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130
颗粒名称: 政府工作报告
其他题名: 在九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分类号: D630.1
页数: 15
页码: 16-30
摘要: 该文是中国九江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主要回顾了“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的工作成果,包括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张、发展平台的拓展、工业发展的突破、城乡面貌的变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等。报告还强调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及在应对大洪久汛等挑战中所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 九江市

内容

(2016年1月31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九江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做大九江、打造双核”的目标定位,主动适应新常态,始终保持实干定力,努力争得九江应有地位,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发展质量得到新提高。生产总值由1032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1902.7亿元,年均增长11.1%;财政总收入由116.7亿元增加到385.6亿元,年均增长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71.1亿元增加到247.2亿元,年均增长28.3%;固定资产投资由722.2亿元增加到2119.9亿元,年均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79.1亿元增加到578.6亿元,年均增长15.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平稳。三次产业比例由9.5∶56.2∶34.3调整为7.4∶53.3∶39.3。县县财政过10亿元,7个县财政过20亿元。
  ——五年来,发展平台加速拓展,区域格局实现新优化。永武高速、都九高速(星子至九江段)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3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九江二桥和105、316国道(九江段)、共安大道等建成通车,改造干线公路705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328公里。完成电网投资66.4亿元,500千伏石钟山至洪源线路,220千伏码头、沙城扩建等一批输变电设施投入使用。沿江“1+5”发展规划对外发布,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60亿元,一批区间通道、疏港通道建成通车;新建码头泊位28个,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三年翻番,提前五年建成亿吨大港。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35亿元,总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12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百亿元,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突破1000亿元,“沿江挑大梁、沿路做支撑、县区为依托”的发展格局基本成型。
  ——五年来,强工氛围更加浓厚,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360.6亿元增加到1035.6亿元,年均增长13.7%;主营业务收入由1549亿元增加到5109.2亿元,年均增长27%;利税总额由163.9亿元增加到570.1亿元,年均增长2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407户,达1259户,总量全省第一。十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9个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重点调度名录。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船舶配套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庐山区获批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共青纺织服装、永修有机硅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五年来,兴城步伐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区从“两湖”时代迈进“八里湖”时代,建成区面积由80平方公里扩大到103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八里湖新区实施城建项目170个,一批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社会事业项目交付使用,一座功能日趋完善、人气不断提升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基本成型。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600多万平方米,整治改造边街小巷345条,改造提升主次道路43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6平方米。绕城高速、九码快速通道等建成通车,“四县一山”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县城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一批规划科学、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县城新区建成使用。集镇功能不断完善,镇村联动、新农村建设、“两违”整治和“两沿”提升等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市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
  ——五年来,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基础地位得到新增强。粮食实现“十二连丰”,油菜、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省第一。流转耕地144.8万亩、林地184.7万亩,创建省级农业产业集群1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9个,赛湖农场获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共青城获评国家农业产
  业化示范基地。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04家。创建“三品一标”324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28个,“双井绿”“彭泽鲫”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小农水重点县实现全覆盖,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完成913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43条中小河流治理。改造灌区741处,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70万亩。
  ——五年来,对外开放升温加热,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全市累计开工市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859个,实际进资320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由6.7亿美元增加到16.3亿美元,年均增长19.6%;进出口总额由18.2亿美元增加到60亿美元,年均增长26.9%;境外直接投资由1237.4万美元增加到9988.9万美元,年均增长68.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国企、农垦企业和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户籍制度、投融资、文化、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创新了土地清理、河道采砂等管理体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3家,新建院士工作站19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个,专利申请量8325件,授权量5233件。昌九两地达成六大类25个合作事项,公交、通信、基本医疗保险、户口迁移等合作顺利完成。共青城列入省直管县试点,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明显。新增4A级景区14个,旅游经济主要指标总量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
  ——五年来,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建设厚植新优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27个,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湿地公园3个、森林公园8个。PM2.5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空气环境优良天数年均保持在310天以上。完成造林绿化161.6万亩,森林覆盖率55.2%。8个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8个,境内长江、修河监测断面水质达III类水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55万人,治理水土流失180万亩。修水获评国家水土保持先进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验收。
  ——五年来,民生投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全市累计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突破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764元提高到276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588元提高到11143元。建成各类保障房33.2万套,新改建农村危旧房5.6万户。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9万人。中心城区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6个、停车场8个、公交综合场站7个,新增公交车313辆。创建“放心粮油”示范点145个,建成农家店317家、配送中心12家、乡镇商贸中心23个,新建城郊蔬菜基地2.5万亩,新增粮食库容26万吨。完成教育投入296.8亿元,新改扩建校舍总面积189万平方米,补充教师7737名;九江职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庐山区第一中学、庐山区中心幼儿园、科技中专、九江一中、九江小学、双峰小学等新校区建成使用;新增公办幼儿园512所,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84.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农合跨省跨市直补、先看病后付费等新模式,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贫困家庭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惠及5.9万人,血吸虫病疫区均达到传播控制以上标准。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四馆一站”免费开放。体育产业和竞技体育加快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食品药品科学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21.3万人,安置搬迁移民8.4万人,修水、武宁扶贫移民整体搬迁模式在全国推广。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面完成,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社会治安形势更加平稳,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明显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5年主要抓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重大战略。沿江开放开发扎实推进,九江港总体规划修编完成,省煤炭储备中心、码头工业城等港口码头项目基本完工,九景衢铁路、武九客专、城东港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进展顺利。省政府支持昌九一体化发展20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实,实施“飞地”合作项目16个。昌九高速“四改八”(通远段)建成通车,都九高速(都昌至星子段)开工建设,昌九大道全线贯通。共青科教城、共星大道等项目快速推进,青年电商产业园、APP孵化产业园建成运营,私募基金创新园区加快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加快,庐山大道、长虹大道、九龙山森林公园等绿化改造提升基本完成,八里湖绿道系统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完成,白水湖截污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柘林湖湖泊生态环保PPP示范项目开工建设,15个百强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营。鄱阳湖湿地列入生态补偿政策试点,武宁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德安获评国家园林县城,星子列为全省非金属矿山综合整治试点县。
