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捕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4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捕捞
分类号: F326.4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本文记录了彭泽县捕捞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捕捞的起源、渔民生活和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描述了建国前主要渔场的位置和捕捞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渔业生产在1953年后的发展情况。指出了水产资源逐渐减少的原因,以及渔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总结了渔获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渔具渔法的不断改进和更新。最后提及水禽资源和相关猎捕工具的现状。
关键词: 彭泽县 捕捞业 渔业生产

内容

彭泽县的捕捞业起步较早。据史册所载,刀鱼的捕捞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如《说文解字》中有“䱗,刀鱼也,饮而不食,九江有之”。据《长江图说》考,汉时刘歆以彭蠡为九江。古代,人们已深知鱼性,如“春鲔”、“四月鲥”、“九月蟹”、“兴发菱兰,情生鲤”、“杨花鳖”、“霉鱼”、“秋风鳊”、“栋花风里出鲥鱼”、“春鲢、夏鲤、秋鳜、冬鲫秕”等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有关鱼类在县境内的活动规律和捕捞季节。
  建国前,捕捞区域很大,长江捕捞,上通鄱阳湖,下串安徽省东至县香口镇一带,主要在马当矶、彭浪矶和镜子矶境内。太泊湖和方湖,水草茂盛,鱼类天然饵料丰富,是江海洄游性鱼类和江湖洄游性鱼类栖息、育肥的地方,也是江湖定居性鱼类生长、繁殖和生活的场所。千里湖面,烟波浩渺,到处是捕鱼的场所。这里的渔民主要来自湖北、安徽和江苏三省,也有一部分来自浙江、湖南和四川等省。枯水季节,水面分为千百段落,大段由专业渔民和兼业渔民集中捕捞;小段一般由沿湖居民自捕自食。一条渔船,每年捕鱼约5—10吨,多者达25—30吨。
  以水面为生涯的渔民,除“每年编号”需要贿赂地方官吏、豪绅、渔霸外,还遭受“量鱼论仓不论秤”等的种种盘剥。渔民被人贱称为“渔花子”,粗衣恶食,生活艰辛。
  1949年彭泽县水产品总产量754.2吨,其中鱼类捕捞产量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99%。1953年2月,进行水上民主改革,提高了渔民生产积极性,添船增网,有渔船300多只,专业渔民700多人。捕捞业大发展,从1949年至1957年8年中,江湖鱼类捕捞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5%,水库养鱼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4.8%。1949年,户平均水产品32公斤,劳力平均20.4公斤,人口平均9公斤;至1957年提高到户平均水产品76.2公斤,劳力平均水产品43.4公斤,人口平均冰产品18.2公斤。
  1958年以后,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丰收,促进了渔业生产发展。由以捕捞业为主,开始以较大的速度向以养殖业为主的方向发展。1958年江湖捕捞产量比1957年减少2052.1吨,下降89.6%,比1949年减少508.95吨,下降68.2%;塘库养鱼产量却比1957年增长1.1倍,比1949年增长45.7倍。从1958年至1974年16年中,鱼类捕捞产量平均每年递减7.4%;从1949年至1974年这25年中,平均每年递减9.6%。本世纪50年代,鱼类平均捕捞年产量1102.25吨;60年代,平均年产量365.1吨;70年代,平均年产量124.7吨,80年代,平均年产量111.45吨。
  建国初期,捕捞对象以鲤科鱼类为主,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鳡、鯮、翘嘴白、青梢、黄尾鲴、赤眼鳟、花骨等;此外,还有长吻鮠、鲶、黄牙丁、火烧鳊、鳗鲡、黄鳝、乌鱼等。重要名贵鱼类有鲥鱼、刀鲚、河豚、中华鲟、白鲟、鳜鱼、鳤鱼、霉鱼等,体型比现在大,青、草、鲢、鳙、 一般都有2.5—3公斤,大者25—30公斤,青鱼竟有50公斤一尾的。
