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061
颗粒名称: 城乡建设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8
页码: 198-2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九江县的城乡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服务功能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住房公积金管理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中提到了各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成果,如城市道路改造、文化园建设、服务功能建设等,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城市管理 九江县

内容

综述
  2011年,县建设规划局紧紧围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总体思路,认真开展“吃尽千般苦、做美沙河城”主题实践活动,确定工作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个环节,加强四个建设”。着力打造“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尽心尽责、只争朝夕,精品至上、追求卓越”的新时期城建行业精神,为早日实现“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被市建设规划局授予全市示范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建筑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市勘察设计监督管理先进单位、全市建设规划系统职教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县级城建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目标管理综合先进单位、全县综治和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政务环境先进单位、全县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县政法委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县武装部授予全县民兵整组先进单位,县委宣传部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县委组织部授予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先进单位、全县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县计生委授予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城乡规划
  【概况】2011年,县城规划区面积25.5平方千米,含市出口加工区8平方千米。建设项目实行城镇规划管理委员会集中审议,全年召开九江县城镇规划管理委员会会议2次,审批建设项目22个。实行城乡规划公示制度,通过张贴公示、网站公示、媒体公示等方式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将建设项目批前、批后各有关技术指标公示,让人民群众知情并参与监督,全年公示建设项目25个。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项目方案审核10个、公建项目审核13个、出具红线图37份、宗地图35份、规划条件24份、完成选址项目7个、线路路由回复8份。完成中华贤母文化园、大千世界、新区两纵两横路网、港口汽车城等征地测量234.88万平方米,完成丹枫美庐,富盛楼,九一六棚户改造,丽都中央公馆3、4、5、6号楼,闽华新苑,柴玺欣园等放线19.99万平方米,完成金彩公寓,柴玺欣园,瑞景新城,忠科绿苑,怡景嘉园,凯旋城等竣工核实、测量22.08万平方米。配合设计单位完成发展战略规划、东泉路及福银高速片区城市设计和行政中心编修规划设计。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
  根据《江西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规定》,制定《九江县城乡规划区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暂行规定》,对城乡规划区内建设工程、市政工程进行竣工规划核实。全年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13份,竣工验收总建筑面16.88万平方米。
  设立规划报建一站式服务窗口 县建设规划局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规划报建一站式服务窗口,所有建设项目审批都在服务窗口统一受理,按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发证程序限期办结。全年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10件,其中工业园及房地产项目“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8件,总用地面积44.75万平方米,核发道路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件,道路全长9.10千米;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9件,总用地面积293.64万平方米;核发建筑工程类“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46件,总建筑面积56.18万平方米;核发市政工程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道路、桥梁、市政管线)22份,其中道路全长30.36千米;核发“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份,总建筑面积0.20万平方米;核发私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1份,总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
  城市建设
  【概况】 按照“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以宜居、宜游、宜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之定位,立足高标准,大手笔,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大力推进中华贤母文化园、八里湖“两纵两横”路网、福银高速平行线、泉塘安置小区、双瑞大道拓宽改造、狮城大道、环湖东路、沿河路及东泉西大道等重点城建项目建设,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全年完成总投资4亿元,完成集防洪、治虫、造地于一体的赤湖水利血防填埋工程。移填土石方1420万立方米,平整工业用地800公顷。配合县工业园区做好各个工业项目的规划、新建、续建工作。实施赤湖联圩中段8.2千米除险加固和赤湖工业园“三河七路”及绿化、亮化工程,15千米主路网和4.3千米生态水系已具雏形。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福银高速平行线等道路基本建成,实现与市八里湖新区路网的全面对接;环湖东路、狮城大道、东泉西大道、沿河东路、双瑞大道拓宽改造等路基成形,“一城、两镇、三区”的“大沙河”框架已全面拉开。
