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307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56
页数: 11
页码: 271-2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九江市教育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校园建设、民办教育、高等教育等。
关键词: 九江市 教育工作

内容

综述
  2007年,九江市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义务教育不断巩固,高中、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不断做强,民办教育不断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学生和学校安全工作情况良好,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体现。
  教育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制定印发《九江市教育局落实“民生工程”实施意见》,成立“九江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完成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资助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和资助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任务,累计投入经费1.98亿元,确保了全市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与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中石化和明德小学赠款建设工程等农村学校建设五大工程。完成投资1.3亿余元,竣工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共享。建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运行和维护保障体系,促进了工程的实际应用;积极打造空中教室,联合推出了“空中课堂”、“名师讲坛”、“精彩课堂”等电视栏目,组织开展“高考点拨”、“中考导航”等专题活动,努力实现全市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进一步推进。
  “两基”普及巩固提高。圆满完成“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省级和市级督导评估,推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体制的落实。2007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4%,比上年增长0.05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99%,比上年增长0.23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普及进一步巩固。
  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开展读书教育等系列活动,家庭教育形成特色,全省家长函授学校工作现场会在九江市召开。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全市4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级复评。特殊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选送学生在世界特殊奥运会上取得1金3银的好成绩。学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文艺汇演、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激励机制,高考成绩不断提升。全市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629人,比上年增长166.53%;全市普通高校招生各类各层次共录取考生23960人,万人比录取率50.69,比上年增长0.46。
  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显著增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达41714人,在校新生比上年增加2471人,增长15.3%。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全市中职学校各类短期培训人数达到1.5万人,农民成人文化学校培训人数15.3万人,新批准设立3所民办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班,龙门职教园区实质性启动,规划、征地、招商引资等工作进展顺利。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先后撤销7所已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民办学校办学资格,开展对家庭“作坊式”民办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对全市41所民办学校进行2006年度财务审计,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开展了全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民办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把全市重点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统招计划的20%均衡分配到各初中生源学校,推行中考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和中考体育成绩加试改革。通过主题活动、展示观摩等形式,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加强高中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和培训,举办了九江市第三届重点(建设)中学校长论坛,开展了重点(建设)中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评估,为九江市高中新课改准备了条件。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实训模式,通过技能竞赛等形式,大力促进职业学校实训工作和专业建设,学生的职业技能有了显著提高。
  教育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组织办理17批次82名教育系统干部、师生赴美国、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交流,继续开展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先后接待澳大利亚波波郡访问团等共8批41人次来九江交流访问。积极引进国外师资,开展外语师资培训工作,加大聘专工作力度,2007年全市中小学校共聘请长、短期外教13人,促进了英语基础教学的开展。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政风行风进一步优化。
  教师队伍数量素质切实提高。全面完成招聘2000名乡村教师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以“勤学、立德、强能”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2007年全市有1230名教师荣获市第三届“一二三优秀园丁”称号,18名教师被授予三等功,1所学校、7名教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优秀教师钱茶花作为党代表参加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开展城市学校支教和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加强教师和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教师19568人、农村初中校长116名,促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和学科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2007年,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13%,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4.39%,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9.49%。
  机关工作效能大幅提高。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制度,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的规范化、长效化;启用了新版九江教育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推进了教育政务公开,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降低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开设专栏、组织专题报道等方式加强了教育宣传工作,将《九江教育信息》改版为《九江教育工作简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落实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开通了“局长信箱”,教育行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党风廉政建设效果明显。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做到工作有方案,领导有分工,责任到科室,实施有安排,在全市“廉政歌曲大家唱”活动中,市教育局代表队获得一等奖。通过上党课、组织观看廉政片、群众意见现场征询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报告会等形式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据统计,2007年全市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4起,查处退回违纪金额108.9万元,处理违纪校长及相关负责人5人,违纪违规情况大幅减少。
  学生和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制订《学生放学安全退场规范操作程序》,编印发放《九江市学生和学校安全工作文件制度汇编》,促进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学校安全和综治干部队伍建设,先后组织举办“校园安全”网络视频专题培训、全市学校安全与综治工作培训班等,邀请专家授课,共培训各类人员近300人;在各学校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和疏散演习,增强广大师生灾害预防和自救能力,确保了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杨元章)
  基础教育
