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大军事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55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重大军事纪略
分类号: E289
页数: 7
页码: 362-36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太平军和红军在彭泽县的活动情况,包括太平军在彭泽的转战和红军游击战的攻克县城、夜袭团防、柳墅大捷等事件。
关键词: 彭泽县 游击战 攻克县城

内容

第一节 太平军转
  战彭泽
  咸丰三年(1853)正月初,太平军攻下九江,联檣东下,十六日抵本县,清军首领 向荣率师尾追。
  二月二十日,太平军弃九江,沿江东下,进驻湖口、彭泽,旋进入安徽,直逼南京。
  四月,太平军复入县境,太平军据金陵之后,本县遂为常川兵战之区,太平军与清军均以彭泽为战略要地,双方反复争夺,势如拉锯。
  五月,太平军溯江而上,克县城,焚文,武庙及各种神像。
  六月十三日,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克徽州和安庆等地后,胡以晃留驻安庆,赖汉英、 曾天养等率军继续西上。十三日军至彭泽。
  八月二十日,太平军复入县城,吓跑知
  九月二十二日,太平军曾天养部再次进
  占本县。二十九日,太平军攻入九江。是时曾天养率军活动于县境和安徽建德(今东至)一带。
  十月,太平军在县境建立政权,派官治事,设立民册,编立军、师、旅、帅等长官。
  咸丰四年春,太平军在小孤洑筑土城,并在隔江增设碉堡,派兵驻守。
  本县秀才周维新创办团练, 立建安营于城山庙,亲赴苏官渡受清军李元度的指使,利用南丰人吴嘉宾为向导,袭击太平军,太平军受挫,放弃县城。
  咸丰六年六月八日,太平天国指挥黄文金、胡鼎文会都昌、湖口、彭泽、星子太平军攻饶州(今波阳县)。
  咸丰七年六月,太平天国政权在湖口举行考试、录取者须再经本县大考红核。回县后,拜祖拜客,着大红袍,头戴举人字帽。
  夏、秋间,清军复上游诸府县。太平军收合散亡,聚集县境者约3万人,英勇奋击,清军、团练多伤亡。
  九月十三日,清军彭玉麟水师攻彭泽太平军水师,破小孤山太平军水卡,夺船10余艘。二十一日,清军李续宾留军守湖口,自率军会彭玉麟水师攻县境,当天,攻破太平军设防,进驻县城,占领小孤山。
  十月,太平军复克县境,分兵扎营于太平关为椅角。
  十一月,清军李续宾部,向驻守太平关的太平军惨行杀戮,横尸20余里。十三日,韦俊所部太平军在太平关再为清军李续宾击败,太平军乃弃城去。清军首领彭王麟以县境为赣院门户,遂札委进士凌鹤鸣、欧阳寿督办全县团练,办理善后事宜。二十一日,清知县张开诚奉命到县理事。
  咸丰九年春、夏,太平天国将领杨辅清,率军坚守景德镇,活动于都昌、鄱阳、浮梁、彭泽一带。
  咸丰十年十月十五日,太平军黄文金部大败普承尧湘军于安徽建德,乘胜进入江西,连占县境及浮梁、都昌,攻打饶州、湖口,兵趋景徳镇。
  十一月,清军杨岳斌率水师攻本县,与太平军相持两月余。
  咸丰十--年正月十五日,清提督鲍超,奉檄率师会攻县境太平军,复占彭泽县城。
  五月,太平军数万山湖北回兵,入瑞昌及县境。攻袁家岭,遭清军及团勇阻击。
  夏,原活动于饶州府、都昌、县境的太平军黄文金部进入皖南,渡江援安庆。
  同治二年(1863)二月,金陵太平军溯江面上,”分据彭泽四乡,奋击清军,杀伤颇众。
  春、夏,太平天国襄王刘官芳、匡干赖、文鸿、咸王陈荣、银王蓝仁德等先后入江西,会黄文金部活动于江西浮梁、都昌、饶州、湖口及县境。