  【双瑞大道改造项目开工】 5月28日,双瑞大道拓宽改造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沙河街镇与狮子镇境内,东起柳林路口,向西沿原省道S303线进行拓宽改造,到达杭瑞高速狮子互通连接线与省道S303线交叉处,全长5.371千米。项目建成后,将给县域西部的5个乡镇居民带来便利,拉大县城框架,提高县城西部出口道路通行能力,拉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狮城大道等4项工程同日开工】 5月28日,狮城大道、环湖东路、沿河路、东泉西大道等项目同日开工建设。狮城大道为杭瑞高速公路狮子互通连接九江市城西港区的交通干道,道路为南北走向,北起城西港区九码快速公路,南止双瑞公路与杭瑞高速公路狮子互通连接线交叉口,道路全长12458米,其中赛城湖大桥长1009米,道路红线宽度50米,机动车道采用双向6车道。
  东泉西大道为连接县城与赛城湖新城交通干道,基本走向为东西走向,东起沙阎公路,西止狮城大道。道路规划长度为6082米,道路红线宽度50米,机动车道采用双向6车道。
  环湖东路为连接九江西互通与赛城湖新城交通干道,基本走向为南北走向,北起九江西互通规划设计改线的沙阎路与长虹西大道交叉口,南止规划中的环湖路(环湖南段)。道路全长4937米,道路红线宽度26米,机动车道采用双向4车道。
  沿河路为连接东泉西大道与环湖东路干道,道路长度为2864米,道路红线宽度36米,机动车道采用双向4车道。
  【中华贤母文化园开工建设】 6月8日,中华贤母文化园一期开工建设。中华贤母文化园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以岳母、陶母文化为核心,以贤母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休闲为外延,构建集文化展示、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贤母文化主题公园。项目总占地面积75公顷,一期工程“四馆”(母范天下主题馆、陶母馆、岳母馆、岳飞金戈铁马体验馆)室内外布展、室内装饰、4D电影、互动体验及多媒体展示等。
  【福银高速平行线开工】 6月8日,福银高速平行线开工建设。这是与福银高速公路平行的市政道路,总投资约6000万元。道路位于福银高速公路的西侧,道路东边沿距福银高速公路西边路沿30米,南起福银高速公路九江至沙河的出口,北至东泉路东端,道路全长约2300米。红线宽度为22米,其中路东边人行道宽为1.5米,西边人行道宽为4.5米,主路面16米宽双向四车道沥青路面。道路经沙河河道段需建一座横跨河西两跨16米预应力空心板桥。
  【“两纵两横”路网竣工】 12月底,县八里湖新区“两纵两横”路网建设竣工,该路网于8月8日开工建设,项目位于东泉路以北、八里湖大道以东新划回116.4公顷土地范围内,其中包括庐山北路延伸线、渊明北路延伸线、规划路、规划二路,4条道路全长共4.8千米,总投资1亿元。其中庐山北路延伸线全长929米、宽40米,渊明北路延伸线全长715米、宽36米,规划路全长1573米、宽20米,规划二路全长1586.2米、宽30米。4条道路全部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服务功能建设
  城区环卫事业得到加强 为提高城区道路清扫作业效率,县政府投入资金41万元购置道路清扫车一辆,实现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零”的突破;投入资金32万元对程河路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式改造,该站成为县内第一个使用压缩设备的垃圾中转站;制定《2011年市容环卫目标管理方案》《道路清扫保洁奖惩办法》《垃圾清运中转处理工作方案》《河道保洁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稳定环卫工人队伍,落实环卫临时人员医保、社保问题,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标准。
  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完好
  政府投入资金137万元对柴桑大道(岗亭至新桥头段)人行道、程河北路道路、德化西路及下水道等全长790米面积5100平方米道路进行维修;投入资金43万元完成柴桑南路、渊明中学停车场建设;投入资金775.81万元完成一里洋房至城管执法局段行道树种植、瑞城西路行道树种植,渊明大道西段及渊明北路绿化、瑞城路及渊明大道延伸线绿化等,新建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新植行道树3500余株,道路绿化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新建楼盘“公园1号”、“御樟园”等楼盘绿地建设做到有投入、有规模、有档次;县城1251根路灯电杆、2464盏路灯、8台变压器、35台电控箱做到勤检查、善“找茬”、多复查,确保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
  加大燃气监管督查力度局燃气办先后对全县燃气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检查8次,在检查中下发整改通知书9份。全县有天燃气管网40千米,其中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新增管网10千米。有2400户居民用上环保、节能的天然气,每日用气量800立方米。
  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县政府投入资金4051.8万元完成港湖大道、港湖大道南延伸线、19号路南延伸线、10号路、7号路、9号路延伸线、12号路道路及绿化亮化工程。投资1.8亿元完成朝阳家园、团湖荷花小区1106套13.8万平方米安置小区建设。投资210万元完成港口中心小学教育综合楼建设、港口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港口中心卫生院附属设施工程、港口街镇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及港口有线电视改造工程等。该集镇二期路网、管网等工程正在实施,朝阳家园安置小区、行政综合办公区和路网硬化等项目全面启动。
  供水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县水务公司为服务好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水,对用户报装的工程和破管,利用电视、网络、书面通知等告知相关用户;进行及时安装、维修,协助各项目部门及时处理拆迁过程中水管改造和销户过户等相关工作;为避免原供水高峰期能力不足的现象,公司投资2000万元从九江八里湖辅设4600米主管1条,将东泉泵站增加两台160千瓦水泵,以确保县城供水。
