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一 自然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326
颗粒名称:
卷一 自然地理
分类号:
P942.56
页数:
34
页码:
39-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的自然地理,其中包括了地质、地貌、山脉、水系、气候、物候、自然资源等。
关键词:
彭泽县
自然地理
内容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第一节 地质
地层 彭泽县境内地层出露基本齐全,以元古界地层为主。由老至新有:
(一)中元古界地层(距今18—8亿年),分双桥山上、下两个亚群。县境内仅有上亚群出露,分布在东南一带。其岩性为青灰板岩夹沉凝灰岩、粉砂岩,底部时有变余杂砾岩。
(二)上元古界震古系地层(距今8—5.7亿年),见于境内东部和南部。分为上、下两统:下统(硐门组、南沱组)为紫红色中粗粒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中夹含铜的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其上部为冰碛泥砾岩。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为杂色页岩、含锰结核页岩、中厚层条纹状硅质岩夹含炭粉砂质页岩。
(三)寒武系地层(距今5.7—5亿年),主要见于境内南部。分为上、中、下三统:下统(王音铺组、观音堂组)为黑色,风化后灰白色薄层炭质页岩,底部为含磷结核和黄铁矿结核含炭硅质页岩,普遍夹石煤层。上部为黄绿色页岩;中统(杨柳岗组)为深灰色泥质条带灰岩;上统(乐观组)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夹条带状生物碎屑灰岩。
(四)奥陶系地层(距今5.0—4.4亿年),零散出露在东部和南部。分为上、中、下三统:下统(仑山群)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中统(汤山群)为紫红色泥质灰岩;上统(汤头群)为灰绿色瘤状灰岩。
(五)志留系地层(距今4.4—4.05亿年),出露在境内北部。分上、中、下三统:下统(梨树窝组、殿背组、清水组)为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黄绿色砂质页岩;中统(夏家桥组、瀼溪组)为黄绿色页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上统(西坑组)为黄绿、紫红色薄至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
(六)泥盆系地层(距今4.05—3.50亿年),沿长江南岸出露。县境内仅有上统(五通群),为灰白、紫红色石英砂岩和石英砂砾岩。
(七)石灰系地层(距今3.50—2.85亿年),断续出露在沿长江一带。县境内仅有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黄龙组为灰白色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和灰白至肉红厚层状灰岩;船山组为灰至肉红色厚层状灰岩,有的为生物碎屑灰岩。
(八)二叠系地层(距今2.85—2.30亿年),出露在沿长江一带。分上、下两统;下统(栖霞组、茅口组)为灰黑色含沥青质中厚层状灰岩夹燧石条带和含燧石结核灰岩,其底部常有“鸡窝状”薄煤层(梁山煤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下部为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灰黑色炭质页岩夹透镜状薄煤层,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含燧石灰岩。
(九)第四系地层(距今200万年—现代),主要分布在境内中部和北部沿长江一带为亚粘土及砂砾层。
褶曲与断裂本县在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南缘,Ⅱ级构造单元属下扬子钱塘台坳的一部份。
(一)褶曲
1、上南冲短轴背斜:位于县城北东5公里,岩层向四周倾斜,长轴呈北东方向,长3000米,宽800米。核部地层为泥盘系砂砾岩,翼部为石灰系和二叠系灰岩。
2、岷山——猫鹰窠背斜:位于县境内北部,南西起自湖口县花尖山,向东经岷山至猫鹰窠,呈北东方向,长大于20公里,宽3—8公里(在岷山至黄土岭之间被断层破坏)。核部地层为震旦系砂岩,北西翼多被断层切割及大片第四系覆盖,两翼岩层产状正常,倾角均为20。—35°。
3、天红——老屋饶向斜:为境内主要褶曲构造。位于南部,轴向北东,西端入湖口县境内,东端至神仙洞一带。长大于25公里,宽5—6公里,核部地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两翼岩层产状正常,倾角一般为25°—40°。著名的龙宫洞风景区就位于该向斜北翼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泥质条带灰岩内。
(二)断裂
县境内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等不同方向的断裂,其中尤以北东向最为发育。
浩山断裂:位于县境内东部边缘,西南起自道士岭,经浩山乡、海形乡、东北至老屋里,并延入安徽省境内。断裂呈北东45。方向,全长大于25公里,倾向南东,倾角50°—60°。该断裂地貌上表现为直线沟,岩石(双桥山上亚群变质岩)破碎,产状紊乱。
东升断裂:位于境内东南部,通过郭桥矿区,呈北东30°方向延展,全长30公里。南端地层错断明显,片理发育,有大量构造透镜体,破碎带及其两旁有脉岩侵入。
乐观断裂:位于县境内南部,呈北东25°方向延展,全长37公里,为本县最长的断袭,明显切穿不同时代地层岩石。
黄土岭断裂:位于境内中部,呈北东20°方向延展,全长大于20公里,明显错断不同时代地层岩石。该断裂向南延入都昌县境内。
岩浆岩县境内岩浆活动不太强烈,地表未见岩体,一般呈小岩浆出露,多集中在东升东北4公里一带和浩山乡至和团地段。据不完全统计有13个种类,共计144岩脉。其中,酸性岩脉120条,中性岩脉11条,基性岩脉13条。
(一)酸性岩脉
石英斑岩脉,计49条,多分布在东升东北侧。脉宽一般5—10米,延长15—20米。岩性特征: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质为花岗结构,斑晶含量5—15%,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组成。石英斑晶常见完好的双锥体。副矿物有独居石、锴石、金红石、磷灰石。
花岗斑岩脉,计54条,多分布在浩山乡至和团地段。脉宽一般8—15米,延长30—50米,个别宽达60—80米,延长1000余米。岩性特征:灰白色,致密块状,基质为微粒花岗结构。斑晶含量20—35%,主要是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基质由长英质和白云母组成。副矿物有锴石、磷灰石、金红石、黄晶。
二长斑岩脉,计5条,分布在黄荆桥、桃村。出露宽1.5—2米,长3—5米。岩性特征:乳白色,斑状结构,斑晶含量小于10%,主要由斜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层质由大量钾长石和少量石英、白云母组成。副矿物有锴石、磷灰石。
霏细斑岩脉,计5条,见于浩山及廖家畈。脉宽1—3米,长3—5米。岩性特征:白色略带褐黄,斑状结构,斑晶由斜长石(3—5%)及少量石英组成,基质具霏细斑状结构,由长石、石英(95%)、白云母等组成。
硅化岩脉,计7条,位于建楼阳,乱石湾、冯家、中塘一带。脉宽10—25米,延长1000—4000米。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具有中粗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二)中性岩脉
石英闪长斑岩脉,,计6条,位于枫坡岭、吴家、大桃园、连鱼湾、储家、木林坑、黄荆桥。脉宽2—3米,延长8—10米。岩性特征:灰黑色,致密块状,主要物矿成分为角闪石30—40%、钾长石50—55%、石英8—10%。副矿物有磁铁矿。
石英闪长脉,计2条,位于岷山。脉宽3—5米,延长不清。岩性特征:灰黑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3—5%、斜长石55—60%,角闪石35—40%、石英5—10%。
