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025
颗粒名称: 城市建设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2
页码: 258-259
摘要: 本文讲述九江市在2005年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包括公益事业、生态环境、公用设施、市政道路和景观改造等五大类。全年共启动54个城市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19.15亿元。截至年底,已完成投资8.76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45%。在已竣工的项目中,包括道路绿化、城区道路及绿地补植、道路功能完善、边街小巷改造及亮化等。此外,九江市还扩大了城市规模,新建了多条道路,并提升了城市品位,新建了多个文化设施和景观工程。同时,九江市还完善了城市功能,建成了多个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改善了城市供水条件。各县对城市建设也加大了投入,都昌县和修水县申报省级园林城市获得通过。九江市园林绿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完成了多个绿化工程,并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的考核验收。
关键词: 九江市 城市建设 城市规模

内容

【概况】 2005年是九江历史上投资最大、项目最多、任务最重、工期最紧的一年。全年全面启动54个城市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9.15亿元(政府投资14.55亿元,社会投资4.6亿元)。其中,公益事业类12项,生态环境类12项,公用设施类12项,市政道路类14项,景观改造类4项。
  截至200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8.76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45%,累计完成工程量3.86亿元,占工程概算造价的30%。其中,完成土石方总量320万立方米,管线迁移260条次,管道埋设2.6万米,道路三渣基层15万立方米,深层搅拌桩12万米,砼预制和灌注桩1900根,混凝土浇注总量6.5万立方米。
  在2005年内开工的43个项目中,竣工13项,即有道路绿化、城区道路及绿地补植、城区道路功能完善、边街小巷改造及亮化、赣北地震监测中心、三水厂二期扩建、沙河水厂改造和沙城综合工业园供水、国际水运中心通道、沿江沿湖景观改造、城区道路景观改造、烟水亭广场改造、青年南路延伸线、九威供水管网。完成主体12项,即白水明珠、南湖公园改造、白水湖公园湖岸整治、怡康路、天马路、长虹西路延伸线、前进西路、怡康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少儿活动中心、滨江生态园、老鹳塘污水处理厂。施工中16项,即老年活动中心、南湖市民文化广场、胜利碑、胜利公园及连接道路、胜利大道、龙开故道(河道整治、新开河段)、庐园小区、体育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外国语学校、长途客运中心等。完成前期论证11项,即鹤问湖环湖大道、日处理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可供全市使用30年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
  【扩大城市规模】 2005年,九江市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使城市重点向鹤问湖方向发展。新建怡康路、青年南路延伸线、天马路、长虹西路延伸线、前进西路、胜利大道等,前期准备金凤路延伸线、德化东路、陆家垅路、环湖东路、环湖南路、环湖北路等。
  【提升城市品位】 新建南湖市民文化广场、白水明珠(会议中心暨规划展示馆)、少儿活动中心、体育中心、胜利碑、龙开故道等工程。白水明珠总投资约4000万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计划2006年7月建成。南湖市民文化广场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计划2006年5月建成。龙开故道分为河道整治和新开河段两个部分,计划投资1.8亿元,将八里湖和甘棠湖水系沟通,乘游船从甘棠湖可直达八里湖,为九江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对主干道的景观和街边小巷进行整治,城区全面美化亮化,创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成效显著,通过省检查验收组的检查验收。
  【完善城市功能】 建成日产10万吨的三水厂二期工程、九威供水管网、沙河水厂改造和沙城综合工业园供水工程,改善城市供水条件,水质和水压都有较大程度提高。老鹳塘污水处理厂于2004年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06年5月建成运行,日处理污水6万吨,经过处理的污水全部达标排放。这是九江市首次采用BOT方式进行城市建设,为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开拓新思路,创造新范例。
  【各县城市建设变化明显】 各县对城市建设高度重视,加大城建投入。2005年县域城建总投资5.3亿元,比2004年增长28%。都昌县、修水县申报省级园林城市均获得通过。都昌县全年城建总投资1.2亿多元,比2004年增长38%,新增道路面积6.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3.94万平方米,新增给排水管道12.75千米,新增路灯235盏,县城面积由2004年的10.5平方千米拓展到2005年的12.5平方千米。修水县全年城建总投资5097万元,比2004年增长20%,新增道路面积25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4.1万平方米,新增给排水管道16.1千米,新增路灯233盏。
