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41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防疫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
页码: 1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猪瘟、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水泡病是彭泽县猪的主要疾病。
关键词: 猪瘟 仔猪副伤寒 猪丹毒

内容

县境畜禽的主要疾病,猪有猪瘟、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水泡病等七种;牛有牛瘟、牛出血性败血症、牛炭疽、牛水泡病、农药中毒等;禽病有鸡瘟、禽霍乱等;禽畜寄生虫有蛔虫、猪肺丝虫、猪姜片虫、猪胃虫、牛血吸虫、牛锥虫、鸡条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猪瘟、仔猪副伤寒、猪丹毒、鸡瘟、禽霍乱等。在血吸虫流行区,耕牛感染血吸虫病,尤以水牛为甚;轻者使耕作能力下降,重者耕作能力完全丧失,甚至死亡。
  1950年有10个乡流行牛出血性败血症和牛瘟。死于猪瘟的生猪4000余头,占年末存栏数28%。
  1951年成立彭泽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家禽家畜的防疫检疫工作。培训基层兽医人员45人。1952年组织彭泽县防疫大队。1956年后,各公社陆续建立畜牧兽医站。1958年全县共有畜牧兽医员116人,村防疫员166人,村村设有畜牧兽医员或防疫员。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畜禽全面预防注射,每年对血吸虫病疫区的耕牛进行一次普查,并分批治疗。1985年耕牛血吸虫病阳性率由1965年的25%下降到10%;牛瘟、牛炭疽被消灭,牛出血性败血病只有个别地区还有发生。同时对市场交易、上调畜禽、肥猪收购和屠宰实行检疫。
  1960年开始实行牛、猪“三包”(包防,包医,包阉)制度。1969年实行包防、包医、包阉、包药、包赔。
  1976年到1979年4年中,猪瘟死亡分别占生猪死亡总数的40.4%、16%、15.9%、20.3%;仔猪副伤寒病死亡分别占生猪死亡总数的13.6%、22%、3.6%、4.5%。鸡瘟死亡每年约2万只,鸡霍乱死亡每年约2—3万只。
  1980年杨梓公社出现暴发性猪瘟,死亡数近1000头,其他公社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同年,棉船公社复排大队流行锥虫病,病牛有80头,死亡7头。及时发现后,省、地、县联合进行综合防治,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1983年生猪和耕牛发生“5号病”(水泡病),开始在棉船、马当、芙蓉、泉山、太泊湖等公社流行。棉船公社和马当公社的跃进、马当、杨柳3个大队有病猪2000多头;棉船公社的复排大队和金星大队还发现耕牛的“5号病”,死亡的有7头,经几个月的治疗始告消灭;
  1983年县被评为九江市耕牛血防工作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