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彭泽棉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39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彭泽棉花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9
页码: 124-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境内土质肥沃,适宜于植棉,历史悠久。建国前主要使用“小籽棉”,品质较差,产量低,但建国后通过政府支持和技术推广不断改良。棉花生产逐渐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灾害防治、新品种选育、成本核算和加工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彭泽县 彭泽棉花

内容

第一节 生产
  境内大部份地方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宜于植棉,素有“赣北棉乡”之称。据旧县志载:明代万历壬辰科进士王演畴在《农桑辑要》中,即有他关于棉花栽培管理技术的介绍。据此推测,万历二十年(1592)本县即已植棉,距今至少有394年的植棉历史。
  建国前,彭泽棉区分布在今太平、定山、天红、湖西、芙蓉、黄岭、黄花、泉山和马当等丘陵地带。棉花品种为小籽棉(中棉),纤维粗短,不适宜纺织细纱。当时农村中大多数农户,都备有木质纺织机具,所产棉花多用于自纺自织土布留以自用。少数商贩,在太平、县城、马当等集镇,开设棉行,收购籽棉,运往南昌、丰城、九江、武汉、安庆、南京等地销售。
  民国37年(1948),原江西省农业院在芙蓉乡七号圩兴建“赣北棉场”,引进纤维品质优良的“岱字14号”良种,在芙蓉、江北(今棉船乡)等圩区和附近丘陵棉区推广,以取代劣质的“小籽棉”,岱字棉即群众中流传的“改良棉”。当时由于植棉技术落后和水肥俱缺的原因,植棉面积扩展缓慢,产量亦低。根据《江西年鉴》和《江西通志》资料,将建国前几个年份的植棉面积及产量情况综合列表如下:
  建国后,政府为了扩大植棉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支援国家工业建设,采取了进行棉田基本建设,改善棉花生产条件。组织农民加高加固防洪堤坝,开挖排水沟渠,建造水库塘堰和排灌机站,深翻改土,平整土地等一系列措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棉田已达10万余亩,占棉田总面积的62.5%,彻底改变了过去望天收的落后局面。
  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多种棉,种好棉。棉农口粮由粮食部门统一调拨,平价供应,保证棉区口粮不低于粮区,超产棉花,还发给奖励粮(大米)。国家在各棉区,普遍设立棉花收购站、点,方便棉农售棉,价格合理,现款支付。此外,还有超产棉花奖励木材、化肥、发给布证和预购定金等,给棉农以各种优惠。
  推广植棉技术。1949年人民政府即把原“赣北棉场”扩建为彭泽棉作试验场,划给试验用地300亩。1955年改棉作试验场为彭泽棉花试验站,科技人员由原来3名增加到10名,开展了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防治的试验研究。县、乡两级都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培育出“彭泽一号”、“鼓泽三号”、“彭泽四号”等棉花良种,研究和推广了棉叶跳虫、金刚钻主要病虫的防治措施和棉田两熟栽培双高产的技术。
  棉田基本建设的逐步完善,对棉农各项政策的落实,科学植棉技术的普及应用,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棉花生产发展很快,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63年,全县植棉面积已达到13万亩,比建国前增长了五倍;总产皮棉达到143000担,比建国前增长了23倍;平均亩产皮棉55公斤,比建国前增长了2.5倍。在全国各产棉县中,单产仅次于浙江慈溪县和上海南汇县,名列全国第三。先后有吴宣文、江善讲荣获全国植棉模范,徐积连、吴继成等荣获省植棉模范的光荣称号。
