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九江概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520
颗粒名称:
九江概貌
分类号:
K295.6
页数:
9
页码:
55-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4年九江市概貌。其中包括自然环境、水文、气象、人口与民族、历史概况、行政区划等。
关键词:
九江市
概貌
内容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8°47′~30°06′、东经113°57′~116°53′。东与鄱阳县和安徽省东至县毗邻;南与新建、安义、靖安、奉新和铜鼓五县相连;西与湖南省平江县和湖北省崇阳、通城、通山、阳新四县交界;北濒长江,与湖北武穴市、黄梅县及安徽省宿松、望江两县隔江相望。是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江西省惟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重要的工业、商贸城市,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境东西长270千米,南北袤140千米,总面积18823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修水县面积4503.72平方千米,是江西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
【地势地貌】 九江地貌较为复杂,地形变化大,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2米。境内山地丘陵、平原皆备。俗称“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中部为鄱阳湖平原,水网交错;西部为丘陵、山区,层峦起伏;九岭、幕阜两大山脉,分立西部南北两侧,延绵耸翠。武宁县境内的九岭山九岭尖海拔1794米,为九江之巅。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北沿,在本境长度151千米,流域面积3904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 2004年年末,九江市各类土地规模为:农用地1368264.6公顷(其中,耕地296010公顷,园地26503.3公顷,林地963142.9公顷,牧草地596.8公顷,其他农用地82011.6公顷),建设用地122631.6公顷(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72464.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19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43977.2公顷),未利用地388783.1公顷。
【矿产资源】 九江市受长江断裂带影响,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矿种齐备、储量丰富,是江西省的矿产资源大市。全市共发现九大类矿产104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68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80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其中,黄金、锑、锡、萤石储量居全省之首,铜居第二,钨居第三。矿泉水及地热资源丰富,全市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部门鉴定的有7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和7处地热资源。其中星子温泉地热温泉国内闻名。全市矿产资源地域分区明显;北部以铜、硫、铁、金、银、煤和水泥灰岩为主;西部以钨、金、铀、石煤等矿产为主;东部以石英砂、高岭土、板岩、长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为主;中部以锡、铅、锌、锑、砷、萤石等矿产为主。全市共有大中型矿山10家,其中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武山铜矿产值超过1亿元。全市矿业总产值(含深加工产品)10亿元以上,产值占前五位的矿种是铜矿、水泥灰岩、砖瓦粘土矿、黄砂、钨矿。
(盛翔 张水生)
【水资源】 九江市水资源总量141.84亿立方米(常年平均值,其中地表水136.5亿立方米、地下水5.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4126立方米,每公顷均水量60045立方米。与全省均数相近,比全国均数多了近1倍。此外还有长江、鄱阳湖过境水达8900亿立方米。除长江、鄱阳湖外,全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70.1万千瓦,可开发量32.9万千瓦。其中修水、武宁27.2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82.6%。水资源特点是:补给充足,过境水资源大,时空分配不匀。
【野生动物资源】 九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的是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自1980年起,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九江境内先后建立3个自然保护区,即:庐山自然保护区、彭泽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永修吴城候鸟保护区。境内鸟类11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黑鹤、白头鹤、白枕鹤、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天鹅、鸳鸯、白鸪、金雕、游隼、白鹇(又称角鸟)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的有大鸨、鸺、苍鹰、鸢、雀鹰等。属于省级保护的有杜鹃(布谷鸟)、伯劳(山和尚、黄莺)、大山雀(白脸山雀)、燕子、红咀兰雀(山凤凰)、红咀相思鸟、喜鹊、灰喜鹊、地鸡、啄木鸟、黄鹂、猫头鹰、角环颈雉、锦鸡、画眉等。哺乳动物类有2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梅花鹿、苏门羚、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黑鹿、青羊、河麂(牙獐)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猕猴、金猫(又名山猫)、水鹿、水獭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的有大灵猫(九节狸)、小灵猫等。属于省级保护的有豹猫(狸子)、黄鼠等。两栖动物类有10种以上,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穿山甲(俗名鲛鲤)、蟒蛇等。
【水产资源】 九江市水域总面积330133.33公顷。天然捕捞水域以鄱阳湖、长江、修河和博阳河等大江大河为主。可养殖水面69333.33公顷,居全省之冠。全市鱼类118种,属12目、25科,大多鱼种具有经济价值,渔获量大。主要类型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江湖半洄游性鱼类、湖泊定居性鱼类、山溪性鱼类,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数量较多,个体大,是季节性捕捞主要对象。全市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青、草、鲢、鳙、鳊、鳜、鲴、鲚、鲶乌、银鱼、鲥鱼等30余种。名贵珍稀的鱼类有:鲥鱼、银鱼、石鱼、中华鲟(亦称鲟鱼)、白鲟(象鱼)、鳗鲡(也称青鳝、白鳝)等。其他水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青虾、米虾、长臂虾,螃蟹、中华绒螯蟹,贝、螺,白鳍豚、江豚(又称江猪),中华鳖(又名甲鱼、脚鱼、团鱼),棘胸蛙(石鸡)等。水生植物资源主要有:莲藕、芦苇、蒿芭等。