花岗闪长斑岩脉,计3条,分布在岷山茶山场一带。主要矿物成分:斑脉为石英5—10%、斜长石10—15%、钾长石3—5%,角闪石10—15%,黑云母3—5%,基质为长英质60—70%、黑云母5—10%。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
辉石闪长岩脉,1条,位于冯家。脉宽160米,延长1000—1500米。岩性特征:草绿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阳起石、绿帘石,副矿物有磁铁矿。
云斜煌斑岩脉,计7条。位于石咀头、毛棚店、曹家一带。脉宽3—5米,长5—10米。岩性特征:岩石风化强烈,呈土黄色,斑晶由角闪石、黑云母组成,含量40%;基质由斜长石、正长石及少量石英组成。副矿物有磁铁矿。
煌绿岩脉,1条,见于雷家垄。脉宽1米,延伸不清。基质具煌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70—75%、辉石10—15%、石英8—10%。
(三)基性岩脉:辉长岩脉,计3条,分布在海形、八方周、桃园。脉宽5—10米,延长80—100米,具辉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5—50%,辉石25—30%,石英10—15%。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
辉绿玢岩脉,1条,位于桃村。具辉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斜长石。
第二节 地貌
县境内地貌形态,深受地质构造、岩性、气候、江河溪流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南东高,北西低,主要由山区和平原岗地所组成。东南部为一长形中低山区,中部是低山丘陵岗地,北部沿长江一带为冲积平原。山区占陆地面积的58.4%,丘陵占36.1%,平原占5.5%。根据地表调查资料,将其地貌景观,按形态和成因,可分为三种地貌类型。
以侵蚀作用为主的中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占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其特性是,山坡较陡,切割较厉害,形成许多“V”字形冲沟及溪流。植被发育,残坡积层很薄,特别是天红、乐观两地的岩溶地貌区,有利于降水的补给和地下径流。著名的龙宫洞就位于天红岩溶区的中部。
以剥蚀堆积作用为主的残丘垄岗 也可谓是山前台地,分布在黄花、黄岭、湖西及江边一带。地形高低起伏,一般标高在50—60米左右,其中少数不连续的孤丘,标高可达200余米。丘顶和丘脊园滑,坡度缓,一般10°—25°。地表复盖较厚,均为粘土物质;砂页岩组成残丘,对降雨下渗和地下径流不利。
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江岸及湖滨平原 主要是冲淤积作用形成的小片平原,分布在长江岸边和湖泊周围,如芙蓉、马当、棉船等地。地势低平,一般标高15—25米左右,由砂质粘土和砂砾石组成,是地表水系的汇集之地。
第二章 山脉 水系
第一节 山脉
境内群山属安徽黄山山脉向西南的余脉,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600米,主要山脉有五条:
大浩山山脉 位于县境东部与皖东至县交界处,山体呈北东—南西向,蜿蜒20公里以上,是境内地势最高、切割强烈、地形复杂的中低山区。四周群山起伏,连绵不断,为皖赣两省的天然屏障。主峰大浩山海拔859.4米,为境内第一高峰,株树檀、四谷尖、梓树岭、岷山、雷峰尖等峰均在海拔600米左右。坡度一般在30度以上。西北部和中部多数为高丘陵,海拔在300至500米之间,少数为低丘陵。
武山山脉 位于县境内西南端,彭泽、湖口、都昌三县交界处,东为群山连绵,西毗鄱阳湖畔。山体呈北东—南西方向,长5公里以上,四周山岭不断、重峦迭嶂,海拔一般为300至500米。武山主峰海拔675米,北部在县境。该区南部有高山,河谷切割较深,属高丘地区,中部主要以低丘岗为主,小山密布,北部均系低丘陵,地势较平坦。
桃红山山脉 位于县境中部,山体呈南北方向,蜿蜒长达20公里。东西二侧为低丘和平川,南连群山连绵的山地,北靠太泊湖。海拔一般在300至500米之间。主峰猫鹰窠,海拔536.6米。
马当山山脉 位于县境东北端,紧临长江南岸分布,矶头穿入江中,悬崖绝壁,形势险要,山体呈北东—南西方向,绵延达10公里。山头标高一般为100至150米。
狗头山山脉 位于县城南郊,山体呈北东—南西方向,长15公里。狗头山主峰海拔283米。
第二节 水系
彭泽水系发育,水域分布广,水资源丰富,由溪流、江河及湖泊组成,按照水系汇集和流向可分为四个流域。太泊湖流域:汇集9条河川,汇流面积656.6平方公里,占全县40.7%,由跃进、八亩田、香口三处入长江;方湖流域:汇集大小河川17条,汇流面积515.6平方公里,占全县31.9%,由芙蓉河口入江;沿江流域:是区域性分散水系,有8条通过河川流入境内,流域面积245.4平方公里,占全县15.2%;杨乐流域:汇集6条河川,汇流面积197.6平方公里,占全县12.2%,最终流入鄱阳湖。县境内成单独水系的河流计有40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瀼溪河、新桥河、七里洪、杨梓河4条,流域面积共617.8平方公里;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潭桥河、石涧河、乐观河等7条,流域面积有801.6平方公里;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殷山河、丰岭河、余堰河、码桥河、黄板河等12条,流域面积计有962.9平方公里。另有无数溪流、塘堰、港汊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依地区和季节变化而定。山区河溪流量变化大,雨期洪水泛滥,旱季干枯断流,表现为间歇性特征,主要接受降雨和地下水补给;平原岗地的河湖,其水位、流量也随季节变化很大,由每秒几百吨降至每秒0.2至0.5吨;塘堰、港汊主要是接受降雨。从整体上讲,枯期水位低,洪期水位高涨,与地下水成互补关系。主要江河湖的基本情况分述如下:
长江 长江流经县境北部地段,全长55公里,上接湖口县界,经红光、定山、芙蓉、龙城镇、泉山、马当、棉船等乡,下连皖东至县。是区域性分散水系,流域面积245.4平方公里,占全县水面15.2%。在流域范围内,江面占68.8平方公里,江中洲滩占75.3平方公里,南岸流域面积占101.3平方公里。
东河 位于县境东北部,发源于海形乡小浩岭,流经浩山乡的岷山、梅岭、柳墅等村,注入瀼溪水库,全长20公里,河平均宽30米,深2—4米。
西河 位于浩山乡西部,季节性淡水河,发源于八房周,流经乔亭、柳墅两村,在桑园阳家村北与东河汇合,注入瀼溪水库,长约6公里,河床平均宽18米,深2—3米。
南河 位于浩山乡南部,季节性淡水河,发源于岚陵,流经岚岭、新岭、柳墅三个村,在柳墅村北与东河汇合注入瀼溪水库,长10公里,宽40米。
东升河 位于县境东部,由南向北穿过东升乡中部,发源于上十岭芦峰山,上游为上十岭河,至苦栗树和本乡桃红河汇合北流经黄花乡境内,注入太泊湖。全长11公里,宽40米,深5米,季节性淡水河,洪流量为0.1立方米·秒。1974—1975年为根治水害,曾改道整修。
上十岭河 位于上十岭垦殖场东部,发源于芦峰山,下游为东升河,长6公里,平均宽4米,深1米,季节性淡水河,原系溢洪小溪,1972—1975年改造河床,成为小河。
杨梓河 位于杨梓乡,发源于西峰山,自北向南流经西峰、田丰、龙桥、杨梓、双峰、金峰、邻波等村,纵贯杨梓乡全境,向南流入波阳县境。系常流淡水河,全长20公里,最宽处10米。夏季常有洪灾。
庙前河 位于天红乡境南部,发源于武山、乱石湾、青山、坳山、产子岭等处。全长37公里,下接七里洪经太平河流入方湖。
湖西河 位于湖西乡境内,发源于岷山,全长20公里,注入方湖。
杨家塘 位于芙蓉乡东南部,为方湖支流。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8公里,深2米,水面积1.5平方公里。
马桥河 发源于龙王尖、观音岩、老窝岭、鸣山等处,全长22公里,流域面积50.9平方公里,自西向东,汇聚沿河支流,经黄岭乡注入方湖。
太泊湖 在县境东北部,为县境第一大湖,横跨赣皖两省,与长江相通,水域南起花亭堤,北至蛤蟆墩大坝,全长12公里,由操家垄、陶屯河、和团河、叶山河、荆桥河、瀼溪港等汇聚而成,养殖水面约3.3万亩,流域面积665平方公里,水深1—3米,最深处5米,是一座富营养型的湖泊,为县水产养殖基地。