  县节水办每天坚持对县城污水管网进行全天候拉网式巡查,及时组织人员上路。清除雨水带入管网杂物,保障全年管网疏通无阻;按月核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检查进、出水口计量器是否工作正常,按服务协议核算每月应支付污水处理费,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核批,全年核算支付款准确无误,全年处理污水255.6万吨;以中国节水周及世界节水日为契机,通过电视、网络、宣传标语及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国家节约用水方面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和节水常识,提高用户对水资源认识,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目的,全年累计节水量2.6万吨。
  建筑业
  【概况】 2011年,全县各类建筑安装、监理企业21家,其中监理乙级1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二级6家;房屋施工总承包三级2家,水利水电总承包三级1家;公路工程总承包三级1家,电力施工总承包三级1家,专业承包二级2家,专业承包三级4家;劳务分包企业3家。全年发放施工许可证39项(本),建筑面积42.34万平方米,工程造价4.11亿元。
  工程招标监督得力 县内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建筑市场形成竞争环境。县建设规划局抓好报建管理,严格报建要件,所有招标项目必须经县发改委核准后方可进行,确保工程报建,招标范围、招标方式符合相关规定,为后续施工许可管理奠定基础;加强招标备案管理,从招标公告、投标报名、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及评标报告书都进行认真审查,对符合法定程序和规定的予以备案;建立招标控制价的审查制度,县内用于国有投资项目招标时的控制价必须先经过县财政局审查后方可使用,确保国家投资安全。全县进行招标项目78个,总造价为10.18亿元,房屋面积34.87万平方米,其中国有投资公开招标项目57项,招标率100%。
  建筑市场管理有序
  根据九江市建设规划局的有关要求和部署,认真研究并制定《九江县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市场集中治理的工作方案》,成立集中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指导思想,确定目标,落实任务。整个工作按自查自纠,检查、查处和总结3个阶段进行。通过集中整治,使县内建筑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完善施工许可证发放制度,严把企业资质申报关口,对新申请企业及增项企业资质申报,按规定逐项审查,符合条件及时上报,不合格者坚决退回。九江守信建筑工程公司(房建三级)、九江锐榕混凝土有限公司(商品砼三级)、九江润杰建材有限公司(商品砼三级)3家企业资质申报成功。加强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管理,建立岗位人员持证上岗、主管部门到场监岗、岗位人员到位记录制度。凡岗位人员经常不在岗的企业,实行不良行为记录并通报。严格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发放制度,对申请施工许可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凡符合法定条件的及时颁发施工许可证。加强建造师和关键岗位人员申报核准工作,认真审查,符合条件的及时上报,全年申报注册建造师56人,关键岗位人员23人。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合理解决
  全年受理农民工工资投诉事件4起,涉及13人,拖欠金额17.9万元,全部落实清欠。
  强化建设安全质量生产 县质量安全监督站先后对全县建筑业进行质量安全大检查4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10份,其中停工整改通知书15份,特别加强公共建筑、市政设施、保障性住房监管力度。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实施。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筑施工和瘦身劣质钢筋加工使用。搭建监督工作信息化平台,规范质量投诉程序,全年受理建设工程质量投诉5起;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持建筑业安全生产平稳态势。全县创建省级优良工程2个、市级优良工程6个、安全标准化样板工地3个。建筑工程抗震设防
  【概况】 2011年,为搞好抗震设防工作,局抗震办多次到市局抗震办取经,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努力形成适合县情实际的管理模式。参加省厅组织的新抗震规范管理培训活动,开展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规范办事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和办理期限,并在建设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抗震监管建筑面积90.5万平方米。完成泉塘大型安置小区、港口安置小区、狮子安置小区、阳光花园安置小区建筑抗震设计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下达监管通知单15份。按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的规定,向省住房建设厅报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8个,与省住房建设厅、市建设规划局抗震办联动,对长隆凯旋城3号地2#至4#楼,丽都中央公馆1#至2#楼、7#至9#楼,泉塘大型安置小区A区10#至12#楼等12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报省住房建设厅行政许可,并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审查,项目审查通过率100%%。按照《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和《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有关规定,对赛城湖跨湖大桥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抗震审查。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增强建筑工程抗震构造措施,强化主体建筑结构抗震保险系数,达到结构安全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省纪委副书记陈尚云到县调研城市建设】 4月18日,省纪委副书记陈尚云一行到县调研指导城市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陈尚云首先认真听取县城市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然后实地参观东泉路改造、市政广场及中华贤母文化园等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对县城市建设所取得的变化和党风廉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省环保厅巡视员倪忠民到县调研】 10月20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省环境保护厅巡视员倪忠民到县调研污水管网建设及运行情况,市政协副主席朱汉浩,县政协主席李照培,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费卫国,县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曹达银陪同调研。
