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畜牧 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415
颗粒名称: 卷六 畜牧 水产
分类号: F326.3;F326.4
页数: 14
页码: 163-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拥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和适宜的饲养条件。畜牧业在建国后得到快速增长,家畜种类和数量也大幅度增加。耕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养猪、养鸡、养鹅等家禽家畜也得到发展。畜牧业得到专业化推动,通过引进良种、科学管理和防疫工作的实施,提高了畜禽的产值和养殖品质。同时,水产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利用太泊湖等水域进行养殖。
关键词: 畜牧 水产 彭泽县

内容

第一章 畜牧
  第一节 饲养
  彭泽县有丰厚的牧草资源(详见卷一第四章第三节)。还有可放养水生饲料作物的水面积5949亩。饲养家禽家畜的条件优越。
  建国前,耕牛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骡、马拉车,骡、驴推磨,是交通、运输和加工业的重要工具,生猪、鸡、鹅、鸭、兔是乡村的主要家庭副业。
  建国后,畜牧业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增长较快。民间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马、骡、驴、鹿、兔、猫、狗等43个品种;家禽有鸡、鸭、鹅、鸽等26个品种(详见《家畜家禽种类品种表》)。1949年,畜牧业总产值竟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2.1%。
  养牛 民国24年(1935)有养牛户2283户,饲养耕牛2283头。1949年有耕牛6437头,1958年有耕牛13491头,比1949年增长1.1倍,耕牛年递增率10.9%(详见1949—1985年家畜家禽发展情况表》)。1980年耕牛存栏数17116头,比1949年增长2.7倍,其中:水牛15367头,黄牛1749头 能繁殖的母水牛4690头,占母水牛总数45.4%,年产犊牛2131头,能繁殖的母黄牛545头,占母黄牛总数的47.9%,年产犊牛261头。能劳役牛11200头,占牛总数的65%,平均每头牛负担耕地面积28.58亩。1985年有耕牛16176头,其中水牛14736头,黄牛1440头。
  滨湖水牛是珍贵的地方良种。分布在棉船、马当、和团、瀼溪、泉山、芙蓉等6个乡。其中以棉船为最好。自清代以来,由江西鄱阳湖水牛和安徽省东流一带的滨湖水牛,经多年不断提优去劣,选种培育而成,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胸肩宽大,腰平腹圆。据调查,较大的役用牛,一天可耕地8亩,较小的可耕地3亩。一头中等役牛,拖木制四轮大车(车体重150公斤),载重1吨,能行8公里。
  黄牛主要集中在泉山、定山、太平、黄花、黄岭、湖西等6个乡的低山丘陵地区。据1985年调查,6个乡的黄牛总数有1161头。
  养猪 民国23年,彭泽县猪的饲养量15000头;24年养猪户15424户,养猪20051头。1949年猪饲养量2万头,存栏数13700头,每户平均饲养0.85头,户平均出栏数0.25头。1958年猪饲养量52900头,比1949年增加1.6倍,年末存栏数33900头。在饲养量中,公养数33864头,占全县总饲养量的64%。到1985年,猪饲养量发展到239000头,年末存栏数154452头,农户平均每户饲养4.7头,人均0.94头,比1949年增加11倍,每户年末存栏数3.1头,其中交售国家22285头,每户平均交售1.6头,比1949年增加12.4倍。
  养羊 1949年养山羊1500多头,1981年100头,1982年引进广丰山羊和瑞昌山羊新品种150头,1985年360头,年末存栏数164头。
  养兔 始于清朝末年,建国初期,有肉兔5000多只,1980年200只,1984年1000只,1985年仅264只。养兔业在本县尚未有发展。
  养家禽 民国23年,鸡蛋年产量70万个。24年,家禽饲养户有17352户,家禽饲养量86760只。1972年有家禽338272只;1976年禽蛋收购量82.6吨;1980年有家禽343195只,每户平均7.3只,家禽收购量47067只,禽蛋收购量1991.25吨;1985年家禽饲养量135万只,每户平均27只,年末存笼数947900只,每户平均19只,当年产蛋2239.75吨。家禽产值达3317650元,占畜牧业总产值21.1%,仅次于养猪业。
  养蜂 1984年养蜂462箱。1985年养蜂2430箱,年产蜂密84.4吨。