方湖 在县境西部,源于武山及其支脉,为县境第二大湖,它是上方湖、刘芝湖、下方湖的总称,现在水面相连,统称上、下方湖。上方湖由太平河、永乐河、方家河、潘家河、响水沟、石涧河、横山河、黄渡河、双港河、大路河等汇合而成。下方湖由罗磨河、杨家塘、观音沟、余家堰等汇聚而成。流域面积467.5平方公里,原有水面75750亩,围垦44153亩,实际养殖水面21413亩,水深1至3米,最深5至6米,全长27公里。是一座富营养型的湖泊,为重要渔区。
天井湖 在太泊湖东面,和团乡境内,水面积497亩,常流淡水湖,一般深1.5米,最深处2.5米,以养成鱼为主,属太泊湖水产场养殖地。
菱角湖 太泊湖东面,属太泊湖支流,水面积258亩,水深1米,最深处2.5米,以养成鱼为主,属太泊湖水产场辖。
江家套 方湖支流,位于黄岭乡西部,全长2公里,宽0.4公里,最深处13米,一般4—5米,为乡养殖基地。
观音沟 方湖支流,位于芙蓉乡境内西部,长3公里,宽0.5公里,县水产场养鱼基地。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县境地处中亚热带的过渡带,湿润季节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季节 季节转换,气候有变化,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冬季(12—2月)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猛刮偏北大风,气温低,雨水少,湿度小,当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8级以上偏北大风、雨雪冰冻,气温显著下降。本县谣谚:“一九、二九,霜风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又说“大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本县全年最冷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春季(3—5月)前期低温阴雨,仍受北方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寒气较重。俗语说:“清明谷雨,冻死老虎”。后春,夏季风力大增,与较强的北方冷空气交锋,造成连绵阴雨,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气温渐升。
夏季(6—8月)初夏,风向处于过渡性季节,冷暖空气时相激荡,天气反复无常,这个时期为彭泽梅雨季节,常有洪涝发生。汛期过后,进入盛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刮偏南风,天气多晴,温度增高,日照强烈,时有伏旱出现。
秋季(9—11月)处暑过后,夏季风减弱,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九月中旬是夏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有强冷空气入侵(即寒露风危害)。后期,气候稳定度大,又容易形成云雨,气温适中,天气晴朗。晚秋时节,气温转高,出现“小阳春”天气,为时不长,即转入冬季。
日照 彭泽县日照时数的变化是夏长冬短,全年日照2043.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6%。大于10℃期间的日照为1513.4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74%,二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12.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6%,7—8两个月日照时数最高,分别为262.8小时和261.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和64%,平均每天有日照8.5小时。太阳辐射的年总量为112.54千卡/厘米2,年生理辐射总量平均值为56.3千卡/厘米2,稳定通过10℃的年总辐射平均值为35.7千卡/厘米2,生理辐射为42.9千卡/厘米2。
气温 据气象部门25年(1955—1980年)资料。全县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武山、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要比江湖平原低3℃左右。一月平均气温为3℃—4℃,为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8℃—29℃,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年较差为25℃。极端最高气温达40℃(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9℃(1969年2月6日)。日平均气温通过5℃初日,县城为3月1日,而海形、浩山、杨梓等地要推迟2天为3月3日,雷峰尖为3月12日要推迟11天。大于10℃的开始日期:县城为3月26日,海形、浩山要推迟5天为3月31日,雷峰尖为4月7日要推迟12天。小于10度结束期:县城为11月20日,海形11月11日,浩山11月8日。
本县大于0℃的积温25年平均达6000℃以上,大于10℃积温的平均值县城为5200℃,海形、浩山4700℃。
降水 据气象资料:彭泽县1956—1980年25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500毫米之间,县城1300毫米,东南山区1500毫米,平原、丘陵区为1300毫米。由于天气系统强弱不同以及季风转换迟早各异,因此年间的降水量相差较大,最多年降水量达1844.5毫米(1973年),最少年只有898.2毫米(1963年),相差一倍。雨量的季节分配亦不均匀,二季度雨量集中,为本县汛期,多年平均为59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4.2%;一季度为274.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0.4%;三季度为316.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3.5%;四季度为160.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1.9%。3至6月为春雨、梅雨季节,雨多,但雨量稳定,降水变率均小于20—30%,7月至次年2月雨量少而不稳定,故变率较大,在45—65%之间。
全年平均蒸发量1587.2毫米,蒸发量最大的是1956年1809.8毫米,最小的是1975年1295.9毫米。年内7—8月蒸发量最大,占全年29.3%,比同期降水量大1.9倍。年平均干燥度为0.6K,属湿润地区。第二季度为雨季干燥度是0.39K,为最湿;第三季度除局部地区雷雨或偶有台风影响外,多晴热天气,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土壤水分含量减少,是土壤层损失水分的时期,比较干燥,干燥度为1.36K;第四季度是本县少雨季节,干燥度达1.54K;春回大地,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气温普遍回升,降水也开始增多,第一季度干燥仅次于二季度为0.46K,比较湿润[干燥度(K)小于1为湿润,大于1为干燥1。
风向 具有东亚季风的特色,随副热带高压的节气转换,风向有明显的交替变化过程。全年最多的为偏北风,东南风。平均风速4米/秒,偏北风和东南风极大风速大于30米/秒。40%的大风出现在3、4两个月,25年(1956—1980)来几乎平均每年一次,大风的年际差异也十分明显,最多的1966年17次,而1957年为零次。大风基本类型有:冬季偏北大风,11月份起冷空气频频南下,当寒潮冷风过境时,经常出现偏北大风;春末夏初的偏南大风。每年4—6月常出现偏南大风,对棉花保苗十分有害;夏季的雷雨大风,猛烈的雷雨,多伴有强劲的大风,虽时间短暂,然风力甚猛,破坏力极大,常使作物倒伏而减产。
第二节 气候区划
根据县内不同类型地貌的气候特征,全县可分为三个气候区。
江湖平原温暖多雨区 位于县境北部,包括棉船、马当、泉山、龙城镇、芙蓉、红全县各地月、季、年降水量光、芙蓉农场7乡(场),以及定山、和团两乡北部海拔10至30米的江湖平原区。
