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986
颗粒名称: 园区经济
分类号: F427.9
页数: 5
页码: 136-14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九江沙城工业园在2011年的发展概况、经济运行情况、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文章还提到了沙城工业园管理局的工作情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安置就业人员等,以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关键词: 园区经济 园区建设 九江县

内容

综述
  2011年,县沙城工业园党政办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决战工业400亿元”的战略部署,以“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为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县中共十三届十一次全委会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打造工业平台,推进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为园区经济能够迅速崛起,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为着项目干”的服务理念,组织召开园区各种协调工作会和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例会,做好重大项目调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园区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情况的督查力度,做到半月一督查,半月一通报。注重与县财政、税务、商务、统计等单位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加强与市工业园办、市工信委有关科室进行交流,掌握最新信息动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园区企业融资及社会保障、数字园区平台创建、省级生态园区规划创建等工作,配合县工信委做好规模企业申报,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协助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园区经济工作。
  全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02.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沙城工业园81.2亿元,同比增长47%;上缴税金1.12亿元,同比增长150%;赤湖工业园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43.9%,上缴税金2.1亿元,同比增长50%。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1个,新竣工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其中亿元以上新竣工项目9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亿元,同比增长38.9%。园区就业人数17543人,同比基本持平。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许习成,男,汉族,沙城工业园党政办主任。吴桢,女,汉族,副主任。
  (高忠义)
  沙城工业园
  【概况】 2011年,沙城工业园管理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战略目标,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调度为主抓手,全面完成东区南扩24.7公顷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方35万立方米,完成南扩“两路两墙”建设,完成供水、供电、下水管道建设,新建4500米10KV高压线路一条,完成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向东扩征土地38.5公顷。全面完成九江长基建材水泥搅拌站和中路集团沥青搅拌站搬迁。园区安置就业人员0.6万人。沙城工业园管理局被共青团九江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市经贸委授予“九江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市级先进单位”,市文明办授予“201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
  经济运行稳步提升,园区贡献逐步显现 一年来,园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园区投产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47%;上交税金1.12亿元,同比增长150%。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园区有入园项目94家,其中投产企业78家,在建(扩建)项目16个。对已签约的入园项目,狠抓开工率和投产率,全速推进项目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跟踪服务,设置项目建设时间节点表,按时间节点严格落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代办制”,为达佳纺织、敏辉照明、恒瑞工量具、永缘纺织等多个项目进行代办服务,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保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协调企业与职能部门之间关系,协调企业与周边群众之间的关系,与客商交朋友,视客商为家人,视客商事为自家事,做到全方位服务。达佳纺织、思科防水、中新五老峰线缆、华琛玻纤等一批企业已全部投产;永缘纺织、中路集团、鑫晟机械正安装设备;敏辉照明、恒瑞工量具、华成纺织等正全力完成厂房建设;华林特钢将投资1亿元新上一条高速钢生产线、仙客来公司投资3亿元“食用菌多糖加工综合工程”项目正在施工,博莱集团的马回岭农业产业示范园正在紧张建设。