  (二)全力以赴决战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5%,利税总额增长13.2%。全年四批次集中开工项目420个,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瑞智机电等竣工投产,神华九江电厂、兄弟医药、九宏新材料等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园区建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8个,开展“两化融合”试点企业60户,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列入全国试点,永修云硅创建全国首家有机硅产品电商平台。瑞昌、星子、湖口等工业园完成扩区调区规划。出台决战工业一万亿“1+2”文件、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55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8条”等政策措施。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市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模式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盛祥电子、禾益化工、美凯宝挂牌“新三板”。
  (三)着力提升门户形象。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187个,完成投资158亿元。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中心城区、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行政村规划实现全覆盖。三马路、考棚路和战备路等片区改造加快推进,通岭大道、兴城南大道、市中心幼儿园八里湖校区、九派诗廊等新区功能项目加快推进,国际金融广场、九江茶市、万达广场、京九商贸城、禧徕乐国际商贸中心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和“攻坚年”活动,垃圾死角、建筑工地、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四)繁荣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7.3亿元,增长11.5%。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庐山设市工作全面启动。庐山西海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归宗旅游度假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庐山核心景区实现“一票制”。“庐山藏天下,九江通四海”城市形象营销向全国推广。庐山获评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景区,庐山西海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景区,星子获评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亿人次,增长40%;旅游总收入922亿元,增长48%。新增物流企业151家,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5万标箱,公路货运量1.2亿吨,货运周转量266亿吨公里。全市电子商务实现销售额255.3亿元,阿里巴巴九江产业带入驻商户555家,星子横塘镇获评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光大银行、北京银行、恒邦财险、中信证券等落户九江,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60.7亿元,增长18.7%。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家政服务和社会养老服务等业态蓬勃发展。
  (五)大力夯实三农基础。新建千亩以上农产品基地73个,新增农民合作社797家、家庭农场648家。茶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在国内外荣获多项大奖。831个新农村建设点、87个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改水、改厕3.9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启动,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发放粮食补贴3亿元,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13.9亿元。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630人、“雨露计划”培训5285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招生9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整村推进395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成扶贫生态示范村100个。
  (六)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严格落实“三单一网”改革要求,市县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挂网公布,九江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64.6%,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78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53项。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验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行政机关公车改革稳步推进。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计生等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新增企业1.2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万户。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城西港区通过国家验收,城西港纳入全国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九江海关纳入全国通关一体化;获批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进境木材监管区建成运营。瑞昌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恒盛科技园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津晶城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七)持续保障改善民生。财政性民生支出351.8亿元,占总支出79.4%,省下达民生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创新开展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和保障房“以购代建”工作,率先在全省实施保障房“租售并举”、物业管理新模式。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为城乡困难群众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4400个。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4.9亿元,扶持创业1.4万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失业保险标准每人每月分别增加20元、30元和25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分别增加25元、285.2元,环卫工人工资标准和社区干部工资待遇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90辆、公交线路5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加快整合,高考成绩创十年最佳。“八个一”文化亲民工程加快实施,新增国家一级文化馆3家、图书馆6家。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分级诊疗体系和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启动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98.6%。“单独两孩”政策稳妥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7.6‰以下。成功举办第七届老年人健身体育运动会。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深入开展治安、禁毒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统计、审计、气象、水文、盐业、通信、无线电管理、档案、司法、国安、保密、机构编制、地方志、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驻外联络等工作得到新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创建、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应急管理、武警、消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志愿者、红十字和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八)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市政府系统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制定出台《法治九江建设纲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70件、市政协提案363件,办结率100%;市政府民声直通车受理和办理群众意见、建议、诉求8529件,办结率95.3%。积极巩固“红包”问题治理成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9.4%。
  需向代表说明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十二五”中后期全省经济发展增速普遍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照“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市也有少数指标低于预期,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分别低1.9和2.3个百分点。总体看,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九江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各位代表,回顾“十二五”,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历程极不平凡,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浔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九江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不偏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分心、不观望、不折腾,一心一意干事业,凝心聚力促发展。必须咬定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目标引领,强化责任倒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画到底。必须突出工作重点不放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持经济增长中高速,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强化实干作风不懈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破难,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必须牢记为民宗旨不淡忘,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追求,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足,加快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经济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在全省争先进位的任务仍然艰巨;城镇化水平不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任务仍然艰巨;群众收入偏低、部分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同步全面小康的任务仍然艰巨;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仍然艰巨;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履职担当的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努力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安排