本区的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55天左右,是全县最暖区域,大于、等于5℃的积温达4500℃—5680℃,持续天数为172天。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为3月26日—27日。本区降雨量充沛,年雨量达1300毫米以上,4—9月雨量800—9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11.3小时,光辐射强度为113.66千卡/厘米2。本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有利于棉花、油茶、二季稻种植。
中南部丘陵温和雨适区 位于县境南部,包括黄花、黄岭、湖西、太泊湖、太平关、乐观、天红等7乡以及和团、瀼溪、东升、定山、杨梓、上十岭海拔20至80米的丘陵地区。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为251天左右,大于、等于5℃活动积温为5300℃—5700℃,10—12℃积温为4000℃—4400℃,持续天数为179天左右。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为3月25日—3月29日。本区年降雨量为1100—1300毫米,4—9月雨量为700—800毫米,7—9月雨量为280—3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043.6小时,光辐射强度年平均为112.66千卡/厘米2年。本区热量条件较丰富,正常年水份也基本能满足双季稻和棉花的需求,第三季度降水不足,往往有伏秋旱发生。
东南部丘陵山区温凉多雨区 位于县境东南部海拔30至800米的丘陵山区,包括海形、浩山2乡和东升、上十岭、杨梓2乡1场的山区村以及武山山区和桃红山自然保护区。
本区热量较少,春较迟,秋寒较早,年平均气温为15.1℃。25年(1956—1980年)无霜期平均为247天左右。大于、等于5℃活动积温为丘陵山区海拔100米以下有5000℃左右,海拔400米以上的兆吉沟、小山、雷峰尖、武山、桃花岭等仅有4000℃左右,10°—20℃积温海拔100米以下小于4000℃,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仅为3000—3200℃。持续天数为155天左右,不能满足双季稻的热量要求。日平均气温通过大于10℃的日期为4月3日—4月11日。本区水分资源丰富,年降雨量达1300—1550毫米,4—9月雨量为850—1000毫米,7—9月雨量为320—370毫米。日照时数为1842.8—2043.6小时,光辐射强度偏弱。该区地势起伏较大,雨量高,湿度大,多云雾,适宜茶叶、松、杉、竹等林木生产。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干旱 干旱是彭泽县最常见的大范围的农业气候灾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25年(1956—1980年)中,有22年干旱发生,其中轻旱6年,中旱8年,严重干旱8年。依出现季节,25年中伏旱有14年,平均10年6遇,秋旱与伏秋连旱有18年,平均10年7遇,其中1958、1968、1978年,从伏到秋,滴雨未下。1978年为百年未遇的大旱,山塘、水库干涸,晚稻产量大减。丘陵地区土质差,土壤保水性能低,水利设施也不够完善,为易旱区。沿江湖平原可引江湖水灌溉,故为少旱区。
洪涝 是由连续暴雨、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或江水倒灌,与渍涝汇合,排泄不及,淹没低洼地而造成的一种农业气候灾害。全县雨季(5—7月),日雨量大于100毫米,或连降暴雨,过程雨量大于150毫米,就会引起山洪暴发,内河泛滥成灾。解放以来内涝年有1954、1956、1967、1969、1970、1973、1974、1975、1979年,平均10年3遇。1954、1973、1980、1983年四年是解放以来长江水位最高年。1980年雨季降水量比平均值少,出现了负值,但长江水位猛涨,下游排泄不及,仍引起了江堤决口。
春寒 早稻播种期间(3月中旬—4月上旬),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天气多变,冷空气入侵后,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造成烂种死苗,称之为“春寒”。据天气过程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可分为,连阴雨低温型: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或5天以上平均温度低于10℃,日照连续5天之和小于10小时;下雪型:下雪日雪量大于、等于0.1毫米;急降温型:强冷空气过程,即24小时日平均气温降温大于、等于5度,且最低气温小于5度。25年(1956—1980)中有16年春寒,平均10年6遇。其中,一年出现二次春寒的年份有1960、1962、1963、1966、1974、1980等6年,占总次数的24%,对早稻育秧和棉花整地非常不利。本县春寒有春分寒和清明寒,凡出现在3月下旬为“春分寒”,出现在4月上旬为“清明寒”。25年来春分寒16次,占总次数的73%,清明寒6次,占总次数的27%,早稻大面积播种宜在清明前。
小满寒 “小满”前后,遇上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小于、等于20度的天气。25年中,小满寒出现了18次,其中出现在5月中旬有12次,占总次数的48%,平均二年一遇;出现在5月下旬有6次,占总次数的24%,平均10年2—3遇。小满寒最迟终止期为5月25日。
寒露风 二晚抽穗扬花期间,北方冷空气南侵,气温下降,影响晚稻正常抽穗、开花、授粉,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甚至失收。寒露风有轻重型。轻型寒露风,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小于、等于22度,主要出现在9月16—25日之间;重型寒露风,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小于、等于20度或二天平均气温小于、等于16度,其中有一天最低气温小于、等于16度,主要出现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前期,即秋分—寒露之间,对抽穗扬花期的二晚普遍有害。
秋季低温连阴雨 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连续阴雨大于、等于7天,日照小于2小时,日平均气温低于20℃或日平均相对湿度78%,极易发生烂小铃,严重时棉杆根系逐渐死亡,危害程度重于春季低温连阴雨,是县内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霜冻 以地面最低温度小于0度为霜冻指标,据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全县初霜日为11月26日,平均终霜日为3月2日,平均霜冻期114天,平均无霜期251天。境内开阔平原和高岗丘陵地带与山谷地初终霜日期差异很大,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大风 通常是指瞬时大于、等于17米/秒,相当于8级以上的风。冬季和春季较多,尤以3—4月份为最,25年中,几乎平均每月一次,其他月份不足一次。大风的年际差异十分明显,最多的1966年17次,1965年、1978年各12次,而1957年为0次。建国后风灾最严重的发生于1964年和1977年,除农作物受灾外,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冰雹 全县25年来出现2次。降雹路径有三条:一条从安徽宿松侵来,经红光、定山、太平一部分入湖口县;另一条从安徽望江县侵来,经马当、和团、浩山等乡入安徽东至县;第三条从安微望江县侵来,经泉山、桃红岭、东升、上十岭入安徽东至县境。
第四节 物候
这里列举几个通常反映季节变化的物候反映。
棉花 棉花一般四月中下旬播种。丘陵谷地排水性能好,地温回升快,播种期为4月11日至14日,应在四月上旬末中旬初开始抢畦播种;沿江平原和水改旱地最佳播种时段为4月19日至25日,应在4月中旬的晴好天气,突击播种。现蕾期出现在6月中旬。开花期在7月上旬,开花出现在现蕾后20至25天,开花至吐絮期为45至50天出现在8月下旬。全生育期170至180天。
