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061
颗粒名称: 文化·新闻
分类号: G127.56;G219.27
页数: 7
页码: 283-2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九江市的地质勘查单位有3个部门7个单位,共4000余名职工。全市共设有探矿权80个,申请登记的地质勘查项目中勘探项目1个,详查项目5个,普查项目74个。全市勘查面积571.29平方千米,勘查矿种有16种矿产资源。2005年,全市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一定进展,新发现一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或找矿前景的矿点或矿产地。提交了9项勘查成果,并对一些已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的矿山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复查。
关键词: 九江市 文化 新闻

内容

文化
  【概况】 2005年,九江市文化系统围绕“和谐、发展”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探索新形势下文化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文化战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九江市文化局获省文化厅授予的特色文化先进单位称号;被省综治委评为2004~2005年度全省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获市直党政机关“和谐创新成果奖”。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艺术精品花开满园。小品《小门卫》参加全国首届戏剧小品大赛,获专业组第七名和“最佳优秀作品奖”,并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演出,刷新省市文艺节目进军央视的记录。青阳腔《鄱阳湖绝唱》戏曲专题片,在中国第二届电视戏曲“兰花奖”评奖会上获三等奖,填补九江市戏曲专题节目在全国获奖的空白。市群星合唱团入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并获三等奖。采茶戏《田水湾》参加第三届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在江西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节中,音乐小品《贝妮手指》获作品一等奖;钢琴独奏《匈牙利狂想曲》、二胡联奏《庐山情韵》分别获器乐一等奖和二等奖;《采桑谣》获声乐二等奖,《手拉手》获舞蹈二等奖;摄影《鄱阳湖遐想》、国画《毛泽东登庐山诗意》等摄影、书画作品荣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30个,以及优秀组织奖1个,市文化局获活动组织奖。在江西省民间艺术节中,《打鼓歌》获民间音舞二等奖;丫丫戏《七层楼》获农民小戏二等奖。创作的歌曲《新世纪向我们在招手》、《好一个杜鹃花》、《我们爱党爱在心里》分别获中国群众文艺协会金、银、铜奖。
  群众文化异彩纷呈,服务意识不断增强。2005年,在重大节庆日全市共安排大型广场演出及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百余场。圆满承办第六届江西省音乐舞蹈艺术节和全省第二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成功主办、承办、协办了元旦晚会,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元宵灯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专场文艺晚会,赣台经贸洽谈会,早梨节颁奖文艺晚会等各类主题及专场文艺演出20多场。踏青艺术节、魅力九江模特大赛、主持人大赛、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展、“双井之春”万人歌咏音乐会、德安县宁安回顾“时光”个人演唱会等群众活动办得红红火火,纪念江万里殉难730周年、庐山第三届文化旅游艺术节、首届陶渊明文化暨田园文化活动周、黄庭坚诞辰960周年纪念活动等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各级剧团、文化馆积极开展送戏进校园、军营活动,赴瑞昌、九江赈灾慰问演出等,送戏下乡演出600余场。以“政府买单、市场运作、平等竞争、服务农民”的新方式运作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积极开展了送戏、送电影下农村,组织了农民群众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赴乡镇演出戏剧555场次,行政村放映电影6065次,组织乡镇文体活动311次,已拨付资金389.976万元。2005年,全面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召开了动员大会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讲课,培训骨干。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非物质文化已开展普查摸底、收集整理等各项申报选项的工作。推选的戏剧青阳腔、金星砚制作技艺、灯谜全丰花灯项目,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全省有19个项目入选)。
  弘扬九江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措施得力。市政府投资500多万元兴建锁江楼,彰显了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按市领导批示,经文化部门的努力,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巨幅瓷板画《浔阳胜景》,已整体搬迁至琵琶亭内重新安家。对国保单位白鹿洞书院林业学堂等进行了局部修缮,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林寺的千佛塔进行纠倾加固维修。省保单位濂溪墓第二期修复工程亦于五月份开工,现已完成包括濂溪祠、爱濂堂、状元桥、荷花塘、牌坊、门楼等设施。另外,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修水山背遗址、姑塘海关旧址、浪井、铜岭古矿冶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工程建设,提出了保护措施。召开第三次文物普查总结表彰暨2005年度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举办全市文博专业知识培训班。