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540
颗粒名称: 老干部工作
分类号: D632.2
页数: 2
页码: 77-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4年,九江市老干部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政治、生活待遇得到落实,作用得到发挥,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建设有新进展。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加强。
关键词: 九江市 老干部 工作

内容

【概况】 2004年是全市老干部工作实现争先进位,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得到进一步落实,老干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老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荷花垅新址老年活动中心列入市政府2004年10件大事,已经规划建设。全市老干部工作进入全面进步、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
  【老干部形势通报会】 1月16日和8月11日,市四套班子先后举行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市委书记刘积福、市长蔡晓明等领导向老同志通报全市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并安排老同志参观九江市政建设。
  【老干部学习参观】 11月15~18日,由市委副秘书长魏立平带队,组织市直29名副厅级以上实职老干部赴新余、宜春等市学习考察。12月9日,由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侯莉萍带队,组织市直31名正县级退休干部研讨班的老同志到黄冈、鄂州等地参观学习。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 1月,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意见》。10月,市老干局举办市直10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各地组织部门均按规定从党费中按比例或超比例划拨经费用于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与有关部门协商,为全市所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免费订阅一份党建刊物。
  【免费为抗日干部和老红军订阅《浔阳晚报》】 主动联系九江的企业家,寻求赞助。民生集团免费为全市249名抗日离休干部和老红军每人订阅一份全年《浔阳晚报》。
  【解决老干部的实际问题】 2004年初,有个别老红军向市委领导写信反映家中实际困难。市委研究决定,为7位健在的老红军每户解决一名晚辈进入市直事业单位就业的指标。老红军联名致信《九江日报》,感谢市领导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走访慰问老干部】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市委老干部局对易地安置在8个省市的离休干部全面进行走访慰问。端午节前夕,对市直184名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征求意见。
  【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10月23日,市委老干部局与市老龄委等部门联合在湖滨公园举办第二届老年艺术节。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选送的情景剧《庐山情》参加全省老同志“相聚萍乡”文艺调演,受到好评。与老年书画学会、老同志大学联合出版《浔枫书画册》,市委副书记林兴富等题词。
  【发挥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9月22日,市直正县级退休干部理论学习研讨班召开老同志建言献策座谈会。市直15个部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对老干部在座谈会上提出的10个方面的问题以书面报告形式反馈改进和办理的情况。修水、武宁县关工委5位老同志的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报道;浔阳区的少年军校、社区联系卡等工作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新闻媒体得到宣传;九江县老干部许文彬创办江洲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事迹被《人民日报》刊载;德安县离休干部傅万升带领下岗子女创办宏发干鞋器厂;瑞昌市老干部胡应清自费造林6.67公顷,并无偿奉献给社会。
  【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学习,坚持每周半天学习制度;在党员中实行学习积分制活动;举行业务讲座和公文写作竞赛。加强调研,制订下发《全市老干部工作情况评分细则》,对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进行规范;与市经贸委联合出台《关于在国企改革中进一步落实好离休干部有关政策的意见》。加强宣传,向市级以上报刊投稿被采用356篇,其中被省级以上报刊采用82篇。香港卫视台播出采访庐山退休干部王巧生的专题片《庐山风云》。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5

《九江年鉴.2005》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农业·水利、工业、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类目,全面记载了九江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晓筑
责任者
朱巨耀
责任者
刘积福
相关人物
蔡晓明
相关人物
魏立平
相关人物
侯莉萍
相关人物
林兴富
相关人物
许文彬
相关人物
胡应清
相关人物
王巧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新余市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
黄冈市
相关地名
鄂州市
相关地名
萍乡市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
浔阳区
相关地名
江洲镇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庐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