  “十三五”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为“五期交织”的阶段性特征,即:率先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全力做大九江的决战期、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发展动力的转换期、区域竞争的洗牌期。未来五年,九江发展的机遇更加难得、动力更加充足、基础更加稳固、氛围更加浓厚,全市上下务必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实干定力,构筑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十六字方针”,以“推进‘T’型崛起,打造山水名城,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五大九江”为发展战略,聚焦“一心两翼三板块”,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协同推进“五化”,把九江打造成为全省绿色崛起的双核之一、长江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名城和旅游度假胜地。
  “十三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2%;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如期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我们将通盘统筹、科学谋划,加快构建“一心两翼三板块”的经济格局。做美“一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卫星城市为支撑,以庐山为后花园,促进港城联动、产城融合、景城一体,着力构建“揽山入城、拥江抱湖”的九江都市区,力争“十三五”末中心城区人口达100万,中长期建成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打造宜居宜游九江。做强“两翼”,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以东部湖区和西部山区为“两翼”,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打造现代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带。做实“三板块”,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湖口县、彭泽县为主体的沿长江东部板块,重点建设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升级集中区,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推动化工、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瑞昌市、庐山区、九江县为主体的沿长江中西部板块,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港口贸易等中高端产业;以共青城市、德安县、永修县为主体的沿昌九南部板块,重点建设全省的“双创”基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未来五年,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
  一是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对接“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经济量质并举、结构升级、效益提升,加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万亿目标。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以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纺织等产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重组整合、股改上市,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通过引进重大项目、加快科技创新、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倍增、龙头企业倍增、示范基地倍增。实施主导产业集聚计划。突出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着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坚持数字化、产业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创建一批“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和企业。全力推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大力支持瑞昌申报国家级经开区、共青城申报国家级高新区。
  二是实施“开放升级行动”,着力构筑内陆双向开放的前沿阵地。积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充分放大沿江临港优势,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开明开放九江。提升开放平台。推进九江综合保税区审批建设工作,积极申报整车、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等特定进口商品指定口岸;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现“三互”大通关,推动九江港开放升级。积极参与沿江经济协作区建设,大力承接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技术转移。深入推进昌九一体化,以共青先导区为核心,推动昌九新区建设,加快打造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经济工程,实施精准化招商、精细化服务和精确化考核。抓住国家政策调整、产业重新布局的发展机遇,瞄准国内外大企业,招引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坚持产业招商、专业招商、领导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和环境招商,优化产业承接和项目配套服务,实现招商由单向承接向双向互动转变。完善客商服务机制,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走出去”。健全走出去政策支撑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支持优势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
  三是实施“创新创业行动”,着力促进发展动力转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聚发展新动力,打造创新创业九江。促进全方位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激活市场主体,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认真落实、完成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深入推进行政管理、审批制度、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各项改革。主动先行先试,扎实开展一批具有九江特色的改革试点。支持多层次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对接,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智慧九江建设,统筹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品牌创新,实现“九江制造”向“九江创造”转变。鼓励多渠道创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平台。鼓励支持本土人才大胆创业、成功人士回归创业、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基地。
  四是实施“名城创建行动”,着力打响大山大水大九江的独特品牌。突出山水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挖掘文化内涵,留住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位,把九江建设成为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生产繁荣的山水文化名城。彰显城市宜居特质。加快构建九江都市区,启动主城区快速通道和九江都市区轻轨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做优做美中心城区,高标准打造八里湖新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高铁新区、产城融合试验区,推进赛城湖片区与八里湖新区对接融合。加快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步伐。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彰显城市宜游特质。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优化精品线路,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产业,加快旅游转型升级。以庐山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区域协作,着力构建“环庐山、大庐山、泛庐山”和庐山西海旅游经济圈,沿长江和鄱阳湖旅游经济带,打造“两圈两带”大旅游格局,推进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产业全链化。彰显城市宜商特质。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积极引导各类金融组织和服务机构入驻。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建设,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积极打造赣鄂湘皖四省边际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发展商贸物流,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健全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加速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网络,打造连接长三角、辐射湘鄂皖、服务全省的物流枢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健康养老、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家庭服务等新型业态。