对九江市公布的第一、第二批共5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登记造册。对2004年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逐一向使用单位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重新调整九江市文物鉴定小组成员,启用“九江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专用章”。编印出版江西文物旅游丛书《浔阳遗踪》。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日——沟通文化的桥梁”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尽快改变九江市尚没有一座博物馆的现状,8月市文博三家单位赴浙江考察,启动博物馆新馆建设,媒体作了深入报道和连续宣传。成功举行市文物总店建店25周年庆祝活动,市文物总店挂牌为市民俗博物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开辟了抗日战争万家岭大捷遗址、胡
  耀邦陵园等红色旅游线路和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依法行政促进发展,文化市场管理规范。2005年,全面实沲“文化市场诚信工程”,开通了文化市场举报统一的电话“12318”。全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都建立了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受理中心,行政审批做到“三公开”。规范了全市统一的文化市场执法文书和行政执法程序,文化市场稽查人员全部通过培训执证上岗。全市文化市场以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打击游戏机赌博为主要内容,开展了音像市场、网吧市场、电子游戏机市场三项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检查音像经营单位6136家次,检查网吧11197家次,检查歌舞娱乐场所3411家次,检查游戏机室2779家次;全年受理举报348件,立案292件,移交13件,办结286件,结案率86%;停业整顿26家,取消经营资格13家。经过整顿,受理举报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对市场满意度明显提升,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开通了网吧远程监控平台,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延长监管视角,社会义务监督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交流日趋活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外文化交流实现了新突破。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了中国江西傩文化艺术周四国艺术团九江文化友好交流演出。举办了乌克兰女钢琴演奏家的“公爵钢琴之庆”专场文艺晚会。组织了新疆阿勒泰地区歌舞团到九江进行为期13天的商业巡演,共演出20多场,观众15万人次。协助举办了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组织了中国文联文艺家采风团来庐山采风慰问演出和“金鸡报春·走向世界”中国歌舞团首次到庐山大型晚会及新春军民联欢会等大型文艺演出。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市专业艺术团体积极外出商演。市书画院院长、油画家徐东林先生应亚洲著名好望角画廊的邀请,在新加坡举办了个人绘画作品展,同时出版了《徐东林画集》,这是九江市首次在南亚国家以个人名义举办的专场美术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市红旗电影院与上海—九江坤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外方投资总额1800万元,在原址红线内建5层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大楼“九江影都”,已开工在建。市朝阳电影院与福建福州客商投资佳客来西餐厅,引资200万元。濂溪墓景点修复工程引资80万元港币和20万元。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新经验。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改革分配制度方面,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文化实业总公司通过转让、置换、安置等方式,稳妥地实现了改制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了个好头。市直文化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
  【文化产业发展出实招】 市人大于5月12日下午召开了全市文化工作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毓清、市政府副市长彭泽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延芳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市文化局、文联的领导、文化界的名人及作协、美协、舞协等十大协会的负责人近6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发言踊跃,就如何合理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科学整合九江的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发展平台,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促进文化兴市,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表了意见和建议。7月22日至23日,省政府副省长、市委书记赵智勇先后主持召开了三个发展文化产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了与会代表的建议和意见。赵智勇提出,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不会有现代化城市的高品位。