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41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利建设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6
页码: 147-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境长江河道、湖泊和圩堤的治理情况。通过抛石护岸、联圩并圩、生物护岸等措施控制江岸崩塌,并对湖泊进行综合治理,修筑圩堤防洪。
关键词: 彭泽县 水利建设

内容

河道治理 县境地处长江中下游,长江流经县境一段,上自湖口县界起,经红光、定山、芙蓉、龙城、泉山、马当、棉船等乡(镇、厂)下至安徽省东至县的香山。这段长江河床不断变迁,主流河道逐渐南移。如芙蓉乡的太字、江河两段8公里的江堤,仅20年时间(1952—1972)因江岸崩塌,已6次向南迁堤,损失耕地8000余亩,县城镜子山至澎浪矶一段江岸,50年代是平直,仅30年时间(1950—1986),江岸冲刷弧形大弯,江岸南移了800米,马当跃选圩是1958年修筑的,当时堤脚距江岸300米,现在不到30米。县境江岸已形成陡壁,长江主流临靠县境江岸不断崩塌。
  参照《长江中下游城陵矶至江阴室段沙道整理规划查勘报告》,控制河道南迁,本县采取了如下措施:抛石护岸,已抛石70万立方米,护岸13公里,固点守线,对原有的固点守线工程共50公里用块石护坡、适当加固,保持现状;将10座矮小分散加乱的圩堤,联并为芙蓉、棉船两座大圩,联圩并圩,缩短江岸防线42公里,增强堤防能力;大搞生物护岸,堤边种植防浪林,护岸49.5公里。严禁江岸开采块石。江岸治理工作,因经费不足收效甚微,江岸崩塌每年还在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整治江岸工作迫在眉睫。
  县境内成单独水系的河流40条、均系小溪小港无舟楫之利。建国后,尤其70年代在山区丘:陵地带,为防止山洪涨港漫川,对溪港小河进行了治理。其中工程较大的有浩山乡的岷山河、柳墅河,东升乡的郭桥河,天红乡的武山河,太平关乡的太平河和石涧河。这些河道原都是迁回弯曲,河床不稳定.不明显,淤塞严重,每遇山洪,大水漫滩,威胁着两岸农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截弯取直,疏导河床,修筑河提和开挖新河道等办法,增大了河道的行洪流量。减轻山洪威胁,扩大了耕地和保收面积。
  湖泊根治 方湖,水系复杂,流域面广,吐泄不畅,雨季易涝,涨水季节,江水倒灌。建国前,两岸田地、村落常遭水灾。
  建国后,为根治方湖水患,已在上游建成余家堰、白沙、乱石湾、聂豪山、汤家山等中小型水库200余座,起到了蓄水和调洪的作用。湖内除芙蓉联坪、芙蓉农场大坪、永乐老坪外,近年乂建成康庄、西湾榜、敖山咀等7座小圩。在方湖出口处(芙蓉丝茅咀1962年筑横坝,建成“5×4”米四孔闸桥,当时对蓄水排洪,防御长江洪水倒灌,起了一定的作用。联坪大闸建成后,只起交通作用,对渲泄上方湖的洪水还有妨碍,后又加孔。
  芙蓉联圩工程,保护耕地面积7.4万亩。保护水面3.3万亩。对方湖的治理起了很大作用,解除了汛期江水倒灌的隐患,增加了围垦开垦面积近2万亩。还使上方湖成为县内主要水产养殖基地。
