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995
颗粒名称: 非公有制经济
分类号: F121.23
页数: 2
页码: 241-242
摘要: 本文讲述九江市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情况。
关键词: 九江市 民营经济 重点企业

内容

民营经济
  【概况】 2005年,九江市民营经济局高扬“和谐、发展”两面旗帜,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3+1”发展战略,团结一致向前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民营企业凸现出健康、持续、稳健发展的新面貌。
  总体态势稳中有升。全市民营企业户数达6418户,累计新增565户,同比增长9.6%.注册资金96.08亿元,新增31.33亿元,同比增长48.4%.民营经济上交税金13.65亿元,同比增长17.87%,其中国税6.75亿元,同比下降1.7%地税6.9亿元,同比增长34.3亿元.民营经济税收占一般地方财政收入60.9%,占财政总收入34.3%,对财政增长贡献率为44.1%,财政增收的4.69亿元中有2.07亿元是民营经济所作的贡献。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开发0.26万公顷,实际使用0.25万公顷,入园企业1034家。新增签约项目232个,其中外资31个签约资金228.4亿元,其中外资7.4亿美元。招商到位资金92.9亿元,其中外资2.2亿美元。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8.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8.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4亿元,利润11.2亿元,税收7.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总量的39.4%和49%,园区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32%。园区企业安置就业130924人,比2004年增加30924人。
  工业地位日益凸现。九江市委提出“3+1”发展战略以来,民营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占民营经济比重大有增加,由2004年的36%提升到2005年的41%。民营工业对全市工业拉动进一步增强。2005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16亿元,增幅37.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2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61.1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9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九江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态势,改变了以往“三二一”的倒梯形,第二产业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占民营经济总量6.5%,二产比例达65%,三产比例达28.5%,与2004年12%、62%、26%的结构相比更趋于合理,促进了九江市总体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积极推进全民创业。2005年,民营经济创造社会就业岗位33.97万人,其中民营企业16.28万人,个体工商户17.89万人,累计提供再就业岗位13.9万人,占全市下岗职工总数的九成,减轻了社会压力,促进了全民创业.
  重点企业勇挑大梁。“百强企业”充分发挥领头羊、排头雁的作用,再立新功,创造税金3.2亿元,同比增长19%,占民营经济总量的26%。2005年,全市税收过百万元企业195个,销售收入过千万元企业254个。
  【免费为百强民营企业家体检】 1月15日,九江市民营经济服务局突出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从关心呵护企业家的身体健康出发,联合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为“百强”民营企业家进行全面健康状况检查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
  【九江市园区经济推进领导小组成立】 7月4日,市政府成立了园区经济推进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李放任组长,副市长卢天锡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民营经济服务局、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招商局、台湾事务工作办公室、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经济贸易委员会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营经济服务局,局长王珺兼任办公室主任。
  【诚信工程继续启动】 为建立以产权为核心,以制度为保障,以诚信为基础的民营企业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打造诚信民营群体,在2004年的基础上市民营经济服务局继续与市经贸委、市工商局、市国土局等八部门联合实施中小企业诚信工程,对符合条件的77家企业进行了等级认定,其中特级诚信企业2家,一级诚信企业18家,诚信企业57家,并推荐省级诚信企业61家。
  【九江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会议】 9月1日,由副市长、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立国主持召开九江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就百强企业评审认定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在认真讨论、综合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九江市百强民营企业评定办法》。
  【全市工业园区工作会】 9月18日下午,九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工业园区工作会。市委书记赵智勇,市长蔡晓明以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及13个园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赵智勇指出:工业园区是九江实施大工业战略的主战场,是九江未来经济腾飞的增长极。蔡晓明强调:工业园区建设要遵循“产业要集群、项目要集中、客商要集聚”原则。会议决定各县(市、区)成立园区经济工作委员会,各县(市、区)委书记为园区经济工作委员会书记,是园区经济工作第一责任人。
  【免费培训园区企业管理人员】 在9月23日和10月25日,市园区办公室免费为园区企业的管理人员举办了2期培训班。邀请上海盛高咨询公司知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就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营销策划、资本运营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现场分析解答了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并与企业家一起共同探讨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两次培训共326人。
  【组团参加第二届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 9月30日,江西维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德安通达电子有限公司、都昌帮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等3家园区企业分别在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烟花鞭炮展区进行了展示,并参加中法中小企业合作项目推介洽谈会等专题活动。
  【工业园招商】 2005年下半年全市工业园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单纯招商平台到兼顾招商主体的角色转变,分别于7月、9月、11月组成园区招商小分队赴江浙沿海和广东东莞等地,举行工业园区专项招商推介会,全年共签约资金288.3亿元。
  (邹建平)
  个体私营经济
  【概况】 2005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大开放带动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和城市建设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全市个体私营经济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81305户,从业人员178943人,注册资金195705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5%、8.2%和29%;共有私营企业6418户,从业人员160898人,注册资本(金)960812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7%、23.7%和48.4%。2005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4820户,从业人员40725人,注册资金60043万元;新发展私营企业1366户,从业人员38139人,注册资本(金)211428万元。全市个私经济2005年上缴税收11.5亿元,同比增长16.8%,占财政总收入28.9%,对财政贡献率达35.2%。2005年全市工商系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努力提高为个私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深化了思路,奠定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阶段的思想基础。在行动上进一步开放了市场准入、市场经营与市场竞争,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凡能够实现多元化的领域,均允许技资主体进入。二是改革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鼓励公平竞争。实行“流程再造”,推行“一审一核”制度。这是继推行当场登记制度之后企业登记改革又一重要措施。此举的实施,大大地减少了中间办事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积极支持、引导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自主创业。在营造创业环境,推进全民创业的进程中,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拓宽创业空间,鼓励城镇和农村人员投资创业。四是继续鼓励、扶持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城镇退伍士兵自主创业,积极为他们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优质便利条件。
  (万慧娟)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浔豫
责任者
罗智
责任者
李放
相关人物
卢天锡
相关人物
陈立国
相关人物
赵智勇
相关人物
蔡晓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