  【市目标考评督查组到县检查指导】 10月27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邵丹波率市目标考评督查组到县检查指导。督查组一行先后到八里湖新区“两纵两横”路网工程、中华贤母文化园项目、福银高速公路平行道路项目、达佳纺织、赤湖联圩等地进行实地察看。县领导陶晔、李青、李照培、袁汝明、卢剑旺、虞莉清、曹达银陪同检查。
  【市委宣传部部长潘熙宁到县调研】 11月13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熙宁到县调研工业和城建项目建设。县委书记徐耀纯,县人大主任罗会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南,县人大副主任陶宏启,副县长虞莉清先后陪同调研。潘熙宁先后到八里湖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福银高速公路平行线,中华贤母文化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达佳纺织等地实地查看。潘熙宁高度评价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文化项目建设,对县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市委副书记冯静到县指导工作】 11月17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冯静一行在县委书记徐耀纯和县长陶晔等县领导的陪同下,到中华贤母文化园项目建设工地调研。县人大主任、贤母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罗会林现场介绍贤母园工程进展情况。冯静对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建设中华贤母文化园表示肯定,强调文化工程不仅要建,而且要高标准建好,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做精品工程。
  【副市长杨健到县指导工作】 11月24日,副市长杨健在市政府副秘书长江彪、市交通局局长董学煌、市民政局局长邓君安、市公路局党委书记郭俊萍、赣北公路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曹俊昌等陪同下到县调研,县委书记徐耀纯,县委副书记、县长陶晔,副县长李文新陪同调研。杨健一行先后到105国道(九江县段)、狮城大道、中华贤母文化园、沙河中心敬老院、 “两纵两横”路网、福银高速平行线等处实地查看。杨健高度评价九江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文化项目建设,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给予肯定。
  【省人大常委会常委李国强一行到县指导工作】12月18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常委、原省科技厅厅长、社科院院长李国强,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孙家华等一行到县考察指导中华贤母文化园建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中华贤母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罗会林等县领导陪同考察。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罗华叶,男,汉族,建设规划局局长(任至3月)。项飞,男,汉族,建设规划局局长、党委书记(3月任)。余飞峦,男,汉族,党总支书记。虞莉清,女,汉族,县政协副主席、建设规划局副局长,规划局局长(任至7月)。熊六才,男,汉族,副局长。洪飞,男,汉族,副局长。陈九生,男,汉族,纪检组长。曾爱文,男,汉族,武装部长。章霖,男,汉族,工会主席。熊志刚,男,汉族,党委委员(4月任)。胡远征,男,汉族,总工程师(4月任)。邹焕文,男,汉族,党委委员(4月任)。曾建,男,汉族,市容局局长。赵木荣,男,汉族,市容局党支部书记。杜传华,男,汉族,设计院院长。
  (吴杰)
  房地产业
  【概况】 2011年,九江县房地产管理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中心,以加快泉塘大型安置小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为重点,以推动房管事业和谐发展、促进百姓安居乐业为追求,全局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房地产开发市场规范有序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事,经常对开发企业进行督促检查。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原有19家备案、在册的基础上,新增6家公司。全年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20份,批准预售商品房建筑面积22.93万平方米。综合验收项目12个,建筑面积23.18万平方米。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推出,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购房成交不旺。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及《江西省城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县局对拆零销售和未经验收提前交付使用等违规企业进行相应处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份。
  物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物业管理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亦是投诉最多的话题。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县局对不够资质的物业企业予以取缔。对竣工楼盘100%落实物业管理企业。规范物业管理备案、业委会备案等工作程序。全年登记备案14家,协调解决业主信访事宜17件,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全年物业维修基金收缴入库570万元。拨付维修资金9.6万元。
  房屋征收评估依法依规操作