  秋,太平天国将领黄文金率兵入县境,清军团勇死伤甚多、清知县督勇守城,太平军屡攻不克。清军从鄱阳来援彭泽,两下夹攻,太平军败退,全部撤离彭
  泽县境。
  第二节 红军游击战
  攻克县城 民国19年(1930)9月27日,邵式平率领红十军由彭鄱边境分兵三路:一路由鄱阳经至德官营(今东至),进入浩山、岚陵、乔亭向县城进攻;一路由方家店,直攻县城;一路由黄土港经庙前街进攻县城。这时,县城军政人员早已逃遁。傍晚,红军一弹不发将县城占领,全城欢呼,鞭爆齐鸣,红军缴获部份枪支弹药,打开监狱,救出革命同志和无辜遭受国民党迫害的苦难群众。将汪慕苏布店及奸商土劣当店的布匹、绸缎、钱币分给穷苦人民。枪毙一贯为非作歹的流氓恶棍朱三子,29日,红军保存力量,回师彭鄱边区、在黄土港(今乐观乡)帮助建立县苏维埃政权。
  夜袭团防 民国23年4月3日,驻扎在瀼溪港的彭泽县卫大队长汪慕苏的两名密探,在三叉岭周村周惜玉家发现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王石匠,正欲行凶捕人,被赶来的红军当场击毙1名,另1名逃脱。为防止敌人的骚乱和破坏,红军在彭泽中心县委领导下,当天,将游击队集中于伍龙庵(今浩山乡),决定抜除这颗钉子,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1日晚,县委军事部长李庚庆率领30多名游击队员,冒雨摸黑走15里山路,将溪港的团防哨包围起来。团防哨一个班的兵力,正在沉睡,本可一举歼灭。游击队第一次参加战斗,经验不足,包围圈还没改口,就先响了枪,打死敌哨兵1人,其余故人,被枪声惊醒,顾不得穿衣着鞋,慌忙从碉堡后门逃走。
  柳墅大捷 民国23年,国民党当局妄图彻底剿灭红军,由县自卫大队长汪慕苏率部开进柳墅驻扎,他们筑碉堡,造木城,封锁浩山苏区,将十豪劣绅集叩柳墅给以保护,对贫苦农民则进行惨无人道的杀害。
  5月9日,中共闽浙赣省委批准县委军事计划,派叶游春率领分区游击大队500余人,穿过重重封锁,26日抵彭。次日傍晚,县委召开战前动员大会,组织三道防线:第一、由游击队员负责严守各个三岔路口,交通要道,禁止通行;第二、由民枪会负责扼住山岗、河道、树林等比较安全地带;第三、由叶游春率领的红军游击大队与县游击队担任正面进攻。6月14日拂晓,正当敌人依仗自己兵多势强,自信无虞,酣睡未醒之际,柳墅油房背后山上,信号枪发了,刹时十铳、手榴弹响成一片,埋伏在山后树林里的游击队首先冲上山岗,解决碉堡里的守卫敌人,然后架起机枪,居高临下,朝敌中队部射击。从梦中惊醒的敌人来不及穿衣,乱奔乱窜。汪慕苏狂奔吼叫,无计可施。红军游击大队冲进柳墅村,大喊:“缴枪不杀!”敌人闻声,纷纷跪下,举投 降。汪慕苏见全军覆灭,化装潜逃。
  这次战斗歼灭盘踞在柳墅的县保安中队,其中击毙60余名,俘虏10多名。缴获步枪80支,机枪1挺,冲冷锋枪2支,手枪5支,还有不少弹药。柳墅大捷,成为浩山地区革命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的起点,成为赣北红军根据地的开始。
  第三节 抗击日军
  马当要塞保卫战 马当山,险峻嵯峨,与上游的小孤山夹束江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当局,将江苏的江阴,江西的马当,湖北的田家镇三处,列为大要塞。并从这年秋季幵始,由江西省江防委员会修筑马当要塞,凿沉木船一千余艘,修筑三级炮台,第一级在马当矶头,第二级在马当山腰,第三级在马当山 顶。
  民国27年(1938)6月,江防总司令刘兴委派李韫珩为马当守备区指挥官,指挥
  53师、146师和167师的499旅及马当要塞司令部所部,53师师长王锡涛兼任马当要塞司令,另配备海军陆战队、炮兵团。整个守备区拥有兵力约3万余人。任务是固守香山、黄栗术阵地,并派一团兵力布置栗华阳、望江,以攻击日军的登陆部队,掩护要塞核心,防出敌舰突入。