【植物资源】 九江植物品种繁多,仅庐山自然保护区就有34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8科75属203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5种;被子植物154科864属2105种。全市木本植物有103科349属1140种。草本植物,仅牧草就有数百种,其中饲用价值较大的有67种。森林主要分布在九岭、幕阜山脉。全市活立木蓄积总量2136万立方米,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
【旅游资源】 奇秀险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文明史,使九江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以庐山为中心,集名山(庐山)、名洞(龙宫洞)、名城(九江)、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名寺(东林寺、真如寺)为一体的赣北旅游区系已初步形成。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以庐山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区是京九沿线最大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庐山也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全市有大小景点230多处。
(郭国胜 熊卫强)
水文
【2004年水文情报】 2004年属平水偏枯年份,全市各江、河、湖水位均低于警戒线,汛前、汛后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局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4~9月全市汛期总降雨量为974毫米,接近历史同期均值,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有相对的集中期。汛期共出现过7次较大的降雨过程,最大一次为8月13~14日,累计48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降雨量的有11个站,超过200毫米降雨量的有3站,超过300毫米降雨量的有1站。其中永修水文站达到348毫米,为全省之最,柘林水库238毫米次之。由于降雨分布不均,修河流域无大的洪水产生。上游高沙水文站年最高水位在受下游抱子石水库蓄水影响的情况下,也只有93.04米(6月5日),相应流量为1420立方米/秒。下游永修水文站年最高洪水位为18.80米(8月15日),相应流量为1500立方米/秒,2月1日该站还出现历史最低水位。长江干流九江段水位受上游来水影响,先后出现过4次中小洪水过程,7月28日出现年最高水位18.10米(低于警戒水位1.90米),相应流量为50000立方米/秒。
【2004年水资源公报】 水资源量状况: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321.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48.6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13.1%,比上年降水量少11.5%。全市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1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597.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4.41%,比上年少33.5%;地下水资源量30.81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117.41亿立方米,占年降水总量的47.2%。此外过境水资源量仍很丰富。
蓄水动态:全市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2座。2004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7.0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03亿立方米,空蓄现象有所缓和。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2004年因降水分布不均、汛后干旱的原因,全年需水量较大,水利工程继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全年总供水量为23.84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2.1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3.62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0.22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10.9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9.93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0.81亿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量1.00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5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01亿立方米。全年总耗水量10.82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45%。
【水质概况】 河流水质:长江中游干流区九江段(武穴至湖口)评价河长为71.5千米,评价河段为1个,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修河水系评价河长为457千米,评价河段为6个,永修县城丰水期总磷超标,最大超标0.26倍,修水水系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博阳河评价河长为93.5千米,评价河段为2个,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全部优于Ⅲ类水。乌石港(长河)评价河长为35.7千米,评价河段为2个,瑞昌市造纸厂枯水期挥发酚超标1.0倍,乌石港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长江下游干流区(湖口至马当)评价河长为76.5千米,评价河段为2个。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
湖库和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九江市辖区内鄱阳湖评价面积为813平方千米,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1~12月富营养化评价值为40,属中营养,水质优良。柘林水库总库容为79.2亿立方米,2004年最大蓄水量45.5亿立方米。全年水质为Ⅰ类水,全年富营养化评价值为36,属中营养,水库水质优良。