  【概况】 2007年,全市有普通中学332所(其中高级中学20所、完全中学48所、初级中学20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6所),在校学生295865人,其中高中113084人,初中18278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64%以下;小学1387所,教学点602个,在校学生4250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9%,小学辍学率0.16%以下。“两基”覆盖率达100%;幼儿园467所,在园幼儿79030人。
  【继续推进学前教育,探索幼教发展新路】 2007年,全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坚持在政府办好示范性幼儿园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全市有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顺利通过省评估组的复评。为提高幼师素质和保教质量,加强对幼师业务指导和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及园长参加全省幼儿教育行政干部及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培训班,举办全市百余名幼教骨干教师进行手工制作培训和建构式教材教法培训,开展城乡幼儿园保教管理经验交流、幼儿园自制玩教具评比、幼儿手工贴画比赛等系列活动,从而提升了幼儿教师素质,推动了全市幼教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抓好“两基”迎国检,提升义务教育水平】 以教育部对江西省“两基”工作督查为契机,一是在全市各县(市、区)和各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学校管理、教育质量、扫盲工作等7个方面的工作自查,结合九江市实际,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籍管理,成班额过大,图书、仪器、文体器材配备等的摸底工作。二是针对差距进行整改。全市迎检工作全面展开,市组织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进行专项督查,就督查情况进行通报,下发《整改通知书》。三是做好“两基”档案资料建设。对教育经费、普及程度、扫盲工作、办学条件、教师情况、电教设备等各种迎检表册进行收集、整理,并认真审核,确保基本数据与实际情况吻合。各地、各学校都把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作为推动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的契机,进一推动义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深切关爱农村学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为加强农村建设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九江市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关注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或信息卡,动态记录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建立以教师牵头的课外互帮互学小组,给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积极发挥“关工委”、“家长学校”以及老教师、老干部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纪教育和思想引导,让他们得以健康发展。二是妥善安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问题。九江市较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在全市基本上得到了妥善解决。全市在城区(含县城)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共计27059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7647人,在初中就读9412人),其中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有2181人(小学437人,初中1744人)。农民工子女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8.7%(小学占19.4%,初中占17.5%)。
  【启动课程改革试验,加强高中教师培训】 九江市在2007年就着手解决2008年进入新课改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高中老师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二是新课程教学管理,如何实施“学分制”、“走班制”与“选修制”;三是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未雨绸缪。同时注意初中课改实验区的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组织高一教师培训,了解新课改,以使全市在全面启动高中课改实验后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学校德育工作】 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认真落实《江西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九江市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贯彻意见》,建立健全班主任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积极探索班级工作的客观规律。全市开展“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教育活动;举办讲故事、作文、演讲等读书活动的系列比赛;开展“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把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防治血吸虫、结核病教育,环境教育,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等专项教育融入到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活动中同时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了全市家庭教育的发展。
  【加强体、艺、国防教育,广开活动全面发展】 认真贯彻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文件纲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把“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组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等要求纳入到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推动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展2007年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庆六一”文艺汇演活动;组队参加全省“金色童年”少儿歌舞电视大赛,获得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浔阳区外国语小学的《变色虎》参加全省《音乐伙伴》少儿歌舞剧创作与展示比赛,荣获三等奖;举行主题为“走进大师,聆听经典,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交响音乐会。加强国防教育,市直13所中学114个班5948名高一新生接受了军事训练。同时加大了国防教育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国防教育工作。
  【完善“农远工程”,注重资源管理应用】 2007年,全市继续完善农村远程教育常规管理,建立工程运行和维护的保障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设备与资源应用能力;抓好课堂应用,将“农远工程”的应用普及落在实处。9月4日~11日,主管部门分三个组对全市农远工程项目县、校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下发情况通报,较好地促进了工程的实际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了新农村建设,体现出工程的社会效益。
  【抓好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普通话普及水平】 2007年度,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九江市召开,九师附小、双峰小学获得全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同时认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完成2007年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和部分县区在职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积极开展推普周活动,精心制作了九江市“语言文字工作巡礼”展板和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招贴画、宣传语等宣传品。
  (曹庚生)
  职业教育
  【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4月12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职教工作会议,市长王萍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印发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九府发〔2007〕2号),提出“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强调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这次会议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九江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全市中等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力度继续加大】 为确保完成年度中职招生任务,一是加大职业学校招生统筹力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和“八允许”政策。二是提高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比例,由2006年的3∶7调至3.5∶6.5,中职招生创历史最高纪录,年招生1.86万人,职普比由2006年的24.6∶75.4提高到26.9∶73.1。