  同年6月13日,下游的安庆失陷,日军溯江而上,知中国军队有备,未敢轻犯, 仅以小汽艇沿江骚扰窥探。25日,敌乘大风雨之机,集结军舰数十艘,步兵千余人, 潜在香口附近的黄山登陆,旋窜至张公矶附近。江防守备部队英勇抵抗,激战终日;敌一面在华阳、黄山山麓设炮兵阵地,居高临下,向马当轰击;一面以汽艇冲入国民政府军水雷区进行扫雷。国民政府军炮兵猛击敌舰,当即击沉4艘、伤2艘、浴血奋战一昼夜,敌最后施放毒瓦斯,国民政府军伤亡十分之七,张公矶遂沦于敌手,马当要塞即失去屏障,陷敌包围之中。26日正午一马当 要塞及马当镇遂告陷落,次日县城亦陷。
  马当要塞保卫战,国民政府军中下级官兵县有高度爱国热忱,以劣势装备、勇抗强敌、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可歌可泣。但高级指挥官庸懦无能,马当守备区指挥官李韫珩,接到香口驻军飞送的关于敌人在香口登陆的紧急报告之后,漫不经心,认为“非敌人,系友军”;又在战火纷飞之际,抽调两个团的中下级军官脱离部队,去办保甲训练班,致临战时无人指挥。167师师长薛蔚英畏缩不前,拒不率部赴县担任沿江警戒。国民政府军武器,曾经顾问团检査,机枪、迫击炮全如废铁,步枪能用者仅半数。
  反攻定山 民国29年3月16日,国民政府军147师878团向盘锯在定山的日军进行反攻(当时师部驻鄱阳县谢家滩,团部驻本县湖西乡许家坝)。在民众的支援下,国民政府军英勇杀敌。一举攻上定山,日军伤亡惨重,3名日军被活捉。18 日黎明,日军纠集陆海空三军向定山反扑,国民政府军坚 持至下午4时许,始撤离定山。
  杵山防御战 民国29年3月27日晚7时许,天气阴雨,日军趁机偷渡太泊湖,袭击国民政府军杵山防地,经防守的县自卫大队第二中队发觉,开枪阻击。激战约两小时,将敌击退。
  黄土港阻击战 民国29年5月21日, 日军步骑炮兵联合部队,藉飞机掩护,分3路进攻黄土港。事先,县自卫大队副大队长率第二中队之二分队于清晨4时即赴升冠岭防堵,第二中队长率一分队赴傅家店防堵。至5时,敌步骑500余名向升冠岭进犯,以小钢炮猛攻,副大队长率部任山还击,奋勇抵抗。敌机以机枪扫时,因众寡悬殊,伤亡过重,遂退守豪猪垄。第二中队长所率士兵因敌机低飞掩护,三面受敌,突围时仅剩士兵13名。6月 20日日军千余再向黄土岭进扰。21日,陷县府所在地黄士港,折向庙前街。22日,敌退驻太平关,花尖山一 线,另一路日军300人由方家店、经上土岭,项家山退往县城,国田政府军147师在项家山伏击日军,毙敌50余名,俘敌2名。同年,所经之处,一片焦土。
  攻打望夫山 民国29年6月30日晚, 国民政府军147师439旅,会同148师887团2营向太平关望夫山的日军据点袭击,击毙敌中队长高桥一名,敌兵50名,伤敌100余名。日军不甘心失败,再度攻陷庙前街,以图报复,焚烧屠掠,更达疯狂地步。
  黄土岭两歼敌酋 民国29年12月2日,日军驻以城的浮村部队长率队进犯在黄土岭前沿阵地被击毙,由塔本大尉代理,继续进犯。是日,在原地遭歼,塔本阵亡。继由塔下大尉代理,不敢再犯。
  智取望夫山 民国34年4月3日,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长商群,派机智勇敢的农民王火印上望夫山侦探敌情,得悉山上日军人数不多,但与湖口花尖山、县境芙蓉墩、
  石涧桥等据点的日伪军,互为椅角,联系密切,不可力攻,只能智取。
  商群抓住日军强派附近村庄民众上山修筑工事之机,组织十几个健壮战士扮作“苦力”,由王火印带领上山。l在此之前,商群派一连人控制花尖山、芙蓉墩、石涧桥等处日伪军,切断他们的援路。并命令上山“苦 力”先把电话线剪断,听王火印喊:“挖深些” 的口令,即动手歼敌。