  太泊湖,太泊湖的综合治理,连续7年奋战,已基本完成外围全部工程。包括圩堤10座(香口堤、南天畈堤、新桥堤、谭桥堤、花亭堤、中湖堤、茅湾堤、汪家渡堤、白字山堤,东湖堤);河渠6条(白圩河、永湖渠、白山渠、茅湾渠、麻山渠、跃进渠);排灌闸3座(跃进闸、八由田闸、香口闸);排灌机站2座(五甲阳机站、东湖机站),中型水庠和小水电站冬1座(瀼溪水库、瀼溪水电站)。这些工程的完成,使沿湖原有2万亩农田,摆脱了江水倒灌和山洪的威胁。已开发利用的面积28.3平方公里(合4.2万亩)。全湖区被内洪堤分为4部分、即东湖圩1.1万亩,西湖圩1.8万亩、中湖圩0.9万亩,下湖圩3.9方亩,其他0.4万亩。除下湖为水产养殖区,东、西、中3个圩均成为种植区。
  修筑圩堤 本县人民具有修筑圩堤防
  御洪水的经验。清同治版《县志》记载“滨水之地,度可堵之区,今筑高广场提,以防水溢……”。七时至今日,古堤无存。现有圩堤中,兴建最早的是今棉船乡的珠琅圩,建于民国8年(1919)。民国9年和10年接着又相继兴建张升洲、鳞字号、复其次是今芙蓉乡的太字号圩和黄字七号、八号、九号。这4座小圩,分别兴建于民国5年、10年、11年、19年。据1949年统计,全县共有圩堤20座,保护耕地面积5.66万亩,堤坡高度一般为2至3米,少数堤段4米,堤身单薄,堤顶高程在17至18米(吴淞高程),抗洪保证率仅30%左右,若遇较大洪水,极易崩溃。
  建国后,广筑堤坝,以防洪灾。1981年全县有大小圩堤105座,堤线总长256.5公里,保护面积17.2万亩,占易洪面积19.8万亩的86.9%。其地区分布;沿江有28座,堤线长125.5公里,保护面积10.1万亩;太泊湖有29座,堤线长66.6公里;保护面积4.2万亩;方湖有48座,堤线长64.4公里,保护面积2.9万亩。按大小划分,万亩以上的有4座;堤线长81.2公里,保护面积101万亩;千亩以上的有21座,堤线长99.7公里,保护面积5.2方亩;百亩有58座,堤线长64.1公里,保护;面积1.8万市;百亩以下的有22座,电线长11.5公里,保护面积0.1万亩。在抗洪能力上:万亩江汛堤的堤顶高程在22.5至23.5米之间,堤顶宽度在4至6米之间,千亩江汛堤的堤顶高程在21至22米之间,堤顶宽度3至4米不等。1973年,19.87米的大洪,受淹面积比1949年减少了1.97倍,1980年19.57米大水,受淹面积又比1973年减少3.9倍,与建国初比,堤防面积增加了5倍,堤防能力显著提高。
  兴建水库 解放前,本县无水库工程。兴建小(二)型水库始于50年代初,1958年,在今黄花乡的汪家垄、东升乡的新屋垄、定山乡的张家山、黄岭乡的聂家山、乐观乡的椿树分别动工兴建小(一)型水库。1959年小型水库由原来的3座增至16座(含小(一)型水库5座)。总库容由原45万立方米增至143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由原0.15万亩增至2.95万亩。70年代,是本县大兴水利工程的鼎盛时期,小(一)型水库增至13座,小(二)型水库增至47座,国家投资累计增至192.1万元,年均19.21万元,群众投工折款累计增至649万元,年均64.9万元,总库容达到3062万立方
  米,有效灌溉面积6.04万亩。1970至1985年,全县小型水库由60座增至123座(小(一)型19座,小(二)型104座),有效灌溉面积达6.48万亩。
  中型水库始建于60年代末,1966年冬,潔溪水库,破土动工;1971年白沙、余家堰二水库同时兴建,累计完成国家投资525.76万元,自筹资金76.98万元,群众投工折款207.41万元。工程效益为:有效灌溉面积3.9万亩;小水电站3座,总装机6台1590千瓦,年发电300多万度。
  1958至1985年,国家投资累计为1018.32万元,兴建中小型水库,年均36.36万元,群众投工折款累计1044.41万元,年均37.3万元。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