  【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深入推进】 2007年,九江市继续推进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中职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市共有省示范学校4所,省级重点3所,继瑞昌现代职业中专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后,2007年,修水职业中专又通过国家级重点评估,至此,九江市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达到3所。龙门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实质性起动。九江科技中专在九江职教园区征地20公顷,并进行了土地平整,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新批成立职业教育学校7所,其中民办4所,7所新办学校实现招生2137人,学校均招生达到300人,全市在校生达到41714人。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专业建设得到加强】 2007年,全市各中职学校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资金2600万元。武宁职业中专建筑装饰专业、庐山区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庐山旅游职高的旅游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扶持项目已被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立项。修水综合大楼投入使用,瑞昌现代职业中专、江西庐山旅游中专综合楼在建设之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为贯彻落实市长王萍关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作为设区市发展职教适逢其时。职教如何与新农民培育,务工技能培训相衔接?如何与失地农民培训相衔接?”的批示精神,2007年,市教育局会同劳动、农业、扶贫四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永修、德安和九江县进行专题调研,代政府起草下发了《2007~2010年全市新农民培育、农民工培训工作方案》,根据培训方案,各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培训、雨露计划等工程中,九江科技中专、江西庐山旅游中专与九江市扶贫办联合,对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名中专生”培养工程。2007年,全市中职学校各类短期培训人数达到1.5万人,农民成人文化学校年培训人数15.3万人,九江县新合镇农民成人文化学校获国家首批先进单位。
  【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工作有新进展】 就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市委提出的推进“四个对接”,组织专题调研,走访了市人才市场,市劳动服务中心,市开发区,出口开发区,庐山区生态工业园等30余家企业,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进行广泛交流,完成了“推进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服务九江地方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为推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承接了1个重点课题,7个一般课题。
  【中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70万元,积极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选派27名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专业师资培训班学习;选派135名专业教师,9名校长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与劳动部门合作,选派了21名专业教师,参加江西省第三十五期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学习,并全部取得了职业资格考证员证书。
  【第四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节顺利举行】 来自全市22所中职学校的231名选手,参加了10个专业的技能角逐。5月,组织全市职业学校代表队,参加了江西省教育厅举办的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节,取得了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2个,个人一等奖2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41人。同时,九江科技中专电子专业代表江西省,在全国举办的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认真实施“双证”毕业制,对全市4796名毕业生进行全市文化课统一会考和专业技能鉴定,合格率99%;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全市37所职业学校同100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各职业学校都建立了就业公示制度,2007年,“订单”培养8000多人,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有120人赴日本住友集团就业。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惠及职校学生】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文件精神,九江市严格按《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赣财教〔2007〕96号)文件要求,对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可享受资助学生的资格进行审查,并统计上报。2007年,全市有25551名中职在校一、二年级学生享受每年1500元资助。
  (蒋国文)
  校园建设
  【概况】 2007年,全市共筹措落实中小学校建资金1.74亿元。其中,中央、省补助经费2865万元,其他渠道筹措资金14564万元。2007年,完成校建资金16349万元。全市竣工修建校舍面积50.85万平方米。全市现在中小学校舍面积505.02万平方米(其中中学290.55万平方米,小学214.77万平方米),全市生均校舍面积为6.88平方米(其中中学8.65平方米,小学5.4平方米)。全市校舍总面积比上年增加0.15万平方米,增长0.03%。全市中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683.3公顷,比2006年增加41.3公顷,增长2.52%。
  【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在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的统一组织下,九江市2006年启动“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总投资5412万元,其中省财政安排专款3247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165万元。具体任务为:购置、维修课桌椅329623套,购置、维修讲台8502个,投资21445644元;新建、改造厕所540个,投资22117432元;建设、改造饮水设施633个,投资10856924元。截至2007年底,已完成所有投资,所有项目均已交付使用,可望在2008年成功地通过省政府的验收。
  【精心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 2006年九江市的修水、永修、德安、星子等4个县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列为“工程”试点县。每县下拨项目资金75万元,共300万元。其中建设厕所36座,建筑面积3493平方米,蹲位831个,计划投资217.462万元;建设配套的沼气池36个,容量1790立方米,计划投资78.358万元;购置配套的食堂灶具140套,计划投资4.18万元。2007年底,36个项目均已竣工并交付使用,试点工作全面成功。
  【全面开展“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 全市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改造工程”的基础上,从2006年再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2006年九江市共计划投入2755.4万元,其中中央专款1195.5万元、省级财政208万元、市级财政配套311.9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040万元,共计划新建校舍68845平方米、维修校舍19046平方米、改造校舍危房104444平方米;2007年我市共计划投资3068.7万元,其中中央专款1195.5万元、省级财政408.1万元、市级财政311.9万元、县级财政及其他资金1153.2万元,计划新建校舍53663平方米、维修校舍60268平方米、改造校舍危房102787平方米。截至2007年底,2006年和2007年的项目已完成89.5%,可望在2008年8月底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
  【重点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注意协调发展,鼓励节约资源的原则,在国家教育部、发改委的支持下,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市、德安县被列入“工程”项目县,当年共计划投入资金4870万元,分4年改造4个项目县(市)的50所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截至2007年底,共3所学校项目已开工,预计2008年底竣工交付使用。
  【切实完成“明德小学”建设工程】 台湾台塑集团拟投资40亿的“明德小学”建设工程在九江市展开。2005年都昌徐埠中心小学、星子苏家当桥浦小学、德安林泉中心小学、湖口三里小学、瑞昌白杨小学、修水三都梁口小学;2006年九江县新塘光辉小学、沙河中心小学、瑞昌桂林小学、赛湖小学、庐山区五里八里小学、修水马坳小学、永修县涂埠中心小学、彭泽县芙蓉凉亭小学;2007年修水县全丰中心小学、星子县蓼花中心小学、彭泽县东升中心小学、九江县江洲中心小学、都昌县左里中心小学、开发区明德小学等20所小学总投资3000余万元,其中接受捐赠款870万元。截至2007年底,2005~2007三年的20所项目学校已竣工,2008年秋季开学均能交付使用。
  【加强市直中小学基本建设】 2007年,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的项目工程建筑面积8083平方米。完成校舍维修改造4900平方米、护坡560立方米、重建围墙151米、更换校园排水管沟116米,消除了校舍的安全隐患、改善了校园环境。
  (汪庚华)
  教师队伍
  【公开招聘2000名乡村教师任务圆满完成】 2007年,“全市公开招聘2000名农村教师”被市政府列为“十大惠民实事”之一,为落实市政府的决定,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县区意见的基础上,下达了分县招聘计划,并多次与县区协调,敦促县区克服财政困难加以落实。截至9月1日,各县区圆满完成公开招聘2000名农村教师的任务,较好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