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用力的措施来全面推动九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适应建设新九江要求,开拓创新,调动各方积极性,全面加快九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市有关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文艺界知名人士、文化产业界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九江市委、市政府分别下发《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决定》和《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中提出建设一个山川更加秀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美丽的新九江。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努力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计划、有步骤地复原一批本市标志性历史遗迹。要制定九江文化发展纲要,实施文化振兴战略。发展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旅游、艺术培训为代表的主导文化产业;以会展、广告、演艺、娱乐、体育休闲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以网络为支持、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全面贯彻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文化企业改制步伐,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从事文化产业,引进符合九江市实际的国内外先进文化项目,加大对文博景观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在构建大旅游中,整合市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旅游精品。二是确立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发展为主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管理体制,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主体。加快建设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加快引进催生一批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三是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注重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快会议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加大对九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与开发,拓展文化产业的领域和规模,把文物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把厚重的文化内涵与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相嫁接,形成一批具有九江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精品。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发展一批文化支柱产业、强势文化企业,培育一批文化产业优势项目群,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加强特色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四是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领域对外开放。精心包装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九江市投资文化产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兼并和控股九江文化企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开拓境内外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变“花钱文化”为“赚钱文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产业,拉动大众文化消费。
  【重大艺术赛事】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中共武宁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第六届江西省音乐舞蹈艺术节于12月2日至7日在武宁县举行,来自全省22个代表队、1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了这次规模最大的全省性音乐舞蹈赛事。此次音乐舞蹈节上演了包括《瓷魂》、《与时代同行》、《深山含笑》等优秀节目的10台共124个节目。市歌舞团创作排练的舞蹈《春江花月夜》,获得好评。
  11月21日晚,在甘棠湖畔举行了全省第二届“四进社区”
  文艺展演活动。展演活动为广大社区观众献上了包括著名歌唱家刘斌和舞蹈艺术家刘震等表演的14个精彩节目,南昌市、赣州、上饶、萍乡、宜春、抚州、吉安等地市的120多演员参加演出。活动还为全省的全国优秀社区文化辅导员、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获奖节目、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颁了奖。浔阳区白水湖街道余家垄社区荣获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称号。活动还在信华广场主会场、农工商分会场和湖滨小区分会场进行了展演。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选送,省剧协推荐的小品《不可改变的道理和规章》,参加“罗西尼杯”全国戏剧小品大赛荣获小品类优秀入选剧目,并入选2006年春节晚会特别节目,填补了省市文艺节目上春晚的空白。
