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887
颗粒名称: 特载
分类号: K295.6
页数: 27
页码: 1-27
摘要: 九江县
关键词: 特载 九江县

内容

在中共九江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九江县委书记 徐耀纯
  (2011年7月28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九江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历程,谋划部署未来五年的工作,动员和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全县人民,按照“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总体要求,围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战略部署,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九江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大会还将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这次会议,对我县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次大会开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开成凝心聚力、团结鼓劲、共谋发展的大会。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九江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成功应对了雨雪、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困难的考验,抢抓机遇、励精图治、奋起赶超,胜利完成了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了喜人的发展局面。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实现了生产总值四年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翻一番。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6.36亿元,财政收入5.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1亿元,以上主要经济指标与2005年比,分别增长1.8倍、2.2倍和3.1倍。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坚持工业兴县、产业富民。五年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为决战新工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赤湖工业园规划面积由原来的5平方公里扩大至40平方公里,已建成2平方公里,正在加速1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沙城工业园规划面积由原来1平方公里扩大至6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五年来,共引进入园项目146个,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开工、投产,为决战新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去年以来,投资22亿元的温州精制皮革制造项目、投资10亿元的永盛集团纺纱织布聚脂切片项目、投资10亿元的湖南资兴银具加工项目、投资5亿元的城西汽车大市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签约,投资5亿元的宝利30万吨粮油加工项目、投资5亿元的中盛钢构项目、投资5亿元的赛湖电动车项目、投资5亿元的乾元纺织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投资5亿元的东正木业项目、投资6亿元的邦利益康项目、投资6亿元的汇泉酒精项目、投资2.4亿元的达佳纺织项目、投资2000万美元的敏辉照明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达产达标,这“三个一批”成果的取得将会进一步增添我县工业发展后劲。同时,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 “五大龙头、五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2010年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8821元,年均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0元,年均增长13.5%,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多次实行扩面提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升,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人民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五年来,实施了重点城建项目63个,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县城建成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大到13.4平方公里。尤其是东泉大道、渊明大道、瑞城大道、渊明北路、渊明大道延伸线、瑞城路延伸线等一批道路的建成投入使用,加快了县城新区建设;狮城大道、双瑞大道、赛城湖环湖公路等一批路网工程的开工,加速了“一城两镇三区”大沙河布局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按照“三清七改五普及”要求,五年来,共建成364个试点村,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民兵预备役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较快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态势平稳,社会安定祥和。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创建”、 “三级联创”、“创先争优”、“三培两带两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两新大讨论”、“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实现新跨越”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和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治理等活动,出台并落实“八个不准”、 “九个严禁”、“十功十过”等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又一个辉煌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离不开历届县委打下的基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全县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来县投资创业的广大客商,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九江县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发展实践弥足珍贵。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千真万真,真发展了才是真。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心无旁骛抓发展,坚持“两区互动、强工兴城”,从而使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改革创新是实现赶超发展的活力源泉,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激活机制体制,改进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尤其是要注重把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与县情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使发展不断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局面。去年以来,我们策应全市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作出了“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构建“一城两镇三区”大沙河布局,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赶超目标,指明了方向。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谋划发展。抓经济、搞建设是为了能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因此,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五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因而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必须始终坚持维护稳定保障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必须始终坚持和谐共事促进发展。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注重加强团结,四套班子之间始终保持了团结共事的好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可用财力不足、支柱产业和支撑型项目不多、社会事业投入不够等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比较脆弱,发展任重道远;制度和干部作风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是赶超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实现赶超目标、争得应有地位关键时期。我们要再鼓干劲,再出新招,再下苦功,谋求新的更大发展。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进,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支柱产业、物流配套与主城区的全面对接,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有较大幅度的赶超进位,增幅确保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新的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达到110亿元,人均GDP达到4786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2.5亿元,力争增长35%以上,达到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9.5%以上,达到255亿元,力争达到400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我们确定这样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主要是因为“十一五”时期已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并正处在新一轮发展上升期。主要是因为“十二五”时期我们继续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尽管仍面临着更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更加繁杂的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机遇,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增长,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民间投资领域大幅放开,为我县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提供了难得机遇;昌九城际铁路、杭瑞高速九江段、九江长江二桥、西气东输、八里湖新区、城西港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我县的区位优势和城郊要素优势更加凸显。主要是因为实现九江县发展新跨越、在全市争得应有地位,必须把握工作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我县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进行了正确定位,符合我县的工作实际,为我们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拓性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要在目标追求上高度统一思想,在把握重点上高度统一思想,在决策落实上高度统一思想。
  三、坚定不移“决战新工业”
  决战新工业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是我县实现赶超目标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九江县能否实现发展新跨越,真正在新的一轮区域竞争中争得应有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能否实现赶超。壮大了工业,就壮大了主体财源,就会带动农业,带动“三产”,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决战新工业,打破常规、出奇制胜,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打一场强工持久战,通过几年努力,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对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 首先,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善于发挥优势就能把握大势、争取主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再多再好只是一种潜力。发挥潜在优势,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的发展,是最现实、最明智的选择。我县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明显,要围绕自身优势做文章,着力把各种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立足优势谋划新工业,依托优势决战新工业。重点是发挥沿江岸线优势,利用赤湖工业园长江黄金水道岸线,在轻工制造、精细化工、新型材料、水上物流等产业方面谋求更大发展。发挥昌九产业集群优势,主动对接九江开发区优势产业的配套和产业链的延伸,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发展配套产业。发挥郊区生产要素优势,着力把郊区的交通、市场和自身低成本的劳动力、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用足、用好、用活。
  其次,要搭建好园区平台。工业园区建设是全县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决战新工业首先就是要建好园区平台,推动园区发展提速、提量、提效,以一流的园区承接一流的项目,筑好巢、引好凤。园区建设立意要高,手笔要大,投入要增,速度要快。对我县来讲,就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标准重点打造赤湖工业园,推进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按照10年规划要求,加速推进1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真正拉大园区框架,打造一流工业平台,实现赤湖工业园与城西港区相向发展。重点是要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15平方公里核心区主路网,建成“三河六路”工程,同步完善水、电等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园区项目承载力,这是坚定不移的目标。要完善园区公共交通、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今年,我们已开工建设的赤湖水利血防填埋工程,必须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这项工程完工后,既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能够为园区未来几年提供将近1.5万亩工业用地;社会效益是能够起到防洪和灭虫效果,彻底解决港口、城西港区近50平方公里的防洪安全和赤湖血吸虫蔓延危害。要认真搞好这些新平整土地的规划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尽快产生经济效益。要合理布局园区产业、合理划分园区功能。要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完善园区管理体制,理顺权、责关系,最大限度实现园区各项工作低成本、高效能运转。严格规范管理,做到制度健全、要求严格。同时,要继续推进沙城工业园东区三期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第三,要推进好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的支撑,没有项目就没有支撑,没有后劲,没有竞争力,没有发言权。因此,抓项目建设各级干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方法上必须切实管用,态度上必须持之以恒。一要多管齐下抓项目。要真招商、招真商,切实加大项目落户力度,调动一切力量抓项目,一年四季抓项目,改进方法抓项目,积极向上争项目,扩大招商引项目,鼓励企业扩项目,激活民资上项目,提高工业项目落户的实效。二要务实高效抓项目。推进项目一定要跟踪服务,一抓到底,加快项目的开工投产进度。服务项目感情要真投入、困难要真帮助、效率要真提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各个部门在项目建设中,要多开绿灯、不设障碍,多说“怎么办”、不讲“不能办”。三要强化激励抓项目。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重奖有功之臣。对乡镇招商引资,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四要培植支柱产业抓项目。围绕“特色立园、优势立园”,完善产业定位,培植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特色,形成产业优势。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按照产业定位,落户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北京方大集团投资300亿元的盐化工项目跟踪对接,力争早日签约落户。这个项目签约落户,将对我县支柱产业的培植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要优化好发展环境。决战新工业,离不开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这几年,尽管我县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发展的要求,与客商的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各种侵害客商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动真、碰硬做得不够,没有把环境的改善立足在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上,落实在每一个人的处理上,建立在每一个制度的完善上。因此,要激浊扬清、树立正气,坚持以铁的手腕推进发展环境的治理,在全县营造人人都痛恨破坏环境的人、人人都敢于同破坏环境的事作斗争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正义,使我们的人民富有正气。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依法保护客商的合法权益。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严厉惩处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各种行为。要积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用工等实际困难。
