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882
颗粒名称: 经济管理与监督
分类号: F123
页数: 14
页码: 150-163
摘要: 本文讲述九江市经济管理与监督包括发展计划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统计管理、物价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等情况。
关键词: 九江市 经济管理 监督

内容

发展计划管理
  【概况】2005年,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九江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九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组建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的目标,树立“贴近市场,提高项目策划水平;运作资金,服务经济发展全局”的工作理念,谋划项目,推进项目,运作项目,以大开放为主纲,全力推进实施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推进大城建的“3+1”发展战略,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抓大事、议大事,努力当好参谋助手】谋划发展之策,精心编制规划。围绕“3+1”发展战略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广纳良言,广集民智,精心谋划“十一五”发展良策。通过座谈会、调研和反复斟酌修改,集思广益,并与国家和省“十一五”规划相衔接,编制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并经九江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标志着九江市“十一五”规划制定完成。编制完成《九江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九江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纲要》、《九江市山区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规划》、《九江市基础产业规划框架》、《2005~2010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九江市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十一五”规划》等专题规划。
  抓经济运行监测调控,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先后撰写《九江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0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2005年全市工业发展态势与分析》等文章,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2005年,市政府实行每月一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制度,由市发改委牵头与有关部门共同完成拟定月度研究主题、月度经济指标汇总和分析报告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坚持实事求是,加强重大经济问题调控和重大政策的争取。在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的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抓重大问题的调研,提出九江市宏观经济对策措施,不搞一刀切和急刹车。对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予以坚决取缔,对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过时做法予以改革调整,对做大做强九江市经济蛋糕、扩大经济规模的项目予以积极支持,2005年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84个,确保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用地情况调查,上报用地需求计划,共有23个项目283.4公顷农用地计划获省重大产业项目协商会批准,全年共获得农用地计划528.93公顷,是全省批准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最多的设区市。合理安排力量,派出专人协助申报办工作人员赴北京20余次,为出口加工区获国务院批准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服务全省大局,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审计署对开发区(工业园)的要求,完成开发区(工业园)设立审核工作,九江市13个园区,除永修星火工业园与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为江西永修经济开发区外,其他园区都被保留,实现省市领导提出的“一县一区(园)”的目标。
  【着力推进重大项目,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全力攻坚,狠抓100个重大项目。2005年始终把抓重大项目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抓大项目这个龙头,提升发展速度,促进经济发展。对100个重大项目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协调的制度,对重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并加强跟踪和推进。每月编印《九江市重大工程简报》和“九江市100个重大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表”,及时反映工作的进展,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对九江市的重大项目建设进行监督和督促。2005年,全市100个重大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80.6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1.17亿元,昌河汽车等41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15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以上重点工程。铜九铁路全面开工,完成投资7亿元。
  创新方式,市场化运作大项目。采取BOT方式成功运作了老鹳塘污水处理厂项目,首开九江市市政公用设施项目融资方式的先河。同时,积极推进八里湖污水处理厂、第二垃圾处理场等城建环保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前期工作。
  设审稽察,有效监管大项目。为节约政府性投资,确保国有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设审稽察工作,制定的《九江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由市政府印发,这是九江市首次就项目稽察出台规范性文件。2005年,共审查政府性投资项目初步设计49个,总投资122347.72万元,共核减工程投资13636.34万元,核减率达11.12%,有效保证重大项目资金的合理调节和使用。
  【加强上下沟通,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项目支持】创新方法,努力争取资金和项目。积极跟踪国家投资政策,紧盯投资方向,创新争资办法,每周跑省,每月进京,到国家和省发改委汇报和争取项目,并为此专门在北京设立了驻京联络处,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联络和衔接,在项目资金政策信息、接待沟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共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4.28亿元,完成年计划134.77%。
  精心策划,努力争取大项目。围绕“3+1”发展战略,组织力量对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四个方面的项目进行挖掘、搜集、策划和跟踪,九江市一大批项目如南昌—九江城际高速铁路、杭州—云南瑞丽的九江—瑞昌段和大庆—广州的武宁—修水段两条过境高速公路、九江长江二桥及连接线,环鄱阳湖地区风力发电、湖口国际集装箱码头等列入国家或省“十一五”或中长期建设规划。
  【服务工作大局,增强操作力和执行力】惠民实事进展顺利。按照市政府部署和要求,做好示范村庄建设帮扶工作。对水土保持和人畜饮水两件惠民实事在10月底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50公顷,完成计划132.5%;解决农村22250人口饮水困难,完成计划101.4%。
  抗震救灾保障有力。九江“11·26”地震发生以后,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市发改委成立物资供应保障组,11月27日凌晨起草下发《关于市直及驻市单位对口帮扶受灾乡镇的紧急通知》,并制订《抗震救灾物资保障方案》,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组织物资赈济灾民。对灾区急需的物资,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货源,安排保障车辆专人负责运往灾区,使赈灾物资及时到位,保障灾区急需物资的供应。为保障灾区尽快恢复建设,重建家园,及时申报灾区恢复重建项目83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500万元。
  中心工作扎实有效。2005年,完成本部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各项任务,参加九江市“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活动和规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的教育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提出“搞好综合经济管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工作规范法制化,项目管理程序化,工程推进系统化,经济分析数字化,政务服务高效化”和“切实提升操作力和执行力”的要求。
  (丰章良)
  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根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市政府的有关部署,为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和固定资产投资调度制度建设,初步拟定企业投资核准及备案具体实施办法和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加强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调度管理工作。
  【精心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江西鄱湖水产股份公司是江西省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于2004年12月底批准,2005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为使企业尽快正常运转,搞好生产经营,协调督促各股东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各自应投入的资产和股本及时足额到位;要求各股东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该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决策程序与议事规则进行工作,化解各股东之间的矛盾,规范公司运作;多次与市国土、税务、财政等部门和有关县政府协调,使得市政府在公司组建期间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逐一落实,减轻公司组建成本,调动企业股改积极性。
  【认真选择股改重点企业】在培植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的同时,认真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三产业作为股改重点。一是调查摸底。下发《关于开展全市企业意向股改与上市情况调查的通知》,印发100余份调查通知和调查表,有8家企业意向股改与上市。二是选择重点。在广泛调查摸底基础上,深入企业实地调研,选择九江长运、财兴五金等作为股改重点企业。三是跟踪服务。研究企业股改涉及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促进企业与证券中介机构的交流,让企业及时了解股改与上市信息。同时,建立重点企业档案,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推动企业积极股改。
  【切实加强产权交易市场监管】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转让和资产重组日趋频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西省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产权交易市场监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从源头遏止产权交易中的腐败现象,防止国有、集体资产交易性流失,制订措施,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产权交易市场监管的通知》和《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备案管理和出让项目告知办法》,明确提出市发改委是全市产权交易市场的主管部门,国有、集体资产必须进场交易,强调到九江市进行产权交易的中介机构必须备案。根据该《通知》和《办法》对产权交易进行严格监管,未备案的产权交易中介机构不得在九江市开展产权交易代理业务,未告知的出让项目不得进场交易。2005年到市发改委备案的中介机构1家,实行告知项目15宗,交易总额3000余万元。
