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797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22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中共九江市委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下,围绕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三大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和谐”、“发展”两面旗帜,坚持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推动“3+1”发展战略,加强经济工作领导,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和城市建设,关注人民生活,解决农村问题,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实现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的目标。
关键词: 九江市 经济建设 发展战略

内容

2005年,中共九江市委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扬“和谐”、“发展”两面旗帜,围绕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三大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一致向前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坚持团结一致向前看,围绕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党委在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上的核心作用,集中精力于定思路、抓班子、带队伍,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政治生活和工作局面。一是组织开展“新阶段、新发展”大讨论,进一步明确目标,搅动思想,更新观念,汇聚民智,凝聚人心,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作有益的思想准备和社会基础准备。二是进一步深化发展思路,提出新阶段九江发展的新的目标、战略。年初,市委提出“狠抓重大项目,谋求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8月下旬,作出《关于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决定》,把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作为新阶段全市的奋斗目标,提出全面实施以大开放为纲,全力推进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的“3+1”发展战略。三是着力打造“核心党委、强势政府”,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市委常委会围绕“定思路、抓班子、带队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使市委及其常委会更加坚强、更加民主、更加有战斗力、更加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调动各方积极性,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协依法行使职权,独立自主、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凡召开涉及全局的会议,市委都邀请人大、政府、政协党组成员参加,重要情况及时与他们沟通,重大决策注意听取他们的建议,重要岗位的干部任免广泛征求意见,使四套班子成员都能及时了解掌握市委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
  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3+1”发展战略,强化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市委常委会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力实施以大开放为总纲,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推进城市大建设的“3+1”发展战略。一是从体制、机制上强化对实施“3+1”发展战略的领导。常委会每季听取一次市政府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情况的汇报,每季集中讨论一次政府对推进下一步工作的重大部署;市委建立“3+1”战略的督导机制,每一个大的战略都成立1个督查小组专职督促检查;各县(市、区)委、县(市、区)政府每逢双月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本地推进“3+1”战略最新进展报告;把工业园区作为实施大工业战略的主战场和九江未来经济腾飞的增长极。二是主攻重大项目,谋求科学发展,着力实施“三百工程”。年初,常委会确定“主攻重大项目、谋求科学发展”的全年工作重点,实施“100个重大项目、100个示范村庄、100件惠民实事”的“三百工程”。100个重大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1亿元;100个示范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环境整治效果初显、社区服务场所相继建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正在形成;100件惠民实事投入资金6亿多元,97件基本完成。三是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实施对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在成功申报成立九江出口加工区后,做好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2005年有数家国际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决定落户加工区。不断硬化招商引资措施,强化招商引资责任。规定各县(市、区、山)新任党政主要领导在履新之始,必须向市委、市政府签订《兑现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承诺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加大对招商项目的扶持服务力度,开展一系列高水平、大规模、宽领域的对外招商活动。四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高起点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在市区启动包括市政道路、公用设施、公益事业、生态环境、景观改观等五大类总投资19亿元的54个城市建设项目。建立以属地管理为特征的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制定、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市容集中整治”活动,市区更加整洁有序。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建设和谐平安九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深化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化经营。建立反弹琵琶抓“三农”的运行机制,通过推进“3+1”发展战略,积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通过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农业、农村的自为能力。二是沉着抗击多种自然灾害,取得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阶段性胜利。2005年,九江市遇到前所未有的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市委及时有序地组织领导全市人民取得抗击台风和抗震救灾的胜利。三是关心群众生活,把事关绝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办好。推进全民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扩大群众富裕的层面。完善公共就业体系,落实优惠政策,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降低非自愿失业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降低保险门槛,扩大费基,保证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四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事业。科技对全市高新技术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59个。加大义务教育投入,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自带课桌椅、危房改造、远程教育等问题。加强企业、农村、机关、社区、学校和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大对艾滋病和滨湖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力度。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九江环保惠民工程”。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疾病控制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一批填补九江空白的社会事业性项目。五是妥善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创建“和谐平安九江”活动,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深化基层创安活动,加强信访工作。畅通“民声通道”,在网上开辟“我为九江献一策”专栏,开通市委书记电子信箱及市委手机信息专用电话,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2005年,有效而有序地解决九江学院、九江石化总厂、西园等紧迫而复杂的民生问题。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市委常委会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文化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两个规范”教育活动。从10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两个规范”教育活动,全市约11.1万名党员、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教育活动,使全市机关工作人员和党员干部在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公仆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有明显的转变,一些违反行为规范的人和事得到查处和遏制。二是深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1万多个党组织近20万名党员分三批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第二批基本结束,第三批在进行中。市委常委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听取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市委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全市干部群众监督。各级党组织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重点办好村村通公路、农村改水和农村学生课桌椅等实事,探索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研究制订关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等系列文件。三是完善选人用人和干部管理机制。出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推公选、党政领导干部易地提拔和轮岗交流、加强年青干部基层锻炼、党政领导干部政绩量化考核、首推责任追究等干部、组织工作文件,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四是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经市委常委会研究,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便民惠民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建的工作意见》等文件。建立县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整顿基层党组织190个,新建基层党组织68个。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在市县两个层面实施党代表“绿色通道”工程。五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开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谈话等工作。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国库集中收付、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活动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开展清理拖欠公款、狠刹赌博歪风、禁止公车扫墓、禁止用公款购买代币券(卡)以及严禁公款旅游等5项治理活动。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全市新立案件77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39人,涉及县(处)级干部23人。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利群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