  四、坚定不移“做美沙河城”
  当今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对经济要素的承载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抓好城市建设,不仅能改变面貌、造福市民,而且能撬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决战新工业、繁荣服务业提供载体,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为财政支出缓解压力。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做美沙河城”,这是发展的要求、市民的期盼,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不断提升规划水平。按照“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以宜居、宜游、宜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的定位,立足高标准、大手笔,我们制定了九江县20年中长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跳出现有的“小沙河”概念,规划“大沙河”布局,将“一城两镇三区”纳入大沙河规划,与大九江规划全面对接(“一城”就是沙河城, “两镇”就是港口镇、城门镇,“三区”就是赤湖工业区、沙城工业区、狮子物流区);编制了东泉路两边、福银高速公路以西和港口街镇、城门乡等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景观设计规划;编制了县城新区行政中心修建性详规;完成了狮城大道及双瑞大道(拓宽)等城市道路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不断提升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其次,要不断提升建设水平。美好的规划蓝图,只有加快建设,才能变为现实。我们要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努力把沙河城建设好,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要坚持高标准、大手笔、快速度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路网建设,真正把城市的框架拉大,把城市的环境造好,把城市的形象提升。要按照“大沙河”规划定位和“组团式发展、林网化道路、人性化布局”要求,通过完善“一城两镇三区”基础设施,加速构建“大沙河”格局,推动各大板块竞相发展,尽快形成“大沙河”框架。重点是抓好“大沙河”路网建设。高质量建好双瑞大道、城狮大道、环湖大道、跨湖大桥、福银高速公路平行道路、蛟滩湖新区“两纵两横”路网和东泉大道西延伸线,坚持道路修到哪里,环境就造到哪里,形象就出在哪里;建成一条道路、开发一片土地,规划一片发展。要着力抓好新区行政中心、东泉路两边等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聚集人气、提升形象。要着力抓好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满足人居需要。为确保高质量抓好城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切实加强对重大城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依法依规。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切实落实推进的责任机制、督查机制、问责机制。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城市产业的培植。没有产业的城市,是一个空壳城市,就是“海市蜃楼”,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美沙河城,蓝图已经绘就,当务之急就是要加紧对城市产业的培植,打造产业品牌,彰显产业特色,构建产业支撑,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要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大沙河”各大板块产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新局面。沙河城要以沙城工业园为平台,对接开发区工业园发展工业;以县城新区为平台,对接八里湖新区发展楼宇经济、地产经济及金融、教育、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贤母文化,做好渊明文章;适时启动一批专业市场建设,努力使二、三产业相向发展、互动推进,支撑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城门乡要按城镇发展要求,依托赛城湖水资源和20公里湖岸线,发展旅游、休闲、娱乐、金融、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房产经济,打造低碳经济区,为九江市区、城西港区、沙河城区和赤湖工业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将集镇初步建设成精品中心集镇。港口街镇要依托赤湖工业园、城西港区重点发展工业产业,打造现代工业区;以九码快线为依托,打造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现代文明的新型集镇,达到承接九江对接瑞昌的效果,建成连接九江、瑞昌的重要中心集镇。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一个城市是否是宜居城市,除了需要具备优美的城市环境,更重要一条,就是要有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休闲的需要、消费的需要以及各方面生活的需要。因此,做美沙河城一定要把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认真谋划、加速实施,要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建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备的新型城市。要完善城市文化服务功能。重点是加速推进贤母文化园建设,尽快启动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实施好陶渊明纪念馆搬迁改造工程和岳母墓扩建工程,提升景点形象。通过文化项目的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要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重点是抓好五星级园林酒店建设,推进一批高档商贸服务区建设,规划并适时启动家具批发、皮革制品批发、汽车批发、建材批发等专业市场建设,真正让商贸活跃、市场繁荣。要完善城市休闲娱乐服务功能。重点是加速推进赛城湖九江大千世界项目建设。九江大千世界项目,是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环八里湖开发战略的推进而实施的大型旅游文化休闲项目。项目选址在赛城湖南岸青峰村、杨花村地段,总投资50亿元。项目的实施,将填补九江城区缺乏与著名旅游胜地庐山相适应景区的空白,丰富完善大庐山旅游圈,实现我市城区水上旅游与庐山风景旅游错位发展,迅速聚集人气,拉动城市消费,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使九江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独具特色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有利于大九江格局的加快形成,有利于构筑城市发展产业支撑,有利于九江县“大沙河”城市格局的形成。
  第三,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城市管理牵动千家万户,管理抓好了,群众满意、百姓受益、大家高兴,管理抓不好,市民不满意、群众不高兴、形象受影响。因此,做美沙河城必须抓好城市管理,以管理水平的提升检验城市发展,通过几年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要下决心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抓好对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小区物业、违章建筑、城市治安等方面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电、气服务,合理规划布局市场、公交、公厕等设施,依法依规解决好“城中村”问题,高标准建设好安置小区和保障性住房。要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沙河街镇、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管职能,形成城关镇与城管、运管、交警等部门同抓共管的联管机制。要建立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管好、管久。多学习外地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方法,通过市场化运作,大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对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护。要深入持久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大对重车超载、违法建筑、噪音扰民等突出问题的治理。要加强对城市违法建筑的管控,杜绝乱搭乱建现象的发生。
  五、坚定不移建设新农村
  当前,在推进“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的战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强工兴城”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三农”工作与强工兴城统筹兼顾、同步推进,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切实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走强基稳农之路。农业的脆弱关键是农业生产能力的脆弱,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脆弱。因此,要围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3-5年的时间,逐步对全县重点灌溉区域的山塘水库沟渠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确保排涝和抗旱的需要。要加强对江新洲大堤、赤湖大堤、赛城湖大堤、建设堤管护,确保防汛万无一失。要结合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机补贴的政策,加强对农机购买的指导与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其次,要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走产业富农之路。重点是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上规模。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五大龙头、五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油料、蔬菜、水果、水产、生猪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即:以博莱为龙头,建设一批生猪养殖基地;以仙客来为龙头,建设一批蔬菜种植基地;以美佳为龙头,建设一批水产养殖基地;以九州粮油为龙头,建设一批优质油料生产基地;以东正木业为龙头建设一批速生杨生产基地。同时,要以九江水梨、涌泉葡萄、马回岭西瓜等水果基地为依托,培育发展水果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扶持博莱、仙客来、美佳、九州粮油、东正木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上效益,做大做强。力争博莱创国家级龙头企业,力促博莱、仙客来尽快在创业板上市。要推动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上层次,围绕发展品牌农业,推出一批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力促赛城湖螃蟹做大规模、做出品牌、走出国门。
  第三,要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走新村惠农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要以“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为目标,按照“三清七改五普及”和“三绿一处理”要求,加强农村路网、电网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村庄整治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结合全市“大九江”规划范围农民违法违规建房整治活动,加强对农民建房的规划与管理。要加强农村中心集镇建设,着力改善中心集镇脏乱差现象。尤其是要选择一批交通区位好、发展潜力大、有一定基础的农村中心集镇,作为示范镇重点打造。
  第四,要切实抓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走人才兴农之路。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强涉农人才培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科学种养的能力。尤其要有计划、有目标培养、引进一批农业重点科技人才、实用人才,指导农业生产、带领农民致富。
  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县域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要围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之城建设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首先,要在文化氛围的大营造上开创一个新局面。文化氛围对文化之城建设,是最直接、最现实、最巨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打造文化之城,必须在全县着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一是要让文化之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理念,是思想认识层面的产物,让文化之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就是要通过深入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我县文化之城建设的创意、思路、目标,做到多层面、广角度、深领域,让宣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真正使文化之城建设这一新事物人人皆知,使大家都来关心文化之城建设,支持文化之城建设,参与文化之城建设。二是要让文化之城建设的气息深入生活。气息是具体的事物,是一种表象、一种形式、一种氛围。让文化之城气息深入生活,就是要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能见到文化之城建设的烙印。三是要让文化之城建设的影响声名远播。打造文化之城,不仅要加强县内宣传,把人民群众的思想搅动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也要加强对外宣传,迅速扩大影响。要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对外宣传我县打造文化之城的重大举措和良好成效,真正在全市乃至全省造出一定的声势。
  其次,要在文化资源的大利用上开创一个新局面。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是我们打造文化之城的重要依托,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把我们自身特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好,变资源优势为现实优势,着力开创文化资源大利用的新局面。众所周知,陶渊明文化、岳飞文化是我县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陶母、岳母、欧母等都与九江县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我们“九江山歌”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九江采茶戏”、 “九江秧号”等都被列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瑰宝,都要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未来几年,我们要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重做好几篇文章,打造几张名片,推出几大品牌,真正让这些沉淀的文化资源炒起来、热起来。让陶母、岳母、欧母这些历史人物重新活在人们心中,让城门山歌、涌泉采茶戏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重新走进寻常百姓生活,让陶渊明、岳飞文化唱响九江县,享誉省内外,这就是一种新境界、新局面。
  第三,要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上开创一个新局面。文化事业的繁荣,不能是纸上谈兵,要丰富载体、深入实践,真正让文化载体形式多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断开创我县文化事业繁荣的新局面。要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为文化大繁荣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尤其要加强对特殊文化人才的挖掘与培养。要建立繁荣文化事业的长效机制,做到文化活动常态化、文化实践大众化、文化作品精品化。要创新文化载体,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依托现有文化资源,制作一到两部有影响的影视作品;举办一些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作家采风会。真正提升我县文化事业的影响力。
