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305
颗粒名称: 生态保护
分类号: X171.1
页数: 2
页码: 269-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九江市设立了两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建成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市水生态环境良好,长江和修河水质较好,市区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但龙开河水质较差,湖泊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九江市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行动,全面取缔排污口,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农村生态保护工作得到推动,评选了绿色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九江市开展绿色生态建设专项行动,努力实现一流的水质、空气、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行土壤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掌握土壤环境状况。
关键词: 生态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水生态环境

内容

【概况】 2007年,九江市已设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两个,分别为国家级鄱阳湖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省级修河水源涵养地生态功能保护区。九江市已建成共青城、武宁县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彭泽、星子、修水3个国家级生态试点示范县。九江市建成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共37个,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分别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彭泽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2007年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增一个,使九江市省级自然保护区达到5个,分别为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江西云居山自然保护区、鄱阳湖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庐山自然保护区、修水五梅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7个。
  【水生态环境】 2007年九江市水生态环境继续维持良好态势,市域地表水中,长江和修河水质较好,所有监测断面水质均能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市区饮用水源在长江九江段,参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龙开河水质较差,污染物表现为有机污染;市区各湖泊均呈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2007年,江西省环保局、江西省水利厅汇集相关专家共同编制完成了《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其中对九江市的修水、鄱阳湖、长江(九江段)等主要河流、湖泊的水质目标、功能区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全省将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对水质的要求,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和排污总量,对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功能区水质达到相应标准。2007年,九江市按照省政府要求,积极开展饮用水源“5·31”零点行动,全面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同时科学划定保护区,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
  【农村生态】 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西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省小城镇(乡)环境建设,贯彻落实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精神,2007年江西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江西省环保局、江西日报社联合主办了“生态江西—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市、区)暨十佳环境优美乡(镇)评选活动”。星子县、武宁县、修水县参与十佳绿色生态县评选,武宁县罗坪镇、杨洲乡等6个乡镇参与十佳环境优美乡镇评选,评选结果将于2008年初揭晓。
  【绿色生态建设】 2007年,九江市开展绿色生态建设活动,下发了《九江市绿色生态建设七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确定用3年时间,通过开展九江市工业园区未经处理污水零排放专项行动、九江市修河源头保护区污染物零排放专项行动、九江市城市中心区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专项行动、九江市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水零排放专项行动、九江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行动、九江市淘汰燃煤锅炉(窑炉)专项行动、九江市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努力实现九江市达到“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绿色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的目标。2007年,九江市的绿色生态建设工作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认真组织,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土壤环境】 2007年,九江市开展土壤调查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划分的原则九江市共设置土壤点位394个,分别为耕地点位128个,草地点位2个,林地点位43个,未利用地点位4个,自然保护区土壤调查点位105个,“七五”期间土壤背景点35个,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调查与污染土壤修复试点77个,采集样品459个,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进行分析,摸清全市土壤环境状况,全面掌握土壤污染情况,为制定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保障。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类目,主要记载了2007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