  五是实施“生态优先行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九江样板”。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健全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完善环境监督保护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优势。合理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沿长江、环鄱湖、覆盖庐山的生态安全格局。实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加强公益林保护,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的保护与生态修复。发展生态经济。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和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岸线资源,科学开发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是实施“基础提升行动”,着力增强发展支撑功能。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加快构建综合立体、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强化交通支撑。积极对接沿长江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以高等级航道、疏港通道、港区建设为重点,以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为支撑,构建便捷高效、联江通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强化能源支撑。实施清洁煤电工程,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早启动彭泽核电站建设。以500千伏、220千伏网架为支撑,支持1000千伏特高压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环状电力骨干网架。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配电网改造升级,不断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强化水利支撑。争取长江干堤升级整治和江新、棉船等洲滩治理立项实施,提高重点地区、园区防洪标准。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强化管网支撑。支持“三横一纵”国家天然气输气管网和“环鄱阳湖”省级管网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加快污水管网和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七是实施“协同共进行动”,着力形成统筹发展新格局。坚持区域协同、城乡统筹,在协调发展中拓展新空间。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城郊蔬菜、鄱湖水产、西海林果、山区油茶和茶叶等产业,推进农业集群化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环庐山、永武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带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县域发展升级。坚持分类指导,实施权力下放,强化有效激励,促进县域经济整体提升、发展升级。力争“十三五”末,县县财政收入达20亿元,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10强。促进城乡一体化。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城镇村联动发展,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秀美乡村,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八是实施“共建共享行动”,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打造共建共享九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十六项脱贫攻坚举措,打赢五场脱贫硬仗,确保到2018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提前“摘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九江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推进法治九江建设,完善信访调处机制,依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平安九江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6年工作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快创新驱动,着力促进转型升级,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五大九江”建设,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1%,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2.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主攻工业。打好“新工业十年行动”第一仗,全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1个,总投资1448亿元,完成投资690亿元,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均增长10%。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00个以上。加快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支持九江石化等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效益,鼓励引导赛得利化纤、德鑫纺织等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行业兼并重组,促进市场出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项目;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有机硅新材料、玻纤复合材料、多晶硅和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研发转型,加快形成平板显示、智能终端和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节能电器产业,重点做大节能灯、空调和小家电等产业规模;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加强医药中间体技术研发,开发新型医药产品;绿色食品产业,重点做大粮油和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做优绿色饮品和休闲保健食品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加快发展船用配套和海洋工程装备。支持卡博特气象白碳黑、中科鑫星新材料、盛祥电子等企业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力争全年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个以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重组改造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高标准建设石化产业园,延长石油加工产业链;依托星火有机硅产能扩张,做大有机硅“产业树”;依托九江发电厂、神华煤电,做大火电规模。帮扶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市领导挂点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和百部门帮百企等帮扶机制,实行重大工业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加强政银企对接,用好产业发展基金,帮助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优化园区平台建设。完善园区企业信息、金融、中介、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健全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等各类创新平台,支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强度,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力争示范企业达到100户以上。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升级。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定粮食生产。加快“百县百园”建设,重点打造3~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以茶叶、水产、油茶、珍珠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做大规模,打响品牌。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10亿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家,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0家,创建“三品一标”和省级以上品牌50个。提升农村面貌。继续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和风貌管控,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成87个中心村、830个新农村建设点村庄整治,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200公里,改造危桥50座。改善农民生活。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富民工程,扶持一批种养、加工、餐饮、休闲养老、特色旅游等专业村庄建设,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3000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招生8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旺文化旅游。加快庐山设市步伐,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统一管理。建成庐山索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华夏国际旅游度假区、义门陈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组建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启动浔阳古城保护和开发工作,实施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旅游标准化和智慧旅游建设,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支持庐山西海创建5A景区。力争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做大现代金融。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新增村镇银行4家。拓展融资新品种,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加大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完善证券、基金、保险、信托、投资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引导非融资平台类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鼓励企业参加信用评级,培育3~5家优质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募集资金,扶持5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力争年末全市新增贷款260亿元。做活商贸物流。加快第三方物流和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推进万达广场、京九商贸城、联盛快乐城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商业街。加大农超对接力度,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支持末端配送网络建设,引导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支持共青城、恒盛科技园、横塘镇等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10家。
  (四)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全年实施城建项目207个,总投资1037亿元,完成投资316亿元。高标准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编制完成都市区总体规划和旧城功能区、濂溪片区、芳兰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启动编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和电力设施建设等规划。加强规划监管,做好城市设计。高品位建设。以八里湖中央商务区建设为重点,推动资源集中、要素集聚、业态集合,构建城市高端商圈,打造城市新地标。建设完成兴城南大道、中心城区高速进出口收费站“拆四建二”等项目,加快推进琴湖大道(南段)、第四自来水厂等续建项目,启动九江火车站外广场改造等项目,做好动物园迁建、八里湖综合管廊等前期工作。继续实施老城区边街小巷整治,推进小游园、公共绿地等建设。加快锁江楼、老京九市场等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促进房地产去库存。高水平管理。巩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年”成果,扎实开展“提升年”活动。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城市管理改革,实施数字化城管二期工程。推行城市管理服务外包模式,提高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和设施管护等市场化管理水平。