  (李盛初)
  统计管理
  【概况】2005年,全市各级统计部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目标,投身于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社会主义新九江的伟大实践,完成全年各项统计工作任务,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等大型调查任务】2005年,经济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农业普查的准备阶段相继交织展开。九江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通过国家、省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并获得全国普查先进集体。普查结果表明,2004年度九江市经济总量和结构与统计上报的数据基本一致,统计核算的2004年度全市GDP是356.76亿元,根据对2004年度全市经济普查数据核算,全市GDP实际为360.42亿元,相差3.66亿元,误差为1%,低于国家允许5%误差控制标准。通过普查摸清九江的家底,对九江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资本规模、生产能力等综合实力有更全面准确了解,为制定九江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对调查手工汇总主要数据的质量评估,九江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较好反映全市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九江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人口就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启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市政府下发《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和《关于成立九江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统计分析研究与服务取得新成效】围绕经济发展热点,提供分析研究报告。全年共撰写统计分析资料和调查报告230余篇,信息及工作动态560余条,被市级以上报刊、新闻媒体采用(转载)的有130余篇次。统计信息上报工作获得全省第三名。坚持统计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工作。
  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充实统计服务内容。每月8日前提供月度经济形势分析文字材料,每月15日前编印出《九江统计信息》月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卡片和京九、长江沿线部分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资料,每月编辑整理九江六大支柱产业、九江工业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九江民营工业、九江百强民营工业、九江重点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等资料,受到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好评。完成《九江统计提要—2004》的整理编印工作,《统计公报》及时在报纸和互联网上发表。完成《九江统计年鉴—2005》的出版发行工作。把为人大、政协“两会”服务正式纳入统计服务工作,完成《奋进的“十五”》编辑出版工作,开发了“两会”电子统计服务系统,确保在“两会”期间正式投入应用。
  拓展统计信息渠道,加强横向信息交流。2005年承办《全国世界遗产地城市旅游统计网络年会》,参加“大京九沿线部分城市统计信息网络”、“长江沿岸城市统计信息网络”、“全国部分大中城市统计信息网络”等网络年会工作,搭建城市间统计资料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
  【完善GDP核算,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执行江西省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意见的通知》,启动普查年度对县区GDP下算工作,建立按季度定期发布GDP数据制度,实行对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上零售、贸易批发、农业等专业数据下管一级。继续开展新的农业发展速度试算,完成对2004年年报和2005年各季的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法和缩减法进行的试算工作。推进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投资统计方法制度,理顺农村非农户投资统计渠道。进一步完善抽样调查方法。对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生猪出栏和存栏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贫困监测进展顺利,对全市72个贫困乡、134个贫困村的情况进行重点跟踪调查;“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旅游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按行业分类抽样试点、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抽样调查工作、社会综合评价工作和景气抽样调查工作都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全市县域经济目标管理考评工作;完成对台风“泰利”和农村金融两项快速调查任务;完成“百件惠民实事”工作和2004~2005年境外到中国大陆工作专家调查、企业投资环境调查等任务。
  【统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加快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市县两级计算机配备得到加强。企业调查队实现与省队、市政府和市局内外部信息、网络的互通。统计网络建设加快。九江统计内网进行改版,外网建设进度加快,接入互联网工作正在进行。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及信息发布的管理。举办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培训班,加大对县区统计部门信息化工作的指导。
  【依法统计,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法制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制订《九江市统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4—2008)》,转发《江西省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暂行办法》,推动统计法制工作的开展。统计执法的检查力度继续加大。全市执法检查发现违法案件115件,立案查处90多件,经济处罚50件,通报批评38件。市局数据质量评估领导小组加强对GDP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重要数据评估,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抓好统计“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工作,下发《九江市统计“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办法》,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开展《江西省统计管理条例》宣传活动。完成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和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教育活动取得成效】联系统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教育活动,参与全市“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活动。在九江日报开辟《数据看九江》专版,编发“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工作简报8期;在《九江统计资料》开辟“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活动系列专题。形成专题分析报告12篇,被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采用7篇,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一等奖2篇。
  【统计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果】统计干部业务培训上新台阶,市局先后对400多名基层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倡导忠于职守、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统计精神,恪守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的职业道德。注重创建学习型组织,统计文化建设有良好的开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帮助永修县江上乡中心小学添置50套课桌椅,为村建点捐赠书籍300余册,向地震灾区捐款23850元及衣物。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机关党的建设和其它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九江统计学会工作被市社科联评为2005年度全市先进社团单位。全市县乡基层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以经济普查为契机,县乡基层统计实力增强,人员和经费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所缓解,工作条件有所改善,报表质量有大的提高。部门统计开始加强,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和协调,数出多门、数据不一的状况有所改变。企业统计和街道社区统计有一定程度加强。
  (马斌)
  物价管理
  【概况】2005年,九江市物价部门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工作的中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价格热点问题,依法治价,构建和谐有序的价格环境;强化价格监测、监管和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新的涨价项目出台,科学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市场物价,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为102.6%,控制在省规定范围之内,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强化价格调控】全市物价部门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价格调控政策措施,遏制物价过度上涨,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11.26”地震发生后,当日启动抗震救灾市场价格监控预案,强化饮用水、食品、药品、御寒衣被、灾后重建物资等价格的监测、监管,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物价稳定,保持灾区物价的基本稳定。为控制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引起的液化气价格过度上涨,改进作价办法,对液化气销售实行差额管理。县(市、区)物价部门强化液化气价格监管,坚持每天查询进价,从严核价,从紧限价,召集经销商搞好价格协调,保证微利经营,每次液化气价格调整都在本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公告。春节前动用8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补助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的低保户。
  【全程监控化肥价格】为确保化肥价格基本稳定,使国家对农民的补贴不因化肥价格上涨而抵消,2005年九江市对化肥价格实行“市县联动、双管齐下”的全程监管方式,从出厂到农户按6%的经营差率控制,并制定零售最高限价。春耕用肥高峰期,市区对“江海”牌尿素实行集中批发销售,现场监控化肥出厂价格、批发价格、销售数量及去向。市、县物价部门下到全市1900多个批零点跟踪检查,使九江市尿素的平均价格低于省内外毗邻地区,差率控制在省规定范围内。市物价局的做法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国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对此报道。
  【加大力度清费治乱】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多予少取、减负增收政策,整治农村计划生育、婚姻登记、农民务工、农民建房、农村用电用水等相关的价格和收费,维护农民利益。针对群众反映强列的“上学难、收费乱”问题,建立并实施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教育乱收费得到有效控制。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收费项目和标准,取消收费项目103项。加强对市行政服务中心收费的审核,开展收费年审,查出违规乱收费20.1万元,注销“收费许可证”5户,转为经营性收费14户。
