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利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4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利设施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7
页码: 149-1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农田水利蓄水工程始于明代,历经明清两代共修建了57座堤坝堰塘。1950年统计时,全县共有4457座水塘,蓄水量为1453万立方米。然而,蓄水条件极差,山区常遭溪水冲毁。到了1985年,全县已建成了4279座蓄水工程,蓄水量增加到了16093万立方米,并且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到了12.5万亩。其中包括3座中型水库,19座小(一)型水库,104座小(二)型水库以及3970座山平塘。三座中型水库分别是瀼溪水库、余家堰水库和白沙水库。
关键词: 彭泽县 水利设施

内容

蓄水设施 本县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蓄水工程有资料可参考者,始于明代。据同治版《彭泽县志》记载:“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遣监人才,诣天下督修农田水利,诸塘堰可蓄泄备水旱者,各因地修治。”从旧志资料统计,明清两代共修堤坝堰塘57座。1950年统计,全县共有大小水塘4457座,蓄水量145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8万亩堰463座,蓄水条件极差,山区每遇发洪,溪漫川溢,禾苗尽没。同治版《彭泽县志》载:“县境山乡患淫雨,湖滨患水溢。”若遇久晴不雨,丘陵之乡,田地青苗仅赖塘堰库水浇灌,旱情严重之年,颗粒无收。
  建国后,本县1985年蓄水量达16093万立方米,与1949年的2829万立方米相比,蓄水能力增长近5.7倍,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约5.2倍。蓄水工程全县共4279座,有效灌溉面积1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8%。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104座,控制流域面积462.88平方公里,蓄水能力1.32亿立方,有效灌溉面积9.94万亩,保证灌溉面积8.6方亩;另有山平塘(不包括非灌溉水塘)3970座,蓄水能力0.15亿立方,有效灌溉面积4.95万由,保证灌溉面积2.84万方亩;有水堰(不包括临时挡水堰)183座,引水流量1.0秒立方,有效灌溉面积0.5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14万亩。三座中型水库简况如下:
  瀼溪水库 位于境东北部,坝址在今瀼溪乡滾溪港村,距县城东偏北35公里。1966年冬,由本县“太泊湖工程指挥部瀑溪水库指挥分部”领导施工,1973年完成全部水库枢纽工程。1981年对水库工程义进行了安全复核。因工程原设计是按100年设计、500年校核的,不符合部颁1000年校核的要求。故于1985年乂由九江市水利电力局施工队施工,进行除险加固.增加溢洪道一孔,净宽6.7米;圆形断面泄洪隧洞一座,洞径2.3米,工坝和副坝在原基础上加高2米。库内有高山峻岭,也有千亩谷地平原,山重水复,溪流纵横;集雨面积207.3平方公里。现有主副坝各一座,均为粘质土坝,主坝顶高程36米,净高23.2米,坝顶长300米。副坝高程34米,大坝高10米,坝顶长120米,闸式溢洪道一座、一四孔,净宽26.8米,坝顶高程27米,溢洪道每孔都配有一扇6.4×4”的钢筋混凝上平板闸门和20吨的电动启闭机。溢洪道最大下一泄流量为465钞立方米。隧洞两座,共长230米,直径均为2.3米,最大泄量53秒立方米。一座发电兼泄洪,一座灌溉兼泄洪。总库容49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257万立方米,调洪库容660万立方米。总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防洪面积1.5万亩。
