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888
颗粒名称: 在九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分类号: D625.56
页数: 9
页码: 10-18
摘要: 在九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关键词: 人代会 会议 九江县

内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以来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克服雨雪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国内生产总值由2006年(下同)的20.1亿元增至2010年的46.4亿元、财政收入由2.01亿元增至5.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6家增至6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2亿元增至1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1亿元增至12.7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9.2亿元增至49.7亿元、贷款余额由8.8亿元增至25.1亿元,均实现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由8.9亿元增至3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4.6亿元增至71.1亿元,均实现翻两番;外贸出口由217万美元增至7894万美元,实现翻五番。三次产业比由28.3∶48.1∶23.6调整为16.4∶62∶21.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累计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6.2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更趋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沙城工业园建成区面积由1平方公里扩大至3平方公里,赤湖工业园建成区面积由0.3平方公里扩大至2平方公里。园区建成投产项目87个。沙城工业园的华林特钢、博莱、仙客来、达佳纺织等企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产业集群。赤湖工业园东正木业、邦利益康、乾元纺织等企业加速发展,新型建材、轻工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蔬菜、林果、生猪、特种水产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县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4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14家。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由3797户增加到6341户、民营企业由367家增加到914家,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由13亿元增加到79.9亿元、税收由0.79亿元增加到3.8亿元。乡镇经济不断壮大,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乡乡财政收入过500万元。投融资体制更加健全,城投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农业企业信贷担保公司、民营小额贷款公司等4个投融资平台共为城市建设、中小企业融资3.2亿元。“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工作有效实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3324亩、“增减挂”765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规划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了九江县20年中长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一城、两镇、三区”的“大沙河”规划布局。县城规划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完成了东泉大道新区、福银高速西片区城市设计和行政中心修建性详规。城区排水、绿地、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和东泉大道、庐山路等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城市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累计投入11.5亿元,实施了东泉大道改造、渊明大道、瑞城路等城建项目50余项。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县城建成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大到13.4平方公里。县城新区已具雏形。积极争取市里支持,将九江开发区青峰、杨花两村成建制和东泉大道以北蛟滩湖片近2000亩土地划回我县管理,为对接、融入九江市中心城区提供了发展空间。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园、公交站台、货车及小型客车停车场、县城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工程及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县中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建项目全面竣工。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沙河河道治理和“一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如期完成。县城蹬士、拐的、电动三轮车全面取缔。城区绿化、亮化和硬化工程有效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入8400余万元,完成了324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筹措1.3亿元,实施了11座小(一)型、55座小(二)型水库和五一圩堤、赛城湖圩堤除险加固以及沙河、三桥河等部分重点河段治理工程,更新改造了港口、江新洲、城子镇等乡镇的20座大中型排涝泵站。筹集1.6亿元,完成了8.3万亩“一大四小”造林绿化任务。迁建各级各类学校62所,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4所,新建敬老院11所,完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乡镇、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10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按照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倾斜的原则,围绕就业、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累计投入10.6亿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城乡低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稳步推进,新增解决8.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安居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944套、4.8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2万平方米,发放租房补贴177万元。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项涉农补贴8657万元。累计培训农民1.4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613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3亿元,年均增长23.1%。“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实施,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0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应届二本以上上线率逐年提高,中考连年保持全市领先。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覆盖率达99.3%,新农合参合率达99.7%。“光明·微笑”工程、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工作有效实施。强化计生服务站、所建设,加大社会抚养费征管和“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九江县志(1986~2005)》编辑出版。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九江山歌、九江采茶戏和九江秧号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广电事业快速发展,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97%、用户达2.9万户。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新提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稳步推进,田野调查工作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接近尾声。 “五五”普法全面完成。