  【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敏感价格,采取下查一级、联合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开展农资价格、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教育收费、交通、交警、工商行政部门收费等9项专项检查,以及涉企、涉农、涉外收费和地震灾区市场价格、黄金周旅游价格、春运票价、明码标价的监督检查,维护企业和群众的价格权益。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5980件,查处违法金额2588.55万元,实行经济制裁1960.82万元。依法办案,文明执法,打造“12358”维权形象品牌,浔阳区物价局获“全省价格举报先进单位”称号,瑞昌市、庐山区、彭泽县物价检查所被授予“全省规范化物价检查所”称号,瑞昌市物价检查所获得“全国规范化物价检查所”称号。
  【宣传报道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005年,市物价局重视加强价格宣传工作,全年各级新闻媒体采用稿件133篇,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其中,国家级报刊16篇,省级报刊40篇,市级报刊77篇。有两篇被省领导批阅。在全市“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中,市物价局有6条建议被评为全市十佳、优秀建议,入选《百篇良策》。
  (潘桂林)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2005年,全市工商系统围绕市委“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发展目标和“以大开放为纲,全力推进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的发展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创优发展环境,服务全民创业】在全省率先实行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对个体户实行分层登记分类管理,下放基层分局办理执照。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开通网上受理业务,再次被评为“最佳文明窗口”。制定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25条具体措施,创业环境更为宽松。2005年共免收工商规费531万元,受惠1981人,全市累计为6695人减免各项工商规费1175万元。市工商局被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大力培育商标,成立九江市商标协会,“彭泽鲫”证明商标上报国家商标局审核;“有核珍珠”商标组织申报。2005年,新增注册商标220件,同比增加20件,全市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663件。截至2005年底,全市累计登记个体工商户81305户,从业人员178943人,注册资金1957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5%、8.7%和29%;累计登记私营企业6418户,从业人员160898人,注册资本9608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7%、23.7%和48.4%。累计登记内资企业9380户,注册资本117774万美元。2005年新登记个体户14820户、私营企业1366户、内资企业674户、外资企业108户。
  【狠抓三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三方互动”的检测机制,市场开办者、经营者自检和工商部门抽检食品共计10603批次,强制退市不合格食品170批次,共5497千克。针对食品市场中的热点问题,开展9次专项整治,查缴各类不合格食品标值110多万元,查办食品违法违章经营案件341起。二是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共没收销毁侵权标识34855件、侵权商品9519件,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115件。三是集中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共查办违法广告案196起,重大虚假广告得到有效遏制。
  【整治违法经营,净化发展环境】一是严厉打击非法传销,立案查处传销案件3起,取缔窝点49个,驱散、遣送传销人员1302人。二是全力防控禽流感,制订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三是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九江市有史以来第一次杜绝因假种子导致无收的现象。四是整顿网吧。五是加强电子商务监管。六是抓好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市场监管。七是规范企业出资行为。
  【推进制度创新,提高监管能力】一是创新维权机制。形成工商主动搭台,政府重视推动,乡村参与组织,共同护农维权的农村维权新格局。在全市设立1722个村级维权点,覆盖面达到87%,2005年共受理农民投诉553起,为农民换回直接经济损失41万元。二是改革监管模式。开展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初步形成以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市场主体准入、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信息为依据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并以此带动巡查方式的变革,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监管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改革收费制度,推行规费主动送缴制,把基层的主要精力从繁重的收费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市场监管等重点工作中。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全年共抽检商品1512批次,查办案件2111起。四是推进金信工程。全面完成市局与基层108个分局、15个县(市、区)局机关的内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和监管市场工作的科技含量。
  【推进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参加九江市“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和“两个规范”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经省局评定,庐山区局十里分局等13个分局被命名为全省工商系统三星级分局;浔阳区局湓浦分局等46个分局被评为全省工商系统二星级分局;2005年,市工商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第二届(2003~2004年度)文明行业。
  (杨鹏 周伟)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2005年,九江市国土资源局继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队伍素质,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围绕九江市“实施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推进大城建”的“3+1”发展战略,规范土地市场和矿产市场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取得新的成绩。
  【完善体制,提高素质】贯彻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市局对县(市)国土资源局228名副科以上干部按规定进行重新任命。经市编委批准,市国土资源局增设人事教育科。对局机关、事业单位和分局中层干部调整轮岗,并组织召开培训班,对副科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严格机关管理,推行首问责任制,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耕地保护】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全市落实基本农田面积到田块26.9万公顷,保护率达85.67%。2005年,全市各项建设占用耕地410.2公顷,开发补充耕地578.7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市政府投资600万元,在彭泽等6县开垦耕地200公顷,用于市本级项目建设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开发整理】九江、修水、武宁、瑞昌4县(市)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获批准,新增耕地207.8公顷。组织彭泽等9个单位申报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7261.6公顷,预计新增耕地433.94公顷。
  【建设用地管理】抓好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加快建设用地供地速度。共报省厅受理新增用地74宗,总用地面积1247.3753公顷,其中农用地810.1266公顷。经省政府、省厅批准和厅务会通过批准项目用地52宗,总用地面积770.8293公顷,超计划完成省厅下达九江市农转用计划指标。为确保城市大建设用地,市区征用土地55.4公顷,拆迁总面积17.61万平方米,逐步加大对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生产性用地容积率的控制。在土地审批中,重点加强对已取得土地使用权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的管理,严把建筑工程运行表审签关、项目开工放线关和工程竣工验收关。
  【土地储备】科学编制《2005年土地储备计划》。发挥土地储备中心的“蓄水池”和融资平台作用。全年收购整理土地10宗,面积33.56公顷。截至2005年11月底,完成储备地块面积121.8公顷,资产价值7.95亿元,正在实施储备的地块面积890.4公顷,土地价值38.15亿元,规划控制储备地块1729公顷,土地价值77.34亿元。储备土地总资产达123.4亿元。推出土地12宗,面积118.87公顷,土地成交额9.12亿元,实现土地收益5.63亿元。在银行信贷困难的情况下,努力缓解资金压力。通过收购改制企业土地,筹措改制资金1.15亿元,维护社会稳定。
  【土地交易】制订《2005年土地公开出让计划》,并经市政府下文执行。经营性用地全部实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全市实现土地成交额16.09亿元,土地收益9.77亿元。其中,市本级实现土地成交额10亿元,土地收益6.01亿元。全市经营性用地招拍挂174宗,面积350公顷,成交额15.1亿元,土地收益9.24亿元。其中,市本级18宗,面积120.6公顷,成交额9.31亿元,土地收益5.75亿元。
  【土地登记发证】加强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定《地籍管理业务操作规范》、《地籍管理岗位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发证程序。全市共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21538本,其中市本级8232本,办理抵押登记64宗,抵押土地400多公顷,融资金额达15.6亿元。
  【土地执法监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坚持动态巡查制度,联合相关执法单位共同执法办案,加大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力力度。全市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69件,涉案面积929.7公顷,其中市本级64件,涉案土地面积251.5公顷。重点落实监察部《关于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建别墅问题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报告》精神,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拆除九江市莲花林场25栋违章建筑,拆除率100%,有效制止城区土地违法行为,规范城区土地管理。