  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迅速提高,显示出棉花的经济效益比其他作物要高,“要发家种棉花”的民谣,在全县农村广为流传。一时间,出现水田改旱地植棉和山区扩种棉花的热潮。到1970年,全县植棉面积达187500亩,全县22个社(场)除杨梓、太泊湖、上十岭是以产粮为主外,其余社场均是以产棉为主或半粮半棉。十年动乱期间,亩产皮棉徘徊在40公斤上下。其中1971年全县城乡正忙于搞突出政治的“讲用”,防治不及时,造成减产,遭暴发性棉蛉虫危害,皮棉总产下降到78000担,亩产只有23.5公斤,损失产量4—5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植棉技术服务工作:把原县农业局种籽站扩建为彭泽县种籽公司,满足农民对良种的需要;开展全县土壤普查,掌握全县各种土壤所含各种养分状况,为因土施肥提供依据;推广大片油菜、棉花营养钵移栽,既大幅度增产油菜籽,提高棉油经济效益,又为棉花提供大量饼肥,为棉花高产创造条件;改革不合理施肥技术,做到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氮、磷、钾和硼配合;开办植保公司,向农民承包棉花治虫任务,解决劳力不足的矛盾等。棉花生产出现了一个崭新局面。1982年全县16.2万亩棉地,总产皮棉首次突破了20万担大关,达到26.3万担,平均亩产81.5公斤。1984年以来,棉地稳定在15.2万亩,总产皮棉保持30万担上下,平均亩产皮棉超过90公斤,部分高产地块,亩产皮棉已突破了150公斤大关。据1985年统计,全县亩产皮棉150公斤以上的农户有483户,总产籽棉5000公斤以上的农户有36户。
  在发展棉花生产的同时,还重视棉产品的综合利用,如棉油脚制肥皂,棉籽壳培植香菇,棉仁饼加工配制饲料,棉短绒制卫生纸等投入生产。本县已列入全国72个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棉花将朝着基地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成本
  1978年后,农业经济的成本核算工作受到重视。4月,县计委、农业局、商业局,联合组成调查组赴马当公社跃进大队第一、二、八生产队,对1977年棉花生产成本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这三个生产队共种棉花681亩,平均亩产皮棉28.4公斤,每亩产值66.91元,每亩物资费用32.67元,每亩投工54.4个,当时工价0.445元,每亩总成本56.76元,每百斤皮棉成本83.60元。每亩净产值33.71元,每个劳动日净产值0.627元。
  1980年,县农业局经营管理站,组织农经人员赴圩区的芙蓉公社江河大队、丘陵区的定山公社东明、东光、响山等大队就1979、1980两年的棉花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1980年冬,县农业局经营管理站受国务院农牧渔业部的委托,先后在县棉花原种场新进八队,定山乡的响水村第九组,海形乡海形村第六组,天红乡农科所山吴组进行了棉花等项农作物成本核算试点,接着于1981年到1985年先后在新进、响水、海形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办了三个成本核算点,据三个点的投入和产出逐项记载汇总分析,每亩皮棉产量、收入、成本、利润对比情况,综合制表如下:
  第三节 品种
  建国前,本县植棉一直是用白籽土棉品种,产量低,质量差。建国后,通过三种途径选育,品种不断更新,品级不断提高,县农科部门培育新品种。1956年彭泽棉花试验站在岱字棉15号系统中选育成功优良棉种,1958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经国家品种审查委员会鉴定,定名为“彭泽一号”。1959年在国内推广,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先后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引种。以“岱字15号”为母本,以“树红”为父本杂交成另一良种,经国家品种审查委员会鉴定,定名为“彭泽三号”,荣获国家二等奖。又以同样的方法培育出“彭泽四号”,定为全国优良棉种之一,荣获国家一等奖,先后被印度、巴西、古巴、蒙古、老挝、柬埔寨、越南、阿富汗、巴基斯坦、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14国引种。
  80年代初被列为全国“四化一供”良种基地之一。国家拨出专款,在县城兴建一幢五层楼房及有配套设备的良种公司,建立了县棉花原种场和乐观、东升、江心良种基地。在此基地上,建立了3个良种轧花厂,形成产、销、加工一条龙。基地每年种植的“三田”面积达3000余亩,实行了三大体系配套。通过“三田”系统选育和提纯复壮的种子,出于原品种,优于原品种,源源不断地为本县和外地提供。
  同时,不断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如1983年夏,全县遭到特大的洪水灾害,被淹没棉地10万余亩,种植多年的当家品种“沪棉204”原种,随水漂没。当年,县种子公司派员赶赴山东引“鲁棉一号”良种750吨,繁殖更新。还发动群众自选、自育、自繁,不断提纯复壮,保持了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近年植棉事业发展迅速,精选良种,更新良种是重要环节。1984、1985两年棉花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见三十多年棉花生产情况表)。尚有部分高产地亩产皮棉突破150公斤。总产中霜前花占90%左右,一、二、三、四级优质棉占93.6%,平均等级为3.43级,长度27.83毫米,每担皮棉平均单价(未含加价)145.08元。除其他因素外,就是每年选用良种。