  【“三个定向”招收师范生工作有新进展】 为从源头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九江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三个定向”培养师范生工作。即九江职大师范学院在优秀中学毕业生中招收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毕业考核合格后按协议定向回农村任教,2007年共招收定向培养师范类学生100名,为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在职教师引进首次实行公开招聘】 2007年,经市政府同意,市直学校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职教师66人,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程序,择优遴选。实际录用教师123人,其中在职教师64人,大学毕业生59人,已全部到岗到位。
  【城市学校支教工作反映良好】 2007年,继续安排20所市直学校与20所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并选派17名市直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结对农村学校挂职并任教。与此同时,选送3名特级教师到外地市送教下乡,组织接待了4名外地市的特级教师到九江市县区送教活动。支教工作的开展,受到广大农村教师、学生的欢迎。
  【人事人才工作再现新亮点】 为在广大教师中营造创优争优的良好氛围,推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做好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遴选推荐工作,印发了市第三届“一二三优秀园丁”工程评选工作文件,组织5个专家组赴县区、学校实地考察,经各级表彰部门批准,共有1200多个单位和个人受到了表彰。
  【庆祝第23个教师节】 2007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第23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一是组织召开九江市庆祝第23个教师节座谈会。市委书记陈安众、市长王萍等市领导以及全市100余名获国家、省、市表彰的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并座谈。二是组织开展“学习书记陈安众、市长王萍在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活动”。三是在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电视台、九江电台、九江新闻网、九江教育网等市主要媒体上开展以“尊师重教,奠基未来”为主题的教师节综合宣传报道活动。四是组织走访慰问优秀教师活动。教师节期间,走访慰问了都昌、修水、永修等地的学校教师。
  【教师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组织开展以“勤学、立德、强能”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师德教育,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良好师德得到广泛弘扬。二是教师资格认定严把关口。确定4个教师资格“两学”培训基地,在九江教育网、机关电子屏幕等媒体上开辟教师资格认定专项板块。2007年,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共接受3229名各类社会人员报名,比2006年纯增1401人,纯增比为77%;组织参加教育学、心理学专项考试5600人次,组织申报人员参加规定体检1932名,非师范类毕业生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1384名。全市共认定教师资格4504人,其中高中层次987人,中职层次15人,中职实习层次8人,初中层次2002人,小学层次1189人,幼儿园层次303人。三是教师职称评聘有序进行。2007年,共随机遴选了82位专家评委担任中、小学职称评审评委会的执行评委,共对3188名申报教师的材料进行评审,共2618人通过评审,总通过率为82.1%。四是工资编制管理规范有序。认真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和管理体制调整的月报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县;认真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套改工作,同时,指导市直学校和事业单位做好工资套改工作;根据省有关精神,协调市编办对全市中小学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继续对市直学校“吃空饷”现象进行清理整顿,共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8人。五是干部考察工作顺利进行。对11个市直学校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6个局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年度工作考察;对部分市直学校、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年度例行考察。2007年,市直教育系统共任免干部307人,做好了干部任免的考察、公示、上报等工作,协调编制、人事部门办结了307名新调整干部的编制、工资、职称等人事关系,并在考察基础上建立了市直教育系统后备干部数据库。
  (李青)
  民办教育
  【概况】 2007年,全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954所,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130846人。其中民办幼儿园902所、民办小学7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民办初中8所、民办普通高中7所、民办完全中学11所、民办完全学校3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2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幼儿园在校生86097人、民办小学在校生3485人、民办初中在校生11147人、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22867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124人、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32人。民办高中阶段教育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民办高中阶段在校生达29985人,民办高中阶段在校生所占全市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达18.23%。其中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已占全市整个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为20.1%。至2007年年底,全市民办学校净资产已累计达6.11亿元,校舍建筑面积84.12万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259.8公顷,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466.02万元,图书87.07万册。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超过1000人以上的学校有13所,6所民办学校更是超过2000人以上规模。
  【评出首批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为鼓励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长期从事民办教育事业,2月24日~3月2日,九江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全市首批民办教育先进集体10个(武宁县、修水县、都昌县教育局,九江私立陶渊明学校、江西武宁外国语学校、修水县英才高级中学、修水县琴海学校、都昌县第三中学、都昌县第四中学、九江市私立早期教育实验学校),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71名。
  【全面启动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换证工作】 9月10日,九江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工作。为确保此次换证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市教育局要求各地将民办幼儿园换证工作与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相结合,整个换证工作分自查整改、申请换证、验收换证三个阶段进行。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人进行逐园现场核查,重点对民办幼儿园的校舍建筑、安全设施、门卫制度、校车安全、卫生和消防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对符合换证条件的给予换证,对暂时达不到换证要求的下发书面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再予以换发,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取缔。《中国教育报》以“江西九江全面整顿民办幼儿园”为题,对全市民办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予以报道和肯定。目前,共累计为483所合格民办幼儿园办理了换证手续,有效规范了全市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
  【再集中撤销一批不合格民办学校】 为进一步有效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秩序和行为,9月10日,市教育局继2006年一次性集中撤销6所民办学校之后,再次集中撤销了九江朝晖服装学校、永修县民办新华学校、民办九江市宏志高级职业学校、赣北培训学校、九江市计算机应用培训学校、民办九江市新颖服装学校和民办九江市安新服装培训班等7所民办学校。据了解,这7所民办学校有的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擅自并入其他民办学校,有的是已改制为公办学校性质且已更名,有的已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