  第四,要在和谐文化的大构建上开创一个新局面。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要通过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加强乡村文化站、农村书屋、文化活动中心、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七、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首先,要开创社会事业新局面,办好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必须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真正做到让学生专心、教师安心、家长放心、社会关心。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要加强对城乡医疗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进一步提升全县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国家基本国策的贯彻与落实,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提升我县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同时,还要抓好科技、体育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总之,要通过几年努力,进一步推动我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开创民生工程建设新局面,完善好社会保障体系,让困难群众生活真正有所依靠。要始终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和社会事业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直接照在老百姓身上。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目标,按照“四个全覆盖”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要加强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就业和优抚安置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总之,要通过几年努力,进一步解决我县重大民生问题,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要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让人民群众真正安居乐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不能集中精力抓经济、搞建设,人民群众就不能安居乐业。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观念,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管理创新,进一步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真正让全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要加强信访工作,着力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正视而不回避,对工作的缺点要改进而不掩饰,对诱发的矛盾要化解而不掩盖。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营造好党管武装氛围,充分发挥好民兵预备役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之,要通过几年努力,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开创一个新局面,努力实现生活安宁、生产安全、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的目标。
  八、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省委书记苏荣同志讲过: “机遇对每个地方都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发展氛围,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要有一个责任心强、事业心强,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能共事的领导班子”。因此,我们要成就对接主城区、实现新跨越的宏伟事业,就必须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为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首先,要围绕打造“核心党委、高效政府”的目标,开创领导班子建设新局面。
  必须坚持党委的核心领导,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要坚持党委的核心领导,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大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按照党委的决策和法律、章程开展工作。核心党委的决策要靠高效政府去落实,高效政府要把党委的主张变为政府的政令,全力执行,高效办事,确保政令畅通。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在思想、行动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构建好“一个决策中心,几套班子落实”工作格局。 “一个决策中心,几套班子落实”是县委对班子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始终按照这一要求,推进班子建设,做到了这一点就是讲政治、讲规矩,也是讲大局、讲发展。县委作出的决定,各套班子就要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县委常委会在决策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必须营造好“先说好再干、在干中不说”的干事氛围。无休止的争论和不负责任的议论,只会影响发展、贻误事业。因此,必须坚持重大工作先说好再干,干中不再说“不”。做到决策前畅所欲言,落实中一个声音,使每项工作、每个项目在推进中无杂音、零障碍、快速度。决不能会上不说,会后乱说;会上赞成,会后不干;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其次,要围绕“强化素质、提升形象”目标,开创干部队伍建设新局面。
  要大兴亲力亲为之风,着力营造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良好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带领全县人民奋起赶超的重任,必须时时、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坚持少拿“遥控器”,多到一线去,了解任务落实情况,掌握目标实现进度,重点查“不落实”的问题,集中抓“不落实”的环节,以模范的行动引领干部群众实干。
  要大兴履职尽责之风,着力营造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良好局面。领导不是一种权力,而是组织赋予的一种责任;岗位不是一种待遇,而是组织赋予的一种使命。因而,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这种责任和使命,切实强化履责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要求,认认真真把工作做好。什么是对事业的忠诚?忠于事业就是要从本质上忠于,忠于事业就是要从履行职责上忠于,忠于事业就是要从认真抓落实上忠于。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中绝对不能绕弯子、踢皮球,要多为主要领导分忧,做到遇到问题不畏缩,碰到矛盾不回避,用扎实的作风推动问题的解决。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岗位责任具体、责任层级清晰,严格责任追究,形成级级负责、层层负责、人人负责的良好风尚。要强化能力素质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真正使我们的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成事。
  要大兴廉洁从政之风,着力营造高效办事、干净成事的良好局面。廉洁自律是党性要求,也是干部健康成长的需要。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重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做到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时刻用党纪国法教育干部,真正使我们的干部都能自觉按章办事、依法办事,都能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不出事。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清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述职述廉等制度,着力构建具有九江县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办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要大兴任人唯贤之风,着力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局面。执行力的强弱,关键在用人。干事业所需要的干部,不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干部,不是眼高手低、只说不做的干部,不是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干部,而是敢想敢干、思想解放的干部,勇于负责、善于操作的干部,工作勤奋、富有激情的干部。因此,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兴任人唯贤之风,以干事识别干部,用实效检验干部,凭德才使用干部,把肯干事、会干事的人放到经济建设的重要岗位上,使想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奔头,不干事的没市场。
  第三,要围绕“凝心聚力、强基固础”目标,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组织凝聚力的大小、战斗力的强弱,关系到工作能不能落实、目标能不能实现。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是要在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和“两新”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切实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坚强的战斗力。要科学配置党建资源。以部门包村工作和“村企联建”工作为抓手,注重创新包村帮扶方式,增强帮扶效果;继续深化“村企联建”工作,丰富“联建”内容和手段,扩大“联建”规模和层次,形成城乡党建统筹发展的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要在创新活动方式、拓展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上下功夫。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组织、宣传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三是要在创新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上下功夫。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改善党员结构,提高党员质量,教育广大党员增强党员意识。逐步健全村干部轮训制度,重点办好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不断扩大村干部的教育培训面;加强对村后备干部的培养,为村“两委”储备一批优秀人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长期奋战在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工作非常辛苦。一定要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帮助,保护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在巩固扩大基层民主建设成果上下功夫。认真总结完善“两重两轮”票决制,进一步深化农村党务村务网上公开工作,提高村级事务管理、决策和运行的透明度,增强村级组织公信力。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使命无限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实现九江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九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陶晔 (2011年8月2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以来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克服雨雪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国内生产总值由2006年(下同)的20.1亿元增至2010年的46.4亿元、财政收入由2.01亿元增至5.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6家增至6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2亿元增至1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1亿元增至12.7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9.2亿元增至49.7亿元、贷款余额由8.8亿元增至25.1亿元,均实现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由8.9亿元增至3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4.6亿元增至71.1亿元,均实现翻两番;外贸出口由217万美元增至7894万美元,实现翻五番。三次产业比由28.3∶48.1∶23.6调整为16.4∶62∶21.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累计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6.2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更趋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沙城工业园建成区面积由1平方公里扩大至3平方公里,赤湖工业园建成区面积由0.3平方公里扩大至2平方公里。园区建成投产项目87个。沙城工业园的华林特钢、博莱、仙客来、达佳纺织等企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产业集群。赤湖工业园东正木业、邦利益康、乾元纺织等企业加速发展,新型建材、轻工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蔬菜、林果、生猪、特种水产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县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4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14家。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由3797户增加到6341户、民营企业由367家增加到914家,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由13亿元增加到79.9亿元、税收由0.79亿元增加到3.8亿元。乡镇经济不断壮大,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乡乡财政收入过500万元。投融资体制更加健全,城投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农业企业信贷担保公司、民营小额贷款公司等4个投融资平台共为城市建设、中小企业融资3.2亿元。“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工作有效实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3324亩、“增减挂”765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规划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了九江县20年中长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一城、两镇、三区”的“大沙河”规划布局。县城规划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完成了东泉大道新区、福银高速西片区城市设计和行政中心修建性详规。城区排水、绿地、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和东泉大道、庐山路等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城市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累计投入11.5亿元,实施了东泉大道改造、渊明大道、瑞城路等城建项目50余项。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县城建成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大到13.4平方公里。县城新区已具雏形。积极争取市里支持,将九江开发区青峰、杨花两村成建制和东泉大道以北蛟滩湖片近2000亩土地划回我县管理,为对接、融入九江市中心城区提供了发展空间。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园、公交站台、货车及小型客车停车场、县城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工程及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县中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建项目全面竣工。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沙河河道治理和“一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如期完成。县城蹬士、拐的、电动三轮车全面取缔。城区绿化、亮化和硬化工程有效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入8400余万元,完成了324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筹措1.3亿元,实施了11座小(一)型、55座小(二)型水库和五一圩堤、赛城湖圩堤除险加固以及沙河、三桥河等部分重点河段治理工程,更新改造了港口、江新洲、城子镇等乡镇的20座大中型排涝泵站。筹集1.6亿元,完成了8.3万亩“一大四小”造林绿化任务。迁建各级各类学校62所,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4所,新建敬老院11所,完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乡镇、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10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按照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倾斜的原则,围绕就业、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累计投入10.6亿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城乡低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稳步推进,新增解决8.