  【采矿权登记】2005年,全市新立采矿权49个,延续登记589个,变更登记122个,转让、租赁审批4个,注销登记54个。全市共有已批准登记采矿权844个,持采矿许可证开采矿山企业844家,持证矿山中,其中大型矿山6家,中型矿山15家,小型矿山269家,小矿554家。外商投资采矿权7家,其中大型矿山1家,中型矿山6家,主要办理采矿登记矿种有煤、金、铜、铅锌、钨、锡、锑、萤石、矿泉水、地热、大理岩、花岗岩、板岩、高岭土、建筑用砂、建筑用石料、钒矿、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及配料等。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精神,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工作,重点解决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全市依法查处无证采矿18起、越界开采1起、以采代探1起、非法转让采矿权5起,责令整顿矿山23家,关闭整改不合格矿山104家、整改不合格选厂9家,吊销采矿许可证6个,注销采矿许可证88个,为推开九江市的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采矿权市场建设】全面实行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为配合采矿权市场建设,根据采矿权评估结果出台《九江市2005年度采矿权出让基价标准的通知》(九国土资发〔2005〕1号),为全市采矿权有偿出让延续提供参考依据。市局2005年共挂牌成交出让采矿权19宗,招拍挂及协议出让采矿权价款收益196.34万元。永修县国土资源局组织该县鄱阳湖采砂采矿权拍卖活动,拍卖出让3个矿区采矿权,成交采矿权价款7350万元,创造九江市采矿权公开有偿出让的历史新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技术指标】2005年全市矿产资源采掘业总产值14.52亿元,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值0.98亿元,矿产品销售产值14.27亿元,利润总额3.20亿元,开采矿山844家,从业人数2.34万人,年产矿石总量0.21亿吨。开发利用矿山数前三位的矿种:建筑用石料318家,砖瓦粘土223家,煤矿31家。开发利用矿山总产值前二位矿种:铜矿4.1亿元,建筑用石料0.84亿元。开发利用矿山利润总额前三位的矿种:铜矿5018.76万元,煤矿896.11万元,建筑用石料791.93万元。
  【主要矿种开发利用情况】金矿开发利用:有持采矿许可证矿山8家,矿山规模小型以上的有九江县金矿、九江县小腊山金矿、彭泽利山金矿、瑞昌洋鸡山金矿、瑞昌吴家金矿。2005年开采矿石量10.63万吨。铜矿开发利用:建成矿山5家,武山铜矿、城门山铜矿、丁家山铜矿、铁门坎铜金矿、东升铜矿。2005年开采矿石总量181.10万吨。钨矿开发利用:经国家批准生产经营钨矿企业7家,矿山规模中型以上矿山有香炉山钨矿、都昌钨矿、武宁钨矿3家。2005年开采矿石量1.47万吨。萤石开发利用:有矿山4家,德安萤石矿、小溪山萤石矿。年产矿石量6万吨。砖瓦由粘土开发利用:有矿山223家,年开采总量235.89万吨。建筑用石料开发利用:有矿山318家,年开采总量659.37万吨。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完成21个矿山企业矿山占用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检测工作试点工作。对47个矿区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评价。完成瑞昌市吴家金矿区和德安县宝山锑矿区两个重要矿区资源潜力评价试点工作,为掌握九江市重要矿产资源,探索新形势下资源潜力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推进该项工作积累经验。
  【地质灾害防治】市、县二级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派出60批366人次开展地灾调查,重点查巡217处主要地灾隐患点。成功预测避让昌九高速公路德安段山体滑坡、湖口县织布厂山体滑坡、修水县群发性山体滑坡、九江县“双瑞”公路山体滑坡4次大的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9月,受台风“泰利”影响,庐山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造成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灾情,全山地灾点200多处。庐山国土资源房产局及时启动防灾预案,紧急疏散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933户共计3052人,成功避让地质灾害点33处,避免164户407人的伤亡事故发生。11月26日九江县、瑞昌市发生地震后,立即抽调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3个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小组,对该地震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展开全面调查,对主要地灾点进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市政府将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基金列为100件惠民实事之一。一批地质灾害治理“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庐山松光饭店后山山体滑坡点的治理完工;武宁县鲁溪镇北坪村地面塌陷区1000多灾民的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启动,完成100多居民的搬迁。
  【测绘行政管理】联合市出版局对九江市区的地图市场进行专项检查,配合省测绘局质检站对九江市测绘单位的测绘成果质量进行检查,经抽查,九江市测绘单位近年来未发现有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市、县两级测绘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同级保密部门组成保密检查小组,对涉密测绘成果进行检查。全市取得测绘资质的单位共有23家,其中乙级3家、丙级6家、丁级14家,完成初审正在报批的有3家。开展对分布九江市行政区域内的GPS(A)级点普查工作。
  (张水生 宋炜)
  国有资产管理
  【概况】2005年是九江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九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5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为市政府直属正处级特设机构。市国资委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发展壮大九江国有经济,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着力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和水平,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九江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入以“三分开、三统一、三结合”(政企、政事、政资“三分开”,权利、义务、责任“三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按照市政府对市国资委“三定方案”的要求,完成机构组建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保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在机构组建过程中,较快完成与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能交接及整合工作,协调好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关系。共起草涉及资产评估、清产核资、资产监管、企业改革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文件13件,在全省率先实行资产评估结果公示制、主管部门承诺制和专家评审制。
  【全市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全面铺开】2005年9月开始,全市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全面铺开。依据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九江市国有资产清产核资方案》,9月22日召开全市清产核资动员大会,开展全市130余家国有企业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整个工作计划在2006年6月完成。
  【国有产权登记换发证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部署,2005年12月对市属所有国有企业及所属各级子企业进行产权登记换证工作。该项工作涉及全市500余家国有和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同时,编印《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问题及法规汇编》。
  【其他基础性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审核批复九江啤酒厂、市粮食局直属分局下属“三所一站”等8户企业清产核资报告,核实企业资产18003万元,负债53954万元;对市自来水公司、民泰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7户企业资产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备案,涉及评估资产价值48186万元;审核批准市建设监理公司、天祥贸易公司部分资产产权转让并办理市文化实业总公司、九江港务局相关资产划转;审核九江造船厂、五金电器厂、塑料三厂等集体企业改制成本,核减改制成本416万元。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2005年,完成九江啤酒厂依法破产重组,实现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引进增量投资、安置职工就业的多赢目标;对市文化实业公司、九江造船厂等8户企业通过改制,实施关闭,安置职工1009人,301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纳入社会化发放;继续跟踪江西轻机股份公司、九江整流器厂政策性破产项目申报工作;做好市电线电缆厂、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退城进园”的可行性分析;完成粮食直属分局下属“三所一站”和粮食收储公司的改制方案审核。
  【积极谋划国有资产营运工作】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盘活国有资产的平台,对国有资产的整合营运和保值增值意义重大。结合九江市实际情况,市国资委适时提出《九江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开始组建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协调江西制氧机厂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债务处理。针对市长运总公司重新配置内部生产要素,组建集团公司的计划,提出以新客运中心为主体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议,并经市国企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立项。
  (张泽华)
  质量技术监督
  【开展“争创一流,服务经济”活动】一是实施名牌战略工程。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以“质量兴企”、“质量兴县(市)”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9月,市共青“鸭鸭”牌羽绒服通过“中国名牌”的复评,再次荣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另有3家企业的3个产品获得“江西名牌”称号。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1家企业1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有12家企业的15个产品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有3个企业的3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8个企业8个产品被列为省重点保护产品。二是为企业办实事。市质监局对九江市委市政府实施的100个重大项目及其企业全部进行走访调查,组织召开新阶段服务100个重大项目质监与企业互动恳谈会。质量、计量、锅炉等职能科室把学习培训班搬到企事业去办,送知识技能到基层到车间。共开办培训班22期,参加学习培训人数(次)近2000人。三是为社会办好事。在对市区出租车计价器的两次强检中,减免一次收费,并对下岗再就业的出租车主实行免收。全年为出租车主减免检定费23万元,受益人员2279人。市局机关2005年收到锦旗10面、感谢信数十封。
  【强化班子建设,抓好质监队伍管理】2005年,江西省局调整了九江市局的领导班子。市局以不断提高班子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加强各级班子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举办全系统正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市、县两级班子成员基本素质。针对市质监系统工作人员使用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用了近4个月的时间对81名公务员和职工理顺关系。在整个规范理顺的过程中,市局党组始终把做好人员的稳定工作放在首位,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选人用人,受到干部职工的理解与支持。
  【破解难题,力扭行评被动局面】2004年以来,九江市局连续4次在全市行风评议中排名最后两名。新一届市局领导班子认为在内部必须从统一认识、加强教育、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切实加强整改入手,在外部必须从加大宣传力度、协调力度、服务力度等方面下工夫,举全系统之力扭转行风评议被动的局面。一是组织“行风建设重要性”、“行风建设100-1=0”、“依法行政”和“服务第一”4个专题教育,并配合组织4次警示教育,在全系统树立扭转行风评议被动局面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制定23条纪律、16条追究制度,明确单位一把手为行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评先一票否决,抓行风的力度更大,措施更硬。三是抓管理整改。6月在全系统开展执法大检查,7月召开检查通报会,对检查发现的118个问题,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整改时间和责任人。9月组织整改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批评,责任人戒勉谈话。在强化内部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对外加大宣传、协调和服务力。组织召开了3个有一定影响的恳谈会、座谈会;5月及9月,市、县两级班子两次集中走访百家企业,征求意见,形成汇报材料,分别向市四套班子汇报工作,并坚持重点工作随时汇报。印制宣传手册、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方便。为加大宣传力度,基本做到报纸有字,电视有形,电台有声。特别加大与市政府、政协、九江三大商会和各民主党派组织协调力度,市政协主席、6位副主席、副处以上40多人到市质监局进行行风建设专题调研,视察基层单位,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并组织专题讲评,这在九江各单位属首次。通过加强内部教育与管理、强化外部宣传与协调,行风建设工作初显起色,跳出了留评。