  【民办教育专题调研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为确保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7月10日~12日,由九江市民办教育协会牵头,组织民办教育专题调研组赴修水、武宁、永修等县,就全市民办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起草了《关于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呈送省政府、省教育厅、省教科所等部门,建议政府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纳入全省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畴予以扶持,竭力争取使全市民办学校因政策调整而面临的共性问题及时得到圆满解决。在省教科所调研组撰写的《我省民办学校免除学生学杂费问题的调研报告》(《教育决策参考》2007年第2期)中,调研组广泛采取九江市的调研成果和建议,为省政府作出在2008年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学杂费进行补助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九江市民办教育协会成功举行换届选举】 5月29日,九江市民办教育协会2007年年会召开并选举产生了九江市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组织领导机构、第二届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市教育局副局长黄福林当选为九江市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九江私立陶渊明学校法人代表兼校长高云当选九江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孙学忠)
  教育国际交流
  【广泛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组织九江市民办校长代表团、九江市中学师生代表团等17批次82人分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意大利、瑞典、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进行长、短期出访及留学交流;接待芬兰友城卡亚尼市议会代表团等8批次41人的教育团组到九江参观交流。
  【大力促进友好城市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澳大利亚波波郡Neerin中学与九江市第十一中学正式缔结为姐妹学校,Trafglan中学与九江田家炳中学签定友好交流协议。美国肯塔基州路易威尔市奖学金项目开展,2007年8月首次选派1名优秀高中生赴美国Collegiate学校就读一年高中。
  (曾瑜华)
  高等教育
  九江学院
  【概况】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学校,现办学体制为军地共建、省市共建。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83.8公顷,校舍总面积78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45.9万册,电子图书167.7万册;下设4个校区,20个二级学院和一所附属医院(2008年1月,临床医学院在附属医院挂牌);折合在校生数30035人,其中本科生8384人。截至2007年底,学校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49个本科专业,110个专科专业。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8个省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371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5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57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2人;财政部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1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受聘为该校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受聘为该校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受聘为该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7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围绕校党委提出的“争创特色、力求突破”总的工作要求,以评建工作和质量工程为总抓手,以“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凝聚特色”为总体要求,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党建与思政工作】 3月18日,省委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陈绵水同志任九江学院党委书记,甘筱青同志任九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开展“三项创建”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高校进行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中,学校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学校将二级学院科级干部的提名、考察权授予各二级学院党委,全年共提名、考察及任用科级干部59人。对新任处级干部和各二级党委专职党务干部进行培训,向省市推荐部分处科级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全年共发展党员1762人,其中学生党员1715人,教工党员47人。首届大学生政治工作研讨会顺利开展。开设“形势政策课”网络课堂并得到省专家组一致好评;组织学生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勤工助学、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和“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宣传工作成绩显著,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侨网、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中国经济导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浔阳晚报》、江西教育电视台、九江电视台、九江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九江网、九江新闻网等全国及省、市新闻媒体刊发(播出)展示该校整体形象、人物典型和重大成绩及经验的新闻稿件200多篇(条);在省高教网发表稿件83条。在首次全省高校档案工作评估检查中,学校被评为档案工作优秀单位。
  【迎评工作与质量工程】 全力以赴搞好迎评促建工作,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精神,以“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凝聚特色”为战略举措,促进本科教学工作不断进步,为确保国家教育部2008年对该校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凝炼两个办学特色:一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实九江学院人文精神。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评比竞赛、多媒体教学评比竞赛、双语教学比赛和青年老师讲课比赛等活动;多次组织评建工作督查活动,邀请专家定期到校指导并按评估全过程要求进行仿真演习,印发《评估建设知识手册》,营造评估氛围。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优化本专科结构,加大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全省高校率先开展“质量工程”建设活动。4月19日,召开实施“质量工程”暨迎评促建倒计时大会。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严格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证和评估机制,制定并实施质量工程建设规划和项目、行动方案,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7年,共有115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西省大学生英语演讲赛、江西省大学生电脑知识大赛中、全国龙狮锦标赛中,该校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在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上,该校学生舞龙队代表九江市参加比赛,再次夺得金奖。
  【学生管理】 抓好宿舍党团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生工作。发挥学生办事作用,提供一站式服务;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全部兼任班主任,公布手机号码、电子信箱,经常去学生宿舍和班级;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完善学生处分申诉机制;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立学生楼栋管理委员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行“考风考纪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主题教育;大力树立“十佳文明大学生”、“十佳学习标兵”各种优秀典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动,通过“奖、贷、勤、补、减”等方式,共使11000多人次贫困学生获得资助,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9%,资助金额达2400多万元,超过2004~2006年三年总和的一倍多;共为478名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250多个;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和扩大就业基地,举办多次大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
  【教职工管理】 关注教职工切身利益,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召开第一届二次教代会,组织民主管理委员会、职工福利工作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和劳动人事调解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帮助教职工解决关心的问题;统战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凝聚力工程”活动,开展“爱岗位、献良策、做贡献”主题活动;为老同志创造良好条件,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并发挥余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完成全校教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套改工作和全校教职工薪级工资的正常增加,解除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2007年,学校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和谐校园”。