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安居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944套、4.8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2万平方米,发放租房补贴177万元。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项涉农补贴8657万元。累计培训农民1.4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613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3亿元,年均增长23.1%。“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实施,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0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应届二本以上上线率逐年提高,中考连年保持全市领先。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覆盖率达99.3%,新农合参合率达99.7%。“光明·微笑”工程、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工作有效实施。强化计生服务站、所建设,加大社会抚养费征管和“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九江县志(1986~2005)》编辑出版。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九江山歌、九江采茶戏和九江秧号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广电事业快速发展,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97%、用户达2.9万户。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新提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稳步推进,田野调查工作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接近尾声。 “五五”普法全面完成。大力推进和谐平安九江县建设,强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223件、县政协提案298件,办复率100%,一批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议、提案得到较好落实。加强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高标准建设了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落实领导定期接访、干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建立健全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和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以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县政府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有序开展,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水管体制改革、种子管理体制改革、除农垦系统外的非工口六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等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协调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防震减灾、工会、工商联、共青团、老龄、妇联、残联、慈善、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气象、工商、物价、税务、质监、保险、烟草、邮政、通信、供电、石油、食品药品监督等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07年以来,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单位、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江西省渔业十强县、全省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验收先进单位、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县、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县、全省平安县等诸多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老干部、老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九江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二是企业规模不大,支撑性大项目不多且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受宏观调控政策和资源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用地、融资、用工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尽管财政持续较快增长,但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加大;五是社会管理面临新课题,城镇困难群众就业、生活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繁重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并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赶超进位、争得应有地位的关键时期。刚刚结束的县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九江县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将致力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和新一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实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有较大幅度的赶超进位,增幅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1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86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2.5亿元,力争年均增长35%以上,达到22亿元;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1.4%,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1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2%以上,达到30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54%;森林覆盖率达31%;三次产业比由16.4∶62∶21.6调整为8.5∶69.7∶21.80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迅速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因此,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坚定不移决战新工业、坚定不移做美沙河城、坚定不移建设新农村、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的要求,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强力发展新工业
  坚持“工业兴县”战略不动摇,按照集群发展、规模扩张、量质并举的要求,加快建设工业平台,全力促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4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5亿元以上,力争达到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家。
  建设工业发展平台。发挥沿江优势,集中力量打造赤湖工业园。全面完善赤湖工业园规划,按照10年发展规划要求,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建设。加大投入,多管齐下,加速推进1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实施好赤湖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堤内万亩土地平整,完善园区路网、管网、电网、码头等基础设施。建成九瑞工业大道(九江县段),形成园区路网与城西港区和瑞昌黄金工业园的无缝对接。继续推进沙城工业园建设,加强园区建设的纵深管理,完善服务功能。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加快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将赤湖工业园、沙城工业园打造成省级生态工业园。
  培育工业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集群发展在降低投资成本中的作用,推进全民创业,扶持民营经济,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向支柱产业集聚,向园区平台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冶金建材、轻工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产业,培育发展精细化工、机械电子两大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城门山铜矿、鑫山水泥、中盛钢构、温州精制皮革制造、乾元纺织、永盛集团纺纱织布聚酯切片、博莱、仙客来、宝利源30万吨粮油加工、汇泉酒精、邦利益康、东正木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加大赤湖工业园项目引进、落户力度,对新引进项目重点向赤湖工业园集中,尽快形成赤湖工业园产业集群效应。发挥沙城工业园临近九江出口加工区优势,加大挖潜力度,大力引进与加工区内光伏、玻纤等产业相配套项目,实现园内产业与九江出口加工区的有效对接。同时,加大帮扶力度,积极跟进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企业做大、产业集聚,重点面向港澳台,对接长珠闽,积极跟进中央、省属企业,主动对接主城区主导产业,全力开展产业招商。突出招商选资,瞄准世界500强、国内200强、行业20强企业内迁、扩张动态,积极跟踪,努力寻求项目对接和引进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推介招商活动。同时,依托骨干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不断壮大关联企业。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引进县外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形成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等涉企服务单位的管理,全面落实公开承诺、首办责任、限时办结、考核评议、追究问责等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推进涉企服务规范化,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银政企”合作对接平台,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小额信贷,切实帮助企业破解融资等难题。充分发挥我县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近城的区位优势,建设狮子物流园区及各类专业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物流环境。
  (二)全力做美沙河城
  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梯度实施、管理高效有序”的原则,把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拉开框架、完善功能、严格管理、提升品位上,增强城市的聚集能力和宜居指数,全力做美沙河城。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达18万,县城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完善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以宜居、宜游、宜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的定位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将“一城、两镇、三区”纳入“大沙河”规划布局,拉开城市框架,实现与大九江规划全面对接。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着力抓好“大沙河”路网建设,建成城狮大道、福银高速公路平行道路、蛟滩湖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等道路,实施赛城湖跨湖大桥、环湖大道、东泉大道西延伸线等项目,加速构建该区域快速通道网络。着力抓好新区行政中心、东泉大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完善功能、加强管理、提升形象的要求,加大对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完成一批城市次干道的路网改造和亮化工程。推进供水管网改造、雨污分流管网、城区电网下地、城区燃气、防洪等工程建设。加大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力度。加强港口街镇和城门乡开发建设,努力把港口街镇打造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承接产业、服务园区的现代文明集镇,建成连接九江、瑞昌的重要中心集镇;把城门初步建设成城西港区和九江中心城区的新兴重要服务基地。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创建园林城、卫生城为目标,提高城区绿化水平,规划好城市建筑风格和色调,加强沙河河道及两岸环境治理,加大城市交通、环卫、市容市貌管理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三)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以惠农、富民为核心,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体制和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强“五大龙头、五大基地”建设:以博莱为龙头,建设一批生猪养殖基地;以仙客来为龙头,建设一批蔬菜种植基地;以美佳为龙头,建设一批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以九州粮油为龙头,建设一批优质油料基地;以东正木业为龙头,建设一批速生杨生产基地。同时,以九江水梨、葡萄、西瓜等水果基地为依托,培育发展水果加工龙头企业。高标准打造一批农业产品品牌,不断推出一批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建设农产品检测中心。发挥赤湖、赛城湖水面资源优势,做大大闸蟹养殖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力促做出品牌。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新增450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2个集镇整治建设任务。进一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开展创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活动,净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农村生态美景。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农村集中建房,合理引导农民在集镇和集中建房点建房,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沼气、信息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用3-5年时间,逐步对全县重点灌溉区域的山塘水库沟渠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确保排涝和抗旱的需要。加强对江新洲大堤、赤湖大堤、赛城湖大堤、建设堤管护,确保防汛万无一失。结合“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
  (四)着力扶持文化旅游产业
  进一步突出旅游业发展重点,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的同时,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使自然风光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独特性融为一体,全面融入九江市旅游经济圈。到2015年,实现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亿元。
  全力推进九江大千世界项目。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环八里湖开发战略,加速推进总投资约50亿元的九江大千世界大型旅游文化休闲项目建设。2012年前建成一期文化游乐项目及环湖大道、跨湖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4年前建成二期五星级酒店、欧陆风情小镇、商业街区等配套设施项目以及旅游房产等其他项目,从而实现九江市城区水上旅游与庐山风景旅游错位发展的格局,迅速聚集人气,拉动城市消费,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深度挖掘岳母文化、渊明文化,实施岳母墓扩建工程和陶渊明纪念馆搬迁改造工程,建设中华贤母文化园和渊明文化园,推动贤母文化、田园文化与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的有机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城市。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庐山旅游,以仙客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通过农旅结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全国首个食用菌产业博览园;结合马回岭集镇搬迁,以博莱食品产业园为依托,发展农业休闲游,打造环庐山生态、休闲旅游带,提升乡村游水平。鼓励乡村积极创评国家、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五星级酒店1座、四星级酒店2座。打造旅游购物、娱乐街区,提升旅游车队、旅行社、服务网点服务水平。