  【履行职责,确保两个安全】在工作中把好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关”。一是食品安全工程做到“四到位”:对食品生产企业普查到位,管理网络构建到位,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强化管理到位。二是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完成九江市大米等老五类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工作,正在进行肉制品等新十类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工作,启动糖果等13类市场准入工作。截至2005年底,九江市有124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三是确保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完成对全市特种设备数量、分布情况及安全状况的普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电子数据库和乡镇一级安全协管员组织网络,对特种设备实行动态监管。全市的特种设备定检率达98%以上。近年九江市特种设备做到了安全运行,未发生一起特、重大安全事故。四是打假治劣规范市场。2005年全市共立案查处1167起,结案964起,结案率达82.6%。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428.25万元。
  【统筹全面建设,加大两个力度】一是加大对基层工作指导力度。组织基层班子主要领导学习班,对县级班子交流调整,对省局、市局部署的重点工作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落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理顺关系,解决问题。二是加大基础工作力度。为提高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把技术机构发展提到重要的位置。2005年,市质检所、计量所、钢瓶站3个技术机构全面工作与建设保持全省前列位置。质量工作重点推进质量兴县,上报的名牌战略建议报告,引起市领导重视并给予肯定。标准化工作重点指导国家、省级示范区工作有秩序推进,全年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230项,办理食品标签备案141项;全市共颁发代码证4637个,验证4758个,IC卡2401张。计量工作重点在13个工业园区组织计量服务,把企业计量基础工作做扎实。
  (九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审计监督
  【概况】2005年,九江市各级审计机关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按照“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年”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规范审计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856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1053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0291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43万元;审计处理后,应上交财政1741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564万元,调账处理金额43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3594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10668万元,应自行纠正99638万元;审计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总额13342万元,核减工程款793万元;移送纪检机关案件2起;向各级党政机关提交各类审计工作报告74篇。2005年,市审计局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审计署授予“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
  【积极探索和实践,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上新水平】一是把揭露预算分配和管理中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揭示政策执行不到位、预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发挥审计在促进完善机制、堵塞漏洞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把揭示、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在加大分析力度、提高建议质量上下工夫,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改变以往同级审的组织模式,变一个部门实施为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市审计局在对审计对象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集中全局力量整体作战,对财政部门、地税部门、地方国库等5个单位进行审计,同时延伸审计8个(项)预算执行单位(专项资金),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范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加大力度,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有新突破】全市审计机关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建设、国企改革、失业保险资金、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医疗基金、土地运营情况、政府采购情况、退耕还林资金等资金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纠正专项资金在管理体制、使用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规范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全市共审计专项资金总额18808万元,查出挤占专项资金1694万元,未按时拨付资金1808万元,促进拨付资金到位1521万元;开展审计调查11项,审计调查金额总额137354万元,调查发现问题金额9464万元,提交专项调查报告12篇。
  【注重管理,审计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结合开展“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年”活动,从审计业务管理入手,以项目计划为重点,实施以立项质量、审前调查质量、方案编制质量为主的事前控制,以审计工作日记质量、底稿质量、证据质量、方法适用质量、报告撰写质量为主的事中控制,以审计文书质量、决定落实质量、成果开发利用质量为主的事后控制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审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工作中坚持把好“六关”:即审计项目计划关、审计方案关、审计工作底稿关、审计复核关、定性处理审批关、审计项目质量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关,全市审计机关形成以业务管理为龙头,以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为纽带,全员抓质量,全过程控制质量,全力打造审计精品工程的良好局面。
  【整合资源,审计干部队伍素质有新提高】在审计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坚持优化“人力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优化“人力组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原则。在人员培训上,坚持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骨干培养为重点,以审计应用为目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2005年,市局先后选送60人参加审计署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确保所有审计人员每年一次外出学习培训或学习考察的机会。在人力资源整合上,打破科室界限,实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优化组合,构建“大审计、大交叉”的运作模式。在统筹安排审计力量时,抓审计组人员构成和审计项目的安排,根据项目要求选择最适合的审计人员,试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达到资源共享,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全市审计工作会议】4月12日,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表彰了全市审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优秀审计项目,对2004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05年度审计工作进行了部署。市长蔡晓明出席并讲话。
  【其他工作及活动】1月17日,市审计局领导走访慰问瑞昌市乐山管理区风景村和夏畈镇港南村特困户及九江钢铁公司职工,并送上慰问金。
  9月28日,全市审计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对上半年全市审计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下半年审计工作做出部署。
  11月27日,市审计局到瑞昌市大德山林场开展地震后的帮扶慰问工作。
  12月26日,在国家人事部、国家审计署联合召开的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九江市审计局被授予“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袁金根)
  安全生产监督
  【概况】2005年,九江市安全生产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围绕“一个目标”(安全生产目标)、“三项建设”(安全法规、监管体制、监管队伍)、“五项重点”(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管执法检查、专项整治、应急救援、教育培训)的具体任务,突出重点,依法监管,稳步推进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全市道路交通、煤矿、非煤工矿企业共发生各类事故744起,死亡233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6%和14.6%,各项指标控制在江西省政府下达的指标控制数以内,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监管执法检查】全年共组织开展全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8次,专项安全检查11次,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8600多个,排查各类事故隐患5800余处,落实隐患整改4400余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和疏理,先后2次下发全市安全生产督查情况通报,对30多处重大隐患督促整改,落实整改方案和监控措施,并实行跟踪督查。尤其是“两节”、“两会”、“五一”、“十一”等重要会议和节假日期间,制定必要的应急方案和具体的防范措施,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实行“盯牢看死”的办法,采取果断措施,限令停产停业整顿,保证节假日和重要会议期间的安全稳定。