  【市政管养成效显著】 2005年新增道路面积20万平方米,新增路灯578盏,景观灯3352盏。人行道板稳固率由80%升到97%,下水道清掏率由98%提高到100%,路灯亮灯率达到100%,车行道平整度明显提高。制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成抗洪排涝任务。
  【城市园林绿化大力加强】 九江市园林绿化工作以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中心,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2005年园林绿化总投资2000万元。完成十里大道绿化改造、金凤路及长虹立交桥三角地绿化,西二路、长虹西路路机非隔离带及两湖沿湖垂柳绿化,环湖绿地改造、城区补绿、抗洪大道绿化改造,市委、市政府大院绿化改造等工程,烟水亭广场改造工程、南湖公园改造工程在施工中,全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3.4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7%,绿地率达到31.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突破10平方米大关。通过省级园林城市的考核验收。园林绿化管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城市园林绿化管养二级标准,部分主要路段达到一级标准,园林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
  【城市供水明显改善】 2005年,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实施水务股份制合作后,投资约1亿元,在建设三水厂二期、九威供水增压、沙城及综合工业园供水、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供水工程中开始显现其效益,为进一步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积累经验。2005年,累计完成供水量8859万吨,售水量5174万吨,年售水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实际漏失率为38.9%,比2004年下降4.7%;业务收入6876万元,比2004年增收1064万元,增长18.3%;水费销售收入4721万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5.2%;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5800户,同比增长29.5%,管网改造投入1560万元,同比增长30%,新增管径100毫米以上管道17.26千米,其他管道46.46千米。
  【城市公交规范运营】 公交集团公司深化改革,2005年营运里程达1300多万千米,比2004年增加100多万千米,营运收入达3600万元,比2004年增加200万元,对195台车辆尾气排放和车容车貌进行整治,市民满意率达97.4%,投诉率仅为0.8%。公交集团公司上下联动,开展增收节支、节能降耗工作,克服燃油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引入竞争机制,对燃油供应和车辆保险进行公开招标,对车辆维修、材料供应实行招标承包,对车辆节油能手进行表彰,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
  【城市供气稳步发展】 2005年,九江市完成燃气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实施管道天然气工程。全年新增投资2300万元,新增供气管网10.61千米,新增用户4164户。完成瓶装液化气销售3000吨,年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实现利润63万元。
  【惠民实事造福市民】 2005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施100件惠民实事工程,城区边街小巷整治、低保户和特困户自来水价格优惠、市区公交候车亭新建、新建改建公园公厕4项名列其中。至12月底,四项惠民实事都得到较好落实。市政公司完成投资500万元的110条边街小巷整治工程,自来水公司为低保户、特困户减免水费和一户一表改造费用4万多元,公交公司投资80万元新建候车亭35座,园林处投资80万元新建和改建公园公厕5座(新建2座、改建3座)。
  【示范村镇旧貌换新颜】 市建设局重视搞好示范村建设,2005年帮助武宁镇茶梓坪村建设基础设施,村庄面貌发生变化。一是协助有关部门完成该村的三年规划和村庄绿化设计;二是安装路灯24盏;三是协助该村建起2个垃圾池和占地1650平方米的村落社区,筹建占地600平方米的运动场。水务公司对德安县河东乡上畈祝家新村进行帮扶,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以上,比2004年提高18%。协助河东乡不断完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12千米、修建垃圾池10座、铺设电线1800余米、安装路灯15盏,建成120平方米科普阅览室。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磊
责任者
孙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滨江区
相关地名
开城市
相关地名
都昌县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
沙城镇
相关地名
惠民县
相关地名
武宁镇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河东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