  (五)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突出招大引强。围绕重点产业,紧盯重点区域,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队伍,办好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加强与国内、国外500强企业的对接,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市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以上。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昌九新区”建设,探索建立昌九扩大开放试验区,抱团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推进沿江地区与宿松、望江、黄梅、武穴等地联动发展,推动建立“赣鄂皖沿江协作区”。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落实沪浔两地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彭泽“飞地”产业园建设。做优外经外贸。建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现进出口总额稳中有升,力争全年境外直接投资增长15%。完善口岸建设。完成九江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协调推进九江港与南昌港一体化发展,加强九江港与上海外高桥码头、洋山港通关协作,提高九江港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能力。
  (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建成武九客专、修平高速、城东港区铁路专用线等交通项目,建成赤湖工业园、矶山化工园公用码头和神华、华中木业专业码头等港区项目,建成中电投江洲风电、赛城湖光伏等能源项目。完成10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德安樟树水库新建项目。推进一批。加快推进九景衢铁路、合安九客专、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都九高速(都昌至星子段)等交通项目,加快推进红光作业区综合枢纽、疏港通道等港区项目,加快推进江西LNG天然气储配中心和3个220千伏、4个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协调推进特高压入赣项目建设。谋划一批。启动昌九高铁、常岳九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宿九、瑞武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湖口鄱阳湖、武穴至瑞昌码头等过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环境治理。全面落实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治霾、减煤、除尘等专项行动。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37万亩。开工建设白水湖和蛟滩污水处理厂,启动八赛连通控制闸工程。开展环保联动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注重生态建养。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浔南城市森林公园、庐山大道北段两侧退让绿化等项目建设,完成造林21.4万亩。加快实施柘林湖湖泊生态环保等项目,加强长江、修河、庐山西海等水生态保护。加快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和繁殖基地建设,支持星子湖湾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武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全面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的“河长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探索建立森林、湿地、矿产资源开发等生态补偿机制。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全民绿色环保意识。
  (八)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三单一网”建设,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目录和范围。完成行政机关公车改革,推动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贯彻实施新预算法,实行预算公开、审计公开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支持国内外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在浔设立研发机构。实施“双百·双千”人才工程,推进院士工作站和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支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城市、庐山区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全民创业。落实小微企业支持政策,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支持共青城申报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支持都昌、修水等地返乡创业园建设。
  (九)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性民生支出比重,精心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努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好扶贫开发。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就地创业,减少贫困人口9.1万人,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万人,非重点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退出。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统筹贫困地区一体化发展,完成333个贫困自然村整治。做实民生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创新保障房建设管理运营模式,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促进创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为城乡困难群众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4400个。建立健全“放心粮油”与应急供应网络,新建、改造“农超对接”网点10家。加快中心城区公交场站改造,新建公共停车场6个,续建、改造农贸市场12家,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家。继续推进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责任险、疾病应急救助等工作。完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保险救治等救助体系,不断提高低保、五保救助水平。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件。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做好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学工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加快共青科教城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特殊教育。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依法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好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支持部队改革,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充分发挥统计、审计、物价、工商、质监、供销、国安、消防、防震减灾、应急管理、人民防空、盐业、邮政、海事、气象、水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事务、驻外联络、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地方志、保密、机构编制、无线电管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工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维护和谐稳定。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启动“七五”普法。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社会矛盾排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做好生产安全、城市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森林防火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法治、为民、诚信、高效、廉洁”的要求,打造实在实干政府,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打造法治政府。依法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好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立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打造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办群众满意的事情。坚决纠正、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积极开展企业、客商评议部门活动,完善群众诉求表达长效机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打造诚信政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做到言而有信、信守承诺。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管理和教育,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取信于民,通过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打造高效政府。加强政府系统公务员队伍建设,倡导立说立行、即说即办的作风,强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意识,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能。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守土有责、合力推进,强化政府各级、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强化跟踪督办和效能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打造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模范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坚决落实“八项规定”,驰而不息反对“四风”,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健全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督机制,强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使用、公共资源和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监管,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常态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承载新梦想。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五大九江”、推动“双核”发展、全面建成小康而努力奋斗!