  【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全市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市安委会下发《关于下达2005年全市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通知》,将控制指标层层进行分解,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年底,市安委会组织对2005年度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单位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市政府对9个县区和市直部门、企业给予表彰,市安委会对60个先进单位和50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煤矿安全整治】市政府出台《全市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分别召开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全市煤矿瓦斯防治座谈会,部署煤矿安全工作。3个产煤县狠抓煤矿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措施,组织多次安全大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300余处,下达整改指令书68份,对存在的各类隐患2次下发检查通报。全市32家煤矿35对矿井中有33对矿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另有2对矿井被江西煤监局受理进入申报程序。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组织开展3次专项检查。关闭、整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98家。重点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发证工作。全年共受理申报465家,对231家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有486家非煤矿山企业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对17家新办矿山进行安全预评价审查,出具“审查认可意见书”。在非煤矿山企业率先推行雇主责任保险,参加雇主责任保险企业320家,参保人数为4690人,使高危行业职工因工受伤能及时得到经济赔偿。
  【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组织开展5次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中,共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180份,停产停业整顿83家,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单位16家,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到位率达90%以上。全年共组织对920余家经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对163家生产储存使用企业进行综合安全评估审查,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甲证159家,乙证700家,“安全评估审查意见书”145家,有3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18家。对36个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安全许可审批和监管,20个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通过安全验收。
  【烟花爆竹安全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4次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检查,对全市3300余家经营单位逐个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基本条件的经营网点,限期整改130余家,予以关闭400家。对烟花爆竹13家批发企业在全省率先进行安全评估。全市共审批放发“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临时)”2500余户。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市政府出台《全市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各县(市、区)、庐山管理局及九江、共青开发区制定本辖区应急救援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分别制订《全市城市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市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19个应急救援预案。组建成立市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整合资源,为全市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企业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选定38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召开全市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现场会,现场参观瑞昌市试点单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情况,推进全市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日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市累计出动宣传车65台次,悬挂各类宣传横幅35000余幅,张贴宣传标语60000条,散发宣传资料8万余份(册),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举办‘安全生产月”咨询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三周年纪念活动,彭泽、湖口、星子、瑞昌、德安等县(市)举办文艺晚会。《中国安全生产报》在《百家城市》专栏中,用三个整版篇幅对九江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报道,刊登市领导采访谈话,并对武宁县、彭泽县、庐山区、庐山管理局、市建设局、市供电公司等县区、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采访报道,肯定九江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
  【安全技术培训】市、县两级培训各类人员7200人。全市组织培训(取证、复审)特种作业人员2100人。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安全“三级”教育培训8万余人。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使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黄飞)
  食品药品监管
  【概况】2005年,九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的目标要求,坚持把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中心任务,加大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力度,维护食品药品市场稳定,保证辖区内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在2005年成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协调机构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发挥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作用,起草并报请市政府印发《九江市食品安全监管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制定印发《九江市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九江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工作和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的机制基本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制度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
  【食品放心工程扎实推进】制定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2007),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市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开展豆腐、面条、米粉等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专项检查;组织液态奶、食品油包装以及暑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保持全市食品质量稳定。6月28~29日,省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组到九江市进行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听取市政府有关工作汇报,并深入永安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九江学院食堂、恒生肉联厂和农工商超市等地进行实地检查,对九江市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给予肯定。
  【启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12月6日,九江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汇源九江公司、美庐乳业等9家企业确定为试点单位,美庐乳业、远洲国际大酒店、联盛集团代表试点企业作表态发言并向全市同行提出诚信倡议。
  【“双百工程”改善农村群众用药状况】2005年初,市政府把农村药品配送率年内达到100%、100%的农村零售药店实施GSP(简称双百工程)两项工作列入全市100件惠民实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一是努力规范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购药渠道,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零售药店GSP认证工作,提高农村药品经营质量。截至2005年底,全市839家药品经营单位、2414家使用单位有正规、稳定的配送渠道,药品配送进乡到村达到100%,全市所有乡镇及乡镇以下275家药店通过认证现场检查,农村药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加大药械稽查工作力度】全市先后开展中药饮片、疫苗、回收药品、邮售药品、保健食品仿冒药品等11项专项检查,2005年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8000余人次,取缔无证经营11起,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35起,评价性抽验药品352批,不合格29批,合格率91.98%。
  【医药产业取得新发展】监督实施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提高医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对进行GMP改造企业加强指导帮促,昂泰药业、钟山药业(口服制剂)、金世康药业、金芙蓉药业等企业通过认证,全市7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6家25个剂型的产品通过GMP认证,整体完成产业升级换代,增强发展后劲。为企业做好办证、技术咨询等服务工作,指导鼓励企业开展药品研发工作,帮助药品生产企业开展木糖醇注射液等7个药品、制剂的质量标准研制工作。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省市委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做好学习培训、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阶段的工作,局机关34名党员共撰写心得体会143篇,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见197条,局党组制定整改措施18条。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党员素质有了提高,党组织建设得到增强,服务群众、服务相对人有了改进。
  【组织“能力建设年”活动】把2005年作为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能力建设年”,以“一月两课”为平台,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加强思想教育,举办2005年版《中国药典》、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管知识、药品快检、中药饮片、GMP知识、稽查办案技巧、案例分析及公务员法等讲座,开展电脑知识竞赛,促进干部提高能力素质。
  【“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宣传咨询活动】从2005年6月开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每月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下到一个社区,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展示真假药品标本,分发宣传资料,在市区庐峰、南司、三里街、长虹等社区开展活动,分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