园区初具规模的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四大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彰显,园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积极探索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实施有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针对园区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纺织服装产业,引进香港百泰隆投资10亿元的幸福纺织项目,着力打造轻纺工业城。针对沙城工业园区受空间发展限制,将狮子镇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引进投资30亿元的南昌大学创业就业科技园项目,将其打造成沙城工业园高新园区,该项目预计3年成型,每年计划引进企业30家。在狮子物流园区引进由市商管办为投资主体的九江市综合物流园区,项目拟投资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亿元),占地33.3公顷,集物流、仓储、配送、集散中心为一体。园区当年签约入园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项目1个。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平台建设逐步扩大 把“壮大园区发展规模、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作为沙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狮子长基新厂、发展大道路床等土方平整35万立方米,修建1号路延伸段挡土墙920米,铺设下水管道850米,完成1号路延伸段5000平方米、思科防水门口2500平方米、蓝桥余家塝自然村便民通道700平方米等道路硬化工程,完成锦绣大道两侧5000平方米、1号路挡土墙斜坡5000平方米绿化工程,完成沙城路、庐山东路计1000平方米道路维修工程和周家垅自然村移民安置点1500平方米砂石路工程及移民安置点1600米给水工程,在东区三期新建10KV供电线路4500米,并完成包括周家垅移民安置点位在内的6000米电力架设。园区已开发面积3平方千米,东区一期、二期、三期开发已全部完成,东区三期南扩、东扩面积66.7公顷。
  逐步规范园区管理,构建和谐生态园区 坚持把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以展示园区形象为主题,以服务和协调为中心,倾力打造生态园区、洁净园区、和谐园区。为保持园区环境,按年初工作目标要求,对九江长基建材水泥搅拌站和中路集团德坤沥青搅拌设备实施搬迁,6月30日,九江长基建材水泥搅拌站已完成全部搬迁,新厂建成投产;8月,中路德坤沥青搅拌设备无条件全部搬迁;园区公共绿地进行维护和管养,科学安排9名保洁员对园区进行保洁,在园区主干道安装垃圾箱,保持园区洁净;为方便园区企业职工上下班,园区管理局积极协调,克服资金与线路难题,开通由城区通往园区5路公交车,实施公交入园;为加强园区非公有制党建工作,在园区新成立中共支部4个,园区共有中共支部20个,其中机关支部1个,企业独立支部16个、联合支部3个。
  【开展党在我心中,建功在园区演讲比赛】 7月1日,沙城管理局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在园区举办“党在我心中,建功在园区”七一演讲比赛,园区企业参赛人员演讲效果良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园区的战斗堡垒作用。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李明干,男,汉族,沙城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沙城工业园管理局局长。桂训鹏,男,汉族,管委会副主任。饶思理,男,汉族,沙城局副局长、征地拆迁部部长。肖远峰,男,汉族,沙城局副局长、项目服务部部长。李雪荣,女,汉族,沙城局工会主席。陈超,男,汉族,沙城局建设工程部部长。黄玉兰,女,汉族,沙城局综合管理部部长。
  (崔庐芳)
  赤湖工业园
  【概况】 2011年,赤湖工业园贯彻落实“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战略部署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决战新工业,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开创工业园经济发展新局面。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上缴税收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9%、50%。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9亿元,完成“万亩平整”、“三河七路”(港口河、通江河、纵向河,通江东路、通江西路、港口河南路、兴业大道、东升大道、东升大道延伸线、赤湖大道)、绿化、亮化、管网及高压线迁移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新建路网13.46千米,整治河道2200米,新修通江河道2100米,种植樟树8800棵,栽种红花檵木380万株,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45盏,铺设管网5411米。其中总投资4.5亿元的赤湖防洪、造地、治虫综合治理工程共征收土地(山、林地)和收回水面总面积788.2公顷,拆迁房屋8500余平方米,迁坟3500余座,回填土石方1420万立方米、回填面积800公顷。项目建成后,极大地提高防洪能力,消灭血吸虫,解决县工业用地不足等难题,提高承载大项目能力。园区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项目1个,20亿元项目1个。新增海亚皮革、乾元纺织、中盛钢构、赛湖机车、宝利粮油、环泰化工、中巨铸造等7家在建项目,受到省委和市委领导高度称赞。赤湖工业园管理局被共青团九江市委授予“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目标管理综合先进单位”“‘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实现新跨越’主题教育回头看先进单位”“政务环境先进单位”,县委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县政府授予“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全县社会治安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发展提升年活动优胜单位”。