  【师资队伍建设】 2007年,博士、硕士人数达674人,比2006年增加39人。聘请了国内外二十余名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提升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展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竞赛,组织教师走出国门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在2007年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中,共有289名教师通过评审,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61名,高级实验师6名,中级职称195名。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名师”,两名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科研与教研工作】 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形成。制定了“十一五”科研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科研工作获得明显进步:共有175项课题获科研立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84项、市级6项、校级76项。立项课题中两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个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1个课题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资助。组织申报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教师编写的教材荣获第二届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机械工程学院被评为首批“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合作单位。
  【合作办学与对外交流】 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合作,招收90名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与普瓦提埃大学签署两校合作的协议;与法国国立电信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南昌大学签定友好合作协议;与南京军区庐山疗养院签署军地共建合作办学协议;与同济大学举行对口支援协议签字仪式。加大和境外友好单位如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日本大和高田九江友好会等组织联系,发挥国务院侨办九江华文教育基地作用,效果显著;聘请31名长期外籍专家和教授;共有16批,65人次赴英美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教育访问、学术交流;15名学生和教师赴国外学习、实习;接待了20批次来自美、德、英、法和西班牙等国的代表团和研修团74人次。
  【招生与就业】 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和毕业生的就业率继续保持全省同类高校前列。优质生源录取量大,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录取的考生均为第一志愿考生,统招本专科的实际投档线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均高出省控分数线。新生报到上升趋势明显,录取人数总体计划为9878人,实际录取人数10976人,各专业平均报到率为90.26%。成人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创新高,报考该校本专科人数达5800余人,比2006年增长22%,共录取新生3968人,比2006年增幅25.2%。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加大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力度。共有毕业生13222人,其中本科生2558人,专科生10664人,覆盖114个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78.92%,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67.05%。
  【校园文化】 “濂溪讲坛”聘请杨叔子、程天民、严陆光、文怀沙等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18场。依靠地方资源,发掘特色办学,与地方政府联手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引进校园,建立“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与白鹿洞书院共同建立了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创办“庐山白鹿洞论坛”和“庐山国学研习营”;以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陶渊明隐逸文化研究;与东林寺开展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净土宗的合作研究;与新华书店合作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国际英语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国际龙狮精英赛、国际大学生龙舟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大赛、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舞蹈比赛等赛事中,该校学生均取得出色的成绩。在2007中国九江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该校学生志愿者为大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得到与会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
  【后勤管理与服务】 克服市场主、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压力,稳定饭菜价格。引进竞争机制,开放校内市场。全面监管饮食安全、饭菜价格、质量服务,促使其与校内其他食堂形成良性竞争,整体提高服务质量。在九江市创建卫生城市年活动中,饮食服务中心代表九江市接受省创卫办的两项检查并获得优秀。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的建设,共完成52400多平方米的道路改造工程和70000平方米的绿化工程;近3万平米的教学综合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已完成新区的土方工程、场面平整和新区排水等工程;新区大门土建工程已经启动。
  【附属单位】 附属单位工作积极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浔阳附中加强艺术教学管理,2007年艺术升学率为81.48%。瑞昌附中2007年高考上线总人数居九江各校之首。附属医院强化管理,实现了百年历史发展以来收入首次突破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学校成立临床医学院,并把景德镇第一人民医院列入该校教学实习医院。
  (李金玲刘遵海)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概况】 2007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师生员工在省财政厅党组和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坚持“三个围绕”,开展“两项活动”,以“九个一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院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确定科学的发展道路】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学院发展,学院于2007年初提出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把2007年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启动年。在内涵式发展中,把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率摆到内涵式发展的突出位置,明确了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专业建设;基础是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出路在于转变办学理念。【理顺学院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学院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学院的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教育质量和安全稳定两大主题,提出了教育质量高于一切、安全稳定压倒一切;树立民主治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治校理念;抓好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院风建设、环境建设;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加注重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更加注重招生、就业和学生的实训工作,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对外交流与协作。新的发展思路符合学院发展实际,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转变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途径】 为办真正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对千千万万学生及家庭负责,学院认真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充分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办学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财经为特色,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财经类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实施‘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位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两进两出”的人才培养途径;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产生了明显效果。近年来,毕业生因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2.1%,再度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特别可喜的是经全国著名的调查公司零点调查集团与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抽样44.5万人进行调查和分析,联合权威推出《麦可思2007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并且在搜狐网上独家发布《全国高校2007年就业能力排行榜》,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在全国1106多所高职/专科院校中,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并列第四,在江西省所有同类院校和全国财经类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这说明学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产生了显著成效。
