情。
  1980年,检查发现从业人员有痢疾带菌者、肝炎和肺结核患者各一名,均及时进行调换。1984年始,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有效监督。县人大、县政府经常组织进行基层检查,听取检查汇报。
  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设立食品卫生科,配有食品监督员3名,担负全县125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为生监督、指导监测和2078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任务。当年,对县食品厂、上十岭酒厂、县乡9个酱油厂进行感观、细菌、理化检测。对5家植物油厂的产品进行理化和含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₁)进行监测。还对稻谷、家禽、猪肉、鱼等物类中的含毒物质(有机氯)进行监测,先后发现有机氯毒素在上述物类中有不同程度的残留。上报省卫生厅,曾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卫生防疫 建国后卫生防疫工作,县医院配有专人分管,以饮水消毒、普种牛痘、预防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为主1954年,特大洪水为灾,防疫人员深入灾区,开展持续三月之久的饮水消毒,预防灾后传染病的流行。
  1955年,县医院组建防疫保健股。1958年,县委成立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开展头癣、丝虫病、钩虫病的查治。
  1962年6月,彭泽县卫生防疫站正式成立,配有防疫,卫生、检验、行政等专职人员。负责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各种疫苗的分配和接种指导。
  1963年,防疫站增修办公室48平方米,检验室100平方米,配有大型实验设备,工作渐趋正规。1964、1965二年共完成156618人次的副霍乱疫苗注射任务。对201141人接种牛痘、卡介苗或注射百日咳疫苗、伤寒疫苗。
  70年代,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工作。1979年9月,在棉船公社开展计划免疫建卡建册试点。继而在部分公社推广。1980年,全县50%的公社(场)完成建卡建册任务。,次年4月,建卡建册完毕,开始对7岁以下儿童实行计划免疫。当年约5万儿童实行计划免疫,10871名15岁以下儿童做结核菌素试验,88279名儿童,接种卡介苗,完成麻疹、伤寒、乙脑、小儿麻痹糖丸等接种任务。从1984年起,每年进行四苗复查率调查。1984、1985年四苗复查率,分别为20.95%、40.78%,未达部颁标准。1985年,在棉船、芙蓉两乡对15岁以下15个年龄组的598名儿童进行人群白喉免疫水平的调查,两乡合计阳性率54.18%,对其中35名7岁以下阳性者,进行两次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第一次转阴率77.14%,第二次转阴率100%,两次平均转阴率81.81%。表明两乡过去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很差。同国家规定的25种法定传染病,除鼠疫、天花、霍乱等11种外,在本县境内有14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疫情资料记载,江西省首例出血热病人就是在芙蓉农场发现并经卫生部化验确诊的。1967年,杨梓发生首例钩体病。1976年发生猩红热和狂犬病。1984年钩体病、脊髓灰质炎、白喉、猩红热4种病绝迹。境内除出血热发病率略有上升外,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
  几种地方病通过防治,发病率下降更快。疟疾、头癣、地方甲状腺肿流行病(简称地甲病)、丝虫病已基本消灭和接近基本消灭。
  疟疾 1964年10月,全县首次开展休止期根治,在此之前,上十岭垦殖场作5000人根治试点。1970年5月,省卫生防疫站一行5人,在棉船金洲大队进行抗疟新药效果观察。1976至1984年,参加赣东北七县“两病”(疟疾、二号病)联防。1979年在太泊湖公社开展5千人带疟原虫情况的调查。1982年联防片在本县举办蚊媒调查学习班,基本摸清本县蚊媒种类。1983年水灾期间,两次派医务人员深入棉船灾区,开展为期三个月之久的抗疟和饮用水消毒工作。1985年,全县疟疾病人由1970年的22110人减少到235人,下降98.9%。
  头癣病 1968年卫生部皮肤研究所邵博士率领医疗队来县,从事防治工作。1972年县、乡、村三级,层层组织头癣防治专业队,工作10多年至1980年10月,基本消灭头癣病,经九江地区卫生局验收,发给合格证。
  地甲病、克汀病 1982年,23个乡(镇、场)抽样调查74个村,752个村民组,检查63308人,受检率达89.36%,查出地甲病6389人,生理肿大4611人,患病率10.09%,肿大率17.38%。查出克汀病181人,患病率0.29%,按全国地甲病病区划分标准,以乡为单位,全县重病区7个,轻病区8个。浩山乡岷山村第一组朱锡林家三个儿子患克汀病,瘫在地上不能行走。普查后,撰写《彭泽县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及病因学探讨》的论文,参加1985年度卫生学术年会大会宣读。
  同年,九江市防疫站在浩山乡举办全市地甲病普查学习班。12月,在海形进行食盐加碘试点,次年10月起在全县15个病区乡全部供应碘盐。
  1983年6月在海形乡的海形、盘谷两村,进行效果考核,海形村的患病率,由服碘盐前的39.58%,降至10.3%,下降74.2%。270个老病人中,食碘盐后,甲状腺恢复正常者193人,治愈率71.48%。7月,商业部、轻工业部、卫生部专家学者来县检查,高度评价本县地方病防治工作。
  丝虫病 50年代开始大规模调查。1958年抽样血检1806人,阳性354人,阳性率为19.6%。
  从1958至1985年开展11次大规模查治工作,受检人数计221974人,占总人口的86%,全县22个乡(场)178个农业村,普查了143个村(其中复查11个村),占全县村数的68.5%。血检微丝虫幼阳性病人1026人,阳性率0.46%,对查出的病人进行正规治疗的有7931人次。3乡16个村全民服药,人数16471人。经反复查治,微丝虫幼率从1958年的19.6%降至1985年的0.09%,以村为单位均降至0.5%以下。
  1985年底,采取双耳垂双血片复查考核,7乡10村100名病人,81人转阴性,转阴率81%。省调查组经考核验收,确认彭泽县已达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部分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及预防接种情况分别见下表: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疟疾
相关专题
头癣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