  【魅力九江风采′2005元宵灯会】 2月21日晚,“魅力九江风采2005元宵灯会”开幕式在九江市新桥头休闲公园内的灯会主会场举行。在《春江花月夜》优美的旋律中,68发庆典礼炮依次腾空而起,1998发高空礼炮和6000发大型礼炮在甘棠湖的夜空相继绽放,作为灯会主题的琵琶女美容初现,千余盏花灯映红了甘棠湖畔,40万市民为这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世美景欢声迭起。28分钟的焰火晚会,不仅是九江过去一年里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写照,更是九江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的好兆头。本次元宵灯会围绕甘棠湖布置彩灯,全市130家单位参展,是九江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主题艺术灯会。灯会由20余组大型落地彩灯和1400余盏工艺宫灯组成。主题花灯“琵琶女”取意九江申报中国魅力城市《春江花月夜》中的意境,主题结构琵琶高达15米,青翠的芦苇中,一位琵琶女斜坐鱼船,半抱琵琶,与岸上衣裾飘飘的白居易话别,白居易身后是一座完整的琵琶亭造型,组灯整体长20.5米,集人文历史和现代浪漫于一体,技压群芳。灯会布展区域点多面广,其中沿南门口至烟水亭滨湖地带和新桥头休闲广场集中布置18座落地彩灯,集中展示全市各行各业的风采。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市组织了系列活动。活动包括五个内容,一是九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览,展出200多幅图片和近100件抗战实物。二是“抗战歌曲演唱会”,市区各行业17支业余合唱团和专业剧团,7000名群众参加演出。演唱会首次在江西网和九江信息港网上直播,网民可同时在网上收看。三是“南昌啤酒”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读书有奖征文比赛,共征集文章105篇,17篇文章分别获5个奖项。四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电影展映,运用电影文化展现战火烽烟的抗战历史。五是筹备出版《九江抗战备忘录》、《认证——九江抗战》、《九江抗战史料展》(光碟版)、《民间问计》等系列纪念抗战的书籍,纪录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九江大地上的诸多珍贵史料等。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5月24日至5月25日在九江召开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工作会暨文化馆长会议。8月10日,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全面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该项工程是在以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特点,由政府组织实施,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濒危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保护对象包括传统的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字,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传统的工艺美术和制作技艺,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和体育活动,以及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和场所,其它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4年开始,预计到2008年底基本完成。湖口青阳腔、星子金星砚和修水全丰花灯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农村三项文化活动】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省首创政府出资6000万元,设立全省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九江市此次共获得719.4万元,已由省财政厅下拨至除浔阳区、开发区、庐山管理局之外的全市12个县(市、区),全市受益的乡镇有180个。全市乡镇演出戏剧555场次,行政村放映电影6065次,乡镇组织文体活动311次,已拨付资金389.976万元。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广泛而有序的开展,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加快了文艺团体体制改革步伐,催生了一批民营文艺团体,营造了和谐、创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文化交流新进展】 6月13日晚,在九江市第三中学体育馆举行了中国江西傩文化艺术周四国艺术团九江文化友好交流演出,四国艺术团由莫桑比克、俄罗斯、日本、韩国组成,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界群众1500多人观看了演出。
  11月10日~23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歌舞团应市文化局和市演出公司邀请到九江市进行了为期13天的巡回演出。该团在全市的市、县、乡共演出20多场,观众近15万人次。
  应亚洲著名好望角画廊的邀请,九江书画院院长、油画家徐东林先生个人绘画作品展于4月28日至5月7日在新加坡开展,展览共展出徐东林近年来创作的《伊水》、《夜梦》、《桃源》三个系列精品力作35件,同时出版了《徐东林画集》。这是九江市首次在南亚国家以个人名义举办的专场美术展,拓展了九江市的对外文化交流。
  【文物保护和利用】 锁江楼竣工庆典暨傅梅影艺术藏品陈列室揭幕仪式于10月1日在锁江楼景区举行。新建锁江楼高18米,内设有九江书画界名人傅梅影先生作品陈列室保存了他38件国画精品、10件名人题词及无偿捐献的22件文物。
  西林寺塔又名千佛塔。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现塔身倾斜严重,塔体大面积开裂,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6月23~24日,召开了西林寺塔纠倾维修工作小组会议和“西林寺塔纠倾维修方案专家论证会”。10月29日,庐山西林寺千佛塔纠倾工程正式开工。维修后,千佛塔原有的塔坪、塔心室教板、塔梯等设施也将恢复原貌。
  濂溪墓文物修复工程第二期于5月9日在庐山区莲花乡邹家湾栗树村隆重开工。濂溪墓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具有一定规模,曾被誉为江洲八景之一。1959年濂溪墓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十年动乱期间,惨遭破坏。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濂溪墓的修复工作,1998年,在香港周氏宗亲总会的资助下,完成了濂溪墓的第一期工程。2004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为濂溪墓修复拨出专款。香港周氏宗
