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941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F125.4
页数: 2
页码: 192-19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九江市2005年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进展,包括领导高层推动、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的开展、招商理念的转变、服务质量的提高、重大项目的狠抓、投资环境的优化以及外资的引进利用等方面。
关键词: 九江市 招商引资 园区建设

内容

2005年,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以“大开放为纲,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和城市大建设”战略为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目标,不断求新、发展,在2004年较高的基础上,取得了全面的进步。2005年,全市共引进境内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32个,合同引资261.02亿元,实际进资132.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24%,实际进资与上年相比增长26.2%。其中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21个。2005年,全市共新批外资项目111个,合同外资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2.7%,实际利用外资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00.9%。
  【领导高层推动招商工作】市党政领导亲力亲为,亲赴招商第一线。市委、市政府领导亲力亲为,主动招商,全力推进大项目。在市领导的力邀下,2005年,香港佰利集团、福建凤竹集团、恒顺企业集团、荷兰RDM公司的管理高层分别到九江进行了考察,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九江或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九江市除积极参加省政府在北京、浙江宁波、四川成都、广东东莞、陕西西安、福建福州举办的各项活动外,还利用自身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先后在北京、上海、福建、宁波等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北京举办的北京知名企业家恳谈会和在上海举办九江(上海)沿江产业带项目推介会上,分别邀请了世界500强企业38家和来自香港世茂集团、中海集装箱运输上海公司、上海奥盛集团、默克科技上海公司等企业的200余名中外客商参会。重大招商活动已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支撑点和平台。
  【转变理念,进一步提高招商水平】紧紧抓住市委提出的“3+1”发展思路,围绕和谐与发展两大主题,切实转变招商理念,招商中严格把住“生态关”、“效率关”,突出引进低能耗、高效率、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以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发挥福建商会、浙江商会、广东商会的作用,引导和鼓励他们为招商引资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抓住成功申报出口加工区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围绕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的产业配套,包装项目对外推介,实行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本着“三分招商,七分安商”的工作思路,坚持做到招商与安商一起抓,把诚信优质服务落实在全程跟踪服务上,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对每个招商引资项目都建立了跟踪责任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联系人,在此基础上,重大项目还建立了市县两级推进调度会议制度。落实“四定两保”制度,即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力争尽最大努力保证按时核准、批准,保证按时开工投产。对重大项目引进、落户进行检查、督促,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推进和服务,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的要求顺利进展。此外,还经常主动上门服务,采取了定期走访客商,召开外商座谈会,采取不定期发放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外商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了解外商对投资环境的意见,设身处地为企业出谋划策,协调各方关系,关心企业发展。
  【狠抓重大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招重点客商,引重大项目,以达到招到一个大客商,带动一片大企业;引进一个大项目,提升一片大产业的要求。对在谈签约、在建的重大项目,实行了分级、动态跟踪管理,确立了跟踪联系人和责任领导,重点项目由市领导挂点。成立了重大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对全市100个重大项目明确了责任人,实行一月一调度。
  【优化投资环境】建立了行风评议制度,开展了“百家企业评行风”活动,120余家企业对64个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进行行风评议,评议结果全市通报,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外商投诉中心建立了投诉日报制和客商联系卡制度,方便了客商投诉,密切了与客商的联系,这一举措深受客商的欢迎。2005年共受理外商投诉56件,目前已妥善处理53件,尚有3件正在协调处理中,结案率为94%,客商满意率98%,为外商挽回经济损失307万元。全市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经济110)共受理各类投诉246件,已办结230件,办结率93.5%;其中市本级受理87件,办结86件,办结率98.8%。
  【引进利用外资】2005年,全市共新批外资项目111个,合同外资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2.7%,实际利用外资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00.9%。
  吸引外资步伐加快,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是新批项目多、合同资金额较大。2005年,项目平均合同外资额达492万美元。在批准的111个项目中,合同外资额超500万美元项目有26个,超1000万美元有9个。二是利用外资结构更趋合理。2005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111个项目中,一产项目13个,占11.7%;二产项目69个,占62.2%;三产项目29个,占26.1%。三是承接沿海梯度转移产业中粗放型产品步伐减缓,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多。2005年新批的111个外资项目中,纺织服装类占21.6%,下降了38%。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断增多。如世界球王的冠贺运动器材、凤竹纺织等。
  【引资情况】境内投资 2005年全市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32个,合同引资261.02亿元,实际进资132.6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9个,合同引资104.53亿元,实际进资75.84亿元,占实际进资总额的57.19%。
  从项目类别来看,全市共引进制造业项目929个,合同引资203.92亿元,实际进资88.48亿元,占实际进资总额的66.73%;采矿业项目123个,合同引资36.18亿元,实际进资28.1亿元,占实际进资总额的21.19%;水电气生产、供应业项目60个,合同引资18.84亿元,实际进资14.01亿元,占实际进资总额的10.57%。
  从项目投资地来看,九江市投资的客商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中浙江客商投资项目237个,福建客商投资项目178个,广东客商投资项目167个,分别占项目总数的20.94%、15.72%、14.74%。
  从项目结构来看,工业项目中利用九江市产业优势、矿产优势、农副产品优势、劳动力优势的项目占了绝大部分。如新时代油脂、三环水泥、兰丰水泥、香炉山钨矿项目、华孚纺织和呈现群聚效应的纺织服装类项目等。
  境外投资 2005年,全市共新批外资项目111个,合同外资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2.7%,实际利用外资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00.9%。吸引外资步伐加快,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是新批项目多、合同资金额较大。2005年,项目平均合同外资额达492万美元。在批准的111个项目中,合同外资额超500万美元项目有26个,超1000万美元有9个。二是利用外资结构更趋合理。2005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111个项目中,一产项目13个,占11.7%;二产项目69个,占62.2%;三产项目29个,占26.1%。二产类工业项目中,充分利用九江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棉、麻、丝等纺织资源的项目占了绝大部分,如卡博特蓝星化工、新时代油脂、冠贺运动器材和呈聚集群的纺织服装企业,如凤竹纺织、佳号纺织等项目。同时,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龙头企业昌河铃木发动机和昌河铃木汽车项目也已批量投产。三是承接沿海梯度转移产业中粗放型产品步伐减缓,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多。2005年,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相对于2004年明显减少。2005年,新批的111个外资项目中,纺织服装类占21.6%,下降了38%。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断增多。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浔豫
责任者
潘杰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香港佰利集团
相关机构
福建凤竹集团
相关机构
恒顺企业集团
相关机构
荷兰RDM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恒顺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荷兰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成都市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东莞市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西安市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