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098
颗粒名称: 永修县
分类号: K295.6
页数: 2
页码: 320-3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永修县在招商引资、鄱阳湖采砂管理、重大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九江市 地方史 永修县

内容

【概况】 永修县位于江西北部,介于北纬28°53′~29°21′、东经115°22′~116°16′之间。辖10个镇、4个乡、2个垦殖场、2个企业集团和柘林湖管理局,总面积203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总人口36.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2万人。有壮、回、黎族等21个少数民族5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58‰。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30.6%、12.9%。农业总产值10.4亿元,增长3.7%。主要农产品有稻谷14.4万吨,棉花8513吨,油菜籽、花生、芝麻1万吨,水产品3.45万吨。工业总产值23.53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县属工业产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0.8%。主要工业产品有:有机硅系列产品4.4万吨、机制纸14026吨。财政总收入2.62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7%;财政支出3.4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农民人均纯收入3508元,比上年增收301元。城镇职工人均年收入9515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主要旅游风景点有:云居山风景名胜区、柘林湖风景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吴城风景名胜区。主要矿产资源有贫铁高矾矿、石煤、瓷土、矽砂。地方特产有草莓、柰李、柑橘、罗汉菜、大板瓜子、珍珠西红柿、莲藕等。
  【招商引资再传捷报】 为实现招商引资质量、效益、速度的相统一,开始向招商选资转变,向产业链招商转变,向招大商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新签约内资项目88个,合同资金19.57亿元,实际到位10.46亿元,其中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新引进外资项目20个,注册资金2392.09万美元,实际进资2580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数,内资、外资排位在全市名列前茅。
  【鄱阳湖采砂规范管理】 2005年,永修县委、县政府经过集体讨论决定,鄱阳湖采砂由县统一经营。调整充实县采砂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鄱阳湖永修辖区采砂进行统一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处理采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精心挑选拍卖公司,制定拍卖方案并在《江西日报》等新闻媒体公布。拍卖大会有省内外13家竞买者参加竞买。从全县各单位抽调41名干部组成监管工作组,维护采区正常的生产秩序。对开采区村民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稳定人心,化解矛盾,确保采砂工作有序进行。一系列措施扭转了过去采砂执法管理乏力、生产秩序混乱、村民上访不断的局面,确保采砂生产井然有序进行,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发展,取得近亿元的经济效益,为财政增收作出了贡献。为全县河道采砂乃至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创造了成功经验,成为全省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学习的榜样,得到国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重大项目。精心筛选了46个拉动力强、辐射面广、关联度大的项目,成立重大项目办,采取“四定二保”等措施,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2.51亿元,已开工项目35个,其中新增10万吨有机硅项目已完成投资额的80%;昌宁二期项目基建立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立项,并下拔首期建设资金6000万元;禾亚电子、鸿发轧钢、赫埔化工等15个项目已进入部分投产或试产阶段。柘林水电厂完成上网电量4.9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50%;星火有机硅厂实现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倍。
  【城镇化建设成效明显】 县城老城区改造已进入攻坚拔难阶段。湖西区老年活动中心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正式启动新城大道“穿衣戴帽”工程。连接湖西区2.1千米的工业集中区道路建设已基本完成;白莲路、南山路已全线贯通,亮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完成新增城市重点工程投入11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道路4.5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板4.4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50盏,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铺设下水道3500米。城区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充满现代气息。
  【旅游产业亮点纷呈】 成功引进省信用联社、省财政投资管理公司和江西未来之路投资公司等企业,收购、整合、改建宾馆景点9个,提高景区档次。成功引进投资2.6亿元的易家河温泉项目,并正式开工建设。柘林湖风景区由初创时期向精品打造时期迈进。按照开发与保护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思路,对投资规模小、破坏生态资源的项目一律不上,走生态旅游之路。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65万人次,实现税收270万元,解决就业2000余人。
  【农业综合开发进展顺利】 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农产品生产,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年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73公顷,其中完成园田化建设367公顷。共新建提灌站10座,装机139.0千瓦;维修提灌站1座,装机22.0千瓦,维修排涝站1座,装机110千瓦;新建桥、涵、闸等配套建筑物926座;改良土壤393公顷;修建砂石路面机耕道9.7千米。共完成土方63.7万立方米,混凝土3307立方米,钢筋混凝土375立方米,群众投工投劳6.7万个工日。全面启动总投资为947万元的1113公顷土地治理项目,以及总投资642万元的柘林湖早熟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同时,在虬津项目区建设面积为133公顷(核心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增强了项目区的示范作用。
  【血防工作成绩斐然】 全县血防工作坚持“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方针。2005年共查病25830人,占计划的115.65%;治病11046人,占计划的126.6%;粪检2100人,占计划的142.86%;查螺1457.8万平方米,占计划的100.96%;灭螺361.51万平方米,占计划的125.61%;查牛5023头,占计划的132.72%;治牛1710头,占计划的100.58%。全县完成省级病情监测点2个,全国疫病监测点1个,查病900人,经省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全部合格,无重大病情发生。共培训乡(镇)、村干部、中小学校长、基层血防人员820人次。制作健康教育DVD光盘,在城乡宣传普及血防知识。配合县爱卫办完成改厕1000户。住院治疗晚血病人33例。县农业、林业、水利、教育、广电、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中央血防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到专款专用。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省委常委、秘书长陈达恒,副省长胡振鹏,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等领导专程到永修视察血防工作,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并给予高度评价。
  【各项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稳步推进虎山造纸厂、羽绒厂和精细化工厂等企业改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明显,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工作日趋规范;人事改革进一步完善,一年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选拔,择优录用94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管理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建立一人一卡管理模式;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进行,乡(镇)农业“五站”、计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确保了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商贸物流初显端倪】 县城四大专业市场全面开工兴建,改建西苑商城农贸市场,提高了农产品的配送能力。成立九江市首个县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建立了农副产品绿色通道;不断做大易家河果业有限公司,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有效地解决了销售难题。引导落户县内企业以兼并、合股等形式参与流通经营,打造商业物流平台。
  【公推直选村党支部】 为探索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新路,10月下旬,县委组织部在白槎镇柳杨村进行“公推直选村党支部”试点。通过党员自荐和公开推荐,党内差额直选,产生了新一届村党支部,王隆喜成为全省最早公推直选的村党支部书记之一。经过广泛动员,柳杨村先后有8名党员以自荐、组织推荐、群众举荐的形式,报名参加书记和委员职位的竞选。全村222名群众户代表和党员参加公推大会,参选率达92.1%,按得票多少确定2位书记候选人和3位委员候选人。在正式选举大会上,两位书记候选人分别就任期目标和工作措施发表竞选演讲,回答党员、群众的提问和质询。尔后,21名党员分两次投票,先后选出村党支部书记和2名支部委员。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国胜
责任者
郝卿
责任者
陈汉铭
责任者
吴仪
相关人物
高强
相关人物
孟建柱
相关人物
黄智权
相关人物
陈达恒
相关人物
胡振鹏
相关人物
赵智勇
相关人物
王隆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柘林湖管理局
相关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
相关机构
柘林水电厂
相关机构
星火有机硅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