  后因围湖造田,筑堤低闸,江湖隔绝,违章灭螺,工业污染和有害渔具渔法的影响,长江鱼类越捕越少,鱼体愈来愈小,青、草、鲢、鳙的数量大大下降;鳊、鳡之类,也十分稀少。而小杂鱼增多,鮠、鲶等跃而为长江的主要捕捞对象。内湖鱼类变化更大,堤闸堵塞了江海鱼类的洄游,湖内的鱼类不能入江越冬和繁殖,长江的幼鱼也不能入湖育肥,幼鱼成活率不高。定居湖内的鱼类,也因缺乏生态条件,难以繁衍后代。如湖草的减少,对天然鱼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内湖定居性鱼类的组成,鲤、鲫、鲌过去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现已下降到10%以下,历史上有名的“秋风鳊”也不多见了。旧史记载的一些名贵鱼类,如银鱼、鳤鱼等已寥寥无几,或濒于灭绝,内湖的四大家鱼(即青、草、鲢、鳙),现全靠人工放苗。近10年来,每年投放太泊湖和方湖的冬片鱼种,各在100万尾以上。
  长江的中华鲟和白鲟,过去常有捕获。白鲟大者100多公斤,中华鲟300公斤左右。现在一般只有25—30公斤。刀鲚和鲥鱼也大大减少,过去一条罾船,每年至少能捕刀鲚200—300公斤,最高年成,棉船水产场的外江捕捞队,在庄兴洲(即复排洲头)放刀鱼流剌网,一天捕5吨多。鲥鱼产量,过去一条船年产150—200公斤,全县可年产20—30吨。1985年彭泽县渔类捕捞产量7515吨,比1949年减少670.95吨。
  捕捞 建国前,渔业生产都是单船独筏的,工具以小型为主,如麻网、小围网、撒网、钩卡、鱼鹰、花篮等。
  1952年经过水上民主改革,渔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添置了一些大型网具,如拦河罾等,1958年办起了国营和集体的专业渔场,渔具渔法大有改进。使用最多的是剌网类渔具。这类渔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劳动强度低,作业范围广,渔获个体整齐、质量好,受渔民的欢迎。彭泽县常用的渔具有如下几种:
  定置式剌网 有麻网、丝网、脚网、撒腿剌网、三层剌网、框剌网等。麻网又叫线网,一般在8—10月使用,可捕捞〓类、青鱼、草鱼、鲢和鳙等。丝网又叫䱗条网,全年可用三层剌网和框剌网,也可全年使用,功效较高,能捕鲢、鳙;草、青、鲤、鲫、鳊、鲂、鳡、鲶、鳜、倒剌鲃等。
  流剌式剌网 有鲥鱼洗网、刀鲚流网等,是本县缠捕刀鲚和鲥鱼的重要渔具。
  围剌或剌网 作业于鱼类集中的水域。太泊湖的腰合网,在本省较为有名,是太泊湖下半年捕鱼的重要渔具之一。
  拖剌网 如太泊湖的风网,又名兜网。主要是剌捕底层鱼类。由两船配合作业,捕捞强度大。但受风力限制。在太泊湖的捕捞业中,风网能把惊散的鱼群收拢,提高作业产量。风网捕捞强度大,能把大小鱼一把捞,轮捕轮放的湖泊,控制使用。
  网具材料 50年代以前,以苎麻为主。60年代后,已逐渐为锦纶和胶丝所代替。
  还有围网中的大拖网,张网中的缠网,一般在下半年使用。敷网中的拦河罾,一般在3—5月和7—12月中用于河口捕捞。行罾,除冬季可以长期作业,是本县捕捞刀鲚和䱗条鱼的主要网具。船头罾可常年作业,也是捕捞刀鱼齐和䱗条鱼的工具。为方湖下半年的主要捕捞工具之一。抄网类的推虾网和抄虾网,前者是6月的捕虾工具,后者多用于3—5月和7—9月。
  还有“赶、拦、剌、张”联合渔法的定置网。1973年瀼溪水库用这种网具,一一网产量达65吨。钩具中的拖钩、滚钩,杂具中的旋箔花篮等,近年已逐渐减少。两个国营水产养殖场,60年代初,至少有鱼钩40至50万张,现在只剩下几万张了。鱼鹰早被淘汰,撑篙网和花篮,现在仅存于沿湖的个体户和小水产的捕捞业中。
  太泊湖和方湖过去还盛产天鹅、野鸭、大雁等7种主要经济水禽。全县有雁铳40至50支,现水禽资源遭到破坏,原来的猎捕工具已废弃无用。
  渔法也不断变化,过去一般是单项作业,现在多采用联合作业。典型的是“赶、拦、剌、张”综合渔法,将要捕捞的水面,分为若干赶区,每个赶区,先以拦网拦断鱼类的退路,再用垂直于拦网而又互相平行放置的赶网,将赶区划分成若干个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的“鱼道”,把常年生活在淌水区里自由活动的鱼类,用网具限制在一个三面封闭的小水面里,网具、白板或其他赶鱼工具(如声、光、电的效应),在水域中产生的影响和声响,使鱼类受惊,四处乱窜,最后沿着人们预设的“鱼道”,从开口逃出赶网区,进入预设的张网。这种渔具渔法,可以解决水面开阔,阵线长,湾汊多,水深、底形复杂,障碍物多造成的捕捞困难,提高复杂地形水域的捕捞效果。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