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910
颗粒名称: 政法工作
分类号: D624
页数: 4
页码: 58-6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九江县政法部门在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文章强调了发展、稳定、矛盾化解、创新和执法等方面的工作,详细介绍了治安环境持续良好、矛盾纠纷调处成效显著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和成果。
关键词: 委员会 政法工作 九江县

内容

【概况】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政法部门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以巩固提升“平安九江县”建设水平为己任,以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3项重点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列全省第七位,全市第三位,首次进入全省前10位。政法各部门排位也均大幅靠前,其中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均进入全省前15位。
  强化严打整治,治安环境持续良好 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县公安局以“打黑除恶治霸”为龙头,部署“春季行动”、“周二行动”等治安排查整治活动,组织开展“打黑除恶”、“破大案打团伙追逃犯”等系列严打战役。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991起,破获507起,其中破获现行命案1起,破获17年前命案积案2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94人,抓获各类网上逃犯183人,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662起,结案1503起。县人民检察院受案数73件121人,批捕66件112人;移送起诉、免诉受案数75件137人,移送起诉51件89人,不起诉7件8人。县法院共受理刑事一审收案40件65人,结案40件65人。
  排查整治措施落实。坚持以乡镇、行业、场所为载体,开展地毯式的排查,保证排查工作纵到底不出断层,横到边不留死角。县、乡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多渠道、多形式排查新情况、新问题,排查出治安突出区域和问题10(处)件,按照“一个乱点、一套方案、一个班子、一支队伍”的要求,落实整治措施。围绕“山”(非煤矿山)、“湖”(赛城湖、城门湖)、“江”(长江沿线)、“城”(沙河城区)、“路”(九码快线、双瑞路、武九线、京九线等重要交通干线)、“地”(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园”(沙城工业园区、赤湖产业区)7个重点领域进行排查整治。县公安机关确保每个重点工程有1名以上班子成员挂点。在生产矿山,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维护城门山铜矿、石灰石等非煤矿山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上,对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坚决予以打击。在车站码头,严厉打击盗窃、扒窃等行为。在工业园区,着力加强治安巡防,沙城工业园实现连续260天零发案,赤湖产业园治安秩序持续平稳。在长江水域,集中打击滥采滥挖长江砂、非法破坏渔业资源、破坏长江和赛城湖堤防及安全行洪等行为。对排查中群众反映“两抢一盗”案件突出的问题,立足于早、着眼于快,开展集中打击,既破大案,又管小案。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维护治安。
  健全工作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成效显著 全县建成乡镇矛盾纠纷排调中心16个,行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24个,县直单位调解组织72个,村(社区)调解室104个。以县级矛盾纠纷排调中心为“轴心”,以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和行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两翼”,以“3+3”(即三信息:农村民情、纠纷隐患、关键人员;三网络:综合联动、综合防控、综合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为“稳压器”,以“平安夜话”为“减压阀”,全县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丰富“三调联动”(人民、司法、行政调解)工作内涵,吸收社会调解工作力量参与“三调联动”,全年运用三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28起,化解医患纠纷7起。
  建立“三排查一把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即建立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部门系统行业为主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县委政法委和县综治委汇总、梳理、分流、落实把关。全年排查各类矛盾和安全隐患295起,归纳梳理重点敏感问题82起,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功化解82起。
  依法开展调解各类纠纷、降低信访量、维护稳定,在国土、建设、交通、交警、卫生、林业、农业、环保等重点部门建立行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做到有班子(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小组)、有队伍、有牌子、有印章、有调解场所、有基本的办公设施。工作中坚持“党政领导、综治协调、分口负责、多元联动,合力调处、共促和谐”的原则,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靠前、具体抓,综治干部逐项抓落实。各行业、各单位规范调解组织各项基础建设,将行业矛盾纠纷引入法官律师等人员参与,将关口前移,变“判决”为“解决”;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参与,在诉讼法院之前先行介入,进行调解。