  1978年,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积极推广配合饲料,应用科学管理家禽畜的方法。涌现了大批畜牧业专业户和重点户。1984年12月成立彭泽县养殖业公司,为发展养殖业生产提供信息、引进良种、技术、设备、负责技术指导,组织饲料生产、供应,组织产品销售等。芙蓉乡青峰村农民叶榜元,1983年开始家庭养猪16头,1985年发展到193头,当年出售仔猪150头,出售肥猪35头,年产值7875元,纯收入4075元。芙蓉农场畜牧水产场职工袁继,1985年饲养生猪700余头,其中公猪7头,存栏架子猪170头,当年产值7.5万余元,纯收入1.12万元。太平关乡康庄村农民陈大圣,1985年养鸭3100只,出售2650只,出售鸭蛋6.5吨,当年产值22175元,纯收入12231元。太泊湖乡太泊湖村农民吴具平,养种鹅700只,年供应鹅苗4.8万只,当年产值5万余元,纯收入7500元。
  1985年,全县有畜牧业专业户19户,其中养猪专业户7户,养家禽专业户12户。专业户畜禽饲养量占全县畜禽饲养总数15%。家庭生猪的饲养量发展到239000头,从1976到1985年10年间,年递增率为8.77%。本县家畜家禽发展情况见下表:
  第二节 繁殖
  种猪改良 本县猪种最早是赣北黑猪。从外地引进10多个优良品种,1958年引进长白、苏白、约克、巴克夏等公猪。1983年引进杜洛克、改普夏等公猪,与本地的滨湖黑猪杂交,使子代缩短养殖周期,提高了生猪的出栏率和猪群的结构。据1980年调’査有母猪6323头,占生猪存栏数0.12%,'种公猪和母猪的比例为1:48.6。
  种鸡改良 1958年引进芦花鸡、九斤黄;1980年引进新布罗、白洛克、希塞斯、罗斯AA鸡、新三黄、泰和鸡、来杭鸡等新品种。
  种鸭改良 原有品种是本地麻鸭和齐毛鸭。1960年后,引进北京鸭、昆山麻鸭、绍兴鸭、康贝尔鸭、高邮鸭、金定鸭、太湖鸭等新品种。
  种鹅改良 本地白鹅,体重只有2公斤
  左右,年产蛋约30个。1976年引进狮头鹅、四季鹅、太湖白鹅等新品种。
  耕牛复壮 滨湖水牛能耐粗饲料、抗逆性强,对血吸虫病有较强的抵抗力,是地方良种。一般母牛2岁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8—20天。产后到第一次发情一般5个月,发情持续时间3—4天,.自然交配多在发情后第2天进行,第3天母牛一般不交配。发情正常的母牛-般3岁开始产仔,一直到18岁,甚至到20岁都有生育能力,多是三年两胎,
  1965年,中共彭泽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耕牛配种繁殖的决定》,要求各大队选留种公牛2头,建立配种站,县在和团乡设立耕牛人工受精站。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收效不大。据1981年调査:1981年与1963年相比,成年母牛胸围缩小7.7厘米,胸深下降4.8厘米,体高、管围变化不大。成年阉牛体高下降0.9厘米。
  第三节 防疫
  县境畜禽的主要疾病,猪有猪瘟、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水泡病等七种;牛有牛瘟、牛出血性败血症、牛炭疽、牛水泡病、农药中毒等;禽病有鸡瘟、禽霍乱等;禽畜寄生虫有蛔虫、猪肺丝虫、猪姜片虫、猪胃虫、牛血吸虫、牛锥虫、鸡条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猪瘟、仔猪副伤寒、猪丹毒、鸡瘟、禽霍乱等。在血吸虫流行区,耕牛感染血吸虫病,尤以水牛为甚;轻者使耕作能力下降,重者耕作能力完全丧失,甚至死亡。
  1950年有10个乡流行牛出血性败血症和牛瘟。死于猪瘟的生猪4000余头,占年末存栏数28%。
  1951年成立彭泽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家禽家畜的防疫检疫工作。培训基层兽医人员45人。1952年组织彭泽县防疫大队。1956年后,各公社陆续建立畜牧兽医站。1958年全县共有畜牧兽医员116人,村防疫员166人,村村设有畜牧兽医员或防疫员。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畜禽全面预防注射,每年对血吸虫病疫区的耕牛进行一次普查,并分批治疗。1985年耕牛血吸虫病阳性率由1965年的25%下降到10%;牛瘟、牛炭疽被消灭,牛出血性败血病只有个别地区还有发生。同时对市场交易、上调畜禽、肥猪收购和屠宰实行检疫。
  1960年开始实行牛、猪“三包”(包防,包医,包阉)制度。1969年实行包防、包医、包阉、包药、包赔。
  1976年到1979年4年中,猪瘟死亡分别占生猪死亡总数的40.4%、16%、15.9%、20.3%;仔猪副伤寒病死亡分别占生猪死亡总数的13.6%、22%、3.6%、4.5%。鸡瘟死亡每年约2万只,鸡霍乱死亡每年约2—3万只。