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九江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河东水厂、河西水厂、第三水厂)水质监测每旬一次,全年共36次。全年水质均优于或达到Ⅲ类水,为水质优良、良好或合格的供水水源地。
省界水体水质状况:在长江湖口下游300米处和彭泽马当设省界水体水质监测站。湖口站、马当站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或达到Ⅲ类水。
入河排污口调查:2004年度对九江市所辖9县、1市、2区、1个开发区的主要排污口进行全面调查,共调查136个排污口,并进行卫星定位,绘制九江市排污口分布图。调查显示整个九江地区大部分排污口都是直接排放,生活、工业污水混排。与历年比较,工业污水有所减少,生活污水呈上升趋势。在所调查的136个入河排污口中,有60%排污口属超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化学耗氧量、挥发酚、总磷。
(曹正池)
气象
【概况】 2004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7.2℃,其中修水、武宁、彭泽、庐山接近常年,其他偏高1℃左右。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357.2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3成。其中彭泽、德安、永修接近常年,其他偏多1~3成。日照时数全市平均为1479小时,较常年偏少367小时,全市各地日照时数均偏少300小时以上。
2004年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冬季气候偏暖,病虫基数高;2月中旬天气连睛,气温异常偏高,森林热源点呈爆发性扩大、蔓延;冬旱连春旱,部分地区早稻播种育秧及移栽用水一度紧张。汛期降水偏少,期间共出现7次暴雨降水过程,但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天气局地性、突发性强,造成局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月中旬,台风“云娜”经浙南进入九江市,受其影响,全市过程平均雨量达81.4毫米,有效缓解伏旱。
10月,全市平均雨量仅1.8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9.9成,雨量之少,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其中彭泽滴雨未下,秋旱明显。
12月下旬,全市出现低温阴雨(雪)及较明显的冰冻天气,全市旬平均气温为2.7℃,较常年低3.0℃。
【主要气候事件】 2004年,九江市主要气候事件有:暖冬气温持续偏高,春夏两季多突发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秋季重度干旱,大雾频繁,森林火险等级高,火灾频发。
2004年冬季全市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是继2003年后的又一个暖冬年,2月中旬气温异常偏高,瑞昌、都昌、修水、湖口、武宁、德安等县的旬平均气温超历史极值。
2004年春夏两季全市多次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强天气。4月21日,庐山、修水、永修、九江县午后到傍晚先后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午后开始,修水受强对流影响,出现风力达23米/秒(11级)的雷雨大风及直径12毫米的冰雹,局部乡镇还出现一小时30毫米的强降水,受其影响,修水义宁镇出现翻船事件,造成1人死亡。18时左右,庐山遭受强雷暴袭击,庐山柏树路南面迎风面上,3棵高大松树遭雷击,离树3米多远处的一座木制铁柴棚遭雷击起火,内部所蓄木材、煤大部分被焚毁;19时20分永修出现直径为3毫米的冰雹、一小时57.3毫米的强降水、持续56小时的强雷暴,柘林湖旅游区“外婆桥”塌落损坏,附近民房不同程度受到损失,直接损失达10多万元。其他受影响的乡镇油菜倒伏严重,棉花营养钵受到损坏。
2004年全市共出现14次暴雨降水过程,以5月12日、8月13~14日出现的全区性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强。5月12受高空低槽和中层切变共同影响,九江市出现全区性暴雨,其中庐山、永修、都昌、星子降水量达100毫米以上。这次暴雨灾害的主要种类是山体滑坡、内涝、倒房及农田受灾。庐山、星子两地出现山体滑坡,庐山损失约20万元,星子县白鹿镇的山体滑坡导致2000米灌溉水渠淤塞及水井污染。永修县出现内涝,经济损失约10万元。全市倒房共1272间(居民用房993间),农田受灾面积100159公顷,成灾面积925公顷,毁坏农田30公顷。8月13~14日,受14号台风“云娜”影响,九江各县、市降水均超过50毫米,9县(市)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2个县(市)超过200毫米,庐山、永修最大值达266毫米。受强降水影响,庐山、永修、都昌等地出现山体塌方和滑坡7处地质灾害,瑞昌出现内涝。
2004年秋季,连续晴好的时段较长,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小,土壤水分蒸发快,失墒迅速,导致全市出现重度秋旱,干旱天气不利于油菜育苗,使移栽较正常推迟10~15天,重度秋旱也不利于柑橘果实的生长。
2004年秋季至初冬,由于天气连晴,天干物燥,火险等级不断攀升,居高不下,森林热源点呈爆发性扩大、蔓延。2004年全市共有火险热点189起(其中大部分为森林热点)。全市11个县(市)均不同程度出现过火点,修水、武宁为多发地,占全市的53%,全市受损面积达157.4公倾,烧毁林区38006.9立方米,林木105.07万株,直接经济损失达140.9万元,其他损失折合392.88万元。
2004年大雾天气较常年频繁,全市经常出现大雾、小雾,全年大雾出现站次为95次。特别是12月14~16日九江部分地区出现的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影响,其中12月14日九江市沿江、沿湖浓雾弥漫,大雾自凌晨4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上午10时左右消散,受大雾影响,大部分地区水、陆交通受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王伟 刘相弟)
人口与民族
【概况】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九江人口发展呈现总量速降质升,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的态势。
【人口自然增长持续下降】 2004年末,九江市常住人口为463.23万人,比2003年增加3.24万人,增量比2003年减少0.1万人,人口增势减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已成为自觉行动,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2004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90‰,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5‰,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自1994年以来连续10年保持下降趋势。从人口控制计划的完成情况看,2004年全市出生率比计划数低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计划数低0.14个千分点,总人口比计划数少0.5万人,完成省里下达的人口计划。