大力推进和谐平安九江县建设,强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223件、县政协提案298件,办复率100%,一批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议、提案得到较好落实。加强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高标准建设了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落实领导定期接访、干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建立健全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和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以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县政府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有序开展,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水管体制改革、种子管理体制改革、除农垦系统外的非工口六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等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协调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防震减灾、工会、工商联、共青团、老龄、妇联、残联、慈善、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气象、工商、物价、税务、质监、保险、烟草、邮政、通信、供电、石油、食品药品监督等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07年以来,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单位、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江西省渔业十强县、全省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验收先进单位、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县、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县、全省平安县等诸多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老干部、老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九江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二是企业规模不大,支撑性大项目不多且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受宏观调控政策和资源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用地、融资、用工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尽管财政持续较快增长,但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加大;五是社会管理面临新课题,城镇困难群众就业、生活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繁重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并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赶超进位、争得应有地位的关键时期。刚刚结束的县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九江县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将致力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和新一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实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有较大幅度的赶超进位,增幅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1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86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2.5亿元,力争年均增长35%以上,达到22亿元;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1.4%,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1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2%以上,达到30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54%;森林覆盖率达31%;三次产业比由16.4∶62∶21.6调整为8.5∶69.7∶21.80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迅速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因此,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坚定不移决战新工业、坚定不移做美沙河城、坚定不移建设新农村、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的要求,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强力发展新工业
  坚持“工业兴县”战略不动摇,按照集群发展、规模扩张、量质并举的要求,加快建设工业平台,全力促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4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5亿元以上,力争达到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家。
  建设工业发展平台。发挥沿江优势,集中力量打造赤湖工业园。全面完善赤湖工业园规划,按照10年发展规划要求,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建设。加大投入,多管齐下,加速推进1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实施好赤湖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堤内万亩土地平整,完善园区路网、管网、电网、码头等基础设施。建成九瑞工业大道(九江县段),形成园区路网与城西港区和瑞昌黄金工业园的无缝对接。继续推进沙城工业园建设,加强园区建设的纵深管理,完善服务功能。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加快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将赤湖工业园、沙城工业园打造成省级生态工业园。
  培育工业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集群发展在降低投资成本中的作用,推进全民创业,扶持民营经济,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向支柱产业集聚,向园区平台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冶金建材、轻工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产业,培育发展精细化工、机械电子两大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城门山铜矿、鑫山水泥、中盛钢构、温州精制皮革制造、乾元纺织、永盛集团纺纱织布聚酯切片、博莱、仙客来、宝利源30万吨粮油加工、汇泉酒精、邦利益康、东正木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加大赤湖工业园项目引进、落户力度,对新引进项目重点向赤湖工业园集中,尽快形成赤湖工业园产业集群效应。发挥沙城工业园临近九江出口加工区优势,加大挖潜力度,大力引进与加工区内光伏、玻纤等产业相配套项目,实现园内产业与九江出口加工区的有效对接。同时,加大帮扶力度,积极跟进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企业做大、产业集聚,重点面向港澳台,对接长珠闽,积极跟进中央、省属企业,主动对接主城区主导产业,全力开展产业招商。突出招商选资,瞄准世界500强、国内200强、行业20强企业内迁、扩张动态,积极跟踪,努力寻求项目对接和引进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推介招商活动。同时,依托骨干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不断壮大关联企业。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引进县外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形成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等涉企服务单位的管理,全面落实公开承诺、首办责任、限时办结、考核评议、追究问责等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推进涉企服务规范化,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银政企”合作对接平台,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小额信贷,切实帮助企业破解融资等难题。充分发挥我县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近城的区位优势,建设狮子物流园区及各类专业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物流环境。