  深谋远略,大手笔书写大画卷 随着大九江格局逐渐形成,在中共九江县委十三届常委会上,县领导高屋建瓴地提出将赤湖工业园规划进行调整,将规划范围扩到东至城西港区、南至望夫山、西至赤湖、北至长江,面积约40平方千米,与港口集镇相向发展。以12千米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全力打造赤湖工业园15平方千米核心规划区,把“赤湖”打造成九江市“六大工业板块”的中坚要地;打好“长江牌”,使工业园临湖优势和沿江优势有效结合,大力推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方针,“江湖”联动,把园区打造成“T型工业走廊”中之要塞,使之成为县开放经济主阵地,项目建设密集区,工业发展增长极。
  筑巢引凤,大步伐挺进大阵地 2011年是工业园开发建设年,县政府采取“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千方百计加大园区投入。园区土地征用取得重大进展。将东至城西港区、西至赤湖、南至九码快线、北至长江区域范围内,大约40平方千米土地纳入到工业园范围。累计征收土地869公顷。其中水利血防工程指挥部征地789公顷,园区落户项目征地80公顷,面积之多,在全市列前行。动迁民宅320余户,拆迁房屋8500平方米,迁坟3000余座。全年处理各种纠纷41起,其中迁坟纠纷4起,山体放炮纠纷30余起。实现“零事故”、“零死亡”,确保做到安全施工。
  园区实现“四方面八达到”。四方面即:绿化,建成8个绿化点,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夹竹桃、红花檵木、红叶石楠等各种花草6.1万余株,树木0.8万余棵;亮化,在工业园区域内,东至王家堡、南至港口集镇、西至赤湖堤坝、北至长江堤脚,安装路灯1045座,亮化总长达1.08万米;给排水,园区自来水管网在原1万米基础上再铺设0.5万米,日供水5000吨,可满足30家中型企业用水需要,并铺设污水管道3000米;电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新铺设电线、电缆线4万米。八达到即:水利血防工程,完成土方1432万立方米,回填面积788.8公顷;河道治理,挖掘园区内2100余米新河,疏浚2100米老河,砌石护坡4300米;改造沿河南、北路老河床淤泥过深问题,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石方9万立方米,北路拓宽1000米,延伸180米;东升东路完成土石方32万余立方米、铺设路沿石2400米,铺设18米宽立路面面板1200米;东升东路延长线完成土方达32万余立方米、石方8万立方米,铺设路沿石2600米;兴业大道全长2500米,完成土方67万余立方米、石方13万立方米,架设跨度19.96米大桥一座,跨度10米盖板涵1座,铺设路沿石5000米,吸水砖铺设2万平方米;高压线完成110KV裕赤线、赤武线及八赤线迁移改造工程,拆除高压电线杆138根,拆除高压电线6.8千米;架设高压电线杆116根,架设高压电线8.9千米,移建新建变压器8台、移动机站1座、信号塔1座;雄基钢构完成土方挖方32万立方米,回填8万立方米,外运24万立方米。
  招商安商,大项目托起大发展 园区已引进项目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5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项目1个,20亿元项目1个。新增规模企业2家(东正木业、邦利益康),新增投产企业9家(东正木业、邦利益康、汇泉生物、海源化工、英特科胜、沃鑫化工、布朗斯实业、俊翔方桩、万宝电子),新增在建项目7家(海亚皮革、乾元纺织、中盛钢构、赛湖机车、宝利粮油、环泰化工、中巨铸造)。
  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园以“美化环境,生态建设”为工作理念,变“招商”为“择商”,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凡有利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千方百计予以引进;凡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可能对本地环境、生态、资源破坏项目,坚决予以拒绝。为防止出现土地闲置浪费现象。根据国家关于严格土地管理有关精神,结合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严把土地供应闸门,抬高入园门槛,坚持投资1亿元以下的工业项目,不予以提供土地,鼓励租用园区内其他企业的厂房。
  天道酬勤,大服务催生大发展 赤湖工业园管理局对入园企业推出“保姆式”的帮办服务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像对待亲人一样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尽心尽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竭力营造诚信园区的形象。从政策制定到兑现落实,从客商的接待到项目的洽谈,从合同签订到项目实施,园区管理局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派专人跟踪协调。在政策允许情况下,从土地价格、税费征收、配套设施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优惠,特事特办,努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大服务促进大发展。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同比增长52%;入驻赤湖工业园的项目基本形成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新型材料5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赤湖水利血防填埋工程开工】 1月7日,赤湖水利血防填埋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集防洪、造地、治虫于一体的综合性惠民工程,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工程总投资3.5亿元,建设工期为1年。项目内容为血吸虫填埋、主路网和河道建设。工程征收或收回土地(含林地、水面)总面积790公顷,拆迁房屋8500多平方米,迁坟3500多座。