  附:九江市2016年重大民生工程
  1.新增城镇就业5.42万人。
  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2万人。
  3.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
  4.加强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5家,在孵中小微企业达500家。
  5.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新增资助企业和个人专利申请1000项以上。
  6.新增保障性安居住房23304套,其中:新增公共租赁住房3115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6412户、国有工矿棚户区124户、国有垦区危旧房3653户。
  7.推进贫困群众扶贫移民搬迁,完成搬迁1万人。
  8.实施“雨露计划”,为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000人。
  9.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区新建停车场6个,其中立体停车场3个。
  10.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200公里。
  11.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档案,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12.对60周岁以上的低收入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由户籍所在地政府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护理补贴。
  13.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件。
  14.中心城区新建成1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15.实现社会保险“多险合一”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16.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改造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
  17.资助贫困家庭高考入学学生3206人,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20412人。
  18.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将财政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410元;参合率稳定在95%,新农合患者就医一次性报账率由90%提高到95%;适龄儿童规划免疫预防接种率达到90%以上。
  19.新建九江非遗展示馆。
  20.新建市森林博物馆。
  21.实施“百姓剧场”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
  22.全市观光游览型景区(点)在儿童节(6月1日)、端午节(6月9日)、中秋节(9月15日)、重阳节(10月9日)四个特定节假日当天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23.建立健全“放心粮油”与应急供应网络,每个乡镇、街道、人口集中社区至少建成1个应急供应点。
  24.新建和完善提升10家“农超对接”网点。
  25.续建、新增改造12家中心城区农贸市场。
  26.加强农产品常态监测,重点监控3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年完成抽检500批次以上。
  名词解释
  1.“两沿”: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和旅游景区周边公路沿线。
  2.“四馆一站”: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等领域建立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伙伴式关系。
  5.“三单一网”:“三单”指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一网”指政务服务网。
  6.“三证合一”:将企业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7.“一照一码”: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8.保障房“以购代建”: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收储一定数量商品房作为城镇保障性住房,以满足棚户区居民多元化的安置需求。
  9.“八个一”文化亲民工程:一个讲坛、一个舞台、一个沙龙、一个展览、一套丛书、一张报纸、一份刊物、一个网站。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1.“三互”大通关:口岸监管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12.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负面清单”指政府以清单的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领域、行业、业务,清单之外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13.“三横一纵”国家天然气输气管网:“三横”指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一纵”指新粤浙线。
  14.“百县百园”:2014年省政府提出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建成10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地域特色、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5.“快递下乡”工程:国家邮政局从2014年开始启动实施的快递投送向下延伸工程,解决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满足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需求。
  16.海绵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7.“河长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保护河流良好的生态环境。
  18.“双百·双千”人才工程:我市计划从2011年开始,10年内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100名、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名,聚集新兴支柱产业高端人才1000名、发展实用型带头人才1000名。
  19.“单一窗口”: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在九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林彬杨
  (2016年10月2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经济总量持续扩张。预计今年末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0.3%。财政总收入435.7亿元,年均增长21.9%;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突破50亿元,8个县(市、区)过20亿元,县县过1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万亿元,是上个五年总和的2.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亿元,年均增长14.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平稳。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00亿元,新增私营企业2.8万户。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
  五年来,三次产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比由8.6∶58.6∶32.8调整为7.2∶52.3∶40.5。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1.9%、17.3%、26.3%。建成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7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630户。全市园区总开发面积146.7平方公里,扩大1.7倍;所有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过百亿元,九江经开区过千亿元。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大宗农产品保持稳产增产,粮食实现连年丰收,新建改造粮食库容90万吨。流转耕地、林地330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31家,新建千亩以上农产品基地261个,创建国家级示范园区2个。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7.7个百分点。
  五年来,基础支撑更加有力。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80亿元,道路交通、港口码头、电力能源、水利设施等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绕城高速建成通车,修平高速基本建成,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九江二桥、昌九大道和105、316国道改造建成使用,改造干线公路73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328公里。新建码头泊位28个,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三年翻番,提前跨入沿江亿吨大港行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沿江沿湖五万亩以上重点圩堤得到整治加固。
  五年来,城乡面貌明显改善。这五年是城市建设投入多、变化大、发展快的重要时期,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由“两湖”时代进入“八里湖”时代,实施城建项目912个,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5平方公里。新区路网基本建成,新区人气不断提升。老城改造加快实施,整治边街小巷345条,改造提升主次道路43条,主要街道立面改造基本完成。建立数字化城管平台,县县建有新城区。绿色成为城乡主色调,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14个,完成造林绿化1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2%。
  五年来,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行政审批、市场管理、医药卫生、文化教育、户籍制度、农地确权、采砂管理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国企、农垦企业和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行政服务标准化通过国家验收,“五证合一”全面实施。开放型经济综合考评实现全省三连冠,累计引进市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998个,实际进资32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48亿美元。城西港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九江海关纳入全国通关一体化,九江港获批进口粮食指定口岸。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
  五年来,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全市财政民生支出达1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911元提高到3017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778元提高到12280元。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移民搬迁7.9万人,21.7万人摘掉了贫困帽,贫困发生率下降6个百分点。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55万。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扶持带动创业32万人。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14.5万户,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8.7万套。建成“放心粮油”供应网点195个,新增蔬菜基地3万亩,新建改造农贸市场49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和社区干部工资标准逐年提高。