  (二)全力做美沙河城
  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梯度实施、管理高效有序”的原则,把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拉开框架、完善功能、严格管理、提升品位上,增强城市的聚集能力和宜居指数,全力做美沙河城。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达18万,县城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完善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以宜居、宜游、宜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的定位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将“一城、两镇、三区”纳入“大沙河”规划布局,拉开城市框架,实现与大九江规划全面对接。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着力抓好“大沙河”路网建设,建成城狮大道、福银高速公路平行道路、蛟滩湖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等道路,实施赛城湖跨湖大桥、环湖大道、东泉大道西延伸线等项目,加速构建该区域快速通道网络。着力抓好新区行政中心、东泉大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完善功能、加强管理、提升形象的要求,加大对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完成一批城市次干道的路网改造和亮化工程。推进供水管网改造、雨污分流管网、城区电网下地、城区燃气、防洪等工程建设。加大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力度。加强港口街镇和城门乡开发建设,努力把港口街镇打造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承接产业、服务园区的现代文明集镇,建成连接九江、瑞昌的重要中心集镇;把城门初步建设成城西港区和九江中心城区的新兴重要服务基地。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创建园林城、卫生城为目标,提高城区绿化水平,规划好城市建筑风格和色调,加强沙河河道及两岸环境治理,加大城市交通、环卫、市容市貌管理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三)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以惠农、富民为核心,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体制和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强“五大龙头、五大基地”建设:以博莱为龙头,建设一批生猪养殖基地;以仙客来为龙头,建设一批蔬菜种植基地;以美佳为龙头,建设一批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以九州粮油为龙头,建设一批优质油料基地;以东正木业为龙头,建设一批速生杨生产基地。同时,以九江水梨、葡萄、西瓜等水果基地为依托,培育发展水果加工龙头企业。高标准打造一批农业产品品牌,不断推出一批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建设农产品检测中心。发挥赤湖、赛城湖水面资源优势,做大大闸蟹养殖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力促做出品牌。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新增450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2个集镇整治建设任务。进一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开展创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活动,净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农村生态美景。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农村集中建房,合理引导农民在集镇和集中建房点建房,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沼气、信息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用3-5年时间,逐步对全县重点灌溉区域的山塘水库沟渠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确保排涝和抗旱的需要。加强对江新洲大堤、赤湖大堤、赛城湖大堤、建设堤管护,确保防汛万无一失。结合“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
  (四)着力扶持文化旅游产业
  进一步突出旅游业发展重点,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的同时,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使自然风光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独特性融为一体,全面融入九江市旅游经济圈。到2015年,实现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亿元。
  全力推进九江大千世界项目。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环八里湖开发战略,加速推进总投资约50亿元的九江大千世界大型旅游文化休闲项目建设。2012年前建成一期文化游乐项目及环湖大道、跨湖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4年前建成二期五星级酒店、欧陆风情小镇、商业街区等配套设施项目以及旅游房产等其他项目,从而实现九江市城区水上旅游与庐山风景旅游错位发展的格局,迅速聚集人气,拉动城市消费,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深度挖掘岳母文化、渊明文化,实施岳母墓扩建工程和陶渊明纪念馆搬迁改造工程,建设中华贤母文化园和渊明文化园,推动贤母文化、田园文化与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的有机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城市。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庐山旅游,以仙客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通过农旅结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全国首个食用菌产业博览园;结合马回岭集镇搬迁,以博莱食品产业园为依托,发展农业休闲游,打造环庐山生态、休闲旅游带,提升乡村游水平。鼓励乡村积极创评国家、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五星级酒店1座、四星级酒店2座。打造旅游购物、娱乐街区,提升旅游车队、旅行社、服务网点服务水平。
  (五)倾力推进民生事业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就学、就医、就业等民生问题,增加居民收入,强化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提高社会就业水平。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全面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制度。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开发公益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础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就业、支持创业,有效增加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逐步使津补贴水平与主城区对接。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城乡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落实与经济发展、物价波动相协调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低保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再就业政策、失地农民保险和扶贫政策的衔接。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15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立幼儿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办好特殊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人才市场管理,规范和完善人才录用机制,搞好人才交流服务。
  加强住房保障力度。合理确定住房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进一步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全方位、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五年内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万平方米。
  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启动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和县中医院分院建设,加快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依法加强监管,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