  亲总会积极行动,现已募得修墓资金40余万元,募捐活动仍在继续。此次,濂溪墓文物修复工程由九江市古建筑设计研究所和工业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占地8000平方米,现已完成包括濂溪祠、爱濂堂、状元桥、荷花塘、牌坊、门楼等设施。
  【九江历史名人宣传】 11月1日,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活动在黄庭坚故里修水县开幕。活动内容有黄庭坚大型雕塑揭幕、拜谒山谷墓、学术研讨、书画展、诗词大赛、文艺晚会等,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100余位学者参加。
  12月12~13日,召开纪念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座谈会,来自全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气氛活跃,有较强的学术性和现实性,对扩大九江市陶学研究的影响,深入挖掘陶渊明的思想价值起到积极的作用。
  (梁莉)
  新闻
  出版管理
  【概况】 2005年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九江分局按属地管理原则划归九江市政府,更名为九江市新闻出版局。一年来,九江市新闻出版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在规范出版物、印刷业市场秩序,健全“扫黄打非”常效监管机制,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2005年组织集中行动36次,出动人员2310人次,车辆783车次,检查出版物发行单位、印刷企业384家,取缔非法书摊32个,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78600册(张),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64册,盗版教辅读物24100册,伪科学出版物49350册,淫秽色情出版物13680册,64开有害卡通读物59400册,盗版光盘78600张。
  【强化行政审批】 九江市新闻出版局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政务服务承诺》等规章制度,对保留的5项行政审批事项重新公示,对下岗职工、困难家庭免费办理行政审批事项。
  【加强培训提高管理对象守法经营意识】 九江市新闻出版局2005年共组织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企业法律法规培训38期,与公安、工商、县(市、区)“扫黄”办等部门分别从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守法经营意识、行政处罚程序及监督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保护业主合法权益等角度进行讲授,并当场对业主考试测评。培训期间与120家印刷企业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
  【积极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扫黄”“打非”意识】 九江市新闻出版局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江西省出版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4月26日、9月1日分别在烟水亭广场举办宣传咨询活动,在各新华书店和部分民营书店悬挂“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等宣传标语;向群众展示各类非法出版物,传授如何区别非法出版物的知识;免费散发《著作权法》《江西省出版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1000余册,接待群众咨询500余人次;向社会公示举报电话,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打击侵权盗版活动;在《江西省出版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的当日,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在《九江日报》头版发表该条例颁布的目的及市场监管新规定。在采取一系列的宣传举措下,很多群众积极举报提供线索,主动参与“扫黄打非”,为全市打击盗版保护正版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健全领导体制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3月,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召开,各县(市、区)宣传部、文明办、“扫黄”“打非”办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调整充实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4月下发《2005年九江市“扫黄”“打非”行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部署,调整组织机构,充实领导力量。为全市“扫黄打非”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净化市场环境】 给守法经营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九江市新闻出版局主要抓好三项整治:
  开展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3月在全国全省两会期间,联合各县“扫黄”“打非”办检查出版物发行单位印刷企业176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850册,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12册,取缔非法书摊13个。
  开展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专项整治。7月、8月联合工商、公安、文化、海关等部门对全市200余家音像店进行排查,处罚违规音像制品经营单位54家,取消经营资格、吊销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12家,取缔音像制品地摊5个,收缴盗版音像制品及电脑软件67000张,其中盗版DVD、VCD65000张。9月17日组织全市销毁行动,将收缴的非法出版物化为乌有。