  (五)倾力推进民生事业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就学、就医、就业等民生问题,增加居民收入,强化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提高社会就业水平。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全面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制度。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开发公益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础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就业、支持创业,有效增加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逐步使津补贴水平与主城区对接。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城乡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落实与经济发展、物价波动相协调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低保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再就业政策、失地农民保险和扶贫政策的衔接。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15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立幼儿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办好特殊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人才市场管理,规范和完善人才录用机制,搞好人才交流服务。
  加强住房保障力度。合理确定住房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进一步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全方位、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五年内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万平方米。
  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启动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和县中医院分院建设,加快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依法加强监管,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
  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方式多样、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公共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制度,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快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纠错机制。大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靠各类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共同维护群众权益。
  三、2011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县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强工兴城”,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上半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4%;财政收入3.7亿元,增长4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3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长3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60元,增长29.8%。
  下半年,县政府将按照县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与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实现新一届政府和“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突出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经济上规模
  继续加快园区建设速度,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加快推进赤湖工业园1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完成赤湖联圩中段7.2公里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堤内万亩土地平整及“三河六路”建设工程基础性工作,形成11.1公里主路网和4.9公里生态水系。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一次性完善沙城工业园福银高速以东区域规划,按需推进东区三期东扩715亩土地征用工作。强力推进南扩371亩土地内“两路两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落户和发展提供空间。加快乡镇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力促新合工业集聚区成为省级小工业创业基地。
  继续实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年终总评比”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提高项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的服务意识与工作效率,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力促江苏耐尔电动车、浙江中明控股特种陶瓷等项目尽快签约;促进温州精制皮革制造、永盛集团纺纱织布聚酯切片、湖南资兴展泰银制品加工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对在建的赛湖电动车、乾元纺织、中盛钢构、宝利源粮30万吨粮油加工、达佳特种纤维、香港百泰隆纺织等项目服务力度,促其早日建成;支持东正木业、邦利益康、信尔诚药业、敏辉照明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标。继续支持城门山铜矿、鑫山水泥、华林特钢等企业挖潜改造,做大做强。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实现增加值25亿元。
  (二)强化招商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上水平
  围绕我县工业现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策划包装一批招商项目,突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坚持组团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着力推进以商招商,不断增强全民招商意识。紧盯大公司、大企业、大财团,重点对接北京方大集团300亿元盐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引进龙头型、旗舰型、总部型重大项目。用活招商平台,积极参加赣台经贸洽谈会、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九江县,提升九江县对外吸引力。全年引进县外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10亿元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2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50万美元,外贸出口9000万美元。坚持招商与安商并举,做到“三分招商,七分安商”,切实帮助落户项目解决好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尤其是解决好招工难、融资难等问题。同时,进一步盘活改制企业存量资产,支持九江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并购改造,使其重焕生机。
  (三)狠抓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建设上档次
  积极策应市八里湖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做好承接联动工作。完成赛城湖南岸控制性详规,加快赛城湖跨湖大桥、环湖大道、城狮大道等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形成环赛城湖路网。大力推进新区“两纵两横”路网及楼盘开发、福银高速公路平行道路等一批城建项目。做好泉塘保障性安置小区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实施双瑞路拓宽改造工程,改善县城西出口交通条件。实施老城区街巷修补工程,着手谋划老城区路网改造方案,做好前期调研、论证工作。
  继续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好车辆超重、“扰民鞭炮”治理等活动,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农贸市场管理、夜市选址搬迁等工作。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切实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进一步拓宽政府筹融资渠道,积极运用先进的资本市场运营方式,吸引各类资本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资格局,确保全年城建投入不少于10亿元。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加强港口街镇、城门乡规划建设。完善港口街镇、城门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中心集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推进港口街镇集镇二期路网、二期安置小区、新集镇行政办公区、赤湖工业园配套生活区、城西汽车大市场、新长江建材市场等项目建设;启动城门乡集镇自来水管网的铺设和城狮、环湖大道拆迁安置小区建设。
  (四)夯实“三农”基础,促进现代农业上层次
  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生猪、特种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力争全年新增蔬菜、果业面积各3000亩,出栏生猪25万头。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基地,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做大做强示范、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工作,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3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增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积极抓好博莱集团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切实发挥金融杠杆的撬动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猪、食用菌产业信贷担保试点工作。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力争将江新洲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纳入国家计划笼子。完成建设堤和陈溪垅等3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1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启动赤湖联圩东段工程。抓好江新洲灌区节水改造和杨柳河、长岭河治理工程。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积极谋划今冬明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推进100亩以上连片林业基地建设,尤其是抓好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和速生杨基地建设。以环庐山区域为重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实施环庐山区域防火林带建设。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维护林业生态安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使用和保护水平,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万亩。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增减挂”工作力度,完成土地开发整理2500亩、“增减挂”545亩。
  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确保全面完成78个新农村建设点和258个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建设任务,努力打造一批新的新农村亮点。继续加强全县“大九江”规划区范围内农村违法违规建房治理工作,出台农村违法违规建房分类处理、违法违规建房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农民建房快速办理审批等办法,规范农民建房行为。抓紧实施渡改桥扫尾工程,确保5座渡改桥国庆节前竣工。完成江新洲渡船更新任务。继续服务推进西气东输二线、九江长江二桥、105国道改造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
  (五)注重民生改善,促进社会事业上台阶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指标任务。重点围绕8个方面,办好26件实事。
  一是努力扩大就业。着力办好3件实事: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任务;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60万元、安排小额贷款担保基金55万元、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500万元,支持个人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全年完成42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600人工业园区定向培训和390人创业培训。
  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着力办好3件实事:对500名农村计划生育扶助对象给予奖励扶助,让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得到更多实惠;为113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从今年开始,每年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津贴。
  三是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着力办好2件实事:开展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后顾之忧;提高城镇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统筹水平,全年完成征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589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21万元任务。
  四是大力加强医疗保障。着力办好4件实事:为全县所有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人员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全年参保人数达7.33万人、征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033万元;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5%;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率达90%。
  五是大力推行济困助学。着力办好4件实事:资助230名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抓好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城子镇中学等6所农村中小学改造工程;加快县二中科技楼建设,确保10月份竣工;开工建设县特教学校康复楼。
  六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着力办好2件实事:推进安居工程,启动1.49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完成100套廉租住房建设并交付使用。
  七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办好1件实事:安排整村推进扶贫资金80万元,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八是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办好7件实事:完成26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400人地质灾害移民搬迁任务;硬化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确保全年完成35公里;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2万人的饮水安全任务;推行清洁能源,完成500户农村沼气建设任务;稳步推进沙河开发区农贸市场改造工程,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启动城乡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程。
  与此同时,下半年我们还将做好其他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总结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验,不断探索推进公共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成餐饮服务业监管职能转换,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扎实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加快推进中华贤母文化园项目,年底前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建成贤母文化主题馆、四大贤母展示馆等一批主体建筑。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巩固人口与计生“百日推进”活动成果,实现摘帽进位。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完成《九江县年鉴(创刊号)》编辑出版工作。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深入推进和谐平安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天网工程建设,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升公众安全感。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推进信访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制止和化解不稳定因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抓好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工作。进一步做好工商、人民防空、档案、编制、信息化、应急管理、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历史的重任、时代的挑战、竞争的态势,对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科学行政。自觉按规律办事,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将政府管理转入科学化的轨道,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同时,以较低的管理成本,实现较高的效率,达到较优的目标,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益。
