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测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059
颗粒名称: 地震测报
分类号: P315.7
页数: 2
页码: 281-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九江市的地震监测和应急工作在2005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九江市的地震监测机构设置包括市政府地震办公室与江西省九江地震台合署办公,各县(市、区)设立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地震应急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工作。九江地震台(办)在2005年的地震监测和应急工作中,提供了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为地震专家分析和作出快速判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修水县和九江县、瑞昌市之间的地震发生后,九江地震台(办)及时处理了震情,并协助市委、市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此外,九江地震办还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了《九江市地震应急预案》,加强了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
关键词: 九江市 地震监测 地震应急

内容

【概况】 九江市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多次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60—2001)》,九江市所有县(市、区)均处在地震动参数0.05g区划(地震烈度为:Ⅵ度)范围内,部分地区还被列为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九江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机构设置是:九江市人民政府地震办公室与江西省九江地震台合署办公,各县(市、区)设立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地震应急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工作,协调配合,通力合作,统一行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由此构成一个上下有机联系、职权划分清楚的地震应急工作管理网络。
  九江市防震减灾能力仍适应不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薄弱,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对本地区地震活动不能及时撑握;社会防御地震灾害投入总体不足,城市重大工程地震灾害潜在风险很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震工作机构不健全;抗震设防尚未依法纳入城市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等。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2005年九江地震台(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赣府发〔2005〕3号)精神,结合九江市的实际情况,在市委、市政府、江西省地震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效。
  【地震监测】 2005年6月5日04时27分,在修水县发3.2级地震。11月26日08时49分,在九江县、瑞昌市之间发生5.7级破坏性地震。
  11月26日08时49分至24时00分,九江地震台共记录到可分析地震210多个,较好的提供了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为地震专家分析与作出快速判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震后80分钟,江西省地震局紧急会商,提出第一份震后地震趋势初步判断意见。初步判定:该地震属于“主-余”型,在原震区发生超过主震震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震后3小时,江西省地震局第一批地震现场工作组在九江县狮子洞架设第一台流动监测仪并投入正常工作。16时40分,江西省地震局局长在有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参加的瑞昌市现场工作会议上,汇报了地震趋势初步判定意见并作了说明,为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加强震情跟踪,在国家地震局和兄弟局的帮助下,震后不到36小时,先后在地震现场架设多台套地震监测流动仪,组成临时区域地震监测网络和现场监测中心,加强九江对该次地震震后序列跟踪能力。截至2005年12月31日24时,九江地震应急临时数字台网共记录到1570多次余震,对震后分析判断、灾后重建、安定民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震应急结束后,江西省地震局在震区现场仍保留4台地震监测流动仪,继续对震区地震序列进行实时跟踪。
  【地震应急】 九江地震台(办)及时较好地处理2005年6月5日修水县发生的有感地震,安定了民心,没有引起民众恐慌和地震谣言的发生。
  “11·26”地震发生后,九江的通讯中断,台(办)的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自觉地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先后赶到台站,按照本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各就各位,迅速检查仪器和辅助设备,确保台站的数据准确、及时、连续、可靠、实时地传送到江西省地震局地震监测中心,把获得的震情信息立即、快速地上报九江市委、市政府,向来单位的人员说明地震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接受新闻采访,同时派出人员到市委、市政府汇报应急工作情况。地震现场调查小组赶赴地震灾区,进行现场调查。建议市政府启动《九江市地震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协助市委、市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向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汇报灾区受灾情况。接听频繁的电话,收集新的灾情情况。与省地震局联系了解震后序列活动情况等等。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依法行政】 九江地震办根据国家和省地震局的要求,结合九江市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了新的、可操作性较强的《九江市地震应急预案》。在“11·26”地震发生后,该预案为市委、市政府在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的实际工作和有关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执法与执法队伍的建设工作中,一方面加强自身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另一方面争取行使行政执法权,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九江市安评工作列为行政许可执法科目。
  【夯实基础,建设“十大民心工程”、“惠民实事”】 监测是地震工作的基础。赣北地震监测中心作为“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已列入政府“五十崛起”工程项目,是一个关系到九江地震事业发展的大事。监测中心办公大楼已验收并交付使用,赣北区域虚拟数字台网的建设正在进行。科普教育基地列入“三百”惠民工程百件实事,主要功能是对市民、中小学生进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将防震减灾意识普及到群众中去。九江地震台的环境改造任务也正在按照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紧张施工。配合省局完成好九江市“十五”时期各个子项目的建设。积极筹备第二十七届鄂、赣、皖三省联防会和全市防震减灾地方工作会议,加强纵向和横向防震减灾工作网络,推进事业发展。
  【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 为全面落实全省防震减灾会议的精神,迎接省人大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执法大检查,健全九江市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全市地震工作网络,在市政府授权下,2005年1月26日~2月1日,九江地震台(办)对全市12个县(市、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防震减灾工作检查。4月迎接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对九江市的《防震减灾法》执法大检查,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对九江市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出了改进意见。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国胜
责任者
曾庆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