  【食品安全、药品质量监管新闻发布会】1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与市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农业局、商管办、粮食局联合举办全市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通报2004年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公布食品质量信息,现场回答有关问题,省市新闻单位记者、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群众约120余人参加。
  9月28日,九江市政府新闻办与九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药品质量监管新闻发布会,通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近两年来在履行职责、加强监管、规范市场、帮促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目前市场药品质量情况,并就各新闻媒体和群众代表关心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双百”工程、农村群众用药情况、零售药店开办、药品广告规范等问题作了解答。
  (涂少敏)
  口岸管理
  【概况】2005年,九江口岸办公室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口岸工作全局,围绕“建设美而富、和而强的新九江”目标,以“抓住新机遇,全面加强口岸建设;创造新优势,提升口岸整体功能;谋求新发展,发挥口岸整体效益”为重点,创新创业,扎实工作,口岸建设与发展在新的起点取得新的成绩,九江口岸在创建依法把关、监管有效、方便进出、服务优良、管理科学的长江中段一流口岸的进程中迈出新的步伐,为九江市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口岸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口岸业务量快速增长。2005年,九江口岸共完成外贸运量263.4168万吨,同比增长12.67%。其中直接进口外贸货物10.3385万吨,同比增长173.69%,直接出口外贸货物18.6105万吨,同比增长60.77%;中转进口外贸货物229.6478万吨,同比增长9.68%,中转出口外贸货物4.82万吨,同比减少46.91%。九江口岸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44516万标箱,同比增长107.09%,其中重箱24961万标箱,同比增长114.13%;运输货物28.4608万吨,同比增长85.37%。九江口岸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从2000年的4000标箱到2005年的44516万标箱,五年增长10倍,成为九江国际贸易和物流发展的重要纽带。集装箱船舶进出九江口岸全年达1830航次,比上年增加548个航次。
  口岸运输代理市场日趋开放。2005年,中兴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江苏众诚国际物流公司、上海航华国际货运代理公司、锦程(大连)国际物流集团等进入九江,中海集团公司增资重组中海九江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代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九江口岸的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口岸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适应把九江打造成区域性转港物流中心和国际水运中心的需要,市政府用于外贸码头港区码头设施和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1200万元,口岸硬件环境基本适应发展需要。外贸码头通过扩能改建、拆库建场,改造成九江国际水运中心,港口集装箱通过能力在短期内由原来设计的每年2.65万标箱达到现在10万标箱。2005年,外贸码头突破总设计能力93万自然吨的限制,累计完成装卸自然吨137.95万吨。
  口岸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大力探索和实践口岸通关模式改革,相继推出“风险管理、便捷通关”、“分类管理、快速验放”、“提前申报、货到放行”、“异地申报、口岸直放”等系列通关改革措施,促进口岸效率的提高和口岸竞争力的增强。同时,口岸相关单位大力实施“科技兴口岸”战略,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工作方式,使口岸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缓解人手紧缺与业务量快速增长的矛盾,通关速度大大加快,综合费用也有明显下降。
  【成功申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5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国家海关总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增设包括江西九江出口加工区在内的18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办函〔2005〕53号),标志着九江市申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工作取得成功。市口岸办作为具体办事机构,为九江成功申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作出积极贡献。
  【口岸扩大开放有序推进】2005年,市口岸办按照国家关于已开放的口岸扩大开放的有关政策规定,编制九江口岸(湖口集装箱码头)扩大开放的“十一五”规划,并上报江西省口岸办和国家海关总署口岸规划办。此开放规划列入《江西口岸“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争取到湖口集装箱码头对外开放项目纳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开放规划。
  【口岸外轮直航取得重大突破】九江口岸与代理部门共同做好航运市场分析,寻求商机,争取对外合作,扩大对外贸易,拓展口岸腹地。2005年2月,在九江港多年没有外轮进港的情况下,伯利兹籍“东惠丸”号远洋货轮由韩国仁川港直航九江港,实现外轮直航九江港口岸的重大突破。此后,进一步恢复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的直航,全年外轮直航九江港达到3艘6航次。
  【口岸文明共建活动深入推进】2005年,九江口岸共建文明活动紧扣“一条主线”(市委、市政府“狠抓重大项目、谋求科学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把握“两个重点”(创建“效率口岸”和“平安口岸”),搞好“三项教育”(先进性教育、政纪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五项活动(优质服务竞赛、增强口岸凝聚力、树立口岸人新形象、结对结片和口岸争先创优活动),各项工作丰富多彩、扎实有效,促进口岸执法水平、通关效率、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保证九江口岸的安全、畅通、文明、高效,取得依法把关和高效服务的双赢。2005年,在九江口岸文明共建活动中,有4个先进单位、13个先进集体、23名先进个人受到九江口岸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领导小组的表彰。
  【口岸对外宣传与信息工作有声有色】2005年,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启动九江口岸上网工程,建立“九江口岸网”。完成《中国口岸年鉴》九江口岸部分和《九江年鉴》口岸管理部分的编撰任务。全年编印《九江口岸信息》15期,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九江口岸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许多信息被中国口岸协会、省口岸办和市委、市政府“两办”采用,重要信息多次得到副省长、市委书记赵智勇的批示。九江口岸办的信息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口岸系统的前列。在全国口岸信息工作会上,九江口岸办被授予全国口岸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特别奖。在全省口岸信息工作会上,九江口岸办再次受到表彰。
  (谭卫平)
  九江海关
  【概况】2005年,九江海关围绕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和“创建内陆一流海关”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海关工作方针和队伍建设要求,立足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扎实工作,奋发图强,锐意创新,谋求发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团结高效、敢为善为,抓好政治建设】一是以强化抓基层、打基础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载体,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四是以基层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抓好队伍思想政治工作。2005年,九江海关交流和调出10人,分进1人,人员净减9人,全年业务工作相对增多,九江海关自觉服从大局,维护全局,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全年工作有序进行,没有因人员减少而降低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政令畅通。
  【突出主题、狠抓落实,完善业务建设】一是税收征管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税收入库1.97亿元,比2004年增加26%。二是通关监管得到加强。2005年监管进出口货物24.48万吨,比2004年增加44%;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3.69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80%。三是加工贸易监管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备案加工贸易合同148份,备案金额3170万美元,内销补税279.62万元。四是企业进出口行为进一步规范。利用风险分析手段,选择重点企业和商品开展稽查以及贸易调查,进一步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
  【固本强基、提高能力,提高队伍管理水平】2005年,九江海关以加强准军事化建设为着力点,重点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基层建设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强化协调服务能力,政务工作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在抓源头、抓教育、抓预防、抓监督上下工夫。执行海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意识切实得到增强。在2005年的九江市政风行风评议评价中,九江海关在65个被评单位中排名第6。
  【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一是加大业务调研和宣传力度,深入大中型进出口企业宣传海关政策法规,提供业务咨询和服务。二是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的减免税政策,进一步做好减免税工作,2005年为地方办理减免税2.69亿元,比上年增加261%。三是发挥统计辅助决策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服务,深化海关统计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四是本着“支持、配合、促进”的指导思想,协助九江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和筹建工作。成立相应机构,加强资料收集、整理和信息反馈工作,为出口加工区筹建提供咨询服务。加强学习和人员培训,准备出口加工区的封关运作。
  (陈威威)
  出入境检验检疫
  【概况】2005年,九江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把握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履行依法检管、严格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检验检疫工作职责,检验检疫业务有新增长,执法把关能力有新提高,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办法有新积累,检验检疫职能发挥有新拓展。
  2005年共检验检疫9240批次,同比增长98%;货值3.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实施集装箱检疫查验17007标箱,同比增长157%;检疫外籍轮4艘;签发一般产地证书380份,货值1009万美元;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505份,货值1247万美元;检验检疫出不合格商品共91批次,货值545万美元。