  县司法局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全县聘请165名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矛盾中,政法各部门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排查、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调处“五个统一”工作机制进行规范有效的调解,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06起,同比上升35.9%,调处806起,调处率100%。呈现“大事不出县、小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可喜局面。
  强化社会管理,工作载体不断创新 强化治安、交通、公共、生产、消防、学校及幼儿园周边等安全管理和防范控制。县安监局在全县29家非煤矿山中查出安全隐患10条;县消防大队在15家经营场所查出隐患10处。县综治委先后两次组织县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交通局、工商局、文广局等14个相关成员单位,对全县35所学校、20所幼儿园进行排查,各成员单位按各自工作职责分工,对影响校园安全的10项内容进行检查。所检查出的问题,均逐一进行整改。
  为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乡、村两级成立帮教工作站16个和帮教小组119个,配备工作人员。全年对衔接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100%,就业安置率96%,无一人重新犯罪。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县政府拨付10万元管理经费。县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大队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对流动人口实行来记走销,出租屋“一户一档一书”,流动人口“一人一表”,并录入全县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层层落实管控措施,实行责任人、监护人双项责任制。全年排查精神病人186人,送治重症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23人,确保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不脱(漏)管、不失控。
  努力打造亮点,推进农村新型电话联防机制。在城门乡白畈村试点,推进“十户联防”机制,将10户电话进行捆绑,只要其中1户出现警情信息,按下电话快捷键,就可实现10户电话同时响铃,实现“一户有事,十户报警”的工作模式。打造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教科书资金,补助寄宿生活费。城门小学经常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给每位留守儿童过生日等;县一中利用网络为留守学生和家长架起沟通桥梁;县公安局成立由20名女警组成的“警察妈妈”队伍,定期到全县中小学开展关爱活动。
  开展“平安夜话”活动,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县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将班子成员进行分工,明确每个班子成员分别包干一至几个村(社区),全程负责所包村的“平安夜话”活动,县直驻县单位选派1名副职以上领导每月到所包点村(社区)至少开展1次“平安夜话”活动;乡级包村蹲点领导负责做好县级与村级开展“平安夜话”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处理。每周二、四为“平安夜话”工作日,工作流程分为提前告知群众和提前预约群众两种方式,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明确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信访问题、帮助群众提高治安防范能力、普及法律知识等工作重点,参与“平安夜话”活动的各部门认真做好活动情况记录,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妥善处理化解,填写“平安夜话”工作登记簿,情况办理单、难题请示单、结果反馈单,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推进平安创建,治安防控不断强化 加强技防建设。县综治委将“天网”工程纳入全县综治考评,把全县视频监控系统接进新的“天网工程”平台。专职治安巡防大队以城区6条主干道为重点,将责任落实到11个中队,坚持车巡与步巡、动态巡逻与定点盘查相结合,把警力摆放到易发案时间、地点和路段,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全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县、乡分别召开会议部署提升公众安全感宣传。组织政法干警和县乡村三级干部深入全县各地开展上门入户真情走访实践。县电视台开办《沙城警视》专栏,介绍政法部门便民利民新措施、帮扶助困新亮点和治安整治新动态,并普及法律知识。6月28日,县公安局召开退赃大会集中发还赃款赃物,现场向100名被害人发还赃款、赃物100多万元,市民们自发向县公安局送上30余面锦旗。促进和谐平安共创。通过“小平安”促进“大平安”,以“细胞工程”促进平安建设整体工程,以平安创建的深入促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
  基层基础巩固,综治平台不断夯实 打造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均由乡长担任中心主任,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为副主任,整合国土、林业、农业、民政、劳动、公安、计生等部门联合办公,设立“六站”、“三室”、“两厅”,建立社会矛盾联调、社会管理联抓、突发事件联处、和谐平安联创、治安问题联治的“五联”机制。和谐平安联创中心与各村综治室、各基层单位形成辐射作用,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提前介入问题的调处,落实每周排查、每周例会、每月汇总、重要敏感时期每日零报告制度,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矛盾纠纷登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三调联动工作等工作台账。做到“八有”(有排查、调处、会商、交办、联调、督查、回访、记录),建立完善预防、排查、调处、督办、查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坚持每天有1名党政班子成员带班,有1个职能部门值班,每个部门有1名工作人员坐班的“三个一”工作制度。在村(社区)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室,作为乡镇矛盾纠纷排调中心的派出机构,发挥第一防线作用。