  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方式多样、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公共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制度,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快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纠错机制。大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靠各类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共同维护群众权益。
  三、2011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县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强工兴城”,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上半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4%;财政收入3.7亿元,增长4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3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长3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60元,增长29.8%。
  下半年,县政府将按照县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与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实现新一届政府和“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突出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经济上规模
  继续加快园区建设速度,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加快推进赤湖工业园1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完成赤湖联圩中段7.2公里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堤内万亩土地平整及“三河六路”建设工程基础性工作,形成11.1公里主路网和4.9公里生态水系。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一次性完善沙城工业园福银高速以东区域规划,按需推进东区三期东扩715亩土地征用工作。强力推进南扩371亩土地内“两路两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落户和发展提供空间。加快乡镇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力促新合工业集聚区成为省级小工业创业基地。
  继续实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年终总评比”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提高项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的服务意识与工作效率,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力促江苏耐尔电动车、浙江中明控股特种陶瓷等项目尽快签约;促进温州精制皮革制造、永盛集团纺纱织布聚酯切片、湖南资兴展泰银制品加工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对在建的赛湖电动车、乾元纺织、中盛钢构、宝利源粮30万吨粮油加工、达佳特种纤维、香港百泰隆纺织等项目服务力度,促其早日建成;支持东正木业、邦利益康、信尔诚药业、敏辉照明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标。继续支持城门山铜矿、鑫山水泥、华林特钢等企业挖潜改造,做大做强。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实现增加值25亿元。
  (二)强化招商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上水平
  围绕我县工业现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策划包装一批招商项目,突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坚持组团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着力推进以商招商,不断增强全民招商意识。紧盯大公司、大企业、大财团,重点对接北京方大集团300亿元盐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引进龙头型、旗舰型、总部型重大项目。用活招商平台,积极参加赣台经贸洽谈会、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九江县,提升九江县对外吸引力。全年引进县外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10亿元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2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50万美元,外贸出口9000万美元。坚持招商与安商并举,做到“三分招商,七分安商”,切实帮助落户项目解决好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尤其是解决好招工难、融资难等问题。同时,进一步盘活改制企业存量资产,支持九江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并购改造,使其重焕生机。
  (三)狠抓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建设上档次
  积极策应市八里湖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做好承接联动工作。完成赛城湖南岸控制性详规,加快赛城湖跨湖大桥、环湖大道、城狮大道等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形成环赛城湖路网。大力推进新区“两纵两横”路网及楼盘开发、福银高速公路平行道路等一批城建项目。做好泉塘保障性安置小区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实施双瑞路拓宽改造工程,改善县城西出口交通条件。实施老城区街巷修补工程,着手谋划老城区路网改造方案,做好前期调研、论证工作。
  继续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好车辆超重、“扰民鞭炮”治理等活动,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农贸市场管理、夜市选址搬迁等工作。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切实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进一步拓宽政府筹融资渠道,积极运用先进的资本市场运营方式,吸引各类资本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资格局,确保全年城建投入不少于10亿元。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加强港口街镇、城门乡规划建设。完善港口街镇、城门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中心集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推进港口街镇集镇二期路网、二期安置小区、新集镇行政办公区、赤湖工业园配套生活区、城西汽车大市场、新长江建材市场等项目建设;启动城门乡集镇自来水管网的铺设和城狮、环湖大道拆迁安置小区建设。
  (四)夯实“三农”基础,促进现代农业上层次
  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生猪、特种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力争全年新增蔬菜、果业面积各3000亩,出栏生猪25万头。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基地,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做大做强示范、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工作,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3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增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积极抓好博莱集团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切实发挥金融杠杆的撬动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猪、食用菌产业信贷担保试点工作。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力争将江新洲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纳入国家计划笼子。完成建设堤和陈溪垅等3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1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启动赤湖联圩东段工程。抓好江新洲灌区节水改造和杨柳河、长岭河治理工程。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积极谋划今冬明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推进100亩以上连片林业基地建设,尤其是抓好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和速生杨基地建设。以环庐山区域为重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实施环庐山区域防火林带建设。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维护林业生态安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使用和保护水平,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万亩。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增减挂”工作力度,完成土地开发整理2500亩、“增减挂”545亩。