  1980年杨梓公社出现暴发性猪瘟,死亡数近1000头,其他公社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同年,棉船公社复排大队流行锥虫病,病牛有80头,死亡7头。及时发现后,省、地、县联合进行综合防治,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1983年生猪和耕牛发生“5号病”(水泡病),开始在棉船、马当、芙蓉、泉山、太泊湖等公社流行。棉船公社和马当公社的跃进、马当、杨柳3个大队有病猪2000多头;棉船公社的复排大队和金星大队还发现耕牛的“5号病”,死亡的有7头,经几个月的治疗始告消灭;
  1983年县被评为九江市耕牛血防工作先进单位。
  第二章 水产
  第一节 养殖水域
  在现有水域面积中,全县可利用水域面积只有102215亩,占水域总面积37.3%。其中可利用湖泊水域面积61578.02亩,可利用江湖溪流水域面积9661.18亩,可利用塘、库水域面积30975.85亩。1985年末,本县实际养殖面积99092亩,其中鱼种池1332.8亩,水面利用率96.9%。
  长江 在彭泽县境内的水域面积103200亩。马当矶、彭浪矶和镜子矶是彭泽县历史上捕捞刀鲚、鲥鱼、鲟鱼和鳇鱼的重要渔场。
  太泊湖 为本县第一大湖,建国初期有水域面积11.14万亩(不包括安徽省境内的1.1万亩),湖底高程一般为8.0—16.0米,最低2.5米。1981年调查,现在只有5条河流直入湖内,其它河流已从旁导流入长江。全湖尚有水域面积3.9万亩,实际可利用水而3.3万亩,水深1—3米,最大深度5米。1965年在安徽省交界处,从子午庙到龙头由l修筑一座蛤蟆墩大坝,退水时大湖水面与安徽省明显分开;涨水时又连成一片。1983年继续修建蛤蟆墩大坝(石坝),为太泊湖人工放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方湖 建国初期,在18.5米高程时,有水域面积75750亩。据1981年调查,在吴淞高程16米时,上方湖1.9万亩,下方湖2.9万亩,合计4.8万亩,是本县第二大湖。水深1—3米,最深5—6米,南北长度35公里,东西宽度2—3公里,湖除围垦外,实际养殖水面2.68万亩。在15米高程时,只有2.14万亩。枯水季节,全湖水面只有5000亩左右。从渔业水质看,比太泊湖好。1981年8月测定,湖水DO7.43毫克/升,COD2.19毫克/升,钙22.09毫克/升,碱度HGO31.07毫克当量/升。
  池塘 1981年调查,县有池塘3975口,面积共19182.72亩。其中村前屋后塘1729口4152.59亩,占池塘面积21.7%;田畈塘1119口4177.32亩,占池塘面积21.8%;山塘537口6234.18亩,占池塘面积32.5%;鱼种池361口756亩,占池塘面积20.1%。1985年实际利用池塘面积14698亩,其中商品鱼基地面积5182亩。
  河沟 1981年调查,县有大小河流水面9661.13亩。1985年实际利用面积4922亩。
  水库 1981年调查,县百亩以上水库可养面积11793.13亩。1985年实际养殖面积15680亩。全县养殖水域情况见下表:
  第二节 捕捞
  彭泽县的捕捞业起步较早。据史册所载,刀鱼的捕捞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如《说文解字》中有“䱗,刀鱼也,饮而不食,九江有之”。据《长江图说》考,汉时刘歆以彭蠡为九江。古代,人们已深知鱼性,如“春鲔”、“四月鲥”、“九月蟹”、“兴发菱兰,情生鲤”、“杨花鳖”、“霉鱼”、“秋风鳊”、“栋花风里出鲥鱼”、“春鲢、夏鲤、秋鳜、冬鲫秕”等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有关鱼类在县境内的活动规律和捕捞季节。
  建国前,捕捞区域很大,长江捕捞,上通鄱阳湖,下串安徽省东至县香口镇一带,主要在马当矶、彭浪矶和镜子矶境内。太泊湖和方湖,水草茂盛,鱼类天然饵料丰富,是江海洄游性鱼类和江湖洄游性鱼类栖息、育肥的地方,也是江湖定居性鱼类生长、繁殖和生活的场所。千里湖面,烟波浩渺,到处是捕鱼的场所。这里的渔民主要来自湖北、安徽和江苏三省,也有一部分来自浙江、湖南和四川等省。枯水季节,水面分为千百段落,大段由专业渔民和兼业渔民集中捕捞;小段一般由沿湖居民自捕自食。一条渔船,每年捕鱼约5—10吨,多者达25—30吨。
  以水面为生涯的渔民,除“每年编号”需要贿赂地方官吏、豪绅、渔霸外,还遭受“量鱼论仓不论秤”等的种种盘剥。渔民被人贱称为“渔花子”,粗衣恶食,生活艰辛。
  1949年彭泽县水产品总产量754.2吨,其中鱼类捕捞产量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99%。1953年2月,进行水上民主改革,提高了渔民生产积极性,添船增网,有渔船300多只,专业渔民700多人。捕捞业大发展,从1949年至1957年8年中,江湖鱼类捕捞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5%,水库养鱼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4.8%。1949年,户平均水产品32公斤,劳力平均20.4公斤,人口平均9公斤;至1957年提高到户平均水产品76.2公斤,劳力平均水产品43.4公斤,人口平均冰产品18.2公斤。