  优化组织机构。全县15个乡(镇、场、区)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均建立“六站三室两厅”,落实人员,明确职责。村级在加强村级治保会、调委会建设的同时,组建和谐平安协会,在村民小组组建和谐平安理事会,发挥维护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职能。村(社区)均成立综治工作室、矛盾纠纷排调室、治保会以及“平安夜话”室。全县有村级综治室120个、“平安夜话”室120个,调委会120个,村级治保会120个,学校综治室35个。
  配强工作队伍。乡镇综治办确保3人,且有1名在基层工作2年以上的专职副主任。乡镇综治委主任由各乡镇一把手担任,相关单位为综治委成员,综治办主任大多由乡镇人大主席担任。县直(驻县)所有责任单位均成立综治领导小组、设立综治办,领导小组主任由主要领导担任,综治办主任由副职领导担任,安排1至2人具体负责综治工作。
  规范工作台账。根据省市要求,结合综治工作的发展形势,全县乡镇、村、县直单位综治工作台账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印制综治室工作簿、群防群治工作簿、专门领导小组工作簿、县直驻县单位综治工作册、学校综治工作簿、和谐平安创建工作簿、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簿4个层次、20余种册簿,全年下发2000余册簿到各部门单位。
  维稳举措得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始终把稳定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全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领导逢会必讲维稳,下基层不忘指导维稳。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11年全县维稳工作要点及考评细则》,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会议,把维稳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占有较重分值。县委、政府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属地各单位签订《2011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表彰奖励2010年度全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个人5名。
  切实抓好信息搜集,健全网络组织,全县有维稳信息督查员乡镇15名,县直7名,村级150名,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大调解、大联动、大稳定”的工作格局。全县维稳信息督查员排查出不稳定因素201件,调处成功198件,调处成功率98%。县维稳办上报维稳要情10条,县领导批示10条。
  积极开展专项维稳工作,由县维稳办牵头开展军队退役人员稳控。各乡镇场区和维稳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军队退役人员的教育稳控工作,县公安局、民政局、信访局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掌握的重点人员,严格落实稳控措施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县维稳领导小组健全和完善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成功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和苗头性事件3起,未发生进京群体上访事件和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县综治办、县维稳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县内组织开展4次安全隐患大排查,查出影响各类社会稳定的隐患92处,其中现场整改40处,下发整改通知52份,经过回访全部整改到位。
  加强维稳工作队伍建设。县委政法委制订《九江县维稳信息督查员队伍管理办法》,进一步严肃维稳工作纪律。全县驻乡督查员以记好一张“民情图”、织好一张“信息网”、做好一线“维稳员”、当好上级“参谋员”为主要内容的“一图、一网、二员”维稳信息督查员工作法,使全县维稳信息督查员队伍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副科级以上领导名录】 吴正阳,男,汉族,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任至10月)。刘浔华,男,汉族,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0月任)。徐龙平,男,汉族,政法委副书记、政法办主任。胡育刚,男,汉族,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10月任)。徐晓斌,男,汉族,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任至10月)。胡伟,男,汉族,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任至4月)。朱冬根,男,汉族,综治办副主任。

知识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县年鉴2012》

出版者:武汉图书馆

本书主要记载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九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基本情况。以“特载”的形式,收录县委书记、县长的重要讲话及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附录”中收录县委、县政府2011年发布的有关重要文件及主要文件选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新明
责任者
张懿鸣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