  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确保全面完成78个新农村建设点和258个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建设任务,努力打造一批新的新农村亮点。继续加强全县“大九江”规划区范围内农村违法违规建房治理工作,出台农村违法违规建房分类处理、违法违规建房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农民建房快速办理审批等办法,规范农民建房行为。抓紧实施渡改桥扫尾工程,确保5座渡改桥国庆节前竣工。完成江新洲渡船更新任务。继续服务推进西气东输二线、九江长江二桥、105国道改造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
  (五)注重民生改善,促进社会事业上台阶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指标任务。重点围绕8个方面,办好26件实事。
  一是努力扩大就业。着力办好3件实事: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任务;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60万元、安排小额贷款担保基金55万元、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500万元,支持个人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全年完成42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600人工业园区定向培训和390人创业培训。
  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着力办好3件实事:对500名农村计划生育扶助对象给予奖励扶助,让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得到更多实惠;为113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从今年开始,每年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津贴。
  三是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着力办好2件实事:开展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后顾之忧;提高城镇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统筹水平,全年完成征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589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21万元任务。
  四是大力加强医疗保障。着力办好4件实事:为全县所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人员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全年参保人数达7.33万人、征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033万元;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5%;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率达90%。
  五是大力推行济困助学。着力办好4件实事:资助230名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抓好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城子镇中学等6所农村中小学改造工程;加快县二中科技楼建设,确保10月份竣工;开工建设县特教学校康复楼。
  六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着力办好2件实事:推进安居工程,启动1.49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完成100套廉租住房建设并交付使用。
  七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办好1件实事:安排整村推进扶贫资金80万元,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八是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办好7件实事:完成26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400人地质灾害移民搬迁任务;硬化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确保全年完成35公里;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2万人的饮水安全任务;推行清洁能源,完成500户农村沼气建设任务;稳步推进沙河开发区农贸市场改造工程,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启动城乡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程。
  与此同时,下半年我们还将做好其他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总结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验,不断探索推进公共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成餐饮服务业监管职能转换,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扎实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加快推进中华贤母文化园项目,年底前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建成贤母文化主题馆、四大贤母展示馆等一批主体建筑。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巩固人口与计生“百日推进”活动成果,实现摘帽进位。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完成《九江县年鉴(创刊号)》编辑出版工作。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深入推进和谐平安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天网工程建设,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升公众安全感。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推进信访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制止和化解不稳定因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抓好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工作。进一步做好工商、人民防空、档案、编制、信息化、应急管理、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历史的重任、时代的挑战、竞争的态势,对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科学行政。自觉按规律办事,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将政府管理转入科学化的轨道,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同时,以较低的管理成本,实现较高的效率,达到较优的目标,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益。
  坚持民主行政。恪守人民政府为人民理念,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建立健全维护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继续抓好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等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兑现政府承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政府的公信力,带动公民、企业和社会信用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规范政府及各部门的行政行为。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严格廉洁从政。切实加强政府机关廉洁自律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倡导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继续深化和完善“收支两条线”、财政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经济责任审计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切实从源头、制度、机制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和对大要案的查处力度,严惩各类腐败行为,树立干净干事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乘县十四次党代会东风,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锁定目标,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克难攻坚,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和九江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简称“增减挂”),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