  1958年以后,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丰收,促进了渔业生产发展。由以捕捞业为主,开始以较大的速度向以养殖业为主的方向发展。1958年江湖捕捞产量比1957年减少2052.1吨,下降89.6%,比1949年减少508.95吨,下降68.2%;塘库养鱼产量却比1957年增长1.1倍,比1949年增长45.7倍。从1958年至1974年16年中,鱼类捕捞产量平均每年递减7.4%;从1949年至1974年这25年中,平均每年递减9.6%。本世纪50年代,鱼类平均捕捞年产量1102.25吨;60年代,平均年产量365.1吨;70年代,平均年产量124.7吨,80年代,平均年产量111.45吨。
  建国初期,捕捞对象以鲤科鱼类为主,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鳡、鯮、翘嘴白、青梢、黄尾鲴、赤眼鳟、花骨等;此外,还有长吻鮠、鲶、黄牙丁、火烧鳊、鳗鲡、黄鳝、乌鱼等。重要名贵鱼类有鲥鱼、刀鲚、河豚、中华鲟、白鲟、鳜鱼、鳤鱼、霉鱼等,体型比现在大,青、草、鲢、鳙、 一般都有2.5—3公斤,大者25—30公斤,青鱼竟有50公斤一尾的。
  后因围湖造田,筑堤低闸,江湖隔绝,违章灭螺,工业污染和有害渔具渔法的影响,长江鱼类越捕越少,鱼体愈来愈小,青、草、鲢、鳙的数量大大下降;鳊、鳡之类,也十分稀少。而小杂鱼增多,鮠、鲶等跃而为长江的主要捕捞对象。内湖鱼类变化更大,堤闸堵塞了江海鱼类的洄游,湖内的鱼类不能入江越冬和繁殖,长江的幼鱼也不能入湖育肥,幼鱼成活率不高。定居湖内的鱼类,也因缺乏生态条件,难以繁衍后代。如湖草的减少,对天然鱼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内湖定居性鱼类的组成,鲤、鲫、鲌过去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现已下降到10%以下,历史上有名的“秋风鳊”也不多见了。旧史记载的一些名贵鱼类,如银鱼、鳤鱼等已寥寥无几,或濒于灭绝,内湖的四大家鱼(即青、草、鲢、鳙),现全靠人工放苗。近10年来,每年投放太泊湖和方湖的冬片鱼种,各在100万尾以上。
  长江的中华鲟和白鲟,过去常有捕获。白鲟大者100多公斤,中华鲟300公斤左右。现在一般只有25—30公斤。刀鲚和鲥鱼也大大减少,过去一条罾船,每年至少能捕刀鲚200—300公斤,最高年成,棉船水产场的外江捕捞队,在庄兴洲(即复排洲头)放刀鱼流剌网,一天捕5吨多。鲥鱼产量,过去一条船年产150—200公斤,全县可年产20—30吨。1985年彭泽县渔类捕捞产量7515吨,比1949年减少670.95吨。
  捕捞 建国前,渔业生产都是单船独筏的,工具以小型为主,如麻网、小围网、撒网、钩卡、鱼鹰、花篮等。
  1952年经过水上民主改革,渔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添置了一些大型网具,如拦河罾等,1958年办起了国营和集体的专业渔场,渔具渔法大有改进。使用最多的是剌网类渔具。这类渔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劳动强度低,作业范围广,渔获个体整齐、质量好,受渔民的欢迎。彭泽县常用的渔具有如下几种:
  定置式剌网 有麻网、丝网、脚网、撒腿剌网、三层剌网、框剌网等。麻网又叫线网,一般在8—10月使用,可捕捞〓类、青鱼、草鱼、鲢和鳙等。丝网又叫䱗条网,全年可用三层剌网和框剌网,也可全年使用,功效较高,能捕鲢、鳙;草、青、鲤、鲫、鳊、鲂、鳡、鲶、鳜、倒剌鲃等。
  流剌式剌网 有鲥鱼洗网、刀鲚流网等,是本县缠捕刀鲚和鲥鱼的重要渔具。
  围剌或剌网 作业于鱼类集中的水域。太泊湖的腰合网,在本省较为有名,是太泊湖下半年捕鱼的重要渔具之一。
  拖剌网 如太泊湖的风网,又名兜网。主要是剌捕底层鱼类。由两船配合作业,捕捞强度大。但受风力限制。在太泊湖的捕捞业中,风网能把惊散的鱼群收拢,提高作业产量。风网捕捞强度大,能把大小鱼一把捞,轮捕轮放的湖泊,控制使用。
  网具材料 50年代以前,以苎麻为主。60年代后,已逐渐为锦纶和胶丝所代替。
  还有围网中的大拖网,张网中的缠网,一般在下半年使用。敷网中的拦河罾,一般在3—5月和7—12月中用于河口捕捞。行罾,除冬季可以长期作业,是本县捕捞刀鲚和䱗条鱼的主要网具。船头罾可常年作业,也是捕捞刀鱼齐和䱗条鱼的工具。为方湖下半年的主要捕捞工具之一。抄网类的推虾网和抄虾网,前者是6月的捕虾工具,后者多用于3—5月和7—9月。
  还有“赶、拦、剌、张”联合渔法的定置网。1973年瀼溪水库用这种网具,一一网产量达65吨。钩具中的拖钩、滚钩,杂具中的旋箔花篮等,近年已逐渐减少。两个国营水产养殖场,60年代初,至少有鱼钩40至50万张,现在只剩下几万张了。鱼鹰早被淘汰,撑篙网和花篮,现在仅存于沿湖的个体户和小水产的捕捞业中。
  太泊湖和方湖过去还盛产天鹅、野鸭、大雁等7种主要经济水禽。全县有雁铳40至50支,现水禽资源遭到破坏,原来的猎捕工具已废弃无用。