  第四节 灾害
  棉花生产常见的灾害有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连阴雨和干旱。每年春季(前期)和秋季(后期),如遇低温连阴雨,对棉花生产有直接危害。
  春季连续5天阴雨,日雨量大于5毫米,日照小于3小时。或日平均气温小于12℃,连续三天就会导致弱苗、死苗。棉农多采用开沟排水、喷药、移苗补栽、补秧、重种等办法战胜灾害。
  秋季连续阴雨7天,日照小于2小时,日平均气温低于20℃或日平均相对湿度78%,就会导致烂铃。秋季阴雨低温的危害大于春季阴雨低温。抗灾办法,主要是防荫蔽,改善棉地通风透光条件和摘烂桃烘干,减少损失。
  7、8月适值棉花花铃期常发生干旱,1955—1980年,25年中,伏旱有14年,平均十年六遇,伏旱与伏秋连旱有18年,平均十年七遇。每当旱象露头,棉农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有水放则放,有水抽则抽,有水车则车,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挑水浇。近年来,丘陵地区开始使用喷灌机。
  棉花病虫灾害名目繁多,建国前,历代政府漠不关心,农民束手无策。
  50年代,棉花主要害虫有棉铃蚜、地老虎,小造桥虫、棉叶螨、红铃虫、叶跳虫、盲蝽象、卷叶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圩区以棉叶螨、红铃虫、小造桥虫危害最烈;丘陵、山区则以叶跳虫、棉叶螨、盲蝽象危害成灾。1953年红铃虫、小造桥虫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发生,被害率达50%,僵瓣率达20%以上。1958年斜纹夜蛾暴发成灾。
  60—70年代以棉叶螨、红铃虫、地老虎、棉蓟马、棉蚜虫等害虫为主。棉区采取了设立病虫测报站、植检植保站、县乡两级植保公司,更新换代农药,普及防治病虫害的科技知识等有力的防治措施。没有酿成特大灾害。(详见本卷第三章第三节《作物保护》)。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和红腐病等。1964年6月21日首次在彭泽棉花试验站(在芙蓉乡芙蓉村)发现枯萎病,面积0.5亩,96株。1965年又在芙蓉和棉船发现此病。1974年县农业局组织科技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在全县植棉区进行大面积病害普查,结果发现23个植棉大队(占全县大队总数13.14%),88个生产队(占全县生产队总数5.54%),发生枯萎病,共有发病棉地397块,面积5900亩,占全县棉地8%,少数重病地块,病株率竟达70—80%。后采取轮作倒茬和严格检疫、种籽处理等措施,使危害严重的枯萎病近年得到控制。
  第五节 检验与加工
  1949年冬季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制定了根据棉花长度和品级收购、交接的规定,1950年第一次全国棉花检验会议制定了全国统一类别、品级、长度、水分、杂质为基本内容的检验规程和全国性的棉花品级实物标准。县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上级、次上、中级、次中、下级、次下、平级等七个品级和水分、杂质、长度的检验办法。
  1956年,分细绒棉、粗绒棉两大类,品级标准,皮辊棉为2—12级,锯齿棉为2—9级。1971年国家下达新棉以七个等级(另加等外级)收购,至今未变。
  检验衣分率将取样标本,通过试轧机试轧(要求不出破子,不带油污棉,棉籽毛头率要求1—2级不大于0.3%,3—5级不大于0.5%。),用5×20或1×100或2×50,得出每百斤籽棉的毛衣分率。
  检验品级 将试轧棉样压平、握紧,使棉样密度与品级实物标准表面密度相似,并通过目测、手感鉴定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加以评定等级。
  检验长度 先取有代表性棉样,双手平分,抽取纤维,反复整理成没有丝团、杂物和所游离纤维的平直棉束,尺量切线以两端不露黑绒板为准。本县棉花历年纤维长度以29毫米所占比重量大。25毫米所占比重最小。
  检验水分 使用水分测定器,每份试样约50克,根据测定结果,平均计算含水率。含水率标准为10%,超过12%即不予收购。
  检验杂质 各轧花厂均配有杂质分析机,进行杂质检验。含杂率标准皮辊棉为3%,锯齿棉为2.5%。
  棉花收购入库后,在县内进行加工。截至1985年止,全县有10个棉花加工企业,其中属于农业部门管辖,用于选留良种的轧花厂3个(即江心、乐观、东升轧花厂),其余7个厂归县供销社经营管理。这10个加工厂从清杂、轧花到剥绒、清绒,打包进仓到调运出库,全部实现了电气化流水作业。全年各轧花厂,共计轧出皮棉224990担,总产值3138万元。又每年在籽棉上剥取短绒,总产占全省2万担短绒的一半,为此省供销社奖解放牌汽车一辆。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