  山上6名日军,3名在外面监工,1名在炮楼电看守机枪,2名在厨房里洗澡。少顷,王火印发现炮楼里看守机枪的日军离去,即喊:“挖深些”,几个战士挥锄挖倒了3个监工的日军,王火印纵身跃进炮楼,夺取机枪。日军奔窜上楼,王火印忙用机枪将敌击毙。厨房里两个洗澡的日军,被事先安排好的“苦力”打死一个;另一个负伤逃窜下山,躲在大塘魏村的一个老白一姓家里。新四军跟踪追捕,群众献计说:“鬼子还是要来的,不如止他逃走,做个假人情哄骗他们。” 第二天,大批日军来了,负伤逃击的日军向敌酋报告说:“良民的,顶好!顶好!”村民遂免遭屠杀。
  日机触山坠落 民国32年11月14日上午8时,安徽方向窜来敌机一架(其番号系五七受信机),在本县第四区复兴乡的柳墅下一盘旋数次后,即窜往该乡第七保的鸡笼王村,因雾迷触山坠落,敌驾驶员1名,当场毙命。县府派员将敌驾驶员皮衣1套,相片1张,机枪1挺,收音机1架,子弹数百发,连同敌机残骸及各种要件运回县府,转交第三战区司令部。
  盟机炸机日舰 民国33年2月14日,盟军飞机军太机乡八号坪上空,炸毁停泊在该处江中舰-艘。舰上满载汪伪储备银行纸币,除烧毁外,由当地人民配合新四军全部取去补给军需。8月16日下午3时许, 盟机3架在城内投硫磺弹11枚,毀敌占房屋数间。又在江边投弹1枚、炸毁日舰1艘,民船2只,船内装载的敌武器弹药全被炸沉。
  盟机击落日机 民国33年9月2日,日机4架,在城郊上空与盟机2架发生空战,日机1架被击落,跳伞降落的2名日军被小孤山附近居民击毙。次日,敌兵25名来附近捜索,寻找机骸。
  附:日军暴行
  日军陷县7年,实行“三光”政策,暴行亘古未闻。为使千秋万代,不忘此痛,特附“日军暴行”。
  轰炸 自民国27年(1938) 6月20日轰炸马当起,至民国29年止,先后大规模轰炸彭泽境内马当、县城、黄岭、老湾汪村、高屋陶村、太平关、庙前街、郭家桥等处共16次,炸毀房屋2000余栋,炸死老弱妇女儿童800余口。
  屠杀 民国27年6月26日,日军攻陷马当后,先后在附近村庄(以柯、毕、高、詹四姓为主),进行过两次集体大屠杀,死亡千余人。妇女遭受蹂蹒者不可胜数。
  火烧 日军在本县境内先后烧毁民房3644栋。马当镇、太平关、庙前街、黄土港、郭家桥、黄土岭、马路口等农村集镇,全被烧成焦土。
  放毒 民国27年6月,敌在南垄阳村一带,向抗日军民施放毒瓦斯,死伤惨重。
  酷刑民国31年3月27日,农民朱维祯、朱连科、朱子谦、朱正明、朱咏甫、朱兴泰等6人,潜在陷区搬运粮食,被敌发觉,施以酷刑,先挖耳目,继刖手足,后以
  乱刀戳死,置下水道中。几年中,死于日军酷刑的有547人,其中有腰斩、活埋、剥皮、淹死、闭死、吊死、强奸后再杀害等。
  民国36年《江西政府政务考察报告汇编》记载:“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实行了最野蛮、最疯狂、灭绝人性的光政策’,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彭泽全境惨遭蹂蹒、县城一片瓦砾,农村残破不堪,城乡尽成废墟,死伤者不计其数。如双峰镇(今龙城镇)、陶狄、马路(今黄花、黄岭二乡),战前原有四、五百户之村落,仅存二、三茅椽。千万亩田地,尽成荒芜,流亡归返之人民,上无片瓦,下无插足之地、荒芜田地,亦无力复耕。哀鸿遍野,其状至惨。”
  据民国35年4月出版的《江西省抗战损失调査总报告》载:全县财产直接损失10523813千元(法币,下同),其中损毁房屋计3699栋,县属各机关建筑物、器具、现款、图书、仪器、医药用品等财产损失计币486320千元;各学校房屋、图书、仪器等折币167914千元;农林牧副渔各业包括房屋、粮油、禽畜、农具、渔具、水产品、木产品、器具、衣物等折币5632756千元;商业包括房屋、货物、现款、器具、运输匸具 等折人民币1036823千元。间接损失 3089054千元,其中医药埋葬费89055千元。共计损失13612867千元。
