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污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49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污染
分类号: X83
页数: 1
页码: 296
摘要: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城及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情况。其中包括县城污染源达17个,多种废气和废水直接排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水泥厂、车辆排放、垃圾散落等引起环境问题;农村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生态平衡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群锐减。公路尘土飞扬影响空气质量,成为公害之一。 关键词: 环境污染、废气、废水、水泥厂、农药、公路污染 分类号: X820.1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治理污染

内容

4.5平方公里的县城,污染源有17个,根据1983年不完全测算,向大气排放的废气年总量达39000万标准立方米,废气中的污染物总重量达5057吨;向水体排放的废水年总量为7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28.8万吨,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水体,污染环境。又据1985年初步测算,县城每天排放燃料废气达39万标准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1200吨,工业废水800吨,这些未经处理的污(废)水,排入马湖、长江,导致水质恶化,给渔业、园林、旅游业造成隐患。长江(特别是自来水厂吸水口处)水质已受到微生物、病原菌、有机物的污染。马湖湖水受垃圾和印染、医疗、生活废水的污染,发臭变黑。林业局门前回塘已成臭水垃圾坑。县水泥厂向空中排放的烟尘、粉尘几乎复盖半个县城。目前,年生产水泥3.5万吨,按生产1吨水泥排放80公斤水泥粉尘(全国水泥行业抽样调查结果的平均值)计算,全年有2500多吨水泥粉尘排入大气,污染县城环境。散落物污染大田蔬菜、商店食品,废气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水泥厂附近居民粉尘飘扬,不能晒衣,不能开窗。其次,车辆排放的烟尘,废气亦对县城环境发生污染。各厂机器轰呜,马路机车滚动,以及商店、饭馆、旅社招徕顾客的高音喇叭,汇成强烈的噪音。县城居民在山上开基建房,造成水土流失,淤塞下水道的情况亦时有发生。
  在农村,农药、化肥的应用,促使农业增产,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施用低效、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其残留成份随水流入塘、堰、湖、水库、江河、毒杀鱼虾和其他生物。据在棉船乡夹江的调查,60年代亩产鲜鱼35-40公斤,现在不到5公斤。一些野生动物,特别是有害生物的天敌,如原有的猫头鹰、鹞鹰、黄鼠狼、喜鹊、松鼠、啄木鸟等濒于绝种。燕子、青蛙、蛇类、家猫也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芙蓉、泉山、马当、红光、瀼溪等乡亦有工业“三废”污染,且有与日俱增之势。如,芙蓉农场油化厂的污水排入芙蓉乡五联村的江套内,曾使6万尾鱼泛头。
  全县公路连成的网络,虽方便交通,但路面均为沙石土,车辆奔驰,尘土飞扬,已成为公路沿线村镇一大公害。人群来往,车驰如棱,整天灰尘弥漫,污染空气,影响农作物,妨碍身体健康。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