  渔法也不断变化,过去一般是单项作业,现在多采用联合作业。典型的是“赶、拦、剌、张”综合渔法,将要捕捞的水面,分为若干赶区,每个赶区,先以拦网拦断鱼类的退路,再用垂直于拦网而又互相平行放置的赶网,将赶区划分成若干个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的“鱼道”,把常年生活在淌水区里自由活动的鱼类,用网具限制在一个三面封闭的小水面里,网具、白板或其他赶鱼工具(如声、光、电的效应),在水域中产生的影响和声响,使鱼类受惊,四处乱窜,最后沿着人们预设的“鱼道”,从开口逃出赶网区,进入预设的张网。这种渔具渔法,可以解决水面开阔,阵线长,湾汊多,水深、底形复杂,障碍物多造成的捕捞困难,提高复杂地形水域的捕捞效果。
  第三节 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比较缓慢。1949年,全县养殖面积只有84亩,养殖产量只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主要还是蓄养。建国后,农田基本建设,改变了水体自然面貌,利于水体的综合利用。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1949——1957),是天然捕捞业大发展的兴旺时期,也是淡水养殖业的蓄养时期。
  第二个时期(1958—1969),长江捞苗有一定的发展,淡水养殖业由蓄养发展到人工放养,是本县的渔业生产从以天然捕捞为主发展到以养殖为主。
  第三个时期(1970—1977),是湖泊养鱼的开拓时期。两湖水产品产量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55.5%,最高年份占全县63.3%。从1972—1977年6年中,两湖为国家提供商品鱼2124吨,占全县国家水产品收购量的94%,收购商品率66.9%。
  第四个时期(1978—1985),是彭泽县淡水养殖业深入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后,养鱼专业户和家庭养鱼户发展,大、中、小水面齐开发,全民、集体、个体和联营一起上,在普及科学养鱼,建设鱼种基地和饵料基地,鱼病防治等技术实施方面有较大进展。1985年,全县已利用养殖面积99092亩,水面利用率96.9%;鱼种池面积占池塘面积的比例由1981年的3.9%提高到9.1%。本县淡水养殖业从粗养向精养发展,1985年,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力有1659人,其中专业劳力1165人。全县有乡镇渔业劳力790人,其中:渔业专业劳力291人。有专业国营渔场2个,职工780人,其他国营性质的专业渔场3个,职工89人。有乡镇专业渔场19个,职工305人。有家庭养鱼户906户,养殖面积1305.8亩,成鱼产量78.25吨,其中乡镇家庭养鱼户868户,养殖面积1282.8亩,成鱼产量76.6吨。乡镇养鱼专业户117户,养殖面积9039.1亩,成鱼产量272.6吨。1985年水产品总产量2250.85吨,比1949年增加近2倍,平均亩产22.7公斤,其中池塘平均亩产41公斤、商品鱼基地42.1公斤,湖泊12.6公斤,水库29.5公斤,河沟49.5公斤,稻田养鱼35.5公斤。
  鱼苗、鱼种鱼类品种,境内有13目24科68属95种(详见《彭泽县鱼类区系名录表》)。主要经济水产品有鲤、鲫、鲩、鲭、鲢、鳙、鳊、鲂、〓、鳡、鳤、鲴、䱻、赤眼鳟、鲥、鲚鲟、鳇、银鱼、河豚、鳜、鲶、鲲、鳢、〓虎鱼、鳗、鲡、黄鳝、泥鳅、虾、蟹、龟、鳖、螺、蚌、蚬等。
  1958年以前,苗种来源直接取于湖泊和长江。鱼类繁殖季节,束草为巢,放入江湖引卵育苗;鱼苗汛期,灌江纳苗。苗种的组成,全部是自然混合苗种不分,家鱼野鱼共养。
  1957年开始设弶网张捕长江鱼苗。当年生产长江鱼苗6855万尾,除满足本县自己育种需要外,主要销售于广东、福建两省和赣南的南康、瑞金等地。
  1958年,县水产养殖场、太泊湖水产养殖场、芙蓉农场、棉船水产场、马当水产场和芙蓉水产场张捕鱼苗有捞棚108个,捞网1400多个,劳力648人。接着又从湖北等地引进双层网、双袖网和大口捞50个,芦柴网120个,全县开挖鱼种池178亩,其中国营150亩。同年生产长江鱼苗1.4亿尾,冬片鱼种800万尾,成活率29%,首次自己培育冬片鱼种。1960年生产长江鱼苗8.5亿尾,为历史最高产量。60年代后期,长江鱼类资源衰退,每个捞棚的鱼苗产量下降到150万尾左右。
  “文化大革命”期间,专业渔场分合无常,原设置的张捕工具,如木桩,茅竹和弶网等,丢失和损坏很多。1972年全县只有捞棚19个,捞网950个。到1980年全县只剩3个捕苗点,即棉船水产场、芙蓉农场和红光渔业队。有5个棚,230个捞网,年产鱼苗约300万尾左右。棉船的捞棚,在1983年破圩时,工具全部冲失,迄今未恢复。
  1969年,县水产养殖场,把水缸改装成孵化缸,当年孵化草、鲢、鳙鱼苗120万尾。1974年太泊湖水产场建设了一套自动化的孵化环道,有产卵池1个,31平方米,环道3个,81平方米,生产能力为年产鱼苗13000万尾。1975年孵化草鱼苗40万尾,成活15万尾,1985年生产鱼苗3050万尾。