  坚持民主行政。恪守人民政府为人民理念,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建立健全维护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继续抓好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等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兑现政府承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政府的公信力,带动公民、企业和社会信用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规范政府及各部门的行政行为。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严格廉洁从政。切实加强政府机关廉洁自律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倡导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继续深化和完善“收支两条线”、财政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经济责任审计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切实从源头、制度、机制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和对大要案的查处力度,严惩各类腐败行为,树立干净干事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乘县十四次党代会东风,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锁定目标,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克难攻坚,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和九江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简称“增减挂”),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
  “一城、两镇、三区”: “一城”即沙河城,“两镇”即港口街镇、城门乡, “三区”即赤湖工业区、沙城工业区、狮子物流区。
  “一大四小”工程: “一大”:即抓好宜林荒山造林,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 “四小”:即抓好城市、乡镇、农村自然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绿化工作。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按照符合安全标准的水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两免一补”: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光明·微笑”工程:全省统一实施的一项重大医疗卫生领域内的民生工程,旨在使全省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得到及时免费治疗,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让唇腭裂患者重现微笑。
  “两非”案件: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妊娠。
  “五五”普法:2006-2010年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
  六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即粮食、农业、水利、交通、林业、商贸流通六大系统的国有企业改革。
  “两纵两横”路网: “两纵”为庐山北路延伸段、渊明北路延伸段;“两横”为规划路、规划二路。
  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零就业家庭”:指城市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
  “三河六路”:指赤湖工业园内园区河和东升东路、兴业大道两条路,以及万亩土地平整区内为满足排涝和规划需求修建的纵向、横向两条河道及在河道两侧修建横、纵向四条规划路。
  “两路两墙”: “两路”为沙城工业园1号路延伸线、6号路; “两墙”为1号路延伸线沿福银高速挡土墙、永盛项目用地最南端挡土墙。
  “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抓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按照时间节点优质高效推进。
  “门前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文明、包安全。
  “十百千”工程:培育十个万亩示范区、百个千亩示范片、千个百亩种养大户。
  “大九江”:把瑞昌、湖口、星子、九江县四个县(市)组团与九江市中心城区一起进行规划,在实现城区人口过百万的基础上,通过组团发展,使这四个县(市)和九江中心城区相向发展,融为一体,构建“大九江”格局。
  “校安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其目标是在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政府于2005年实施,由政府出资、市场运作、乡镇搭台、农民免费看戏、看电影和举办文体活动。
  人口与计生“百日推进”活动:自2011年4月23日至7月31日的100天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人口与计生各项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
  县政府县长 陶晔
  (2012年1月1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围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0亿元,增长(按可比价)19.5%;财政收入7.19亿元,增长43.3%;固定资产投资53.4亿元,增长4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4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亿元,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7356元,增长20%。
  整体工作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进位,令人振奋。主要经济指标全部摆脱后三,部分指标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财政收入总量居全省第56位,前移10位;增幅居全省第9位,前移57位,实现三年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列全市前三。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任务比和增幅均居全市前五名,其中:工业税收总量居全市第三,增幅居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增幅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第四,前移五位;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全省排名前移四位,被评为“全省工业崛起先进县”、 “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7亿元和34亿元,分别增长14%和42%,增量存贷款比达131%,居全市第一。
  ——“两区建设”快速推进,令人鼓舞。创造性运作了集防洪、治虫、造地于一体的赤湖水利血防填埋工程,共投资4亿元,移填土石方1420万方,平整工业用地1.2万亩,为全省工业园区破解用地难题提供了成功案例,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实施了赤湖联圩中段8.2公里除险加固和赤湖工业园“三河七路”以及绿化、亮化工程,15公里主路网和4.3公里生态水系已具雏形。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福银高速平行线等道路基本建成,实现了与市八里湖新区路网的全面对接;环湖公路、狮城大道、双瑞大道拓宽改造等路基成形,“一城、两镇、三区”的“大沙河”框架全面拉开。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令人欣慰。配套安排6308万元用于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涉及民生的事项,较上年增加2378万元,保证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民生工程任务和26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在关注民生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力度,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扬优乘势、构筑平台,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紧紧抓住省、市沿江开发机遇,充分发挥临江优势,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工业平台规模,努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赤湖工业园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展开,园区规划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自来水厂、11万伏变电站等投入使用,环境监控中心、消防二中队和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全面竣工。沙城工业园东区南扩371亩土地平整顺利推进,东区东扩577亩征地基本完成,园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合工业集聚区成功获批“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精心谋划和培育工业主导产业,以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新型材料为主的五大产业逐步明晰。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亿元,增长5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6家,新增5家;实现利税9亿元,增长96%。鑫山水泥、华林特钢、达佳纺织等企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城乡规划水平进一步提升。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城镇建设发展实际,制定了“十二五”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了九江县城市发展规划、东泉路、福银高速片区规划设计、行政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和104个村镇规划。完成了赛城湖南岸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二是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投入城建资金10.5亿元,协调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基本完成中华贤母文化园一期工程;泉塘安置小区项目快速推进,新区“两纵两横”安置小区和县城西出口安置小区建设全面启动;老城区德化路(殷家村)路面修复和下水道改造、岗亭至新桥头人行道改造等22项工程顺利完工。加大“两违”建房整治力度,出台了《九江县大九江规划区居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一类区居民建房“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法拆除城乡“两违”建筑15.7万平方米,有力地打击了“两违”建房行为,城乡居民建房逐步迈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三是重点乡镇集镇建设有序推进。港口集镇一期路网和团湖荷花小区附属设施全面完工;集镇二期路网、管网等工程正在实施,朝阳家园安置小区、行政综合办公区和路网硬化等项目全面启动。四是全力服务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县境内杭瑞高速公路、105国道(环庐山段)改造等工程顺利竣工;九江长江二桥、西气东输二线和省天然气管网二期等工程有序推进。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政府机构改革、赛城湖场和新洲场改制,以及食品药品监督与卫生部门部分职能划转等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水利、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稳步推进。县粮食系统国企改革政企分开的做法作为全省模式向全国推介。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乡财县代管、村账乡代理和部门综合预算精细化管理。健全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审减资金9073万元。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各类融资担保机构共为中小企业和城市建设担保贷款35.42亿元。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奖励扶持政策,确定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企业纳税、出口创汇、技改扩能、技改贴息、创建名牌等方面的奖励扶持,开放型经济各项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10亿元项目5个、1~5亿元项目11个,合同资金191.8亿元,实际进资29亿元,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5686万美元,增长21.3%;外贸出口创汇1.26亿美元,增长89.7%。富美家装饰材料、资兴展泰银制品加工、幸福纺织、城西汽车大市场、闽浔建材市场、新华物流印刷等项目顺利签约;浙商皮革、宝利粮油、中盛钢构、赛湖机车、敏辉照明、环泰化工等项目开工建设;乾元纺织、达佳纺织、邦利益康、东正木业、汇泉生物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经济城新引进入城企业30家,实现税收1100余万元。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301户、民营企业217家;民营经济完成销售收入121亿元,增长18%。争资争项成果显著,共争取农、林、水、教育、卫生、房产和中小企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1.9亿元。
  (四)强本固基、统筹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引进了宝利粮油、神州通油茶等6个农业项目。博莱集团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实现了我县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江洲万亩棉花示范区、涌泉葡萄等10个千亩示范片初具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新增合作社28家。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博莱放心肉”获省级著名商标,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江新洲大堤应急防渗、固岸应急渡汛和建设堤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群英、岷山、戴山、朗山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江新洲渡口汽渡船更新改造、赛城湖闸交通桥维修,以及新塘、新合5座渡改桥工程全面完工。建成农村公路80公里、候车亭20个。两批次60亩以下土地开发进展顺利,共开发土地2001亩,新增耕地1875亩;城门、城子镇等乡镇“增减挂”项目新增建设用地486亩。土地、山林流转顺利推进,累计流转农村土地2万余亩、山林8963亩。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面积3.35万亩。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78个新农村建设点的“三清七改五普及”全面完成,258个村点的农村清洁工程有效实施。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00户。发放各项涉农补贴1325.37万元;改造合格农家店183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家电以旧换新”8万余台(件),共补贴2500余万元。
  (五)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群众得到实惠明显增多
