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5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驻军
分类号: E265
页数: 3
页码: 354-356
摘要: 本文讲述清末至民国时期彭泽县的防务情况,包括长江水师营的设立和驻扎情况,国民革命军、国民政府军以及新四军在该地区的驻防、作战和抗击日军的情况,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和清剿伪军的过程。
关键词: 彭泽县 国民革命军 国民政府军

内容

清同治七年(1868)添设长江水师营,驻防金刚料汛(民国初南岸崩塌,此处没入江中):把总1员,炮船1只。路口汛:把总1员,外委1员,炮船2只。芙蓉墩汛:守备1员,外委1员,炮船2只。小孤洑汛:把总1员,外委1员,炮船1只。马当汛:千总1员,外委1员,炮船2只。北风套汛:千总1员,外委1员,炮船2只。共计6汛,炮船11只,统归湖口镇标华阳营管辖。其原设小孤洑之官弁、汛兵及沿江各水汛(漏灌口汛、尖山〓汛、陈君套汛、时家渡汛、泥头咀汛、峰火矾汛、茅湖洲汛、吁家汛、沙湾汛、余家洲大湾汛)奉文裁撤。驻县城的把总,分防萧家岭的外委,向系南湖营管辖,这年改归九江城守陆营汛定制。
  民国15年(1926),国民革命军贺濯祖师、毛炳文旅驻防彭泽县城及马当一线。
  民国19至26年间,国民政府军第5师、别动总队第2支队、江西省保安团和本县自卫大队驻县,“围剿”浩山、武山的红军和新四军游击队。
  民国27年,国民政府军第53师、146师的499旅驻守马当要塞,抗击日军。
  马当要塞失守至民国34年日军投降的7年间,先后驻防的国民政府军有115师、26师、146师、147师、148师及省保安司令部特务第二营、省保安第二团等。这些部队的中下级官兵,具有爱国热忱,对日军作战英勇,146、147、148三个师(三十四集团军唐式遵部)的四川健儿,在本县驻防六载,牺牲颇多。高级军官生活腐化,军纪松驰,扰民事件,常有发生。
  民国31至34年,新四军鄂东军区挺进18团和江南挺进支队先后进驻本县,高举抗日大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声威大震。
  民国34年9月国民政府军鲁道元、孙渡部队的一个营由九江开抵,日军接受投降。
  民国37年冬至38年春,国民政府军第68军119师、143师各一部进驻县城八保洲、小孤山、芙蓉、定山沿江一带,构筑江防工事,妄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
  民国3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部和黄海部进驻杨梓桥、庙前街,清剿县境山区的伪匪九路军和青红帮土匪。
  附:汪伪、日军在县境兵力部署及活动情况
  县境内驻守的伪军为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师第一团,团长方海波,另有伪警察局。伪官兵有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者对敌伪极表不满;对国家抗战极表同情。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人物

方海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国民政府军第5师
相关机构
江西省保安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