  房屋征收评估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社会稳定。县局始终严格执行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按章操作,依法办事。在评估中规范操作,实地勘察,细致核对,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优质完成各项评估工作任务。全年完成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房屋征收评估报告1111份,抵押贷款评估报告498份,产权过户评估报告422份。
  搞好产权产藉规范化管理
  加强产权交易中心“窗口”硬件和软件建设,坚持办事公开,做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文明用语,政务公开,服务追究,限时办结等制度,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添置档案密集架及复印机、打印机、空调等硬件设施。全年完成确权发证2200余本,商品房转移登记1400宗,备案登记1633宗,存量房交易422宗,抵押登记1502宗,收集整理产权档案1700余份(次),抵押档案1363份,调阅档案、出具档案证明2010份,出具查询结果证明500余份。协调处理县味精厂、水泥厂、油毡厂等单位的房改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落实 全县共建设廉租房100套,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625万元,12月下旬已交付使用。九一六地质大队棚户区改造原计划1.4万平方米、135户,实际改造1.7万平方米、326户。全年办理房改产权证100余宗,收回房改资金40余万元。全县“两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工程建设进度在全市排名第一。
  房屋安全监督力度加强 房屋安全是人们安居乐业大事。在房屋安全监督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施工队伍损坏房屋承重结构乱打乱拆行为的发生,加强房屋装饰队伍规范化管理。全年办理房屋安全鉴定389户。
  房屋租赁市场管理有序县局大力宣传房屋租赁有关政策、法规,上门为客户服务,全年发放房屋租赁证500余份,备案房屋租赁面积2.4万平方米。联合沙城派出所、城郊工商分局对暂住人口承租屋进行排查管理,办证170余份,有序地管理好房屋租赁市场。
  服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紧紧围绕“求科学发展之真、务项目建设之实”总体工作思路,重点承担服务泉塘安置小区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一期104栋、3.1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征收土地6.53公顷,迁坟2720穴,平整一期土方21万立方,完成整个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图审、地勘等工作。二期已测绘评估57栋,完成测绘评估100%,协议签订90%,拆迁房屋50%。测绘评估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项、项项属实,全年累计测绘面积61万平方米,其中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测绘面积23.7万平方米。
  统筹兼顾,圆满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在廉政建设中,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岗位监督,设立投诉箱、投诉电话,全面规范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全年接待来人、来信、来电100余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绝不把矛盾上交,为信访者排忧解难;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要求办理完毕,所有建议和提案的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村建帮扶、新农村建设等任务的完成,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认可。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组到县考察】 9月25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巡视组,在省住房处处长蔡勇带领下,到县考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华叶,副县长孙卫东分别陪同。巡视组一行先后到新洲场、省棉科所和岷山林场,就国有垦区和国有林场危房改造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冯德垠,男,汉族,大专,房产局局长(任至10月)。张周应,男,汉族,房产局局长(10月任)。戴建祥,男,汉族,党总支书记。徐景彪,男,汉族,副局长。胡玉荣,男,汉族,副局长。丁忠刚,男,汉族,副局长。吴周群,男,汉族,纪检组长。熊佑康,男,汉族,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胡礼华,男,汉族,武装部部长。吕巧玲,女,汉族,工会主席。
  (周红兵)
  住房公积金管理
  【概况】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市房产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财政局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紧紧围绕市局、市中心的统一部署,精心做好住房公积金的运营和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使住房公积金管理更规范、服务更优质。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5026万元,全县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210个,缴存公积金职工8280人,累计归集总额14825万元,归集余额12154万元。共向职工发放委托贷款235户3997万元,累计向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747户委托贷款9919万元。实现增值收益99.74万元,6月30日为全县8473名职工结转利息182万元。年底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率为59%。
  工作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持续加大归集力度,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认真落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通知》精神,目前除两个乡镇外,全县县直单位及乡镇和乡镇学校、乡镇卫生院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从而促进全县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使住房公积金归集额首次突破亿元。