  1981年,县水产养殖场换水缸孵化为环道孵化,兴建产卵池2个,104个平方米,环道2个,77平方米。年产鱼苗12000万尾,当年孵化草、鲢、鳙鱼苗1000余万尾。1985年生产鱼苗4989万尾。
  县水产场和太泊湖水产场,每年还人工繁殖鲤鱼苗(普通鲤、荷包红鲤、兴国红鲤、杂交鲤、散鳞镜鲤)和团头鲂鱼苗约500万尾左右。
  1985年全县鱼苗总产量9488万尾。其中长江鱼苗843万尾,人工孵化鱼苗8545万尾。
  苗种 1958年后,开始分段培育。每年从5月上旬到7月底,在长江设弶网捞苗,所生产的“水花”(极小的鱼苗)除直接销售外,留部分培育鱼种。有的经10—15天的培育,长到3厘米左右,俗称夏花,便出塘销售。有的将夏花继续分塘饲养,再经过4—6个月的培育,长到13厘米左右,再出塘销售,称冬片。夏花鱼种一般采用豆浆培育法,冬片鱼种一般采用混合饲养法。本世纪70年代末,县水产场利用鱼种池种稻淹没肥水法培育冬片鱼种,也取得良好效果。夏花鱼种产量,每亩约10万尾上下,成活率50%左右;冬片鱼种产量,每亩1万尾左右,或培育4—5寸大规格鱼种4000尾左右,成活率60—80%。
  1972年太泊湖水产养殖场扩建鱼种池120亩,使冬片鱼种产量由1971年70万尾提高到180万尾,引起省水产局的重视,1974年江西省大湖养殖会在太泊湖召开。当年全县鱼种池增加到358亩,其中国营277亩,比1958年增长一倍,同时,两个国营水产养殖场开始培育二龄鱼种。
  1978年后,鱼种培育由专业渔场扩展到专业户,例如:1980年东升乡畈上村毕桂春等4户农民,开始承包池塘培育鱼种,每年销售夏花鱼种约20万尾,冬片鱼种10万尾左右。1985年毕桂春等5户农民,承包鱼塘4.5亩培育鱼种,渔业总收入6000元,纯收入4120元,劳均纯收入824元。
  1978年县水产养殖场利用鱼种池种稻培育鱼种。每年投放0.8—1寸夏花1.5万尾,混养比例:白鲢占55%,花鲢占15%、草鱼占30%,40天不必投饵施肥,也不要拉网,鱼种规格达3.5寸以上,成活率80%。
  1980年县水产养殖场和余家堰水库用网箱培育鱼种。县水产养殖场平均每平方米生产10厘米左右的鱼种821尾。余家堰水库平均每平方米生产13厘米左右的鱼种52尾。
  1984年东升乡畈上村进行“田塘库”一条龙的稻田养鱼试验,利用早稻田搞鱼稻兼作,待收割早稻时,把田鱼转入塘库饲养。平均每亩可收获3—4寸草鱼、鲤鱼种397尾,最高的每亩收获鱼种533尾。
  芙蓉农场利用地下温泉水兴建罗非鱼越冬池两座,1979年建一座210平方米,1984年一座340平方米,合计550平方米,年生产罗非鱼种能力约10万尾左右。现仅年产罗非鱼种5万尾。
  1985年全县有鱼种池1332.3亩,其中国营647亩,比1958年增加4.7倍。鱼种产量1070.5万尾,比1976年增长90%,比1980年增长36%,其中,大规格鱼种312万尾,比1977年增长56%。
  成鱼养殖 池塘养鱼,建国初期,在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从1949年到1958年以前,主要是蓄养。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为人工精养。1964年,池塘养殖面积5097亩,占淡水养殖面积73.4%。70年代后,湖泊养鱼突起,池塘养鱼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1977年池塘养殖面积只占全县淡水养殖面积5.2%,池塘养鱼产量仅占全县养殖产量17.8%。1978年后,本县兴建了一批商品鱼基地,养鱼专业户和家庭养鱼户不断涌现,对普及科学养鱼,推动池塘养鱼,变粗养为精养发挥了作川。80年代,池塘养鱼在淡水养殖业中的地位,又开始回升。1985年全县池塘养鱼产量660.65吨,占全县水产品养殖总产量30.4%,平均池塘亩产45公斤。同年全县有商品渔基地5333亩,其中投产的有5182亩,产量268.2吨,占池塘养鱼产量的40.6%。商品渔基地平均产量42.1公斤,最高产量平均亩产160公斤。
  养殖对象,1958年后,长江捞苗发展,养殖品种,逐步稳定,主要养殖对象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个品种。70年代后,从外地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如兴国红鲤、婺源荷包红鲤、散鳞镜鲤、日本白鲫、团头鲂、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等新品种。
  饲料,主要的青草、粪便、化肥、糠、麸、饼类(菜饼、棉饼、麻饼)等。1978年引进高效植物饲料苏丹草和宿根黑麦草等。
  湖泊养鱼 1969年太泊湖和方湖开始灌江纳苗,增殖大湖水产资源。
  1971年太泊湖开始采用人工放养和灌江纳苗相结合的方法增殖水产资源,投放长江水花3000万余尾,1972年在太泊湖投放冬片鱼种212万余尾,夏花300万尾、末江水花980万尾。在方湖投放冬片鱼种15万尾。