  开展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环境整治。5月联合教育、工商、卫生等部门检查学校17所,校园周边出版物发行单位46家,对其中5家发行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9月下发《关于开展出版物市场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将清理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环境专项整治列入国庆期间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的重点。在为期1个月的行动中,查缴盗版教辅读物及工具书3470册,64开有害读物卡通15810册。
  【查大案要案】 九江市新闻出版局加强日常监管,对复制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不断巡查。元月初联合浔阳公安分局在市区某货运部一举查缴盗版音像制品20000张;3月与交通、公安部门联手出击,在九江长江大桥拦截大货卡车贩运的盗版光盘24箱计8000张;6月接举报查处都昌三叉港小学使用盗版暑假作业一案,当场收缴盗版暑假作业1000册;9月在共青城收缴盗版教辅读物2000册。
  (程鹏)
  《九江日报》
  【概况】 2005年,九江日报社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报业发展视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报纸与发展报业、遵守新闻规律与遵循市场规律、培养人才与加强团队管理三个关系,大力提高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报纸质量、报纸发行、广告收入、对外宣传、获奖作品等方面在全省设区市中均处于领先地位。报社事业蒸蒸日上,为建设美而富和而强的社会主义新九江营造了团结和睦的舆论氛围。
  【抓好宣传报道】 报社围绕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市委市政府“三百工程”建设、发展粮食生产、建设节约型社会、全民创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2005赣台(九江一庐山)经贸合作研讨会、2005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市容整治、“两新”大讨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两个规范”教育活动等宣传重点,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重大报道活动,相继推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九江率先崛起党员率先行动”、“时代先锋”、“认真落实一号文件加快发展粮食生产”、“春耕话农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再添魅力九江风采”、“全民创业富民强市”、“新阶段新发展九江在行动”、“推进3+l建设新九江”、“3+1战略在基层”等专栏,形成了强大舆论声势,取得了明显社会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宣传鼓劲、舆论引导的作用。
  【对外宣传再创新辉煌】 2005年,《九江日报》对外宣传工作在上年度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再接再励,再攀高峰,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全年在省以上新闻媒体发稿300多篇,其中在中央三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发稿140多篇,头版头条4篇,版面头条17篇,在《江西日报》发头版头条13个。《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九江严格有效保护耕地》,《人民日报》华东版头条刊登《江西九江市两万人生死大营救》,并配以大幅照片。《党旗在震区高高飘扬》被多家中央媒体采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头版头条《九江绿水青山托起魅力城市》,这也是九江多年来难得在海外版上一个头版头条,扩大了九江在海外美好形象。省市联动主攻省报头版头条,全年上《江西日报》头版头条13个,比去年大幅增长。在市县联动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九江庐山区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新途径》。
  【成功实行自办发行】 自办发行是九江日报社在全省率先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从一年的运行情况看,这项改革是成功的,一是扩大了报纸的发行量,《浔阳晚报》通过自办发行,发行量接近翻一番;二是提高了报纸的投递质量,邻近的县(市区)县城或市区当天上午能看到《九江日报》和《浔阳晚报》,95%以上的乡镇当天能看到两报,个别偏远的村镇收到报纸的时间也大大提前了;三是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自办发行宣传和运行的过程就是一个扩大《九江日报》和《浔阳晚报》影响的过程,也是两报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通过自办发行,《浔阳晚报》的社会认同度、知名度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设区市最具影响力的都市类报纸。
  【成功进行扩版改版】 《九江日报》、《浔阳晚报》、《长江周刊》自9月开始进行试扩改版。《九江日报》由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版(每周两天),《浔阳晚报》由四开十六版扩为四开二十四版(每周三天)。在扩版的同时进行了改版。《九江日报》在B叠开辟了“社会聚焦”、“民生民情”、“都市生活”、“财经报道”、“文化娱乐”等专版专栏,扩大了报纸的新闻视野和信息量,增强了党报的亲和力和可读性,打造了报纸的品牌。《长江周刊》的试扩、改版,由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版,社会反映良好。
  【成功进行经管机制改革】 成立了报社广告中心,加强了广告经营工作的统一协调、监督和管理,对两报广告部实行统收、统文、统一最低价格、统一组稿费、统一大客户管理的五统一,有效地挖掘出广告资源,提高了广告经营的经济效益。广告经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在全国报纸广告收入下滑的形势下,九江日报社的广告收入比上年增长30%。