  加强个贷风险防范,确保贷款资金安全。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促进县房地产业发展,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办事处严格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存、贷利率政策,严格控制购买二、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限制,在提高资金使用率的同时,做好贷款风险防范工作,确保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的安全。
  规范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为加强资金监管,防范资金风险,办事处每年都接受市中心对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情况和委托贷款情况的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及时纠正。明确工作职责,使资金管理规范有序无风险。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罗红,女,汉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驻九江县办事处主任。
  (罗红)
  城市管理
  【概况】 2011年,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责,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竭力治理城市“脏、乱、差”现象,圆满完成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任务,为城市面貌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及城市管理上台阶、上水平作出较大贡献。
  加强建筑工地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和待建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维护市容市貌整洁,执法大队与建筑工地签订管理责任书,责任书中包含项目内容、责任范围、责任内容、法律责任。改变以往“事后”处罚方式,变少数人责任管理为多数人自觉管理。建筑工地按规定实施围档作业、进出口路面硬化、设置冲洗平台、散装余土沙石车辆实行密闭或覆盖运输,做到无泥沙泼洒污染路面。
  开展交通秩序管理
  对全城区主要干道进行重新划线,并增划车辆停放指示标线,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全县新划停放线1万多米。执法队员做好被管理对象宣传教育工作,多动手亲力为,以自身言行教育市民,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店面和重点地段进行集中整治,对不按序停放的车辆依法进行处罚。全年暂扣非机动车1000多辆次,对机动车上人行道贴罚单500余辆次。
  规范户外广告管理
  执法队员对主干道两侧“牛皮癣”进行清理或覆盖;加大对“三乱”(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的查处力度,遏制“牛皮癣”产生;清理破旧条幅,对中心城区的破损门头进行限期整改,街道两侧店牌做到“上下一条线,伸出一个面,白天美化,晚上亮化,一店一招牌”。
  严格违章占道管理
  对洗车修车占道经营门点下发通知书,要求其产生的污水污染路面进行整改。执法大队每天在县城巡查,将占道经营的摊点规范到步行街内,县城摊点基本无乱占道现象。
  搞好夜市管理,为提升城市品位,已将县城柴桑南路、庐山西路、庐山东路沿线占道夜市摊点,全部规范到柴桑南路新华书店以南地段,并要求各摊点业主规范经营,自带垃圾容器,确保经营场地干净。
  对“两违”建房实施“网格式”管控
  全年对县城规划区内的所有违法违规建筑实行“网格式”管理,将县城规划区划分为21块网格,每网格有2名执法队员每天进行来回巡查,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由于工作不得力或不作为而产生的新的违法违规建筑,将相关负责人或当事人进行责任追究。
  注重治超治重管理
  为使县城道路畅通,杜绝路面污染,专门成立“治超治重”管理大队,与县公安交警大队、县交通局运管所、县公路分局一起在县城东、西进城口,进行重点排查重车进城。除市、县重点工程需要运输建筑材料外,其他重车一律不得进入县城主城区,超高超重未覆盖的车辆进入主城区或专线内,做到扣车重罚。全年共查处违规车600辆次。
  【城市管理局更名和增加管理职责】 5月,经市编委批准、县政府发文,原九江县城市管理局更名九江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由副科级事业单位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增加负责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两侧道沿上、以人行通道上为主(包括广场等公共用地)机动车辆停放的管理职责。
  【朱汉浩到县指导“两违”建房综合整治】 6月17日,大九江规划区内农村违法违规建房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九江县工作队副队长朱汉浩,带领20个工作组到县,指导全县“两违”建房综合整治。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两违”建房综合整治市直定点包村工作组进点见面会。县委书记徐耀纯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陶晔主持会议。
  【“两违”建房综合整治推进会召开】 7月11日,县大九江规划区内,农村违法违规建房综合整治三项重点工作推进会在政府七楼会议室召开。市“两违”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副组长朱汉浩,领导小组九江县工作队队长曹俊良出席会议。县委书记徐耀纯讲话,代县长陶晔主持会议。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刘招胜,男,汉族,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任至4月)。刘彦晟,男,汉族,局长(4月任至10月)。曹德军,男,汉族,局长(12月任)。周电鹏,男,汉族,副局长(4月任)。程涛,男,汉族,副局长(4月任)。徐增林,男,汉族,副局长(4月任)。
  (徐增林)

知识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县年鉴2012》

出版者:武汉图书馆

本书主要记载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九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基本情况。以“特载”的形式,收录县委书记、县长的重要讲话及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附录”中收录县委、县政府2011年发布的有关重要文件及主要文件选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