  1973年太泊湖鱼产量325吨,比放养前增长2.1倍,创造了自己捞苗、自己育种、自己放养、自己捕捞,回放大规格鱼种的基本经验。
  1974、1975年太泊湖、方湖列入九江地区大湖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建设项目。
  1976年太泊湖因草鱼投放比例失调,致使青鱼和草鱼流行烂鳃病和肠炎病,死亡不少,延续两年病情才得以控制和消灭。
  1979年中央投资在方湖建设连片精养鱼池1000亩,在太泊湖建设连片精养鱼池500亩。
  1981年县水产养殖场与中国养殖公司和江西养殖公司联营,加快了方湖的渔业基地建设。
  1981年5月至10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傅冬根、雷汉兴等在太泊湖调查鱼类生长期饵料生物状况,认为太泊湖鱼产力为每亩28.26公斤,测得主要技术参数为:浮游植物量平均2.3mg/L(0.99—3.18mg/L,浮游动物量平均11.31mg/L(2.7—37.9mg/L),底栖动物量平均288.78/gM²(208.29—427.08g/M²),水生维管束植物量372.2g/M²,总磷量0.015mg/L,总氮量0.27mg/L。
  1983年太泊湖水产养殖场在老河口建设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大坝及钢筋铁棚1950米,高4米,拦栅面积120平方米,亭子坎躺笄99米,面积400平方米,为太泊湖大面积精养高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1985年又在新河口建立式钢筋笄拦鱼栅,宽33米。
  1985年全县湖泊成鱼产量802.55吨,占全县养殖总产量36.9%。
  两湖成鱼产量在全县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在人工放养前60年代,平均为47.9%(36.1—59.1%);在人工放养后,70年代,平均为53.7%(37.5—62.1%)。80年代,两湖的鱼产量,虽然与70年代相近,但是,由于群众养鱼发展,两湖鱼产量在全县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32.8%(19一46%)。
  水库养鱼 瀼溪水库,1971年开始养鱼,投放冬片鱼种50余万尾。1972年投放冬片鱼种50万尾。1972年成鱼产量25吨,1973年成鱼产量125吨,为历史最高产量。
  余家堰水库1975年开始养鱼,投放夏花鱼种150万尾,1977年成鱼产量70吨。
  1985年全县水库成鱼总产量465.45吨,占全县养殖总产量21.4%。
  河沟养鱼 棉船夹江,本世纪60年代最高产量30吨。70年代,每年投放冬片鱼种为10—20万尾,年产量只有5—15吨。
  芙蓉夹江,1965年成鱼最高历史产量55吨。70年代,每年投放冬片鱼种为12—16万尾,成鱼产量只在10—30吨。
  定山乡时家湖(现成河套),养殖水面100多亩。1985年由农民时冬初、时耀初和范执银三户合伙承包,投放冬片鱼种4.5万尾,收获成鱼1.5吨,纯收入5400元,渔业劳均收入1800元,比全乡户平1380元增加30%。是全乡劳均520元的3.5倍。
  1985年河沟养鱼产量244.6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1.2%。
  稻田养鱼 1984年东升乡販上村利用早稻田进行鱼稻兼作,每亩投放红鲤鱼夏花1000尾,草鱼夏花500尾,经60天培育,早稻收割时397尾转入池塘饲养。成活率平均27.6%,最高的成活率56.2%。养鱼的稻田,谷粒饱满。
  1985年,东升乡販上村农民汪月明,一亩稻田进行“两稻两鱼”兼作,两季稻谷产量798公斤,成鱼产量14.3公斤。
  放养螃蟹 太泊湖和方湖的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历史上曾因其特别大而著名。每年秋冬之交,大量上市。有“养麦花开蟹正肥,九月团脐下月尖”的俗语。太泊湖和方湖建闸前,年产量约11吨左右。两湖造闸后,资源衰退。1975年螃蟹产量只有2.45吨。1976年开始人工放苗。连续几年从上海崇明岛采苗,路途遥远,车运时间较长,蟹苗成活率低,1979年,方湖投放蟹苗17.5公斤(每公斤16万只)。1980年,螃蟹产量只有250公斤。1981年,组织空运,提高了螃蟹成活率,效果显著。太泊湖和方湖共投放蟹苗100公斤,1982年,生产螃蟹15吨,创历史最高产量。近年两湖螃蟹产量,徘徊在2吨左右。捕蟹的工具有蟹网、蟹笼、蟹绳、箔网和灯光照捕等。
  河蚌育珠 1969年县水产养殖场开始育珠,1969—1970年共生产手术蚌4000个,1971年取珠3.2公斤,是江西省生产和出售珍珠的第一个单位。1973年江西省水产局在本县水产养殖场召开育珠现场,本县代表解割了两个1970年11月接种的手术蚌,一个取珠65粒,重4.9克,——个取珠54粒,重6克。并为与会代表进行现场技术操作表演,从切片到手术蚌成功,需要20—50分种。