水稻 彭泽早水稻一般3月末4月初为播种育秧期。早熟(代表品种“连糖早”)开始播种日期山区为4月17日,丘陵平原区为4月3日;大面积播种日期山区为4月10日,丘陵平原地区为4月3日。适宜移栽日期山区5月7日,丘陵平原地区为4月27日。早稻成熟期山区一般在7月下旬,丘陵平原地区在7月中旬,全生育期105天左右。中熟(代表品种“南特号”),播种期4月9日,成熟期8月7日,全生育期约150天;晚熟(代表品种“赣农3425”),播种期4月14日,成熟期8月21日至23日,全生育期约130天。晚稻,早熟(代表品种“抚州早”),播种期6月17日,成熟期10月19日,全生育期124天。中熟(代表品种“油粘子”)。播种期6月21日,成熟期10月20日,全生育期129天。晚籼稻安全齐穗日期,山区为9月10日,丘陵平原地区为9月22日,杂交稻安全齐穗日期,山区为8月25日,丘陵平原地区为9月11日。推广薄膜育秧后,早稻的移栽期提前了10天左右,相应地提早了二晚的栽插时间。
油菜 县域甘兰型早中熟品种适宜播种期应在10月中、下旬,最迟不超过11月上旬;中熟移栽油菜的播种期应在9月下旬,早熟品种应在10月上旬。移栽以11月上、中旬为宜,最迟不超过“小雪”。油菜成熟期一般在“立夏”前后,全生育期约180天。
茶叶 一般在“谷雨”时开始采摘,俗称“谷雨尖”,“立夏”后仍可采摘夏茶。
花生 4月上旬播种,下旬出苗,5月下旬开花,6月上旬落针,9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约130天。
梨瓜 催芽播种一般在4月上、中旬,6月中、下开始采摘。
红薯 6月上旬开始栽插,8月份开始抽藤,9月份开始结果,10月中旬开始收获。
杉木 2月上旬生机萌动,4月上旬萌芽,11月中下旬停止生长。
垂柳 3月中旬萌芽。下旬展叶,4月中旬开花,5月下旬枝叶扶疏。
桃树 3月初开花,6月上、中旬果实成熟。
虫鸟 如蝉,6月上、中旬开始鸣,下旬后,天气闷热,鸣叫不休,8月中、下旬绝鸣,蛇,3月上旬复苏,开始活动,12月下旬冬眠;青蛙,4月上旬见蝌蚪,下旬成蛙,5月上旬始鸣,暑天闷热,通宵达旦,鸣鼓不休,8月下旬绝鸣。
大雁12月末由北方向南方飞来,次年2月中旬又飞回北方,县境上空时常可见其返;布谷鸟5月上旬始鸣,7月上旬绝鸣;燕子3月上旬来县,筑巢、产卵、育雏,4月上旬开始出窝觅食。10月中旬燕子飞南方越冬。民谚有“蚂蚁挡路,赶紧盖屋”(指要下大雨),蜜蜂出窝,有雨不多”,“蛇出洞,有雨冲”等物候反映。
第四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据1985年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31.96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6.34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67%;林业用地120.30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1.87%;牧草地15.84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83%,水面27.01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6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7.76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66%,其它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3%。详见下表:
1985年,全县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1.36亩,劳动力负担耕地3.9亩。全县仍有3.495万亩土地尚未开发利用,其中0.557万亩宜林,2.655万亩宜牧,只有0.283万亩为石头山。
全县自然条件复杂,土壤类型繁多。据1981年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县内共有8个土壤类型、14个亚类、27个土属。
潮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江平原洲地,海拔12.7—20米之间的棉船、马当、泉山、芙蓉、红光、芙蓉农场等乡(场),总面积6.78万亩,系由长江冲积物旱耕熟化直接发育而成,地势平坦,富含钙质,耕层有机质含量1.4—1.8%,PH7.5—8.1,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水性好,潜在肥力高,速效磷5—10ppm,速效钾40—80ppm,适宜棉花生长,是棉花高产稳产地区。但所处地势低,内洪外涝威胁大,长江涨水季节常有过埂潮影响棉花生长。还有15%的砂包土、断锹砂、死粘土,土体构型不良,耕作困难,漏水漏肥严重,急需改良。
还有在东南部浩山、东升、乐观等地的谷地平原上,分布一种不含钙质、土层夹石的潮土,面积28000多亩。附近山地为泥质岩类风化物,潮土母质来源深受影响,富含磷、钾,质地适中,山青肥源丰富,水利灌溉方便,现已成为肥力水平较高的棉地。
马肝土主要在海拔20—60米的低残丘岗地上,分布在太平、湖西、黄岭、黄花,定山、泉山、马当、瀼溪、和团等乡之全部或一部,面积约96749亩,占耕地面积30%。由于两湖切割和湖港深入,垄埂相间,地形十分破碎,大部分耕层浅,一般在15公分以下,土色棕灰或棕红,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0.8—1.34%,速效磷5—8ppm,速效钾50—80ppm,PH值5.5—6.5,呈微酸性,是全县主要低产棉地土壤。因地处岗坡,凸凹不平,土肥流失严重,旱年难以灌溉。这类土壤,面积大,产量低。
水稻土 母质来源主要有下蜀系黄棕壤,河积物,湖积物,砂丘土,红棕壤等,是经过人为长期水耕熟化,改变了自然土壤成土过程,产生独特的土壤属性的耕作土壤。根据水型可分为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和淹育型水稻土三个亚类。潴育型约占水稻土总面积60%左右,分布在河湖平原和低丘岗地垄畈,结构面上有黄棕、灰棕的胶膜,地下水位适中,土层中氧化还原作用交替进行,铁锰淋溶淀积现明显,为凌柱状或凌块状结构,是全县双季稻高产区。淹育型水稻土约占总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高塝田或高排田,土层分化不明显,地下水位深,肥力较低,但生产潜力大,宜种一季早稻或中稻。潜育型水稻土,面积约占10%,主要分布在太泊湖、方湖沿岸,海拔14—16米以及山垄的低洼地段。土色呈青灰、灰蓝,一般有机含量为2—2.5%,土壤潜在肥力高,地下水位高,要注意开沟排水。
红色石灰石土 主要分布在黄岭到县城、钓鱼台到马当矶头、沿江地带以及天红、乐观等丘陵山地上,面积约30000亩。成土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物的破残积物,盐基饱和度较高,土体呈红色,PH值为6—8,石灰反映强烈,表土砾石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肥力不高,是低产棉地之一。
砂丘土 分布于红光、芙蓉沿江一带有由浅黄、黄白色的中细石英砂组成的海拔50—90米的砂丘上。由于长江水的顶托,赣、抚、修、饶、信五大河带来的泥沙,在鄱阳湖口和长江附近地带沉积下来,后受风力吹扬而形成的,面积约有16000多亩。此类土壤为浅灰黄色,质地属砂壤,漏水漏肥,抗旱力差,养分缺乏,是一种低产土壤。
酸性紫土色 主要分布在黄岭、浩山、黄花、上十岭、和团等部分中低丘上,成土母质为紫色石英砂岩或紫色长石石英砂岩风化物,常与砂质岩棕红壤呈复区分布。质地松脆,易风化,抗蚀力弱,土层浅,砾含量高,现状植被多为草灌丛,只有在山坞平缓处,土层深厚。是油桐、油茶生长的场所。
山地红壤 广泛分布于中部丘陵和东南部低山地带,是县境面积最大的林地土壤。依照海拔高度分成两个亚类,海拔400—500米以上为棕红壤,以下为黄红壤。成土母质为泥质岩类风化物和硅质岩类风化物。泥质岩类发育的棕红壤,成土块,土层较厚,矿质养分丰富,潜在肥力高,植被生长茂盛,覆盖度大,是经济林和松杉用材林的重要基地。
草甸土 分布于方湖、太泊湖、油店湖和河流低洼沼泽地带。成土母质是湖积物。有浅色草甸土和暗色草甸土两个亚类,排水好的发育成潴育型水稻土,排水不良的发育成潜育型水稻土。旱耕熟化种植棉花杂粮发育成潮土。现大部人已围垦种植水稻。
第二节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山区河网较密,且河弯曲大,河道坡陡,不便于蕴藏,加上溪流量随季节变化,不便于利用。平原圩区有长江过境水,水源取之不尽。降雨量充沛,但区域间、年际间、年内不同时期分配不均。整体占有水平,低于全省,高于全国。除长江在境内江面不计外,不同水文年产水量是枯水年,产水量有3.68亿立方,人平1330立方,亩平1150立方。偏枯年,产水量有6.45亿立方,人平2332立方,亩平2015立方。平水年,产水量有8.78亿立方,人平3174亿立方,亩平4302立方。建国后,兴建了水利工程,至1985年止,这些工程控制流域面积462.8平方公里,具备了1.77亿立方蓄水能力和77.44秒立方提引流量。用每天每亩需6立方和一个流量灌1万亩这一定额算帐,农田用水充足有余。但县境内水系破碎,河床降缓,长年径流小,已建水库大多坝低,蓄水能力有限,虽有少数条件尚好的,淹没损失又大,经济价值不大。全县有40条大小河流,长年开发理论蕴藏量计有4546千瓦,实际可开发量只有1466.3千瓦,是开发利用系数的0.32。水能储藏和开发受到极大限制。