【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到2004年末,市区人口达60.12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化结构被打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特别是近几年,九江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园区工业、房地产发展迅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2004年,九江城镇化率达36.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
【人口年龄结构已接近老年型】 随着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人口年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少年儿童比重不断减少,成年、老年比重上升,人均寿命延长,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按国际标准把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年龄结构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属于老年型社会。2000年在全市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6.16%,与1990年相比上升1.07个百分点。2003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6.78%,比2000年上升0.62个百分点。2004年该比例达到6.82%,已经接近老年型社会。
【人口密度加大】 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仍在逐年增加,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全市人口密度由1990年的每平方千米216人增加到2000年的234人,十年增加18人,到2004年人口密度增加到246人,四年间增加12人,人口密度增速明显加快。从行政区域分布看,市区人口密度最大,其次是离市区最近的湖口、九江县和瑞昌市,人口密度最小的是武宁和修水。从地型分布看,人口分布格局依旧,人口密度仍然是平原(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高于丘陵(德安县),丘陵高于山区(武宁县、修水县、瑞昌市)。
【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2004年,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6.3万人,比上年增长3.7%;基础教育扎实推进,小学生入学率达99.9%,初中生入学率达97.7%,高中生毛入学率达55.3%,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平均每万人拥有高中在校生达233人,比上年增加18人。
【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成分增多】 九江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多民族人口聚居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吸引着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成分增多,发展加快。全国56个民族九江有39个;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9.78%,少数民族占0.22%。少数民族中,百人以上的有11个,按人口多少排序依次是回族、畲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壮族、彝族、朝鲜族、土家族、藏族、维吾尔族,其中千人以上的有3个,即回族3633人,畲族2288人,蒙古族1148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7.5%、23.6%和11.8%。
(周腊秀)
历史概况
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晚期,九江地区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属古三苗族活动区域之一。
春秋,九江地区为吴之西境、楚之东境,俗称“吴头楚尾”。
九江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代。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建九江郡。境域包括今江西全部、安徽的淮南及河南的一小部分,治寿春(今安徽寿县)。
汉析秦时九江郡为九江、庐江、衡江、豫章四郡,今九江境域分属豫章郡和庐江郡。西汉初年置寻阳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高祖六年(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九江凿井筑城戍守,称湓城,同时置柴桑县。
三国,九江属吴,由一个边远僻左,一变而为边防重镇及交通枢纽。孙权为发展经济,解决军队给养和北方移民就食问题,在九江大规模地屯垦戍边,其主要军事力量先后由周瑜、吕蒙、诸葛恪率领,长期驻扎九江。
晋元康元年(291年)设江州,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湖北东部及浙江、福建北部,州治豫章(今南昌)。晋永兴元年(304年),分庐江郡的寻阳县、武昌郡的柴桑县合立寻阳郡,属江州,郡域相当于今九江市以西、湖北武穴以东的长江南北两岸地区,郡治设江北寻阳县。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皆由江北迁至江南的柴桑地。咸康年间(335~342年),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至此,寻阳成为州治、郡治和县治所在地,成为长江九江段南北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义熙八年(412年),朝庭废寻阳县,将其地并入柴桑县。南朝梁太清年间(547~549年),寻阳郡治迁入湓城(今九江市区)。纵观东晋、南北朝270多年,因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地处要冲的地理位置,使寻阳成为长江中下游的名州重镇,湓城初具城市规模。随着政治、经济的隆盛,九江文化、宗教事业也开始发展。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寻阳郡,并柴桑、汝南为寻阳县,县治湓城。十八年,改寻阳县为彭蠡县。大业二年(606年),以寻阳跨江而治,江水会境,遂废江州改置九江郡。改彭蠡县为湓城县。隋统一全国后,社会比较安定,生产发展很快,九江地处赣江、长江交汇处,为一重要中转枢纽。手工业继续发展,尤其造船业,成为当时中国十二处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当时九江郡(辖湓城、彭泽两县)人口就达7617户,按每户5人估算,近4万人。
唐初废郡复州。武德四年(621年),分湓城置浔阳县。贞观年间,江州设有大规模的官办造船工场,曾奉旨造能浮海的大船供高宗远征高丽。开元年间,江州港由一个地区性港口转变成全国性港口。至天宝年间(742~755年),江州(辖浔阳、彭泽、都昌3县)人口29025户,估算近15万人。九江开始出现官办书院(学校)。李白、白居易、权载之等诗人留连九江山水,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五代南唐尊崇儒学,江州儒风纯厚,为“道德教化之地”,升元三年(939年),改浔阳县为德化县。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南唐后主李煜战败降宋,江南各城皆归顺,独江州拒命,宋将曹翰以重兵围城,但州城险固,曹兵伤亡甚重,久攻不克。延至次年四月,曹翰得内奸引导,乘虚破城。