  【实施“九个一”为载体的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工程】 学院把“培养一批知名专业,建设一批优质课程,编写一批优秀教材和课件,组建一批实训基地,撰写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建好一批学生就业网络,联合一批企业、行业办学,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内涵式建设的基本内容,并认真抓好“九个一”的落实。一是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双语能力,利用假期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二是抓好专业和课程建设,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实务、税法、经济数学4门课程为省级优质课程。三是建设好一批就业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学院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及京津地区建立了一批就业网络,建立了237个校外实习基地。四是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澳大利亚高登学院、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和服务大学进行联合办学与合作交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师资培训与培养模式。
  【抓住机遇,拓展学院发展的空间】 占地面积小,是长期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经过学院的不懈努力,2007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将隶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总公司的九江电信器材厂100%国有产权无偿整体划入学院,学院新增土地面积8.9公顷,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科研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2007年,省级教改课题9项,高校人文课题4项,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85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编写教材12部。
  【内涵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在校学生达到11000人,具有招生资格的专业达到44个,成为全国财经类高职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具有招生资格专业最多,生源分布最广的学校。学院被评为“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江西省首届“十大和谐校园”、“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之际,荣获“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是全省44所高职高专院校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还获得“江西省对口支教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三下乡先进单位”、“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自学考试工作先进单位”,取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九江职业大学
  【概况】 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按照2007年“以教学为中心,以迎评为契机,增加容量,扩大规模,强化管理,狠抓质量,整体提升办学水平”的工作指导思想,团结一心,负重奋进,和谐创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学校荣获“全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并评为全市“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统一思想,提升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两校合并重组一年多来,九江职大用不可争辩的发展事实充分证明,省、市政府确定两校合并重组的决策是符合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科学决策,学校的发展是职业大学人想事、干事、成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基本实现了“1+1大于2”的重组目标,新的职业大学已经彰显出前进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校园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校生由2006年的不到4000人,到2007年实现了8000余人的办学规模,创造了跨越发展的历史辉煌。
  (一)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对实践工作的指导。尤其是通过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把学校的发展统一到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上来。
  (二)呼应九江的建设发展需要,切实搞好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
  (三)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促进学校跨越大发展。面对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校适时开展思想大讨论,促进了观念的提升、思想的统一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观念。
  (五)开展重组周年纪念活动,使教职工更加关心学校的发展,并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
  (六)全面推进以评促建工作,努力实现“评估一次通过,确保结论优良”的迎评工作目标。
  (七)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重塑学校新形象。
  (八)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蓝图,描绘美好的发展未来。一年内已投资近7000万元,完成6万平米的校建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范管理、民主治校,创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管理新机制】 两校合并以来,学校以“四新”办学思路为指导,在民主治校的理念下不断开拓创新,谋求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机制、制度和方法创新。一年来,共出台管理制度120多项,创建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管理新机制,使学校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
  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学校强调规范管理、民主治校、民主理财,建立了纪检监察和督导机制。确保依章办事,促进了良好办事程序和工作作风的形成,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行政能力。
  【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建立与“技师培养基地、教师成长摇篮”相适应的发展新格局】 2007年,学校以迎评为契机,在教学、科研、教学督导、教师队伍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努力,逐步形成抓管理、促规范的教学工作新局面。
  以院系部为基础抓好常规教学的新模式基本确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思路逐步清晰。一是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推进课程改革。二是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扎实推动教学改革。三是完善建立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体系,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依托学科建设教师队伍的新机制,出台了教师水平提升的相关政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进一步加强,为学校的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教师人才培养储备。
  学校注重科研工作。逐步健全完善了学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成立了学校首届学术委员会,积极开展了审议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校级课题实施方案、校级立项课题及优秀人才推荐等工作。在课题申报及科研成果方面,已立项课题6项,其中一项评定为优秀成果。2007年通过了省级教改课题3项,有14人次参编著作出版发行,其中主编5人次;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51篇,核心期刊8篇,其中15篇获奖,2007年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加强教学督导。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工作。挂牌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近50个,确保了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人为本,培养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职业技术人才】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加强思想教育,注重品行教育,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第一,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的品行教育纳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会操比赛活动,通过军训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一是班主任队伍。二是学生辅导员队伍。三是学生干部队伍。四是宿舍管理员队伍。
