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38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技农艺
分类号: F323.3
页数: 9
页码: 113-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建国前和建国后的耕地面积、作物分布和作物产量等情况。在建国前,农田面积较小且产量低,农民的收入和官府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建国后,农田面积逐渐增加,作物产量也有所提高,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产量受到影响下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农作物产量再次上升。至1985年,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但人均耕地不断减少。
关键词: 彭泽县 农技农艺

内容

第一节 耕作制度
  建国前,本县农民沿袭着落后的耕作制度和陈旧的生产方式,千百年来农业生产处于落后状态。清末和民国年间,天灾人祸,连年不断,县内人口急剧下降,农业劳力也相应减少,耕作粗放,形成“田种心,地留角”的土地荒芜浪费现象。人口较为密集的丘陵地区,水田种植,一般实行“稻油连作”或“稻绿连作”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即春种水稻、冬种油菜或春种水稻、冬种绿肥。少数村旁好田,一年三作,春种早稻,秋种荞麦杂粮,冬种油菜或绿肥。旱地一般是一年两熟连作制,即棉麦、油麦、豆麦、豆豆连作制。部分人烟稀少和滨湖易涝地区则一年一作,夏种冬荒和冬种夏荒。如八保洲(今棉船乡)和芙蓉圩区的农民,耕地只种一季,夏季种些高粱、玉米、绿豆和芝麻,冬季则种些大小米麦、蚕豌豆和油菜,其余季度,田地撂荒,而以捕鱼,砍芦苇谋生。使用的肥料,全为农家肥,如茅草、塘泥、草木灰、人粪尿、山杈、湖草等。田间管理,十分粗糙,产量极低。
  建国后,改革耕作制度,栽种双季稻,实现三作三熟。1954年开始引种早稻,试种二晚,这年早稻引种面积9983亩,占全县水田总数的6.5%,亩产175公斤,比1949年中稻亩产增加了1.85公斤。试种二季晚稻15亩,共收晚稻1400公斤。此后逐年扩种双季水稻,到1956年,早稻发展到71310亩,占全县水稻总数47%,二晚扩大到37829亩,占全县水稻总数25.2%,这年共收早晚稻32813吨(其中晚稻1914.5吨),比1949年稻谷产量增加1.5倍。到1985年全县水田除留14%的面积培育晚稻高产良种外,全部实现了“二晚化”,糯稻也更换了早糯或晚糯良种,结束了千百年来只栽种一季中稻的历史。到1985年全县稻谷总产为63364.4吨,占全县粮食总产92%,比1949年增长4.2倍。
  随着双季稻的普遍种植,1964年在红光少量试种红花绿肥后也发展到大面积种植,使全县水田逐步形成“肥—稻—稻”一年三作制。自1984年起又向“油—稻—稻”一年三作三熟制发展,即在二晚收获后,移栽油菜。至1985年,全县“油—稻—稻”一年三作三熟的耕作制度,已占双季稻面积的15%。
  一年三作制,存在季节矛盾,用推广春季农膜育秧和冬季油菜育苗移栽的方法得到解决。到1985年,农膜育秧面积占全县秧田总数90%。油菜育苗移栽大面积推广,同时在棉地移栽,走出了棉油双高产的新路。
  第二节 作物品种
  建国前,交通闭塞,信息不通,农作物品种多数是农民自留老化了的劣种,年复一年,无力引进和更新。
  建国后,县农业部门设有种籽公司,专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作物品种的调查、清理、发掘、培育、引进,把更新品种推广良种作为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县作物品种增多,更新换代期间缩短,促进单产的提高,兹将主要农作物品种情况分述如下:
  水稻品种,建国前一直是传统的一季稻和少量的低劣早稻,这些品种,生长期长,抗病性弱,高杆易倒伏,产量低,质量差。
  建国后,县农业部门积极从外地引进水稻良种,由一季到双季,高杆到矮杆,本交到杂交,品种增多,产量上升,特别是70年代引进的杂交水稻,从根本上改变了本县二晚低产的局面。
  杂交水稻是1975年引进的,1976年开始小面积试种杂交第一代并制种存留,增产效果显著,杨梓乡试种20亩杂交水稻,亩产平均450公斤,最高达550公斤。试种成功后逐年推广扩大。到1985年,全县种植杂交水稻91000亩,实现了二晚杂优化,平均亩产400公斤,比常规品种亩产增加150公斤左右,最高的增加250公斤以上。早杂面积也逐渐扩大。杂优水稻,县人民政府曾拔专款,培训技术骨干,组织专业队伍,从1975年起连续四年赴海南岛制种。到80年代初,本县自制良种,由县种籽公司主持,在杨梓乡建立繁殖良种基地1100余亩。制种田亩产由40公斤逐步提高到200公斤,种子纯度和质量也大为提高,每年为全县提供杂交水稻第一代良种125吨。
  其他作物种类多,品种丰富,但在10年“文化大革命”中,强调“以粮为纲”,对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一压再压,生产单一,有些传统作物几乎绝迹。1978年后,正确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安排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选留、引进各类农作物良种,品种逐年增多。建国后,本县水稻及其它作物品种列表如下。
  第三节 作物保护
  建国前,县内农民大多愚昧迷信,每遇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总认为是天神降祸,作物枯萎则认为是“发天火”、“发地火”,请道士驱邪捉鬼,祭祀神灵,少数乡村,抬菩萨巡游田间名曰“赶禾瘟”,劳民伤财。
  建国后,科学知识的普及,上述迷信活动,只成为人们谈笑的历史资料。历史上多次发生的为害极大蝗虫,近50年未遇,而棉叶蛾斜纹夜蛾在60至70年代猛发成灾后,现不多见』丘陵、坪区、山区因地理环境各异,发生病虫害也有所不同。除棉花另列专章外,将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蚕豌豆五种作物病虫害情况分述如下:
  水稻50年代的主要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虫、稻苞虫。其中稻纵卷叶虫和稻苞虫常暴发成灾,为害甚烈。病害主要是稻瘟病。境内的马路口、岭上阳、南垄阳、双槐、陶邓、柘林等地常有发生。60年代后,推行了双季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虫和稻蓟马的危害逐年加重。70年代,推广了杂交水稻,虫害以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虫、稻蓟马、浮尘子等为主,病害则以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为主。1985年,早稻的穗颈稻瘟和纹枯病,二晚的白叶病和纹枯病,在县境内大面积发生,局部地区造成的灾害甚为严重。近几年杂交晚稻在扬花抽穗期,如遇阴雨天气,常发生稻曲病。
  油菜 50年代主要害虫有菜青虫、菜蚜、猿叶虫、黄条跳䖬等。70年代以后,潜叶蝇危害甚烈,且逐年发展。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龙头病)、软腐病(烂根病)、菌核病。发病率大多水田高于旱地。80年代以后,菌核病逐年发展,成为威胁油菜最大的病害,1985年白菜型的油菜发病率高达95%以上,个别地区几乎颗粒无收。“821”油菜品种抗病性较强,其病株率仍在20%左右。
  芝麻 主要病害是青枯病、茎枯病、细菌性斑点病等,以多年连作老芝麻田发病率最高。青枯病常造成大片危害,茎枯病主要为害茎部,病株矮小,严重时全株枯萎。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叶和叶柄,造成干裂、穿孔、变形。虫害主要有蚜虫、芝麻螟蛾,次为芝麻天蛾。
  花生 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黑斑病、褐斑病等。青枯病造成严重缺苗。黑斑病和蝎斑病常造成叶片脱落,梗茎枯死。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和蚜虫。
  蚕、豌豆 主要病害是赤斑病、锈病和花叶病等。早播田多由蚜虫传播花叶病。此种害虫,原不多见,1984年从四川调进大瓣蚕豆种子时带进,现为本县豆类主要害虫。
  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本世纪50年代初,国家即着手对棉花病虫害进行防治保险,农药免费供应,指派农技人员指导防治。到互助合作时期,使用DDT、666。又将硫磺配制石硫合剂防治棉叶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防治叶跳虫等。施药工具有少量单杆喷雾器,多数则以人工用泥浆、米汤、肥皂、烟叶汁等水液,对棉叶进行洗糊,耗工多,工效低。60年代开始使用“1605”、“1059”等剧毒农药,社队成立配药站,集中管药配药,层层办培训班,传授施药技术,严格执行安全措施。治虫工具由单杆喷雾器改为压缩喷雾喷粉器。并用“西力生”、“赛力散”有机汞对棉麦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处理。70年代后期,化学农药更新换代,推广使用菊脂类和钾铵磷、杀虫脒、多菌灵、稻瘟净、富士一号、三环唑等药物防治害虫。80年代以后,防治病虫害的科学技术日趋发展,化学农药和施药工具日趋先进。防治范围,不局限于棉稻,而是遍及所有农作物。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县乡两级建立了植保公司,培训了植保专业队伍,与农户签订承包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合同。现全县拥有机动喷雾器1560台,承包防治面积14.4万亩,施药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主要病虫害均得到有效的控制,近数年,没有酿成大的灾害。
  除药物防治外,还采取“性引诱剂”、“黑光灯”、“杨树枝把”诱蛾,“三光”灭虫和越冬灭虫,培育金小蜂消灭红蛉虫,保护青蛙等害虫天敌。对危害特大虫害,用专人专机治专虫的方法予以歼灭。
  开展作物保护,有一支技术指导队伍。50年代,县农业局配有专职植保干部2至3人,各区乡农技站1至2人。60年代开始,在棉船、太平两乡,分别设立棉、稻病虫测报站,向全县发出病虫测报。70年代县植保机构和植保队伍更趋健全,在芙蓉乡设立病虫测报中心站,在杨梓乡设立水稻病虫测报站,每站配备专业人员3至5人,及时向全县发出病虫测报信息和提出防治措施。1975年,设立植保植检站,与病虫测报中心站合署办公。1984年又增设植保公司,配备专职植保员,由农牧局直接管辖,各村按农事季节,固定査虫员,设立査虫点。全县形成了较正规的病虫测报网。
  第四节 农技队伍
  建国以前,本县无农业技术队伍,建国后逐步建立起来。
  建国以来,本县曾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农业科技人员,以上十岭垦殖场、太平共大为基地培训,创办过农业中学和农村技术夜校。进行专业培训,如农业局在芙蓉乡的凤凰村开办两期畜牧兽医学习班。每年还办短期轮训向省市各种农业培训单位输送一些农技干部和学员。
  1952年,省农业厅派出农业技术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来县指导农业生产,1953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组织农业技术干部分赴各乡指导农技的推广。1956年全县七个区均建起了农业技术推广站,每站配备农技干部2—3人。尔后随着基层机构的不断变动,农技干部也随上随下。人民公社后期,各社(场)均建立了农技站,同时培养了农民技术员。1958年9月成立县农业局,管理农技干部,组织农业技术推广。
  截至1985年,全县有农业技术人员111人,其中农艺师13人,助理农艺师15人,技术员83人;另有农牧局直接管理的农民技术员45人。这支队伍,活跃在农技推广的第一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迫切需要农业技术的应用,县农技干部即按农事季节,以一事一议方法,编印农业技术小册,发到农民手中。乡农民技术员也按农事季节,一事一题编写材料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