至宋代中叶,江州城成为一个繁华的中等城市,江州港为全国重要的茶叶、漕粮、瓷器集散港。宋朝对茶叶实行专卖制度,江州是南宋五大茶叶合同场(茶叶征税、收购机构)之一,乾道年间(1165~1173年),官府又在江州设置“茶运司”机构。天圣(1023~1031年)中,江州即设“转搬仓”,专司漕粮受纳储存和分段转运。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江州工匠设计建造江西省最早的大型单孔石拱桥——观音桥,可见工艺之高超。江州也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出现淡水养殖业。
宋代是华夏文化“造极”的时代(陈寅格语),九江凭依南唐崇儒的基础,借赵宋偃武昌文的雅风,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江州有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有在理学传播中占特殊地位的濂溪书院,有造就北宋“进士村”的修水黄氏书院,有中国最早最完备的义门东佳私办书院。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刘恕在编修《资治通鉴》中担当重任,苏轼、米芾等大家也在江州留下传世佳作。终有宋之世,江州被天下誉为“真儒过化之地,文章节义之邦”。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江州路,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人口83977户,503852人。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称帝,国号汉,建都江州。二十一年,朱元璋西征攻入江西,改江州路为九江府。二十三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这是江西古代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内河水战。是役,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并将其击毙,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明代,九江城因水兴,港口运输带动腹地经济,在属县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城区人口却增长迅速,逐渐由城市港口转为港口城市。嘉靖年间(1522~1565年),九江城区有坊里18处,大街8条,火巷(小巷)28条。天启三年(1623年),仅德化县(今九江市区)人口就达5584户,20955人。九江开始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吴城镇也凭借航运成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九江府物产商品化明显,除土布、土丝、棉花、茶叶、药材、桐油、蜜等商品外,九江鱼苗独占全国鱼苗市场。针对水运商业不断发展,水上通过货物增多的情况,为扩大财政收入,明景泰元年(1450年)在九江设立钞关征税。弘治六年(1493年)税收额15000两,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收25000两,天启五年(1625年)57500余两。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在九江设榷关征税,税制沿用明制。为解决湖口多有商船偷渡逃税的行为,清政府又于雍正元年(1723年)在大姑塘设立分关。至鸦片战争前,九江关一直是清政府税收额最高的榷关,道光九年(1829年)税收额高达600008两。清道光元年(1821年),九江城市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德化县人口58601户,311242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商人、手工艺人、搬运工人等。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殿右八指挥林启荣率军出任九江镇守。四年,太平军石达开、林启荣、罗大纲部大败湘军于湖口。七年,清军攻破九江城,林启荣及17000部属壮烈牺牲。
清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侵略者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九江被辟为通商口岸。十一年,英国在九江建立租界,其他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开设洋行、公司、邮政局、银行、教堂、医院、会社、公馆、学校、俱乐部等,形成新的独立街区,使九江城区开始突破封建时代的城墙格局,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千米。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人设立九江海关,夺取征税权,同时兼管港口和航道,九江出现中国土地上由外国人征税的怪现象,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为适应侵略者掠夺经济的需要,九江港口迅速近代化,出现装卸机械,轮船开始代替木帆船,出现一批外商轮船公司。茶叶、大米、瓷器等农副产品出口猛增,进口则以鸦片、棉布、棉纱、煤油为主,九江甚至成为江西省鸦片进口的“总汇之区”。由于洋货充斥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打破,导致农业大面积破产,江北破产农民不断涌入九江洋人企业谋生,九江人口再次剧增,同治八年(1869年),德化县经太平天国战乱后,人口又增至70855户,321010人。
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江首应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驻浔军政分府”。民国3年,改九江府为浔阳道,为避免与福建德化县同名,改德化县为九江县。5年,南浔铁路建成通车,有力地促进九江经济的发展。6年,映庐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九江开办电厂,标志着九江电力工业的开始。14年,九江开始出现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5年,废道,各县直隶于省;同年11月,北伐军攻克九江。16年,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在城区设市政厅,直隶省政府。17年,改市政厅为九江市政府。19年,九江市政府撤销,市政并入九江县政府综理。23年,复设九江市政委员会,隶省政府。25年,撤市政委员会,城区归九江县浔阳镇,为特种甲级镇。
民国16年(1927年)7月,中共九江市委组织工人群众协助中共领导人及叶挺、贺龙部队过境,赴南昌举行著名的八一起义。9月,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修水首举义旗。次年初,九江开始出现地方割据的人民政府——苏维埃政府。
