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088
颗粒名称: 浔阳区
分类号: K295.6
页数: 2
页码: 307-3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浔阳区在2005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包括概况、第三产业、外向型经济、市容市貌、社会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 九江市 地方史 浔阳区

内容

【概况】 浔阳区辖甘棠、湓浦、人民路、白水湖、金鸡坡5个街道办事处,68个社区,8个村委会,总人口23.05万人,面积约40.8平方千米。2005年是浔阳区认清形势、乘势而上的奋进崛起年,提升执政能力、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落实年。紧扣九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1”发展战略,高扬“和谐、发展”两面旗帜,做好“美丽、稳定”两篇文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力促进了全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全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收入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26.2%。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年共引进外资1508万美元,内资13.35亿元。个体工商和私营企业总数突破1万户,实现民营经济税收2.08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488元,比上年增长12%。城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美而富、和而强”的新九江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产业保持强势发展】 掀起“全民创业,富民兴赣”热潮,对全区33家民营企业实行区领导挂点帮扶,开展“诚信企业”创评活动。积极参与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运作监管,为民营企业担保贷款600万元,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区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9820家,较上年净增661家;民营企业290家,比上年净增38家;民营经济税收2.0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3%,连续五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成为区域经济的主体。中心城区商贸优势日益显现,信华城市广场、联盛世纪广场、新马狮商城等大卖场相继开业,国美电器、太平洋购物中心、金碧辉煌娱乐城落户浔阳。楼宇经济崭露头角,以龙翔国贸大厦、外贸大楼、滨江花园商务楼为核心的楼宇经济已初具雏形。精心打造物流平台,全面改造京九大市场的基础设施,发挥整体功能。京九天马二期、丰源·金庐广场已开工建设,2005年京九大市场被评为全省“十佳市场”,市场年交易额突破40亿元。
  【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积极跟进市委、市政府的“三百工程”,全区提出了26个重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全面建立领导包干责任制、项目定期调度制、现场办公制、督查通报制等工作机制。对其中13个重大经济项目加强服务跟踪,取得实质性进展:100万吨延迟焦化装置项目、120万吨加氢精制装置项目、浔阳江畔商住楼、丰源·金庐广场、信华城市广场等项目均在建设之中;400万吨/年输油管道项目、金鑫有色金属公司项目已建成投产。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引资策略不放松,一方面积极参加北京、上海、宁波、赣台等经贸洽谈会,宣传浔阳,推介项目;一方面组织全区各部门邀请客商来浔投资创业。全年实际引进内资13.4亿元,引进外资1508万美元。
  【市容市貌根本改观】 从6月开始,举全区之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围绕八个整治重点,进行全面清理。市容整治取得突出效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在整治中,共清理占道摊点6261处,清除垃圾死角104处,拆除违章建筑78663平方米,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1015家,设置机动车车位1156处,非机动车车位438处。赵家花园、姚家洼、新达巷等影响市容市貌的顽症得到彻底根除。政府投资进行精心打造,形成了一批城区美化绿化亮化的新亮点。南湖广场、南门口、天马路、钢厂等旧城改造拆迁项目顺利完成。惠民工程得到落实,改造农村水泥路9千米,改造城区小区道路20条,面积20000余平方米,绿化小区面积10000余平方米。城区300余栋临街建筑物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美化亮化,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安排100万元作为社会救助专项基金,围绕八个方面实施“321”工程,即为300户特困家庭发放爱心救助卡,对200名特困户子女、残疾儿童减免学校事业性收费和学校代收费,对100户特困户提供医疗“二免、六减收”。社会救助平台“爱心超市”已经启动,全年共发放价值20余万元的生活必需品,得到民政部、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推进“阳光低保”,实现社区低保网络化,全区共有低保对象3463户,全年发放低保金740万元,低保工作一直走在省、市的前列。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成立浔阳区慈善会,开展“慈善爱心救助一日捐”活动,社会各界捐赠踊跃,全年捐助款物达160万元,特别是在11月26日地震灾害后,向灾区捐赠款物达50万元。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免费进行就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3539人次,发放小额贷款315万元,安排小额贷款担保基金60万元,全年新增就业人员2682人。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征缴社保金895万元,全区社保金累积结余达2400万元,社会保障力继续名列全市第一。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全年收缴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基金352万元。
  【各项事业在全面推进中亮点频出】 围绕文明建设“创评年”活动,大力推动群众性文明创建,共推荐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个,省级精神文明单位19个,庐峰花园社区被评为“全省十大文明社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公共卫生网络,扎实开展以“四送四进”为主题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成功举办全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创新建立“社区文化小超市”等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功申报“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试点单位”,“三心工程”的先进经验被中央文明办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加强档案工作,区档案馆成为全省首家区级晋升“省一级”综合档案馆的单位。切实做好“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工作,获得全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扎实做好经济普查工作,区统计局获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省先进集体单位”称号。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区人武部被评为全省“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加强民主党派工作,民盟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组织”。推进养老事业社会化进程,吸纳社会捐款对区福利院进行扩建和改造,被国家民政部列为“全国养老社会化示范区”示范点。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国胜
责任者
程焕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浔阳区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赣台
相关地名
浔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