  第三,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进步,培养发展了一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一是确立了“博学多能、厚德笃行”的新校训。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组织活动。三是搭建新的校园文化平台。
  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好“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扶贫助困工作。
  第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阳光招生工程,畅通毕业就业渠道,逐步实现招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在抢抓发展机遇、扩大办学规模、实现跨越发展的正确思想指导下,2007年顺利实现了确保3500人、力争4000人,新生到校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以上的招生就业工作目标,实现了在校生8000多人的办学规模,再创历史新纪录。
  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学校制定了《九江职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考评细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与院系部两级就业工作指导体系。2007年,学校通过不同形式的52场次就业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各院系部也自行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学生的就业积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打好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础】 学校积极做好为学生服务工作,坚持做到“关心关爱学生从每一堂课、每一餐饭、每一瓶水入手,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启动校建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教学、住宿、用餐、活动场所等)、美化校园环境、开通学生缴费服务窗口、确保学生课外图书阅览等方面,较为顺利的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平安校园】 一是学校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二是坚持依法治校,搞好综合治理。1.加强法纪教育。2.高度重视安全工作。3.规范安全值班制度。4.搞好安全校区创建工作。三是努力实现校园的绿化美化。
  (九江职业大学)
  九江广播电视大学
  【概况】 该校是一所隶属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的利用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文字音像教材等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2007年已开办7大科类、30多个专业,共有MBA、本科、大专、五年一贯制高职等层次在校生4613人,专兼职教师253人,副教授58人,讲师162人,共有13个县(区、市、山)电大工作站,形成了配有“卫星接受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双向对讲系统”,构建了“天、地、人三网合一”、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格局。
  【办学情况】 (一)突出开放教育主线。积极巩固和扩大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通过学生大会、集中培训、知识测试等形式,组织全体学员系统学习和掌握开放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规范教学行为、建立制度、教学和小组学习情况检查、网上答疑、学生评教等方面入手,抓好环节,优化过程,把开放教育模式的教学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之中。学校直属处与13个县(区、市、山)电大工作站都能按照开放教育模式组织教学,学生实名注册、网上浏览、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方面的数量均居全省地市电大第一。(二)做强高职、中专品牌。高职、中专教育是该校近年来扩展的办学新空间,在过去三年创高职、中专教育品牌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2007年,学校进一步充实学生工作处的力量,从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由党委副书记分管、学工处具体负责、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班主任严格管理的工作格局。逐步完善了一整套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养成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2007年共招收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五年制大专、中专新生148名,超额完成了招生计划。(三)继续“靠大联强”。2007年,该校对原有联合办学的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利用互联网远程网络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络电视教学系统的优势,接受中央电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等30多所重点大学网络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奥鹏远程教育九江学习中心的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招生规模逐步扩大,2007年共招收奥鹏远程教育新生369名。奥鹏远程教育九江学习中心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奥鹏远程教育“优秀学习中心”。(四)MBA教育进一步发展。该校与江西财经大学MBA学院合作的江西财大MBA九江电大教学站已走过四年的历程,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该校的MBA教育扎实推进,良性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新“亮点”。2007年,该校MBA教育的在读硕士学位学员达95名。
  【非学历培训】 受市教育局的委托,该校承担全市初中校长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任务。学校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制度、计划,专人负责,确保“三项培训”工作扎实推进。2007年4月、5月分别举办第2期、第3期全市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117名初中校长参加了培训。整个培训采取课堂教学、音像教学、电脑实际操作、小组交流、实地考察以及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共设置15个课题,聘请了党政领导、专家、一线校长和专业教师共17人担纲教学。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部署,7月20日至8月15日,该校成功举办全市尚属首次的5期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培训分高中、初中、小学3个层次,设置7个课题,826名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山)的中小学班主任参加培训。对于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该校严格按照省远程培训中心要求,督促、指导参训学员完成网上学习任务,2007年,共有19000人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
  【德育实践】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让全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工程职业学院新生一进校就参加为期15天的军训,通过严格军训,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集体主义思想、吃苦耐劳精神和纪律观念;利用班会时间和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举办黑板报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并研究制定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具体措施;为收整德育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学校对全体高职、中专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思想道德状况与德育工作专项调查,共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96份,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文字材料。
  【教学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认真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二是利用网站平台,实现课程和作业的教师网上发布和学生网上提交;三是利用各种虚拟系统、模拟系统,提高课程教学和实验的效率与质量;四是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采取诸如网上浏览、视听学习、网上VCD点播、电子邮件或电话请教师答疑、参加小组活动和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学习。
  (曹定平)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主要记载了2007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元章
责任者
曹庚生
责任者
蒋国文
责任者
汪庚华
责任者
李青
责任者
孙学忠
责任者
曾瑜华
责任者
曹定平
责任者
李金玲
责任者
刘遵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