民国27年(1938年)6月21日,日本侵略军开始入侵九江,中国军队在九江大地上与来犯者展开沃血奋战,有效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武汉等后方大转移争取宝贵时间。特别是万家岭大捷,国民革命军薛岳兵团聚歼日军达万余人,取得江西境内抗日战争的最大胜利。7月26日,九江市区沦陷。沦陷期间,九江是日军西侵、南犯的据点,战争、掠夺及日本占领者对各行业的垄断,使九江迅速衰落,一遍萧条,10个县总人口比抗战前净减35.17万人,只有133.69万人。1945年9月3日,国民革命军新三军进驻市区,九江光复。9月5日,九江受降典礼在新三军司令部举行,新三军军长杨宏光接受日军第十一军军长兼华中派遣军第六方面军司令笠原幸雄投降。
九江光复后,内迁企业、机关、学校等回迁,九江开始复苏。但九江的复苏很快因国民党发动内战而停滞。至民国38(1949)年,九江市区面积3.5平方千米,房屋建筑面积52万平方千米,大都是两层年久失修的砖木结构建筑和棚户,城市道路长36.52千米,面积34.2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9.66千米,多数街巷为明沟排水,有路灯73盏,供水能力200立方米/日,管线长6千米。人口11025户,60636人。
1949年5月九江解放。从此,九江人民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新九江的光辉历程。
(郭国胜)
行政区划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北邻湖北省、安徽省,东界上饶市,南接南昌市、宜春市,西毗湖南省。面积18823平方千米。辖庐山区、浔阳区和九江、武宁、修水、永修、德安、星子、都昌、湖口、彭泽9县,代管瑞昌市。全市共有12个街道办事处,97个镇,82个乡,344个社区居委会,1718个村委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江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加快、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势头,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56.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15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3.22亿元,增长1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3%,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9亿元,增长1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4%,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8:48.0:35.2调整为16.6:48.5:34.9。人均生产总值为7728元,比上年增加1036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见表2)。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7.0%;居住类价格上涨6.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基本持平;烟酒及用品上涨1.7%;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等类价格仍为下降趋势。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112.99,比三季度提升5.21点。企业家信心指数121.07。两项指数均在景气区间运行。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5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96万人;第二产业增加10.78万人;第三产业增加0.82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9.54万人,增加1.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基础还不稳固,进一步增收难度较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物价上涨对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有一些影响;煤、电、油、运紧张的压力依然存在等。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3.63万公顷,增长17.0%,粮食总产量达118.13万吨,增长33.5%;棉花播种面积4.24万公顷,下降5.9%,产量5.87万吨,增长10.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8.41万公顷,下降6.4%,产量11.08万吨,增长4.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2.9%;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2.87万公顷,其中当年新封面积871公顷;幼林抚育面积6.34万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12.47万吨,比上年增长3.9%。禽蛋产量1.88万吨,增长31.7%。牛奶产量1828吨,增长15.5%。全年水产品产量26.77万吨,增长5.8%。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8.41万吨,增长14.9%。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0.73万千瓦,增长22.2%。农业排灌动力机械47.31万千瓦,增长21.1%。全年化肥施用量12.08万吨,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14亿元,比上年增加22.6亿元,增长33.4%(见表4)。产品销售率99.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1.4亿元,增长48.8%;实现利税17.9亿元,增长4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是2001年的2.2倍、2.15倍和3.16倍,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三年翻番的目标。
全市13个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1.30亿元,增长66.6%。产品销售收入90亿元,增长83.0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8.71亿元,增长26.29%。实现利润总额5.24亿元,增长51.4%。上交税金5.33亿元,增长70.0%。
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电子电力等行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见表5)。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9.1,比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94亿元,结束了多年的亏损局面。