  “一城、两镇、三区”: “一城”即沙河城,“两镇”即港口街镇、城门乡, “三区”即赤湖工业区、沙城工业区、狮子物流区。
  “一大四小”工程: “一大”:即抓好宜林荒山造林,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 “四小”:即抓好城市、乡镇、农村自然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绿化工作。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按照符合安全标准的水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两免一补”: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光明·微笑”工程:全省统一实施的一项重大医疗卫生领域内的民生工程,旨在使全省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得到及时免费治疗,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让唇腭裂患者重现微笑。
  “两非”案件: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妊娠。
  “五五”普法:2006-2010年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
  六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即粮食、农业、水利、交通、林业、商贸流通六大系统的国有企业改革。
  “两纵两横”路网: “两纵”为庐山北路延伸段、渊明北路延伸段;“两横”为规划路、规划二路。
  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零就业家庭”:指城市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
  “三河六路”:指赤湖工业园内园区河和东升东路、兴业大道两条路,以及万亩土地平整区内为满足排涝和规划需求修建的纵向、横向两条河道及在河道两侧修建横、纵向四条规划路。
  “两路两墙”: “两路”为沙城工业园1号路延伸线、6号路; “两墙”为1号路延伸线沿福银高速挡土墙、永盛项目用地最南端挡土墙。
  “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抓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按照时间节点优质高效推进。
  “门前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文明、包安全。
  “十百千”工程:培育十个万亩示范区、百个千亩示范片、千个百亩种养大户。
  “大九江”:把瑞昌、湖口、星子、九江县四个县(市)组团与九江市中心城区一起进行规划,在实现城区人口过百万的基础上,通过组团发展,使这四个县(市)和九江中心城区相向发展,融为一体,构建“大九江”格局。
  “校安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其目标是在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政府于2005年实施,由政府出资、市场运作、乡镇搭台、农民免费看戏、看电影和举办文体活动。
  人口与计生“百日推进”活动:自2011年4月23日至7月31日的100天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人口与计生各项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
  县政府县长 陶晔
  (2012年1月1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围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0亿元,增长(按可比价)19.5%;财政收入7.19亿元,增长43.3%;固定资产投资53.4亿元,增长4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4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亿元,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7356元,增长20%。
  整体工作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进位,令人振奋。主要经济指标全部摆脱后三,部分指标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财政收入总量居全省第56位,前移10位;增幅居全省第9位,前移57位,实现三年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列全市前三。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任务比和增幅均居全市前五名,其中:工业税收总量居全市第三,增幅居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增幅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第四,前移五位;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全省排名前移四位,被评为“全省工业崛起先进县”、 “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7亿元和34亿元,分别增长14%和42%,增量存贷款比达131%,居全市第一。
  ——“两区建设”快速推进,令人鼓舞。创造性运作了集防洪、治虫、造地于一体的赤湖水利血防填埋工程,共投资4亿元,移填土石方1420万方,平整工业用地1.2万亩,为全省工业园区破解用地难题提供了成功案例,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实施了赤湖联圩中段8.2公里除险加固和赤湖工业园“三河七路”以及绿化、亮化工程,15公里主路网和4.3公里生态水系已具雏形。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福银高速平行线等道路基本建成,实现了与市八里湖新区路网的全面对接;环湖公路、狮城大道、双瑞大道拓宽改造等路基成形,“一城、两镇、三区”的“大沙河”框架全面拉开。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令人欣慰。配套安排6308万元用于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涉及民生的事项,较上年增加2378万元,保证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民生工程任务和26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在关注民生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力度,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扬优乘势、构筑平台,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紧紧抓住省、市沿江开发机遇,充分发挥临江优势,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工业平台规模,努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赤湖工业园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展开,园区规划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自来水厂、11万伏变电站等投入使用,环境监控中心、消防二中队和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全面竣工。沙城工业园东区南扩371亩土地平整顺利推进,东区东扩577亩征地基本完成,园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合工业集聚区成功获批“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精心谋划和培育工业主导产业,以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新型材料为主的五大产业逐步明晰。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亿元,增长5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6家,新增5家;实现利税9亿元,增长96%。鑫山水泥、华林特钢、

知识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县年鉴2012》

出版者:武汉图书馆

本书主要记载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九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基本情况。以“特载”的形式,收录县委书记、县长的重要讲话及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附录”中收录县委、县政府2011年发布的有关重要文件及主要文件选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陶晔
责任者
周际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