  【坚持依法施检,检验检疫业务迈上新台阶】一是开展业务工作调研。为全面摸清九江地区进出口企业状况,防逃堵漏,深入九江市9县1市4区开展业务工作调研,分别召开有经济管理部门和有关进出口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全面掌握九江地区进出口产品的情况。二是加大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力度。为规范九江出境木质包装检疫除害处理,加大《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宣传力度,按照规范要求帮助和指导企业加施检疫处理标识,并对进出境木质包装各种报检资料、现场记录、熏蒸处理结果严格规范管理。2005年7月28日,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照会国家质检总局,声称从星子县盛威石材公司出口至英国的石材的木质包装中检出活体昆虫,约定国家质检总局进行谈判。九江局迅速组织人员展开全方位调查,通过对木材的选用、加工工艺以及木质包装外型结构等调查取证,向英方提供大量证据,说明英方声称检出活体昆虫木质包装来自中国星子依据不够充分,最终英方在九江局提供的证据和情况陈述面前放弃原有立场。一场有可能影响九江出口贸易乃至全省木质包装出口商品的国际贸易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为九江以至全省同类出口企业稳住国际市场。三是注重检验检疫新领域的开拓。全年新增进出口企业16家。为保证花茶、艾叶、毛棕榈、钢绞线、电暖器、磷苯二钾酰氯、硫氢化钠等新产品顺利出口提供政策和技术保障。
  【开展思想教育,职工队伍素质展现新面貌】一是抓好先进性教育,大力提升党员思想素质。经群众和服务对象测评,满意率达100%。二是开展“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统一职工思想认识。为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提升检验检疫工作对九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积极谏言献策。三是重视“两个规范”教育,全局干部在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公仆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都有明显转变。
  【突出监督管理,执法把关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扩大执法宣传,浓厚把关氛围。宣传贯彻新《商检法实施条例》,提高检验检疫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企业知法守法意识,保证12月1日起全面施行。通过九江市“四五”普法办考核验收,被评为九江市“四五”普法先进单位。二是实施封闭管理,发挥把关职能。依据《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对从九江口岸出入境的集装箱及承载货物实施封闭式管理,规范九江口岸货物的进出,实现对九江口岸出入境货物流向的全面监控。根据相关要求加大对进口布料等法检商品和钽铌矿、润滑油、硼钙石等非法检商品的抽查监管力度。三是把握重点领域,强化把关力度。在对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西公司等单位进口4个集装箱75吨伴生钽铌矿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该批货物放射性指标平均值超过天然本底值20倍以上,依据有关法规,移交江西省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处置。在对江西五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口钽铌矿进行品质检验和放射性比活度检测时,发现SGS的检测证书数据失实,涉嫌存在欺诈行为,立即出具检测报告和对外索赔证书。全年共检出放射性超标不合格进口钽铌矿27批,货值达985万美元;其中品质不合格并有制假嫌疑3批,货值达625万元。四是加强敏感商品检管,提高把关成效。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对九江辖区内出口重点敏感商品进行全面检查和认真疏理,采取严格检查企业的日常生产记录与质检报告、及时向企业传递敏感商品的疫情公告、加大敏感商品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力度等措施严格规范出口供港活猪、大闸蟹、活鳗等重点敏感商品的检验检疫工作程序,使九江地区出口敏感商品做到防患于未然。
  【切实转变作风,服务地方经济作出新成绩】一是开展走访调研,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狠抓重大项目”的思路,组织人员深入各地调查摸底,在调研走访中,主动向企业介绍检验检疫工作程序、有关政策规定和服务承诺,提供办事指南、联系方式,与企业建立热线联系。深入九江昌河公司、亚东水泥等大型企业帮助把好进口设备质量关。二是围绕地方特色,扶持企业出口创汇。针对九江的资源优势,先后帮助鄱湖水产、日照水产、松柏茶叶、美庐乳业等企业建立卫生质量体系、HACCP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完成卫生注册预评审或现场评审。扶持柘林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出口韩国鳜鱼产品通过卫生注册和对韩注册。帮助九江华亨皮塑有限公司建立HACCP质量管理体系,使该公司顺利通过进口商委托的SGS第二方审核,出口创汇能力大增。三是深化检管模式改革,提高服务企业效率。在九江口岸保障电子报检、电子转单、电子签证操作条件,缩短检验检疫流程,减少进出口企业往返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1+10+N”新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推行分类管理,为企业节省时间和费用,加快企业出口验放速度。四是讲求工作实效,积极保障九江口岸畅通。在对外籍轮实施检验检疫时,提前组织相关人员做好登轮检疫、卫生处理、签发证书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外籍轮的检疫工作,2005年共检疫外籍轮4艘。
  【严格抓好管理,促进各项工作走上新起点】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局本部报检大厅、卫保中心报检厅、行政办公室作为重要工作岗位,把码头一线工作人员、各类商品施检人员等作为重点人员,加强重点管理、作风培养、品德锻炼,以维护单位整体形象。获得“2004~2005年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在2005年全市管理执法类单位政务行风评议评价活动中排名第6位,还获得2005年度招商引资服务先进单位。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和实施细则,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签订党风建设责任状,落实到责任领导、科室和个人。通过采取寄发“廉政建设征求意见函”、领导深入基层调研走访、每月考评廉政建设情况等方式,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监督,把纠风工作同加强基层建设和业务管理结合起来。三是加强科技兴检工作。在各类报刊、新闻媒体刊发检验检疫信息报道83篇,撰写论文11篇。10月,副局长曹向民应中国松香协会邀请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松树化学品协会年会并考察高油松香市场。科研课题《休眠松材线虫幼虫的快速检疫方法的研究》获得江西省科委颁发的成果奖。
  (柯亨军)
  边防检查
  【概况】2005年,九江边防检查站围绕江西省公安边防总队党委提出的“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以先进性教育和“两项活动”为契机,以边检执勤工作为中心,以服务九江口岸建设和“3+1”发展战略为平台,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在边防业务、文化宣传、对外拓展、部队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新突破,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各项任务的完成,部队建设呈现持续和谐进步、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委自身建设上新台阶】以强化理论学习为切入点,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增强创新思维主题讨论活动,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提高党委决策水平;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结合点,开门纳谏言,主动查不足,深入剖析问题,树立务实作风,增强党委战斗力;以加强班子团结,以和谋事、以和干事、以和成事为落脚点,抓好民主集中制、首长分工负责制的贯彻落实,营造重团结、讲政治、树正气的良好氛围,维护党委和谐;以领导干部下基层当兵为突破口,推动领导作风、机关作风转变,制定出台《转变作风建设六条措施》,为基层办好6件实事,自觉践行“三个第一”(基层第一、前方第一、士兵第一)要求,提升党委建设质量,站党委在2005年省边防总队党委班子量化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党委”。
  【先进性教育助推新发展】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的总体要求,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参观见学、座谈讨论的多种形式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各个环节的具体任务,达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强化、组织观念更加增强、管理训练更加严格、工作热情更加高涨”的目标。全站党员党性宗旨意识、服务奉献意识、争先创优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谱写新篇章】以服务和谐社会为基点,开展“三访四见”(访贫问苦、访疾问难、访外问弱,人民群众对边防警察看见、敢见、愿见、想见)活动,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主动走访口岸职能部门、相关服务群体等10多个单位、企业,走访驻地群众、船舶员工100多人次,发放“征求意见卡”70多份,召开座谈会、联谊会25次,征求意见建议11条,加强军地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争取理解与支持;投身拥政爱民活动和驻地精神文明建设,部队先后建立帮扶对子2个,资助庐山区赛阳镇中心小学特困生3人,累计捐款送物1.2万余元,军训学生5000多人次,修护社区道路300余米,清运垃圾10余吨。在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中,部队先后出动船艇25艘次,警力126人次,解救受困群众356人,转移贵重物资1200多件,运送救灾物资2162件,用实际行动谱写军民鱼水情深的崭新篇章。
  【边防检查业务取得新成效】发挥边检职能作用,带头优化通关环境,推行16条便民措施,在九江信息网上公开服务承诺、便民措施、办事程序、收费标准、边检信息咨询和三级投诉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监督;开展“争创执法为民窗口、争当执法为民标兵”活动,主动征求行风评议意见,先后聘请5名执法监督员;主动上门办证,主动到外贸码头、外轮代理等部门授课,直接服务九江对外开放。6月10日,在“世纪弘程”号外轮抵港,淡水耗尽,码头无法正常供水的情况下,执勤官兵主动向友邻部队请求增援,及时为外轮补给淡水,树立了魅力九江口岸新形象。2005年实现边检业务工作零的突破,完成6艘次外轮出入九江港的检查监护任务。
  【大练兵活动有新提高】面对口岸执勤工作需要,站党委以加强部队“四个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官兵政治、业务、军事、体能素质为重点,突出岗位练兵。严密组织军事业务训练,落实“机关每周一全员早操日、机关干部每周三训练日和每天下午训练半小时”制度,完成队列、擒敌、体能组合训练和“抗洪应急演练”;制定并落实干部素质培训计划,从地方高校聘请教员,进行法律、英语辅导;利用业务学习日,组织公文常识讲座;加大对计算机自学的检查督导力度,定期对干部汉字录入的速度进行测试。在自学专业法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新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勤务规范,并采取小型学习交流会、领导观摩和“回头看”等方法,营造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学习氛围。
  【宣传文化建设有新拓展】改善官兵之家的基础设施,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为干部在市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利用节假日安排官兵到九江旅游景点参观游览,进行歌唱、书法、球赛、登山等比赛,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实现警营天天有歌声、节日有晚会、经常有活动。2005年,官兵自编自演的反映领导干部下基层当兵的小品《换岗》被推荐参加全国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坚持领导带头,干部人人写稿,重点推出包括“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周玉利先进事迹在内的一批稿件。全年在《人民公安报》、《江西日报》等媒体上用稿84篇,部队建设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被省边防总队评为2005年度“宣传报道先进单位”。
  【部队安全稳定有新保障】建立一岗双责制,落实站每季度一次、中队每月一次的安全形势分析会制度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先后开展两次“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结合新兵下队前、老兵退伍前后、暑期事故多发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常识教育、案例分析及心理疏导,及时开展专项整顿和安全隐患排查。机关与基层联动,干部与战士家庭联系,把官兵8小时以外的活动纳入各级领导的视线。落实车辆使用派遣制度,加强动态管理,确保行车安全。官兵共同努力,保持建站14年安全无事故,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2005年度“安全工作标兵单位”。 (周玉利)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利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