全年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6.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88.83万平方米,减少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地区项目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5.60亿元,增长16.8%;更新改造投资39.59亿元,增长34.9%;房地产开发投资17.56亿元,增长42.2%;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5.39亿元,下降13.4%。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二产业投资66.31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投资73.25亿元,增长30.0%。
15个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2亿元。抱子石水电站第二台发电机组、赛得利年产6万吨粘胶短丝、环宇水泥、富达印染等项目竣工投产。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餐饮业增长24.1%,批发零售业增长17.6%。分地区看,城市快于农村,城市增幅高达22.5%,比县及县以下增幅高出9.2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34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54元。交通、通讯、住房、教育、旅游等消费热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额1.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9%。其中:进口0.97亿美元,下降49.3%;出口0.87亿美元,增长73.6%。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3.08亿美元,同口径比增长22.7%。当年全市新签内资项目1576个,增长2.6%。实际引进内资159.03亿元,增长25.8%。
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673.86万人次,增长10.6%。其中境外游客6.04万人次,增长54.6%;国内游客667.82万人次,增长10.4%。全年旅游总收入为43.70亿元,增长12.3%。其中外汇收入1662.56万美元,增长69.7%;国内收入42.32亿元,增长11.1%。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9.19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9.2%。其中,铁路9.04亿吨千米,下降27.7%;公路13.49亿吨千米,增长8.3%;水运46.66亿吨千米,增长41.1%。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6.88亿人千米,下降10.3%。其中:铁路5.30亿人千米,下降49.8%;公路21.40亿人千米,增长12.2%;水运0.18亿人千米,增长43.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0亿元,增长6.5%。年末本地城市电话用户49.72万户,下降4.9%;农村电话用户43.43万户,增长44.1%;移动电话用户73万户,增长6.1%。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3万门,增长9.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财政总收入35.08亿元,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81亿元,同口径增长23.0%。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9.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0.26亿元,比年初增加39.7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1.12亿元,比年初增加20.45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09.85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现金支出882.08亿元,增长13.6%。货币净回笼27.77亿元,增长57.8%。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0330万元,增长1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243万元,增长3.4%;寿险保费收入66087万元,增长15.5%。赔款和给付19807万元,增长7.5%。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9667万元,下降5.2%;寿险赔款给付10140万元,增长23.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9个。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6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75项,市级86项,三项经费投入750万元。
2004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所,当年招生2.2万人,较上年增加0.4万人,在校生5.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2所,在校生2.46万人。普通中学358所,在校生34.45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0.73万人,初中在校生23.72万人。普通小学1430所,在校生40.35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5.4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22%。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2%和1.9%。成人高等专业学校招生0.20万人,在校生0.4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台1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1.2%,电视人口覆盖率92.1%。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3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卫生机构14个。医院、卫生院床位943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9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0.91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97人,妇幼保健机构414人。在医院、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生0.38万人、护师(士)0.31万人。
2004年,九江市运动员在国内和省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24枚金牌、20枚银牌和48枚铜牌。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8条,健身广场1个。张丽萍在2004年残疾人奥运会上摘取一枚银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全年在通过销售中国体育彩票筹集的资金中,有61.7万元用于体育事业发展。
十一、环境保护