地下水资源 县内地下水面积共有966平方公里,总储积量每年是4196万立方,约占地表水偏枯年水量的6.5%,分布在全县40%以上的范围内,县内地下水分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及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在长江边及太泊湖和芙蓉地区以及郭桥、天红、乐观的山间盆地。其岩性上部为灰—灰褐色亚粘土、砂质粘土,山间盆地厚约4—8米。芙蓉地区厚约20—30米,下部为浅黄褐色砂层或砂砾石层,以粉砂、细砂为主,含少量泥质,砂石磨园度较好,多呈扁平状,作定向排列,一般砾径1—2厘米,个别大的超过5厘米,层厚10—20米,最厚56.67米。水位埋深0.61—4.75米,超出含水层项板,具有承压性能。单井涌水量13.97—79.57吨/日。在红光——芙蓉一带,面积11平方公里,一套浅黄褐色、黄白色中一细粒石英砂,无胶结,堆积成“砂山”,“砂山”脚下,泉水出露较多,从七个泉水点统计,流量一般为0.7公升/秒,单井涌水量为29.8—77.76吨/日。垄岗地区及近河湖的高地,属冲积、残积成因的中上更新统地层,厚度0.5—30米,单井涌水量仅2.68—8.29吨/日。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天红、乐观、黄岭和县城到马当一带,岩溶发育各异,形态多种,其中以溶洞、落水洞、凹地为常见。有裸露型水量中等裂隙溶洞水,一般流量为1—4.5公升/秒,大者达28公升/秒。钻孔资料变化大,富水程度差异大,单位涌水量0.0024—0.603公升/秒·米。芙蓉、太平、湖西及天红一带,为覆盖型水量中等裂隙溶洞水,面积约91平方公里,芙容覆盖22—68米,其他地区均为浅覆盖。含水性以芙容为最好,钻孔单位涌水量1.61公升/秒·米。
基岩裂隙水在境内灯影组地层中,包括陡山陀岩层,赋存水量中等的层间构造裂隙水,以层次、带状展布,沿北东延伸,中间有构造错断和变宽现象。地下水径流模数2.38公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大于1公升/秒,个别大的达25公升/秒。小的单位涌水量0.29公升/秒·米。该含水类型分布最广,在南东部山区,有水量较少的裂隙水,由一套岩性为砂页岩和浅变质板岩所组成,一般流量为0.14—0.54公升/秒,最大1.003公升/秒,径流模数0.403公升/秒·平方公里。
县内地下水以潜水为主,仅天红盆地中部和石灰岩覆盖区,有承压性能。山区地下水受季节影响明显,HA109泉雨季流量达10公升/秒以上,ZK009孔雨季自流,下半年泉水断流,井孔水位下降十几米。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在江湖低平片区,除降雨下渗外,洪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期相反,二者为互补关系。
水质,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县内地下水基本符合人畜饮用水标准,矿化度普遍很低,所有结果都小于1克/升,多数是0.025—0.38克/升。PH值一般为6.4—7.2,灌溉系数大于18,没有盐害和碱害问题,灌溉系数、钠吸附比和其他与农业有关的离子也符合要求。适用于县乡工业,城乡生活和地表缺水区灌溉等专用开发。
第三节 草场资源
县内草山草坡、湖洲滩地面积大,分布较广。据调查,各类草场面积计158336亩。其中林间隙地103716亩,湖洲滩地3万亩,农田隙地24620亩;天然草场鲜草年总产可达16000-35000万公斤。
林间隙地草场 主要分布在和团、马当、泉山、太泊湖等四个公社。植物群落主要由丝茅加小灌木组成。草质中等,属三等六级,适口性中,牛喜食,亩产鲜草250公斤(不包括再生数)。坡度8。左右,宜牧面积12589亩。此类草场利用率低,社员开荒、割草沤肥,破坏严重。湖西、太平、定山、黄岭、黄花等公社,草场植被群落主要以丝茅草、狗尾草为主。亩产鲜草560公斤,草质良好,属二等三级,牛羊喜吃。坡度8—15°。宜牧面积28589亩,此类草场切割零星,不宜群养放牧。东升、瀼溪等公社,草场植被群落以灌木、丝茅为主,面积33967亩,坡度16—25°,宜牧面积32268亩。亩产鲜草200公斤,草质低,属四等六级,适口性差。林间灌木丛生,利用率低。但该区人类活动影响小,利于草场保护。天红、乐观等乡有石灌林草丛宜牧面积24132.9亩,坡度25—30°,植被群落以丝茅加小灌木为主,亩产鲜草300公斤,草质适中,属三等四级,适口性良好,牛喜食,常年无人割草,草场原始保护尚好。
湖洲草场据统计面积在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太泊湖、方湖及长江沿岸一带。草场利用随汛期涨落而定,一般汛期每年只有3—4个月可放牧。植被为蛾子草群落,尤以尖苔群落为主,草质优良,适口性佳,宜放牛,亩产鲜草440多公斤。
农田隙地草场 全县农用耕牛放牧采食主要场所,由田间地角、撂荒地构成,计有隙地草场24620亩,占农田面积2.6%。亩产鲜草320公斤,草质优良,属三等四级,适口性好,轮牧利用时间长。草种类别多,是农区牧畜主要青绿饲料。但由于放牧过度,铲草积肥,农药污染,草场有退化趋势,影响耕牛及牲畜的发展。
第四节 植物资源
珍贵乡土树种 本县乡土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针叶树和栎、栲、槠阔叶树。珍贵树种有樟树、银杏、杜仲、栓皮栎、白玉兰、茶花、辛夷、漆树、白乳木、粗排、桂花、罗汉松、臭椿等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及观赏花木等。
樟树 县内栽植樟树历史悠久,百年古樟在县境浩山、杨梓、海形、上十岭等地可见。目前,县马路口苗圃正培育樟树苗,县城街道,公路两侧及机关、企业、学校、庭院均有栽植。
银杏 县境东南山区尚存百年以上的古老银杏数百株。目前,少数住宅隙地仍有栽植。
白玉兰 本县马路口苗圃培植该树树苗。
杜仲 本县东南山区多有分布,县园艺场、黄花乡林场大面积培植该树苗。
漆树 本县产漆历史悠久,天红、乐观一带山坡、低丘山地均有漆树分布,如今浩山、杨梓、上十岭建立了漆树林场,引种栽培漆树,生长良好。根据本县漆树产量高、耐割、寿命长的特点,全国漆树普查后,全国供销总社、商业部、林业部对本县漆树命名为“彭泽小木漆树”,在国内享有盛名。
桂花 栽植桂花历史悠久,建国前,祠堂、庙宇、豪富庭院皆有栽植。县境东南山区,丘陵尚存百年前的桂花树数百株,尤以太平乡大路柯村的古庙前,浩山乡浩山村委会门前及海形盘谷的桂花树为最老,棵高数丈,树干直径0.5米,花时香飘数里。现马路口苗圃培植桂花苗,供庭院栽植之用。
臭椿 县境东南山区有分布,上十岭畜牧场有臭椿林一片。
野生果类 君迁子本县大部分山区均有出产。
猕猴桃 上十岭、东升、瀼溪、杨梓、乐观、海形、天红等山区及部分丘陵地区均有分布,年产量在25万公斤以上。尤以东升乡曾山村猕猴桃分布最广,年产量近15万公斤。1981年开始,该村兴建一果品加工厂,将猕猴桃加工成果脯、桃晶、桃酒等产品,年生产能力为125吨。从1983年开始,用人工嫁接法,改变猕猴桃野生习性,现人工栽培300亩。
山楂 又名“红果”。本县山区和丘陵地区分布极广。伞房花序,花白色,果实近球形。
杨梅 县境东南山区分布最广。5月上、中旬农民采摘上市。
板栗 县境东南山区分布较广,少数林场、家庭果园亦有栽植。
另有50年代引进金钱松、水松、钻天杨、加拿大杨。60年代引进马桂木、柳杉。70年代引进水杉、池杉、冷杉、湿地松、火烛松、欧美杨、云杉、香柏、木兰等。均在本县落户繁衍,县苗圃已有栽植。
野生药用植物县内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品种多,蕴藏量大。据1986年《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汇编》载,县境内中药资源面积约12万亩,蕴藏量约为3.4万吨,分布品种有146个。其中根茎类55个、果类21个、草类41个、叶类5个、花类9个、皮类4个、根藤类11个。主要产地在浩山、海形、上十岭、杨梓、乐观、东升、瀼溪、天红等乡(场)。