  五年来,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市政府民声直通车受理和办理群众意见、建议、诉求4.6万件,办结率99%。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三单一网”建设逐步完善。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66%,中介服务事项精简率68%,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
  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全面实施“推进‘T’型崛起,打造山水名城,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五大九江”战略,以“新工业十年行动”为主抓手,接力续航,开拓奋进,科学谋划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一系列攸关长远的重大工作,为我市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持了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效应对下行压力,着力抓项目、扩固投、稳增长、调结构,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位居全省前列。1~9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财政总收入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
  实现了新工业十年行动的良好开局。制定新工业十年行动“1+6”政策措施,大力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出台优惠政策29条,为企业降本增效103.7亿元。创新“五环链接”抓落实工作机制,集中开工工业项目200个,总投资617.9亿元。心连心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泰盛纸业、五星纸业、日昌升、吉恩重工、环保石材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1~9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9.3%;主营业务收入3528亿元,增长9.4%;利税总额440.3亿元,增长25.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23亿元,增长19%。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两化”融合试点实现园区全覆盖,企业超过100户。
  迈出了打造山水名城的坚实步伐。都市区总体规划纲要通过评审。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208个,完成投资60亿元,通岭大道、第四自来水厂(一期)等项目建成使用;庐山索道、琴湖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八里湖中央商务区启动建设。老城区边街小巷、环境卫生、污水管网、农贸市场、停车场站等一批公共设施改造完成,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加速了重点领域改革的纵深推进。成功设立庐山市,庐山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九江县撤县设区加快推进,共青城市和永修县部分区域纳入赣江新区。瑞昌、共青城、湖口等工业园调区扩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行政单位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市本级投资审批中介服务超市基本建成。建立四级“河长制”管理体系。
  取得了保障改善民生的明显成效。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全力以赴抗洪救灾,成功战胜了199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大洪久汛,确保了江河湖库堤坝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扶贫移民搬迁6831人,完成395个贫困自然村村庄整治。全面落实未来三年棚改任务,货币化安置率55.6%。年初确定的事关百姓就业创业、就医就学、法律援助、困难残疾人补助等民生实事基本完成。
  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四套班子的共识共为,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奋进。
  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先,必须始终坚持实干为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为要,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为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建共享,让百姓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二、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安排
  未来五年,是我市率先全面小康的决胜期、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竞争比拼的加剧期。实现“十三五”和未来五年的各项目标,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倍加珍惜神圣艰巨的历史使命,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叠加机遇,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正确思路不动摇,保持政治定力不偏向,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实施“推进‘T’型崛起,打造山水名城,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五大九江”发展战略,突出以“新工业十年行动”带动“五化”协同,以聚力创新开放加快绿色发展,为九江全面崛起、百姓更加幸福而不懈奋斗。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走在全省前列,高于沿江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迈上3000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和12%,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爆发力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加速扩张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构建以新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打造九江全面崛起的强劲引擎。
  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未来五年,是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的决定性五年。着力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实现万亿产值,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加快传统产业向千亿级跨越。推进石油化工扩能升级,推进现代轻纺品牌提升,推进钢铁有色精深加工,推进电力能源改造提升,推进装备制造智能改造。加快新兴产业向规模化扩张。以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为导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龙头企业倍增、产业规模倍增、示范基地倍增,打造新的增长极。加快优势产业向特色园区集聚。依托九江石化,高标准打造石化产业园。依托棉纺、化纤等企业产能优势,高标准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以九江钢厂为龙头,高标准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依托巨石玻纤、星火有机硅、天赐、晨光等企业技术优势,高标准打造新材料产业园。大力发展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船用配套和海洋工程装备,高标准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龙头企业向百亿级裂变。依托现有骨干企业,通过扩能升级,延链配套,产生裂变效应,培育新龙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0户以上,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100户以上、过100亿元的10户以上,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加快承载平台向国家级跃升。强化沿江沿路产业联动,拓展产业承载腹地,夯实“T”型崛起平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申报工作。清理处置闲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投资强度。扶持九江经开区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
  推动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放大九江独特优势的重要抓手,是拓展九江发展空间的重要渠道。全面提升旅游业。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并举,项目建设与文化传承并重,规划引领与科学开发并进。高标准编制旅游规划,加快旅游资源整合,突出庐山龙头带动,山上做“精”,山下做“大”,打造精品线路,促进“山、江、湖、城”联动发展,着力构建“两圈两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创新旅游经营机制,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推进“大庐山、环庐山、泛庐山”旅游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旅游向“全域、全季、全业”拓展。创新发展金融业。加快以资本市场为纽带的金融创新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权。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债券融资,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大力发展金融要素市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加速拓展物流业。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物流通道衔接,加快构建以港口物流为核心、水公铁联运为基础的物流网络。引进培育大型物流集团,完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国家物流标准化城市试点。
  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抓好示范园区。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各县(市)建成1~2个省级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响绿色品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环鄱阳湖重点发展水产,环西海重点发展林果,山区重点发展油茶、茶叶,沿昌九、环庐山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城郊重点发展蔬菜瓜果、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释放改革红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农村产权关系,完善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农业企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二)促进动能转换,提升双创驱动力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所有创造活力竞相迸发,集聚发展新动能,建设创新创业九江。
  鼓励多领域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成果与产业紧密对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大力建设科技平台,健全政、校、企“三位一体”的科技对接转化机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尊优计划”和“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支持多渠道创业。放宽政策、放活市场、放开渠道,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优化创业环境。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鼓励高端技术人才“离岗创业”。完善创新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国有企业职工领办创办企业。支持“浔才回家”返乡创业,强化创业辅导。