  民生工程有效实施。市政府下达的8个方面79项民生工程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483人、“4050”人员就业22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392人。社会保障惠及面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22万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7576人。发放城乡低保补助260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金1400万元,救助资金使用率达100%,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同步结算工作纵深推进,市级与县级医院的同步结算业务顺利开通。全面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农民2932人。计划生育农村二女绝育对象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弘扬尊老敬老传统,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高龄津贴,创建五星级敬老院2个、四星级3个。建成廉租房100套,完成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357户。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公开招录公务员、教师、卫技等各类人才87名。积极巩固教育教学成果,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提高2.9个百分点,中考成绩居全市第二。县一中综合楼、二中科技楼、三中教学综合楼投入使用。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主体工程竣工。教育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发放“两免一补”及其他贫困家庭学生补助3300余万元。卫生事业取得新成绩。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港口和新塘中心卫生院达到“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标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预防接种通过省级复审。完成“光明·微笑”工程手术117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7.3%。大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销售。稳步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为17.78万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以“百日推进”活动为平台,计划生育“强基提质”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丰富多彩。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农家书屋”40个。启动了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新增有线电视用户6359户。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成功承办全国U17男子篮球赛部分赛事。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九江县志(1986-2005)》出版发行,首部《九江县年鉴》完成总纂。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建设扎实推进。工商、质监、税务、物价、供电、烟草、邮政、通信、保险、保密、档案、对台、气象、工会、工商联、共青团、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应急管理、防震减灾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社会局面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学校、消防、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包案等制度,信访积案有效化解,信访形势基本平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形势良好。“六五”普法启动实施。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有效开展。
  (六)依法行政、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坚持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培养,切实抓好县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和行政执法证件核发工作,建成行政争议调解指导中心。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236件,办复率100%,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发展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有效实施。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和便民服务中心等网络进一步完善,民声直通车、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和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工作进一步强化。 “两场”整治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八个不准”、“九个严禁”等规定全面落实,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重大事项专家论证、公开听证、社会公示等制度有效实行,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共受理网上审批事项20606件,办结率99.5%。 “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发展环境监测和效能投诉受理等工作扎实推进,共受理投诉件69件,办结率100%。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产权交易和国有土地挂牌拍卖等交易260项,交易额达14.14亿元。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面对机遇与挑战,付出了艰辛与汗水,收获了成功与喜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理解支持、热心帮助的结果;是驻县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九江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偏低,县域产业特色不够明显,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建设资金和用地指标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三是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尚不健全,城镇困难群众就业、生活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少数干部思想解放意识和改革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引导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探索。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纵观宏观形势,审视我县发展,压力与希望同在,困难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露,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日趋尖锐,经济增速回落与物价仍处高位相互交织,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大。另一方面,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省、市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我县已基本具备赶超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迎来了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民心民智能量加速释放的黄金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以科学的举措应对挑战,以崭新的作为奋起赶超。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总体思路不动摇, “一手抓发展,一手促和谐”,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倾力改善民生,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进,带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与社会和谐指数。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生产总值73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8.48亿元,增长18%,力争9.45亿元,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3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增长22.7%,增加值27亿元,增长17.4%;实现利税12亿元,增长3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亿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8312元,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沿江开发为契机,以赤湖工业园为重点,全力实施“强工”战略
  坚持把决战工业、决战沿江作为扩张经济总量的“火车头”,强力抓项目,扩园区,促增长,全年县财政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元,确保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增长35%,为决战工业400亿奠定基础。
  牢牢把握省、市推进沿江开放开发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沿江优势,从拉框架、打基础、布项目、优环境入手,全力做大做强赤湖工业园。启动实施园区七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完成赤湖工业园4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是实施强、弱电下地工程;三是抓好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设计和一期10万平方米厂房建设,依托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创办1~2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四是启动园区水系设计和电排站建设;五是启动园区交通、安全等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启动赤湖港区规划;七是启动赤码大道建设。继续推进赤湖水利血防填埋、赤湖联圩中段除险加固以及“三河七路”等工程,确保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控中心、消防二中队等投入运行。做好沙城工业园创建省级生态园区工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抓好东区东扩577亩土地平整工作,完成5条道路延伸线建设,力促新华物流印刷、幸福纺织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九江仪表厂顺利搬迁入园。
  围绕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新型材料五大产业,全力以赴抓招商,延伸产业链条。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亿元以下项目,进入园区标准厂房生产;亿元以上的项目可提供土地在园区内自建厂房,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水平,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创新招商方式。组建乡镇、部门招商小分队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定点招商,切实做到“招真商、招大商”,力争全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50亿元项目4个、5-10亿元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进资600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1.4亿美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确保新增个体工商户670户、民营企业216家;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增长24%。
  继续实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项目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工业项目落户后的服务机制和落户项目履约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招商引资奖惩措施,全面提升招商、安商服务水平。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扶持、培育骨干企业和新兴产业。县财政将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大工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工业项目建设。支持城门山铜矿二期达产达标和鑫山水泥三期扩改,力促瑞勒科技LED节能灯、华宇电线电缆、宏鑫有机颜料等项目早日签约,促进富美家装饰材料、资兴展泰银制品加工、汇泉生物科技二期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浙商皮革、华林特钢新型钢材、乾元纺织等项目早日投产。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融资服务职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二)以对接主城区为方向,加快兴城步伐,加速融入大九江
  坚持以“一城、两镇、三区”为重点,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赶超发展,力争全年新开工城建项目15个,竣工9个,城市建设总投资10.17亿元,为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奠定基础。
  推进城建项目。建成双瑞大道、狮城大道、环湖公路、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福银高速平行线,推进泉塘和县城西出口安置小区建设,启动八里湖新区“两纵两横”安置小区、规划展示馆、渊明大道西延伸线(柴桑北路与庐山西路连接段)、沙河下游治理、看守所搬迁等工程,适时启动行政中心规划和公安科技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实施老城区庐山东路(沙城工业园锦绣大道路口至县建设规划局转盘处)和甘泉西路改造工程;修复柴桑大道、庐山大道各路口和沿河北路、渊明路、渊明西路等破损路面。
  破解兴城难题。适时启动老城区土地运作工作,努力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式发展。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收储新区土地2000亩。完成新塘、马回岭等地“增减挂”项目,新增建设用地3000亩,落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1500亩。积极搭建“财政投入、项目整合、市场运作”的多元化融资平台,进一步做实做强城投公司,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建设资金压力,争取世行贷款1300万美元。
  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治超治重、环境卫生、烟花爆竹、乱搭乱建、户外广告、文明治丧、交通、商贸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城区新建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实施好小街小巷硬化工程。加强协调沟通,力争开通市区至县城庐山火车站的公交线路,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继续加大“两违”建房的整治力度,按照“乡镇负责、前后分开、区别对待、一抓到底”的原则,依法规范城乡居民建房行为。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对“两违”建房进行管控,严厉打击“小产权房”。
  (三)以促农增收为落脚点,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农业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全年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6个。加快推进马回岭食品产业园、宝利粮油、神州通油茶基地等农业项目建设。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农业企业1家、过亿元10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3家。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打造示范合作社10家,新增合作社10家以上。做响“博莱放心肉”省级著名商标。力争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大力发展蔬菜、林果、水产、生猪、油茶五大特色产业。继续抓好江洲万亩棉花示范区、涌泉葡萄等10个千亩示范片和100个百亩以上种养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江洲万亩无公害露地蔬菜基地,加快江洲江心岛、狮子东龙等蔬菜基地建设步伐,新增蔬菜面积3000亩。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新增油茶基地1万亩。加大财政支持和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力度,稳步推进生猪和食用菌产业信贷担保试点工作,争取信贷支农资金4000万元。
  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9座中央重点小(二)型、3座地方小(二)型水库,以及赤湖联圩东段(刘仓堤)除险加固任务。积极申报全省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建设工程,争取资金支持沙河、干家河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力争完成土地开发2000亩。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争取50公里建设指标。完成双瑞大道五一桥重建项目,启动105国道(星子隘口至德安段)改造工程。强化农技推广、农业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抓好农业科技和农机新器具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和机械化水平。
  着力加强镇村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规划,推进集镇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加大集镇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集镇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集镇承载辐射能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健全集镇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改善乡容村貌。积极推进港口市级示范镇建设。启动港口行政规划区、集镇三期路网、公园、休闲广场和中心幼儿园建设,实施好集镇二期朝阳家园安置小区项目,完成相关路网扫尾工程。推进城门乡集镇建设管理。依托狮城大道、环湖大道,结合小城门湖环水资源,高起点做好集镇规划,以服务城西港区、城门山矿区、赤湖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集镇建设和环境整治,努力打造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商贸繁荣的精品中心集镇。按照“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的要求,扎实推进80个左右新农村村点建设工作,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型、生态型亮点新村。