  【加强新闻队伍的学习和培训】 坚持开展“每月一讲座”和每月评报活动,多次组织新闻工作者到外报考察学习,经常开展新闻策划和“策划奖”评选活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制度,对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也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同时将各项制度汇编成书,人手一册。
  (刘致君)
  广播电视
  【概况】 2005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宣传报道主题响亮,事业建设蓬勃发展,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收突破8000万元,系统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实现了广播电视新的发展。
  【突出重点报道,为全市中心工作服务】 2005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的一年,全市广电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闻宣传把握平稳,引导有力,创造了新业绩。对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贯彻八届市委第八十三次常委会精神、"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活动、"两个规范"教育、"三百工程"和大型招商活动等中心工作进行了集中宣传,及时宣传报道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 “11·26”地震后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得到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扬。在九江地震灾害期间,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及时、准确、生动、感人,九江电台的地震专题节目和《今夜无眠》大型直播节
  目、九江电视台的滚动字幕、口播新闻、瑞昌的"流动电视台"等特殊时期的报道,为稳定人心、赢得关心、凝聚民心、增强信心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支持了全市抗震救灾工作。九江电台新闻频率、交通频率,九江电视台新闻中心、《都市快报》、瑞昌广播电视台获得了全市"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先进集体荣誉。
  【对外宣传总量稳定,上大稿要稿有突破】 2005年全市对外宣传总量稳定,上大稿、要稿有突破,在国家、省级媒体播发了一批重点新闻。九江电台在高考前夕采写的《九江全力以赴为考生提供优质环境》的消息,在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的综合头条中播出。《江西卫视新闻联播》开办的《构建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栏目的开篇五期节目中,有四期采用了九江电视台的典型报道。全年,九江电台新闻上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31条,头条1条;上省电台322条,头条28条。九江电视台新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42条,《焦点访谈》1期;上省电视台702条,卫视新闻头条41条。各县也积极对上对外发稿,完成上稿任务前5位的是瑞昌、永修、修水、星子、武宁。
  【注重精品创作,提升广播影视品牌】 2005年,广播影视作品在省级以上评选活动中获奖28个。市影视艺术中心创作的歌曲《江山游》获江西省“崛起颂”杯歌曲创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比。九江电台的《申办魅力城市背后的故事》获江西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九江电视台文学片《石刻庐山》获中广学会电视旅游节目采风类特等奖。市影视艺术中心拍摄的《激情·奉献·辉煌——二十年》MTV、大型艺术风光片《中国·庐山》反响很好,对电视电影剧本《庐山情》、《陶渊明》进行了深度创作。九江广电报加强版面深度创作,撰写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深度专稿,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采取现场直播的手段,提高新闻的实效性】 市两台对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大量采取了现场直播的方式,将市委市政府的最新决策、最新信息以第一时间传达给全市人民,实效性非常强。对“两新”大讨论等重大活动的现场直播全年达37场,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效果好。九江电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制作面向全国大型直播节目《直播中国·飞跃庐山》,进一步扩大了九江和庐山在全国的影响。
  【改革新闻报道的形式,宣传报道更富活力】 在“两新”大讨论的报道中,九江电视台精心制作播发了“赵智勇同志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字幕版4期,开辟的“网络链接”栏目摘播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近30条。九江电台发挥广播特色,开通短信平台,调动听众的参与性,积极为九江发展建言献策,活跃了报道形式。
  【推出新的节目平台,满足受众的需要】 九江电视台首开大型访谈节目《市民议事厅》,以“关注百姓生存状态,瞩目政府施政方略,见证九江发展进步”为宗旨,引起了市民极大的参与热情和高度的关注,全年共播出26期。修水推出了民生新闻《9988新闻眼》和《走进修水》栏目,得到了老百姓的青睐。
  【推陈出新,收视亮点纷呈】 九江电视台二套开辟的《都市快报》栏目,突出快、鲜、活、多的特点,观众反映效果好,成为九江新的名牌栏目。《九江新闻》和《新闻播报》在播出时间上的整合,形成一个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互为补充的新闻版块,取得了显著的收视效果。"唱响九江"电视歌手大赛,激发了全市歌唱爱好者的热情参与,有3000多人报名参赛,形成了新的收视亮点。
  【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启动建设高标准的广电演播中心,现已完成方案设计、地质勘探和征地拆迁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并进行各项手续报批。庐山电视台二频道新机房基础工程已完成,将为建设庐山无线发射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市网络中心大楼建设已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和设计规划。德安、湖口新广电办公楼建设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两地局台网的工作环境,采编播设备、播出机房面貌一新。武宁新建扩建6个网络分公司综合办公楼,改善了基层乡镇站的工作条件。
