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3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23.3
页数: 2
页码: 113-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建国前彭泽县农业生产落后,耕作粗放,产量极低。建国后经过改革耕作制度,种植双季稻实现三作三熟,促进了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到1985年,全县稻谷总产显著增长,逐步形成了“肥—稻—稻”和“油—稻—稻”一年三作制,采用农膜育秧和油菜育苗移栽方法,推动了双季稻和油菜种植的发展。
关键词: 彭泽县 耕作制度

内容

建国前,本县农民沿袭着落后的耕作制度和陈旧的生产方式,千百年来农业生产处于落后状态。清末和民国年间,天灾人祸,连年不断,县内人口急剧下降,农业劳力也相应减少,耕作粗放,形成“田种心,地留角”的土地荒芜浪费现象。人口较为密集的丘陵地区,水田种植,一般实行“稻油连作”或“稻绿连作”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即春种水稻、冬种油菜或春种水稻、冬种绿肥。少数村旁好田,一年三作,春种早稻,秋种荞麦杂粮,冬种油菜或绿肥。旱地一般是一年两熟连作制,即棉麦、油麦、豆麦、豆豆连作制。部分人烟稀少和滨湖易涝地区则一年一作,夏种冬荒和冬种夏荒。如八保洲(今棉船乡)和芙蓉圩区的农民,耕地只种一季,夏季种些高粱、玉米、绿豆和芝麻,冬季则种些大小米麦、蚕豌豆和油菜,其余季度,田地撂荒,而以捕鱼,砍芦苇谋生。使用的肥料,全为农家肥,如茅草、塘泥、草木灰、人粪尿、山杈、湖草等。田间管理,十分粗糙,产量极低。
  建国后,改革耕作制度,栽种双季稻,实现三作三熟。1954年开始引种早稻,试种二晚,这年早稻引种面积9983亩,占全县水田总数的6.5%,亩产175公斤,比1949年中稻亩产增加了1.85公斤。试种二季晚稻15亩,共收晚稻1400公斤。此后逐年扩种双季水稻,到1956年,早稻发展到71310亩,占全县水稻总数47%,二晚扩大到37829亩,占全县水稻总数25.2%,这年共收早晚稻32813吨(其中晚稻1914.5吨),比1949年稻谷产量增加1.5倍。到1985年全县水田除留14%的面积培育晚稻高产良种外,全部实现了“二晚化”,糯稻也更换了早糯或晚糯良种,结束了千百年来只栽种一季中稻的历史。到1985年全县稻谷总产为63364.4吨,占全县粮食总产92%,比1949年增长4.2倍。
  随着双季稻的普遍种植,1964年在红光少量试种红花绿肥后也发展到大面积种植,使全县水田逐步形成“肥—稻—稻”一年三作制。自1984年起又向“油—稻—稻”一年三作三熟制发展,即在二晚收获后,移栽油菜。至1985年,全县“油—稻—稻”一年三作三熟的耕作制度,已占双季稻面积的15%。
  一年三作制,存在季节矛盾,用推广春季农膜育秧和冬季油菜育苗移栽的方法得到解决。到1985年,农膜育秧面积占全县秧田总数90%。油菜育苗移栽大面积推广,同时在棉地移栽,走出了棉油双高产的新路。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