  (四)以文化旅游为着眼点,提升城市品位,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度挖掘我县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商贸流通、金融等服务业全面发展。
  认真做好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融入大庐山旅游圈。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打好“贤母”和“渊明”两张文化牌,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切实伸长文化旅游“短腿”。进一步完善中华贤母文化园一期“两场”、“两路”、“四馆”以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力争5月份向市民开放。按照“四季常青、四季分明、四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要求,实施好贤母文化园二期工程,完善绿化、音响、灯光等配套设施。推进山水园林酒店建设。建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服务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建成市政道路20公里,启动赛城湖跨湖大桥、“六大世界”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
  以服务园区发展、增强商业活力为重点,大力发展货运中转、集散仓储、物流配送业,构建一体化、综合性、多功能的物流平台。成立药品配送中心,规范药品市场经营秩序。抓好县粮库“退城进郊”工作,完成新粮库主体工程。力促九江市综合物流园区、江阴吉鑫钢材物流中心等项目尽快签约。探索发展高端商务、现代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型经济形式,打造生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的现代商务中心。着力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大型购物广场和综合交易市场,全面启动皮革市场、城西汽车大市场建设,适时启动柴桑市场、万客汇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力促城西二手车交易市场、闽浔建材市场等项目早日开工,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五)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手段,做优民生保障,倾力发展社会事业
  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挤出更多的财力,倾注更多的精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抓实民生工程。积极推进返乡创业和本土创业,筹建县劳动就业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和4个乡镇劳动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3500人。进一步健全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最高支付限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落实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孤儿每人每月400元、城镇孤儿每人每月570元的供养标准。做好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加快推进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高标准完成2000名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建立市、县、乡三级同步结算体系,力争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率达90%以上。落实婚姻登记、70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和贫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免费政策。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新建东方红社区和赤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实施“千吨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工程,解决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推进500户农村沼气小区及联户供气工程建设。实施8个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建成廉租房、公租房1000套;改造棚户区495户、11.6万平方米;安置地质灾害避灾移民584人;改造国有垦区、林区农村危房750户。
  抓优社会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科技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积极引进各类实用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争创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统筹规划教育资源配置,启动新党校和新区小学建设,实施沙河开发区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改建马回岭杨柳小学教学楼,建成县特教学校康复楼。建立山区教师津贴财政配套机制。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深入推进“进村入户送健康”活动,为全县65%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做好村卫生所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先进县。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送电影下乡1700余场、送戏下乡90余场,乡镇自办节目120余个。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760余户“村村通”任务。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出版发行《九江县年鉴(2011)》,实行年鉴编修工作常态化。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发展体育事业。以“一升三降”为目标,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年度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2‰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77%以上,整体工作水平进入全市第二方阵。做好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和乡镇勘界工作。抓好社区建设管理,打造一批精品社区。夯实基层武装工作基础,强化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作,关心老龄、残疾人事业,做好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工作,抓好烟草、石油、电信、移动、邮政、保险、供水、供电工作,推进工商、统计、保密、档案、对台、气象、消防、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抓好生态环境。全面完成1.83万亩造林绿化、6000亩血防林、7000亩长防林、6000亩森林补贴抚育试点等任务。继续强化林业“三防”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引导重点能耗行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严格土地管理,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岸线资源。
  抓稳社会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生产、交通、食品药品、消防、学校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全面提高重大危险源监控率、隐患排查整改率和重点工程安全监管面,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加大对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建好县城进出口路段电子“抓拍”系统,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继续加大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律师公证等工作力度,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理性依法表达诉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包案责任制,努力提高信访积案化解率。强化应急管理,进一步健全社会稳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赶超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各级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和水平,确保政府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监察、审计等行政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并执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实施好“六五”普法,加快依法治县进程。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能,以治散正风气,努力营造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完善行政绩效考核机制。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提升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强化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12个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
  努力提升行政效能。继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交办、督办、反馈、考核”的落实机制。强化行政履职问责,坚决杜绝失职渎职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全面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审批项目差别化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切实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深入开展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着力解决为政不廉的私、奢、贪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审计,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和项目运作。积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厉行节约,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努力建设敬业勤政、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政府。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建设成就令人振奋,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风清气正的大好局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拼搏奋进,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政府工作报告》词解
  “三河七路”工程:对赤湖工业园区通江河、纵河1、纵河2进行整治,对通江东大道、通江西大道、赤湖大道、东升大道、东升大道延伸线、兴业大道、沿河南路进行建设。
  “两纵两横”路网: “两纵”为庐山北路延伸段、渊明北路延伸段;“两横”为规划路、规划二路。
  “一城、两镇、三区”: “一城”即沙河城,“两镇”即港口街镇、城门乡, “三区”即赤湖工业区、沙城工业区、狮子物流区。
  “三清七改五普及”: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清”,即“清污泥、清垃圾、清路障”;“七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栏、改房、改环境、改沟渠”;“五普及”,即普及太阳能、普及沼气、普及有线电视、普及电话、普及庭院经济。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简称“增减挂”),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
  “一大四小”工程: “一大”:即抓好宜林荒山造林,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 “四小”:即抓好城市、乡镇、农村自然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绿化工作。
  “家电下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家电以旧换新”: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家电“以旧换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按照符合安全标准的水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两免一补”: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基本药物“零差率”:遴选治疗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药品,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常用药品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确定的药品采购价格销售给老百姓,配送单位和卫生服务机构均不得有任何中间环节的加成,压缩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取消药品的批零差价,将药品价格降低,让利于百姓。
  “光明·微笑”工程:全省统一实施的一项重大医疗卫生领域内的民生工程,旨在使全省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得到及时免费治疗,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让唇腭裂患者重现微笑。
  人口与计生“百日推进”活动:自2011年4月23日至7月31日的100天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人口与计生各项工作。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政府于2005年实施,由政府出资、市场运作、乡镇搭台、农民免费看戏、看电影和举办文体活动。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把模拟有线电视网,经设备改造更新,升级为有线数字电视网,把有线模拟电视用户转换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六五”普法:2011-2015年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
  社区矫正:即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执行活动。
  “百千万”内设机构评测:全省自2009年起,在企业和基层建立了1万多个发展环境监测点,选择100余个省级、1000余个市级、1万余个县级具有执法权、审批权和管理权,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设处(科、股)室或二级单位作为测评对象,开展“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活动。将测评结果作为单位评先评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纳入综合目标考评体系,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进行督促检查。
  “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抓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按照时间节点优质高效推进。
  “小产权房”:一些村集体组织或者开发商打着新农村建设等名义出售的、建筑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或是由农民自行组织建造的“商品房”。
  “网格化”管理:根据城区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划分,对城市建成区、重点规划控制区域,按照范围界限,划定若干网格。根据网格内管理工作量的大小,配备适量的执法管理人员和装备,由管理人员全面行使各项行政执法及管理职能的一种模式。
  “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华贤母文化园一期“两场”、“两路”、“四馆”:“两场”,指入口广场、爱心广场;“两路”,指外环路、内环路;“四馆”,指母范天下主题馆、陶母延宾坊、岳母精忠堂、金戈铁马馆。
  “六大世界”:属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项目中的游乐项目,分为今日世界、儿童世界、未来世界、水上世界、探险世界、地方文化特色世界等六个方面。
  人口与计生“一升三降”:实现出生政策符合率提高和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
  林业“三防”体系:防火、防盗、防病虫害。
  “天网”工程: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网络体系。
  “两集中、两到位”: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行政机关对窗口人员授权到位。

知识出处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县年鉴2012》

出版者:武汉图书馆

本书主要记载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九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基本情况。以“特载”的形式,收录县委书记、县长的重要讲话及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附录”中收录县委、县政府2011年发布的有关重要文件及主要文件选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周际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