  余家堰水库 位于县境中部偏南,坝址在湖西乡湖山村余家堰。库区四周山峦起伏,草木从生,植被良好1971年由县水电局设计,次年以革委会组织施工,1973年水库枢纽工程基本完工。工程现状是:大坝一座,为粘土心墙坝,坝长160米,橫跨两山之间,顶高峰50米,顶宽40米,沿坝顶有一道一米高的防浪墙,大坝净高29米,是本昙目前最高的土坝工程。集雨面积35.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560万立方米,闸式溢洪道一座,高程44米,净宽10米,输水涵管分高低两管,均为钢筋混凝土圆形压力管。高管供灌溉用,直径一米,进口高程为38米;低管供调洪、发电用,直径1.3米,进口高程22米,最长泄洪流量116秒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6万亩。水库的水源丰富,坝段以上共控制余家堰水系上游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已成为湖西乡水利骨干工程。渠道竣工后,沿渠全部自流灌溉,不仅可使该地区在原30天抗旱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到80天以上,还可以解决毗邻地区的灌溉问题。
  白沙水库 位于县境西部偏南的太平关乡白沙村。坝址在神暗洞两山的夹口上,1971年由县水电局设计,太平公社(今太平关乡)组织劳力施工,次年完工原计划灌溉面积2.3万后经省审査核定为1.8万亩。工程现状是:大坝为牯质土坝,坝顶,高程64米,上有一道一米高的防浪墙,顶长180米,宽3.5米,大坝净高27米,上游坝坡1:2.7左右,下游坝坡1:2左右集雨面积10.1平方公里,库容量10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0万立方米,建有开敞宽顶堰式溢洪道一座,顶高程61.3米,顶净宽20来,输水涵管为钢筋混凝上压力管,管径0.8米,灌溉、发电并用,最大泄流量88秒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土质较差,渗漏严重,加上渠段崩塌和部分建筑工程未完工,没有达到设计灌溉的亩数要求,本小型水库分布、蓄水和效益情况见下表:
  提灌设施 清代民国时期,传统的提灌工具有牛车、座车(亦名大车)、脚车、手车、均为木质。至今本县边远山区和不少丘陵地带的农民,为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使用上的轻便仍在使用,但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技艺落后,又不能灌溉大面积农田,故日趋淘汰。
  解放初期,始有机械提灌设施。1958年机械灌溉计0.15万亩,次年即增至0.78万亩,建立了少数提灌工程,用煤汽机和锅驼机为动力的抽水机,取代了一些旧式水车。60年代,由于柴油机在提灌工程上普及,机站、灌区显神通,1969年机械灌溉面积增至4.34万亩。进入80年代后,提灌的原动力,已由柴油机开始向电动机转化。1985年,全县抗阜提灌动力机1160台,计25000马力和1800千瓦,其中固定机站121座,装机192台,计10513马力1100千瓦,提水流量为27.25秒立方。有效灌溉面积10.2万亩,保证灌溉面积8.25万亩;小型喷灌动力机148台,1401马力和17千瓦,有效灌溉面积0.41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11万亩;临时移动式的机泵站点,装机820台,13086马力和683千瓦。
  引水设施 渠道(渡槽、隧洞),据1949年资料记载,全县在民国时期,原有的183座堰坝,引水流量1.0秒立方,多为拦溪堵港,截住地表自然径流,流量小,供水量少,多数只能灌百十亩乃至几亩,千亩灌区极少。引水的都是沟圳溪港,山区逢涧跨溪,即架觅渡水。不仅抗旱能力差,灌溉面积少,且一旦洪水暴发,即冲荡无遗。