根茎类 贯仲、金粉蕨、骨碎补、青木香、首乌、土大黄、土牛夕、商陆、威灵仙、紫背天葵、粉防杞、八角连、乌药、地榆、葛根、白蔹、柴胡、明党参、白前、徐长卿、胆草、丹参、玄参、茜草、天花粉、桔梗、沙参、羊奶党、苍术、白茅根、芦根、香附子、天南星、半夏、菖蒲、百合、彭贝母、麦冬、大叶麦冬、万年青、紫萼、黄精、玉竹、七叶一枝花、天冬、土茯苓、薤白、黄药脂、射干、白芨、百部、人参、野药、藕节、虎枝等。
果实、种子、孢子类海金沙、薜荔果、女贞子、青箱子、枸橘、吴茱萸、山楂、金樱子、乌梅、大皂角、蔓京子、瓜娄仁、栀子、苍耳子、野苡米、马兜铃、黄荆子、蓖麻仁、白果、充玉子、桃仁等。
草类凤尾草、石苇、金鸡脚、水龙骨、鱼腥草、土细辛、扁蓄、淫羊合、瞿麦、马齿苋、牛前草、仙合草、透骨草、枸骨、元宝草、犁头草、朱砂根、积雪草、马鞭草、短脚樟、薄荷、牛至、白花蛇舌草、六月雪、陆芙、半枝连、败酱草、半边莲、白芙、苣菜、菁蒿、旱连草、千里光、马兰、淡竹叶、辣蓼、三白菜、臭牡丹、益母草、鹅不食草、茵陈等。
叶类 扁柏、桑叶、大青叶、艾叶、枇杷叶等。
花类 鸡冠花、辛夷花、金银花、旋复花、菊花、野菊花、木芙蓉、木槿花、夏枯草等。
皮类 桑白皮、杜仲、丹皮、陈皮等。
根藤类桑枝、盐夫木、结石藤、夜交藤、灵仙藤、山木通、大血藤、忍冬藤、天丁、桑寄生、天仙长等。
第五节 动物资源
鸟类 县境内鸟类达40多种,有羽用鸟、食用鸟、观赏鸟、保护农林益鸟等四大类。常见鸟类有:
白颈长尾雉 又名“横纹背鸡”、“地花鸡”。县境内山区、丘陵均有分布。因猎捕严重,日见减少。毛具白缘,形成鱼鳞状斑。尾长约50厘米。
白冠长尾雉 又名“山鸡”。常栖于山区丛林中。
黑鹳 又名“老鹳”,我国北方繁殖,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本县滨湖地区有少量分布。
杜鹃 俗称“布谷鸟”。本县常见是四声杜鹃,每至初夏,成群结队地飞来县境传报稼穑信息。
啄木鸟 森林中分布较广的种类有:斑啄木鸟和绿啄木鸟。
本县鸟类资源丰富,除上述常见的鸟类外,尚有斑鸠、鹰雕、鸳鸯、相思鸟、猫头鹰、画眉等珍稀鸟类。60年代后期,普遍施用剧毒农药,加上大量人工捕杀,珍稀鸟类明显减少。
兽类 梅花鹿 本县产梅花鹿历史悠久,旧县志有“山有文禽奇兽,美鹿争鸣”之记。集居最多地区为东升桃红岭四周约一万多亩的林区中,60年代以来,捕杀过甚,设立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后,鹿群数量大有增加。上十岭垦殖场试用人工饲养,但效果不佳。
虎 50年代以前,本县东南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带,常有“华南虎”出现。60年代后,虎已避徙他处,杳无踪迹。
獾 县境山区、丘陵均有分布。
灵猫 本县东南山区及丘陵均有分布。
穿山甲 本县各地均有分布。
刺猬 本县各地均有分布,山区尤多。
珍贵兽类还有麋、狼、野猪、黄鼬、水獭以及山羊等。60年代后期,因捕猎和森林山火影响,珍贵兽类数量减少,有的几乎绝迹。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后,捕猎减少。
爬行类 蝮蛇别称“土公蛇”、“草上飞”。本县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乌梢蛇 亦称“乌风蛇”。本县山区、平原广为分布。
五步蛇 亦称“蕲蛇”、“回吻蝮”。浩山、岚陵、岷山至海形一带均有分布,年收购量150至200条。
银环蛇 亦称“守白蛇”。县境山区、平原均有分布,年收购约200条。
石鸡 本县浩山、乐观、海形高山岩石间均有分布、尤以上十岭为多。
此外本县还有竹叶蛇(又名“竹青”)、金环蛇、菜子花、赤眼蛇、水蛇、眼镜蛇等蛇类,和青蛙、蝎、晰蜴、壁虎、蜈蚣等分布于全境。尤以青蛙为多。前数年捕食过甚,蛙类日减。县人民政府明令禁捕后,此风稍戢。
第六节 矿藏资源
县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铜、银、石英砂、石灰岩、石煤及煤等。其次尚有一些铅锌、铀及金的矿化点。
铜、银矿 郭桥铜、银矿:位于县城南东26公里的郭桥附近,早在明、清年代即为当地群众发现挖掘;1958年至1959年,江西省铜矿大队和和九江专区地质勘探大队进行过深部钻探控制;1976年,九一六地质大队进行了详查,获铜储量C1+C2级2900.65吨,属众小型规模。矿体裸露地表,埋藏浅,上富下贫,地表出露长500—800米,向下至100米标高以下变薄尖灭,平均厚度1.80米,平均品位0.92%,矿石矿物以辉铜矿为主,黄铜矿、斑铜次之。可供小型开采。
另据江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85年资料,在郭桥三个铜矿体内均发现银矿化,银矿体一般厚约2米,检块采样一般品位120.27—240.10克/吨,主要矿物为脆银矿。预测银储量可望达到中小型规模。
石英砂矿 位于县城南西14公里的长江南岸,1970年,江西省地质局区调大队进行过检查,估算石英砂储量19764万吨,规模巨大,已由地方小型开采,发展到销往长江流域各大中城市。石英砂沿江长达9000米,水平宽200—1500米。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其次有少量云母、长石、粘土和含量为92.6%左右的二氧化硅。
石灰岩 县境内石灰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沿长江南岸一带,为石炭、二叠系灰岩,质量好,已有多处开采。做过地质检查的象山石灰岩矿,位于县城南郊,1965年经建工部非金属公司402队勘探,获B+C1+C2级石灰岩储量852万吨,为一小型矿床。矿层最大厚度76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化学成分一般为:CaO54.31%(CaO>48%为一级标准),其他指标如MgO0.25%、SiO20.84—2.88%、Fe2O30.3—1.25%、AI2O30.41%、Na2O+K2O<0.02—0.02%、S0.02%均未超过允许要求,为优质水泥灰岩。
石煤 县境内分布比较广泛,储量丰富,主要见于黄岭、岷山、项家山、乐观、瀼溪等地。1979年经九一六地质大队综合考察,获石煤储量8.6亿吨。其中:
位于县城南西16公里的黄岭石煤矿,石煤储量2.5亿吨。该点石煤从下至上可分为三个煤组:A煤组,石煤厚10米,发热量1170大卡/公斤。B煤组,见石煤两层,第一层厚4.3米,发热量1210大卡/公斤;第二层厚4.3米,发热量1046大卡/公斤。C煤组,石煤厚4.78米,发热量1010大卡/公斤。以上石煤层倾角12°—35°,走向延长5500米。伴生矿产有钒,V2O5平均含量0.454%,可综合利用。
位于彭泽县城南西33公里的上十岭石煤矿:煤储量6780万吨。该点石煤层呈似层状或不规则透镜状,倾角50°—75°,厚6米,发热量平均1941大卡/公斤。伴生矿产有钒,V2O5平均含量0.224%,其次有腐植酸,品位一般在17—27%之间。
煤 位于县城北东16公里的马当煤矿,紧靠长江南岩。本点经九一六地质大队普查评价,认为煤层薄,变化大,属小型“鸡窝状”煤,煤质差(灰份47.53—88.88%)属劣质煤或高炭质页岩,局部煤质较好者,发热量可达5000—8500大卡/公斤。
矿化点 位于浩山乡北东6公里的兆吉沟,据1/20万区调资料,金重砂异常面积14平方公里,采样18个,有9个含金。预测黄金来源于附近岩脉及矿化裂隙带中。
位于杨梓乡南6.5公里的陈源山铅锌矿:含矿石英脉长30—325米,厚一般0.5米,主要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平方品位铅0.142%,锌3.15%。位于东升北东5公里的东风垄轴矿:矿层为似层状,长60—300米,厚1—3米,局部可见铜铀云母、钙铀云母。铀含量一般为0.02—0.025%,最高可达0.84%,局部矿化稳定,品位较富。
第五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水灾
明弘治七年(1494)秋、正德元年(1506)夏、嘉靖元年(1522)春和九年夏,均发生过大水。嘉靖十八年淫雨、大水。嘉靖二十四年(1545)春,淫雨,无麦,米价奇贵,饥殍枕藉。嘉靖二十七年夏和万历三十六年(1608)夏均大水。万历四十一年亦大水,民多饥殍。
清顺治五年(1648)夏,大雨兼旬,田亩、民舍多漂没。康熙二年(1663)秋,大水,洲民苦涝。康熙五十五年夏、雍正四年(1726)夏、秋均大水。乾隆二十年(1755)春久雨,夏大水;二十九年五月中旬,大雨七昼夜,江水泛涨,四洲漂坏民居甚多,县城水至文庙前(今粮食局),船可入市。乾隆三十一年大水,洲地五种无收,江东南临水之地,亦多被水淹。乾隆三十二年夏、三十四年夏、四十八年、五十三年、五十七年和五十八年均发大水。嘉庆十八年(1813)夏和二十一年五月均发大水,洲地低田无收。道光三年(1823)大水,十一年大水至县城文庙(今粮食局),十三年大水至时家巷,民掘石粉为食。道光二十八、二十九年连续两年特大洪水,次年较头年还高3尺余,大水至县城内南岭脚,船可入市。靠江边城墙几被淹没,民多殍死。咸丰十年(1860)八、九、十月和十一年又连续两年大水。同治八年(1869年)大水,船入城内,洲民殍死。光绪八年(1882)五月,降特大暴雨,洪水淹齐沿江居民房窗,牛被冲走,屋倒,庄稼漂没。