  促进深层次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深化行政审批、财政金融、农业农村等各领域改革,积极探索一批具有九江特色的改革模式,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三)放大沿江优势,提升开放竞争力
  充分放大沿江临港优势,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筑内陆双向开放的前沿阵地,建设开明开放九江。
  深化全方位开放。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动力。构建开放的功能平台,协调推进赣江新区建设,按照“六统一”要求,加快谋划和实施一批具有先导性、标志性、功能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在财税金融、人才培育、土地管理和政务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把赣江新区打造成为开放开发、创新创业、产城产融、集约集聚、绿色生态的综合功能平台。申报建设九江综合保税区,加快中俄国际贸易城保税仓库建设。
  构建立体式交通。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集疏运体系。建成武九客专、合九客专、九景衢铁路、九江高铁站,开工建设池九客专、昌九客专、常岳九铁路和皖赣铁路(铜九段)扩能改造,推进南昌至修水城际铁路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建成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都九高速、中心城区高速收费站“撤四建二”等项目,规划建设宿九高速、都南高速、瑞武高速、环鄱阳湖旅游公路和鄱阳湖过湖隧道。基本建成彭湖板块红光综合枢纽港,恢复庐山机场通航,规划建设通勤机场。
  实施高效率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力争每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0个以上。重点围绕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和特色园区,实现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加强与国企、央企、民企、外企对接合作,力争在三产吸引外资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五环链接”抓落实工作机制,强化企业投诉中心、“工业110”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企业评部门”活动,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打造山水名城,提升城乡吸引力
  依托山水生态,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宜游九江。
  优化城镇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多规合一,认真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加快构建核心带动、多点支撑、有机联系的城镇空间格局。建成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1个、20~50万人口的城市2个,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加强城市设计,加快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沿江、沿路、沿湖集镇建设。
  提升中心城区。加快“新老联建”,大力推进老城改造,完善提升市政配套、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等各类设施。推进“寻阳古城”建设,重现“古寻阳”风貌;实施庾亮南路、租界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展现“老九江”韵味。推进滨江生态风光带建设,打造九江“外滩”。加快八里湖中央商务区建设,完善新区服务配套功能。加快“八赛联接”,加快“九沙联体”,加快“市县联动”,启动城市轻轨、快速通道建设。
  做强县域经济。加大分类指导力度,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扬优成势,做大总量,做强实力。支持沿江区域放大独特优势,支持沿路各地放大区位优势,支持其他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沿江、沿路每个县(市、区)打造2个以上百亿产业集群和2个以上税收过亿元龙头企业,其他县(市、区)各打造1个百亿产业集群和1个税收过亿元企业。力争县县财政总收入过20亿元,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十强。
  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自然村重点实施改路、改水、改厕等项目,努力实现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中心村加快完善就医、购物等便民服务设施。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农民建房管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
  (五)厚植生态优势,提升环境承载力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谱写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九江诗篇”。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合理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沿长江、环鄱阳湖、覆盖庐山的生态安全屏障。实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加强公益林保护,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强化饮用水源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深入推进“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健全生态制度。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完善环境监督保护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健全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差异化评价考核制度。
  发展生态经济。坚持保护、开发和利用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和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和环保产业园建设。加强长江、鄱阳湖岸线整治,统筹沿江、沿湖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探索推进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交易试点。
  (六)维护和谐稳定,提升社会治理力
  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全力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共安全,以稳定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着力化解信访矛盾。把信访工作作为察民意、解民忧的重要窗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各类信访问题。
  大力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企业安全制度建设,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法治九江、平安九江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天网”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七)率先全面小康,提升民生保障力
  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共建共享九江。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修水、都昌为主战场,按照“四个一批”脱贫模式,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
  实施安居乐业工程。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全面改造完成各类棚户区8.4万户。创新保障房建设管理运营模式,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快推进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扶持创业7万人。
  实施收入提升工程。千方百计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实施畅通出行工程。加强交通设计和组织,改造提升城区主次干道、支路支线、人行过街设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
  实施社保完善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群众生活后顾之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水平。
  实施文教惠民工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努力推动九江学院晋升九江大学,支持共青科教城建设,建成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实施健康九江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强重大疫病防控,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大卫生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让群众放心消费。
  在全市实施“十个一百”惠民利民项目提升计划——新建改造100个绿地小游园,100个健身小广场,100个公共停车场,100个标准菜市场,100座免费公厕,100所标准化幼儿园,100条边街小巷,100个公交候车亭,100个便民放心超市,100个社区综合服务站,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便捷度和舒适度。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跨步新征程。我们将按照“法治、为民、诚信、高效、廉洁”的要求,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全力打造实在实干政府。
  打造法治政府。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决不允许超法而治。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凡是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经过合法性审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打造为民政府。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根本追求,按照民生投入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的要求,做到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 打造诚信政府。始终坚持诚而有信、承诺有度,办不到的事不说,说了的事坚决做。坚持一诺千金、有诺必践,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群众、客商的承诺,坚决兑现,不打折扣,“新官理好旧事”。
  打造高效政府。始终保持实干定力,强化担当精神,提高行政效率。该管的坚决管到位,不该管的坚决不插手,做到机制在市场中创新、办法在市场中寻找、难题在市场中破解,切实提高运用市场手段推动工作的能力。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打造廉洁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使命在肩,唯有奋力担当;蓝图绘就,定当百倍努力。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实现九江全面崛起、百姓更加幸福而不懈奋斗!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7

《九江年鉴2017》

出版者:武漢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卷首、特载、大事记、专文·专记、九江概况、九江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园区经济、交通·邮政、信息业、国内贸易、财政税收、金融、城乡建设、水利、教育、文化·新闻、社会生活、杂记、索引等类目,记述了2016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彬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