  【台站设备设施完善配套,提高了节目制作质量】 全市各级台站设备设施改造及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播出进程有了新进展。九江电视台改造完善了一批采编播设备,购置了一辆四讯道电视转播车和摇臂,提高新闻、节目的采制能力和现场直播效果。九江电台购置了音频工作站硬件系统、调音台、数字采访机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广播的制作质量。九江实验台对2座中波自立塔天馈线系统进行了全面了安装调试,架设调频发射塔1座,已具备同时播出5套中波节目、若干套调频节目的能力。庐山电视台新建47米铁塔,开通了中1、中7两套电视节目的覆盖。各县台均投入20万元以上完善配套非线性编辑、硬盘播出、数字摄录设备,加快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改造。
  【全市广播电视网络改造步伐加快】 市网络中心新安装开通65个光节点,城区205个光节点已全部开通。改造完成了城区49个小区和38处住宅楼的网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网络传输质量。庐山电视台新架设光缆干线24公里,新增光节点36个,对原有14个光节点安装了避雷设备。各县城区网络主干线光缆改造基本完成,网络带宽升级为750M以上,提高了节目信号传输质量。2005年县乡联网有实质性进展,永修完成全部18个乡镇联网,彭泽、湖口乡镇联网率分别达88%和86%;瑞昌、九江县、都昌、德安乡镇联网也在加快进度。
  【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期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 2005年在省局和市政府、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全市共完成159个50户以上盲点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设,建设标准为“5T+3R”,经省市验收,合格率达100%。武宁、都昌被省局评为优秀。
  【建设农村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工程】 完成了位于庐山主基站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成功发射了30套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为农村电视覆盖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手段。
  【多管齐下抓创收,实现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2005年全市广电系统经营创收达8299万元,其中市本级为4035.2万元,增长15.8%,重新位居全省第二。各县经营创收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武宁、修水突破800万元,瑞昌、庐山区、都昌突破300万元,修水、都昌广告突破100万元,各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市影视中心克服基础薄弱的困难,艰苦创业,积极开拓影视节目市场,完成创收65.9万元,增长57.7%。九江电视台、九江电台等媒体创新广告营销策略和广告投放形式,共完成广告收入1930.3万元,增长15%。市网络中心加强收费管理,强化利效挂钩的奖惩办法,加大沉淀资金清欠清缴力度,开展有奖缴费活动,加强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的宣传促销工作,实现收入1815万元,增长17%。各县网络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加强宣传管理,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2005年在全系统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贯彻《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进一步增强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新闻三级审稿制度,加强了电视节目字幕播出管理,规范了广播电视语言文字。建立了新闻例会制度,加强了全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调度和管理。九江电视台、永修、修水广电台分获全省台站“创三好”一二三等奖。
  【加强科技管理,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系统】 2005年成立了九江市广播电视局科技委员会,下设广播及监测、电视、无线、有线4个专业委,负责制定全市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规划,跟踪广电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供科技决策咨询。建立全市县级广播电视台(站)无线频率频道地理信息系统。抓好“三线”交越、搭挂安全整治工作,全市整改线路972.96千米。制定了《九江市广播电视局机房建设达标的若干规定》、《九江市广播电视局技术维护评比方案》,加强了技术维护制度建设。
  【加强社会行业依法管理,提高行政监管水平】 2005年,组织开展全市广播电视依法行政知识宣传月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全市第四期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班,增强了全市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行业自律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监管水平。对全市174家乡镇广电站、转播台重新审核登记,查处6家非法设立乡镇电视台、乡镇广播电视站。各县稽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共出动执法549人次,查处单位和个人977户,收缴非法设施848套,挽回经济损失46万元。市局社管科和武宁县广电局被评为全省稽查工作先进集体。
  (周州航)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浔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