民国12年(1923)5月某日,降特大暴雨,连续三小时,平地水深一尺,河流泛滥,涝灾严重。20年大水。城内行船可直至计家巷(今县政府大门外),全县受灾农户18000户,水淹时间长达56日,灾区当年无法冬种。24年淫雨连绵,山洪暴发。受灾面积254374亩,受灾户8400户,受灾人口42000人,圩堤冲决39处,房屋倒塌400多栋。
1949年大水。1954年春夏阴雨连绵,江湖水位高涨,5至7月连降暴雨,降雨量为1380.8毫米。7月31日至8月1日,长江水位高20.95米。全县27座圩堤全部崩决,受灾面积117500亩,粮食减产3820000斤,皮棉减产22000担,受灾13117户,51474人,倒塌房屋11700间。1973年大水,5月中旬连降暴雨,降雨量达460.8毫米,山洪暴发,江水上涨,长江最高水位达19.8米,两湖(方湖、太泊湖)水无法排出,有11个公社103个生产队严重受灾。1980年8月以后,阴雨长达32天,秋汛威胁40天,长江水位猛涨,最高时达19.57米。外洪内涝,遍及13社(场)、127个大队、846个生产队,受灾18398户,76990人,受灾面积49194亩,倒塌房屋216栋。芙蓉公社太字长江堤段决口。1981年6月,连降大到暴雨,浩山、东升、乐观、天红、海形、上十岭、杨梓、太平等8个公社(场)洪涝灾害严重。1983年大水,4月初至7月上旬,连降暴雨和大暴雨20余次,6月初至7月上旬降雨量高达690.4毫米,山洪暴发,洪水猛涨。长江水位高达20.61米。7月13日18时左右,棉船、辰字两处破圩。沿江滨湖地区均被水淹,全县有13个公社(场),110个大队,1050个生产队,26008户,130414人遭受损失。
第二节 旱灾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和二十五年均旱,民无收获。万历十六(1588)大旱又大疫。崇祯九年(1636)和十三年均大旱,民掘石粉食之。粉出陶王山、马王山等处,久食,四肢乏力,且便闭。崇祯十四年四至六月大旱,秋蝗食粟尽,饥殍载道。
清顺治三年(1646)夏和九年夏均大旱,米价昂贵,稻谷一石,价银六两,饥殍甚众。康熙十年(1671)大旱。自五月至十二月不雨,民食草根。康熙四十六年大旱,民饥。康熙四十九年夏旱。康熙五十五年秋,大旱,民多饥殍,至八月乃雨。乾隆四十六年(1781)五、六月大旱,禾稻、棉花欠收。嘉庆七年(1802)大旱,自五月中旬不雨,至七月下旬下雨,枯禾复生。嘉庆十八年秋冬不雨,塘堰俱涸,有掘地丈余不得水者。同治三年(1864)大旱,斗米钱七百,城乡群豺食人,尤嗜小儿。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至冬月,未下过大雨,大片土地,颗粒无收,饮水亦缺。
民国14年(1925)夏,两月未雨,禾苗枯萎。23年自端午节至中秋节未下雨,田地龟裂,禾枯。民食蕨、观音土,饿殍载道,受灾面积245800亩,受灾人数102000人。
1958年5月至10月,从伏到秋,持续干旱,未下透雨,其中68天滴雨未下,受灾面积257496亩,受灾人口117044人,粮食减产5430万斤,皮棉减产21900担。1968年5—9月,持续干旱102天,从伏到秋,高温少雨,降雨量只有137.2毫米。1978年6—12月,199天降雨量为337.7毫米,其中80天持续干旱。山塘、水库干涸,无水种晚稻,受灾面积107000亩,其中46000亩颗粒无收,58000亩减产五成。受灾生产队224个,灾民35000人,粮食减产1136万斤,皮棉减产25000担。
第三节 风雹灾
明隆庆六年(1572)雨雹大如鸡蛋,屋瓦皆碎。
清乾隆十五年(1750)四月二十三日大雹,重有30余斤者,三都(今泉山、马当交界处)尤甚。乾降二十四年金刚料(今定山江面上的小洲名,已倒塌消失),大雨雹,禾棉伤。嘉庆十四年(1809)四月二十六日,雨雹,大者如鸡卵,县城及一坊、十三都(今黄花乡及黄岭乡之一部分),禾棉多伤。嘉庆二十一年四月十三日雨雹,菜麦损伤甚多。二十二年五月,大风雨雹,拔折大树甚多。二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大雨雹。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雨雹,大如碗,小如蛋,屋瓦碎,庄稼被打坏。
1964年4月21日大风,最大风速20米/秒,风力达8级。太泊湖翻船二艘,死亡7人,全县吹倒房屋千余间,伤36人。1969年5月29日17时,马当遭冰雹袭击,最大的重4—5斤,棉花被打坏50%,屋瓦打碎。1970年6月31日18时,浩山、和团、东升、上十岭等地遭冰雹袭击,约降10分钟。最大的有麻雀蛋大,受灾面积千余亩。1976年3月18日大风,最大风力22米/秒,达9级。1977年4月16日夜10时许,芙容、定山两社受龙卷风侵袭,约1小时左右,风力达10级以上,定山东光大队合抱围的栗树连根拔起,停泊在芙蓉江岸载重两吨的帆船,被风刮到圩堤之内。两社被侵袭的村庄38个,吹倒房屋15栋,损坏房屋215栋,死7人,伤85人。
第四节 虫灾
民国17年(1928)稻遭螟害,面积为9200亩。18年稻遭螟害,面积为10万亩。23年一区马湖、辰字号、洪字号、二区江北、三区黄字号、八号圩等处飞蝗蔽天,稻杆剪食一空,农民用煤油喷射,掘沟杀蝗蝻数百担,乃止。
1951年棉叶螟(叶条虫)暴发成灾,棉花减产45%。1952年棉叶螟暴发成灾,大面积棉花落叶光杆,全县六分之一棉地受害。江北区3000亩棉苗被吃光,重种。1953年棉船、芙蓉两处棉苗受棉叶螨害。1956年翠纹金刚钻危害棉花严重,僵瓣率达10%,以后仍有时发生,但明显减少,1970年绝迹。1951、1952、1953、1955、1956等5年中,均发生过黑穗病(大麦出黑穗、小麦散黑穗),黑穗高达20—30%,减产也达20—30%,1958年斜纹夜蛾暴发成灾,全县面积近7万亩,其中重灾1万亩,棉花叶子、花蕾吃光,桃子钻空,花蕾被害率高达90%,无收的2000亩,皮棉减产2.94万担。1960年白叶枯病(俗称天火烧),发病面积高达2万亩,亩产降低50%,最重的4000亩,颗粒无收。1964年稻瘟病(俗称地火烧),发病面积4万亩,颗粒无收达1万亩。1971年棉铃虫大暴发,棉花落叶光杆,受灾面积10万亩,减产50%。1972年全县稻瘟病3000亩,颗粒无收。1971、1972两年还连续发生斜纹夜蛾虫害。1974年棉叶螨为害,大面积棉花红叶光杆。1976年棉叶蝉为害严重,棉花僵瓣率达30%。1965、1970、1974、1976年四年中,红铃虫最严重,铃害率达85—100%,僵瓣率20—50%,棉花产量最低,品级下降。1978年上十岭垦殖场油菜面积一半被油菜跳䖬为害。1980年白叶枯病,发病面积6000亩,早稻减产10—30%,晚稻减产10—20%。
第五节 其他灾异
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小孤北岩崩塌三里余,死居民数百。万历十二年(1584)塌毛洲地出火,焚燃有声,以薪投之辄火,七日夜乃灭。
清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寒雨雷电。乾隆二十年(1755)十一月,江心洲有穴出火,投苇辄燃,臭似硫磺,久而未熄。嘉庆十六年(1811)十二都株树冲,夜二更,大雨,山石崩落,村舍漂没,溺毙男女16人。道光三十年(1850)芙蓉墩江岸一带,出火可燃。同治元年(1862)二十五都禅步塘地上出火,如煤燃,逾时方没。
晋义熙五年(409)正月,地震有声如雷。明正德十四年(1519)春,地震屋瓦有声。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夜、二十年八月和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均各发生过地震,有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二月和道光十二年正月,均发生过地震。民国6年(1917)正月二日地震,床铺跳动三次。1976年6月22日下午14时零4分,测到地震2.2级。
明正德八年(1513)冬,湖口、彭泽江流冰合,人可通行。
清康熙九年,大雪积月,长江冰冻几合。乾隆六十年冰冻,树多折。嘉庆十九年大雪,长江冰。二十二年(1817)六月下旬北风寒,二十九日夜尤甚,次晨九都浩山见雪,木棉多冻伤。道光十一年冬,大雪深四、五尺,树木多冻死。咸丰十一年(1861)冬,大雪,深五尺余,獐、鹿多饿死。
明成化十七年(1481)大疫,民死甚众。
民国7年8、9月未雨,日光呈红色,本县农村流行瘟疫。患者头痛、腹痛、呕吐、抽搐,一日或两三日即毙,蔓延甚广,死者甚众。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