  全县抗战期间死亡5344人,其中男3145人,女2077人,儿童121人;下落不明者1人。重伤计593人,其中男330 人,女214人,儿童49人。
  第四节 解放彭泽县
  民国3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直逼长江,国民党当局仍欲作垂死挣扎,即派68军119师、143师扼守县属的江心八保洲、马当、彭浪矶一线,妄图凭
  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作垂死挣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命令第4兵团担任皖赣边境江面渡江任务。以13军为4兵团右纵队,以15军为4兵团左纵队。
  13军军长周希汉即派所属37师周学文部之109团(团长顾永武)为先遣队,任务是拿下江心阵地八保洲(今本县棉船乡)。
  109团以所属之1、2、3营,分别组成3个突击队于4月21日晚以隐蔽方式由望江县进入江心,占领八保洲,全歼守敌,夺得“渡江杀敌第一功”。
  与此同时,左纵队之15军,亦先后占领皖境之黄山、香口,右纵队之13军38师112团,又将马当、县城江面上顽抗之敌舰击溃,迫使残敌向九江方向逃窜,遂占领小孤山及马当要塞。
  22日黎明,本县人民自动组织木船数10条,开赴江北,欢迎解放军进驻县城。全县人民,欢欣鼓舞,张灯结彩,庆祝彭泽解放。
  第五节 清剿土匪
  民国38年4月22日县城解放,国民党县政权土崩瓦解。原依附国民党政权赖以生存的地主富农、军政官吏、地痞流氓、特务土匪以及不甘心于失败的残敌,呼朋引类,结党成群,纠集人枪,霸占山头,公开以武力与人民政权相对抗。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本县部队清剿土匪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
  扫荡帮匪 解放军驻县部队,依靠人民群众,摸清青红帮首领盘踞山头和拥有武器、匪徒等情况之后,执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政策,采取分兵进击的办法,数月之间,盘踞境内的青、红帮匪首均先后就擒,惩以国法。收缴其武器,解散其匪众,将为害本县数十年的青红帮匪徒,一鼓荡平。
  镇压叛乱 建国初,原太平乡乡公所的乡丁及游兵散勇等百余人,被收编为“太平区中队”。原正气乡乡长刘汉生,利用旧属关系,策动其中乡丁进行暴动。解放军加强政治攻势,争取原乡丁陶遐龄坦白检举,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生擒刘汉生,歼其余党。
  歼灭匪部 民国38年6月,原第五行政区保安副司令李花白盘踞彭鄱边境,招兵买马,收聚匪徒,拉起“九路军”旗号,活动区域遍及县境及鄱阳、东至、浮梁、都昌各县,明目张胆地以武力与解放军对抗。原彭泽永安区区长彭年、彭寿(均杨梓人)亦网罗旧部,并勾结女匪首胡月英与李花白合伙,一时间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反动气焰极为嚣张。复组织人枪,攻打新建立的杨梓区人民政府,派奸细混入杨梓区中队,杀害杨梓区农会主任田庆云,区中队排长侯某,恶迹累累。8月,解放军黄海部队进剿,一举捣毁匪巢,生擒匪首李花白、彭年、彭寿。女匪首胡月英潜逃至河南亦被通缉归案。至此,“九路军”武装匪部全部就歼。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