  1974年县水产养殖场为省开办育珠培训班。1975年江西大学生物系中共党总支副书记余文藻和邓宗觉教授带领76届水产班学生到水产养殖场实习。
  1981年育珠生产大发展。育珠单位由1个扩大到沿江滨湖地区15个社(场)35个单位。1981—1982年共生产手术蚌252720个,等于1970—1980年生产手术蚌总数的4.8倍。1983年珍珠总产量220.4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是年,县水产养殖场技工钱通开等进行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1982年繁殖幼蚌15万只投入生产运用。
  1982年县水产局助理工程师杨子灼在1970年进行象形珠试验的基础上,用4龄的三角蚌作手术蚌,以一枚高4厘米、宽3厘米的浮雕塑料毛主席像章为核模,历时158天,培育出一枚重0.25克的珍珠毛主席像章。珍珠层厚0.4毫米,除衣领下缘不够光洁外,其他部分,轮廓清楚,晶莹夺目,形象逼真。
  第四节 渔政管理
  县内水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建国前人烟稀少,人们的社会活动不致于影响鱼类的繁衍生息。建国后,经济建设发展,渔业科技进步,渔具渔法日新月异,渔业生产能突飞猛进。加上农业上垦荒扩种,农药使用,造成水质污染,水域生态环境变化,渔政管理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1958年9月,县人民委员会,由县长高加保颁布(58)会秘字070号布告,对泥里龞、潭家堰等湖放养鱼和对上方湖、钓鱼台、马胡、游湖等处插拼取鱼管理作了具体规定,并实施奖惩办法。
  1964年6月,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草案)》,保护与增殖水产资源,列入渔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文化大革命”中,《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草案)》的贯彻遭到夭折,擅自围垦扩种,酷渔滥捕,偷鱼抢鱼的情况,屡屡发生。
  1971年10月21日,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第114号《关于加强太泊湖养殖管理的会议纪要》,明确了太泊湖的管理范围,对少数单位和个人在国家养殖湖内偷鱼、抢鱼、甚至采取放毒、爆炸等酷鱼滥捕的不法行为,规定了治理措施。1972年2月25日,县革命委员会,又明确方湖的管理体制,重申上级有关兴鱼治鱼规定。
  1973年4月11日,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颁布《关于水产养殖管理的布告》,重申国务院《水产资源养殖保护条例(草案)》的要求。县结合实际开展宣传活动,组织沿湖社队群众学习,并制订湖管公约。
  1973年12月9日,县人民法院,打击不法分子,对11月24日在方湖2号桥哄抢国家成鱼,唆使群众殴打湖管干部和职工的事件,在余家堰水库工地开庭公审,判决主犯有期徒刑3年。1973年底,两湖的鱼业生产秩序良好。
  1974年10月30日,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第142号文下发的《太泊湖、方湖水面养殖管理工作会议纪要》中,要求各沿湖社队必须有一名副主任分管渔政工作。1974年11月,江西省水产局在太泊湖召开的《江西省大湖养殖会议》上,肯定和推广了本县实行县、社、队三级专人分管渔政,每年定期召开1—2次湖泊养殖管理工作会议,采取专业巡湖与兼业巡湖相结合,禁止下湖捕鱼同组织发展社队群众养鱼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组织处理相结合的湖泊养殖管理办法。
  1979年9月,恢复水产局,并内设渔政股,配备专职渔政管理干部。1981年3月20日,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湖泊、水库养殖管理的布告》。渔政管理从内湖走向长江。1983年3月,县水产营业部收购安徽省宿松县复兴区交来的白暨豚4只,473.5公斤,江猪1只40余公斤,受通报批评。1983年9月,配备4名渔政检察员,由江西省农牧水产厅核发渔政检察员证。同时,对全县捕捞渔民进行清理、登记,建立捕捞渔民档案,重新发放渔业捕捞许可证,压缩捕捞队伍,控制捕捞程度,制止酷渔滥捕。1985年12月,瀼溪乡麻山村伍××和东升乡郭桥村伍××等3人,在太泊湖乡专业产养殖鱼塘偷放五氯酚钠毒鱼,造成经济损失近万元。县人民法院,根据《江西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有关条款,分别判处3人有期徒刑1年6个月、1年和6个月。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