  建国后,水库工程发展,大部分小堰逐年淘汰废除,引水工程亦相配套,现在全县大小渠道纵横遍布,初步形成了灌溉网。1985年统计,全县已建成引水工程(渠道,不含毛渠道)1250公里,钢筋混凝土渡槽10600米,过水隧洞5000米。其中过水量大于或等于0.5秒立方米的渠道420公里,渡槽5400米,隧洞4400米;过水流量小于0.5秒立方米的渠道830公里,渡槽5200米,隧洞820米。在引水工程中最长的渠道20多公里。因渠道的兴建,蓄灌和提灌工程充分发挥了灌溉效益。瀼溪水库灌溉,输水主要靠麻山渠道和百圩河道。麻山渠道全长7950米,最宽25米,最窄15米,深3米,沿渠架有10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人行平板桥,一座溢洪闸,一座拦水石堰。可输水灌溉东湖、西湖、中湖。并能为瀼溪乡的阳光村、麻山村以及黄花、泉山、马当等乡的部分村供水。余家堰水库至龙王庙下,全长15公里的灌溉渠,过水能力在1.2秒立方米以上。沿渠建有渡槽6座,总长660米,隧洞11处,总长1200米,使湖西乡80%的土地能得到灌溉。白沙水库建有灌溉干渠一条,全长15.5公里,沿渠建有长短渡槽7座,总长700米,在套口建有倒虹吸水桥一座,长180米。隧洞3座,总长300米,涵管长200米。太平关乡的鼓楼、灌塘、太平、望夫、大岭、康庄、新田、横山、平販等村的全部耕地或大部分耕地均能得到灌溉。
  涵闸,建国前无。今棉船、芙蓉、马当等乡,虽有一些零散矮小的圩堤,积水靠套口排出,江湖水位上涨时,就将套口堵死,以御外水入圩。套口破了又筑、筑了又破,既费工力,又危害了堤身安全。建国后,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根据轻重缓急,先后在大小圩区兴建涵闸。1981年统计,全县圩区建成有效涵闸111座,其中方湖圩区有涵闸40座,.太泊湖圩区25座,沿江各圩46座。当久雨内涝而江湖水位低于圩内时,可开闸排水使田地免受内涝灾害。亦可开沟引水灌溉。
  防洪设施 主要是圩堤,建国前后的有关情况“水利建设”节已述。这里简要介绍县内两座大型联圩工程。
  棉船圩 棉船圩,位于县境北端,原为两个相邻的“江心洲”。两洲被一条夹江隔开。民国8年(1919)始建珠琅圩,后又相继建起了“张升洲”、“鳞字号”、“复往号”三座小圩,堤身低矮单薄,堤线总长61公里,抗洪能力很低,平均每3年就有2年决口或漫顶。各堤内均无排涝设施,致使种不保收。50年代仍以原堤培修,加高加固,各圩兴建了一些排涝工程。由于堤线长土方工程量大,防讯时很困难。1962年棉船公社党委作出了联圩的决定:将夹江两端堵死,把鳞字号、张升洲、复往号、搁排洲等4座小圩合并,堤线总长由61公里减至31.6公里,缩短了29.4公里,占原堤线长的48.2%。保护人口3.5万,保护总面积8万多亩。其中保护的耕地面积由2.8万亩增至4.2万亩,是县内最大的产棉区。至1984年,堤顶高程22.2米,堤身平均净高7米,堤顶宽度7米,迎水边坡1:2.5,背水边坡1:2.5,抗洪能力提高。全圩共建排涝涵管9座,有效排涝出流量45秒立方米;固定机械排灌站13座,总装机容量3612马力和600千瓦。
  芙蓉圩 芙蓉圩,位于县境北部的芙蓉乡,地处长江与方湖之间。联圩工程分两期:一期工程于1963年至1964年,将原太字号圩和黄字七、八、九号圩的堤段,分别串联成两座大圩,形成以芙蓉河为界,两岸一边一圩;二期工程于1968年至1969年建成芙蓉大闸后,将芙蓉河两岸的圩堤延伸与大闸相连,完成了上起仁矶石,下至县城(龙城镇)镜子山的联圩工程。堤线全长12公里,堤顶高程22.3米,平均堤身净高8米,堤顶宽8米,迎水边坡和背水边坡均为1:2.5,总保护面积10.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万亩。可养殖水面3万亩。联圩内有千亩圩堤6座,百亩圩堤4座,百亩以下圩堤19座,全圩区现有外闸(向长江排水)5座,排水能力385秒立方米,大小内闸(向河湖排水)45座,固定排涝机站13座,总装机容量3160马力和115千瓦,达到了30年一遇的抗洪标准。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瀼溪水库
相关作品
余家堰水库
相关作品
白沙水库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