2004年末,全市市、县级环境监测站13个,环境监察部门6个。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浓度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两个项目未超标。酸雨频率由2003年的35.9%增加到55.9%。年末在全市建成3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55.78平方公里;建成了19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52.1平方公里。
全市有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面积106.24万公顷。已建成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县级23个,面积18.4万公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63.23万人。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9‰,比上年降低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95‰,比上年降低0.0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95‰,比上年降低0.14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9元,比上年增长10.8%;人均消费性支出5349元,增长7.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01元,比上年增加528元,增长22.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4元,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8%。职工年平均工资10618元,增长11.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85亿元,比年初净增27.42亿元,增长15.1%。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272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达26.97万人,全年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38688万元,发放养老金52913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1.42万人,收缴医疗保险基金20936万元,收缴大病统筹基金1554万元,支付医疗保险待遇16858万元,大病统筹基金支付466万元。全市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9.5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923.13万元。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05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3639.41万元。
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4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2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3.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6.20万元。
(九江市统计局)
精神文明建设
【概况】 2004年,全市按照中央、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增强工作成效和活力,全面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初步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全市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邹有云、全国十大师德标兵钱茶花、武宁县“五老”报告团等一批热心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二是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新实效。确定一批创建示范点,建立定点帮扶责任制,修水县渣津镇、庐山区姑塘镇、永修县南岸新村、都昌县迎驾山村、湖口县灰山村等一批创建典型。三是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取得新突破。编辑出版《学习·创新·崛起——九江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探索与思考》和《建设学习型城市文件汇编》。开展“十大行业技能比武大赛”、“学习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合作,在九江成功举办第三届创建全国学习型城市论坛2004年会,九江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得到与会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四是创建魅力城市工作焕发新光彩。九江在参加评选的近20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江西省惟一获得“中国魅力城市”桂冠的城市。
【围绕中心,全面推进】 一是理论武装扎实有效。先后邀请余世维等十几位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与九江崛起”高层论坛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二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九江率先崛起”主题教育广泛深入。三是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四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浔阳区湖滨社区获得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殊荣。庐山区创建“邻里亲”文明社区得到各级的肯定,都昌村落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全市涌现一批省级文明行业和市级文明行业。五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心组织《中国歌曲排行榜》金曲演唱会、“群龙闹浔城”巡游、元宵焰火晚会。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甘棠之夜、浔阳剪纸艺术展、社会文化家家乐等一系列群众性文艺活动。
(龚帆波)
(本栏编辑 郭国胜)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5》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农业·水利、工业、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类目,全面记载了九江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浔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