  【东正木业纤维板项目竣工投产】 4月25日,投资5亿元的江西东正木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竣工正式投产。江西东正木业有限公司是广西东正集团旗下现有6家中高密度板生产企业之一,项目落户县赤湖工业园,用地面积12公顷,建设两条生产线,全套引进国际先进纤维板连续压机生产线和工艺技术,全程实现计算机集中控制,能生产多种规模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可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经过15个月紧张施工建设,第一条年产1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竣工投产,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上缴税收过千万元。
  【一批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 5月10日,落户县赤湖工业园中盛钢结构、宝利源粮油、赛湖电动车、环泰化工4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16亿元,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余亿元。中盛钢结构项目由中盛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兴办,建设周期为1年,将新建重钢、铁塔钢结构产品生产线各3条,轻钢生产线2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年上缴税金1800万元以上;宝利源粮油项目由宝利源农产品购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兴办,主要建设菜籽、棉籽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及油脂储存的大型油脂加工储存企业,项目达产达标后可年加工20万吨菜籽、棉籽,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上缴税收2000万元;赛湖电动车项目由浙江衢州富强工业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兴办,项目达产达标后,可年产两轮及三轮电动车30万辆,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上缴税收1000万元以上;环泰化工项目由安庆市环泰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兴办,建设周期为1年,投产后可年产8万吨甲醛、10万吨甲缩醛及20万吨FDN萘系高效碱水剂,年上缴税收300万元以上。
  【召开“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编制专家评审会】 7月14日,县赤湖工业园“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编制专家评审会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与会专家在查阅资料和图表的基础上,对“赤湖工业园‘化工园区’安全规划”进行评审。专家们认为该规划结合赤湖工业园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遵循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具有特色的精细化工产品,对县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明确园区内公用工程、污水处理、物流运输、公共服务一体化,产品产业链合理对接,加强园区安全防范,形成规模经济,促进赤湖工业园化工产业的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参加评审的专家有来自九江市安监局危化科科长王宏松,市赣浔评价公司高级工程师黄伯良,九江工业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李雅丽,县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建设规划局、安监局、赤湖工业园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新茂化工项目主体工程竣工】 9月1日,九江新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新茂化工项目主体工程竣工,正进行设备安装。为九江国资金融有限公司、九江矿冶工贸公司、四川华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创盈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兼并原九江矿冶总公司,重新下设九江矿冶有限公司的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98%工业硫酸80万吨、磷酸铵24万吨、铁矿粉40万吨,年发电16560万度。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刘晓来,男,汉族,沙城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赤湖工业园管理局局长(任至4月)。洪许泉,男,汉族,沙城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赤湖工业园管理局局长(4月任)。戴光辉,男,汉族,副局长(任至4月)。李汉银,男,汉族,本科,副局长(4月任)。谢卫平,男,汉族,副局长、建设工程部部长。聂勇林,男,汉族,副局长、项目服务部部长。徐安奎,男,汉族,副局长、征地拆迁部部长。郭建成,男,汉族,副局长(4月任)。田宗仁,男,汉族,综合服务部部长。

知识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县年鉴2012》

出版者:武汉图书馆

本书主要记载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九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基本情况。以“特载”的形式,收录县委书记、县长的重要讲话及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附录”中收录县委、县政府2011年发布的有关重要文件及主要文件选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夫
责任者
叶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